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0).doc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与水的反应B.图2,探究CO2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含量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3、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含有Fe(NO3)2和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液仍为浅绿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滤液中一定有Zn2+、Fe2+②滤液中可能有Ag+③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Fe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6、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7、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有变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考试试题(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综合考试试题(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考试范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一、单选题1.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2.在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都能发生反应的是()A.AgNO3、HCl、Ca(NO3)2B.NaCl、BaCl2、Na2SO4C.NaOH、BaCl2、H2SO4D.K2CO3、HCl、Ca(OH)2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C.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4.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的氧气的是()A.自行车支架表面喷漆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C.生石灰要密封保存D.白磷浸没在冷水中保存5.医生建议小明多吃蔬菜,则小明需要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无机盐6.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A.还是饱和溶液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C.硝酸钾质量没变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没变7.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8.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则在下图(溶液pH逐渐增大)中表示石灰水的是()A.A B.B C.C D.D9.要配制100g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称取5g含杂质的蔗糖B.用量筒量取90mL水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10.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尿素B.氯化铵C.磷矿粉D.硫酸钾11.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B.加入溶剂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12.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13.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木柴燃烧时,架空木柴B.油锅着火时,用水灭火C.用铅笔笔芯可打开生锈的锁头D.用过的菜刀要涂食用油防锈14.请将符合图示装置设计意图的序号选出()①证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②证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③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④能有效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⑤该实验充分利用了能源。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80分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80分卷,含答案)

九年级下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4(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CI-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富恶化提议,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蜡烛燃烧C.牛奶变酸D.粮食酿酒2.复合肥能同时为植物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43NH HCO B.3KNO C.22()CO NH D.242()Ca H PO3.常温下,下列物质易导电的是()A.酒精B.食盐水C.大理石D.氯化钾固体 4.生活中很多物质都具有酸性或碱性,下列物质显酸性的是() A.厨房清洁机 B.蒸馏水 C.柠檬汁 D.肥皂水 5.下列物质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氯化钠 配制生理盐水B.熟石灰 用作建筑材料C.小苏打 烘焙糕点D.苛性钠 中和酸性土壤 6.下列各组气体都可用碱石灰(主要成分为火碱和生石灰)干燥的是() A.3NH2H B.2SO2H C.HCI2N D.2CO2O7.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酸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金属与酸一定能发生置换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属于符合分解反应D.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8.用pH 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时将pH 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 B.与标准比色卡比照后,得出某溶液pH 为5.6 C.用湿润pH 试纸测得的溶液pH 一定偏小 D.石蕊试纸不能准确测定溶液酸碱度9.通常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部反应实现的是() A.2()Ca OH NaOH→ B.323NaNO Na CO → C.24H SO HCI→ D.233AI O AICI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B.溶解固体时在量筒中进行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D.溶解固体时用温度计搅拌加速溶解 11.用括号中的方式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正确的是()A. 2CO 中混入CO (通入过量2O 并点燃)B.CO 中混有2O (通过足量灼热CuO )C.2CaCI 溶液中混有HCI (加入适量NaOH 溶液并过滤)D.KCI 溶液中混有3FeCI (加入适量NaOH 溶液并过滤)12.向3232(),()Cu NO Mg NO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AI 和Zn 的混合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显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无2Mg + B.滤渣中一定有ZnC.滤液中一定无2Cu +D.滤渣中一定无AI 13.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B.2()Ba OH 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则可以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C.某物质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则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向某物质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4SO -14.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一起放入过量水中,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A.223,,FeCI CaCI KNO B.24,I,K SO HC NaOHC.22,(),MgCI Ba OH KCI D.432,,BaSO HNO MgCI15.稀盐酸、Fe 和Q 溶液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推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Q 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B.Q 溶液与稀盐酸也能反映 C.Q 溶液中可能含有Cu 元素 D.Q 溶液与Zn 也能反映 16.向一杯2CaCI 溶液中分次、连续加入纯碱溶液,每次加入的纯碱溶液质量与每次产生沉淀质量的关A.若m=2a ,则n=aB. 若n=a ,则m=2aC. 若n=0,则m=0D. 若m=0,则n=0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 17.(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详解

中考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分)保护碧水蓝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种植花草树木,扩大绿地面积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C.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D.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2.(2分)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读数D.闻气体气味3.(2分)化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开发出了很多材料,推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A.电解法冶炼铝:2Al2O34Al+3O2↑B.制备氢氧化钙:CaO+H2O═Ca(OH)2C.生产水煤气:C+H2O CO+H2D.工业制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4.(2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C.图示中x的值为2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5.(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亚铁C.硫酸铜D.蔗糖6.(2分)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钬(Ho)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钬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钬属于金属元素B.钬的原子序数为67C.钬原子的核内一定有67个中子D.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4.97.(2分)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8.(2分)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D.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9.(2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7).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7).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鸡翅烤焦B.木炭燃烧C.瓷碗破碎D.肉类腐败2.夏天到了,“汽水”和“果汁”等都是同学们较爱喝的饮料,它们均属于()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3.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出固体粉末B.装入固体粉末C.点燃酒精灯D.加热固体粉末4.帅帅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5.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A.病菌导致流感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6.高氯酸(HClO4)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之一.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5 C.+6 D.+77.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我国在纳米碳管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B.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8.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氧化碳,后给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C.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在左盘放药品,后将10g砝码放在右盘中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9.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混合物D.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10.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二氧化碳与氮气──石灰水11.同一种可燃物,在冬天比在夏天更难以点燃,其主要原因是在冬天时()A.可燃物的着火点比夏天高B.空气中氧气含量明显比夏天低C.可燃物的着火点比夏天低D.使可燃物的温度升到着火点需要更多热量12.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X是()A.C4H12S2B.C2H6S C.C2H6O2S D.C2H61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C.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的缘故14.“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同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乙和丁都是化合物15.要比较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使用下列各组物质(操作不限,可进行多步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A.Zn、Cu、AgNO3溶液B.Zn、CuCl2溶液、AgC.ZnCl2溶液、Cu、Ag D.ZnCl2溶液、Cu、AgNO3溶液二、填空题(共28分)16.用名称或化学用语填空:(1)2Mg ,(2)3P2O5(3)5个碳酸根离子,(4)氖气,(5)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17.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X=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B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5)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8.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得知: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95.32%,氧气约占0.13%,岩层中含有较丰富的镁资源.请回答:(1)火星表面的平均气温与地球相比(选填“更低”、“相等”或“更高”);(2)检验取回的火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3)科学家设想:利用点燃的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的原理,可以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燃料问题,写出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共17分)19.请根据下图所示仪器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①⑤;(2)给仪器③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装置应选(填序号,下同);(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反应后可以用的方法分离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锰,实验中除用到上述玻璃仪器②外,还需;其中仪器②在分离操作中所起的作用是.(5)这四套装置中有的有错误,你选出其中的(用字母表示)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2)若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则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4)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你认为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四、计算题(10分)21.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 12g 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鸡翅烤焦B.木炭燃烧C.瓷碗破碎D.肉类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常规题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可以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进行区别.关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A、鸡翅烤焦,使鸡翅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木炭燃烧,同样木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瓷碗破碎,仅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肉类腐败,属于肉类被细菌分解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看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夏天到了,“汽水”和“果汁”等都是同学们较爱喝的饮料,它们均属于()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汽水、果汁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解答】解:汽水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果汁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就属于混合物.3.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出固体粉末B.装入固体粉末C.点燃酒精灯D.加热固体粉末【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运用固体药品取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及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选择答案.【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时,瓶塞应正放,不能倒放,故A不对.B、装入固体粉末,用纸槽或药匙,但试管要平放尽量往试管底部送,故B对.C、禁止酒精灯之间对燃,故C不对.D、加热固体粉末,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故D不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和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这三个基本操作,考查的角度综合性强,都是平时实验中学生常出的错误.4.帅帅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水的净化;物质的微粒性.【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以家庭小实验作为题材,综合考查水净化、粒子运动、基本操作等知识,解答时要仔细分析每一项,结合粗盐提纯的实验回答.【解答】解: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使其分散,这是粗盐中的颗粒和水分子等粒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促使物质混合,加快溶解,故B正确;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溶液,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物质,并不是纯净物,故C错;D、如果在实验时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虽然一次实验用的少,但次数多了,就会聚少成多,会浪费一些资源,他的实验可节约少量资源,故D正确;故选C.【点评】由于本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因此解题时要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分析各项.5.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A.病菌导致流感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环境污染有些是化学方面造成的,有些不是化学方面造成的.例如病菌传染、噪声、电磁辐射等方面的污染与化学无关.【解答】解:病菌导致流感、汽车鸣笛产生噪音、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等方面不是由于化学方面引起的,可以成为反方观点的论据;燃放鞭炮能生成二氧化碳,能够形成烟雾,这些是由于化学方面引起的,不能作为反方观点的论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环境污染是由于什么变化引起的,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是否与化学有关.6.高氯酸(HClO4)是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之一.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5 C.+6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高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解答】解:高氯酸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高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4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x+(﹣2)×4═0解得x=+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学会利用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7.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我国在纳米碳管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B.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故A错误.B、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正确.C、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D、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8.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氧化碳,后给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C.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在左盘放药品,后将10g砝码放在右盘中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可燃性气体,必须注意纯度,先通一氧化碳,排除试管中原有空气;B、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在集中加热,防止爆炸;C、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解答】解: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氧化碳,后给试管加热,说法正确,故A 正确;B、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说法正确,故B正确;C、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在左盘放药品,后将10g砝码放在右盘中,说法错误,因为应“先放砝码”,故C错误;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掌握常用仪器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可燃性气体的验纯.9.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混合物D.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B、对于单质,它的本质属性是组成元素只有一种,它的定义范围是纯净物,题中叙述扩大了定义的范围,因此不能成立.例如,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虽然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但不属于单质.C、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D、对于氧化物,它的本质属性是含有氧元素,它的定义范围是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纯净物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而不是一种元素组成的;例如: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虽然只由一种元素氧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故A错B、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虽然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但不属于单质.故B错;C、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其中含有一种元素碳元素;故C错D、化合物中包含氧化物;故D对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概念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10.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二氧化碳与氮气──石灰水【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硬水与软水.【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变,在氧气中会复燃;B、肥皂水在硬水中泡沫少,在软水中泡沫多;C、燃着的木条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现象一样,都是熄灭;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而氮气则不能.【解答】解:A、鉴别空气与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因为氧气可使木条复燃,故A正确;B、鉴别硬水与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因为泡沫多少不同,故B正确;C、用燃着的木条不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现象一样,故C错误;D、可以用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与氮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法,了解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11.同一种可燃物,在冬天比在夏天更难以点燃,其主要原因是在冬天时()A.可燃物的着火点比夏天高B.空气中氧气含量明显比夏天低C.可燃物的着火点比夏天低D.使可燃物的温度升到着火点需要更多热量【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着火点为物质的基本属性,不会改变.【解答】解:冬天和夏天相比,空气主要成分不会有改变,因此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情况是相同的,难以点燃应与此无关;可燃物着火点是固体的不会随季节而改变,所以冬天难以点燃也与此无关;冬天气温较低,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则需要更多的热量,所以可燃物在冬天较气温较高的夏天更难以点燃;故选:D【点评】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体不变的,凡是改变可燃物着火点的说法都属于错误说法.12.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X是()A.C4H12S2B.C2H6S C.C2H6O2S D.C2H6【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各原子的数目之和等于反应后各原子的数目之和,据此可推断X的化学式.【解答】解:反应后生成物4CO2、2SO2、6H2O中,共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2X+9O2中已有18个氧原子,2X中应含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氢原子,则X的组成为2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6个氢原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此类试题的解题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只要能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不难解决.1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C.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的缘故【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A项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B项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项错误.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C.【点评】通过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分子、原子的构成处理问题,了解原子和离子的转化方式14.“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同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乙和丁都是化合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B、甲是化合物,所以其中黄色元素的化合价不是零;丁是单质,丁中黄色元素的化合价为零.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丁是单质.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分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15.要比较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使用下列各组物质(操作不限,可进行多步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A.Zn、Cu、AgNO3溶液B.Zn、CuCl2溶液、AgC.ZnCl2溶液、Cu、Ag D.ZnCl2溶液、Cu、AgNO3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把锌和铜伸入硝酸银溶液中,都能置换出银,说明锌和铜排在银的前面,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里硝酸铜,把锌伸入所得的硝酸铜溶液中,可以置换出铜,说明锌排在铜的前面,故可以证明锌>铜>银,故A正确;B、把锌伸入氯化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说明锌在铜前,把银伸入氯化铜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银在铜后,故可以证明锌>铜>银,故B正确;C、把铜和银伸入氯化锌溶液中,都无现象,说明铜和银都在锌后,但是无法证明铜和银的强弱,故C错误;D、把铜伸入氯化锌的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锌在铜前,把铜伸入硝酸银溶液中,能置换出银,说明铜在银前,故可以证明锌>铜>银,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二、填空题(共28分)16.用名称或化学用语填空:(1)2Mg 两个镁原子,(2)3P2O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5个碳酸根离子5CO32﹣,(4)氖气Ne ,(5)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镁原子,就可表示为 2Mg,故答案为:2Mg.(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P2O5,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3P2O5.故答案为:3P2O5.(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CO32﹣,所以答案为5CO3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内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内含答案详解)

中考试卷一一、选择题(共20分,1-8题每题1.5分,9-12题每题2分)1.(1.5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于世。

下列作品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山西汾酒B.荣昌折扇C.潮州刺绣D.南阳玉雕2.(1.5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倡导无纸化办公,提倡节约资源B.研发新能源汽车,降低汽油消耗C.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形成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3.(1.5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3个氧原子:O3B.2个氨气分子:2NH3C.+1价的钠元素:Na+D.氧化铝:AlO4.(1.5分)规范的操作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5.(1.5分)氪(Kr)可用于制造高照度、高透射的灯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氪属于金属元素B.氪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6C.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3.80gD.氪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66.(1.5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深圳南山荔枝甘甜多汁,且富含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B.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D.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7.(1.5分)劳动最光荣!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洗洁精清洗碗筷利用溶解的原理去除油污B用洁厕灵清洗厕所利用洁厕灵的酸性C用活性炭给红糖脱色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D用纯碱蒸馒头纯碱能去除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A.A B.B C.C D.D8.(1.5分)“人工树叶”是一种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装置,利用光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丙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醇的化学式为C3H7OB.该反应包含两种单质C.参加反应的H2O和CO2微粒个数比为4:3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9.(2分)MnSO4常用作微量分析试剂,由于工业生产中需要添加氨水,所得产品中往往混有少量(NH4)2SO4。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1).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1).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年底我市在全区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以下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①废旧报纸②废铜丝③一次性塑料饭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A.①③⑤⑦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⑦D.①②⑥⑦2.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某校课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包饼干.饼干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3.化学变化使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切割大理石B.海水晒盐C.石蜡熔化D.光合作用4.硝酸见光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HNO32H2O+4X↑+O2↑,则X的化学式为()A.SO2B.N2O C.NO D.NO25.如图是X、Y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6.如图为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H原子,“○”表示Br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H分子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反应涉及二种单质和二种化合物D.反应可表示为:H2+Br2═2HBr7.在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投入镁、铝、铁的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是()A.Mg>Al>Fe B.Al>Mg>Fe C.Fe>Mg>Al D.Mg═Al═Fe8.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将其鉴别开来的是()A.Na2SO4 Na2CO3 KCl HClB.Na2SO4BaCl2KNO3 NaClC.NaCl HCl NaOH 酚酞D.NaOH H2SO4 FeCl3 MgCl29.张亮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二、选择填充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0.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 除去硫酸镁溶液中的硫酸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B 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钠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C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钙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 鉴别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11.将下列固体粉末投入水中,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滴有酚酞不变红的为A、生石灰B、纯碱C、硫酸钠D、.12.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方法合理的是:A、H2(CO2、CO), H2B、CH4(CO2、HCl), CH4.C、O2(CO), O2D、.13.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它试剂或条件任选,则甲为:.A、CaOB、H2O2C、NaClD、CaCO3.14.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Y)盛装的试剂挤入集气瓶气体(X)中,气球不会胀大的为:A、X:HCl Y:AgNO3溶液B、X:NH3 Y:稀H2SO4C、X:CH4 Y:NaOH溶液D、.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31分).15.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2)如图所示常见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根据图A推断金属具有的性质是.(3)当人体内缺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A.食欲不振 B.骨质疏松 C.夜盲症 D.贫血病(4)煤、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16.试简答或解释下列生活现象:(1)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将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2)干冰不是冰,请再举一例.(3)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其原因是:.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阅读下列资料,回答(1)﹣﹣﹣(3)三小题:【背景资料】:2003年可说是中国航天年,公年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点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6点23分胜利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双星计划”的首颗卫星“探测一号”也成功发射.我国在航天领域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同学们完成下列一组有关航天的试题:(1)若在太空飞船中点燃一根火柴,火柴会.A、能够燃烧,和地球上现象相同B、不能持续燃烧,很快就熄灭C、能够燃烧,且燃烧更剧烈D、以上答案都不对(2)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请从氮、硅原子结构,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A、Si3N4B、Si4N3C、Si3N7D、Si7N3(3)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A、能导电B、密度小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18.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不同程度对人体有害.为了检验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变浑浊.试回答:(1)①中发生的现象说明;(2)烟雾中是否存在CO?,做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为.1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b物质的陡,说明:;(2)若要想在200g水中溶解更多的a物质,可采取的措施是:;(3)40℃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物质都是易溶物B、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a、b的混合物C、a的饱和液从40℃降温至20℃后仍然饱和D、30℃时,a、b的饱和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2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食醋是常见的调味品,呈酸性,其pH 7(选择“>”、“=”或“<”).(2)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它属于(选择“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3)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解热阵痛药,目前还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化学式为C9H8O4,它由种元素组成,属于(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1.已知R3+(R为某元素符号)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n,且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其质子数为,中子数约为;R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22.某教师向同学们介绍氨气(NH3)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做了如下试验,装置图如图:将氨气通入装有黑色粉末y的玻璃管A中,加热,当黑色粉末全部转化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时,U型管B中的白色固体变为蓝色Z,同时集气瓶C中收集到一种无色的气态单质X.(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 y(2)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请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将少量的镁条与单质X在点燃的条件下化合,则单质X中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变为负三价,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编号).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用Cl2与NaClO2制取ClO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l2+□NaClO2═2NaCl+□ClO2(2)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填序号).A、氧元素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组成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与水分子比水合离子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在常温、常压下,水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热冰”有许多实用价值,如开发新药、用于纳米打印机等,还可能用(填写序号).A、代替干冰B、防止冰川熔化C、在室温下制作冰雕D、建室温溜冰场.(3)医药上可用于石膏来固定骨折部位.石膏有熟石膏(CaSO4H2O,一种白色粉末)和生石膏(CaSO42H2O,一种坚硬的固体)两种,固定骨折的石膏是(填化学式).固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5)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五、计算题(12分)25.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至25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1)25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为;(2)处理一定量的硫酸,理论上既可用m1吨的氢氧化钙粉末,也可选用m2吨的氧化钙粉末,还可用m3吨的碳酸钙粉末,则m1、m2、m3的数值大小关系为;(3)计算: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氢氧化钙?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年底我市在全区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以下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①废旧报纸②废铜丝③一次性塑料饭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A.①③⑤⑦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⑦D.①②⑥⑦【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题意,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应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废旧报纸、②废铜线(属于金属材料)、③一次性塑料饭盒(属于塑料制品)、⑥空矿泉水瓶(属于塑料制品)、⑦废铁锅(属于金属材料),均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应放入绿色箱中.④口香糖、⑤果皮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黄色箱中.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应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某校课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包饼干.饼干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饼干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化学变化使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切割大理石B.海水晒盐C.石蜡熔化D.光合作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切割大理石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硝酸见光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HNO32H2O+4X↑+O2↑,则X的化学式为()A.SO2B.N2O C.NO D.N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2H2O+4X↑+O2↑,反应物中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是X、Y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出温度变化时溶液中是否有晶体析出;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可以确定出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解答】解: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所以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从溶解度曲线可得出物质Y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故B错误;C、从溶解度曲线可得出物质Y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所以若降低温度,则Y 的饱和溶液将会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D、在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及状态,无法比较t2时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应用溶解度曲线的画法、意义、作用,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根据曲线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明确曲线的趋势、陡度及其含义,理解曲线上的点和其它位置的点所表示的意义,来解答题目.锻炼了创新思维和整合知识的能力.6.如图为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H原子,“○”表示Br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H分子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反应涉及二种单质和二种化合物D.反应可表示为:H2+Br2═2HBr【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利用图示所给的信息结合相关的变化过程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Br22HBr,据此对相关选项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即可.【解答】解:A、图示中“●”表示H原子,故说法不正确.B、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Br22HBr,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故说法正确.C、从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H2和Br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HBr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涉及到两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故说法错误.D、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可表示为:H2+Br22HBr,故表示错误.故选:B.【点评】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反应过程的分析.7.在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投入镁、铝、铁的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仍相等.则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是()A.Mg>Al>Fe B.Al>Mg>Fe C.Fe>Mg>Al D.Mg═Al═Fe【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将Mg、Fe、Al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且质量相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说明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即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来考虑本题.【解答】解:将Mg、Fe、Al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且质量相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硫酸中;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分析:设溶液变化量都是mMg+H2SO4═MgSO4+H2↑溶液差量2Al+3H2SO4═Al2(SO4)3+3H2↑溶液差量Fe+H2SO4═FeSO4+H2↑差量24 2 22 54 6 48 56 2 54m mm所以可以判断加入金属的质量:>>,即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为:Al>Mg>Fe.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仍相等,说明溶液质量增加的质量相等,即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8.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将其鉴别开来的是()A.Na2SO4 Na2CO3 KCl HClB.Na2SO4BaCl2KNO3 NaClC.NaCl HCl NaOH 酚酞D.NaOH H2SO4 FeCl3 MgCl2【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不加其他试剂鉴别物质,首先考虑物质的水溶液是否有颜色,然后允许物质间两两混合,根据物质间反应是否有沉淀或其他生成的现象差进一步鉴别.【解答】解:A、首先将物质间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两种溶液一种是盐酸,另一种是碳酸钠,其余无现象,因此都无法鉴别,故A选项错误;B、将物质间两两混合,能产生沉淀的溶液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剩余的两种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硝酸钾和氯化钠都不与硫酸钠或氯化钡反应,无法鉴别,故B选项错误;C、将物质间两两混合,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另两种溶液是氯化钠和盐酸,将变红的溶液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另外的两加入另外的两种溶液,若红色消失,则是盐酸,红色不消失则是氯化钠溶液,酚酞加酒精溶解形成酚酞试液,故酚酞试液有酒精的气味,而氢氧化钠溶液是加水形成的,无酒精的气味,可以鉴别出来,故C选项正确;D、首先观察颜色,黄色溶液为氯化铁溶液,将鉴别出的氯化铁溶液分别与其余三种溶液混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鉴别出的氢氧化钠与剩余两种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剩余溶液为硫酸,可以鉴别,故D选项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加试剂物质间的鉴别,完成此题,首先考虑物质的水溶液的颜色,然后根据物质间混合时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9.张亮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与稀硫酸按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氢气,发现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下列试剂,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加入的物质应该具备以下条件:不能和容器中的物质反应生成其它气体;能够让稀硫酸和锌混合生成氢气.【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故A错误;B、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C、硫酸钠和稀硫酸不反应,故C正确;D、氢氧化钙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硫酸化学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二、选择填充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0.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C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 除去硫酸镁溶液中的硫酸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B 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钠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C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钙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 鉴别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分别灼烧,闻气味【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依据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镁和硫酸反应分析解答;B、依据两者均溶于水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C、依据铵盐遇碱能够生成氨气的性质分析解答;D、依据两者燃烧时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解答】解:A、除杂质的原则是除掉杂质且不能消耗要得到的物质,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且硫酸镁能够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所以在除掉杂质的同时也除掉了硫酸镁,故除杂方式不正确;B、氯化钠和硝酸钠两者均是溶于水的固体,所以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不能分离两者;C、铵盐遇碱能够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而氯化钙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不会反应,所以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能够鉴别两者;D、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燃烧时气味不同,羊毛纤维燃烧时会有焦羽毛味产生,而涤纶织物燃烧时没有焦羽毛味,所以分别燃烧,闻气味可以鉴别两者;故答案为:C;分别灼烧,闻气味.【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方案评价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对相关的化学反应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11.将下列固体粉末投入水中,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滴有酚酞不变红的为 CA、生石灰B、纯碱C、硫酸钠D、稀盐酸.【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据此解答.【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错误;B、纯碱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错误;C、硫酸钠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D、盐酸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错误;故填:C,稀盐酸.【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酸碱指示剂与溶液酸碱性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12.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BA、H2(CO2、CO), H2B、CH4(CO2、HCl), CH4.C、O2(CO), O2D、CO(H2O、CO2), CO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Fe2O3和H2反应,二氧化碳和Ca(OH)2反应分析;B、根据AgNO3溶液与HCl反应,生产沉淀氯化银和硝酸,二氧化碳和Ca(OH)2反应产生沉淀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能够和氧气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无水CuSO4可检验水的存在,Ca(OH)2溶液可检验CO2的存在进行分析.【解答】解:A、能使灼热的CuO发生变化的是CO和H2,二氧化碳可使Ca(OH)2溶液变浑浊,但二氧化碳是原有的,还是产生的无法确定,故不合理;B、AgNO3溶液与HCl反应,产生沉淀,不与CO2反应,Ca(OH)2溶液可以与CO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故合理;C、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还原的铜在高温下又与氧气反应,故不合理;D、无水CuSO4可检验水的存在,Ca(OH)2溶液可检验CO2的存在,故合理;故答案为:B;CO(H2O、CO2), CO.。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0).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0).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2个钠离子﹣2Na+B.2个氢分子﹣2H2C.2个氧原子﹣2O D.氢氧化铝﹣AlOH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C.稀释浓硫酸D.闻气体气味3.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C.酸雨的PH<5.6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4.元素周期表示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氟的原子序数是9 B.“F”表示氟元素的符号C.氟是金属元素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5.下图所示为某个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前后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发生改变B.甲、乙、丁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C.乙和丁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6.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C.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7.媒体报道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钠NaCdCl3,造成了水体重金属镉污染.三氯合镉酸钠中镉Cd的化合价是()A.+2 B.+1 C.﹣4 D.+4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 CuO粉末Cu粉加适量稀盐酸、过滤B CaCO3CaO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C 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 NaCl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C.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10.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不合理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C.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D.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水中不断加水二、非选择题(共3题,25分)11.根据图1、图2回答问题:(1)写出A中用于支持的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和C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其中装置C的优点在于.某同学收集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将这瓶气体按图G所示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4)图2中甲中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现象.科学贵在创新,图2中乙是对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改进(甲中红磷用酒精灯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12.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 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为;D的水溶液俗称.(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4)反应①中X起作用.1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同学称取11.4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73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总质量为80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2个钠离子﹣2Na+B.2个氢分子﹣2H2C.2个氧原子﹣2O D.氢氧化铝﹣AlO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离子可表示为:2Na+,故选项正确;B、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选项正确;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氢氧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OH)3;故选项错误;故选D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C.稀释浓硫酸D.闻气体气味【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判断;B.根据给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判断;D.根据闻气体气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要用火柴点燃;故A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故C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C.酸雨的PH<5.6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酸雨是PH<5.6的雨水,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故选项错误;B、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C、酸雨是PH<5.6的雨水,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4.元素周期表示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氟的原子序数是9 B.“F”表示氟元素的符号C.氟是金属元素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F”表示氟元素的符号,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下图所示为某个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前后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发生改变B.甲、乙、丁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C.乙和丁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构成,写出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4CO2+N2.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变化.故A 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甲为二氧化氮;乙为一氧化碳;丁为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乙和丁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B.6.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C.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4+14×2=162,故选项说法正确.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1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媒体报道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钠NaCdCl3,造成了水体重金属镉污染.三氯合镉酸钠中镉Cd的化合价是()A.+2 B.+1 C.﹣4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氯合镉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镉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3=0,则x=+2价.故选:A.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 CuO粉末Cu粉加适量稀盐酸、过滤B CaCO3CaO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C 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 NaCl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但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不能全部除去生成的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溶液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B.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C.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解答】解: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故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故甲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0%,故B错误;C、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D说法正确.故选:B.10.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不合理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C.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D.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水中不断加水【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A.根据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量进行分析;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其溶液的酸碱度会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而逐渐减小;C.根据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D.根据溶液的稀释来分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而生成氧气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错误;B.变化关系的图象中曲线表示,随着稀盐酸质量增加,溶液的酸碱度逐渐减小,与事实相符,故正确;C.锌比铁活泼,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所以锌比铁反应快,生成的氢气少,故正确;D.加水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3题,25分)11.根据图1、图2回答问题:(1)写出A中用于支持的仪器的名称铁架台.(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2KC1O32KC1+3O2↑.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D (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和C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其中装置C的优点在于控制反应速率.某同学收集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E (填序号),将这瓶气体按图G所示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CO2密度比空气大.(4)图2中甲中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集气瓶内水位上升至处现象.科学贵在创新,图2中乙是对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改进(甲中红磷用酒精灯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防止P2O5污染空气.【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选取发生装置;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解答.(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图2乙装置设计的比较好,操作简单,并且试管内的空气也不会逸出来,比较严密.【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中用于支持的仪器的名称铁架台;(2)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因此选取发生装置为A;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以是:DE;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和C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其中装置C的优点在于控制反应速率.某同学收集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E,将这瓶气体按图G所示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CO2密度比空气大.(4)图2中甲中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集气瓶内水位上升至处现象.用酒精灯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会污染空气,由于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打开瓶塞时容易使空气受热而逸出.科学贵在创新,图2中乙通过凸透镜聚光引燃红磷,不需要打开瓶塞,空气出不来也进不去,测量比较准确,故误差少或减少污染.所以实验改进后的优点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防止P2O5污染空气.故答案为:(1)铁架台;(2)A,2KC1O32KC1+3O2↑,D;(3)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速率;E,CO2密度比空气大;(4)集气瓶内水位上升至处;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防止P2O5污染空气.12.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 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为H2O2;D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CuSO4+Ca(OH)2=Cu(OH)2↓+CaSO4.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4)反应①中X起催化作用.【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Y是氧化钙,A、B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氧化钙会与B反应是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X是二氧化锰,Z是红色固体,所以Z是铜,E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F是硫酸铜,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H是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G是硫酸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Y是氧化钙,A、B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氧化钙会与B反应是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X是二氧化锰,Z是红色固体,所以Z是铜,E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F是硫酸铜,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H是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G是硫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因此:(1)A是过氧化氢,D是氢氧化钙,水溶液俗称石灰水;(2)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反应⑤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uSO4+Ca (OH)2=Cu(OH)2↓+CaSO4,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X是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1)H2O2;石灰水;(2)CaO+H2O=Ca(OH)2;(3)Ca(OH)2+CuSO4=CaSO4+Cu(OH)2;复分解;(4)催化.1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同学称取11.4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73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总质量为80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4.4 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否计算和判断.【解答】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4g+73g﹣80g=4.4g,故填:4.4.(2)设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x 4.4g=,x=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0%=92.98%,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92.98%.初中化学方程式(部分)一、氧气的性质:(1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 2 点燃2P 2 O 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SO 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2CO(2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2CO 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CO 2 + 2H 2 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 H 5 OH + 3O 2 点燃2CO 2 + 3H 2 O(3 )氧气的来源:13 .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 2 ↑14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K2MnO 4 + MnO 2 + O 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 2 O 2 MnO2 2H 2 O+ O 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16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 2 O 通电2H 2 ↑+ O 2 ↑17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 O == Ca(OH) 218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 2 O + CO 2 ==H 2 CO 3三、质量守恒定律:19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2MgO20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Cu + H 2 O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Cu + MgO四、碳和碳的氧化物:(1 )碳的化学性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8).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8).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6分)1.下列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描述中,涉及化学变化是()A.食盐溶解 B.烧碱潮解 C.冰雪消融 D.钢铁生锈2.我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下列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富官庄小米B.王庄大樱桃C.沙沟水库鲤鱼 D.崔家峪豆腐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不锈钢钉 C.稀盐酸D.蒸馏水4.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质量 C.过滤D.稀释浓硫酸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7.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溶液的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菊花浸出液显示的颜色红色紫色黄色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9.“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10.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量相差不大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g 20 m 20 20反应后物质/g 2 待测32 26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2.有关2CuO+C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还原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13.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中和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以防锈蚀B.氢氧化钠可用于中和人体内过多的胃酸C.白色污染是指建筑垃圾引起的污染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15.关于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C.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得更多,又可使其溶得更快16.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B.电解水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同种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稀硫酸质量的关系17.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共生成4.4g二氧化碳B.煅烧越充分消耗盐酸越少C.煅烧后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D.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18.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点燃.B Na2SO4溶液Na2CO3溶液滴入适量稀硫酸至无气泡产生.C C粉CuO粉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D 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二、填空与简答题(共9小题,满分40分)19.用化学符号表示:(1)银元素;(2)3个二氧化硫分子;(3)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4)最简单的有机物.20.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须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的方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不间断放水刷牙.21.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表所示.物质 A B C D分子示意图看图回答:(1)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2)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据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 VIIA 02 3 Li锂6.941 4 Be铍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14.018 O氧16.009 F氟19.0010 Ne氖20.183 11 Na钠22.99 12 Mg镁24.3113 Al铝26.9814 Si硅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617 Cl氯35.4518 Ar氩39.95(1)请从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阳离子是;(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23.Fe、Cu、Al是人类使用广泛的三种金属.(1)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2)现有Fe、Cu、Al这三种金属,可选用其他一种试剂来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3)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稀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2)在生火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木柴架空,这是因为(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使用焰心加热B.使用内焰加热C.使用外焰加热(4)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填一条性质).2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3)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26.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B是气体单质,C、F是常见的金属,其中F为红色,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2)写出其中A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7.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1)图1中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色;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2)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2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3)图3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2分)28.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1)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的化学性质是.(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29.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X;猜想二:有X和HCl;猜想三:有X和NaOH;猜想四:有X、HCl和NaOH.X的化学式是;乙组同学认为猜想是不合理的.【实验探究】(1)小红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不成立.(2)小君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摘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认为猜想一成立.甲组同学认为小君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3)小兰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摘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拓展】请你用与(1)至(3)不同类别的试剂,设计另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30.如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常压时的沸点.可燃物CH4X C3H8C4H10C5H12沸点/℃﹣164 ﹣88.6 ﹣42.1 ﹣0.5 36.1(1)分析上表中可燃物分子结构上的规律,推测X的化学式为.(2)在C5H12中,C和H元素质量比为;(3)144gC5H12中含碳元素多少g?(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放入烧杯中,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6分)1.下列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描述中,涉及化学变化是()A.食盐溶解 B.烧碱潮解 C.冰雪消融 D.钢铁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盐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烧碱潮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我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下列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富官庄小米B.王庄大樱桃C.沙沟水库鲤鱼 D.崔家峪豆腐【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小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大樱桃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C、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豆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不锈钢钉 C.稀盐酸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不锈钢钉中有铁、铬、锰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中氯化氢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中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4.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草酸钙的化学式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解答】解:草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2)+x×2+(﹣2)×4=0,解得x=+3;故选:C.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称量固体质量 C.过滤D.稀释浓硫酸【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故A说法错误;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故B说法正确;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你具有广泛的应用,故C说法正确;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D说法正确.故选A.7.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溶液的酸碱性酸性中性碱性菊花浸出液显示的颜色红色紫色黄色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肥皂水呈碱性,据此解答.【解答】解:肥皂水的pH为9.5﹣10.5,说明呈碱性,菊花浸出液在碱性溶液中会变为黄色,故选:C.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A、根据合理膳食分析;B、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结合实例分析;C、根据节约资源的方法及实例分析;D、根据“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分析.【解答】解: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可以均衡营养,故做法正确;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故做法错误;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节约资源,故做法正确;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消耗能源,故做法正确.故选:B.9.“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析】由题意“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推断其原子种类.【解答】解: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A、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说法正确;B、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元素为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C、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说法错误;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说法正确.故选C.10.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量相差不大【考点】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但是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如果是纯净物的话,该物质是单质;也有可能是混合物;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离子或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变,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解答】解:A、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同,但是不是同种元素.故选项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故选项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得失电子后其质量几乎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C.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g 20 m 20 20反应后物质/g 2 待测32 26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该题是一道图表数据结合题,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图表中甲待测出的数据,然后根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是谁,以及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甲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丙、丁的质量比为(20g﹣2g):(32g﹣20g):(26g﹣20g)=18g:12g:6g=3:2:1,所以不正确.B、该反应参加的甲的质量为20g﹣2g=18g,生成的为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的质量为26g﹣20g=6g,故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所以不正确.C、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但由于反应前乙的质量未知,故待测质量不一定为4g,所以不正确.D、由于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为丙和丁,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所以正确.故选:D.12.有关2CuO+C2Cu+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O具有还原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考点】碳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据此结合碳具有还原性、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该反应中,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该反应中,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由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3.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中和【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一氧化碳的毒性;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分析】A、根据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判断.B、电器着火应该使用干粉灭火器;C、根据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NaOH 溶液和盐酸都具有腐蚀性.【解答】解:A、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用水无法浇灭,故此选项错误.B、电器着火应该使用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此项错误;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此项正确;D、浓NaOH 溶液和盐酸都具有腐蚀性,所以做法错误.故选C.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以防锈蚀B.氢氧化钠可用于中和人体内过多的胃酸C.白色污染是指建筑垃圾引起的污染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以防锈蚀,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人体内过多的胃酸,错误;C、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引起的污染,错误;D、不能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错误;故选A.15.关于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C.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得更多,又可使其溶得更快【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分析】A、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B、根据饱和溶液的性质分析,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C、溶液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而非电解质溶液不会导电,蔗糖溶液属于非电解质溶液,它不会导电.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此选项.【解答】解:A、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可见溶液不可能只含有一种溶质,所以A错误,B、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某种物质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时就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C、蔗糖溶液属于非电解质溶液,它不会导电,故C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能加快溶解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D16.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正确的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4).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4).doc

初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水是氧化物、化合物也是纯净物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物质的质量总和C.分子的种类D.各种原子的数目3.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处理数据后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反应前质量(克) 5 10 100 15反应后质量(克)X 20 0 30A.X等于75克B.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AC是反应物D.生成D的质量是30克4.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 B.2 C.3 D.4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化钠B.过氧化氢溶液C.碳酸钙(CaCO3)D.水7.某纯净物M在隔绝空气加热时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水.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是氧化物C.M中含水D.M是单质8.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9.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A.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10.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1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2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12g碳加32g氧气等于44g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24g碳能与32g氧气反应生成56g二氧化碳12.下列说法中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13.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2B.SO2C.SO3D.H2SO41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则参加反应的铝、氧气,生成的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54:32:102 C.54:24:102 D.108:96:204 15.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N2+3H22NH3.若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B.C.D.16.下图形象地表示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A.3:1:2 B.4:1:2 C.4:1:3 D.3:1:317.白磷在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A.B.C.D.18.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在实验室中收集NO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19.在化学反应A+B=C+D中,10gA与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若有15gA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是()A.20g B.25g C.30g D.35g20.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A.B.C.D.二、填空题21.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写出此物质的化学式:2CO2+6H2= +4H2O.22.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g,点燃后恢复到室温,经测定还剩下氢气1g,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g,氧气g.23.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情况下,用氨气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2Cu+O22CuO,就联想到一点: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氧化铜.你能想到更多吗?把你的想法补充到下面:(1);(2).25.正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H2做“零污染汽车”燃料的化合反应:.(2)水参加的分解反应:.(3)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的反应:.26.如图,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据此可得出该气体所具有的三个性质:(1)(2)(3).27.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28.16g硫跟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有16g硫在40g氧气中充分燃烧,则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56g(填“>”“<”“=”).29.小明说,他发功能使水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汽油(汽油主要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三、实验探究题3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3)利用E图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应注意在瓶底,防止实验时造成集气瓶底炸裂.还应注意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原因是:.(4)铁丝在空气中(能/不能)燃烧,在纯净的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你认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1.某科学探究小组在研究利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的速率加快,就联想到在反应中加入二氧化锰之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否增加?于是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的猜想是:1、加入二氧化锰会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2、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1)你的假设是:(选择上面的序号),根据是.(2)你认为在探究实验中应控制的变量是()A、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B、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C、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D、生成氧气的体积E所用锥形瓶的容积(3)你认为除了需要制取氧气的仪器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有.(4)你设计的探究以上假设的实验方案是:.四、计算题32.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8克,他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质量不变,于是得出反应物过氧化氢中应含有8克氧元素,于是求出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8.5克,进而求出需要5%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170克.请运用你的聪明才智分析该同学的计算有无错误?如果你认为正确请按该同学的思路写出计算过程,如果你认为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重新按步骤计算.初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水是氧化物、化合物也是纯净物【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概念,注意概念中两个要点:两种元素;必有氧元素.【解答】解:A中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有两种元素,则氧化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的说法正确,故A错误.B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有氧化物、碱、含氧酸及含氧酸盐,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的说法错误,故B正确.C中氧化物一定有氧元素,说法正确,故C错误.D中由物质的分类可知纯净物包含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则水是氧化物,说法正确,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熟悉氧化物概念的基础上抓住要点来解答,能用举例的方法来确定选项的正误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物质的质量总和C.分子的种类D.各种原子的数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元素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各种原子的数目;而分子的种类是一定变化的.【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元素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各种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而分子的种类是一定变化的.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处理数据后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反应前质量(克) 5 10 100 15反应后质量(克)X 20 0 30A.X等于75克B.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AC是反应物D.生成D的质量是30克【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解:B物质质量增加了10克,属于生成物.C物质质量减少了100克,属于反应物.D 物质质量增加了15克,属于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物质属于生成物,生成了75克A.X为80克.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知识.4.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 B.2 C.3 D.4【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反应后C原子的总数为3,所以反应前C原子的总数也得为3,所以x=3.故选:C【点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总数一定不变,但分子总数有可能不变;同时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也不发生改变.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判断,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特点是“一变、两不变”.【解答】解:A、加入催化剂有时可加快反应速率,有时也可减慢反应速率,故A错误.B、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使用催化剂不一定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D、催化剂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D.【点评】催化剂与催化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考查热点,理解催化剂的定义,明确其“一变、两不变”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化钠B.过氧化氢溶液C.碳酸钙(CaCO3)D.水【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利用氧化物的组成特点,判断属于氧化物的物质.【解答】解:A、氯化钠,由钠和氯元素组成,虽由两种元素组成,但却不含氧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B、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但溶液却是混合物,因此过氧化氢溶液不属于氧化物;C、碳酸钙,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虽含氧但却不属于氧化物;D、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D【点评】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注意与“含量氧化合物”的区分.7.某纯净物M在隔绝空气加热时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水.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是氧化物C.M中含水D.M是单质【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某纯净物M在隔绝空气加热时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水,因为生成物“氧化铜、二氧化碳、水”,则含有元素:氧元素、铜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某纯净物M由四种元素组成.【解答】解:A、M由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故A正确;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而M由四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C、某纯净物M,则不会含有水,故C错误;D、M由四种元素组成,而非单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8.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根据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元素只表示种类,没有数量的意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物质的组成,并进行解题的能力.9.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A.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高低、状态的改变、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10.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哪些物质参加反应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能表示反应条件.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盐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只有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2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12g碳加32g氧气等于44g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24g碳能与32g氧气反应生成56g二氧化碳【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A、“+”读作“和”,故A不正确.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C、不能读作“加”和“等于”,故C不正确.D、恰好反应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32,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内容.12.下列说法中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问题,对物理变化不适用.【解答】解:A、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有新物质氢氧化铜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能力.13.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2B.SO2C.SO3D.H2S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 4CO2+2X+6H2O,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 4CO2+2X+6H2O,可知:化学方程式的左边反应物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右边生成物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难度不大.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1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则参加反应的铝、氧气,生成的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54:32:102 C.54:24:102 D.108:96:204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首先正确写出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铝和氧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108 96 204在此反应中铝、氧气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8:96:204=9:8:17.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N2+3H22NH3.若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从N2+3H22NH3,可判断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根据每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可做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A、氮气分子、氢气分子和氨气分子的模拟图形不合理,故A错误.B、本图示能正确表达此反应的分子构成和分子个数比,故B正确.C、不能准确表示个分子的构成,故C错误.D、氮分子和氢分子的构成错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明确每种分子的构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正确表示分子的模型和反应的分子个数比.16.下图形象地表示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A.3:1:2 B.4:1:2 C.4:1:3 D.3:1: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微观模型图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据图可知,该反应,故该反应是3A+B═2C;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17.白磷在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A.B.C.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判断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时,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解答】解:A、表示随反应时间延长,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在不断增大,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不相符,故选项错误.B、表示随反应时间延长,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在不变,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相符,故选项正确.C、表示随反应时间延长,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在不断增大,直到反应完成后质量不再改变,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不相符,故选项错误.D、表示随反应时间延长,密封容器内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待一段时间后质量开始减小,这与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不变的事实不相符,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在密封的容器内进行反应,整个容器内的质量总和在变化前后相等.18.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在实验室中收集NO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分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结合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很容易做出选择.【解答】解:通过阅读题干不难得知一氧化氮气体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选用排空气法的收集.而它的物理性质难溶于水,可以选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明确题中给予的信息是关键,再结合实验室中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类比,即可触类旁通.19.在化学反应A+B=C+D中,10gA与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若有15gA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是()A.20g B.25g C.30g D.35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以求出生成D的质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10gA和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10g+24g﹣14g=20g.设第二次生成D的质量为x,则A+B═C+D10g 20g15g xx=30g.故选: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4).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4).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1.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B.酸雨腐蚀植物C.生米煮成熟饭D.太阳能发电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两个钠元素B.2OH﹣:两个氢氧根离子C.: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NO2: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锌、钙等微量元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B.食用牡蛎等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C.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能适当补充一些体内缺乏的元素,可以适当食用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应禁止使用4.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5.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氧气多B.苹果醋比食盐水的pH小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化肥KNO3比NH4NO3营养元素种类多6.在空气中易变质,且变质过程与氧气没有关系的物质是()A.生石灰B.铁C.白磷D.木炭7.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C.移动加热的蒸发皿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8.下列应用及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A.用镁带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Mg+O22MgO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C.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2O2=2H2O+O2↑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9.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A.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B.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C.用量筒量取100g水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10.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有关判断B.能源与资源●冰和二氧化碳﹣﹣都是纯净物、也都是氧化物●木材燃烧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沼气、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是有机物,开采出来直接用作燃料C.化学与环境D.化学与生活●施用化肥﹣﹣越多越好●自然界的碳循环﹣﹣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要●大米、花生霉变﹣﹣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A.A B.B C.C D.D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1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两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分数一定相等13.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14.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1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实验目的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 反应B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 3+加入NaOH 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含有Fe 3+C 除去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KCl 加入过量AgNO 3溶液,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所得溶液为NaCl 溶液D 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反应前在瓶中放有少量水)完全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A .A B .B C .C D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现有①氮气 ②氧气 ③生石灰 ④熟石灰 ⑤碳酸氢钠等物质,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1)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3)制作松软可口的馒头时,常加入的物质是 . 17.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1)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2)许多人都喜欢吃牛肉,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填“糖类”或“蛋白质”).(3)取适量煮饭用水,加入肥皂水,观察到水中浮渣较多,则证明是 (填“硬水”或“软水”).18.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其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图所示.(1)黑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 .A .分子B .原子C .元素(2)常吃黑木耳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A.佝偻病 B.发长迟缓C.骨质疏松 D.缺铁性贫血.19.“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盐酸,可以清除污垢,除去异味.(1)“洁厕灵”能轻松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但不能长时间浸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2)“漂白精”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若与“洁厕灵”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X,则X的化学式为.20.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构造如图甲所示.(1)根据如图甲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2)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结晶.(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乙所示: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B与溶液F中所含溶质相同B.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D.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21.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取E 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2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实验A中水作(填“溶质”或“溶剂”)(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3)实验C中的现象是.23.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2NaCl+2H2O 2NaOH+H2↑+Cl2↑.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如图1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Ⅰ.氢氧化镁不溶于水.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2)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24.“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已知一种塑化剂(DMP)的化学式为C10H10O 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4.据此计算:(1)DMP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DMP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DMP的化学式为.25.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1)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2)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分)1.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B.酸雨腐蚀植物C.生米煮成熟饭D.太阳能发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菜刀钉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酸雨腐蚀植物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生米煮成熟饭发生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两个钠元素B.2OH﹣:两个氢氧根离子C.: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NO2: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B、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解答】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a中的“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OH﹣中的“2”表示钠离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锌、钙等微量元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B.食用牡蛎等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C.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能适当补充一些体内缺乏的元素,可以适当食用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应禁止使用【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从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的作用、微量元素的作用、物质的两面性等角度去分判断,得出合理的答案.【解答】解:A、铁、锌等微量元素能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但钙不是微量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故A说法不正确;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食用牡蛎等富含锌海产品防治因缺锌引起的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故B说法正确;C、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以补充.如制成补钙、补锌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等,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故C说法正确;D、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不仅对人体有害,也会改变主要含蛋白质的食品的品质,应禁止使用;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4.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净化水的原理,分析该方法所能对净化水作起到的作用,判断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的操作顺序.【解答】解:净化水的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净化水时,先通过自然沉降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通过化学沉降使较小的颗粒沉淀,通过过滤把沉淀除去,再用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最后通过加热煮沸再次进行消毒,并且把部分钙离子、镁离子除去.故其正确的顺序为:②自然沉降→③过滤→①消毒杀菌.故选:B.【点评】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这对解答此问题尤其重要.5.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氧气多B.苹果醋比食盐水的pH小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化肥KNO3比NH4NO3营养元素种类多【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据空气中各气体的成分回答;B、据厕所清洁剂显碱性,而炉具清洁剂县酸性回答;C、据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分析;D、化肥硝酸钾中含有两种营养元素,而硝酸铵中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氧气体积分数为21%,故A不符合题意;B、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而炉具清洁剂县碱性,故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pH小,故B不符合题意;C、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比钢铁更耐腐蚀,故C符合题意;D、硝酸钾中含有两种营养元素,钾元素和氮元素,而硝酸铵中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6.在空气中易变质,且变质过程与氧气没有关系的物质是()A.生石灰B.铁C.白磷D.木炭【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该题要求的两个条件是变质发生化学变化;且化学变化不是和氧气反应.【解答】解:四个选项中生石灰、铁、白磷都易变质,木炭不易变质,其中铁的生锈白磷自燃是与氧气的反应,而生石灰是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熟石灰,与氧气无关.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一些常见物质性质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能对几种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有所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7.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C.移动加热的蒸发皿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下列应用及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A.用镁带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Mg+O22MgO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C.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2O2=2H2O+O2↑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镁也会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进行分析,B、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C、根据双氧水制氧需要催化剂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A、镁带既能和氧气反应,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会测定的结果偏大,故A错误;B、该方程式应用原理正确,化学式书写符号客观规律,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双氧水制氧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正确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C错误;D、反应物中一氧化碳是气体,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不用加气体符号,正确的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9.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A.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B.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C.用量筒量取100g水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使用固体质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为计算﹣称量﹣溶解,通过计算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要氯化钠和水的量,判断配制过程所需要的仪器.【解答】解:A、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溶解,称量时需要天平和量筒、滴管,溶解时需要烧杯和玻璃棒,故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量筒、滴管,故A 错误;B、配制100g0.9%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氯化钠质量=100g×0.9%=0.9g,故B正确;C、配制100g0.9%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100g﹣0.9g=99.1g合99.1mL,根据量筒选用原则,选用100mL量筒量取99.1g水,故C错误;D、溶解时应将食盐导入烧杯中搅拌溶解,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由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计算出第三个量,了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所用到的仪器.10.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有关判断B.能源与资源●冰和二氧化碳﹣﹣都是纯净物、也都是氧化物●木材燃烧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沼气、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是有机物,开采出来直接用作燃料C.化学与环境D.化学与生活●施用化肥﹣﹣越多越好●自然界的碳循环﹣﹣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要●大米、花生霉变﹣﹣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纯净物按照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化石燃料了指的是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化石燃料应采取综合利用的方法,否则会造成能源的大量的浪费;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就是针对于化学变化而言的;使用化肥时应适量,过量的化肥不仅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等.【解答】解:A、冰就是H2O,而二氧化碳是CO2,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而木材燃烧是因为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才导致质量减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B、沼气、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而开采出来的石油应该综合利用,若直接作燃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故B错误;C、化肥过多的施用不仅农作物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故C错误;D、大米、花生霉变时会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因此不能食用,而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简单分类及生活、生产、能源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从碱溶液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B.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D.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条件;【解答】解:A.碱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溶液.故错误.B.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正确;D.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1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5).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5).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用糯米等原料做酒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灼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化纤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C.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D.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3.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11.5g氯化钠C.测溶液酸碱性D.熄灭酒精灯4.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5.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2 D.+5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人体健康而言,铅、镉、汞等是有害元素B.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D.蛋白质、淀粉、甲烷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7.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水能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木柴架空了能够燃烧更旺﹣﹣﹣与氧气充分接触9.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下列有关C3H6S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B.C3H6S的相对分子质量74gC.C3H6S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C3H6S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②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④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⑤某农田施用硝酸钾,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⑥合金属于合成材料.A.①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a2+、CO32﹣、OH﹣、Na+B.Na+、SO42﹣、OH﹣、Cl﹣C.Ba2+、H+、OH﹣、Cl﹣D.NH4+、NO3﹣、OH﹣、K+12.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NaOH 溶液中加入稀H 2SO 4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A .AB .BC .CD .D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C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 .AB .BC .CD .D14.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B .20℃时,将30g 甲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C .分别将t 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 .分别将t 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15.小明同学探究铜锌合金做成的“金戒指”中铜元素的含量,取8g的“金戒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8g(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20% B.40% C.60% D.80%二.非选择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1)填写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或其用途(只需写一条).物质(2)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3)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尿素属于(填“氮”、“磷”或“钾”)肥.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 B的质量比为.(4)治理和预防PM2.5污染物意义重大.图是东台本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比较明显的是.A.植树造林B.减少汽车的保有量C.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17.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就业”.(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①A图所示的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填名称).②B图所示的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③C、D图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铁片变红,D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中的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④E图所示的是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其中热水作用、.(2)若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配制11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①计算:需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mL.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均倒入烧杯中.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俯视,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用量筒量取水.③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混合均匀.④装瓶并贴上标签.18.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图中仪器a名称是.(2)在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按照产生气体的流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在上述仪器A~F中选择连接一套实验装置(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3)用该套装置在实验室还能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氨气(NH3)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通过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若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5)某学习小组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a处滴浓氨水,b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他观察到b处的棉花变红,a处的棉花不变红.该现象没有涉及到的性质是(填编号).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3),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填编号).A.水和浓硫酸B.水和氯化钠固体C.水和硝酸铵固体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19.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某化学研究性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三种猜想:A.只有CO2 B.只有CO C.CO和O2混合气体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填序号).(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①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E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小芳同学认为乙容器中气体的成分除了小红同学对甲容器气体可能的成分猜想外,还可能是CO2和O2,于是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20.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瓶部分变质的熟石灰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取0.5g 样品,加足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10%盐酸溶液,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pH关系见表.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g 0 2.5 3.65 6溶液的pH 12 11 7 2求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用糯米等原料做酒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灼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化纤【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糯米等原料做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灼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化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C.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D.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干冰升华吸热;甲醛有毒;小苏打可以做发酵粉;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故A说法正确;B、甲醛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故B说法错误;C、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使糕点疏松多孔,所以焙制糕点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故C说法正确;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且无毒,向易变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3.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11.5g氯化钠C.测溶液酸碱性D.熄灭酒精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测定.【分析】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用天平称量药品时,满足左物右码的原则.用PH试纸测试纸的PH供值时,不能将试纸直接放入试剂中.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只能用灯帽盖灭.【解答】解:A、在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正确.B、称量药品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不正确.C、测定溶液的PH值时,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然后将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不正确.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不正确.故选A【点评】在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将药品和法码放反应了,则称量的质量比实际质量要小.4.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为原子,故选项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镉元素(Cd)对水体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钾(KCdCl3),其中镉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2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氯合镉酸钾(KCdCl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镉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3=0,则x=+2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人体健康而言,铅、镉、汞等是有害元素B.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D.蛋白质、淀粉、甲烷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B、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分析;C、根据维生素A的生理作用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解:A、镉、汞、铅都是重金属均对人体有害.故A正确;B、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B错误;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C错误;D、甲烷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需要了重金属的危害、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物质的组成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7.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硫和磷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铁燃烧的产物和铁锈的成分分析解答;C、根据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解答;D、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解答.【解答】解:A、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产生白烟,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白烟.故错;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生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故错;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故错;D、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氧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水能灭火﹣﹣﹣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木柴架空了能够燃烧更旺﹣﹣﹣与氧气充分接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使酒精与氧气隔绝而熄灭;故A说法正确;B、建立隔离带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熄灭;故B说法正确;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说法错误;D、木柴架空了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更旺,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一种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能被改变.9.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下列有关C3H6S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B.C3H6S的相对分子质量74gC.C3H6S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C3H6S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化丙烯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硫化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32=7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碳元素所占的质量比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②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④铁粉做“双吸剂”和铁生锈原理相同⑤某农田施用硝酸钾,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⑥合金属于合成材料.A.①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⑤⑥【考点】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白色污染与防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①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解答;②根据常用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解答;③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解答;④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⑤根据化肥的作用解答;⑥根据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解答.【解答】解: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②常用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烧碱碱性太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④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铁粉作双吸剂和铁生锈的原理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⑤农田的植物叶色发黄,说明缺少氮元素,可适量施用尿素,故选项说法正确.⑥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铁和钢的性能、金属资源的保护、铁锈的主要成分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a2+、CO32﹣、OH﹣、Na+B.Na+、SO42﹣、OH﹣、Cl﹣C.Ba2+、H+、OH﹣、Cl﹣D.NH4+、NO3﹣、OH﹣、K+【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2.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NaOH 溶液中加入稀H 2SO 4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A .AB .BC .CD .D【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 、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B 、根据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为0进行解答;C 、根据NaOH 溶液呈碱性,pH 值大于7进行解答;D 、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由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生成铜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铁的质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氢氧化钙的先减小后增大,当恢复到原温度是溶解度与开始时相同,故A 正确;B 、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为0,所以不能从0开始,故B 错误;C 、NaOH 溶液呈碱性,pH 值大于7,所以向一定量NaOH 溶液中加入稀H 2SO 4,溶液的pH 值逐渐减小,故C 错误;D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由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生成铜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铁的质量,所以金属的质量是逐渐增大,当反应完毕后为一定值,故D 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图象的形式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及坐标所表示的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C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 .AB .BC .CD .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 、根据碳酸钠能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判断.B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判断.D 、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 、碳酸钠能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反应后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 、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 、无色酚酞溶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15).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15).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压榨橙汁 B.海水晒盐 C.燃放烟花 D.水结成冰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粉末状固体B.氧气验满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物质4.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A.CrO2B.CrO3C.Cr2O5 D.Cr2O35.下列物质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变质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 B.石灰石C.浓硫酸D.浓盐酸6.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蒸馒头时加适量的纯碱B.制香肠时加过量的亚硝酸钠C.用霉变的花生做鱼皮豆D.运输海鲜品时用甲醛溶液浸泡7.小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肥皂水雨水蔗糖水食醋纯碱水柠檬汁pH 10.2 5.8 7.0 3.3 8.1 2.0A.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B.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8.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防锈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A.A B.B C.C D.D9.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 价B.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10.“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该物质NiFe2O4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可推测出Ni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2 C.+3 D.+411.将金属X置于硫酸镁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X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则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由此判断X、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u>X>Mg B.Mg>Cu>X C.X>Mg>Cu D.Mg>X>Cu12.下列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 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B N2(O2)通过灼烧的铜网C CaO(CaCO3)高温煅烧D CO(水蒸气)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A.A B.B C.C D.D13.下列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2SO4、HCl B.NaOH、NaCl、NaNO3C.MgSO4、NaNO3、KOH D.Ca(HCO3)2、KNO3、HCl14.下列曲线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4分)15.从C、H、N、O、Ca、Fe六种元素中,(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①2个氮气分子②氯化亚铁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一种液态化肥②常用的食品干燥剂.16.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福建,浙江和台湾等地的渔民常到这一带捕鱼,请回答:(1)我国渔民在这一带捕获的鱼类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鱼肉是人体很好的(由氨基酸构成的营养素)营养来源.(2)海水中含有很多杂质,取一杯浑浊的海水,若要使其变得澄清,只需要过滤就行,但若要使其变成纯净的水,需要的操作方法为.(3)某同学知道:海水中含氯化钠,他想通过实验验证海水中含氯化钠,他的做法是: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溶液和稀硝酸,发现有现象.17.空气、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能使煤完全燃烧的原因是,若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填序号).A、改变燃料结构B、开发新能源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D、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埋入深海中(3)某密闭容器中某燃料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变化Ⅰ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已知: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18.无土栽培是现代农业栽培植物的一种方法.无土栽培的植物从营养液中吸取养料和水分.(1)栽培番茄的某种营养液中含有Ca(NO3)2、KNO3、NH4H2PO4三种物质,依据营养液的成分,其中含番茄生长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有(填名称).(2)溶解度曲线可以为营养液配制提供相应的数据,右图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提供的信息是(答一条)欲配制一定量的KNO3浓溶液以备稀释使用,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你认为40℃时,40kg 的KNO3(填“能”或“不能”)溶解在50kg水中.(3)将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稀释为4%的KNO3溶液,用于栽培番茄,需加水kg.19.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2)固体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为.(3)已知氢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请写出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4)步骤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0.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2)丁属于(填物质类别)类物质,写出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甲的俗名是纯碱,则丙的俗名是;写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NaOH、Na2SO4、MgCl2、NaNO3、CuSO4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试验,试验方案如图:(1)白色沉淀I是.则白色沉淀Ⅱ为:.(2)固体粉末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的是(3)写出实验步骤①生成白色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实验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四、实验及实验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22.现有以下装置如图1、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E 、F .(2)图A的实验室制氧气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①;②.(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使该反应停止,可采取的方法是;(4)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和组合成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若用如图2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填“a”或“b”).23.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结石病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查阅资料】(1)工厂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2)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NO2气体.【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假设猜想】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二氧化碳和氨气(NH3)③二氧化碳和氮气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理由是.【设计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实验现象和分析】(1)A装置的作用是.(2)实验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证明生成了,同时看到D中现象,说明还生成了CO2.(3)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4.止痛是针灸的一项常见功能,医学界最新研究认为,针灸可以促使机体释放一种名为腺苷(化学式:C10H13N5O4)的物质,从而起到止痛效果.回答下列问题:(1)腺苷中含有种元素;其中氮、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C10H13N5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下列有关腺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有机物 B.每个腺苷分子共由4个原子构成C.是高分子化合物 D.腺苷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2%25.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只写结果)(2)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10.6% 的Na2CO3的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图2).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压榨橙汁 B.海水晒盐 C.燃放烟花 D.水结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压榨橙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Ga,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粉末状固体B.氧气验满C.稀释浓硫酸D.称量固体物质【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加入粉末状固体,可以用纸槽或药匙来取,“一横二放三竖”;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D、物质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会污染托盘,并且,物质和砝码的物质放反.【解答】解:A、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可以用纸槽或药匙来取,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纸槽或药匙伸入试管内慢慢将试管竖起,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部了,应伸到集气瓶口,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物质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会污染托盘,应“左物右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掌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常用仪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4.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A.CrO2B.CrO3C.Cr2O5 D.Cr2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从微观上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从宏观上元素种类和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根据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可以判断:生成物X中有两个Cr原子、三个氧原子,Cr元素是正价,氧元素是负价;注意“正前负后”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A、应该有两个Cr原子、三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B、缺少一个Cr原子,故选项错误;C、多了两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D、生成物X中有两个Cr原子、三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还要注意按照“正前负后”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5.下列物质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变质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 B.石灰石C.浓硫酸D.浓盐酸【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此题有两个条件,一是发生化学变化,二是质量增加.【解答】解:A、氢氧化钠易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质量增加,故错误;B、石灰石露置在空气中不变化,故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是不发生化学变化,故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蒸馒头时加适量的纯碱B.制香肠时加过量的亚硝酸钠C.用霉变的花生做鱼皮豆D.运输海鲜品时用甲醛溶液浸泡【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A、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发面的原理分析.B、根据亚硝酸盐有毒进行分析判断.C、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判断.【解答】解:A、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与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疏松多孔,对人体无害.故不会危害人体健康.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会危害人体健康.C、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它有毒,不能食用,故会危害人体健康.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它失去生理功能,故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A.【点评】食品安全不容忽视,了解甲醛、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小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肥皂水雨水蔗糖水食醋纯碱水柠檬汁pH 10.2 5.8 7.0 3.3 8.1 2.0A.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B.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升高碱性增强.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解答】解:A、蔗糖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B、在碱性情况下,pH越大,碱性越强,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的碱性强.C、酸性条件下,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D、雨水显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防锈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铵态氮肥的检验;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A、依据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以及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的有关性质分析解答;B、依据可燃性气体以及防火安全和食品安全知识分析解答;C、根据分子的性质、活性炭的特点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D、依据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的情况分析解答.【解答】解:A、①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不同,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故肥皂水可以区分两者;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羊毛纤维有焦羽毛味,棉纤维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点燃后闻气味可以区分两者;②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故硫酸铵遇碱性熟石灰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不会与熟石灰反应,所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区分两者;B、①可燃性气体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内常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所以矿井内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甲醛有毒,所以不能在海鲜食品上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①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在气体被压缩时该间隔会减小;②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以用其除掉异味;③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喝汽水后容易打嗝;D、①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所以在自行车架表面喷油器能防锈、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也可以防锈,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水,故保留铁锈会使铁进一步锈蚀;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9.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 价B.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在化合物中显正价,化合价的数值等于失去电子的数目.B、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分析C、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种类,根据汉字判断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D、根据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决定阴离子或阳离子.【解答】解:A、②表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电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显+2价,正确B、②④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上述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B错误;C、①中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③质子数为11,是钠元素,④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错误;D、①中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④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明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和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决定是原子还是离子.10.“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该物质NiFe2O4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可推测出Ni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iFe2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Ni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i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x+(+3)×2+(﹣2)×4=0,则x=+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11.将金属X置于硫酸镁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X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则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由此判断X、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u>X>Mg B.Mg>Cu>X C.X>Mg>Cu D.Mg>X>Cu【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规律,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把金属X放人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X能置换出铜,活动性比铜强,放人MgCl2溶液中无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比镁弱.【解答】解:金属X置于硫酸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说明镁>X;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说明X>铜,故其活动性顺序为镁>X>铜,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通过此题学会了分析如何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的一种方法.12.下列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 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B N2(O2)通过灼烧的铜网C CaO(CaCO3)高温煅烧D CO(水蒸气)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浓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水蒸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40分)1.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 B.②C.①② D.③2.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试管中,可用()A.药匙或纸槽B.镊子 C.滴管 D.另一支试管3.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5.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钢铁生锈 C.钢丝导电 D.工业上制氧气7.空气和水是我们早已熟悉的物质,通过化学的学习,我知道空气是()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氧化物8.下列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二氧化锰 B.五氧化二磷C.高锰酸钾 D.过氧化氢9.以下内容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登山、潜水、医疗上供人呼吸B.支持火箭中的燃料迅速燃烧C.炼钢中保证钢的质量D.钢铁锈蚀,食物腐烂10.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该元素为()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D.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11.实验室中欲制备一种气体.已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且有剧毒.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12.我国最近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分子 B.原于 C.单质 D.元素1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压缩空气──分子间间隔变小14.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15.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16.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17.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大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D.以上都不对18.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B.C.D.1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C.气球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二、填空题(本题共55分)21.现有木炭、硫粉、铁丝、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红磷六种物质,试回答:(1)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且火星四射的物质是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污染物的物质是,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的物质是,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4)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5)加热紫黑色固体可产生气体的物质是,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6)不需要加热就可以产生气体的是,反应需要加入,它在这个反应中起作用,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22.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微粒.(1)1个镁离子:.(2)2个氯原子:.(3)3个水分子:.(4)铁元素:.23.已知碘元素符号为I,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1)X的值为;(2)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填序号).2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任意写出图中两种仪器的名称:、.(2)在做实验之前,要先检查.(3)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25.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在氯气(Cl2)中燃烧的实验.纯净的H2可以在黄绿色的Cl2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Cl)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在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3)写出氢气点燃后在氯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4)反应前氢气和氧气中分别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由此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填“变”或“不变”)26.俄罗斯科学家1999年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27.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氧化汞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分解为氧和汞,汞直接构成金属汞,而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氧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核外有8个作高速运动.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带1个单位负电荷.整个氧不显电性.三、计算题28.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为16,核电荷数为8,请回答相关的问题:(1)计算出该原子的中子数(2)写出该元素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3)画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40分)1.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 B.②C.①② D.③【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①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只有②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试管中,可用()A.药匙或纸槽B.镊子 C.滴管 D.另一支试管【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少量试剂的反应,利用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利用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利用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利用广口瓶.【解答】解:A、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故A正确;B、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B正确;C、烧杯用于较多量液体加热,故C正确;D、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B、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有腐蚀性;D、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A错误;B、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或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故B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等.5.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解答】解: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百炼方能成钢说明碳在高温下能和氧气反应.C、纸里包不住火说明纸张具有可燃性.D、玉不琢不成器说明玉的形状可以改变,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具体的描述进行.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钢铁生锈 C.钢丝导电 D.工业上制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铜丝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7.空气和水是我们早已熟悉的物质,通过化学的学习,我知道空气是()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氧化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来判断.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8.下列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二氧化锰 B.五氧化二磷C.高锰酸钾 D.过氧化氢【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锰由锰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由锰、钾、氧三种元素组成,含有氧元素,但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物的判断方法,含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即二元含氧),二者缺一不可.9.以下内容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登山、潜水、医疗上供人呼吸B.支持火箭中的燃料迅速燃烧C.炼钢中保证钢的质量D.钢铁锈蚀,食物腐烂【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故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于登山、潜水或医疗,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支持燃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炼钢,加快炼钢速度,保证钢的质量,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使钢铁锈蚀,食物腐烂不是氧气的用途,是氧气带来的不利方面,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依据这些可以解答本题.10.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该元素为()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D.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可能是氦原子的结构,也可能是镁原子的结构,故可能是稀有气体,也可能是金属元素,不会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D.【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实验室中欲制备一种气体.已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且有剧毒.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有毒,故为防止中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难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该气体最适宜的方法排水法.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气体的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12.我国最近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分子 B.原于 C.单质 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酱油加铁”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压缩空气──分子间间隔变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D、压缩空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软水中含有较少的钙离子、镁离子或不含有钙离子、镁离子.【解答】解: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即不能软化水;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能够软化水.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软化水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软水和硬水是以水中含有的钙离子、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划分的.15.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考点】水的净化.【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空气与水.【分析】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可以通过自然沉降、化学沉降等方法除去;用消毒剂可以杀灭水中的病菌;加热煮沸既可以消毒,又可以把水中过多的钙离子、镁离子除去.【解答】解:净化水时,先通过自然沉降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通过化学沉降使较小的颗粒沉淀,通过过滤把沉淀除去,再用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最后通过加热煮沸再次进行消毒,并且把部分钙离子、镁离子除去.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净化水的方法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注意净化水的顺序,如果顺序颠倒,则净化水的效果不好.16.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S、Cl、Ar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D、根据从Na到Ar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均为3层,故A 选项说法正确.B、S、Cl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Ar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B选项说法错误.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如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属于金属元素,故C选项说法正确.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故D选项说法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7.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大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D.以上都不对【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大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千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于A选项说法错误,故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单位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3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3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则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为2,核外有1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的数字为2,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微观粒子运动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图示及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及核外电子化学反应中得失的难易情况来解答.【解答】解:A、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故A错;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故B对;C、氯化钠是由元素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而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对;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D对;故选A。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9).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9).doc

期中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分×15=45分)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C)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外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A)A.生石灰 B.醋酸 C.水杨酸 D.食盐3.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是(A)A.酚酞溶液 B.pH试纸 C.碳酸氢钠 D.紫色石蕊溶液4.关于金属的有关认识错误的是(D)A.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B.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C.钢是一种合金 D.铁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5.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C)A.食盐 B.硝酸铵C.氢氧化钠 D.碳酸钙6.铁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B)A.在干燥的空气中 B.部分浸入食盐水中C.在潮湿的空气中 D.浸沉在植物油中7.(2015·汕尾)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A)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H2O8.下列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B)A.NH4HCO3===NH3↑+CO2↑+H2O(分解反应)B.CuO+H2SO4===CuSO4+H2O(中和反应)C.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D.CaO+H2O===Ca(OH)2(中和反应)9.(2015·南昌)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10.能使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方法是(B)A.恒温蒸发水分 B.升高温度 C.加入少量氧化钙 D.降低温度11.(2015·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B)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C.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12.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6).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6).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3.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5.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6.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组别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A 切开土豆,在剖面上滴两滴碘水 变蓝 土豆含有淀粉 B在1mL 无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原溶液呈碱性 C 取3mLH 2O 2溶液微热,再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 先产生少量气泡,加MnO 2后产生大量气泡 MnO 2对H 2O 2分解有催化作用D 取2mL 鸡蛋清,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鸡蛋清凝结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A .AB .BC .CD .D8.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32,反应前后,Fe 和Cl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4P+5O 22P 2O 5B .FeCl 3+3NaOH=Fe (OH )3↓+3NaClC .Zn+H 2SO 4=ZnSO 4+H 2↑D .2H 2O 2H 2↑+O 2↑ 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 .H 2SO 4 NaCl Na 2CO 3 CaCl 2B .HCl NaOH CuSO 4 MgSO 4C .Na 2CO 3 K 2SO 4 BaCl 2 HClD .NaNO 3 HCl CaCl 2 KOH10.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 ,溶液的pH 随滴入X 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 可能是( )A .水B .纯碱溶液C .澄清石灰水D .稀盐酸二、选择填空题11.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B.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C .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金和合成橡钢D . .12.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 3H 4O 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C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 . .13.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 .乙分子中A 与B 的原子个数比为1:2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14.在硝酸根、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河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根 D..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B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 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D FeSO4(H2SO4)三、填空与说明题16.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两个碳酸分子;②3个铵根离子;(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②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③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史上最贵”的实验: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是.(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m2(填“<”、“=”、“>”),理由为.18.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鉴别羊毛绒和棉线的方法是.(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3)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5)油炸食品不宜多吃,因长时间煎炸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C3H4O),丙烯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丙烯醛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我国制作盘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NaNO2)]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2)和氯化物(如NaCl).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如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转化成生的.(2)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3)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4)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5)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20.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E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四、实验与探究题21.实验室常用图1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改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进(填“a”或“b”).(3)小明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下过程:【作出猜想】A.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B.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实验探究】①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变红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②小明想探究所得气体中是否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如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气体中有HCl【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拓展延伸】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得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2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探究一]铁生锈的条件(1)该兴趣小组将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填装置序号)装置中出现了明显的锈迹.他们的结论: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了化学反应.(2)甲同学提出了疑问: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没有参与铁的生锈过程吗?请设计实验为甲同学释疑.,观察并记录现象即可证明.[探究二]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乙同学说:妈妈常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这种说法对吗?同学广泛查阅资料.资料一:导电性强的溶液都可加速铁的生锈.资料二: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3)将上述A装置中的蒸馏水改为下列液体中的,可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a、硫酸钠溶液b、无水乙醇C、蔗糖溶液(4)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a、镀锌铁b、镀锡铁(5)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a、银粉b、铜粉c、镁粉[交流与思考](6)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23.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由此猜测: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溶液.(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②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实验结论】(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反思】(4)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五、计算题24.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试求:(1)m的值为g(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分析;B.根据肥皂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C.根据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分析;D.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来分析.【解答】解: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而不是含有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B.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较少的硬水,故正确;C.由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知,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故正确;D.工业污水一定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故D错误.故选BC.3.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分析】A、运用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解答本题.B、量筒读书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C、检查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D、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解:A、倾倒液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故A操作正确.B、量筒读书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B操作正确.C、检查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故C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密度大,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发生危险,故D不对.故选D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分析】A.“地沟油”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B.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影响人体健康;C.根据我们应合理膳食进行解答;D.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解答】解:A.化石燃料面临枯竭,能源危机摆在人们面前,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故A正确;B.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加入食品添加剂,但量应适宜,如婴儿食品中添加着色剂,目的是使婴儿对食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但加入大量的着色剂,会使食品产生安全问题,甚至变成毒食品,所以不能大量使用,故B错误;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我们应合理膳食而不是越多越好,故C错误;D.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处理,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质,故D错误;故选A.5.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 .加热Cu 2(OH )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相同【分析】A 、根据方程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而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B 、根据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的意义分析;C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析X 的化学式;D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发生装置.【解答】解:A 、由方程式可知固体质量减少,而铜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选项错误;B 、化学式中同种原子的个数要合并,因此Cu 2(OH )2CO 3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5,故选项错误;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判断X 的化学式是H 2O ,H 2O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 、加热Cu 2(OH )2CO 3的实验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发生装置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C .6.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 )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 .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B .利用金属钛和FeCl 2溶液进行实验C .利用金属铁和TiSO 4溶液进行实验D .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A 、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不包含钛,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目的.B 、利用金属钛和FeCl 2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C 、利用金属铁和TiSO 4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D 、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故选:A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组别 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A 切开土豆,在剖面上滴两滴碘水 变蓝 土豆含有淀粉B 在1mL 无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原溶液呈碱性C 取3mLH 2O 2溶液微热,再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 先产生少量气泡,加MnO 2后产生大量气泡 MnO 2对H 2O 2分解有催化作用D 取2mL 鸡蛋清,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鸡蛋清凝结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A.A B.B C.C D.D【分析】A、根据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分析;B、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分析;C、根据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分析;D、根据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分析.【解答】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切开土豆,在剖面上滴两滴碘水,变蓝,说明土豆含有淀粉,故实验正确;B、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因此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呈酸性,而不是呈碱性,故说法错误;C、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催化剂,因此该说法正确;D、硫酸铜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铜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故说法正确;故选:B.8.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32,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4P+5O22P2O5B.FeCl3+3NaOH=Fe(OH)3↓+3NaClC.Zn+H2SO4=ZnSO4+H2↑D.2H2O2H2↑+O2↑【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元素化合价改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据此解答;【解答】解:A、4P+5O22P2O5,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FeCl3+3NaOH=Fe(OH)3↓+3NaCl,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Zn+H2SO4=ZnSO4+H2↑,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2H2O2H2↑+O2↑,反应中由化合物分解为单质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H2SO4 NaCl Na2CO3 CaCl2B.HCl NaOH CuSO4 MgSO4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分析】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解答】解:A、碳酸钠能够和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因此四种物质两两混合,既能够产生沉淀又能够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是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剩下的是氯化钠,因此可以鉴别,故A选项错误;B、根据物质的颜色,首先鉴别出硫酸铜,然后将硫酸铜与其他三种物质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氢氧化钠和剩下的两种溶液混合,能够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镁,无明显现象的是盐酸,可以鉴别,故B选项错误;C、氯化钡能与硫酸钾、碳酸钠均产生沉淀,故能与两种物质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不与氯化钡反应的物质为盐酸,向其他两种物质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为碳酸钠,无现象的为硫酸钾,可以鉴别,故C选项错误;D、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因此不加其他物质不能鉴别,故D选项正确;故选项为:D.1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A.水B.纯碱溶液 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分析】首先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来推断所加物质的酸碱性,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来推断物质间的反应【解答】解:由于随着X的加入溶液由酸性逐渐的变为中性又变为碱性,因此X应是一种碱性物质,首先排除AD,再就是图象的中间一段溶液的PH值没有发生变化,说明X也能与氯化钙发生反应,当把氯化钙也消耗完以后,再加X就会导致溶液变为碱性.所以X为纯碱溶液.故选:B二、选择填空题11.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C .A.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B.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C.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金和合成橡钢 D.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硝酸钾、尿素.【分析】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锈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归类不正确.B、金刚石、液氧和铜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归类正确C、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归类错误.D、磷酸二氢铵、硝酸钾都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都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AC;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硝酸钾、尿素.12.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分析】A.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3).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3).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2.“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酒 B.淘米 C.洗菜 D.碾米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D.碱类:烧碱、纯碱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5:5个氮原子B.FeO:氧化铁C.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2O2:2个氧分子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值6.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B.用工业盐腌制咸鱼腊肉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点燃纯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味D.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3 C.+4 D.+29.将X、Y两种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明显的变化,而Y的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可推断出X、Y、Z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 B.Y>X>Z C.X>Y>Z D.X>Z>Y10.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农业上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二氢铵属于氮肥B.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6:1:4C.磷酸二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5D.磷酸二氢铵是一种氧化物11.下列化学变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Na2CO3→CaCO3B.KNO3→KCl C.BaCl2→Ba(NO3)2D.CO2→H2CO312.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安全常识B 数据记录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量筒量液体﹣体积为9.1mL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为5.2g pH试纸测酸雨﹣pH为4.5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 化学反应的条件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实验室制氧气﹣﹣一定需要催化剂燃烧﹣﹣接触氧气、温度达着火点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A.A B.B C.C D.D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气体)﹣﹣通入适量氧气,点燃B.KCl固体(MnO2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aO固体(CaCO3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D.Na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C.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0℃时的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二、(本小题包括5小题,共35分)16.在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①汽水中含有的酸②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是③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饮用的物质是④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17.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①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其成分可以制造许多产品②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实验室中一般可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③实验室欲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g.1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粉末.(3)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的气体.(4)以上三个反应涉及种基本反应类型.1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 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 I、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20.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48.1℃以下的潮湿空气中稳定,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工业上将白云石(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煅烧成粉,用于制取MgSO4•7H2O,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1)煅烧过程中,MgCO3转化为MgO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写出Mg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操作a的名称为.(4)将分离后的母液循环利用的目的是.(5)干燥得成品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21.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 ,关闭b ,由长颈漏斗注入盐酸 A 中产生大量气泡 E 中出现浑浊 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当E 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 ,关闭a ,点燃酒精灯 D 中Na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 中产生黑色沉淀反应产物一定有和③ 取D 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2)实验反思①实验记录②中,E 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 .②装置B 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无装置C ,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③检验第4种反应产物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 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 .(3)数据分析:若在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8.8g 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则最少需要含杂质2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分析】A、从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去分析解答;B、从燃煤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进行分析;C、从焚烧秸秆也会产生空气污染,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产生去分析解答;D、从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故A符合;B、用煤火力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故B不符合.C、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禁止焚烧秸秆,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故C符合;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产生;故D符合;故选:B.2.“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酒 B.淘米 C.洗菜 D.碾米【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淘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洗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碾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D.碱类:烧碱、纯碱【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据此分析判断物质分类正确的选择项.【解答】解: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接近无机物,属于无机物,故A分类错误;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和二氧化锰都是氧化物,故B分类正确;C、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但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分类错误;D、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但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D分类错误.故选B.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5:5个氮原子B.FeO:氧化铁C.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2O2:2个氧分子【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氮原子表示为:5N,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二价的锌元素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故选:D.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值【分析】A、过滤液体时,没有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D、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胶头滴管滴取一滴试剂,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三靠”,故A错误;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否则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C正确;D、整个pH试纸丢入试剂,污染了试剂.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C.6.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B.用工业盐腌制咸鱼腊肉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分析】A.甲醛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B.亚硝酸钠有毒;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D.根据酸奶的成分和发酵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A 错误;B.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B错误;C.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故C正确;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菌对人体有害,故D不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点燃纯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味D.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羊毛纤维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点燃纯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的羽毛味,故选项说法正确.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3 C.+4 D.+2【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A.9.将X、Y两种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明显的变化,而Y的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可推断出X、Y、Z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 B.Y>X>Z C.X>Y>Z D.X>Z>Y【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根据反应的发生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解答】解:将X、Y两种金属放入Z的盐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有明显的变化,而Y的表面无变化,说明活动性最强的是x,最弱的是y.故答案为:D10.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农业上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二氢铵属于氮肥B.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6:1:4C.磷酸二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5D.磷酸二氢铵是一种氧化物【分析】A、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B、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解答】解:A、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说法错误;B、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氮、氢、磷、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1×6):31:(16×4)=14:6:31:64,故说法错误;C、磷酸二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6+31+16×4=115,故说法正确;D、磷酸二氢铵含有氮、氢、磷、氧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故选C.11.下列化学变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Na2CO3→CaCO3B.KNO3→KCl C.BaCl2→B a(NO3)2D.CO2→H2CO3【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B、由KNO3转化为KCl,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钾盐,而硝酸盐和钾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故选项正确.C、氯化钡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钡,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转化能一步完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12.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安全常识B 数据记录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量筒量液体﹣体积为9.1mL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为5.2g pH试纸测酸雨﹣pH为4.5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 化学反应的条件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实验室制氧气﹣﹣一定需要催化剂燃烧﹣﹣接触氧气、温度达着火点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A.A B.B C.C D.D【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根据量筒量液体体积,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pH试纸测酸雨pH为整数解答;C、根据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氢气可以燃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解答;D、根据实验室制氧气不一定需要催化剂解答.【解答】解:A、天然气泄漏时,打开换气扇有可能发生爆炸;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确保烟道畅通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不完全正确;B、量筒量液体体积,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pH试纸测酸雨pH为整数,所以此项也不完全正确;C、氮气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所以此项全部正确;D、实验室制氧气不一定需要催化剂,如加热高猛酸钾制氧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复分解发生的条件是满足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水中的一条即可,所以此项不完全正确.答案:C.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气体)﹣﹣通入适量氧气,点燃B.KCl固体(MnO2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CaO固体(CaCO3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D.Na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适量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固体易溶于水,MnO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aCl2溶液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C.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0℃时的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C、同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则析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解答】解:A、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正确;C、t℃时,a、b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则析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错误;故选D.1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分析】根据碳酸氢铵不稳定,会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钙沉淀溶于酸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碳酸氢铵不稳定,会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钙沉淀溶于酸.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碳酸氢铵;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会产生气体的白色固体应该是碳酸钙,蓝色沉淀应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不溶性沉淀应该是氯化钡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铜、氢氧化钠,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生成的沉淀有部分不溶于酸,所以一定含有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样品可能含有氯化钠,所以: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一定含有碳酸钙,故A错误;B、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故B错误;C、通过推导可知,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故C正确;D、2NaOH+CuSO4=Cu(OH)2↓+Na2SO4,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是按照化学计量数2:1的进行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可能过量,所以二者的质量比不一定是1:2,故D错误.故选:C.二、(本小题包括5小题,共35分)16.在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①汽水中含有的酸H2CO3②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是H2O2③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饮用的物质是C2H5OH ④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碱”Na2CO3.【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①汽水中含有的酸是碳酸,故填:H2CO3;②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其化学为:H2O2.故填:H2O2;③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饮用酒类饮料,其中含有乙醇,故填:C2H5OH;④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即碳酸钠,故填:Na2CO3.17.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①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D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污染物中已包括了二氧化碳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其成分可以制造许多产品②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实验室中一般可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③实验室欲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5%的稀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200 g.【分析】①A、根据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缺乏解答;B、根据清洁能源的好处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解答;D、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解答.。

初三下册化学半期试题及答案

初三下册化学半期试题及答案

龙泉一中初20XX级20XX年4月月考化学试题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Al-27Si-28O-16Cl-35.5Ag-108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2、“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龙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制度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过量使用农药化肥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BCD4、某地发生火灾,只有三名小孩生还。

这三名小孩采取的逃生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

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A.热空气密度小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低姿势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5、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A.2Mg+2—2个镁离子B.O3—3个氧原子C.硫酸钠—Na2sO4D.氧化铁—FeO6、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由原子构成7、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1—)修0287V/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C.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8、“黄金有价、玉无价”,某一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关于NaAlSi2O6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为202克C.该物质由10个原子构成D.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0、金属防锈既能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11).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11).doc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5题,共15分)1.生活中的小技巧、小窍门,有许多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石墨的润滑性,往锁芯内放些铅笔芯粉末,锁就很容易打开B.真黄金和假黄金(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火烧的方法简单鉴别C.家庭用水(比如自来水或纯净水)的硬度可以用肥皂水简单鉴定D.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把衣物上的油污洗去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百炼成钢 C.葡萄酿酒 D.水果腐烂3.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其类别与众不同的是()A.二氧化碳 B.冰水 C.水银 D.蒸馏水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氧化铁:FeOB.纯碱的化学式:Na2CO3C.正二价的镁元素:Mg+2D.铝与盐酸的反应:Al+2HCl═AlCl2+H2↑5.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磷酸铵B.碳酸氢铵 C.硫酸钾D.磷矿粉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氧气B.测定溶液的pH C.添加酒精D.蒸发食盐水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8.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9.味精是常见调味料之一,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熔点232℃,20℃时溶解度71.7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谷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69B.谷氨酸钠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C.20℃时,100g水最多可配制成171.7g谷氨酸钠的饱和溶液D.谷氨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3.6%10.如图所示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微粒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乙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S=S↓+2HCl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物质丁的溶液pH小于7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置换反应中一定会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把CuSO4、HNO3、BaCl2同时加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肯定含有SO42﹣1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C.滤渣中一定含有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1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C.CO2(CO):点燃D.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14.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B.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部分铜制造汽车零部件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和保护①拉瓦锡:定量法测定空气的组成②张青莲:电解水法测定水的组成C.对物质俗称的认识D.对安全的认识①烧碱、纯碱都是氢氧化钠②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氢氧化钙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以食用()A.A B.B C.C D.D15.某固体混合物由K2CO3,K2SO4,CaCl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振荡,沉淀不消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aCl2,KCl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CO3,K2SO4,KClC.只通过步骤①②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SO4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Cl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5分)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同学们解决野炊时涉及到的下列问题:①野炊所带的如下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填标号);②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③C如果乱丢弃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④回家后,同学们冲洗了野炊骑过的自行车,请给他们推荐一种防锈的方法.(2)现有H、O、C、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个(用化学式表示):①酸;②温室气体;③炼钢的气体;④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小苏打.17.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有关标号仪器的名称a(2)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为,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3)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改进后的优点是.18.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的过程(见图1)如下:某课外小组认真分析了工业制取硝酸的流程及反应原理,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制备硝酸,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①完成图1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然后产生的NO被氧气氧化成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②连接好图2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③图2中通入的气体a是,其目的是.④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作为尾气处理装置有点缺陷,某兴趣小组把图2右边装置改进成如图3的装置,这样改进的优点是.19.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和副产物石膏(CaSO4•2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表.温度(℃) 20 40 60 80 100石膏0.32 0.26 0.15 0.11 0.07胆矾32 44.6 61.8 83.8 114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2)含铁的废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左右;(4)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晶体用无水乙醇作洗涤液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20.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在工业上,制取氯气和烧碱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环节Ⅰ: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1)图中①是(填“蒸发”或“冷却”)池.(2)母液为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环节Ⅱ:利用工业上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精制氯化钠(工艺流程如图).(1)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2)写出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3)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4)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环节Ⅲ: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并测定烧碱的纯度.(1)请写出环节Ⅲ生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烧碱常常含有一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杂质.为了测定烧碱的含量,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图: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3)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①探究方案中没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②探究方案中因缺少(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环节Ⅳ:应用举例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Ca (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5题,共15分)1.生活中的小技巧、小窍门,有许多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石墨的润滑性,往锁芯内放些铅笔芯粉末,锁就很容易打开B.真黄金和假黄金(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火烧的方法简单鉴别C.家庭用水(比如自来水或纯净水)的硬度可以用肥皂水简单鉴定D.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把衣物上的油污洗去【分析】A、铅笔芯中的石墨具有润滑作用;B、根据铜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进行解答;C、根据软硬水的鉴别方法分析解答;D、根据常见的溶解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石墨具有润滑作用,减小了开锁时的摩擦,是常用的润滑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铜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C、家庭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水肥皂水后振荡,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百炼成钢 C.葡萄酿酒 D.水果腐烂【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3.我们身边的下列物质,其类别与众不同的是()A.二氧化碳 B.冰水 C.水银 D.蒸馏水【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冰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水银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蒸馏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C.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氧化铁:FeOB.纯碱的化学式:Na2CO3C.正二价的镁元素:Mg+2D.铝与盐酸的反应:Al+2HCl═AlCl2+H2↑【分析】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D、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二价的镁元素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D、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故选:B.5.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A.磷酸铵B.碳酸氢铵 C.硫酸钾D.磷矿粉【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磷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氧气B.测定溶液的pH C.添加酒精D.蒸发食盐水【分析】A、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利于空气的排出,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羊毛、棉花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燃烧有烧纸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会观察到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分析】A、根据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进行分析判断.B、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S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表示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6;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3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32﹣16=16,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9.味精是常见调味料之一,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熔点232℃,20℃时溶解度71.7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谷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69B.谷氨酸钠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C.20℃时,100g水最多可配制成171.7g谷氨酸钠的饱和溶液D.谷氨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3.6%【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物质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C、根据题意,20℃溶解度71.7g,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谷氨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8+14+16×4+23=169,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个谷氨酸钠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20℃溶解度71.7g,则20℃时100g水最多溶解71.7g谷氨酸钠,20℃时100g水最多可配制成171.7g谷氨酸钠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谷氨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3.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如图所示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微粒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乙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S=S↓+2HCl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物质丁的溶液pH小于7【分析】A、根据微粒示意图,分析物质的类别;B、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C、对比分析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等的变化;D、盐酸溶液的pH小于7.【解答】解: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硫化氢气体,生成物是硫和氯化氢,反应的方程式是:Cl2+H2S=S↓+2HCl;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乙是H2S,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S=S↓+2HCl,故B正确;C、对比分析反应前后微粒构成及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丁是HCl,溶液为盐酸,pH小于7.故D说法正确.故选A.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置换反应中一定会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把CuSO4、HNO3、BaCl2同时加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肯定含有SO42﹣【分析】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溶液中的铜离子显蓝色;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因此置换反应中一定会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中的铜离子显蓝色,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溶液仍然是蓝色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例如溶液中含有银离子时,能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C.滤渣中一定含有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金属的活动性Al>Fe>Ag;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可以据此分析该题.【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Al>Fe>Ag,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和Al的混合粉末,铝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铝反应完成时,铁与硝酸银反应.由于溶液显浅绿色,说明了铝全部反应,铁也参加了反应.由此可知: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Al(NO3)3,可能含有AgNO3.故A、B错误.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3.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C.CO2(CO):点燃D.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与CuO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BaCO3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14.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B.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部分铜制造汽车零部件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和保护①拉瓦锡:定量法测定空气的组成②张青莲:电解水法测定水的组成C.对物质俗称的认识D.对安全的认识①烧碱、纯碱都是氢氧化钠②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氢氧化钙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以食用()A.A B.B C.C D.D【分析】A、根据化学与资源的知识解答;B、根据我国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解答;C、根据纯碱是碳酸钠解答;D、根据化学安全知识解答.【解答】解:A、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部分铜制造汽车零部件,正确;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和保护,正确;B、①拉瓦锡:定量法测定空气的组成,正确,②我国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不是测定水的组成,所以归纳错误;C、①烧碱是氢氧化钠,纯碱是碳酸钠,错误;②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氢氧化钙,正确;D、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正确;②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不可以食用,错误;故选:A.15.某固体混合物由K2CO3,K2SO4,CaCl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振荡,沉淀不消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aCl2,KCl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CO3,K2SO4,KClC.只通过步骤①②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SO4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Cl【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碳酸钾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硫酸钾与氯化钙结合能产生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形成沉淀;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碳酸钾、硫酸钾与氯化钙不能同时存在;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钾或硫酸钾;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产生的沉淀一定有碳酸钡和硫酸钡;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振荡,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解答】解: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碳酸钾、硫酸钾与氯化钙不能同时存在;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钾或硫酸钾,故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说明产生的沉淀一定有碳酸钡和硫酸钡,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④取步骤②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振荡,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但是步骤②中加入了氯化钡,引入了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A、原固体中不能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钾,故A错误;B、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CO3,K2SO4,不一定含有KCl,故B错误;C、通过实验①②不能说明一定含有硫酸钾,故C错误;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Cl,故D正确;故选D.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5分)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6).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26).doc

AB C D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九年级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晒盐B.冰雪融化成水C.生铁百炼成钢D.烧碱吸水潮解2.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错误的是A.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氧气可用于炼钢:氧气具有可燃性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氢氧化铝具有碱性可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3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表示混合物的是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进橡皮塞 B.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够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A.硫B.木炭C.铁丝D.镁带6.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7.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是A .蒸馏B .过滤C .吸附D .沉淀8.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B .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C .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柠檬酸(其化学式为C 6H 8O 7)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它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具有极多的用途。

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C .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D .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10.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 3 + 3O 2 2X + 6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A .NOB .N 2C .NO 2D .N 2O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 、N 、P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物质M N P Q 反应前质量/g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X 32 1 12 A .物质P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X 的值为15C .反应中N 、Q 的质量比为8︰3D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12.关于木炭与一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都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B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C .都具有还原性能够冶炼金属D .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13.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2 8 +10 2 8 8 +17 2 8 8+18 A B C D2 +2 一定条件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消除和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充足氧气D.炒菜时油锅着火,要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2个钠离子﹣2Na+B.2个氢分子﹣2H2C.2个氧原子﹣2O D.氢氧化铝﹣AlOH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C.稀释浓硫酸D.闻气体气味3.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C.酸雨的PH<5.6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4.元素周期表示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氟的原子序数是9 B.“F”表示氟元素的符号C.氟是金属元素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5.下图所示为某个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前后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发生改变B.甲、乙、丁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C.乙和丁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6.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C.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7.媒体报道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钠NaCdCl3,造成了水体重金属镉污染.三氯合镉酸钠中镉Cd的化合价是()A.+2 B.+1 C.﹣4 D.+4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 CuO粉末Cu粉加适量稀盐酸、过滤B CaCO3CaO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C 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 NaCl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C.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10.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不合理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C.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D.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水中不断加水二、非选择题(共3题,25分)11.根据图1、图2回答问题:(1)写出A中用于支持的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和C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其中装置C的优点在于.某同学收集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将这瓶气体按图G所示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4)图2中甲中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现象.科学贵在创新,图2中乙是对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改进(甲中红磷用酒精灯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12.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 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为;D的水溶液俗称.(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4)反应①中X起作用.1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同学称取11.4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73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总质量为80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2个钠离子﹣2Na+B.2个氢分子﹣2H2C.2个氧原子﹣2O D.氢氧化铝﹣AlO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离子可表示为:2Na+,故选项正确;B、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选项正确;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氢氧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OH)3;故选项错误;故选D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C.稀释浓硫酸D.闻气体气味【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判断;B.根据给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判断;D.根据闻气体气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要用火柴点燃;故A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故C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C.酸雨的PH<5.6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酸雨是PH<5.6的雨水,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故选项错误;B、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是因为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C、酸雨是PH<5.6的雨水,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用做保护气,因为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4.元素周期表示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氟的原子序数是9 B.“F”表示氟元素的符号C.氟是金属元素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F”表示氟元素的符号,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下图所示为某个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前后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发生改变B.甲、乙、丁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C.乙和丁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构成,写出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4CO2+N2.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变化.故A 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甲为二氧化氮;乙为一氧化碳;丁为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乙和丁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B.6.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C.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4+14×2=162,故选项说法正确.B.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1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媒体报道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钠NaCdCl3,造成了水体重金属镉污染.三氯合镉酸钠中镉Cd的化合价是()A.+2 B.+1 C.﹣4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氯合镉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镉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3=0,则x=+2价.故选:A.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 CuO粉末Cu粉加适量稀盐酸、过滤B CaCO3CaO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C 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 NaCl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但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不能全部除去生成的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溶液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B.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C.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解答】解: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故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故甲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0%,故B错误;C、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D说法正确.故选:B.10.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不合理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B.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C.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D.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水中不断加水【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A.根据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量进行分析;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其溶液的酸碱度会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而逐渐减小;C.根据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D.根据溶液的稀释来分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而生成氧气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错误;B.变化关系的图象中曲线表示,随着稀盐酸质量增加,溶液的酸碱度逐渐减小,与事实相符,故正确;C.锌比铁活泼,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所以锌比铁反应快,生成的氢气少,故正确;D.加水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3题,25分)11.根据图1、图2回答问题:(1)写出A中用于支持的仪器的名称铁架台.(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2KC1O32KC1+3O2↑.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D (填序号).(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和C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其中装置C的优点在于控制反应速率.某同学收集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E (填序号),将这瓶气体按图G所示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CO2密度比空气大.(4)图2中甲中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集气瓶内水位上升至处现象.科学贵在创新,图2中乙是对甲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改进(甲中红磷用酒精灯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防止P2O5污染空气.【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选取发生装置;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解答.(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图2乙装置设计的比较好,操作简单,并且试管内的空气也不会逸出来,比较严密.【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中用于支持的仪器的名称铁架台;(2)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因此选取发生装置为A;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以是:DE;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B和C都可以用来制取CO2,其中装置C的优点在于控制反应速率.某同学收集CO2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E,将这瓶气体按图G所示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CO2密度比空气大.(4)图2中甲中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集气瓶内水位上升至处现象.用酒精灯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会污染空气,由于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打开瓶塞时容易使空气受热而逸出.科学贵在创新,图2中乙通过凸透镜聚光引燃红磷,不需要打开瓶塞,空气出不来也进不去,测量比较准确,故误差少或减少污染.所以实验改进后的优点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防止P2O5污染空气.故答案为:(1)铁架台;(2)A,2KC1O32KC1+3O2↑,D;(3)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速率;E,CO2密度比空气大;(4)集气瓶内水位上升至处;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防止P2O5污染空气.12.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 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为H2O2;D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CuSO4+Ca(OH)2=Cu(OH)2↓+CaSO4.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4)反应①中X起催化作用.【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Y是氧化钙,A、B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氧化钙会与B反应是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X是二氧化锰,Z是红色固体,所以Z是铜,E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F是硫酸铜,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H是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G是硫酸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Y是氧化钙,A、B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氧化钙会与B反应是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X是二氧化锰,Z是红色固体,所以Z是铜,E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F是硫酸铜,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H是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G是硫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因此:(1)A是过氧化氢,D是氢氧化钙,水溶液俗称石灰水;(2)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反应⑤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uSO4+Ca (OH)2=Cu(OH)2↓+CaSO4,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X是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1)H2O2;石灰水;(2)CaO+H2O=Ca(OH)2;(3)Ca(OH)2+CuSO4=CaSO4+Cu(OH)2;复分解;(4)催化.1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同学称取11.4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73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总质量为80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4.4 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否计算和判断.【解答】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4g+73g﹣80g=4.4g,故填:4.4.(2)设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x 4.4g=,x=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0%=92.98%,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92.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