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何谓柏拉图式爱情?在古希腊时期,同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每个少年都会有一个师傅教他各种知识与技艺。
同时,这个师傅也成为了很多少年的性伴侣。
柏拉图建议年轻人注重精神交流,少享用性,不要让灵魂沾染上肉体的罪恶。
所以,后人就将这种精神之恋称作柏拉图式的爱情。
此外,很多希腊人认为,男女之间并没有爱情,女人只需要承担家庭和生育的责任。
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之间,才能有灵魂之间的交流。
13世纪的欧洲,有一个骑士喜欢浪迹天涯。
当来到一个城堡的
时候,他看到一个窗帘后面有一个若隐若现的贵妇人,就产生了幻想,开始对着这个贵妇唱歌、跳舞等,希望能够得到这个贵妇的青睐。
西方爱情的对象方面,一般是指已婚的太太。
骑士为太太们漂泊四方,接受各种挑战,但骑士与太太之间并没有性行为。
而这就是浪漫爱情的源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罗曼蒂克爱情。
后来,罗曼蒂克通过好莱坞电影等艺术,传到平民百姓中间,开始在大众之间普及。
其实,世界之大总有让你托付终生的人,只要你渴望爱情的心还在,你碰上真爱的机会就还在。
希望你能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找到自己真正爱的那个人,并和他厮守终生。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柏拉图式的爱情,本质上就是追求精神恋爱,肉体交流不是说绝对禁止,只是说这是一种超越肉体,超越原始欲望,的一种更为契合的爱情。
“灵魂伴侣”这个词,可能在我们这个时代会越来越多人关注,时代也更加开放,人们对于自我的追求可能会更加重要,毕竟我们可能不再那么被某些世俗的眼光所拘束了。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这些东西都会变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实,亘古不变的。
所以他极其崇尚理性,然而他的爱情观念却被很多人过度解读,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的~
大致意思是,他觉得以肉体为主的爱情是不靠谱的,无法长存延续下去的。
只有来自精神的爱情,彼此爱着的对方的灵魂不会改变。
这个肉体不是单指肉欲,还有相貌,性别,家境,外在的一切等等,总会发生改变的东西。
比如爱人老了,或者毁容了,家道中落等等,大多数爱情都会因此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而柏拉图式的爱,便不会如此,它不会受到任何客观条件的影响。
《会饮篇》:人的肉体是可朽的,唯有精神不朽。
总的来说,柏拉图式爱情就是一种达到任何客观条件都无法影响,肉体已经不再重要的爱情。
这样的爱情极其罕见,所以才被称为理想的爱情模式啊。
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自然不会局限于一具躯体,(什么年龄,性别都完全不重要了)这是真正值得被颂扬的爱情。
三生三世的柏拉图之爱,为你解释柏拉图有关“爱”的神话
三生三世的柏拉图之爱,为你解释柏拉图有关“爱”的神话“柏拉图式的爱”(Platonic Love)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一种高尚的、纯粹的、精神的恋爱关系。
间或我们还用它来戏谑的形容一下在贫困状态下的坚守的爱情,或者全然没有身体接触的爱情。
这样一种理解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说是源自于柏拉图对精神的强调,但是毕竟与柏拉图真正有关“爱”的思想相去甚远。
那么,真正的“柏拉图式的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爱会让人变成诗人柏拉图的“爱”不止是某种人间恋爱的关系,而是一位极具威力神明或者精灵。
在《会饮篇》中,与会的客人们讲述了各种关于“爱神”的神话:它是最古老的,因为它与天地共生;它又是最年轻的,因为它只与年轻人同在。
它如食盐一般平凡,但也如黄金一般珍贵。
它通彻天地,调和一切,令万物兴旺。
它还能令众神启迪诗人和音乐家,让他们产生灵感。
它甚至拥有穿越阴阳的能力,使得众神感动,能够令死人复生。
而在众人讲述完各自了解的神话之后,苏格拉底站出来讲述了一个他所知道的有关“爱”的神话:当美神阿弗洛狄特诞生之时,众神举办了一个宴会,“贫乏女神”(Penia)前来乞讨,因为她对“富有”的渴望,便与酒醉之后的“机巧之神”(Poros)生下了“爱”,而“爱”也成了美神阿弗洛狄特的一个仆人。
这则故事实际上告诉了我们爱的真面目,它往往是不理智的(酒醉),它渴望的是自身所没有的(贫乏),并且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去实现自己这种渴望(机巧)。
又因为“爱”与“美神”是一同诞生的,因此它最渴求的便是美,也正因如此它甘心为美所驱使(仆人)。
不过,也正因为“爱”是对美的渴望,恰恰意味着其自身缺乏“美”,故而它是丑陋的,不足以被称为神(theos),而只能是一个“精灵”(daimon)。
在柏拉图看来,或许爱并不是美的,而是丑的可爱依照柏拉图所言,“精灵”本是指“黄金时代”的人类,而这些人类的灵魂在死后便成为了众神的仆从。
这个角色十分相似于基督教信仰中的天使,众多半神往来于人间和神界,实现众神的意愿并为凡人提供指引,“爱”同样也是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是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所提出的一种理念,它强调爱情的精神和心灵层面,超越了肉体和感官的欲望,追求关于美、善和真理的完美形式。
在柏拉图看来,人们的爱情应当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无私的追求。
他认为人们的内心拥有一种对美的追求,从而能够追寻到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的爱情关系应当是互相扶助、共同追求美和善的关系,而非仅仅满足感官欲望和情感需求。
在《饭匙》一书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描述了一种纯粹的爱情观念。
他认为,人们在感性层面上的爱情只是对真正爱情的模糊影像,而真正的爱情是追寻美和善的过程。
他认为,人们对他人的爱应当超越个人欲望,而是一种奉献和追求他人的精神。
这种爱情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能够引导人们走向真理、智慧和完美的境地。
因此,柏拉图式爱情强调了爱情的精神层面,追求的是对美、善、真理的追寻和追求,超越了单纯的感官欲望,提倡爱的奉献和追求他人的精神。
柏拉图式的爱情给我们的启示
柏拉图式的爱情给我们的启示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指出,我们通常总是首先在一个特殊的事物或人身上体会到美,但我们很快就“觉察到一种相的美和另一种相的美是类似的”,也就是说,美的所有类型都具有某种相似性。
当我们发现了美的一般本质时,“他将减轻他对一个东西的爱的狂热,他将把他。
视为微不足道的东西,他将成为一个所有美的相的爱好者;在下一个阶段,他将认为心灵的美比外部的相的美更荣耀。
”然后,“把美的汪洋大海尽收眼底,凝神观照,在对智慧无限的爱中,他将创造出许多美好崇高的思想;直达精力弥漫的顶点,最终在他面前展示出一个唯一科学的前景,它是一切美的科学。
”柏拉图是在追求一种普遍的美、抽象的美甚至可以说是观念形态的美,而舍弃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人的美,尽管抽象的美是由具体的美升华而来,但是抽象的美是具体的美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怀疑柏拉图在追求具体的恋爱对象中是否经常遭遇失败?然后才转而去追求抽象的美,并最终找到了观念形态的美。
因此,柏拉图的爱情就是一种精神的恋爱。
大凡爱情都必然有精神爱恋的成分,爱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精神、一种想象、一种思维,但一般的爱必然有其现实的对象,而柏拉图式的爱情,其爱恋的对象不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这种爱是跨越了一切现实的、具体的对象的爱,或者说,他爱的对象是一种想象中的对象,是一种理念。
但是,不管怎么说,柏拉图式的爱情为人们追寻更高层次的爱及恋爱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青少年陷入早恋而不能自拔,许多青年陷入单恋或失恋的痛苦而无法解脱,也有人把死亡看着是解脱单恋和失恋的痛苦的唯一途径,并因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实际上,这都是由于对具体的人的狭隘的爱所造成的悲剧。
这种狭隘的爱会蒙蔽人的眼睛、遮挡人的视线,使人看不到美好的未来,看不到更美好的远景。
实际上,比死亡更好的解脱方法有很多,譬如歌德把失恋的痛苦融入到文学的创作之中,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身上,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
辩证柏拉图式爱情及其分析内涵意义
辩证柏拉图式爱情及其分析内涵——读《会饮篇》汉语言一班林玉颖世人都听说过“柏拉图式爱情”,尽管对其耳熟能详,但是其内涵却时常遭受误解。
自文艺复兴是就被简化的“柏拉图式爱情”即精神恋爱的代名词,这是否符合柏拉图的本意?《会饮篇》是柏拉图最重要的对话之一,它集中表达了柏拉图的爱情观,本文就其篇目从美、善真方面对柏拉图式恋爱进行三维解读,分析其真正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感知其对生命的美学意义。
《会饮篇》与柏拉图式爱情《会饮篇》被学界普遍认为是柏拉图最伟大的两篇对话之一,“要么比《国家篇》更伟大,要么稍次之。
”它也是柏拉图所有对话中,最为生动活泼的。
最重要的是《会饮篇》集中表达了柏拉图的爱情观,对后世爱情观念影响深远,被冠以“柏拉图式爱情”以名垂世。
“柏拉图式爱情”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发明的一个词语,它意指刨除肉体交流的成分,只保留了心灵之间的渴望和私慕的爱情。
这种被设定的观念,突出了爱情的精神性,长期主宰着西方关于爱情的看法,同时又在文艺作品中被无限地开发。
在莎士比亚、拜伦、卢梭、歌德、福楼拜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柏拉图式爱情”的影响。
然而重归会饮情形,重回文本,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本意并非如此。
会饮在希腊是一种庆祝的礼节。
发言实际是由七篇颂词组成,会饮的主题是大家轮流发言赞美爱神,发言的顺序是“从左到右”。
全篇点睛之笔在苏格拉底口述的第俄提玛的关于哲学修养的启示,总结在亚尔西巴德对于苏格拉底的颂扬。
表面上有三个主题:颂爱情、颂哲学、颂苏格拉底。
而柏拉图式爱情实际上这三者的统一。
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恋爱,每个颂词都有柏拉图式爱情实质的端倪。
首先是裴德若他的颂词有三个点,第一是爱神最古所以最尊贵;第二是爱神助人就善避恶,有道德的作用;第三是尊敬爱神的人须全心全意,不惜牺牲性命,才能达到爱情的最高理想。
泡赛尼阿斯同样阐释了三个点,他认为爱神不只一种,应颂扬的是“天上爱神”不是“人间爱神”,是心灵的爱不是肉体的爱(这一点与后世认为的精神恋爱是一致的,但这是泡赛尼阿斯的看法,柏拉图就不仅于此);并且一切行为自身无所谓美丑,美丑因做的方式好坏而定,爱同样如此;而依照标准,雅典的男子同性爱因为做的方式好,爱情的追求与学问道德的追求合二为一。
柏拉图爱情故事
柏拉图爱情故事在古希腊神话中,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的诞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她是从海浪中诞生的,她的美丽和魅力让所有的人都为之倾倒。
而这位神话中的爱神,也为古希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爱情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柏拉图的爱情哲学。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爱情哲学被称为“柏拉图式爱情”,这种爱情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影响深远,被认为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纯粹爱情观。
柏拉图认为,爱情是一种对美的追求,而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爱情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交流,是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柏拉图的爱情理论中,最著名的便是《理想国》中所述的“爱神之车”理论。
他认为,爱情是由三种不同的力量所驱动的。
首先是爱神艾洛斯(Eros),他代表着欲望和热情,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冲动力量。
其次是智慧之神,他代表着理性和智慧,是人类内心深处的理性力量。
最后是命运女神,她代表着命运和宿命,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命运力量。
这三种力量共同驱动着爱情的发展,而真正的爱情是要在理性的指引下,超越欲望和命运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在柏拉图的爱情哲学中,爱情被赋予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爱情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
在他看来,爱情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纯粹理念,是对美的赞美和追求。
然而,柏拉图的爱情哲学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他的爱情理论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情感和欲望。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柏拉图的爱情观念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赞美,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爱情和精神生活。
总的来说,柏拉图的爱情哲学是一种对爱情的理想化追求,他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交流,是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尽管他的爱情理论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它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对爱情的一种全新的理解和追求。
在当今社会,柏拉图的爱情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爱情和精神生活,为人们的情感世界注入了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和美好的向往。
柏拉图哲学中的爱之观念
柏拉图哲学中的爱之观念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他将爱视为人类最
应该关注的事情之一,也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柏拉图哲学中的爱之观念,从他对爱的情感层面的理解、对爱的智慧与真理方面的见解以及对爱的美的本质的思考等
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柏拉图来说,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他相信,爱是追寻美、真、善的一种方式。
他将人类的能力分为
智性和感性两个方面,而爱的本质便是追求知识和智慧的本能。
在柏拉图看来,爱能将人们连接到抽象的、超越个人的真实世
界之中。
这种真实世界包含着超越感性认识的智性认识,这是通
过爱的追求来实现的。
在这种理解中,爱是一种通过超越自我的
方式实现对真实世界的访问。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这个世界是存
在于智性层面的。
在这个层面上,理念是完美和永恒的,而且绝
对不会受到感性认识的影响。
因此,人们必须通过爱的追求来接
触这个理念世界,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通过这种爱的追求,人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在柏拉图看来,爱还与美密不可分。
他相信,爱的本质是美的追求,而且“美”是任何物体最好的属性。
他将美视为“真、善”的源头,是人类完美的表达。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美是智慧、真理和善的表现。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爱是一种超越性的体验,是对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对真实世界的访问和理解。
通过爱的追求,人们才能真正地找到幸福和满足。
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
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有很多人都想谈一场柏拉图式的爱情,但是往往遇不到那个人。
也有很多网友好奇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这话题吧,看看大家喜不喜欢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大家都是知道柏拉图是西方的一个哲学家,柏拉图式爱情就是用他命名的。
柏拉图式爱情,也可以被称为是精神恋爱,就是注重精神上的交流,不掺杂肉体的恋爱方式。
在15世纪的时候,柏拉图式爱情被提出来,柏拉图式爱情和苏格拉底式爱情比较像,都是注重精神方面,不注重肉体方面。
柏拉图式爱情就是如果两个人应该肉体才在一起,这样的爱情是不纯洁的,玷污了爱情这个词汇。
爱情就应该是纯洁的,从精神谈恋爱,这才是两个人灵魂的结合,才是最纯洁的爱情。
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柏拉图式恋爱就是追求精神恋爱,但并不是完全禁止肉体的交流。
如果想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
不仅是精神上的考验,更是身体上的考验。
首先就是两个人要有自己的空间,就是不要束缚对方,不要干涉对方的自由,整天管着对方。
要给彼此足够的信任,不要占有欲太强。
再者两个人要有合适的三观,有聊不完的话题,生活品味要一样。
而且两人的想法一致,就算不一致能够有妥善的处理办法,精神层面一致。
其次两个人在一起会有安全感,虽然平平淡淡但是过的很开心。
不会经常想起对方,但是自己不舒服,或者很累的时候,对方会给足够的帮助,知道有对方的地方才是家。
最后要愿意为了对方,做一些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两个人之间相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精神方面越来越富裕,哪怕身处异地,也不会分离。
柏拉图式爱情虽然存在,但是也特别少。
毕竟在这个开放的社会,柏拉图式爱情太难存在了。
那么大家喜不喜欢柏拉图式爱情呢?想不想来一场柏拉图式恋爱呢?以上就是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帮助到你。
柏拉图的爱情观是什么
1、柏拉图的爱情观是什么2、柏拉图爱情观的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3、人们对柏拉图爱情观的理解4、在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定义爱情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先哲之一,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都有相当成就的建树,其深邃的思想、睿智的理性之光曾给在黑暗中探索的人们开启一扇扇文明之门,为人类的思想进化搭起了一级级向上攀登的天梯,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曾占据一个个思想制高点.在柏拉图的众多疯狂的理念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爱情观了。
有人说他的爱情观是“精神恋爱”,是“纯爱情”,也有人说他的爱情是空想的,是不切实际的。
在这里,我不想说柏拉图的爱情到底是怎样的,我只想辩证地看待他的爱情观,以及分析他的爱情观给后世爱情观带来的影响。
一、柏拉图的爱情观的内涵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二、人们对柏拉图爱情观新的解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柏拉图爱情观。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
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
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
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
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有关爱情的阐述主要见于其《会饮篇》中。
其中有从低到高各种层次的爱,有凡人的爱,也有近神的爱。
首先,爱情是内在的本原的需求柏拉图提到了这样一种神话:起初,世界上有三种人,太阳之神代表的男人,大地之母代表的女人,以及月亮代表的阴阳人。
人的官能和力量都是现在的两倍。
宙斯为了削弱人类,把人劈成两半,一石两鸟,一方面个体人类只有原来一半那么强大,另一方面他们的数量加倍,由此可以更好地侍奉神族。
所以,人类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原始的男人和女人的后代便有同性恋倾向,原始的阴阳人的后代便是异性恋倾向。
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特别是两位男性之间。
那么,“尽管很难说他们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这样的结合推动着他们终生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的爱情中,那些纯粹的性快乐实在无法与他们从相陪伴中获得的巨大快乐相比。
他们的灵魂实际上都在寻求某种别的东西,这种东西他们叫不出名字来,只能用隐晦的话语和预言式的谜语道出。
”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人类原始状态的残余,我们本来是完整的,而我们现在正在企盼和追随这种原初的完整性,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而全体人类,包括所有男人与女人,他们的幸福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实现爱情,通过找到自己的伴侣来医治我们被分割了的本性。
爱神卡洛斯将在今生引导我们找到自己的爱人,并给我们的来世带来希望。
只要我们敬畏诸神,那么爱神终有一天会治愈我们的病,使我们回归原初状态,生活在快乐和幸福之中。
其次,柏拉图的爱神是走向至善形式的灵魂冲动灵魂是爱的基础,至善是爱的终极追求。
在《会饮篇》中,先知迪奥提玛说道,爱就是对不朽的期盼,而一切可朽者都在尽力追求不朽。
以生育繁衍为目的的交往是延续轮回的低级追求,而最高等级的爱是热爱最终可以达到善的形式的智慧和哲学。
人的肉体是可朽的,唯有精神不朽。
一个人的品格愈高尚,雄心壮志也就愈大,因为他们爱的是永恒。
纯粹的、高尚的、以至善为最高目的、以智慧和哲学为追求对象的爱情,沉浸其中的两人关系会更加牢固,他们的交往会更加完整,胜过夫妻的情分,这是因为“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肉体的子女更加美丽、更加长寿”。
“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由来
“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由来(在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柏拉图”离我们有多远。
年初时曾看到下面这篇文章就保存了下来,这两天又看到了。
)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的要旨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柏拉图式的爱情,不是所谓纯粹的精神恋爱——没有任何肉体接触的纯浪漫情怀,而是指“身体爱欲与灵魂爱欲”的统一,或“身心合一者”。
2、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强调爱情高于性(“爱欲”高于“快感”)。
3、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暗示着性与爱情(像“属民的爱若斯”)、爱情与婚姻(像“凭灵魂生育”;“身体方面的生育欲”)、性与婚姻(像“男童恋”)的可分离性(或功能独立性)。
4、柏拉图式的爱情,又不过是通过爱慕一个又一个美的身体而追求“美本身”(“美的理念”)的一种永无止境的“理想”。
换句强势的语气(口吻)说,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指,爱情说到底是属于理想世界(“理念世界”)的东西,在现实(世俗)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第4个要旨可视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精髓或实质。
理解这一点有一定难度。
菲奇诺(Marsilio Ficino,1433—1499)是15世纪意大利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一生致力于对柏拉图著作和柏拉图学派著作的翻译和解释,并促成了“佛罗伦萨柏拉图主义的文艺复兴”。
他最先对柏拉图的《会饮》作了系统的解读,写有专著《柏拉图〈会饮〉的评论》(Commentairesurle Banquetde Platon)。
他在这本书中正式使用了“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爱情”(Spiritualor Platonic Love)这一术语。
菲奇诺在书中阐明,柏拉图的思想是最崇高的“精神显现”之一(他的“理念”学说正是这种精神显现),只有基督教的真理能超过它。
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和基督教关于“爱”的概念可以并行不悖:人类的“爱”(和“友谊”)的最高形式,就是最后以人对上帝的爱为基础的神交。
一般认为,从16世纪起,这种“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关于爱的理论,就在诗歌和文学中占统治地位。
柏拉图爱情
柏拉图爱情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中有大量关于爱情、婚姻等主题的论述。
《理想国》一书被誉为“现代版的《柏拉图爱情》”。
书中关于爱情哲学的论述非常多。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阐述了爱情的六个基本问题及其哲学基础,并提出了许多对当今人们爱情生活和婚姻观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
主要内容有:婚恋观;爱情与婚姻;婚恋关系和择偶标准等问题。
一、婚恋观柏拉图的爱情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柏拉图认为爱是人特有的需要,人有爱的需要。
人的爱有两种:一种是内在要求;一种是外在要求。
内在要求是不自觉地追求自身爱情需要,外在要求是自愿和无条件地追求自身情感需要。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结婚的理由:是由于在婚恋关系中遇到困难还是其他原因;是由于要与一个女人结婚还是两个女人结婚;是由于不喜欢结婚在婚姻中遇到困难还是要结婚在婚姻中遇到困难;是因为追求爱情还是追求事业;因为要追求爱情和事业还是要结婚在婚姻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是事业中遇到困难等诸多问题。
柏拉图认为爱情和婚姻不能分离。
二、爱情与婚姻爱情与婚姻是柏拉图对当时人们婚恋观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最重要的话题。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关系。
但这一关系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关系,婚姻只是一种形式,是男女双方共同缔结了一段长期稳定关系,以维持婚姻关系持续稳定并最终使婚姻关系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持久而不变的关系。
柏拉图在《爱情与婚姻》一文中指出:婚姻是“爱不爱”、“爱怎么样结婚”;而爱情是“不爱”、“不结婚”和“不爱别人”之根本所在。
如果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就应该与她结婚;如果一个女人爱他老公就应该与他结婚;如果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也应该与她结婚;如果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却不应与她结婚;如果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结婚却不应与她结婚,那么他就注定只会是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
“幸福生活只能依赖于一种纯粹爱;只有纯粹爱情才能真正持久”。
三、婚恋关系和择偶标准柏拉图认为,两个相爱的人相互结合时,必须有合适的条件之间必须有一种爱情关系,即“爱而不能结合”,也就是必须在爱中结合而不能分开。
浅析柏拉图“爱”的思想
56浅析柏拉图“爱”的思想常贺祯 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柏拉图“爱”的理念看似被世人广泛普遍接受和解读,但更多的并非真正的理解。
很多人认为“柏拉图式恋爱”或者“柏拉图式的爱欲”是柏拉图的“爱”的思想。
本文通过柏拉图的《会饮篇》试图进一步探寻柏拉图真正的“爱”的思想。
关键词:爱;爱若;柏拉图《会饮篇》以爱为主题。
泰勒作如此评价:“《会饮篇》也许是柏拉图作为一个戏剧艺术家所有成就中最富有才华的作品;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理由,它比他的任何别的著作更加被曲解。
”这篇对话几乎集中了在那个时代的所有重要人物,是对爱的大规模的集体述说,是这些崇尚逻各斯的理性心灵第一次对非理性破例。
这次破例是如此的豪迈,又弥足珍贵,铸成了柏拉图的“爱”思想的核心。
本文对于柏拉图的“爱”的思想的探讨则依据此篇对话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爱”的阐述“爱”被普遍的运用,然而却成了生活中最难懂、最易引起误解的词。
“惠,爱也”、“爱施者,仁之至也”等说法只是描述某人对于某人或物的喜爱之情,只是主观意义上的情感需求并没有涉及到爱的本身。
而英文中一般会把爱用love 或者desire(欲望)。
对于欲望的意思还是比较清晰明了,但是love 则含义较多,大致分热爱、慈爱及性爱等几种意思。
究竟什么是爱呢?爱其实是一种涌动的力量,根据爱的原发性看,一定是源于某种能够流动的东西,就如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主张的“流射说”一样,一定与某种力量有关,如果流射过来的东西我能接收,则意味着我有“空”的前提。
世间的“空”即“某种空虚”, 也就是某种需要补充的缺乏。
二、对话中关于“爱”的几种观点斐卓对“爱”赞颂的前提是爱若的存在,它是一个伟大的神,为人类和诸神所敬仰。
是一个古老的神,是人类幸福的来源。
斐卓似乎暗示着有爱就可以战胜一切,如一位怯懦的人也会因为爱神的鼓舞变成一位英雄可以做出英勇无畏的事情。
在斐卓看来,爱即是情人之爱,这种爱可以超越生死,是亲情都无法比拟的,这一切都是爱神赋予给人类的,它也是最能导致品德和幸福的。
哲学和哲学家们的爱情观
哲学和哲学家们的爱情观哲学和哲学家们的爱情观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哲学观点和哲学家们的爱情观:一、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爱情观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会饮篇》中,柏拉图提出了“精神恋爱”的概念,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二元化的,一个是肉体的、物质的、感性的欲望,另一个是精神的、理性的、哲学的爱情。
这两种爱情相互矛盾,但在真正的爱情中,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强调精神上的交流和追求,认为爱情应该是超越肉体欲望的一种高尚情感,是精神和肉体的和谐统一。
二、尼采的爱情观尼采是德国哲学家,他的爱情观与柏拉图式爱情观截然不同。
尼采认为,爱情是一种权力游戏,是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和剥夺。
在爱情中,弱者会不由自主地臣服于强者,而强者则通过爱情获得更多的权力和控制力。
这种爱情观体现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的思想。
三、佛洛伊德的爱情观佛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他的爱情观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佛洛伊德认为,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是性欲的升华。
在爱情中,人们通过相互吸引和追求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
同时,佛洛伊德也强调了爱情的“对象选择”问题,认为人们通常会选择那些与自己有互补性的人在一起,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四、马克思的爱情观马克思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爱情观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马克思认为,爱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往往被商品化和物化,人们往往以金钱和地位为标准来衡量爱情的价值。
然而,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超越物质利益的,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应该建立一种新的爱情观,以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五、存在主义爱情观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爱情观也具有独特之处。
存在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存在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
【学点哲学】柏拉图真正的爱情绝不会是只爱一个人
【学点哲学】柏拉图真正的爱情绝不会是只爱一个人让知识回家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学点哲学】柏拉图 | 真正的爱情绝不会是只爱一个人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对于爱情这个问题非常自负,他认为自己是绝对的爱情专家。
在他的各种著作里面,他借自己和别人的口来称赞自己,说自己是爱情大师,精通情事,掌握了爱的技艺。
甚至说,其他别的都不懂,唯一懂的就是爱情方面的事情,可见他在这方面的自负。
从各种记载来看,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按照我们学界的看法,就是代表着柏拉图本人,就是柏拉图本人营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
这个苏格拉底在爱情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拥有无数的爱情和情人。
在古希腊语里面,“爱情”这个词演化出了一个主动词和一个被动词,我们一般把主动词翻译成“爱人”,被动词翻译成“情人”,顾名思义,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苏格拉底拥有无数的爱情和情人,证明了他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成功。
我们首先看看柏拉图如何在理论上说明这件事情。
由于时代久远,古人的许多思想观念经过长久的流传会遭到一些简化或者是扭曲。
柏拉图对于爱情的观点也不例外,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或者口号了,就是比如我们说柏拉图式爱情就是精神恋爱,就是等于没有肉体关系的爱情。
基本上是大家的一个共识。
这也不能说完全偏离了柏拉图的本意,但是它太片面了,因为柏拉图可是费尽了很多的论证、阐释才达到了这个所谓的精神恋爱的结论。
而且这个结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其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至少对于真正想要了解柏拉图的人而言。
歪曲他的历史原因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费西罗在翻译希腊文的“爱情”(Eros)这个词的时候,不是太谨慎,用了“Amor”和“Caritas”这两个词,但“Caritas”这个词实际上是表达人们对于上帝的无欲无求的敬爱之情,和柏拉图所说的那种充满强烈欲望的爱情是两码事。
这就引起了巨大的误会。
而且“柏拉图式爱情”这个术语就是费西罗首先提出来的,经过他的阐释和解释,慢慢的人们就认为这是跟肉体没有关系的,一种很清淡、很纯洁的恋爱。
柏拉图蕴涵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柏拉图蕴涵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分类:烦恼 >> 恋爱问题描述:为什么说是柏拉图的永恒它蕴涵的故事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解析:柏拉图(∏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家中排行老四。
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
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
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於哲学研究。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 ... ,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
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
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
他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遭到强行放逐,于公元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写作。
直到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三人对古希腊以及后来的西方思想和文明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主要著作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导语:柏拉图的爱情最早由马西里奥·斐齐诺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最早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文学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柏拉图式爱情释义: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由来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有爱无性,强调精神相交;亦有远距离恋爱的一层意思(因为离开的远,自然就有有爱无性)。
传说柏拉图当年就是这样同情人相爱。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
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古希腊人认同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
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
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
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
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柏拉图语录
柏拉图语录柏拉图语录:爱是灵魂的翅膀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爱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它能够引导我们的灵魂向着真理和美的方向前进。
正如柏拉图所说:“爱是灵魂的翅膀。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理解这句话呢?首先,柏拉图认为爱是一种超越个体的情感。
他将爱与欲望进行了区分,认为欲望是对个体的欲望,而爱则是对美的追求。
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情感,它使我们不再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而是愿意为他人和社会付出。
正是因为有了爱,我们才能够超越个人的利益,关心他人的幸福与快乐。
其次,柏拉图将爱与美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美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理念,是一种永恒存在的东西。
而爱则是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正如柏拉图所说:“爱是灵魂的翅膀。
”爱能够使我们的灵魂升华,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美好。
通过爱,我们能够接触到美的真谛,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品位。
最后,柏拉图强调了爱的精神层面。
他认为,爱是一种超越感官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追求,更是对内在美的追求。
爱能够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滋养,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正是因为有了爱,我们才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综上所述,柏拉图的这句语录:“爱是灵魂的翅膀”,启示了我们对爱的理解和追求。
爱是一种超越个体的情感,它能够使我们超越自我,关心他人和社会。
爱是对美的追求,它能够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美好。
爱是一种超越感官的力量,它能够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滋养和净化。
让我们以柏拉图的这句语录为指引,用爱去感受世界,用爱去改变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之家》2019年第25期 总第325期217文化天地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张瑞祥(昆明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一、“柏拉图式爱情”的历史渊源(一)从文本阐发“柏拉图式爱情”的内涵。
首先,“柏拉图式爱情”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提创造出来的。
意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渴望与思慕,(即精神与精神之间的交流)其中剔除了肉体交流的部分,卡斯诺提本人将其解释为“顺从精神而不是顺从情人”。
①由此,这种心灵或者精神上的玄妙交流被同性恋人士当作与传统爱情婚姻文化制度相违背的恋爱根基和土壤,更有甚者,将古希腊时期的同性恋风气也归因于柏拉图的爱情观,但是,这些都是对“柏拉图式爱情”的曲解和误会。
柏拉图的爱情哲学主要体现在两部著作中,分别是柏拉图的《斐德罗篇》和《会饮篇》。
在《斐德罗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驳斥了斐德罗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并作了反讥式的的评价:“你和我不仅要赞美它的作者(吕西亚斯)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首尾一贯的精确性、精心修饰的辞藻,而且还要赞扬他所说的内容吗?”②苏格拉底对这篇文章的论点即将爱情视为一种肉体的欲望给予完全的否定,并作了充分的论证。
他首先确定关于爱情的原则和定义,即“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
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当追求美的享受的欲望从其他相关的欲望中获得竭力追求肉体之美的新力量时,这种力量就给这种欲望提供了一个名称——这是最强烈的欲望,叫作爱情。
”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对爱情做出的二重划分,只有真正在理性的指导下追求关于至善的知识时所展现出来的力量才叫做爱情,是真正的快乐,而肉体的交欢所展现的快乐是柏拉图所不屑的。
在《会饮篇》中,众人讨论爱神,礼赞爱神,裴卓,包萨尼亚、鄂吕克锡马柯等人依次做了发言,阿里斯多潘通过神话的方式,从人的本性(不能确定真假的本性)出发,将人分为男人、女人,以及阴阳人三种形态,人与人相爱的欲望就根植于人心,它要恢复原始的整一状态,把两个人合成一个,治好从前剖开的伤痛。
两个人的灵魂在盼望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即就是和爱人熔成一片,合成一个人成为整体的希冀和追求就叫做爱,全人类的幸福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找到合适的爱人,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
“阿里斯多潘的发言在谑浪笑傲的外表之下有着严肃深刻的思想,从表面看,他替人类的起源和衍变描绘了衣服图画,给同性之爱和异性之爱给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从内看,说明爱情是由分求和的企图,人类本是浑然一体,因为触犯了神被惩罚才一分为二,分是一种惩罚,一种疾病,求和是要回到原始的整一和健康,所以爱情的欢乐不只是感官的或者肉体的,而是一种潜在的普遍的要求,由分到合的欲望得到实现,着重爱情的整一,推翻了包萨尼亚两种爱神的看法,同时,像鄂吕克锡马柯的看法一样,也寓有矛盾统一的道理”④这里消除了有关爱情的两种爱神,却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打开了一扇看似合理的门,这可能就是有些人滥用“柏拉图式爱情”为同性之爱开脱缘由吧。
且不说其关于同性之爱(追求同一和统一)有无合理性,就这关于人的三种形态的说法来源(神话)就有待商榷。
最后,苏格拉底向众人讲述了他从一位来自曼底内亚的女士狄欧蒂吗那里听来的关于爱神的看法,即爱情就是想凡是美的善的永远归自己所有的那一个欲望;爱情的目的就是在美的对象中传播种子,贫它孕育生殖,达到凡人所能享有的不朽,生殖就是以新代旧,种族与个体都时时刻刻处在生灭流转中,这种生殖可以是身体的,也可以是心灵的,诗人、立法者、教育者以及一切创造者都是心灵方面的生殖者。
以美的东西为目的,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但柏拉图更注重内在的方面,外在的婚姻关系,生育的孩子,使会死的凡人不朽。
而内在的,通过在美的东西里面孕育自身、品德、作品,从而达到不朽,柏拉图认为这比夫妻关系要深厚的多。
“那些在身体方面富于生育能力的【摘 要】“柏拉图式爱情”这种恋爱方式作为一个经典之谈,不管是在爱情关系上还是在哲学追求上每每都被人们论及,但是其真正的内涵与意蕴往往被有些人士与当今甚嚣尘上的同性恋亚文化历史相混淆。
本文基于文本,力求对“柏拉图式爱情”的真正内涵做出澄清,阐明“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即指成年男子对少年男子精神上的爱慕,是少男为了追求自身品德或者知识的进步而与成年男子结交的一种关系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期冀人们对“柏拉图式爱情”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柏拉图式爱情;内涵;澄清;哲学意蕴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217-02218张瑞祥: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人宁愿多接近妇女,以这种方式进行恋爱,以便通过生育后代而获得不朽、怀念和幸福,而且认为可以传到千秋万世。
至于那些在灵魂方面……的,那些灵魂的生育能力不亚于肉体的,则孕育并且愿意孕育那些宜于灵魂孕育的定西。
这是什么呢?是明智之类的品德。
生育这些品德的是一切诗人,以及一切技艺师傅。
”⑤在这里,爱情和美是紧密相连的,爱情以美的东西为对象,最终获得美的知识,美的品德。
“人们凭着那种纯真的对少年人的爱,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开始看到那个美时,可以说接近登峰造极了。
因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可以自己遵循着它去爱,也可以由别人领着去爱,先从这个个别的美的东西开始,一步一步地不断上升,达到那统一的美,好像爬阶梯,从一个到两个,再从两个到一切美的形体,更从美的形体到那些美的行动,从美的行动到美的知识,最后从各种知识终于达到那种无非是关于美本身的知识,于是人终于认识了那个本身就美的东西。
”⑥“爱”是古希腊教育的动力。
在同性恋关系保持期间,受到爱情驱动的古希腊成年男子会毫无保留地向自己所爱慕的少年男子传授知识、智慧和经验,并竭尽全力地培养他们的道德和品格。
二、古希腊“柏拉图式爱情”现象存在的原因古希腊,同性恋(柏拉图式爱情)现象兴盛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主要在贵族阶级和富有的公民之间,并且,在成年男子与少男之爱恋爱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爱者与被爱者的行文规范。
与现代意义的同性恋者不同,古希腊的同性恋者在爱慕少男的同时,一般不排斥异性恋,主动与被动是古希腊世界性行为的基本对立模式。
(一)同性恋现象之所以在古希腊流行,是由于古希腊妇女低下的社会与家庭地位。
众所周知,古希腊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只有男性可以称为公民,才有资格参与政治生活。
而广大的妇女被排斥在城邦的公共生活之外。
在政治上,古希腊妇女无权在公民大会上发言,投票,也不能参加公民大会,她们没有选举与被选举权,不能担当民众法庭的陪审员和城邦的管理和行政职务,因而没有任何积极地政治权利。
(二)在法律上,古希腊妇女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她们被看作未成年人一样,由监护人代表她们在法律上采取行动。
一个古希腊女性,父亲负责为她选择丈夫,订立婚约,成为丈夫家庭的一员时,就处于丈夫的监护之下。
即使丈夫故去或者离婚,她也只能回到当初的监护人之下,如果有儿子,那么,儿子长大便是母亲的监护人。
总之,古希腊的妇女在法律上永远不能独立。
(三)在教育上,古希腊妇女与男性相比明显的处于劣势地位,除了母亲教给的治家之术外,她们很少有机会像男性公民一样学习修辞,识字等文化教育。
古希腊社会中,女性公民的最主要职责就是生儿育女,管理家庭,繁殖下一代公民和料理家务,而男性公民忙于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没有时间和更多的精力来承担少年男子的教育职责,所以这在最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古希腊时期同性恋之风盛行的现象。
如果一位家境良好的少年男子没有长者是他的同性恋伙伴的话,将会被认为是一种羞耻。
(四)古希腊对“美”的追求也是同性恋现象流行的一个原因。
由于社会生活单一的男性环境,男性公民便把健美的少男作为追求的对象,从观赏少男的美好形体中获得美感与视觉上的愉悦。
就如之前讲过的,从个别的美的形体到美的行动,再到美的知识,一步步上升,最后到达美本身。
这条路径符合希腊人“爱智、求知”的传统。
通过上面文本与历史文化的阐发,结合希腊的传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柏拉图式爱情”其含义是指成年男子对少年男子精神上的爱慕,是少男为了追求自身品德或者知识的进步而与成年男子结交的一种关系状态。
与今天同性恋之间的关系状态和社会对“同性恋”的定义有很大的区别。
如若两种爱神的区分合理的话吗,那么今天同性恋者(绝大多数)所追求的就是地上的爱神所遵循的传统,即追求肉体的快乐,或者是作为一种情感上的庇护或者依赖,更有甚者是为了获得财物。
而古希腊的同性恋者所追求的就是天上的爱神所遵循的传统即追求精神或者心灵的快乐,追求知识和品德的进步。
肉体使可朽的,但精神或品德确是永存的。
希腊语或者拉丁语没有与现代意义上的同性恋(homosexuality)相符的词,希腊人常用“Pederasty”来表示男人与少男之间的爱情。
“Pederasty”一词来自于希腊语“Paiderasteia”,其含义是指成年男子对少年男子的爱慕。
在英语中,它有性颠倒的意思。
在古希腊社会文化背景下,它并不是贬义词,没有淫秽的意思。
这个词指的是年长的师傅,导师与年轻的门徒或者学生之间体面地爱情,它被用来表达成年男子与少男之间在精神和身体上的同性恋关系。
所以古希腊的“柏拉图式爱情”现象绝对不是今天人们认为的同性恋亚文化滋长的温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只有在正确理解“柏拉图式爱情”意蕴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
注释:①(美)保罗·埃尔默·摩尔.柏拉图十讲[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215.②③(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斐德罗篇》[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45+150.④⑤⑥(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A].王太庆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参考文献:[1]裔昭印.论古希腊男人与少男之爱[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何兆雄.同性恋的社会伦理评价[J].医学与哲学,2002(4).[3]汪新建,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2(4).[4]李庆喜.人类同性恋现象的哲学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