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定稿)-2005资料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定稿)-2005资料

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实验指导书主编:汤峰刘英中原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2004.6.6目录实验一、钢的热处理实验二、碳钢热处理后显微组织及性能实验三、钢的淬透性及组织分析实验四、钢渗碳后及渗碳淬火后的显微组织分析实验一钢的热处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的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

2、研究冷却条件与钢性能的关系。

3、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钢的热处理就是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操作方法。

普通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

热处理操作中,正确地选择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这是热处理质量的保证。

1、加热温度(1)退火加热温度亚共析完全退火加热温度是 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球化退火加热温度是 Ac1+(20~30)℃。

(2)正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是 Ac3+(30~50)℃;过共析钢是 Ac cm+(30~50)℃。

(3)淬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是 Ac3+(30~50)℃;过共析刚是 Ac1+(30~50)℃。

(4)回火温度钢淬火后要回火。

回火分为以下三类:a、低温回火(150℃~250℃)得到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目的是降低淬火后的应力,减少钢的脆性。

低温回火常用于高碳钢切削刀具、量具和轴承等工件的处理。

b、中温回火(350℃~500℃)得到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目的是获得高的弹性极限,较好的韧性。

主要用于中高碳钢弹簧的热处理。

C、高温回火(500℃~650℃)得到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目的是获得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冲击韧度的综合力学性能。

通常把淬火 +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

主要用于中碳结构钢要求具有综合力学性能机械零件的热处理。

各种钢回火温度与硬度值之间的关系可从有关手册中查阅,也可采用以下经验公式估算回火温度。

T(℃) =200+K(60-HRC)式中 K-系数,当回火后的硬度值>30HRC时,K=11;<30HRC时,K=12。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1-热处理: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定的速度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2-加工硬化:3固溶体:4奥氏体5正火6-枝晶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称为晶粒。

由于固溶体通常呈树枝状,是枝干和枝间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称为枝晶偏析。

问答:1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答:(1)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物质系统总是自发地从自由能较高的状态向自由能较低的状态转变。

这就说明。

对于结晶过程而言,结晶能否发生。

取决于固相的自由能是否低于液相的自由能。

如果液相的自由能高于固相的自由能那么液相将自发的转变的固相即金属发生结晶,从而使系统的自由能降低。

处于更为稳定的状态。

液相金属和固相金属的自由能之差,就是促使这种转变的驱动力。

(2)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金属的本性和纯度的不同,以及冷却速度的差异。

2简述马氏体的两种形态及分别的力学性能。

答:马氏体的两种形态分别是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

板条马氏体(位错)片状马氏体(挛晶)半条状马氏体的韧性比片状马氏体好。

片状马氏体的硬度比板条状马氏体的好。

3:形核率的影响因素。

答:形核率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随着过冷度的增加,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都随之减小,结果使晶核易于形成,形核率增加;另一方面,无论是临界晶核的形成。

还是临街晶核的长大都必须伴随着液态原子向晶核的扩散迁移,没有液态原子向晶核上的迁移,临街晶核就不可能形成,及时形成了也不可能长大成为稳定晶核。

4.为什么铸铁比钢的铸造性能好?答:金属的铸造性包括金属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

流动性决定了液态金属充满铸型的能力。

收缩性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钢液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增加体积收缩增大。

含碳量增高凝固温度范围变宽。

凝固收缩增大。

固相先和液相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越大。

填空题:1-晶体在不同方向测量其性能时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称为各向异性或异向性。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周萌 祝金兰 编著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2月实验一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一. 实验目的1.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了解布氏,洛氏硬度实验机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二.概述金属的硬度可以是金属材料表面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

硬度测量能够给出金属软硬度的数量概念。

由于在金属表面以下不同深处材料所承受的应力和所发生的变形程度不同,因而硬度值可以综合地反映压痕附近局部体积内金属的弹性,微量塑变抗力,塑变强化能力以及大量形变抗力。

硬度值越高,表明金属抵塑性变形能力越大,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能力就越困难。

另外,硬度与其它机械性能(如强度指标σb及塑性指标Ψ和δ)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硬度的大小对于机械零件或工具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具有决定意义。

硬度的实验方法很多,在机械工业中广泛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压入法又可以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压入法硬度实验的主要特点是:(1)试验时应力状态最软(即最大切应力远远大与最大正应力),因而无论是塑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均能发生塑性变形。

(2)金属的硬度与强度指标之间存在如下近似关系:σb = K·HB式中:σb ----- 材料的抗拉强度值;HB ----- 布氏硬度值;K ----- 系数。

退火状态的碳钢 K=0.34~0.36合金调质钢 K=0.33~0.35有色金属合金 K=0.33~0.53(3)硬度值对材料的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性能也有定性的参考价值,通常硬度值高,这些性能也就好。

在机械零件设计图纸上对机械性能的技术要求,往往只标注硬度值,其原因就在于此。

(4)硬度测定后由于仅在金属表面局部体积内产生很小压痕,并不损坏零件,因而适合于成品检验。

(5)设备简单,操作迅速方便。

三、布氏硬度(HB)(一)布氏硬度实验的基本原理布氏硬度实验是施加一定大小的载荷P,将直径为D的钢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如图 1-1所示)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卸除载荷,根据钢球在金属表面上所压出的凹痕面积F四求出平均应力值,以此作为硬度值的计量指标,并用符号HB表示。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学与热处理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碳钢、白口铁平衡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下平衡组织的特征。

2,了解铁碳合金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器材
三.观察结果
1.描绘下列合金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注明其中显微组织组成物的名称.
工业纯铁 45 T8
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
T12
四.问题解答
1.通过显微分析,比较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显微组织的差别,说明碳钢的平衡组织随含碳量而变化的规律。

2.根据显微组织分析,怎样估算亚共析钢的含碳量?
实验二 45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方法;
(2)研究冷却速度对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影响;(3)分析回火温度对淬火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整理
1.填表
2.绘出45钢淬火回火后的硬度与回火温度关系曲线
四.问题解答:
1.利用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说明为什么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的45钢试样,在空气、油、水等不同介质中连续冷却到室温后不同的介质中连续冷却到室温后,试样硬度亦不相同。

2.为什么淬火后的45钢试样在不同温度回火时,其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而下降?。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了解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的理解,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实验部分和理论部分。

实验部分实验一:金属材料的制备与表征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具有不同结晶状态的铜材料,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对铜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和晶界特征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晶体结构和晶界的理解;实验二:热处理工艺的实践与分析对制备的铜材料进行热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相变特征,分析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加深学生对热处理原理的理解。

理论部分理论部分的学习内容包括:1.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界特征;2.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如硬度、韧性、塑性等;3.热处理原理:淬火、退火、正火等热处理方法的原理、影响及适用范围;4.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晶粒长大、晶界稳定性提高、杂质析出等影响。

三、课程设计流程实验部分1.学生进行铜材料的化学制备,并在制备过程中记录关键参数和注意事项;2.学生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对制备材料进行分析;3.学生进行热处理实验,记录热处理的过程参数和结果;4.学生使用金相显微镜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

理论部分1.教师讲授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界特征;2.教师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3.教师讲解热处理原理和方法;4.教师讲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四、课程设计效果评价1.学生对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2.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兴趣得到促进;3.课程设计的效果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理论考试进行评价。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守则1.不得随意乱动实验室内仪器、开关等2.未经允许,不得将实验室内物品或实验完毕后的试料携出室外。

3.实验室内不得喧哗、打闹,不准吸烟,应注意保持室内卫生。

4.注意节约水、电、药、材料等。

5.爱护仪器设备,应预先了解一起使用方法,然后按操作规程使用之,禁止拆卸仪器。

6.仪器辱有损坏应立即主动向指导老师报告,仪器损坏时,按赔偿制度办理。

7.实验前须预先阅读本次实验指导书及有关材料,实验时应按指导书进行实验。

8.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9.实验完毕业后经过教师检查仪器情况后,方的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结晶过程的研究一、实验目的:由Pb(NO3)2溶液的结晶过程,印证金属结晶的一般情况。

二、实验设备: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或家用电炉)、烧杯等。

三、需用材料:饱和Pb(NO3)2溶液、玻璃片、石棉网、玻璃棒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几乎饱和的Pb(NO3)2溶液滴在波片上(液滴不宜太小太厚)将玻璃片放在生物显微镜的样品台上,使物镜对准液体边缘,然后旋动粗调螺丝。

调节焦距,而后在转动微调螺丝,使成像清晰,并移动样品,由边缘逐步向利观察结晶。

2、由于溶液的边缘蒸发较快,故边缘处溶液首先达到饱和;结晶及由此处开始,有由于该处过饱和度甚大,产生大量核心,因而得到等轴结晶里(相当于钢锭的第一带)。

3、由于第一带向内由于过饱和度较小,产生核心数小,但其长大速度甚大,因而生长柱状晶带,且其方向垂直于液滴边缘(相当于钢锭第二带)。

4、最后溶液中心蒸发,产生方向混乱的、粗大的树枝状晶体(因这时已无足够的Pb(NO3)2充填,故不能得到完整的晶粒)。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调整显微镜过程中,不可使用物镜触及Pb(NO3)2溶液或其晶体,因此在观察溶液结晶时,应先以粗调螺丝将物镜移到接近式样表面的位置,但切勿于试样接触,然后以粗调节螺丝缓慢的将物镜上移,到呈现出像时,再用细调节螺丝调节到清晰可见时为止。

沈阳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沈阳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指导书丁龙先王希囡编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金相显微镜构造与应用和金相试样的制备(2-4h) 1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2h)11 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及其硬度测量(4h)17 实验四:碳钢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观察(4h) 27课程编号:11121461、1112524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课程总学时:96、80 适用学期:第4、5学期实验学时:12-14 开设实验项目数:4撰写人:丁龙先审核人:王庆顺教学院长:牛建平实验一:金相显微镜构造与应用和金相试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使学生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基本要领,达到能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技巧及自己制作金相试样目的。

要求学生明确所用金相显微镜的型号,所选用的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金相试样的研磨(所用砂纸号)、抛光、腐蚀步骤(腐蚀液种类,方法等),制备出一个可供观察的金相试样,示意画出所观察到的金相组织,并掌握显微镜的操作要领。

二、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三、实验原理及说明(一)金相显微分析基础知识金相分析在材料研究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材料内部组织的主要手段之一。

金相显微分析法就是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为分析而专门制备的金相样品,通过放大几十倍到上千倍来研究材料组织的方法。

现代金相显微分析的主要仪器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这里仅介绍常用的光学金相显微镜及金相样品制备的一些基础知识1.1光学金相显微镜基础知识金相显微镜的种类和型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台式、立式和卧式三大类。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通常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有的显微镜还附带有多种功能及摄影装置。

目前,已把显微镜与计算机及相关的分析系统相联接,能更方便、更快捷地进行金相分析研究工作。

1.1.1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及参数1.金相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显微镜的成像放大部分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工艺。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中,以提高其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为了确保热处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

一、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区: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和灰尘进入热处理设备。

1.2 检查设备: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温度控制准确。

1.3 准备工件:对待热处理的工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油污和杂质,以确保热处理的效果。

二、热处理工艺2.1 加热阶段: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设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确保工件均匀受热。

2.2 保温阶段: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工件内部温度均匀。

2.3 冷却阶段: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水冷或油冷,以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三、质量控制3.1 温度控制: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要时刻监控加热设备的温度,确保温度稳定。

3.2 工件质量检验:热处理后的工件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3 记录数据:对每一次热处理作业进行记录,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以便追溯和分析。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耐高温的防护服、手套和眼镜,确保人身安全。

4.2 防火防爆措施: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高温和火花,必须保持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

4.3 避免中毒:某些热处理工艺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操作人员要注意防护,避免中毒。

五、设备维护5.1 定期检查:定期对热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2 清洁保养:保持热处理设备的清洁,避免油污和杂质影响热处理效果。

5.3 更新升级: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热处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热处理实验《金属学与热处理B实验》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金属学与热处理B实验》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金属学与热处理B实验》实验报告《金属学与热处理 B 实验》实验报告完成人: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9 年 11 月 22 日实验三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冷却介质(炉冷,空气,水)冷却对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分析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法调整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并获得相应的力学性能。

冷却是将钢加热到 Ac3 或Ac1+30~50°C,保温一定时间,通过不同冷却介质实现快速冷却以获得不同的组织。

因此,冷却是热处理的关键工序,常用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也不同,它直接影响到钢冷却后组织和性能。

三、实验材料与热处理参数 45#钢试样三块,水,砂纸、抛光布等; 四、实验设备与注意事项热处理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双盘抛光机、数码显微镜等; 实验过程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以及设备操作要求!在式样保温完成后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式样取出并进行水冷,否则试样表面可能会有珠光体组织。

五、实验过程 1.将炉加热到820℃,随后放入三块式样并保温 30 分钟(/mm); 2.将两个式样快速取出分组进行炉冷、空气冷、水冷到室温; 3.处理后的试样依次用双盘抛光机磨去氧化皮; 4.试样取 3 点测量硬度,取平均值,并记录; 5.磨制金相试样,观察所对应的显微组织。

工艺参数材料加热温度/℃保温时间/min 冷却方式理论硬度一号820 30 水冷56~59HRC 二号820 30 空冷<217HBS 三号 820 30 炉冷 <197HB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钢号热处理工艺硬度值 HRC(HB)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冷却时间 1 2 3 平均值45 水冷炉冷空冷实验四一、实验目的设计不同加热温度的热处理方案,了解加热温度对淬火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分析钢的淬火指的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率的冷却速度对其进行冷却获得马氏体的过程。

不同的加热温度会导致淬火后得到的钢组织不同从而影响钢的性能。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1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1
钢的热处理及硬度测定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内容 1、材料:20#、T10 钢试样。 2、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确定热处理工艺方案。 3、按设计方案进行热处理。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量。 5、指导学生对热处理工艺与硬度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其所学的《工程材料》和《金属热处 理原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钢的热处理原理及硬度实验原理,正确设 计、制定碳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案,利用热处理炉进行碳钢的热处理,并并用洛 氏硬度计检测热处理后的试样硬度,分析硬度与热处理工艺的关联性,分析工 艺的合理性。 通过实验, 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对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的 感性认识, 掌握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基本知识,熟练使用热处理相关仪器设 备。 同时可逐步提高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实验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动 手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本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并掌握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热处理工艺设计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碳钢淬火、回火的操作方法;了解钢在热处理时含碳量、加热 温度、加热时间、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明 确热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制订热处理工艺过程、设计操作步骤、确定工 艺参数(如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速度等); 了解钢淬火、 回火后的硬度变化, 建立硬度与热处理工艺关系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具备在指定工作条件下制定热处 理工艺,以及通过热处理实践操作、硬度检测等实验过程,对相应的工艺进行初 步实验、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1
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管式热处理炉、 箱式热处理炉及相关配件和洛氏硬 度计。准备碳钢试样若干。 四、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指导 (一)实验前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教师给出热处理所用材料牌号、主要临界温度,准备好待处理试样。检查试 验设备的完好程度。 牌号 20# T10 Ac1 730 730 855 800 Ac3 835 Ar3 680 Ar1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讲解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讲解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守则1.不得随意乱动实验室内仪器、开关等2.未经允许,不得将实验室内物品或实验完毕后的试料携出室外。

3.实验室内不得喧哗、打闹,不准吸烟,应注意保持室内卫生。

4.注意节约水、电、药、材料等。

5.爱护仪器设备,应预先了解一起使用方法,然后按操作规程使用之,禁止拆卸仪器。

6.仪器辱有损坏应立即主动向指导老师报告,仪器损坏时,按赔偿制度办理。

7.实验前须预先阅读本次实验指导书及有关材料,实验时应按指导书进行实验。

8.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9.实验完毕业后经过教师检查仪器情况后,方的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结晶过程的研究一、实验目的:由Pb(NO32溶液的结晶过程,印证金属结晶的一般情况。

二、实验设备: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或家用电炉、烧杯等。

三、需用材料:饱和Pb(NO32溶液、玻璃片、石棉网、玻璃棒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将几乎饱和的Pb(NO32溶液滴在波片上(液滴不宜太小太厚将玻璃片放在生物显微镜的样品台上,使物镜对准液体边缘,然后旋动粗调螺丝。

调节焦距,而后在转动微调螺丝,使成像清晰,并移动样品,由边缘逐步向利观察结晶。

2、由于溶液的边缘蒸发较快,故边缘处溶液首先达到饱和;结晶及由此处开始,有由于该处过饱和度甚大,产生大量核心,因而得到等轴结晶里(相当于钢锭的第一带。

3、由于第一带向内由于过饱和度较小,产生核心数小,但其长大速度甚大,因而生长柱状晶带,且其方向垂直于液滴边缘(相当于钢锭第二带。

4、最后溶液中心蒸发,产生方向混乱的、粗大的树枝状晶体(因这时已无足够的Pb(NO32充填,故不能得到完整的晶粒。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调整显微镜过程中,不可使用物镜触及Pb(NO32溶液或其晶体,因此在观察溶液结晶时,应先以粗调螺丝将物镜移到接近式样表面的位置,但切勿于试样接触,然后以粗调节螺丝缓慢的将物镜上移,到呈现出像时,再用细调节螺丝调节到清晰可见时为止。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指导书张学萍高景龙沈阳理工大学二O 一二年九月前言本书是根据《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的有关内容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而编写的。

在内容上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本实验指导书内容侧重于金相实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热处理及金相显微组织的观察,使学生在金相实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并有利于巩固和深化课堂学到的知识,而热处理综合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使用于: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目录实验一金属的磨片实验 (4)实验二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观察 (14)实验三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 (21)实验一金属的磨片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和基本方法,并观察、认识其金相显微组织;2初步学会用比较法测定工业纯铁的晶粒度。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仪器:台式金相显微镜、予磨机、抛光机、吹风机等。

2材料;45钢待磨试样(Ø12 15)每人一块;各号金相砂纸(或水磨砂纸)一套;腐蚀剂;4%硝酸酒精;制备好的工业纯铁试样,棉球、镊子等。

三、实验内容在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和研究金属材料的金相显微组织时,需要在该材料的典型部位截取样块,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制备过程,制成符合要求的金相显微试样。

即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很清晰的金相显微组织,其整个过程即为磨片。

磨片的方法与步骤如下:1.取样①取样的部位及磨面的选择根据被检验金属材料或零件的特点,加工工艺及研究目的进行选择,如:研究另件破裂的原因时,应在破裂部位取样,再在离破裂处较远的部位取样,以做比较。

研究铸造合金时,由于组织不均匀,从铸件表层到中心必须分别截取几个样品。

研究轧材时,如研究材料表层的缺陷、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等。

应在垂直于轧制方向上截取横向试样.如研究夹杂物的形状、类形,材料的的形变程度、晶粒拉长的程度、带状组织等,应在平行于轧制方向上截取纵向试样。

研究焊缝组织时,应在焊缝及热影响区周围取样。

金相分析及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

金相分析及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

金相分析及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包括:原材料检测(金相组织、硬度)→ 热处理(去应力火)→ 终检(金相组织、硬度)的全过程并得出相关实验结果。

1.熟悉金相分析基本方法(金相试样的制备、观察、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2.熟悉钢的热处理工艺及操作(退火工艺、热处理炉的使用);3.熟练掌握洛氏硬度仪的操作,了解工业生产中常用硬度检测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设备金相显微镜、热处理炉及控温仪表、洛氏硬度计、砂轮机、预磨机、抛光机、吹风机。

2.试样材料20、45、T10(任选一种) 。

3.消耗材料Cr203抛光液、4%硝酸酒精溶液、棉花、水砂纸、金相砂纸、抛光布、水。

三、实验步骤及方法两人一个试样,做完该试样实验的全过程。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有:1.取样(已完成45号钢φ20×25)试样通常选取圆柱体或正方体。

试样可用手锯(软质)或薄片砂轮/切割机床(硬质)等切取或锤击成块(脆性)。

应注意试样的温度条件,必要时用水冷却,以避免正式试样因过热而改变其组织。

2.镶嵌(不需要)对不规则的材料,如果试样太小,直接用手磨制困难,可将其镶嵌在低熔点合金或塑料中。

因此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3.磨制(1)粗磨用砂轮或锉刀将已截取试样去除飞边、毛刺、尖角等,将试样待观察面制成平面,可先在粗砂轮上磨平,候磨痕均匀一致后,即移至细砂轮上续磨,磨时须用水冷却试样,使金属的组织不因受热而发生变化。

粗磨(2)细磨经砂轮磨好、洗净、吹干后的试样,随即依次在由粗到细的各号砂纸上磨制。

方法:①将砂纸放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并使磨面朝下,均匀用力(轻微压力)沿直线向前推行,返回时试样要离开砂纸,如此反复,直至磨面上的磨痕被去掉,新的磨痕均匀一致时为止。

注意磨制以“单程单向”方式重复进行。

②从粗砂纸换到细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干净,并使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与旧磨痕成垂直方向。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docx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docx

南昌工程曇浣《金属藝处理》实验犒导吊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晏建武编2011-8-20一、实验冃的 (1)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五、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 (4)六、考核方式 (5)七、参考书冃: (5)钢的热处理及硬度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钢的热处理操作及硬度实验原理,正确设计、制定钢的淬火丁艺,利用热处理炉和硬度计进行碳钢的热处理,并用破度计检测破度,分析硬度与热处理工艺的关联性,从而增强対热处理原理耳工艺的感性认识,加深対热处理的了解。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基本知识,熟练使用热处理相关仪器设备。

同时对逐步提高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实验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洛氏硬度计若干台。

2、热处理管式炉、箱式炉若干台。

3、碳钢试样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内容:学牛口行设计制定不同成分碳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操作,进行破度检测实验,分析碳钢热处理工艺対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撰写完整的实验分析报告。

实验耍求:要求学牛了解碳钢普通热处理(退火、止火、淬火、回火)的操作方法;了解钢在热处理时含碳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耍因素対钢热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明确热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制订热处理工艺过程、设计操作步骤、确定工艺参数(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了解钢普通热处理(退火、止火、淬火、回火)下的金和组织变化和性能变化,建立金相组织、性能与热处理工艺关系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具备在指定T作条件下制定热处理工艺,以及通过热处理实践操作、硬度检测等实验过程,対和应的工艺进行初步实验、分析的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1)碳钢的热处理工艺种类热处理是改善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方法。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金属学与热处理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冶金工程学院2010-2011 学年第1 学期目录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 (1)实验二结晶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4)实验三金相试样的制备 (7)实验四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 (10)实验五碳钢性能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测定 (13)实验六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6)实验七碳钢的热处理 (19)实验八碳钢的非平衡组织观察 (22)实验九铸铁的显微组织分析 (25)实验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 (28)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课程要求1. 课前认真做好实验的预习和预习报告。

没有预习报告者取消实验的资格。

预习报告要求完成四个内容: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

并在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上完成两个内容:(1)列出实验条件;(2)数据表格;(3)要求绘图的必须绘图。

2. 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按时交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给任课老师。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目的:实验最重要的做法与目标简述。

2. 实验仪器:所有的器材与各数详细纪录(仪器名称、型号、参数、编号)。

3. 实验原理:(原理文字叙述、公式、实验装置示意图、原理图等)4. 实验步骤:实验进行的步骤、过程,可以流程图表示。

5. 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如实纪录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

6. 实验结果:7. 分析讨论:注:实验报告版面按A4纸打印,但内容要求手写,绝不能抄袭!。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第一篇: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产生期望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

热处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保温和冷却。

加热过程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组织发生相变。

保温过程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得到稳定,并使其达到均匀性。

冷却过程是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使其组织结构固定下来。

热处理的常见方法之一是退火。

退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并降低其硬度。

退火适用于处理冷加工后的金属材料,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改善金属的可加工性。

淬火是热处理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淬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产生马氏体组织,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金属材料通常呈脆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回火来提高其韧性。

回火是淬火的后续处理步骤,通过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可以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韧性和抗冲击性。

回火的温度和时间选择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期望的性能。

除了退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还包括正火、间歇淬火、表面淬火等多种方法。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以较慢的速度冷却的过程。

正火可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细化,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间歇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表面淬火是将金属材料表面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

热处理在金属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

然而,不同的金属材料对热处理的响应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实验,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总结起来,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热处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金相样品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

2.掌握制备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概述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显微分析的主要工具,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析法。

金相显微分析可以观察、研究材料的组织形貌、晶粒大小、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等)在组织中数量和分布情况等问题,即可以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其化学成分(组成)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类材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可以判别材料质量的优劣等。

在现代金相显微分析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由于光学的原因,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几十倍到两千倍,鉴别能力为250μm 左右,若观察工程材料的更精细结构(如嵌镶块等),则要用近代技术中放大倍数可达几十万倍的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 光射线技术等。

以下仅对常用的光学金相显微镜做一介绍。

1.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如图1-1所示。

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及一些辅助光学零件。

物镜和目镜分别由两组透镜组成。

对着物体AB 的一组透镜组成物镜O 1;对着人眼的一组透镜组成目镜O 2。

现代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由复杂的透镜系统组成。

图1-1 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示意图物镜使物体AB 形成放大的倒立实像A ,B ,(称中间像),目镜再将A ,B ,放大成仍倒立的虚像A ,,B ,,,其位置正好在人眼的明视距离处(即距人眼250mm 处),人眼在目镜中看到的就是这个虚像A ,,B ,,。

金相显微镜的主要性能如下: 1)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下面公式来确定:目物目物f Df L M M M •== 式中 M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物镜的放大倍数;目M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f ——物镜的焦距;目f ——目镜的焦距; L ——显微镜的光学镜筒长度;D ——明视距离(250mm )。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

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

三、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一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根本原理和构造,并学会其使用;2.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用品1.XJP-100型与XJP-200型金相显微镜;2.供观察显微组织的工业纯铁金相试样;3.供制备金相试样用的碳钢试块〔45号钢〕;4.P—I型抛光机及抛光液或化学抛光剂;5.3%硝酸酒精;6.金相砂纸及玻璃板。

三、实验内容(一) 金相显微镜试样的制备进展金相显微镜分析时,必须将用显微镜观察的金属材料制成专门的金相试样。

其制作过程包括:取样——镶样——磨光——抛光——浸蚀——枯燥等工序,分述如下:1.取样显微试样的选取应根据被检验材料或零件的特点、加工的工艺及研究的目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如研究铸件组织时,由于铸件中往往存在偏析现象,故应从铸件外表到中心同时取样进展观察;对于锻件或轧材,那么应同时在横向及纵向上取样,以便于分析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及表层缺陷;对于失效零件分析其损坏原因时,那么除在损坏部位取样外,尚须在非损坏部位取样,以便作比照分析。

截取试样可用锯、砂轮片切割或锤击打下等方法。

试样的尺寸通常采用高为12-15mm,直径为12-15mm的圆柱体或边长为12-15mm的正方体。

截取下来的试样应该用锉刀锉平面或在砂轮机上磨平,但磨平外表时应注意即时用水冷却,以免金属过度发热而使内部组织发生变化。

2.镶样过于细小或形状特殊的试样,须将其镶嵌在塑料、电木粉或低熔点合金中,或用专用夹具夹持,以便在磨光和抛光时易于握持。

3.磨光磨光分为粗磨和细磨两步。

〔1〕粗磨粗磨的目的是为了将试样修整成平整、适宜的形状。

钢铁材料通常在砂轮上进展,磨时须随时用水冷却,以免试样由于温升过高而引起组织变化。

不作外表层金相检验的试样,应将磨面边缘倒出圆角,以免抛光时撕裂抛光布。

(2)细磨细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粗磨时留下的较深的磨痕,为抛光作准备。

细磨可由手工磨或机械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守则1.不得随意乱动实验室内仪器、开关等2.未经允许,不得将实验室内物品或实验完毕后的试料携出室外。

3.实验室内不得喧哗、打闹,不准吸烟,应注意保持室内卫生。

4.注意节约水、电、药、材料等。

5.爱护仪器设备,应预先了解一起使用方法,然后按操作规程使用之,禁止拆卸仪器。

6.仪器如有损坏应立即主动向指导老师报告,仪器损坏时,按赔偿制度办理。

7.实验前须预先阅读本次实验指导书及有关材料,实验时应按指导书进行实验。

8.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9.实验完毕业后经过教师检查仪器情况后,方的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构造及使用 (4)实验2 金相试样制备 (7)实验3 金相法鉴定钢中非金属夹杂 (10)实验4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13)实验5 碳钢的热处理 (19)实验6 碳钢非平衡显微组织观察 (27)实验8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34)实验1 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构造及使用一、实验目的1、理解金相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2、熟悉金相显微镜的结构与主要部件的作用。

3、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台式金相显微镜2、制备好的金相试样三、实验原理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主要是依靠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是在微米尺寸上观察材料组织的主要设备,而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的尺度则是纳米级。

本实验主要讲述光学金相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功能、使用方法与维护。

1、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放大成像原理金相显微镜是利用光线的反射原理,将不透明的物体放大后进行观察的,最简单的显微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因此,显微镜是经过两次成像的光学仪器。

将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的透镜称为物镜,将物镜所称的像再经过第二次放大的透镜称为目镜。

显微镜的基本成像原理图如下: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目前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高有效放大倍数是1600-2000倍。

2、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结构可以分为:照明系统、光路系统、机械系统与摄影系统。

图3、金相显微镜的使用金相显微镜属于精密的光学仪器,操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其结构特点、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使用步骤①接通电源②选择合适的物镜与目镜③使载物台对准物镜中心④视野光阑与目镜筒大小合适⑤先粗调再微调⑥聚焦使映像清晰2)使用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时,一定要注意光源所使用的电压值,对于台式显微镜电压为6V,切勿插到220V。

②调焦时应先粗调,后微调。

③操作者的手必须洗干净,小心谨慎操作,试样也要求清洁。

④不得拆卸任意部件,尤其是物镜与目镜。

⑤严谨用手摸光学零件。

⑥不准观察特大试样,试样不得有残留氢氟酸等化学药品。

⑦用完后取下物镜、目镜放入干燥缸内,将载物台处于非工作状态,切断电源,盖好防尘罩。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观察显微镜的结构,了解各部件的作用,并绘制显微镜的光路示意图。

2、装好显微镜的物镜、目镜,调好孔径光阑与视野光阑,观察分析已制备好的试样。

3、绘制所观察到的金相显微组织特征图。

4、借助于标尺对显微镜的实际放大倍数进行标定。

五、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实验目的及实验设备。

2、简述金相显微镜的放大成像原理。

3、光学金相显微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又由哪几个零件组成?4、借助显微镜的光路图,说明聚光型垂直照明器、孔径光阑、视野光阑、滤色片的特点和作用。

5、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6、绘制所制样品的金相显微组织特征图。

7、借助标定尺对测微目镜在给定放大倍数下进行标定。

8、对本次实验的体会与建议。

实验2 金相试样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砂轮机、抛光机、吹风机、金相显微镜。

三、实验步骤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一)取样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

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

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

试样的尺寸度列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固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

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镶嵌机上进行。

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15~20mm)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二)磨制试样的磨制一般分为粗磨和细磨两道工序。

(1)粗磨:粗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

钢铁材料试样的粗磨通常在砂轮机上进行,但在磨制时应注意:试样对砂轮的压力不宜过大,否则会在试样表面形成很深的磨痕,增加精磨和抛光的困难;要随时用水冷却试样,以免受热引起组织变化;试样边缘的棱角若无的困难;要随时用水冷却试样,以免受热引起组织变化;试样边缘的棱角若无保留必要,可进行倒角,以免在细磨及抛光时撕破砂纸或抛光布,甚至造成试样从抛光机上飞出伤人。

(2)细磨:经粗磨后试样表面虽较平整,但还存在有较深的磨痕,细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这些磨痕,以得到平整而光滑的磨面,为下一步的抛光作好准备。

将粗磨好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后就开始进行细磨,细磨是在一套粗细趁程度不同的金相砂纸上,由粗到细依次顺序进行。

细磨时将砂纸平放在玻璃板上,手指紧握试样,并使磨面朝下,均匀用力向推行。

在回程时,应提起试样不与砂纸接触,以保证磨面平整而不产生弧度。

每更换一号砂纸时,须将试样的研磨方向调转90°,即与上一道磨痕方向垂直,直到将上一号砂纸所产生的磨痕全部消除为止。

为了加快磨制速度,除手工磨制外,还可以将不同型号的砂纸贴在带有旋转圆盘的预磨机上,实现机械磨制。

(三)抛光抛光的目的是去除细磨后遗留在磨面上的细微磨痕,得到光亮无痕的镜面。

抛光的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物化学抛光三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机械抛光。

1、机械抛光机械抛光在抛光机上进行,将抛光织物(粗抛常用帆布,精抛常用毛呢)用水浸湿、铺平、绷紧用固定在抛光盘上。

启动开关使抛光盘逆时针转动,将适量的抛光液(氧化铝、氧化铬或氧化铁抛光粉加水的悬浮液)滴洒在盘上即可进行抛光。

2、电解抛光电解抛光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阴极用不锈钢板制盛成,试样本身为阳极,二者同处于电解抛光液中,接通回路后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高电阻膜。

由于度样表面高低不平,膜的厚薄也不同。

试样表面凸起部分膜薄,电阻小,电流密度大,金属溶解速度快。

相对面言,凹下部分溶解速度慢,这种选择性溶解结果,使试样表面逐渐平整,最后形成光滑平面。

图电解抛光原理示意图电解抛光系电化学溶解过程,因此它消除了机械抛光难以避免的疵病,不会引起试样表面变形。

与机械抛光比较即省时间又操作简便。

然而电解抛光也有其局限性,因其对材料化学成分不均匀的偏析组织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等比较敏感,会造成局部强烈浸蚀而形成斑坑。

另外镶嵌在塑料内的试样,因不导电也不适用。

故目前仍然以机械抛光为主。

铜合金、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及高锰钢等材料常用电解抛光。

3、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依靠化学试剂对试样表面凹凸不平区域的选择性溶解作用将磨痕去除的一种方法。

化学抛光不需要专用设备,成本低,操作方便,在抛光的同时还兼有化学浸蚀作用。

省掉了抛光后的浸蚀步骤。

但化学抛光的试样平整度略差些,仅适于低、中倍观察。

对于一些软金属,如锌、铅,锡、铜等。

实践证明,利用化学抛光要比机械抛光和电解抛光效果好。

目前,其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

化学抛光液,大多数是由酸或者混合酸(如草酸、磷酸、铬酸、醋酸、硝酸、硫酸氢氟酸等)过氧化氢及蒸馏水组成。

混合酸主要起化学溶解作用,过氧化氢能增进金属表面的活化性,有助于化学抛光的进行,而蒸馏水为稀释剂。

(四)浸蚀抛光后的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光亮的磨面,如果有划痕、水迹或扔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石墨以及裂纹等也可以看出来,但是要分析金相组织还必须进行浸蚀。

浸蚀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化学浸蚀法,利用浸蚀剂对试样的化学溶解和电化学浸蚀作用将组织显露出来。

纯金属(或单相均匀固溶体)的浸蚀基本上为化学溶解过程。

位于晶界处的原子和晶粒内部原子相比,自由能较高,稳定性较差,故易受浸蚀形成凹沟,晶粒内部被浸蚀程度较轻,大体上仍保持原抛光平面。

在明场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个晶粒被晶界(黑色网络)隔开。

如浸蚀较深,还可以发现各个晶粒明暗程度不同的现象,这是因为每个晶粒原子排列的位向不同,浸蚀后,以最密排面为主的外露面与原抛光面之间倾斜程度不同的缘故。

两相合金的浸蚀与单相合金不同,它主要是一个电化学浸蚀过程。

在相同的浸蚀条件下,具有较高负电位的相(微电池阳极)被迅速溶解凹陷下去;具有较高正电位的相(微电池阴tR)在正常电化学作用下不被浸蚀,保持原有的光滑平面,结果产生了两相之间的高度差。

多相合金的浸蚀,同样也是一个电化学溶解过程,原理与两相合金相同。

化学浸蚀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只有认真对待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试样,将抛光后的试样用水冲洗同时用脱脂棉擦净磨面,然后吸水纸吸去磨面上过多的水,吹干后用显微镜检查磨面上是否有道痕、水迹等。

同时证明未经过浸蚀的试样是无法分析组织的,经检查后合格的试样可以放在浸蚀剂中,抛光面朝上,不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这是浸蚀法。

也可以用沾有浸蚀剂的棉花轻轻擦拭抛光面,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此为擦蚀法。

待试样表面被浸蚀得略显灰暗时即刻取出,用流水冲洗后在浸蚀面上滴些酒精,再用滤纸吸去过多的水和酒精,迅速用吹风机吹干,完成整个制备试样的过程。

下图为浸蚀显示原理示意图。

图浸蚀显示原理示意图(a)晶界处光线的散射(b)组织显示--直射光反映为亮色晶粒,散射光反映为晶界关于浸蚀剂的选择可参考有关文献。

钢及铸铁等黑色金属最常用的浸蚀剂为4%硝酸酒精溶液。

浸蚀后的试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如发现表面变形层严重影响组织的清晰度时,可采取反复抛光、浸蚀的办法去除变形层。

四、实验内容1)按粗磨一细磨一机械抛光一浸蚀的步骤制备金相试样;2)对比观察浸蚀前,浸蚀后试样的金相形貌。

五、实验步骤1)磨样领取待磨试样,用砂轮机粗磨,用金相砂纸细磨,进行机械抛光;2)浸蚀前观察对抛光后洗净,吹干的试样进行浸蚀前的检查;3)浸蚀将抛光合格的试样置于浸蚀剂中浸蚀;4)观察金相组织对浸蚀后的试样进行观察,联系化学浸蚀原理对组织形态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