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及报告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成绩: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实验室2017年11月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一、试验目的1、观察适筋梁的破坏过程(裂缝出现及开展,挠度变化及破坏特征)。

2、观察适筋梁纯弯段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及裂缝间距。

3、验证平截面假定。

4、初步了解正截面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试件设计为了确保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试件的剪弯区段配置足够数量箍筋。

纵筋端部锚固也足够可靠。

图1-1和表1-1给出了L-1(适筋梁)的配筋详图及截面参数。

设计时,砼采用C30,架立钢筋HPB300级钢筋,纵向受力筋HRB400级钢筋。

表1-1 实验梁参数图1-1 配筋详图三、试件制作试件采用干硬性砼,振捣器振捣,蒸气养护或自然养护28天,制作试件同时预留砼立方体试块(150mm×150mm×150mm)和纵向受力钢筋试件以测得砼和钢筋的实际强度,所用钢筋不得冷拉。

表1-2 材料强度四、加荷装置采用三等分点加荷,梁中部为纯弯区段,见图1-2。

图1-2 加载装置示意图五、仪表安装1、百分表(φ1~φ3)用来测定梁的挠度,其中φ1、φ2用来测定支座沉降。

123f ()2φφφ+挠度=-2、用应变片来测定纵向应变以验证平截面假定。

3、分配梁应与试件在同一平面内,并对中。

4、通过加载系统电脑直接显示所加荷载。

六、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以及保证试验过程中人和仪器仪表的安全,应做到:1、试验区域必需清洁整齐。

2、加荷系统稳定可靠。

3、为了防止仪表损坏,在安装时应轻拿轻放,用力要适当,并绑好安全绳。

4、在试验中不能够触动仪表,以免影响读数。

5、试验梁下设安全垫块以免梁破坏时伤害操作人员和破坏仪表。

6、试验过程中为避免人员伤害,不得在试件破坏阶段离试件过近(尤其不能在试件底面观察)。

七、加荷制度1、荷载分级不宜超过计算破坏荷载的10%,构件开裂前每级荷载宜取计算破坏荷载的10%,超过计算破坏荷载的90%后,取5%。

混凝土实验室实践报告

混凝土实验室实践报告

混凝土实验室实践报告本实验室实践报告记录了我们在混凝土试验中的实际操作和观察结果。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混凝土的特性和性能,并对混凝土配制进行探索和分析。

【实验一: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实验目的:验证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水泥、砂子、骨料和适量的水按照不同的水灰比进行配制。

2. 使用搅拌机将配制好的混凝土搅拌均匀。

3. 将混凝土均匀倒入试验模具中,并用振动台震实。

4. 将试验模具中的混凝土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室中养护。

5. 7天后,取出样品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样品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得到了如下结果:- 水灰比为0.4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水灰比为0.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水灰比为0.6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XX MPa。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水灰比适中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而过低或过高的水灰比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实验二:掺加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掺加不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水泥、砂子、骨料和适量的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

2. 使用搅拌机将配制好的混凝土搅拌均匀。

3. 将混凝土均匀倒入试验模具中,并用振动台震实。

4. 将试验模具中的混凝土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室中养护。

5. 7天后,取出样品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并进行其他性能测试,如抗渗性能、抗裂性能等。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外加剂掺加量的混凝土进行测试,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掺加剂A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XX MPa,抗渗性能良好;- 掺加剂B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XX MPa,抗裂性能较好;- 未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XX MPa。

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知,掺加不同的外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使抗压强度提高,还能改善其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

【实验三:混凝土配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实验目的:研究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一、引言本文旨在对我参与的混凝土结构实习项目进行详细的报告。

这项实习是在土木工程系的合作企业进行的,我参与了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及监测的全过程。

通过实践,我深入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和检测方法,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概述我参与的混凝土结构实习项目主要涉及一个商业综合体的结构设计、施工及监测。

作为项目的一员,我负责了部分结构设计工作,包括梁、板、柱的配筋设计,以及基础的承载力计算。

此外,我还参与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进度控制,以及施工后的结构检测工作。

三、工作成果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完成了指定的设计任务,还积极参与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解决。

我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如AutoCAD、Revit等。

四、经验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施工管理的复杂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仅运用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也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

我相信,这些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认识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的重要性。

在大学里,我学习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但实际应用时,往往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我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同时注重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其次,我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项目中,我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许多任务,我们互相协助、互相学习,共同解决了许多问题。

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是实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我认识到了持续学习的必要性。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如BIM技术、绿色建筑等。

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五、展望未来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编班级:姓名:学号:河南理工大学2018 年9 月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

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

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

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

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

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

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

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

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

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

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

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

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

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

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6—分配梁固定铰支座;7—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9—反力横梁;10—千斤顶; 图1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装置图0.25P(b )弯矩图(kN·m)P /2 P /2100 1005 005 00 5 0017 00( a )加载简图( kN , mm )( c )剪力图( kN )P /2图 2 梁受弯试验加载和内力简图图 1 为本课程进行梁受弯性能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加载设备为千斤顶。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班别: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一、实验前应明确该次实验的目的、要求,熟悉试验步骤及有关事项,对不清楚的地方应首先进行研究、讨论或向指导老师请教,严禁盲目操作。

二、试验中要遵守实验守则,听从指导老师的指挥,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三、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要将原始记录数据填入实验报告中相应的表格,经实验指导老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

四、严肃认真、保持安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与本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要乱动,否则损坏仪器由自己负责。

实验完成后,应将仪器和设备擦拭干净,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五、实验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和仪表安全,数据读好后,远离试件,这点尤其是当试验荷载的后期更应注意。

六、实验研究工作是实践性及责任心都很强的细致工作,一定要有严格的责任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数据要认真细致的测读,不能读错,不能搞乱。

大家分工协作,互相校对。

七、实验后,要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填写好实验报告,交授课老师批阅。

2、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若干。

4、电阻应变片及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套。

实验一钢筋砼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试验目的:1、 通过钢筋砼简支梁破坏试验,熟悉钢筋砼结构静载试验的全过程。

2、 学习静载试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 试验设备及仪表: 1、加载设备一套。

3、压力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

三、 试件和试验方法:1、试件:试件为钢筋砼适筋梁, 尺寸和配筋见图1。

2、试验方法:① 用千斤顶和反力架进行两点加载或在试验机上加载 ② 用百分表量测挠度,用应变仪量测应变 ③ 仪表及加载点布置(图2)3、试验步骤:① 安装试件,仪器并调试。

② 加载前读百分表和应变仪, 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③ 在估计的开裂荷载前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认真读取应变仪读数,以确定沿载面高度的应变分布。

混凝土结构_实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认识。

2. 掌握混凝土结构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理论计算,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内容包括: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2. 混凝土棱柱体抗折强度试验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三、实验设备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机2. 混凝土棱柱体抗折强度试验机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台4. 尺子、天平、卡尺等测量工具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将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放入试验机,确保试件与试验机夹具接触良好。

(2)缓慢加载,直至试件破坏。

(3)记录破坏时的荷载值。

2. 混凝土棱柱体抗折强度试验(1)将混凝土棱柱体试件放入试验机,确保试件与试验机夹具接触良好。

(2)缓慢加载,直至试件破坏。

(3)记录破坏时的荷载值。

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1)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试件放入试验机,确保试件与试验机夹具接触良好。

(2)缓慢加载,直至试件破坏。

(3)记录破坏时的荷载值。

五、实验数据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试件编号 | 抗压强度(MPa)---------|----------------1 | 30.52 | 31.23 | 29.82. 混凝土棱柱体抗折强度试验数据:试件编号 | 抗折强度(MPa)---------|----------------1 | 4.22 | 4.53 | 4.0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数据:试件编号 | 破坏荷载(kN)---------|----------------1 | 105.252 | 100.803 | 98.65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根据实验数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0.83MPa,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

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较高,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混凝土实验实习报告

混凝土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混凝土实验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操作和观察,使学生深入了解混凝土的组成、性能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测试(1)水泥性能测试:测试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了解水泥的性质和适用范围。

(2)砂、石性能测试:测试砂、石的粒径、含泥量、含水量等指标,了解砂、石的物理性质。

(3)水性能测试:测试水的pH值、不溶物含量等指标,了解水的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用量。

通过调整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性能。

3. 混凝土拌和及浇筑(1)混凝土拌和: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凝土均匀。

(2)混凝土浇筑:将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到实验模具中,进行养护。

4.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1)抗压试验: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了解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2)抗折试验:测试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了解混凝土的韧性。

(3)抗渗试验:测试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性能测试结果水泥细度:XXμm;凝结时间:初凝XXmin,终凝XXmin;安定性:合格。

2. 砂、石性能测试结果砂粒径:XXμm;含泥量:XX%;含水量:XX%。

石粒径:XXμm;含泥量:XX%;含水量:XX%。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果水泥:砂:石:水 = XX:XX:XX:XX。

4.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抗压强度:XXMPa;抗折强度:XXMPa;抗渗等级:XX。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混凝土的组成、性能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性能测试,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

《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结构试验室二O一五年九月试验一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试验一、试验目的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1、试件特征(1) 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

(2) 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 。

图1试件尺寸及配筋图(3) 梁的中间500mm 区段内无腹筋,在支座到加载点区段配有足够的箍筋,以保证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 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1) 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 (2) 30T 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 30T 荷载传感器 (4) 静态电阻应变仪(5) 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 电阻应变片、导线等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1、试验装置见图2(支座到加载点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标出)(1) 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500mm 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2) 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1) 在纵向受力钢筋中部预埋电阻应变片,用导线引出,并做好防水处理,设1ε、2ε为跨中受拉主筋应变测点;(2) 纯弯区段内选一控制截面,侧面沿截面高度布置四个应变测点,用来测量控制截面的应变分布。

5002002000图2 正截面试验装置图四、试验步骤1.加载方法(1) 采用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10kN ;(2) 试验准备就绪后,首先预加一级荷载,观察所有仪器是否工作正常;(3) 每次加载后持荷时间为不少于10分钟,使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仔细测读仪表读数,待校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荷。

水泥混泥土实验报告(3篇)

水泥混泥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性能和施工工艺;2. 掌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3. 掌握水泥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和检测方法;4. 提高对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认知。

二、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 砂:中粗砂;3. 石子:碎石;4. 水:自来水;5. 化学外加剂:减水剂;6. 其他材料: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搅拌机、混凝土搅拌筒、坍落度筒、钢尺、水泥净浆搅拌机等。

三、实验仪器1. 水泥净浆搅拌机;2. 搅拌筒;3. 坍落度筒;4. 钢尺;5. 砂浆搅拌机;6.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四、实验方法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水泥、砂、石子、水的用量,并计算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2. 水泥混凝土搅拌:将水泥、砂、石子、水按照配合比要求倒入搅拌筒中,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约为2分钟。

3. 水泥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倒入模板中,用钢尺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4. 水泥混凝土养护:将浇筑好的水泥混凝土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5. 水泥混凝土检测:在养护期满后,对水泥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 = 1:2.5:4.5:0.52. 水泥混凝土搅拌按照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子、水倒入搅拌筒中,搅拌2分钟后,水泥混凝土达到均匀状态。

3. 水泥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倒入模板中,用钢尺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4. 水泥混凝土养护将浇筑好的水泥混凝土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5. 水泥混凝土检测(1)坍落度:按照坍落度试验方法,将水泥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中,观察坍落度值为40mm。

(2)抗压强度:按照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将水泥混凝土制成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检测抗压强度值为35MPa。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一、前言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其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安全规范等方面都是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了解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混凝土结构实习。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施工工艺;2. 了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 掌握混凝土施工安全规范及操作流程;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及设计原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材料及其在结构中的作用。

接着,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如荷载传递、截面设计、配筋计算等。

2. 混凝土施工工艺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施工现场,了解了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

主要包括:(1)基础施工:平整场地、挖基坑、做垫层、立模板等;(2)主体结构施工:绑扎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等;(3)装饰装修施工:抹灰、刷涂料、铺设地面等。

3.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关键。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质量控制要点:(1)原材料检验:对水泥、砂、石子、钢筋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2)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原材料性能,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3)浇筑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浇筑速度、振捣密实度,确保混凝土质量;(4)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证强度和耐久性。

4. 混凝土施工安全规范及操作流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安全至关重要。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以下安全规范及操作流程:(1)施工现场安全:遵守施工现场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2)高处作业安全:使用安全带、防护网等安全设施,防止高处坠落;(3)机械设备安全: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4)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四、实习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施工过程相结合,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理解;2.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3. 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混凝土静载实验报告(3篇)

混凝土静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静载实验,了解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通过实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认识,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静载实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静力荷载,测量其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从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

实验中,通常采用单轴压缩实验和抗折实验两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混凝土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和标准棱柱体试件(150mm×150mm×300mm)。

- 水泥: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中粗砂,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石子:碎石,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2. 实验设备:- 混凝土静载实验机:用于施加静力荷载。

- 应变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应变。

- 荷载传感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所受荷载。

- 千分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变形。

- 秒表:用于记录实验时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件:将混凝土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确保表面平整。

2. 涂抹凡士林:在试件表面涂抹一层凡士林,以防止试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滑移。

3. 安装试件:将试件放置在实验机上,确保试件中心与实验机中心对齐。

4. 施加荷载:按照实验要求,缓慢施加静力荷载,直至试件破坏。

5. 测量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荷载、应变和变形等参数。

6. 计算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压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2MPa,符合设计要求。

2. 抗折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4.8MPa,符合设计要求。

3. 弹性模量: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2×10^4MPa,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分析实验报告

混凝土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

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凝胶体,填充骨料间的空隙,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结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的比例,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三、实验内容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本实验以C30混凝土为例。

(2)确定水泥用量: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水泥用量为400kg。

(3)确定砂率:根据砂率与混凝土工作性的关系,确定砂率为0.45。

(4)确定石子用量:根据砂率和水泥用量,计算石子用量为1235kg。

(5)确定水灰比:根据水泥用量、砂率和石子用量,计算水灰比为0.55。

(6)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水灰比,计算单位用水量为180kg。

2. 混凝土试件制作(1)称取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设计配合比称量。

(2)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混合均匀。

(3)加入水,搅拌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无离析。

(4)将拌合物分装到试模中,振动密实。

(5)将试模放入养护箱,养护28天。

3. 混凝土强度测试(1)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用切割机切割成标准尺寸。

(2)将切割好的试件进行表面处理,确保表面平整。

(3)将试件放入压力机,以每分钟1.5MPa的速率加荷,直至试件破坏。

(4)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荷载,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果水泥:砂:石子:水 = 400kg:902kg:1235kg:180kg水灰比 = 0.552. 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 = 30.2MPa3. 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本实验设计的C30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指导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赵勇林峰编制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2006-10目录1.实验目的 (1)2.试验准备工作 (1)2.1 制定试验计划 (1)2.2 试件的检查 (1)2.3 仪器设备标定 (1)2.4 材料试验 (2)2.4.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2)2.4.2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3)2.4.3 钢筋单调加载拉伸试验 (3)3.构件试验 (4)3.1 梁受弯试验 (4)3.1.1 梁受弯性能概述 (4)3.1.2 试验装置 (5)3.1.3 加载方式 (6)3.1.4 试件设计 (7)3.1.5 量测内容 (8)3.2 梁受剪试验 (10)3.2.1 梁受剪性能概述 (10)3.2.2 试验装置 (10)3.2.3 加载方式 (11)3.2.4 试件设计 (11)3.2.5 量测内容 (12)3.3 柱偏心受压试验 (14)3.3.1 短柱偏心受压性能概述 (14)3.3.2 加载装置 (14)3.3.3 加载方式 (14)3.3.4 试件设计 (16)3.3.5 量测内容 (17)4.试验结果整理 (20)4.1 数据处理方法 (20)4.2 试验结果整理 (20)4.2.1 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 (20)4.2.2 裂缝发展情况及破坏形态描述 (21)4.2.3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21)4.2.4 沿构件截面高度混凝土平均应变分布 (22)4.2.5 弯矩-曲率关系曲线 (22)4.2.6 荷载-纵筋应变关系曲线 (23)4.2.7 荷载-箍筋应变关系 (23)4.3 试验结果分析 (24)4.3.1 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24)4.3.2 斜截面承载力分析 (24)4.3.3 构件的承载力分析 (24)4.3.4 使用性能分析 (24)4.4 试验报告的内容要求 (25)附录 (26)附录1 试验常用仪器设备介绍 (26)附录2 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6)附录3 安全防护措施 (27)附录4 数据记录表格 (27)参考文献 (27)1.实验目的本实验教学是所有学习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学生的同时必修课。

混凝土施工实验报告

混凝土施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施工实验,了解混凝土的制备过程,掌握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技术要求,验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评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浇筑、养护而成的。

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主要取决于水泥的水化反应,以及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

三、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

2. 砂:中砂,细度模数为2.6。

3. 石子:碎石,粒径为5-20mm。

4. 水:自来水。

5. 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

四、实验设备1. 搅拌机:JS1000型强制式搅拌机。

2. 天平: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3. 混凝土试模: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模。

4. 混凝土振动台:JY-100型振动台。

5. 水泥净浆搅拌机:JS1000型搅拌机。

6. 混凝土养护箱:DHG-9070A型恒温恒湿养护箱。

五、实验步骤1. 配制混凝土:按照设计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分钟。

2. 浇筑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用振动台振动30秒,使混凝土密实。

3. 养护混凝土:将浇筑好的混凝土试件放入养护箱中,养护温度为20±2℃,养护时间为28天。

4. 测试混凝土性能: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坍落度试验、抗渗试验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强度试验:按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试件编号抗压强度(MPa)1 39.22 40.53 41.8平均抗压强度:40.5MPa根据实验结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按照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混凝土实验报告书

混凝土实验报告书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和性能。

2. 理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等性能指标。

4. 学会使用混凝土实验设备,如搅拌机、压力试验机等。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水灰比、砂率等因素。

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它反映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和易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

2. 实验仪器:搅拌机、压力试验机、坍落度筒、量筒、天平、钢尺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等指标。

(2)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性能参数。

(3)按照设计要求,计算混凝土配合比。

2. 混凝土制备(1)按照计算出的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水等材料。

(2)使用搅拌机将材料搅拌均匀,形成混凝土拌合物。

3. 混凝土性能测试(1)坍落度测试: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按规定时间进行测试。

(2)抗压强度测试:将混凝土拌合物制成标准立方体试件,按规定时间养护后,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测试。

(3)其他性能测试:如抗折强度、耐久性等。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等。

(2)分析实验数据,评估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本实验中,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8cm,符合设计要求。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本实验中,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养护28天后,抗压强度达到50.3MPa,符合设计要求。

3. 其他性能测试结果本实验中,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所制备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加深了对混凝土基本组成材料和性能的理解。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

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学习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水泥石,将砂、石子胶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和水的用量,以达到既经济又满足工程性能的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主要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水泥、砂、石子、水2. 混凝土搅拌机3. 坍落度筒4. 抗压强度试验机5. 抗折强度试验机6. 天平7. 量筒8. 砂筛9. 试模10.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

根据水泥、砂、石子的性能,计算各材料用量,并按质量法或体积法确定各材料用量。

2. 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子和水,放入搅拌机中,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直至拌合物均匀。

3. 坍落度测试将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垂直向上提起,记录坍落度值。

4. 抗压强度测试将拌合物制成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然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5. 抗折强度测试将拌合物制成150mm×150mm×600mm的梁形试件,养护28天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拌合物的坍落度应满足工程要求。

若坍落度过小,说明拌合物太稠,需增加水量;若坍落度过大,说明拌合物太稀,需减少水量。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根据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与设计强度等级进行比较。

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根据抗折强度测试结果,计算混凝土抗折强度,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会了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小学浇筑混凝土实验报告(3篇)

小学浇筑混凝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2. 学习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在浇筑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泥石,将砂、石子等材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结构材料。

三、实验器材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 砂:中砂3. 石子:碎石4. 水5. 实验桶6. 搅拌棒7. 混凝土模具8. 尺子9. 量筒10. 电子秤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按照水泥:砂:石子=1:2:3的比例,称取所需材料。

2. 混合材料:将水泥、砂、石子依次倒入实验桶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均匀。

3. 加水:按照水泥质量的0.5倍加入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浇筑: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混凝土模具中,用尺子刮平。

5. 固化:将浇筑好的混凝土模具放置在阴凉通风处,24小时后拆模。

6. 观察:观察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 | 水泥(kg) | 砂(kg) | 石子(kg) | 水(kg) | 强度(MPa)| 外观----------|------------|----------|------------|----------|--------------|------1 | 1 |2 |3 | 0.5 | |2 | 1 | 2 |3 | 0.5 | |... | ... | ... | ... | ... | ... |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凝土的外观较为平整,无明显气泡和裂缝。

3. 实验过程中,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的质量和比例对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

4.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水质较差时,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大学混凝土实验报告

大学混凝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混凝土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了解混凝土强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1)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实验仪器:混凝土拌和机、坍落度筒、铁锹、直尺、量筒等。

(3)实验步骤:a.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称取水泥、砂、石子等材料。

b. 将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顺序加入混凝土拌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

c. 开启拌和机,搅拌3-5分钟,使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d. 将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装入坍落度筒中,轻轻振动,使混凝土拌合物密实。

e. 记录坍落度筒中混凝土拌合物的高度,即为混凝土坍落度。

f. 根据坍落度判断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2. 混凝土强度测定(1)实验材料:混凝土试件、压力试验机、百分表等。

(2)实验仪器:混凝土立方体试模、养护箱、压力试验机等。

(3)实验步骤:a.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次装入立方体试模中,用捣棒捣实。

b. 将试模置于养护箱中,养护28天。

c. 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d. 记录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实验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实验仪器:混凝土拌和机、量筒、天平等。

(3)实验步骤:a.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等指标。

b. 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的性能指标。

c. 根据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的性能指标和设计要求,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d. 通过实验验证初步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调整。

e. 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结果本次实验测得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在(100±10)mm范围内,表明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良好。

2. 混凝土强度测定结果本次实验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0±5)MPa,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工程实验报告

混凝土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熟悉混凝土拌合、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

2.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学会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 熟悉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标准。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混凝土工程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与其组成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等,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2. 混凝土搅拌机;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仪器:坍落度筒、维勃稠度仪、拌铲、量筒等;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仪器:压力试验机、试模、捣棒、养护箱等;5. 计算器、记录本等。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称取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2)将水泥、砂、石子按比例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3)加入水,继续搅拌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无沉淀;(4)用坍落度筒或维勃稠度仪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5)将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用捣棒均匀捣实;(6)将试模放入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将养护好的混凝土立方体取出,用钢尺测量其尺寸;(2)将混凝土立方体放入压力试验机中,以均匀的速度加荷,直至破坏;(3)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荷载,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 记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数据,包括坍落度、维勃稠度等;2. 记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包括尺寸、最大荷载等;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并与设计强度进行比较。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混凝土实验实训报告

混凝土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及性能;2. 掌握混凝土试件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试验方法;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通过制作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然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水泥、砂、石子、水;2. 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试模、振捣器、养护箱、万能试验机、电子秤、尺子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混凝土:根据设计配合比,称取水泥、砂、石子和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5分钟,搅拌均匀;2. 制作混凝土试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试模中,用振捣器振捣密实,然后取出试件;3. 养护:将试件放入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4. 抗压强度试验:将养护好的试件放入万能试验机中,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试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试件制作成功,养护条件符合要求;2. 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如下:试件编号 | 抗压强度(MPa)--------|----------------1 | 30.52 | 32.03 | 29.84 | 31.25 | 33.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为31.4MPa。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试件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试验方法;2.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表明所制混凝土试件质量良好;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七、实验心得体会1.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3.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混凝土基本组成及性能的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总结:本次混凝土实验实训,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混凝土试件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

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

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

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

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

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

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

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

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

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

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

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

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

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

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6—分配梁固定铰支座;7—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9—反力横梁;10—千斤顶; 图
1 钢筋混凝土梁受弯试验装置图
0.25P
(b )弯矩图(kN ·m )
图 2 梁受弯试验加载和力简图
图 1 为本课程进行梁受弯性能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加载设备为千斤顶。

采用两点集中力加载, 在跨中形成纯弯段,由千斤顶及反力梁施加压力,分配梁分配荷载,压力传感器测定荷载值。

梁受
弯性能试验,取 L =1700mm ,a =100mm ,b =500mm 。

四、实验仪器和器材
1. 反力架
2. 20t 手动千斤顶 1 台、传感器 1 个
3. 应变—静态电阻应变仪 1 台
4. 位移计—百分表 3 个(1 个 30mm ,2 个 10mm )
5. 裂缝—3 放大镜(观测裂缝)、1 个裂缝测宽仪(测量宽度)
P /2 P /2
100 100
5 00
5 00 5 00
17 00
( a )加载简图( kN , mm )
( c )剪力图( kN ) P /2
6. 其它—电烙铁、万用表、卷尺、毛笔、墨等 五、试件设计
1、试件的主要参数
① 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80×160×1700mm ; ②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③ 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335;
④ 箍筋的种类:HPB300; ⑤ 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 试件的配筋情况见图 3。

2、试件加载估算
①开裂弯矩估算
M cr = 0.292(1 2.5αA )+f tk bh 2 (2)
其中α A =2αbh E A s ,α E =EE sc 。

②屈服弯矩估算
M y = f y A s (h 0 −x n /3) 0.9≈ M u (3)
③极限弯矩估算
M u =α1f c bh 02ξ
b
(1− 0.5ξb ) (4)
六、量测容
1、混凝土平均应变 在梁跨中一侧面布置 4 个应变片,应变片间距 30mm ,标距为
150mm ,以量测梁侧表面混凝土
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分布规律,测点布置见图 4。


3 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图
6
@ 100 φ
@
100 100
5 00 5 00 5 00
100
1 60 25 25
110
1700
2 6
2、纵向受力钢筋应变
在试件纵向受拉钢筋中部粘贴电阻应变片,以量测加载过程中钢筋的应力变化,测点布置见图 5。

图 5 纵筋应变片布置 3、挠

对受弯构件的挠度测点应布置在构件跨中或挠度最大的部位截面的中轴线上,如图 6 所示。

在试
验加载前,应在没有外荷载的条件下测读仪表的初始读数。

试验时在每级荷载下,应在规定的荷载持续试件结束时量测构件的变形。

结构构件各部位测点的测度程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宜保持一致,各测点间读数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图 6 梁受弯试验挠度测点布置 4、裂缝 试验前将梁两侧面用石
灰浆刷白,并绘制 40mm×50mm 的网格。

试验时借助放大镜用肉眼查找裂缝。

构件开裂后立即对裂缝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观测,用裂缝测宽仪及钢直尺等工具量测各级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长度,并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手工绘制裂缝展开图,裂缝宽度的测量位置为构件的侧面相应于受拉主筋高度处。

最大裂缝宽度应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持续 15min 结束时进行量测。

七、实验步骤
1、沿梁长度方向标尺寸,贴混凝土应变片;
2、按照试验装置图放置实验加载设备,连接应变仪、百分表、裂缝测宽仪;
850
850
160
应变片 1 应变片 2
应变片 3
应变片 4
图 4 梁受弯试验混凝土平均应变测点布置
钢筋应变片 2
钢筋应变片 1 850
850
80
16
3、预加载试验;
4、确认仪表等均正常后,试验开始,读应变和百分表初值;
5、利用千斤顶进行分级加载,每级加载后,立即测读并记录静态电阻应变仪、百分表读数:① 0→2kN→4kN→6kN→…加至梁纯弯区出现第一条(批)裂缝,记录开裂荷载值,测量裂缝宽度和长度;②当试件开裂后,每级荷载值取4kN 累计加载;③当加载达到纵向受拉钢筋屈服(纵筋应变到2000µε左右)后,每级荷载值取3kN 累计加载至破坏,记录荷载读数及破坏时梁的裂缝分布情况;下列情况任意出现一种时,即视为构件破坏:①受拉主筋应变达到10000µε;②受拉主钢筋处最大垂直裂缝宽度达到1.5mm;③受压区混凝土压坏;④千斤顶加载力值达到最大值。

6、卸载,记录试验梁破坏时裂缝的分布情况;
7、试验完成后,整理试验现场,交还所借仪器设备,打扫卫生。

八、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量测实际试件的几何尺寸,根据实测材性计算出梁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
(1)试件尺寸
f c = E c = f y =
E s =
(3)根据试件的原始资料,做理论计算
(4
2、根据试验数据,整理绘制荷载P 与最大挠度点f 的关系曲线
(kN)
跨中挠

(mm)
支座A
挠度
(mm)
支座B
挠度
(mm)
挠度 f
(mm)
点ε c 的关系曲线;
应变片测点
各级荷载下应变片应变值(µε)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钢筋ε1
ε 2 平均值εS
混凝土受压
εC
3、根据试验数据,整理绘制荷载与受拉钢筋应变点
s
ε的关系曲线、荷载与受压区砼最大应变P
4、将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开裂荷载P cr (kN ) 破坏荷载P u (kN ) 最大挠度 f
(mm )
实测值 理论值 实测/理论
5、 描述梁的破坏特征,并对受弯梁的工作性能作出评定。

P
荷载与受拉钢筋应变及受压混凝土应变关系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