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合集下载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制度内容及上报要求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制度内容及上报要求
例数中死亡人数 ➢ 个别省的服务器超过使用年限、存在物理性问题
内容介绍
2 上报内容概况 重点指标解释及注意点
8
9
支撑上报内容
序号
表名
报告期别
填报范围
报送单位
报送日期及方式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统计调查制度》
1 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卫健统62表)
年报
《全国老年健康统计调查制度》
2 老龄健康服务年报表(卫健统114号)
医疗卫生机构年报表
机构基本信息维护中增加第二注 册机构类型: 依据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 码进行填写 在提要、年鉴等直报系统常规分 析表中,依旧按照第一注册机构 类型界定机构类型、进行机构分 类统计。
医疗卫生机构年报表
机构类型代码增加 A9互联网医院
A910有实体机构依托的互联网医院 A911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 A912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
主院地址: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法人证相关内容填写; 分院地址(非分支机构):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法人证的分院填写。
第二名称是否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法人证书是否有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字样或是否悬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或相关政府文件批复为准。
医院类-基本情况
院区 主院区 分院区1 分院区2 分院区3 分院区4 ……
医院类-基本情况

继续教育《医患沟通学》

继续教育《医患沟通学》

1.不属于患者治疗需要的是:C.资助

2.下列不属于医疗机构患者发生自杀主要原因的是:A.患者生活遇到挫折

3.医患双方经济上的矛盾发展表现为()。D.以上都是

4.?对鉴定人鉴定能力、鉴定资质、鉴定水平等诸多因素的考察属于()?B.?司法监督

5.?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就他们对案件事实的感知和认识所发表的陈词及叙述,是指:????? B.?当事人陈述

6.?医院内部事务沟通的主体是 A.?医院的工作人员

7.以下沟通中表现不适宜的是 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

8.?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医疗纠纷呈:

C.?上升趋势

9.卫生行政部门启动的鉴定属于:?? A.?行政鉴定

10.?下列关于医闹的说法,正确的是: C.?医闹也可称为患方非理性维权

11.医院沟通模式为 A.倾听-感受-需要-请求

12.如因陪护人员工作不到位造成患者摔伤,责任承担者是:B.陪护

人员

13.以下表现正确的是 D.以上均正确

14.不属于《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C.?对医疗机构的处罚明显偏轻

15.较常见的阻碍人际吸引的人格特征未包括()。A.?过于敏感

16.自我意识水平,未指个体对自身()的判断。C.行为举止

17.1.对于医闹,行政处理的方法包括:A.权衡利益,使医闹无利可图

18.鉴定机构在适当的时候,下列哪一项不是可以考虑的范围()。

D.?允许国外人事经营鉴定机构

19.医院沟通中应少说什么 A.绝对的话

20.医院沟通中应多说什么 C.褒扬的话

21.下列不属于处理医闹事件要做到的是: D.有度

22.杀没有因果关系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一、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目的:系统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量、卫生服务利用与费用及其变化趋势;卫生系统的反应性、社会各方面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看法和评价等信息,为制定卫生规划、卫生改革政策和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共抽取95个县(市、区)、475个乡镇(街道)、950个村(居委会)、57000户、约20万常住人口。

调查内容: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由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和社会学评估调查两部分组成。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农村改水改厕、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障等;两周内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15岁及以上人群健康行为及健康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前两周内就诊情况,患者未就诊的原因、采取自我医疗情况,住院情况及应住院未住院的原因、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反应;已婚育龄妇女及5岁以下儿童保健情况等。

二、调查的主要结果

一、我国城乡公共卫生状况、居民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健康行为逐步改善。

1、重大疾病的预防工作不断加强,计划免疫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计划免疫是控制重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本次调查现场查看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卡或手册,城市94.7%、农村87.3%的儿童有计划免疫接种卡,通过查看计划免疫接种卡、询问家长及查看儿童身上计划免疫接种疤痕,卡介苗接种率为95.9%(城市97.7%,农村95.4%)、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88.4%(城市为93.3%,农村为87.0%)、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89.8%(城市93.9%,农村88.6%)、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4.3%(城市96.7%,农村93.7%),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0.2%(城市93.0%,农村76.7%)。计划免疫在部分农村地区落实不够,如有些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仅为82.2%。

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

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

精选可编辑ppt
32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 与其他商品或服务不同,卫生服务消费除 消费者受益外,还会有益于他人,即卫生 服务的利用在消费者出现之外取得了正效 益,体现了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 例如:传染病的防治
精选可编辑ppt
33
4. 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 由于存在者着个体差异,因而卫生服务的 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即很难预测具体的患 病时间、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需要卫 生服务的类型与数量,卫生服务的需求是 因人而异的。
▪ 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这是在卫生资源配置 过程中对两种资源配置手段(计划手段和市场手 段)的选择。
精选可编辑ppt
19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作用
* 世界卫生组织 * 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投入量、
卫生服务利用 * 八类组合
精选可编辑ppt
20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卫生服 高医疗需要
务利用 高资源
➢ 表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方向
精选可编辑ppt
25
卫生服务需求曲线
P 20
10 5
O
D
1精0选可编辑1pp5t
20
Q
26
曲线的滑动与移动
▪ 需求量的变动:当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其 他因素不变,由于价格的改变而引起的需 求数量变动。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

学调查报告

口腔健康是人体整体健康不行轻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经济进步和个人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和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逐渐得到改善。为了全面了解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本次调查遮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城市

和农村居民,选择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疾病患病率、牙龈出血状况、龋齿患病率、牙周炎患病率等。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起首,个人口腔卫生习惯方面,中国居民的口腔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刷牙次数和刷牙时间有所增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居民存在刷牙不彻底、不规范等问题。此外,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许多居民对于如何正确使用牙线、漱口水等口腔清洁工具仍不够了解。

其次,口腔疾病患病率方面,调查表明牙龈出血以及其他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较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吸烟、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此外,龋齿患病率依旧较高,主要是由于过多食用高糖食品、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原因所致。

再次,口腔健康状况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调查结果

显示,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牙周疾病和龋齿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居民。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缺乏口腔卫生知识和意识,以及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所致。

《社会医学》PPT课件:第10章 卫生服务研究

《社会医学》PPT课件:第10章  卫生服务研究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 人次数达50.1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2.6亿人次。
门诊病人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由2003 年的69.5%增加至2008年的73.7%;其中城市由36.6%增加至48.3%,农村由 79.3%增加至81.7%。
一 基本概念
• 1.卫生服务要求(health service want)
是反映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减少疾病、避 免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健康状况来决定。 从两方面来体现: 一是公众对政府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希望、要 求和建议等。 二是可以在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 务要求。
指标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妇科病查治率(%) 产前检查率(%) 平均产前检查次数 孕早期检查率(%) 住院分娩率(%) 在家分娩率(%) 产后访视率(%) 婴儿出生体重(g) 低出生体重儿比例 (%) 儿童有计免疫接种卡 (%)
1993年 农村 城市
16.4
47.7
60.3
95.6
1.6
6.3
24.2
63.5
21.7
87.3
第十章 卫生服务研究
学习目标
掌握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 卫生资源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07.13

•【文号】国卫规划函[2013]23号

•【施行日期】2013.07.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监督

正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通知

(国卫规划函〔201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

我委定于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目的

通过了解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信息,客观反映卫生改革发展成就及问题,预测卫生服务供需变化的趋势,为科学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医改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城乡居民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特征、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医疗保障、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过程和结果的满意度、重点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卫生服务方面的特殊需要及满足情况等。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为主,机构调查为辅。家庭询问调查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调查表的项目对调查户所有常住人口逐一进行询问。

三、调查对象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对象为所抽中样本住户的实际人口。涉及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市、区)、780个乡镇(街道)、1560个行政村(居委会)中的93600户居民(近30万人口)。

四、调查抽样设计

报告丨第四次我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

报告丨第四次我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

报告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是针对我国

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法定国情调查,对全面了解和准确判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趋势,找准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升老龄工作科学决策水平,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时点为2015年8月1日0时。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60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涉及466个县(市、区)的1864个乡镇(街道)7456个村(居)委会。调查样本规模为22.368万,抽样比约为1.0‰。调查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家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老龄事业的政策举措,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取得重大成就,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老年人口变动趋势中蕴含着整体向好的新变化一是老年人口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城镇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2.0%,农村老年人口占48.0%。十五年间,老年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7.8个百分点。

二是女性老年人口占比逐渐提升。2015年,女性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2.2%,男性老年人口占47.8%。与2000年比较,我国女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1个百分点,城镇女性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更为明显。

三是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2015年,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中龄(70-79岁)老年人口占30.0%,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9%。

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5
第二章 调查家庭人口基本情况
本章关注调查人口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卫生服务可及性。具体而言,本章将从家庭 规模、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基本生活设施等方面描述调查人口家庭的基本特征;从调查人 口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情况等方面描述调查人口的特点;从就医距离、 医疗保险覆盖面等方面描述卫生服务可及性。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克服了 地震、极端气候和多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带来的困难,尤其是调查期间遇到抗震救灾、北 京奥运会卫生保障等重大任务,大家团结协作、统筹兼顾,出色地完成了现场调查和分析任 务。在此,我代表卫生部对参加单位、调查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全体调查人员表示衷心 的感谢!
2008 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正值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的时候,因此这次调 查的意义不仅可以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还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 2020Hale Waihona Puke Baidu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 供依据。
调查由卫生部统一组织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样本县、市参与。按 照《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及调查指导手册》中的要求于 2008 年 6-7 月份开展了现场 调查,8 月完成数据复核、录入和上报,9 月完成数据清理和建立数据库。本次调查的抽样框 架、样本地区原则上与前几次调查保持一致,被调查户重新随机抽取。

《社会医学》PPT课件:第十章 卫生服务研究

《社会医学》PPT课件:第十章  卫生服务研究

资料来源: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2009
2008年 农村 城市 17.7 22.2 17.1 28.3 37.2 47.9 2.5 1.5 1.2 0.8 5.0 4.3
研究医疗需要量的意义:
• 科学预测:如两周患病率结果推算 总人口全年疾病发生频率及程度, 测算目标人群的卫生服务量和利用 量
14.0 30.0
需住院而未住院率(%)40.6 26.2
3.1 4.8 12.6 22.7 34.5 27.5
3.4 4.2 10.2 18.1 30.3 27.8
2008年 农村 城市 15.2 12.7 37.8 37.3 6.8 7.1 10.1 16.6 24.7 26.0
我国城乡居民妇幼卫生服务利用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 人次数达50.1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2.6亿人次。
门诊病人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由2003 年的69.5%增加至2008年的73.7%;其中城市由36.6%增加至48.3%,农村由 79.3%增加至81.7%。
第十章 卫生服务研究
学习目标
掌握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 卫生资源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熟悉卫生服务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卫生 服务评价内容。

--医院的依法执业、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2013.8.27

--医院的依法执业、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2013.8.27

二、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道德修养
法律与道德有密切的联系,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毕 竟法律不能完全等同于道德,当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
法律是“道德的最底线”,遵守这些法律规定,是道德的 起码义务,法律不是万能的,需要由道德辅助和补充。
因为它还调整不到或干预不了我们所有的医疗行为,特别 是像医护行为中的爱心、责任心、细心、耐心、处处“以 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宗旨的体现等等,法律法规有的就 鞭长莫及,还需要依靠医护人员的高尚医德调整。
一、建立健全卫生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的卫生法律制度囊括了诸多方面,包括有:
医疗损害管理: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管理:中医药条例。 精神卫生管理:精神卫生法。 地方病管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 职业病管理:尘肺病防治条例 医学科学研究管理: 初级卫生保健管理: 保健品、化妆瓶卫生管理: 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法 国境卫生检疫: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实施细则。 卫生监督
县级公立医院是县域的医疗服务中心,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医改赋予的使命-端正办院宗旨
当前可以表达为“以病人为中心,为群众提供 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内涵深刻、全面,道德和质量,效率与成本皆 在其中。
当前的医改中,县医院发展迅速,给县医院的 管理者提供了机遇,又增加了压力。如何把县 医院管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1. 引言

本文旨在对国家卫生服务进行调查及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报告。卫生服务是国家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卫生服务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家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从而为卫生服务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

3.1. 问卷调查

针对不同层次的卫生服务对象,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卫生服务的便利性、卫生服务的质量、卫生服务费用等。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并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

3.2. 实地访谈

除了问卷调查,我们还对部分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实地访谈,与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和卫生服务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卫生服务的具体运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 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

4.1. 卫生服务便利性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卫生服务的便利性表示满意。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布较为均衡,且就近性较好,方便了人们就医和健康咨询的需求。然而,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卫生服务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4.2. 卫生服务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卫生服务的质量普遍较为满意。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

水平和服务态度得到了肯定。然而,一些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设备更新和人员培训。

4.3. 卫生服务费用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是我国政府掌握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医疗保健费用及负担等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卫生调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对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有效调控卫生服务供求关系、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开始于1993年,每五年开展一次,2013年将进行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本次调查在保持与以往连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信息,客观反映卫生改革与发展成就及问题,预测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医改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一、调查目标

(一)了解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水平及特点,分析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价医改实施效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二)了解城乡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水平,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产生的影响及对减轻居民医疗经济负担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三)了解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重点人群对卫生服务的特殊需求以及在利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障碍,为进一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四)了解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满意度,分析居民满意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评价医改实施效果及进一步改善服务提供依据;

(五)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与感受,测量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评价医改对医务人员产生的影响。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方案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方案

附件1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方案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是我国政府掌握城乡居民健康,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信息来源,对认识医疗卫生服务的行业特点,了解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变化的规律,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往调查结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决策之中,对政府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合理配臵卫生资源,有效调控卫生服务供求关系,提高卫生行政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每五年一次,已于1993年、1998年和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次。第四次调查将于2008年6月开展。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预测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长远健康问题,为卫生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今后卫生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线资料。

本次调查是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为目标,

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全体人民实现“病有所医”目标为核心。调查设计是在深入领会卫生改革总体要求,认真总结以往调查经验,全面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进行的,力求客观反映几年来卫生改革发展成就及问题,为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预测今后卫生服务供需变化的趋势,推进城镇和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合理制定卫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并为今后改革政策的实施提供基础信息。

医改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医改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医改面临的主要问题

班级: 2013410302

姓名:孙承泽

学号: 201341030210

一、中国医改存在的问题

1.慢性病基数庞大

2009年2月27日,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部分结果:经对31个

省、市、自治区的抽样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20.0%。以此推算,

我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例达2.6亿人。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4000多万,脑

卒中患者600多万,心肌梗死患者296万。每年新发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

患者425万

2.公共卫生形势严峻

①传染病防治任务繁重

我国现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1.3亿,其中3000万人患慢性乙型肝炎我

国现有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150万为传染性肺结核。我国已经查出艾滋病病

毒携带者20万……

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器具消毒不严,导致丙型肝炎医源性传播。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使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难度加大。

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境内三分之一的河流遭受较严重的污染。在广大农村,相当多的居民得不到清洁、安全的饮用水。例如,江苏省盐城市化工企业较多,一些工厂偷排工业废水,造成水质恶化,当地发生了多个“癌症村”。其中杨集乡东兴村,在2000~2005年间,有近100人患上癌症。2001年以来,该村因癌症去逝已达80多人(2009年3月18日健康报第6版)。

二、卫生资源分布不均

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多数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破旧,设备简陋,缺乏优秀人才。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乡镇卫生院的技术人中,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或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为63.0%;在村卫生室工作的90万名村医中,低学历或无学历者高达90.0%。这样的人才结构,难以承受8亿多农民的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

学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近日,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发布,该报告对中国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超过10万人口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中国居民口腔健康面临的挑战和改善方向。

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口腔卫生状况整体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在齿列完整性方面,调查发现牙齿完整性的比例达到了79.9%,相较于上一次调查有所提高。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口腔保健意识在逐渐增强。然而,齿槽牙缺失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教育和普及。

此外,口腔疾病在中国居民中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调查发现,龋齿是中国居民口腔疾病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主要受影响的是儿童和年轻人。这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糖饮食和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导致龋齿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口腔健康教育方面,应加强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报告还着重指出了牙周疾病在中国居民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牙周疾病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约30%的中国居民具有牙周健康状态,其余70%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或牙周组织破坏。减少牙周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需要我们加强对牙

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早期发现牙周病变、定期洁牙和规范的口腔卫生习惯都是预防牙周疾病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关注了口腔健康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尽管中国居民的口腔健康服务得到了相对的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城乡居民之间的口腔健康服务不平衡依然存在。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齿科服务资源,而农村居民则面临诊疗难题和专业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此外,口腔健康服务的价格也是很多居民的难以承受之重。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口腔健康服务的改善,并在制定价格政策上给予更多的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2008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2020”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目前,卫生部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为:

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1.5亿人次。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的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这也说明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巨大。

调查发现疾病负担有所增加。调查地区两周内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为1537天、每千人口因病卧床天数为185天,每千劳动力人口因病休工天数为90天,每千在校学生的因病休学天数为44天;与2003年调查结果相比,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因病卧床天数增加,休工、休学天数有减少。

二是2008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2.6亿人次。门诊病人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由2003年的69.5%增加至2008年的73.7%;其中:城市由36.6%增加至48.3%,农村由79.3%增加至81.7%。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6.8%,比2003年增加了近一倍。以2008年住院率推算,全国住院人次数近1亿人次、手术量达到2500万例,为历史最好水平。

调查地区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比例下降。两周内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比2003年下降了6百分点。在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采取药店购药、自我医疗方式对进行治疗,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与2003年调查结果相比,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三是城乡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干预措施基本得到落实,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

计划免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这是我国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城乡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7.9%,比2003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五种主要疫苗的接种完成率分别为:卡介苗98.8%、百白破90.7%、脊髓灰质炎92.4%、麻疹92.1%、乙肝疫苗93.3%。

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达到加强。调查显示: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4%,产后访视率为57%,住院分娩率为89%,新法接生率为94%。与2003年相比,产前检查率提高7个百分点,产后访视率提高4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新法接生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这对于我国婴儿死亡率(15‰)和孕产妇死亡率(34/10万)持续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公共卫生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村调查地区的住户安全饮用水比例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2%,均比2003年有所提高。农村住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为21%,卫生厕所使用率为43%,与2003年调查结果相比进展不大。这与去年南方一些地区农村手足口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变。调查发现城乡居民吸烟率呈缓慢下降趋势,15岁及以上人口男性吸烟率为48.0%,女性吸烟率为2.6%。由此推算,我国现时吸烟人口有2.7亿。与2003年相比,吸烟率有所下降,但吸烟者的吸烟量增加明显,每天吸烟20支及以上的烟民比例由2003年51%增至2008年的62%。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比例呈上升趋势:15岁以上人口经常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24%。由此推算,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为2.5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明显。

四是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和医疗服务质量。调查发现,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63%,村级卫生组织中这一比例高达90%,其中1/3村医没有学历;人才下不去、也留不住,没有真正形成为农村基层培养适宜人才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基层卫生机构用药还存在不合理现象,乡村两级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比例分别达到了62%和65%(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45-50%)。这种人才结构和服务质量,很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调查发现,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医患关系逐步好转。但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对医疗服务不太满意,其中:22%患者认为医疗费用过高、10%患者认为医疗

条件和就医环境差。调查医务人员发现,37%的医务人员认为责任太重、执业环境差,26%医务人员曾经遭受过患者的语言侮辱或躯体暴力;88%的医务人员认为工作中有必要防范患者对医疗行为提出质疑和追究。由此,专家建议,应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机制、化解医患矛盾纠纷的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政策环境的研究。

附件: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2008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2020”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具体目标包括:(1)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主要健康问题、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2)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医疗服务利用及其负担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3)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对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4)调查了解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服务提供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5)调查了解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提供及利用的社会期望,分析供需各方对卫生服务认识的异同点,探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由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四部分组成。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覆盖到全国31个省的94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94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56400住户,近20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询问;机构调查主要涉及样本地区乡(街道)、村(居委会)两级的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调查对象是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94个县(市、区)中的7160名医护人员接受了调查;专题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合作实施。此次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各样本地区卫生部门克服了地震、暴雨、疫情等灾害带来的恶劣影响,全力以赴完成了现场调查任务。

目前,我们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主要发现

一、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及主要健康问题

(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

通常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因病伤短期、长期失能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量和主要健康问题。

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其中:城市22.2%、农村17.7%),与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调查地区患病率增加了4.6个百分点,城市增加6.9个百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