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新老标准
QCT 29097-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9097一92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代替JB2957一8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器总成(不包括转向轴及转向管柱总成、转向轴万向节叉总成、横、直拉杆总成)(以下简称转向器)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蜗杆滚轮式、循环球式、蜗杆指销式、齿轮齿条式汽车转向器总成。
本标准不适用于动力转向器。
2 引用标准QC/T 29096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JB/Z 111汽车油漆涂层JB 4044汽车转向器清洁度测定方法3 术语3.1 额定输出扭矩(力):转向器设计时规定的安全使用的输出扭矩(力)。
3.2 线角传动比i rp: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条位移增量与齿轮转角增量之比。
3.3 全转角:转向器的轴(输入轴或摇臂轴),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时的总转角。
4 技术要求4.1 转向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性能4.2.1 传动效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正效率均方差值不大于3%。
4.2.2 传动比及输入全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4.2.3 转向器在输入轴全转角范围内,其传动间隙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4.2.4 输入轴在中间位置的转动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4.2.5 转向器在中间位置的小转角扭转刚度G n不得低于25N·m/rad;大转角扭转刚度G t不得低于32N·m/rad;对焊有转向轴的转向器,G n不得低于20N·m/rad;G不得低于27N·m/rad。
t4.3 强度4.3.1 静扭4.3.1.1 蜗杆滚轮式、循环球式、蜗杆指销式转向器在承受下列公式计算的静扭载荷试验后,不得出现损坏。
4.3.1.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承受按下列公式计算的静扭载荷试验后,不得出现损坏。
4.3.2 冲击:球面蜗杆滚轮式、循环球式、曲柄指销式转向器按表2的规定进行落锤冲击试验后,不应出现裂纹、扭曲或转动不灵活。
汽车转向管社总成标准的分析研究
t e u o b l t n n i p n r a smb y h a t mo ie ur i g ppe i a se l
.
K y wo d :a t mo i r i g p p ia se l ;n t n l s n a d ra me h d e r s u o b l t n n i e p H r a s mby a i a t d r ;til eu o a to
DENG F ’ ei,
(_ t n lMoo hce Qu ly S p r iin a d I s e t n Ce tr 1Nai a trVe i ai u evso n n p ci ne,Ch n qn 0 0 9 h n ; 2Chi a Au o o ie o l t o o g ig 4 0 3 ,C ia n t m tv
o N_ 2 HALF0F NQ
coMMUNI CATl ONS AND ST ARD
虢
舢 年1总 第O 鲕蝴 下
・9 2.
_
l
■
31 转 动性 能 .
在行业标准QCT6 9 2 0 、QC_6 7 2 0 中对于转 / 4 — 0 0 / 4 — 0 0 r 动力矩和 万向节摆动 力矩都是在 常温下测定的 ,而绝大多数 汽车厂增加 了在一 0C的测定 以及在测定过程 中力矩波动量 3 ̄
的试 验 要 求 。
关键词 :汽车转向管柱总成 ;标准 ;试验方法
中 图分 类 号 :U 6 . 4 3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7 6( 08) 0 0 2- 5 02 4 8 20 1 - 0 9 0
作 者 :邓 飞
An l ss a d Re e r h o t m o ie T r n ie Pi a a y i n s a c f Au o b l u ni g P l l r l As e b y S a d r sm l tn a d
QBJC-CP-000-2008-轿车转向管柱技术条件
上海精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JC-CP-0 -2008转向管柱技术条件(试行)2008-XX-XX发布 2008-XX-XX 实施上海精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上海精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轿车吸能式转向管柱的企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特制订此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适合于本产品的,直接引用作为本标准的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和GB/T1.1-2000《标准化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是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
本企业标准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和试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部分组成。
本标准由上海精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研发部底盘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研发部情报资料科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校对人:本标准标准化审查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转向管柱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和试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储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长丰汽车科技轿车转向管柱。
2、引用标准GB/T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QC/T649-2000 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647-2000 汽车转向万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3.1万向节总成最大工作角转动万向节时,两万向节叉不产生相互干涉,万向节能够传递转向转矩的最大摆角。
3.2 万向节总成摆动力矩固定万向节的一个节叉,而另一个万向节叉绕十字轴摆动时的摆动力矩值。
3.3 万向节总成转动方向间隙在转动方向上万向节的间隙。
3.4 万向节总成十字轴轴向间隙万向节十字轴的端面和轴承或调整垫圈之间的间隙。
3.5 万向节与轴的拔拉力在装配状态下,在夹紧固定时,万向节叉和轴之间轴向拔拉至滑动时所需的负荷。
转向部分法规对比
其中: 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是以ECER94作为制定的依 据, GB11557-1998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是以ECER12作 为制定的依据, ECER12与FMVSS 203 , FMVSS 204是对转向系统在碰撞中移动量和 对假人作用力的一些法规要求。 ECER94和FMVSS 208 涉及的是整车碰撞,主要技术要求是碰撞中对 头部,颈部,胸部,股骨,小腿,胫骨,膝关节等等伤害值得要求。
40%偏置碰 车速为56~57km/h 带假人
1、如果符合94 号法规01 系列修正本第5.2.2 条的规定:在转向盘轴中心 位 置测得的转向盘 位 移,向上垂直方向不应超过80 mm,向后水平方向不应超 过100 mm,被认为是满足12号法规关于碰撞移动量的要求 2、如果符合94 号法规01 系列修正本第5.2.1.4和5.2.1.5条的规定: 胸部压缩 指标( THCC)不应超过50 mm; 胸部伤害指标(V*C)不应超过1.0 m/s;被 认为是满足12号法规关于人体模型受力要求的要求
FMVSS20 8
试验要求都规定了对人体头部,颈部,胸部,股骨,小腿,胫骨, 膝关节伤害值得要求。
ECER79简介
ECE79是关于转向结构认证的一些规定,主要要求有: 1、汽车以50km/h的速度沿半径为50m的圆周切线离开时,转向 机构不允许有非正常的振动 2、当汽车转到最大转角的一半,并且车速不低于10km/h时, 放开转向输入,汽车维持在原来的轨迹或转向半径变大。 3、转向系统完好和受损是的转向力和转向时间有要求
汽车系统相关法规和转向管 柱溃缩机构介绍
政府法规
China –GB 11551-2003 Frontal Impact Protection –GB 11557-1998 Steering Impact Protection Europe –ECE R94 Frontal Collision Protection –ECE R12 Steering Impact Protection –ECE R79 Uniform provision to steering equipment US –FMVSS 203 –Impact Protection –FMVSS 204 -Steering Column Rearward Displacement –FMVSS 208 -Occupant Crash Protection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国家标准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和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汽车电子的发展和对汽车安全、技术需求的提升使原标准的适应性出现了缺口,比如,希望通过消除机械转向管柱以提高乘员安全性、且更易适应左右置转向盘生产需求的转向操纵装置和转向车轮之间没有任何机械连接的线控转向技术;另外与挂车相关的转向标准的缺失,使GB 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修订。
本标准修订任务来源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12月2日以国标委综合[2010]87号文下达的制修订计划,归口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名称为《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计划编号为20101254-Q-339。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主要起草单位: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南京东华智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清华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
工作组成员:万兴宇、许迎光、陈春华、刘地、季学武、颜尧、周中坚、谷杰、郁金龙、耿国庆、傅培根、王春宏、王良模、农蕃榛、邬世锋、朱春庆、朱德江、许庆卫。
1.3 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修订工作组一直持续跟踪UN R79法规的发展演变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修订,翻译UN R79法规原文,对比UN R79与GB17675-1999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差异,评估GB 17675-XXXX 参照UN R79进行修订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转向分标委、汽车工程学会转向分会所组织的国内外汽车企业技术交流会,收集了大量信息和技术资料,掌握了最新的国内外现状及动态,并按照拟参照采用的UN R79法规,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多轮车辆摸底验证试验,积累了车辆转向系统的分析、试验数据。
QCT218-1996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
前 言本标准是对汽车行业标准ZB/T T36 014一90《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 关技术条件》进行的修订。
原标准在内容和结构上基本上是成功的,本次修订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对 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部份内容作适当修改、完善。
以日本标准JISD1605一1988《汽车用转向信号开关的性能》及JISD1601 一1990《汽车部件振动试验方法》为主要参照对象对标准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格式按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 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要求编写。
修订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关于振动试验问题,原标准引用ZB T35 001,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不合理之 处,经专题研究及验证工作,现决定按日本标准JIS D1605一1988及JIS D1601 一1990规定修订。
外形尺寸检查,明确为“对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的外形、安装及连接尺寸”。
对转向柱锁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明确了相关标准。
考虑批量生产的特点,取消了出厂检验的绝缘电阻检查项目,在型式检验中 进行。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华阳电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永忠。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ZB/T T36014一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18一1996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 代替ZB/T T36 014 一9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试验方 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汽车转向管柱上的组合开关(以下简称“组合开关”)。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 出版时,所示版本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 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423.4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 方法GB 2423.17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 法GB 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4094—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标志JB 2864—81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ZB T36 009一89汽车电器接线柱标记QC/T 29028一91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柱锁性能试验方法QC/T 29029一91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柱锁技术条件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安装在汽车转向管柱上,由两个以上用以控制汽车的灯光、信号、操纵电器 等部件的开关组成的装置。
(整理)QCT2181996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
前言本标准是对汽车行业标准ZB/T T36 014一90《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进行的修订。
原标准在内容和结构上基本上是成功的,本次修订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对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部份内容作适当修改、完善。
以日本标准JISD1605一1988《汽车用转向信号开关的性能》及JISD1601 一1990《汽车部件振动试验方法》为主要参照对象对标准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格式按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要求编写。
修订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关于振动试验问题,原标准引用ZB T35 001,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不合理之处,经专题研究及验证工作,现决定按日本标准JIS D1605一1988及JIS D1601 一1990规定修订。
外形尺寸检查,明确为“对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的外形、安装及连接尺寸”。
对转向柱锁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明确了相关标准。
考虑批量生产的特点,取消了出厂检验的绝缘电阻检查项目,在型式检验中进行。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华阳电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永忠。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ZB/T T36014一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18一1996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代替ZB/T T36 014 一9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汽车转向管柱上的组合开关(以下简称“组合开关”)。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423.4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 2423.17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 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4094—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标志JB 2864—81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ZB T36 009一89汽车电器接线柱标记QC/T 29028一91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柱锁性能试验方法QC/T 29029一91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柱锁技术条件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安装在汽车转向管柱上,由两个以上用以控制汽车的灯光、信号、操纵电器等部件的开关组成的装置。
轿车转向管柱总成技术规范
轿车转向管柱总成技术规范前言轿车转向管柱总成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转向管柱总成试验项目、试验样品、损坏判定、试验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557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3 试验项目3.1 转向柱和转向轴的静扭强度试验3.2 转向下柱静扭试验3.3 静扭疲劳寿命试验3.4 万向节轴承挤压拉拨力试验3.5 管柱转动力矩试验3.6 管柱总成间隙试验3.7 可调式转向管柱的角度和高度调整范围试验3.8 转向管柱轴向自由间隙3.9 万向节十字轴的轴向间隙试验3.10 车锁锁止试验3.11 万向节最大工作角度试验3.12 万向节最大转动间隙试验3.13 万向节摆动力矩试验3.14 转向管柱总成锁定试验3.15 转向管柱壳体的吸能性能试验(不适用于伸缩式转向管柱)3.16 上转向传动轴的吸能性能试验(不适用于伸缩式转向管柱)3.17 下转向传动轴的吸能性能试验3.18 胸块发射试验4 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其材料、尺寸、热处理及装配状态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
每项试验样品数量不少于3件。
5 损坏的判定5.1 总成的零件表面出现可见裂纹。
5.2 总成运动不灵活,不能继续使用。
6 技术要求6.1 转向管柱和转向轴的静扭强度试验:经过7.1.1.1试验, 转向柱和转向轴不允许有裂纹、脱焊。
总成不允许出现转动不灵活现象;6.2 转向下柱静扭试验:经过7.1.1.2试验, 转向下柱不得出现裂纹、脱焊或转动不灵现象;6.3 静扭疲劳寿命试验:经过7.1.2.1试验,总成不允许出现裂纹及转动不灵活现象;6.4 万向节轴承的压出力试验:经过7.1.2.2试验,测出的轴承的压出力不应小于2kN;6.5 转向管柱转动力矩试验:在7.2.1试验中,转向轴转动必须平顺、安静,转动力矩应小于0.2N.m ~0.3N.m;6.6 转向管柱总成间隙试验:经过7.2.2试验,总成扭转角度不大于30′;6.7 可调式转向管柱的角度和高度调整范围试验:经过7.2.3试验,调整角度和高度符合转向管柱图纸要求;转向管柱在进行伸缩调节时,拉伸力和压入力应小于100N;伸缩调节和角度调节应顺畅,无卡滞感;在任何位置锁止调节手柄后,在轴向和垂向施加500N力作用下,应能可靠地保持在该位置。
机械转向管柱技术条件
机械转向管柱技术条件一、结构与设计机械转向管柱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传递驾驶员的转向动作,使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愿进行转向。
其结构通常包括转向轴、管柱壳体、转向盘、转向轴衬套、锁紧螺母等。
设计时应考虑转向管柱的强度、刚度、耐久性、安全性等因素,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同时,应考虑转向盘的转动范围、转向力矩等因素,以确保驾驶员能够轻松、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转向。
二、材料与制造转向管柱的材料通常为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钢等。
制造过程中应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同时确保制造过程的精度和质量。
例如,铝合金材料需要进行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以保证其强度和耐腐蚀性。
三、性能要求1.转向管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载荷和应力。
2.转向管柱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适应车辆在不同环境下的行驶。
3.转向管柱的转动应灵活、平稳,无卡滞现象,以确保驾驶员能够准确控制车辆的转向。
4.转向管柱的结构应紧凑、合理,便于安装和维护。
四、试验方法1.强度试验:通过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载荷和应力,对转向管柱进行加载试验,以检验其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
2.耐久性试验:通过长时间或高频率的转动试验,检验转向管柱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转动性能试验:通过模拟驾驶员的实际操作,检验转向管柱的转动是否灵活、平稳。
4.安装与调试试验:在实际车辆上进行安装和调试,检验转向管柱的安装是否方便、调试是否准确。
五、检验规则1.转向管柱出厂前应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2.每批产品应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比例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和生产数量确定。
3.如有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4.定期对生产线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的一致性。
六、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转向管柱上应有明显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包装应采用防震、防潮、防尘等措施,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4汽车总布置_转向运动校核
转向运动校核
转向系统的作用是接受驾驶员的方向操作,带动连杆动作,使轮胎产生转向角来实现行驶车轮的转向;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向关系。
对转向系的要求是:操纵轻便、安全可靠、有自动回正功能;传到方向盘上的逆向力冲击要小。
1 校核要求
转向系统运动过程中要保证操纵方便,转向件与周边件间隙合理,设计要求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转向管柱运动校核要求
(1)一般情况下,转向管柱轴夹角在可调范围内相差不大于10°,以小于6°为宜;
(2)在齿条行程范围内,转向拉杆两端球头销的摆角应在允许范围内;
(3)转向管柱与周边件间隙大于10mm。
1.2 转向梯形运动校核
(1)在转向器齿条行程范围内车,校核转向轮的转向角:车轮内外转向角之差一般小于10°;转向系统各部件与轮胎(轮辋)不得干涉,间隙以10mm以上为宜。
(2)在齿条行程范围内,校核转向拉杆两端球头销的摆角,摆角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2 校核内容
转向系统运动校核的内容及转向各零部件在极限状态时与周边件的最小间隙推荐值见下表。
转向管柱总成的性能设计要求及疲劳寿命试验项目的研究分析
转向管柱总成的性能设计要求及疲劳寿命试验项目的研究分析转向管柱总成是汽车转向系统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决定汽车行驶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键部件。
如何保证转向管柱总成符合设计的性能要求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转向管柱总成的疲劳寿命试验,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验标准与规范我国汽车行业标准对汽车转向管柱产品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在“QC/T649-2000《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标准中做了明确规范。
依据标准规范对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进行疲劳寿命试验。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外汽车生产商对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疲劳寿命试验内容和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本公司产品试验室对标准与规范中疲劳寿命试验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在QC/T649-2000《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条款5.5扭转疲劳寿命试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主要内容依据汽车生产商的要求,以及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详见表)。
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疲劳寿命试验样件与试验项目以上五项管柱疲劳寿命试验基本上代表了当前国内外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疲劳寿命试验的项目。
样件试验的具体项目要依据转向管柱总成所选用的技术标准而定。
样件试验项目选取的基本原则如下:1.一般采用国内标准规范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试件选用第一项疲劳寿命试验。
2.采用日本标准规范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试件选用第二项疲劳寿命试验。
3.采用欧美标准规范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试件选用第三项、第四项和第五项疲劳寿命试验。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按5个试验项目,分别由6个试验设备来完成。
它们是:扭转疲劳寿命试验台、回转耐久性试验台、电动可变倾角寿命与垂直疲劳试验台、手动可变倾角寿命与垂直疲劳试验台及管柱结构侧向疲劳试验台和转向系统寿命试验台1. 扭转疲劳寿命试验(1)试验设备见图1,由试验台架和驱动机构组成。
其中,试验台架:底座板、驱动机构和固定座联接固定一体。
功能是为试件提供一端是固定点,另一端产生正反扭矩作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是由电机、减速机和装有滑槽的摆块组成,功能是提供正反扭矩。
3C(转盘和转向柱(不带气囊))
转盘和转向柱(不带气囊)3C-1转盘和转向柱(不带气囊)目 录概述.........................................................................................................................................................3C-2 故障诊断..................................................................................................................................................3C-2 出现意外后的检查和维修.....................................................................................................................3C-2 在车维修..................................................................................................................................................3C-3 转向盘..................................................................................................................................................3C-3 组合开关,转向柱及转向下轴..............................................................................................................3C-4 防盗锁(点火开关)............................................................................................................................3C-6 检查事故后,转向柱是否损坏..............................................................................................................3C-7 拧紧扭矩..................................................................................................................................................3C-8 维修所需..................................................................................................................................................3C-8 专用工具..................................................................................................................................................3C-83C-2转盘和转向柱(不带气囊)本套管式转向柱除具备转向功能外还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该转向柱采用了能量吸收式设计方案,能减缓前端冲击。
转向管柱新老标准
转向轴弯曲强度±915N,6次
14.
转向轴扭转刚度0-200N·m
15.
转向柱纵向刚度0~800N
0~196N,离柱管5mm处
16.
转向柱横向刚度0~800N
0~196N,离柱管5mm处
17.
转向锁套性能不清楚
18.
静负荷特性1固定安装脚压输入端
转向管柱与车身安装处溃缩吸能特性,转向轴溃缩吸能特性
28.
轴承拔出力
29.
万向节转动方向间隙
万向节滑动花键转动方向间隙
十字轴轴向间隙19.6N
万向节与轴的拉压力1960N
万向节静扭强度±175Nm~±235Nm
万向节轴承的压出力
转动力矩变动量含万向节,加载19.6
转向管柱伸缩锁紧保持力,开始滑移
调节手柄紧固方向刚性
调节手柄横向刚性
冲击时溃缩吸收能量试验
万向节最大工作角度,旋转直至不能动为止
8.
转向轴总成抗扭强度扭至破坏
静扭强度175~235Nm
9.
M12螺纹部破坏强度直到破坏
98N.m
10.
转向柱轴向强度±1.2kN,30s
11.
转向柱上下方向强度±0.9kN,30s
竖直向下,1960N,10次
12.
转向柱左右方向强度±0.9kN,30s
1960N,5次
19.
静负荷特性3下轴溃缩吸能
下轴溃缩吸能特性
20.
调节手柄操作力
锁紧力大于98N时的松开力
21.
转向柱调节力
同
22.
转向柱保持力
直到开始滑移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锁套性能试验(按甲方提供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方向管柱入门
b)与转向系统的联接装备
● ● ●
方向盘 中间轴或转向器 换档杆
●变速箱的拉绳 ●电线的支承
1.2
方向管柱的种类
1.2.1 整体式
整体式转向管柱是GM的传统转向管柱,始于60年代中期,曾成功地销售给Chrysler。 这种管柱是圆形的,很多功能的实现都建立在同心运动上,钥匙柱体安装在壳体的右侧。 1.2.2 组合式 组合式管柱对装配、维修更加通用,因为它的开关和锁柱是安装在管柱的上壳体上的, GM的组合式管柱通常称CSS(Corporate Set Strategy通用的战略)。 1.3 调节装置 可以调整管柱的上部,使方向盘垂直运动,使驾驶员进出方便,操作更合适。 1.3.2 Rake(倾斜调节) 使管柱绕下支点摆动,改变管柱的角度,Rake机构相对简单一些,制造方便一些。 1.3.3 摇头与可伸缩调整 除了头部可调外,沿轴线可伸缩,调节装置有手动,也有电动。 1.3.4 标准管柱 安装后不能调整,管柱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1.3.5 变速机构
四、设计性能的规范 4.1 政府法规
●1996年成立了NTSA(the
National Traffic Safety Agency)和NHSA(the National
Highway Safety Administration)
●最大的胸部载荷1000磅,分布在30平方英寸的接触面积上 ●有两个标准(FMVSS)
■ ■ ■ ■
3.3 3.4
导线不能紧靠锋利金属边,自由长度大约为30mm
●管柱的上、下碰撞可能会剪断塑料连接,应避免这种碰撞 ●管柱的支架在安装时不得变形 ●安装不小心支架会使管柱加上载荷 ●如果约束线圈上的防转动装置原先移动过就不要使用此管柱总成 ●在运输和安装中,可膨胀约束线圈必须没有变形或破裂 ●管柱在操纵期间必须是安全的 ●管柱的运输必须用支架,防止变形损坏 ●固定方向盘的螺母必须达到指定的力矩 ●不要用开关杆、导线提取管柱 ●避免对开关杆、喇叭按钮超载
转向柱带中间轴总成试验标准
转向柱带中间轴总成试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转向柱带中间轴总成试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转向柱带中间轴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647-2000 汽车转向万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649-2000 汽车转向传动轴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SQR.04.028-2007 整车金属零部件涂层技术规范3 试验目的本标准规定了供应商提供的机械可调转向柱带中间轴总成工装样件的性能、耐久性试验方法和判断标准。
4 试验职责设计工程师必须对试验规范是否满足整车的设计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试验规范确定的目标值负责,试验工程师必须对试验数据的正确性负责,供应商提供的工装样件在无特殊说明的条件下,必须符合此规范中所述的产品定义。
5 试验项目要求新开发产品,在OTS认可前,供应商必须完成GB11557中转向盘遭撞击时吸收能量的试验,并出具具有资质试验机构的试验报告。
6 试验环境要求无特殊说明时,试验环境为常温、常湿;测试期间的测量时间,不包括测试准备,检验或报告写作时间;试验参数的公差、安装要求如下:试验参数公差范围见表1。
Ⅰ安装力矩要求见表2。
注:①无特殊说明时,本标准中提到的方向盘均为带安全气囊方向盘。
②如果实际使用的紧固件不在表中的范围,则拧紧力矩按照图纸或者技术部门的规范力矩执行。
7 性能试验7.1 转向柱带中间轴总成转动性能试验 7.1.1 转向芯轴转动力矩试验 7.1.1.1安装方法将转向柱总成(不带中间轴)通过其固定支架水平紧固在试验台架上。
7.1.1.2试验过程在0.3r/sec 到1r/sec 的转速下转动转向芯轴,顺时针转动360°,再逆时针转动360°,测量第三圈转动力矩。
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操作空间SE分析标准
转向管柱分析标准1 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结构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常用的三种结构:普通螺栓+内螺纹偏心螺栓+螺母螺栓和内锯齿锁紧垫圈组合件2.转向管柱要求2.1转向管柱下节插段满足可伸缩要求2.2确定转向管柱的初始位置,保证节插处安装螺栓便于观察2.3确定转向管柱节插花键要有盲齿或其它限位的结构2.4确定转向管柱要有安装导向套,便于员工拿取转向管柱节插插接转向器2.5确认产品保证供货状态,确认装配时安装螺栓位置满足工具操作要求(需做人机仿真)3.装配工艺可行性要求3.1转向管柱安装在仪表板加强梁上,仪表板加强梁要有预安装结构,在仪表板加强梁上避免转动3.2电动转向的电机线束插接操作空间满足双手大于80mm3.3转向器与转向管柱连接时空间双手插接要求大于80mm3.4转向器与转向管柱连接时空间满足可视化要求3.5人员紧固转向管柱螺栓时要考虑作业人员姿势,避免出现勉强作业(参考人机工程分析标准,避免出现高亮色)3.6转向管柱进入驾驶室后随仪表板安装时,转向管柱避免与制动踏板、离合踏板或油门踏板干涉4.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工艺4.1 承载车型转向器安装在副车架上,转向管柱与仪表加强梁安装,当前悬动力总成整体举升后,转向管柱与转向器需要在组装线驾驶舱/机舱内进行连接:4.2非承载车型转向器安装在车架上,转向柱与仪表加强梁安装,当车身车架总成合装完成后,转向管柱与转向器需要在组装线机舱内/轮胎侧进行连接。
5 转向管柱与转向器连接SE分析内容及要求5.1转向管柱与转向器在驾驶室连接时:此时仪表板总成、制动踏板、离合踏板及加速踏板已经安装完成。
需要重点分析连接空间是否足够,员工预拧紧是否方便,工具与制动踏板、仪表板总成及车身地板是否存在干涉,以及员工是否存在盲装等;5.2转向管柱与转向器在机舱连接时:此时发动机、制动总泵已经安装完成。
需要重点分析连接空间是否足够,员工预拧紧是否方便,工具与周围零部件是否存在干涉,以及员工是否存在盲装等;5.3转向管柱与转向器在轮胎侧连接时:此时发动机、制动总泵、车轮已经安装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转向轴总成抗扭强度扭至破坏
静扭强度175~235Nm
9.
M12螺纹部破坏强度直到破坏
98N.m
10.
转向柱轴向强度±1.2kN,30s
11.
转向柱上下方向强度±0.9kN,30s
竖直向下,1960N,10次
12.
转向பைடு நூலகம்左右方向强度±0.9kN,30s
1960N,5次
13.
转向轴弯曲强度±915N,6次
14.
转向轴扭转刚度0-200N·m
15.
转向柱纵向刚度0~800N
0~196N,离柱管5mm处
16.
转向柱横向刚度0~800N
0~196N,离柱管5mm处
17.
转向锁套性能不清楚
18.
静负荷特性1固定安装脚压输入端
转向管柱与车身安装处溃缩吸能特性,转向轴溃缩吸能特性
调节手柄的拉拔强度
28.
轴承拔出力
29.
万向节转动方向间隙
万向节滑动花键转动方向间隙
十字轴轴向间隙19.6N
万向节与轴的拉压力1960N
万向节静扭强度±175Nm~±235Nm
万向节轴承的压出力
转动力矩变动量含万向节,加载19.6
转向管柱伸缩锁紧保持力,开始滑移
调节手柄紧固方向刚性
调节手柄横向刚性
冲击时溃缩吸收能量试验
长风标准
新标准
1.
万向节节叉转动力矩
同
2.
转向轴启动力矩、旋转力矩及旋转力矩变化
无下轴
3.
转向轴轴向位移量±50N
±24.5N
4.
转向轴上下方向径向位移量±50N
无下轴,±19.6N
5.
转向轴左右方向径向位移量±50N
无下轴,±19.6N
6.
转向柱总成角间隙±1Nm
±9.8Nm
7.
万向节节叉翻转角≥50°旋转
19.
静负荷特性3下轴溃缩吸能
下轴溃缩吸能特性
20.
调节手柄操作力
锁紧力大于98N时的松开力
21.
转向柱调节力
同
22.
转向柱保持力
直到开始滑移
23.
锁套性能试验(按甲方提供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24.
中间轴压缩力
调节转向管柱伸缩作用力
25.
拉脱块拉脱力
26.
调整手柄强度
松开,245N
27.
弯曲强度的高负荷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