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教案MSA

合集下载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1目的和范围规范测量系统分析,明确实施方法、步骤及对数据的处理、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定义3.1测量系统:用来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2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稳定性是整个时间的偏倚的变化。

3.3分辨率:为测量仪器能够读取的最小测量单位。

别名:最小读数单位、刻度限度、或探测度、分辨力;要求低于过程变差或允许偏差(tolerance)的十分之一。

Minitab中常用的分辨率指标:可区分的类别数ndc=(零件的标准偏差/ 总的量具偏差)* ,一般要求它大于等于5才可接受,10以上更理想。

3.4过程总波动TV=6σ。

σ——过程总的标准差3.5准确性(准确度):测量的平均值是否偏离了真值,一般通过量具计量鉴定或校准来保证。

3.5.1真值:理论正确值,又称为:参考值。

3.5.2偏倚:是指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的差异。

%偏倚=偏倚的平均绝对值/TV。

3.5.3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值。

用线性度、线性百分率表示。

3.6精确性(精密度):测量数据的波动。

测量系统分析的重点,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3.6.1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重复性又被称为设备波动(equipment variation,EV)。

3.6.2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再现性又被称为“评价人之间”的波动(appraiser waration,AV)。

3.6.3精确性%公差(SV/Toler),又称为%P/T:是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波动与被测对象质量特性σ / (USL-LSL) *100%。

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培训教材-MSA测量系统分析

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培训教材-MSA测量系统分析
结果分析—数据法 4)计算n个读数的均值。
32
5)计算可重复性标准偏差(参考量具研究,极差法, 如下):
这里d2*可以从附录C中查到,g=1,m=n 如果GRR研究可用(且有效),重复性标准偏差计算
应该以研究结果为基础。
33
6)确定偏倚的t统计量: 偏倚=观测测量平均值-基准值
34
7)如果0落在围绕偏倚值1-α置信区间以内,偏倚在α 水平是可接受的。
这里d2,d2*和v可以在可以从附录C中查到,g=1,m=n, 在标准t分布表中可查到。
所取的α 水平依赖于敏感度水平,而敏感度水平被用来 评价/控制该(生产)过程的并且与产品/(生产)过程 的损失函数(敏感度曲线)有关。如果α 水平不是用默 认值.05(95﹪置信度)则必须得到顾客的同意。
35
第二阶段: 目的是在验证一个测量系统一旦被认为是可行的,应持续
具有恰当的统计特性。 常见的量具R&R分析是其中的一种试验型式。
24
思考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什么测量系统? 我们是否对这些测量系统进行评价(分析)? 什么样的测量系统必须进行评价(分析)? 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
3
Frequency
2
1
0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38
测C量1 值
表3:偏倚研究—偏倚研究分析
测量值
n(m) 15
均值 X 6.0067
标准偏差 σr
.22514
均值的标准偏 差σb
.05813
基准值= 6.00, α=.05,g=1, d2*=3.35
操作者B
稳定性(Stability):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MSA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MSA

1.目的介绍测量系统质量评定的方法,确定测量系统的适用性、经济性、以确保本公司测量数据质量。

2.范围凡列在本公司产品控制计划上的量具均适用。

3.参考《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

4.定义4.1 R&R:即“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缩写。

4.2 重复性: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量变差。

4.3 再现性:由不同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4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察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4.5 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总变差。

4.6 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5.作业内容5.1 概述5.1.1 对测量数据最有影响的是测量系统的变差。

其主要因素有:量具的偏椅/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等。

这些都起因于量具的磨损、劣化、操作程序、操作环境、操作员等。

5.1.2 评价测量数据的信赖性时,上述5.1.1要素中,重复性和再现性对数据特别重要的影响,本指导书将予以重点介绍,与之同时对其余要素作一般介绍。

5.2 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5.2.1 计量型测量系统评价方法—均值和极度差法。

使用记录《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5.2.1.1 数据的收集A.随机采取包含十个零件的一个样本,且样本中零件的规格及公差要求相同。

B.按1至10给零件编号,同时指定评价人A、B、C三名(要求熟悉或从事此类工作者),要求使评价人不能看到这些数字。

C.让评价人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10个零件并让另一个观测人将结果记录在第一行对应列内,让评价人B和C测量10个零件且互相不看对方数据,然后将结果分别填入相应的记录单中。

D.使用不同的随机测量顺序重复C步骤操作过程,E.将所有的数据统一输入电脑,由系统自动计算结果及图表,同时打印报告。

5.2.1.2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判定基准如下:A.小于10%的误差(%R&R)—可接受的测系统;B. 10%~30%的误差—基于应用的重要性,测量装置的成本,维修成本等可能是可接受的;C.大于30% —认为是不可接受—应努力改良的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分析(MSA)-实例

测量系统分析(MSA)-实例

03 实例测量系统分析
偏倚分析
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通过比较测量系统所得结果与已知标准值或参考值之间的差异, 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程度。
计算偏倚值
将测量系统的结果与标准值或参考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偏倚值。
判断偏倚是否可接受
根据所允许的偏倚范围,判断测量系统的偏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内。
线性分析
1 2
测量系统分析(MSA)-实例
目录
•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 实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 实例测量系统分析 • 实例测量系统评价 • 实例总结与改进建议
01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对测量系 统的误差来源、大小及分布进行评 估的过程。
目的
识别测量系统的变异性来源,确 保测量系统能够满足产品质量和 过程控制的要求。
测量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
01
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测量误差的大小和分
布,从而更准确地预测产品质量。
优化生产过程控制
02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生产过程控制的基础,对测量系统进行有效
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降低成本
03
通过减少测量误差,可以减少重复测量、检验和返工等不必要
的操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测量系统分析的步骤
确定分析范围和对象
明确需要分析的测量设备、工 具或方法,以及相关的操作人
员和环境条件。
数据收集
收集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 测量数据,包括重复测量、再 现性数据等。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识别测量系统的变异性来源 。
结果评估与改进

测量系统分析(MSA)通用课件

测量系统分析(MSA)通用课件

稳定性
稳定性是衡量测量系统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性的参数。
稳定性分析通常涉及在一段时间内多次测量同一标准值,以检查测量系统的变化。 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测量系统是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并评估其可靠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衡量测量系统在不 同操作者或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的参 数。
VS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操作 者多次测量的一致性。再现性则涉及 不同操作者或不同条件下测量的结果 是否一致。这些分析有助于评估测量 系统的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并确定 其可靠性。
偏倚通常由校准曲线、线性回归分析或其它统计方法确定。 校准曲线是通过比较已知标准值和测量系统所得值来建立的。 线性回归分析则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并确定是否存 在系统误差。
线性
线性是衡量测量系统在预期范围内的 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参数。
线性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水平的已知标 准值与测量 系统所得值来进行。这种 方法有助于识别测量系统在高、中、 低值的一致性,并确定是否存在非线 性误差。
范围
确定分析所涉及的测量设备和操作人 员范围,以及需要分析的测量过程和 产品特性。
确定测量系统类型
测量设备
根据分析目的和范围,选择适当的测量设备,并了解其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操作人员
确定负责测量的人员,了解其资质、经验和培训情况。
制定分析计划
方法
选择适当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满足要求。
案例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案例
总结词
本案例介绍了如何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以评估 测量系统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本案例通过实际数据展示了如何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 分析。首先,对同一实际样品进行多次测量,计算测 量结果的重复性。接着,对不同时间、不同操作者、 不同仪器条件下进行测量,计算再现性。最后,根据 分析结果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前言:测量系统是评估产品质量和过程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和优化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精确度、稳定性和能力。

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测量系统的详细分析和评估结果。

一、背景介绍在任何生产或制造领域中,对产品进行准确的测量是确保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测量系统即测量工具、设备和人员的组合,用于定量评估产品的属性或特征。

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测量系统对于正确评估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满足客户要求至关重要。

二、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的性能,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该分析有助于确定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评估测量设备和工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并为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帮助生产商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MSA方法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偏差和准确度分析、稳定性分析以及测量能力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方差分析或组件间方差分析等方法。

四、评估结果1.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通过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测量,计算重复性和再现性指标。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测量系统中存在的误差来源,以及测量设备和操作者之间的差异。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结果对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偏差和准确度分析:通过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分析测量系统的偏差和准确度。

评估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并确定偏差的来源。

这有助于改进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3. 稳定性分析: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查看测量结果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

通过监测和控制稳定性,可以确保测量系统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

4. 测量能力评估: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即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

通过分析测量系统的变异性、精确度和准确度,评估其对于产品特性的测量能力。

五、结论与改进建议基于对测量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较高,能够提供一致性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测量系统分析MSA概念

测量系统分析MSA概念
1 1 1 1 2 2 2 1 2 2
第一次
76 75 74 74 76 76 75 75 74 75 75.0
操作员 C 第二次 第三次
75
75
76
76
76
76
74
74
75
74
76
76
75
74
74
76
74
76
76
74
75.1
75.1
极差
1 1 2 0 2 0 1 2 2 2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 1999年9月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
• 第3步
– 计算极差,如:
零件 #
1 2 3 4 5
操作员 A
1.75 1.75 1.65 1.70 1.70
操作员 B
1.70 1.65 1.65 1.70 1.65
极差
0.05 0.10 0.00 0.00 0.05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 1999年9月
模块 12 - MSA
第 6片
测量系统分析
• 量具再现性的定义
– 再现性
• 由不同操作人员使用同一测量装置并测量同一特性 时,测量平均值之间的变差。这通常被称为操作员 变差。
再现性 = 操作员变差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 1999年9月
模块 12 - MSA
第 7片
第 3片
测量系统分析
• 测量系统分析 (MSA) 由哪些部分组成?
– 量具重复性 – 量具再现性 – 偏倚 – 线性 – 稳定性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 1999年9月

测量系统分析MSA控制程序

测量系统分析MSA控制程序

测量系统分析MSA控制程序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MSA)是一种常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稳定性、准确性和重复性的方法。

通过进行MSA,我们能够确定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对MSA 的控制程序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MSA的控制程序应包括测量系统评估的标准和流程。

评估标准应明确规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和灵敏度等指标。

流程则应明确整个评估过程的步骤和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获取样本数据、计算和分析结果等。

其次,控制程序应确定测量系统评估的频率和时机。

根据测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确定合适的评估频率是必要的。

一般而言,对于关键性的测量系统,应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和准确。

此外,控制程序还需要明确负责执行MSA评估的责任人。

这些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评估标准和流程。

他们还应及时记录和报告评估结果,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控制程序还应包括对受控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测量系统的平均值、方差、正态分布和相关性分析等。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应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方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控制程序还应包括对测量系统的改进和优化的方案。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根据这些问题和不足,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比如调整测量仪器的校准和维护计划、优化测量工艺等。

改进和优化方案应具体、可行,并能够有效地提升测量系统的性能。

综上所述,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控制程序应包括评估标准和流程、评估的频率和时机、执行MSA评估的责任人、对受控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改进和优化的方案。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控制程序,可以确保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五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五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五性在制造业和质量控制领域,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 MSA)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有助于确定测量设备、方法和操作人员是否能够准确可靠地获取数据,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MSA 通常包括五个特性的评估,即准确性、精确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五个特性。

一、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测量是否正确。

如果一个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差,那么即使测量结果很稳定和精确,也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要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通常会使用偏倚(Bias)这个概念。

偏倚是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

例如,我们用一把尺子去测量一个标准长度为 10 厘米的物体,如果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 98 厘米,那么就存在-02 厘米的偏倚。

为了减少偏倚,提高准确性,我们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与标准值保持一致。

同时,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正确的测量方法也对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精确性(Precision)精确性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Repeatability)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操作人员使用同一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而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则是不同操作人员、不同测量设备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同一零件进行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如果一个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好,那么无论谁来测量,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测量,得到的结果都应该非常接近。

例如,在测量一个零件的尺寸时,如果同一个人多次测量的结果差异很小,或者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也很相近,那么这个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就比较高。

为了提高精确性,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稳定性(Stability)稳定性是指测量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MSA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MSA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重复性(Repeatability)
• 重复性:传统上把重复性看作“评价人内变异性”。 是指由同 一位作业者,用同一种量具,多次量测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
3.
4.
须有合格之分析人员,待分析之量具,以及必要之环境。
搜集足够之数据,再依据所使用之分析记录执行分析作 业。 ——盲测
5.
6.
数据分析
结论判定此量测系统是处于可接受、勉强接受或不能接受。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测量系统分析的项目
1. 2. 3. 4. 5. 6. 偏倚(Bias) 稳定性(Stability) 线性(Linearity)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零件变异(Part Variation)
为了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差要能证明其具有有效的分辨率/力(effective resolution),并且小于制造过程的变差者中精度较高者, 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 较高者的十分之一(10-1法则)。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可能随被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 若真的如此,则测量系统的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 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ing System Analysis
Daimler Chrysler Corporation Ford Motor Company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课程大纲
测量和测量系统基本概念 测量系统的特性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计量型仪器的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仪器的测量系统分析
指由人员、被测量、量具/夹具及其它设备、环境、操作程序/操作 方法或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基本概念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一、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是指由测量仪器(设备)、测量软件、测量操作人员和被测量物所组成的三个整体。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指检测测量系统以便更好地了解影响测量结果的变异来源及其分布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系统分析可把握当前所用的测量系统有无问题和主要问题出在哪里,以便及时纠正偏差,使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重复性也叫设备变差。

用同一评价者在同一测量设备上多次测量同一部件,可评价测量设备的变差有多大。

再现性也叫人为变差。

用不同的评价者在同一测量设备上多次测量同一部件,可分析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多大。

二、GRR评价方法(GRR变异等于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变异之和)1.首先界定此测量系统用于何处,如产品检验或工序控制2.选出10个可代表覆盖整个工序变化范围的样品3.从测试人员中选择2~3人对每个样品进行2~3次随机测量4.记录测量结果并用重复性和再现性表进行运算5.用判别标准进行判断,确定此系统是否合格6.对不合格之测量系统进行适当处理三、测量系统分析标准1.测量系统的精度(分辨率)需比被测量体要求精度高一个数量级,即如要求测量精度是0.001,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须是0.0001。

2.如果GRR小于所测零件公差的10%,则此系统无问题。

3.如果GRR大于所测零件公差的10%而小于20%,那么此测量系统是可以接受的。

4.如果GRR大于所测零件公差的20%而小于30%,则接受的依据是数据测量系统的重要程度和商业成本。

5.如果GRR大于所测零件公差的30%,那么此测量系统不能接受,并且需要进行改善。

四、测量系统的控制测量系统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看GRR是否超出标准范围。

2.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使其符合标准要求。

3.对测量系统要有规范的仪器校正标识卡和最后使用期限。

4.要有专人负责和管理仪器软硬件,并定期加以维护,确保其工作在正常状态。

MSA培训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MSA培训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MSA培训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重复性-1
l 测量过程的重复性意味着测量系统自身的变异是 一致的。由于仪器自身以及零件在仪器中位置变 化导致的测量变差是重复性误差的两个一般原因。 由于子组重复测量的极差代表了这两种变差,极 差图将显示测量过程的一致性。如果极差图失控, 通常测量过程的一致性有问题。如果极差受控, 则仪器变差及测量过程在研究期间是一致的。
l
%AV=100[
]
l % R&R=100[
]
l
%PV=100[ ]
l l
PPT文档演模板
各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将不等于100%。
应对过程变差的百分比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测量
系统是否能适合预期的运用。
MSA培训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均值和极差法-9
各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将不等于100%。
l 应对过程变差的百分比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适合预期的 运用。
重复性-5
PPT文档演模板
MSA培训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重复性-6
R图控制限: R=25/10=2.5 D3=0.000 D4=2.575(见表3) UCLR=R ×D4=2.5×2.575 LCLR= R×D3=0.000
重复性或量具变差的估计:
式中d2*从表2中查得,它是依赖于试验次数(m=3)及零件数量乘 以评价人数量(g=5 ×2=10)。
于设备变差的平方与评价人变差的平方之和在开 发,即:
R﹠R=
PPT文档演模板
MSA培训教材测量系统分析
均值和极差法-6 总变差(TV)计算公式
l 零 件 间 变 差 ( PV或 σp ) 等 于 零 件 均 值 的 极 差 (RP)乘以一个常数(K3), K3取决于量具研究 中所用零件的个数。

测量系统分析(MSA)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指导书1、目的通过MSA,了解测量变差的来源,测量系统能否被接受,测量系统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并针对问题适时采取纠正措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中列出的测量系统。

3、职责3.1 质量部计量室负责编制MSA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各相关部门配合做好MSA工作。

4、工作程序4.1 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时机4.1.1初次分析应在试生产中且在正式提交PPAP之前进行。

4.1.2一般每间隔一年要实施一次MSA。

4.1.3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适时增加分析频次和重新分析:(1)量具进行了较大的维修;(2)量具失准时;(3)顾客需要时;(4)重新提交PPAP时;(5)测量系统发生变化时。

4.2 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准备要求4.2.1制定MSA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需分析的测量系统;(2)确定用于分析的待测参数/尺寸或质量特性;(3)确定分析方法:对计量型测量系统,可采用极差法和均值极差法;对计数型测量系统,可采用小样法;(4)确定测试环境:应尽可能与测量系统实际使用的环境条件相一致;(5)对于破坏性测量,由于不能进行重复测量,可采用模拟的方法并尽可能使其接近真实分析(如不可行,可不作MSA分析);(6)确定分析人员和测量人员;(7)确定样品数量和重复读数次数。

4.2.2量具准备(1)应针对具体尺寸/特性选择有关作业指导书指定的量具,如有关作业指导书未明确规定某种编号的量具,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场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量具作MSA分析;(2)确保要分析的量具是经校准合格的;(3)起的分辨力i一般应小于被测参数允许查T的1/10,即i<T/10。

在仪器读数中,如有可能,读数应取值最小刻度的一半。

4.2.3测试操作人员和分析人员的选择(1)在MSA分析时,测试操作人员和分析人员不能是同一个人,测试操作(2)人员实施测量并读数,分析人员作记录并完成随后的分析工作;应优先选择通常情况下实际使用所选定的量具实施测试的操作工/检验员作为测试操作人员,以确保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与日后的正式生产或过程更改的实际情况相符;(3)应选择熟悉测试和MSA分析方法的人员作为分析人员。

部门技术人员MSA测量系统分析基本概念培训教案PPT模板课件

部门技术人员MSA测量系统分析基本概念培训教案PPT模板课件

点此编辑标题
在此输入详细文字介绍和详细信 息,在此输入详细文字介绍和详
细信息。
点此编辑标题
在此输入详细文字介绍和详 细信息,在此输入详细文字
介绍和详细信息。
点此编辑标题
在此输入详细文字介绍和详细信 息,在此输入详细文字介绍和详 细信息。
点此编辑标题
在此输入详细文字介绍和详 细信息,在此输入详细文字 介绍和详细信息。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后,再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 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 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此处添 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 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ADD TITLE
40%
ADD TITLE
再此框中选择粘贴。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再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 可,不必繁琐。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再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 可,不必繁琐。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
3.稳定性:测量系统保 持其位置变差和宽度变 差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5.线性:在量具正 常的工作范围内偏 倚的变化程度。
4.偏倚:观测平均值(在 重复条件下的测量)与 一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6. 属 性 的 一 致 性 : 计 数 型 (属性)测量系统中系统 内、系统间及系统与标准 之间判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再此框中 选择粘贴。
输入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再此框中 选择粘贴。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程序(MSA)1目的控制计量器具的特性及变异性,使所有测量系统维持在正常及最佳水平,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控制计划》中规定的量具,顾客要求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量具以及《控制计划》中更新的量具。

3术语和定义3.1测量系统用于量化一个测量单位或确定被测特性性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条件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的整个过程。

3.2盲测法在实际测量环境下,操作者在事先不知道正在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

3.3 重复性由一个操作者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个产品的同一个特性时,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变差。

通常指设备变差用EV表示。

3.4 再现性由不同的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个产品的同一个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通常指人员变差用AV表示。

3.5 稳定性(或漂移)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个基准或产品某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3.6 偏移测量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传统上统称为准确度。

3.7 线性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移(准确度)的差值的分布状。

3.8 量具任何用于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通常指生产中使用的监控测量装置。

4职责和权限4.1 品质管理部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流程的制订以及基准件的测量。

4.2 生产单位负责测量系统的分析。

4.3 APQP小组负责制定MSA分析计划并对检测能力不足的量具的适用性重新进行评价。

5 流程6 内容和要求6.1制定分析计划APQP 小组中的品质管理部门人员根据《控制计划》制定《 产品MSA 研究计划》,经APQP 小组组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生产单位负责实施。

6.2 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R &R) 6.2.1分析前准备6.2.1.1根据《 产品MSA 研究计划》选取欲进行分析的量具及零件。

6.2.1.2从日常操作该量具的人员中挑选3人参与分析。

6.2.1.3决定测量的次数3次以上。

测量系统分析MSA教案

测量系统分析MSA教案

1.目的评估测量系统的正确性和能力来加强生产工序和控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凡公司控制计划中所要求的和/或顾客要求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均适用之。

3.权责3.1.品质部对工厂所有必要的测量系统和量具进行分析和鉴定。

3.2.APQP小组负责对能力不足量具及适用性重新评估并确定对策。

3.3.管理代表负责核准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4.名词解释4.1.R&R分析:量具再现性与重复性分析。

重复性是指同一种量具同一位作业者,当多次量测相同零件的指定特性时所得的变异。

再现性是指不同作业者以相同量具量测相同产品的特性时量测平均值的变异。

4.2.准确度:重复量测的平均值与设定值的差。

4.3精密度:重复量测时,其量测数据差异的程度。

4.4.MSA:指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的简称。

4.5.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4.6计量型与计数型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用具体的连续的数值来表述,这样的测量系统称之为计量型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用定性的数据来表述,如用通过或不能通过塞规的方式来描述一只圆棒直径尺寸,这样的测量系统称之为计数型测量系统。

计量型测量系统和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将用到不同的方法。

4.7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4.8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0.02mm。

4.9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

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

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1.41PV/GR&R。

4.10.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分辨力的因素: 1)传感器的灵敏度 2)读出装置的最小显示单位
稳定性的概念及要求
定义:测量系统的均值和标准差随时间的变化保持 稳定和可预测的状态
特征:没有漂移、没有突然的偏移和循环趋势等. 采用控制图评价与监控
稳定性
是对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评价。
基准值
好的 稳定性
Time 1 Time 2
环境
测量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测量系统要具有足够的分辨力 测量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统计稳定 测量系统要具有线性
分辨力的概念及要求
分辨力 (Discrimination) 指示装置可以有效辨别所指示的紧密
相邻量值能力的定量表示。 ——ISO 10012/1:1992
分辨力的要求: 1)最小测量单位/容差≤10% (用于计量型合格判定) 2)最小测量单位/过程变差≤10% (用于计量型过程控制)
(Gage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
——对测量系统随机误差的综合评定。 目前已成为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指标。
2.2 测量系统的数据结构
测量数据=零件的基准值+测量误差
σT2
=
σ
2 P
+σ m2
σm2 = σe2 +σo2
(TV )2 = (PV )2 + ( AV )2 + (EV )2
product
measurement
准确度
波动
测量系统波动 - 通过 “R&R ”确定
精密度
σ
2 total
=
σ
2 product
+以表示它们 之间关于特殊特性的关系

测量过程:赋值过程


测量系统

事物(产品)

操作人员 操作程序
数据

量具
(测量结果)
认识波动
长期 过程波动
过程波动
实际的过程波动
短期 过程波动
波动 /样本
测量波动
测量仪器 波动
操作者 波动
重复性
校准
稳定性
线形
为了识别实际的过程波动, 必须首先识别由于测量系统造成的波动,并且从 过程波动中除去
过程波动的可能来源
长期 过程波动
过程波动
实际的过程波动
测量波动
短期 过程波动
波动 w/i 样本
3.通过极差图表现
σe
=
R
/
d
* 2
=
2.5 /1.72
d2*(m,g)
重复性= EV = 5.15σ e
不同的测量人员、使用相同设备、在同一实验室采用 相同的方法对同一另件的同一特性测量的结果,其相互接近 的程度。
—— ISO 5725-1
再现性= AV = 6σ 0
不同的测量人员 相同的量具 相同零件的 同一特性
2.1 测量系统误差的基本类型之三
重复性与再现性= (R & R)2 = ( AV )2 + (EV )2
测量仪器 波动
操作者 波动
重复性
校准
稳定性
线性
我们将 “重复性” 和 “再现性” 作为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基本模型
σ = σ + σ 2 Total
2 Product
2 Measuremen t System
总波动等于真正的产品波动加上测量系统的误差
测量误差的影响
均值
测量系统编依倚 -通过校准确定
µ µ µ = + total
线性度 % Linearity
在预期工作范围内线性误差的变化率。
要求: 要具有线性 线性要小
案例:见书本P149页
二、测量系统误差的基本类型
测量系统误差的基本类型 测量系统的数据结构 测量系统的评价方法
2.1 测量系统误差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重复性(Repeatability)

软件
设备
测量系统的要素:
测量方法 测量环境 仪器设备
测量系统 被测量对 测量人员 计量基准 象的特征
测量波动的来源
工具
机器的稳定性 疲劳 电源不稳定 运算不稳定
工作方法
数据输入 测量人员培训 校准频率 维护标准 充分的工作时间 标准程序 测量人员的技术
湿度 清洁 振动 线性波动 温度波动
测量波动
相同的测量人员、使用同一设备、在同一次校准期间、 同一实验室、采用相同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对同一零件 的同一特性测量的结果,其相互接近的程度。
—— ISO 5725-1
重复性= EV = 6σ e
同一测量人员 同一量具 同一零件 的同一特性
2.1 测量系统误差的基本类型之二
(2)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考察测量系统稳定性要明确的三个问题
¾测量系统的外部条件是什么? ¾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能保持多久? ¾测量系统的标准差是否达到要求?
线性
基准值
偏倚较小
基准值
偏倚较大
观测的平均值 范围的较低部分
观测的平均值 范围的较高部分
观测的平均值
无偏倚
有偏倚
基准值
线性 Linearity
量具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差的 稳定性
基准值
Time 1 Time 2
Time 3
Time 3
稳定性的例子
DCM StanDdaCrMd #St1andard #1 DCM Standard #1
校正稳定性
950
940
930
920
959010 94900 992380090 918080 908070 890 888060 878050 860 Date8/T5i0me Date/Time
(R & R)2 = ( AV )2 + (EV )2
%R & R = R & R /(TV )
测量系统波动的计算
——在数据中将测量系统的波动和零件的波动分离 重复性的计算 再现性的计算 GRR的计算
案例:见书本P153页
重复性
1. 重复性研究的是测量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2. 重复性误差的原因
z仪器本身 z零件在仪器中位置的变化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基本内容
一、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系统误差的基本类型 三、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 四、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
一、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
为什么研究测量系统? 什么是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为什么研究测量系统
测量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偏倚和方差 数据质量差要改进测量系统
校正稳定性
4/17/96 6/26/96 9/18/96 12/11/96 2/21/97 4/17/966/26/969/18/9612/11/962/21/97
820 810 800 790 780 770 760 750 740 730
Date/Time
校正稳定性
4/3/96 6/19/96 8/21/96 10/30/96 1/8/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