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跟师笔记[1]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学
习
档
案
管理单位:
指导老师姓名:
继承人姓名:
继承时间段: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制
目录
注:1、本学习档案每半年为一时间段,按目录顺序装订后归档;
2、发表论文及论著提供封面和论文复印件;
3、在研课题情况提供年度进展报告。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平时考核表
本月跟师天数:天导师签名:门诊部负责人(科室主任)签字:
本月独立临床实践天数:天科室主任签字:
2、“跟师日期”和“独立临床日期”均要求填写具体日期,须注明上午或是下午。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每月心得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医案记录(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就诊日期:初诊、复诊发病节气: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过敏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中医诊断:
证候诊断:
西医诊断:
治法:
处方:
复诊:
心得体会:
签名:
年月日指导老师评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签名:
年月日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年度考核表
继承人姓名:导师姓名: 师承专业: 检查时间:年月日
注:1、Ⅰ和Ⅱ项为考核项目,加★为重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为考核合格;未达到规定要求为考核不合格;
2、Ⅲ—Ⅴ项为检查项目,如实填写检查结果。
考核人(签章):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签章):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跟
师
学
习
笔
记
本
省 (区、市):
管理单位:
指导老师姓名:
继承人姓名:
记录时间段: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经
典
学
习
笔
记
本
省 (区、市):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开展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第七批继承工作”)。为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为期3年的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继承人较好地继承掌握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技术专长,成长为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坚持中医原创思维、临床(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二、遴选条件
(一)指导老师
1.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受聘担任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正高级职称的老中医药(含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药)专家;
(2)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30年(时间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时间截止点下同);
(3)有丰富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本专业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或专科专病的知名专家,医德医风好,群众满意度高,得到同行公认;
(4)身体健康,坚持临床(实践),能够保证每周不少于1.5个工作日的带教时间,保证教学计划和带教任务的完成。
2.推荐要求
(1)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及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岐黄学者可直接入选指导老师;
(2)符合遴选条件的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省级及以上三甲综合医院与妇幼保健等机构符合条件的老中医药专家在本省(区、市)申报人员中应各占一定比例;
(3)符合遴选条件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老中医药专家按分配名额进行推荐;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一:跟师心得体会
跟师心得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崔荣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到家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如今2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2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供同道参考、借鉴。
一、在跟师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做到“两
要”,这是跟师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一要了解老师所在医院及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其师从何人,是家传还是师承,对哪家医论有所精研,其医疗特色是什么,注重哪家理论等。掌握了这些情况,就能了解其学术源流及学术思想,其继承和发展了哪些理论与观点。这样,总结其经验时,就有所依据;二是要了解老师的学术特长和经验特色。并围绕这方面问题,广泛收集资料,要积累和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们将来进行学术经验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据。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开展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第七批继承工作”)。为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为期3年的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继承人较好地继承掌握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技术专长,成长为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坚持中医原创思维、临床(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二、遴选条件
(一)指导老师
1.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受聘担任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正高级职称的老中医药(含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药)专家;
(2)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30年(时间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时间截止点下同);
(3)有丰富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本专业的学科(学术)带头人或专科专病的知名专家,医德医风好,群众满意度高,得到同行公认;
(4)身体健康,坚持临床(实践),能够保证每周不少于1.5个工作日的带教时间,保证教学计划和带教任务的完成。
2.推荐要求
(1)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及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岐黄学者可直接入选指导老师;
(2)符合遴选条件的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省级及以上三甲综合医院与妇幼保健等机构符合条件的老中医药专家在本省(区、市)申报人员中应各占一定比例;
(3)符合遴选条件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老中医药专家按分配名额进行推荐;
2016跟师学习心得
2016跟师学习心得
跟师学习能让你收获更大,下面小编为大伙儿带来了跟师学习心得体味范文,大伙儿一起来看看吧。
2016跟师学习心得【篇1】
巷道卫生院中医馆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躯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咨询,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习惯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别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慕,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爱慕,不少人希翼了解它学习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不少人觉得无从学起,别知从哪入手。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尾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奇特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别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经过自己的学习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今依照我们的学习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味。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
中医学特别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具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别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妨碍的。并且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紧密关系,人类在能动地习惯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别仅在要思考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妨碍。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算是一具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所以,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体位,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大夫,以期经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平衡取得更好的疗效。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荒患者别宜针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别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部别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烈运动后别宜立即扎针。再次,人体在别同的季节妨碍下,也以别同的生理功能来习惯。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所以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入侵,务必嘱咐患者别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_中医师承个人感悟与收获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_中医师承个人感悟与收获
中医师承是指中医的师徒关系,徒弟向师傅学习并继承知识、文化、技艺等,并且具有传承,只有传承才能师承。也就是说师徒传授的关系或学习并继承。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中医师承学习的心得体会,欢迎欣赏。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尹华荣名老中医跟师体会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
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 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
陈家礼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陈家礼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陈家礼老中医祖籍江苏省徐州市,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曾师从朱良春先生,是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山西省名中医。临床40余年来,致力于教学、临床、科研事业,成果颇丰。在学术上崇尚经典学派,潜心研究,博览群书又学古不泥,与时俱进,为中医事业默默奋斗。40年如一日,勤读书,多临床。侍诊中,感受到陈老不仅具有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工作、生活中和蔼可亲,作风严谨,一丝不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三年的侍诊和学习,不仅看到了陈老对中医事业的孜孜一求,更是感受到陈老扎实的中医内涵和独特的诊疗技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是对陈老学术渊源的概述。陈老不仅吸纳了《内经》中对脾胃有关生理、病理以及与其他脏腑关系方面的学说,且对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等其他医家关于脾胃学说的思想进行了归纳,并按照各医家的学说特点,指出要深刻理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饯行脾胃论思想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第二方面是对陈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跟师学习三年,随诊和整理陈老病案,认为陈老学术思想:一是脾统四脏,脾旺不受邪。二是审病问诊重脾胃。三是诊法合参重舌诊。四是治病崇脾治。五是善用调气,燮理中焦。临床上从问诊到治疗总不离脾胃。如“脾统四脏”,治病崇脾。陈老特别推崇李东垣之说:“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认为脾胃受损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临证时从机体的整体观出发,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以脾胃为本,脾统四脏,治病当崇脾治,注重脾胃中气,处处以运脾和胃为法度,调补脾胃,顾护脾胃。诊病辨证重脾胃。陈老受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学术思想影响,在脏腑辨证中形成了“以调理脾胃为核心”的诊疗体系。四诊合参重舌诊。陈老指出舌象是疾病的一种比较敏感体征,“舌为脾胃之外侯,苔受胃气所熏蒸”,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开窍于口,从舌诊即可辨脾胃。在用药上,陈老认为凡脾胃虚弱,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或起居失宜,令中焦沤渍功能失常,则寒、热、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内蕴,往往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并存、气虚气滞、阴虚夹湿等多种复杂临床症候,临床善以对药处理;认为利用药引的功效,即可以引药入经,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又可以照顾兼病兼症、固护正气、降低毒性、矫除药物异味等;
实用文_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通用4篇)_1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通用4篇)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1
(一)深究医理,循序渐进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习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
(二)熟读精思,妙识通圆
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坚持读书,虚心学习,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医理精熟,医技精湛,我们是我们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学,每于临证之中,常根据实际病例,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如有一患者每夜发烧二小时许,历经数医,久治不愈。然任继学诊毕,曰:“此有瘀血。”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
跟师心得
跟师心得(一)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我对名中医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
浅谈我对名中医经验传承的体会
郓城县中医医院
我在山东首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和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期间曾有幸跟随多名名中医专家抄方诊病,期间所闻所见确有明确疗效的临证医案,让我自此对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有了直观、深刻的印象。对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传承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现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一、传承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艰巨的工作,提炼总结出宝贵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继承者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素质:1、要有较好的中医经典功底,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医,才会有攻坚破难的坚定意志。2、要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我的临床启蒙老师吴德俭先生在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吴德俭传承工作室启动仪式上说:“人文情怀是名医身上的重要品格,与医术相比,它不只是医德的体现,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显露的是人文素养、品格修行融于专业技术后的综合表现。他以仁爱、友善为特点,强调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开导病人,富于同情心,追求人性化”。3、谦逊好学,善于沟通和交流也是传承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专家宝贵经验的形成与发展,非一朝一夕,要全面总结,必须与可能影响专家经验形成的学者和能够
领悟其辨证思维的同门等进行充足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最大限度的立足现有资源,整理挖掘专家经验。
二、继承有渊源,学术有流派
名中医效若桴鼓的临证经验,往往是几代中医先贤宝贵经验的结晶,从学术流派着手,深入的钻研与名中医有学术渊源的中医前辈先贤的学术著作,寻觅其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对加深理解名中医临证遣方的深意,领会名中医家传或师传学术思想的精髓有重要的价值。云南名医吴佩衡善用附子著称,人誉“吴附子”,其门人众多,观其脉案,多“注重阳气,擅用附子”,乃火神派一脉相承。我的第二位临床启蒙老师全国名中医丁书文先生,诊治心系疾病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创立了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心系疾病的理论体系,2009年我在全国第二批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期间跟随丁老抄方,每见丁老先生重用黄芩、黄柏等药物治疗心系疾病,其研究生、硕士生、博士后研究生数人遣方用药也宗先生“热毒”论,擅用清热解毒药物,可见其学术经验的继承离不开研究学术思想的最初创立者的临证经验,博及其源,辨清学术流派,方能更好的继承。
2023年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2篇
2023年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2篇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1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
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_中医师承个人感悟与收获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_中医师承个人感悟与收获
中医师承是指中医的师徒关系,徒弟向师傅学习并继承知识、文化、技艺等,并且具有传承,只有传承才能师承。也就是说师徒传授的关系或学习并继承。下面是店铺带来的中医师承学习的心得体会,欢迎欣赏。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尹华荣名老中医跟师体会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
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 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跟师笔记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跟师笔
记
实用标准文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划跟师笔记继承工作教学单位:XXX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XXX指导老师:XXX主任医师
继承人姓名:XXX
启用日期:2008-09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2008年11月25日,农历戊子年十月二十八,XXX。
XXX,男,71岁,因“腰部疼痛1年余,加重伴右下肢牵扯痛6月余”入院,中医诊断“腰痛”。
近日口干口苦,睡眠欠佳,小便色黄,大便难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辩证为肾阴亏虚证。
治则为补肾固本。
桑寄生1包续断1包宽筋藤1包威灵仙1包
延胡索1包三七1包乌药1包怀牛膝1包
黄柏1包忍冬藤1包连翘1包甘草1包
钩藤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中医以为“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腰府失养,经脉淤滞,不公例痛。腰痛辨证,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即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辨治的枢纽,第一宜分清标本前后缓急,审邪正主次轻重,标本分身。以本虚为主者,治宜补虚为先,分身祛邪;邪实为主者,治宜祛邪通络为主,兼以补肾固本。治实不忘其虚,补虚当顾实在,勿犯虚真假实之戒。
出色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2008年11月26日,农历戊子年十月二十九,XXX。
骆文明,男性,49岁,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伴行走不稳5月余”入院,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渺小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
治则为养阴通络,活血祛瘀。
地龙1包僵蚕1包钩藤1包赤芍1包
丹参1包田七1包沙参1包麦冬1包
郁金1包全蝎1包黄芪1包太子参1包
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结业论文_邓琤琤[1]
题
目:1、继承谢强教授学术经验学习小结2、
谢强清阳清窍及脏窍相关观辨治耳鼻咽喉疾病的经验———继承谢强教授学术经验总结报告(学术论文)
指导老师:谢强(教授主任中医师)学术继承人:邓琤琤1(主任中医师)学习时间: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
第一部分:继承谢强教授学术经验学习小结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实施的第三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已经结束,作为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与荣幸。通过三年师承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谢强教授,受益匪浅,医德医技在继承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现就三年的继承学习小结如下。
一、明确目的,保证了继承学习圆满完成继承工作初始,我们师生就坐下来逐字逐句、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国家两部一局有关继承学习的文件精神。认识到,师承工作是国家为抢救老中医学术经验采取的紧急措施,这是关系到中医事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是中医事业的百年大计。所以继承老师的学术经验,不仅是学生个人提高医技的事,更重要的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学好。如果仅为了晋升职称,或是为了某些名利,是不能把师承学习搞好的。参加师承的学员,大多都是科室的业务骨干,因此要处理好工作与师承学习的关系,要做到工作与师承学习两不误。国家制定的师承方针,就是让学生在老师身旁随师学习,将老师的学术思想与诊疗技术继承下来,特别是为了让老师的一些学术专长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切实搞好这项工作。正因为端正了学习的目的和态度,所以我们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了三年的继承学习。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总结及措施方案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善国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
唐伯亮是乐至县人,男,汉族,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尤其对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江市人民政府授予《江市名中医》称号、2009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善国医师简介
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200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从2010年至2012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
1.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
期:1147-1149.善国.
2.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陈善国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
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 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 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 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30 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09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 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
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2002 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从2010年至2012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
1.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 期:11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划跟师笔记
继承工作教学单位:
指导老师:继承人姓名:启用日期:
2008年11月25日,农历戊子年十月二十八,小雪。
邓奎,男,71岁,因“腰部疼痛1年余,加重伴右下肢牵扯痛6月余”入院,中医诊断“腰痛”。
近日口干口苦,睡眠欠佳,小便色黄,大便难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辩证为肾阴亏虚证。
治则为补肾固本。
桑寄生1包续断1包宽筋藤1包威灵仙1包
延胡索1包三七1包乌药1包怀牛膝1包
黄柏1包忍冬藤1包连翘1包甘草1包
钩藤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腰府失养,经脉淤滞,不通则痛。腰痛辨证,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即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辨治的关键,首先宜分清标本先后缓急,审邪正主次轻重,标本兼顾。以本虚为主者,治宜补虚为先,兼顾祛邪;邪实为主者,治宜祛邪通络为主,兼以补肾固本。治实不忘其虚,补虚当顾其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2008年11月26日,农历戊子年十月二十九,小雪。
骆文明,男性,49岁,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伴行走不稳5月余”入院,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微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
治则为养阴通络,活血祛瘀。
地龙1包僵蚕1包钩藤1包赤芍1包
丹参1包田七1包沙参1包麦冬1包
郁金1包全蝎1包黄芪1包太子参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中风的病机为肝阳暴亢,阴虚风动,风火挟痰上犯脑窍,横窜经络。缺血性中风为风、火、痰、瘀阻滞脉络瘀塞;出血性中风则为血溢脉外,滞留成瘀。《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薄厥”。
2008年12月2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初五,小雪。
邓伯荣,男,60岁,因“四肢乏力3年余”入院,中医诊断“痿证”。
近日痰多,泡沫样,夜甚,影响睡眠,口干欲饮,汗多,头痒,舌淡红苔白,脉细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证。
治则为补气健脾养阴。
党参1包麦冬1包沙参1包丹参1包
钩藤1包地龙1包赤芍1包蒺藜1包
黄芩1包枳实1包宽筋藤1包田七1包
鸡血藤1包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素问·痿论》篇云:“治痿者独取阳明”。此“阳明”之意,不单指手足阳明经,而是泛指中焦脾胃。治疗痿证采用补气健脾法既为此意。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胃津得复,则肺津充足,脏腑气血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2008年12月5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初八,小雪。
柴跃明,男性,42岁,因“左侧肢体乏力14天”入院,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近日口干口苦,右侧头痛,心烦,夜眠欠佳,大便不畅,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辩证为肝火上炎,痰湿内蕴证。
治则为清肝除痰祛湿。
菊花1包栀子1包钩藤1包柴胡1包
龙胆草1包生地1包葶苈子1包蒺藜1包
丹皮1包枳实1包虎杖1包麦冬1包
火麻仁1包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者,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主要表现为口眼喎斜,语言不利或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喎僻不遂,并且常有先兆症,及后遗症出现。中经络者分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以及肝肾阴虚,风火上扰。
贺震寰,男,74岁,因“反复颈肩部疼痛6年余,颈椎术后8月余”入院,中医诊断“痿证”。
四肢麻木,二便失禁,纳眠差,小便频,口干,舌淡红苔白,脉弦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证。
治则为补气养阴,活血通络。
太子参1包麦冬1包桑寄生1包牛膝1包
宽筋藤1包钩藤1包牛大力1包黄芪1包
丹参1包田七1包地龙1包肉苁蓉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廖敬章,男性,38岁,因“反复四肢抽搐4月余”入院,中医诊断“癫痫”。神志欠清,间歇性抽搐,情绪不稳,眠差,舌象检查欠配合,脉弦数。
辩证为痰热蒙蔽轻窍,肺痿阴虚,肝风内动证。
治则为清热除痰,益气养阴。
水牛角1包石菖蒲1包钩藤1包郁金1包
枝子1包连翘1包胆星1包天麻1包
地龙1包枳实1包白芍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一般认为,癫痫的发生大多由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他病之后,使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而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痰热上逆,阻滞气机,闭塞清窍为本证的基本病机
吴永群,男,20岁,因“吸入浓烟后晕厥5小时,头晕头痛14小时”入院,中医诊断“厥证”。
头晕,纳眠可,口干,口苦,耳聋(高压氧治疗后),舌淡胖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
辩证为肝火上炎,肝胆热蕴,肝肾不足。
治则为滋阴平亢,除湿清热。
菊花1包钩藤1包天麻1包蒺藜1包
栀子1包麦冬1包沙参1包郁金1包
枳壳1包丹参1包白芍1包黄芩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对于厥证的治疗,首先应分别虚实,进行急救,发作时应该紧急回厥醒神。
实证常见气窒息粗,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脉沉实或沉伏。虚证则见气息微弱,张口自汗,肤冷肢凉,脉沉微细。此外,可配合针刺疗法,促其清醒。
清醒以后,则应分辨气、血、痰、食诸厥进行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