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浙师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前提

1、历唯在“马哲”中的地位:

国内外三种主要观点:

一、推广应用说(斯大林体系);

二、基础与核心说(大多数人赞同);[马克思生前的两大发现]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俞吾金)。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

历唯建构的三个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人民性原则。

一、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把握社会的实践性原则)

对社会本质的看法: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神学史观、人道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实践史观、群众史观。

²社会、人、实践活动三者的“同构性”关系,体现为以下三个命题:

1、人与实践的同构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人与社会的同构性——“剧中人”、“剧作者”;

3、社会与实践同构性—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对象性存在)

总之,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发源地,它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

二、从人类主体地位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体性原则)

什么是主体?人是怎样成为主体的?人是在实践活动中确立为主体的。

实践概念的结构分析:

1、双重属性——物质性和精神性、形上和形下,肉与灵;

2、双重维度——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

3、双重旨趣——科学取向和价值取向、自在性和自由性;

4、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对象化、外化、物态化。也即主体的目的、愿望通过实践活动物化、凝聚在产品当中。

客体主体化——人化、内在化,人态化。也即人创造的产品通过占有消费重新成为人类自身的一部分。

结论:社会是人的社会[剧中人],人是社会中的人[剧作者]。

三、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性原则)

实践性——主体性——人民性三者的一致性(抽象到具体)。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一、在历史观基本问题上的根本对立

首先,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其次,如何看待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传统观点—唯物论角度;马克思—实践论的角度。

社会存在:物质活动;社会意识:精神活动。

二、在历史必然性问题上的根本对立

历史是否有必然性?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历史观均否认;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承认有历史必然性,但与自然规律不同。认为历史规律生成于人的自觉活动当中。

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前提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人的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其核心:“生活世界的概念”。生活世界的概念具有三个特点:本源性、属人性、全面性。

生活世界是一个由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构成的世界。但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不是自

足自洽的,它有赖于通过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外在的“生产”来加以满足和持续

的。而生产也是需要一定前提的,最主要的前提是两个:自然环境和人口。

基本推论:1、生活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

2、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就必须进行生产;

3、生产需要一定素质的人口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基本关系:需要——生产——文明——社会进步。

一、需要的本源性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

需要的特点:

1、需要是人的本性,具有客观性;孔子:食色,性也。

2、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性欲¡ª¡ª爱情;食欲¡ª¡ª美食。

3、需要具有无限的多样性;

二分法(马克思)¡ª¡ª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三分法(恩格斯)¡ª¡ª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五分法(马斯洛)¡ª¡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需要具有再生性和递增性。

物质需要的有限性和精神需要的无限性。

需要在历史中的作用:

1、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前提和根本目的;

2、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和内在驱力;

3、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矛盾。

(需要和生

产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目的和外在手段,人本化与物本化之间的关系)

二、生产的全面性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概念的两种含义:

经济学意义上(狭义生产)概念: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哲学意义上(广义生产)概念: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具有全面性特点。人的生产为什么是全面的?

(二)生产全面性的具体表现(五种生产):

第一,物质生产。即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表现为经济财富的增长。

特点:1.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是全部人类生活的基础和决定力量。

第二,人类自身生产。人口的生产、种的蕃衍,表现为人口质与量状况。

特点:1.它以婚姻家庭的形式实现;

2.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性质;

3.是人的主体素质和能力不断延续和提高的过程。

第三,精神生产。即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科学文化等精神产品的产生、创造过程。特点:1.具有个体性、创造性、探索性;2.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四,社会关系生产。即社会各种组织、制度的建构和完善。表现为社会关系有一个从血缘关系到地缘关系、商缘关系再到网缘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

特点:1.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活动;2.为其他各种生产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环境资源生产。即有效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再生。

特点:1.协调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2.是人类生产的根本前提和最高极限。

五种生产源自于五种需要,造就五种文明,表现为社会全面进步。

五种需要:

物质需要、蕃衍后代需要、精神需要、制度保障需要、环境友好型需要。

五种文明:

物质文明、人口文明[素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

(三)五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关系

1、五种生产的层次性关系

根本前提:环境资源的生产;基础层次: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

最高层次:精神生产;中介层次:社会关系生产。

2、五种生产的全面协调性(结构—功能耦合)关系;

3、社会发展的中心不断演变的规律性。

古代:人类自身生产(中心);

近代:物质生产(中心);

现代:精神生产(中心);

未来:人类自身生产(中心)

思考题:

从马克思生产的全面性理论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八章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基本结构

第一节社会有机体理论

一、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社会的基本单位

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能动的源泉是“现实的个人”,但社会发展总是以一定的方式所结成的社会单位为承载体的,它是个体联系的基础。个人易逝,社会共同体仍然以不断变化的方式持存。

维科:民族(Nations)和部落(Gentes)。

根据是:任何民族和部落都有某种宗教;都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都埋葬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