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典型例题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到易拉罐的底部出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 .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C .冰中加盐降低了冰的熔点D .用体温计也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在0C ︒的环境中,把一块5C ︒-的冰投入0C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冰全部熔化B .冰有少部分熔化C .水有少部分凝固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3.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
某种物质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F 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B .在FG 线段之间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C .G 点表示该物质全部凝固成固态D .在GH 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降低4.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 .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D.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5.下列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和棉毛织物放在一起的樟脑丸变小,这一过程中樟脑丸发生的是汽化现象B.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液化,可用于人工降雨C.在高烧病人的皮肤擦拭酒精可以降低病人的体温,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D.在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更好的保存蔬菜,是因为水凝固时放热6.下表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汞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的过程中需要吸热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D.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霜的形成是一个吸热过程8.冬天,生活中的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比热容大B.比热容小C.凝固点低D.凝固点高9.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熔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熔熔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2、(2010广东)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3、(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4、(2010荆门)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5、(2010南通)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6、(2010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7、(2010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8、(2010宜昌)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9、(2010龙岩)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 如图,表示在晶体熔化成液体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 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 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 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答案】 A【解析】【解答】解:A、在晶体熔化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晶体熔化的图象,A符合题意;B、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但图象中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B不符合题意;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图象应为倾斜的直线,C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知,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分析图象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图象变化规律,从图象中正确、迅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根据对有关物理规律的掌握,判断图象能否正确反映物理规律.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3.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4.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5.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你考试正在使用的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B. 你正在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6.5℃C. 你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D. 你所在考场的日光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200mA【答案】D【解析】【解答】解:A、新2B铅笔的长度约20cm,不会达到30cm,故A不符合实际;B、考试的考场内气温约为30℃,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重力为G=500N,单脚的受力面积为0.02m2,故走进考场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p= = = =2.5×104Pa,故C不符合实际;D、考场的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W,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I= =≈0.2A=200mA,故D符合实际.故选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6.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 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 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其浮力小于重力,故A错误;B、在夏天,人们在地面上洒水时,水蒸发吸热,利用水的蒸发可以降温,故B错误;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正确;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D错误.故选C.【分析】(1)浸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空气)的浮力;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空气)受到的重力;(2)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4)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A. 刻度尺的使用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C. 量筒的读数D. 温度计的读数【答案】D【解析】【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物体.故A错误.B、图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没有沿竖直方向.故B错误.C、量筒的读数时,视线与量筒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量筒的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放置以及读数时的视线都是正确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在放置刻度尺时,要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贴近被测物体.(2)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要把量筒放在水平台上,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8.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 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大约70NB. 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8秒C. 健康人的体温是25 ℃D. 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答案】 D【解析】【解答】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105Pa,而人的手掌面积估测在0.07m2,故人的手掌所受大气压力F=PS=1.01×105Pa×0.07m2≈700N,A不符合题意;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14秒,B不符合题意;健康人的体温是37℃,C不符合题意;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约1000pa,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大气压的值和手的面积计算压力,中学生百米约14秒,人体温度约37℃,通过液体高度计算液体压强.9.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2sB. 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kWC. 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5℃D.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答案】 B【解析】【解答】A、人的正常心跳每分钟约70次,A不符合题意;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2kW,B符合题意;C、泰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远高于-25℃,C不符合题意;D、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长度单、时间、温度、功率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 .10.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A.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B.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C. 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4sD. 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答案】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的质量m=100g=0.1kg,重约为G=mg=0.1kg×10N/kg=1N,A 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7℃,B不符合题意;C、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7s,C不符合题意;D、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根据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参数的了解解答.11.下列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对外放热的是()①雾的形成②冰化成水③水结成冰④熔化的蜡烛凝固⑤樟脑丸变小⑥霜的形成⑦地面的水在蒸发⑧冬天屋内玻璃上水层的形成⑨水沸腾的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型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经典题型汇编(含答案)一、填空题1.小亮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
第1题2.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
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__。
第2题3.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第3题(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 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
4.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第4题5.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
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6.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态,此过程中物质________(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第6题7.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用时________min,熔化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例题与习题
第6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例题与习题【例1】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A.负摄氏3度B.摄氏零下3度C.零下3度D.零下3摄氏度【分析】摄氏温度的单位“C”,读作“摄氏度”,不能分割开,也不能读作人们日常所说的“度”。
【解答】D【例2】某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A.37℃和39℃ B.38℃和39℃C.37℃和38℃ D.37℃和37℃【分析】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而当水银变冷收缩,却不会通过缩口退回玻璃泡,水银柱仍保持原来高度,即示数不变.所以,这只体温计能正确测出39℃的体温,而测低于原来38℃的体温时却仍然是38℃。
【解答】 B【例3】甲、乙两位同学各倒质量和温度相同的一杯热水,甲同学用嘴吹水、乙同学用两只杯子来回倒水,过一会热水就不烫嘴了。
他俩的做法使水凉得快的是 [ ] A.用嘴吹 B.两杯水来回倒C.一样快 D.不能确定【分析】本题由例3转化为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去思维。
甲同学用嘴吹水,依据的物理知识是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热水蒸发;乙同学用两只杯子来回倒水,依据的物理知识是既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同时又增加表面积,从而加快热水蒸发,把热迅速带走。
因此,他俩的做法使水凉得快的是乙同学。
【例4】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1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填上升、不变、下降),但需要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分析】沸腾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那一段表明温度不变,沸腾过程,相对应的温度即为沸点.【解答】BC,不变,吸,99℃图1 图2【例5】烧杯和试管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杯中水沸腾,如图2所示,若不断加热,试管中水能否沸腾?【分析】沸腾有两个条件:①使液体温度达到沸点,②液体能不断吸热.烧杯内水沸腾时保持100℃,试管内水到达100℃后就无法再从杯中水得到热.【解答】试管中水能达到100℃,但不能沸腾.【说明】若试管中装有酒精,由于酒精沸点是78℃,所以酒精到达沸点并能继续吸热,就会沸腾.【例6】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见冰棒在冒“白气”,原因是 [ ] A.冰棒熔化产生的小水滴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D.冰棒熔化后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分析】“白气”不是水蒸气,更不是空气液化而成.因为空气要液化,温度要低到零下一百多度.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冰棒这样的低温物体,冰棒周围的空气的水蒸气会放热液化成小水珠.【解答】 B【例7】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则 [ ] 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分析】冰是晶体,它的熔化需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0℃,还要继续吸收热量。
八年级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均为单选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在医院内,医生在测量病人的体温时,需要先对体温计消毒,正确方法是A、用开水煮B、用酒精灯加热C、用自来水冲洗D、用酒精棉花擦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秋天的早晨,看到青草上有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冬天用冷水洗手时,看到两手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熔化现象D、冬天的早上,草上有霜,是凝固现象3、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4、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沸点是100°C,如果把杯中的水量减去一半后,重新加热至沸腾,它的沸点是A、等于100°CB、小于100°CC、大于100°CD、都有可能5、在烧开水时,我们会发现水壶的盖子上常常聚满了水滴,这是A、壶中的水溅上去造成的B、壶中的水先汽化,后遇冷液化造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壶盖中含有水分6、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以看到房间的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A、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内的一侧B、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内的一侧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外的一侧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外的一侧7、右图所示是某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反映的可能是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8、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A、铁钉、铜屑、碎冰块B、巧克力、水晶项链、金刚石C、玻璃瓶、塑料袋、冰淇淋D、海波、蜡烛、橡胶9、下列现象中,一定向外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水结成冰B、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C、铁矿石变成了铁水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了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各种液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D、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地上升11、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熔化、液化B凝固、液化C汽化、升华D凝华、汽化12、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这种雾实际是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在的“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3、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A.B.C.D.4、“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
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5、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6、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7、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B.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dB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50℃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8、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汽车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凝固现象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9、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C.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液化现象D.水的沸点是98°C,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2.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是非晶体B.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C.该物体的熔点为80℃D.第30min时物体是固液共存状态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温度计的示数为-16℃B .乙图,某固体熔化图像中bc 段,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C .丙图,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 .丁图,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4.在0C ︒的环境中,把一块5C ︒-的冰投入0C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冰全部熔化B .冰有少部分熔化C .水有少部分凝固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5.下列现象涉及到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昆虫上的露珠B .窗玻璃上的冰花C .东湖冰雪消融D .壶嘴周围形成的“白气”6.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 )A .北方冬天的雾淞B .春天来了冰雪熔化C .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 .早上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7.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河中的冰化成水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枝头上形成霜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8.媒体曾经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C,铱的熔点是2443.0°C,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加热至106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C并观察有无铱颗粒9.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D.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10.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B.乙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11.如图所示,甲为自制温度计,乙为水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热水中液柱会升高B.甲:将玻璃细管做长一些,自制温度计的精度更高C.乙:敲击水琴,瓶和瓶内水振动发声,c的音调最高D.乙:向水琴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顺序为dabc12.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量程)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其测得的体温值为______℃。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典型例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典型例题【例题1】物质通常存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存在的形态可以发生变化。
答案:固态,液态,气态。
【例题2】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叫______。
答案:物态变化。
【例题3】去年冬季我地气温最低达-5℃,正确的读法是A、负5摄氏度B、负摄氏5度C、摄氏负5度D、零下5度答案:-5℃可以读成负5摄氏度和零下5摄氏度。
【例题4】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下面措施可行的是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分析:液体水银温度计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水银的热涨冷缩,而且水银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变化较明显,适当的将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可以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细微的体积变化能够清楚的在刻度上显现。
答案:A【例题5】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2)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____℃。
分析:因为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个温度计在-7℃~103℃之间一共是110格,表示0℃~100℃,列式为:100℃÷110≈0.91℃,则每个分度的值是0.91℃。
当它度数是5℃时,实际的温度应该是(5+7)×0.91℃=10.9℃。
答案:0.91℃/格;10.9℃【例题6】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________,这是个______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________,这是个_______热过程。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这是一个吸热过程,从液态变为固态,这是凝华,这是一个放热过程,答案:熔化,吸,凝华,放。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是非晶体B.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C.该物体的熔点为80℃D.第30min时物体是固液共存状态2.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到易拉罐的底部出现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C.冰中加盐降低了冰的熔点D.用体温计也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晶体的熔点是80℃B.晶体熔化从第5min开始C.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4.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所以气温35℃时人会感觉凉快B.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D.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5.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下图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
已知m冰=0.1kg,C水=4.2×103J/(kg·℃),C冰=2.1×103J/(k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3min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B.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灯的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C.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D.0~1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103J6.某护士随手取了一支体温计,体温计曾给一个体温为39℃的发烧病人测量过。
该护士对体温计做了消毒处理,但忘记了甩几下,直接给一个正常体温为36.5℃的人测量了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为()A.39℃B.36.5℃C.37℃D.无法确定7.下表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某温度计的示数是-2℃,正确读法是()A.零下摄氏2度B.负摄氏2度C.负2摄氏度D.以上读法都不对2.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4.0℃的冰与0℃的水比较()A.冰冷B.水冷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D.以上判断都不对5.下列关于体温计用法正确的是( )A.直接放置在口腔或腋下测量B.测量前须拿住体温计上部向下甩几下C.测体温前无须先用酒精消毒D.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6.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
(1)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______;(2)它在温度为______时,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9.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__同学,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10.人们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若在红色的玻璃泡上包上潮湿的酒精棉球,过一会儿其示数会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超市里的热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产区鼓风机向地面吹风,加快了地面上水的蒸发B .碎冰撒在冻鱼上,是利用冰熔化时降温来保鲜C .向蔬菜上喷洒水雾既能为蔬菜补水又因为水蒸发吸热,有利于保存蔬菜D .保鲜膜包裹的蔬菜,减缓了水分的汽化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温度计的示数为-16℃B .乙图,某固体熔化图像中bc 段,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C .丙图,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 .丁图,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3.在0C ︒的环境中,把一块5C ︒-的冰投入0C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冰全部熔化B .冰有少部分熔化C .水有少部分凝固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B .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放热C .秋天,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吸热D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吸热5.如图所示,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过程的是( )A .生成露珠B .晨雾消散C.冰雪消融D.出现白霜6.下列物态现象在形成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A.蜡烛流泪B.河水结冰C.清晨的露珠D.雪压青松7.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河中的冰化成水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枝头上形成霜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B.海波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冰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一定熔化D.液化石油气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瓶中的9.常用来制作温度计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甲苯等。
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气温可达-40℃,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在这么寒冷的地区使用的寒暑表所选用的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水银、酒精、甲苯都可以B.只能选用水银,而酒精、甲苯都不行C.不能选用水银,而酒精、甲苯都可以D.选择哪种液体应考虑凝固点,本题提供的是熔点表,因而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室外温度11.天气炎热,小明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棒冰以及吃棒冰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表面出现霜,是液化现象B.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附近出现“白汽”,是汽化现象C.吃棒冰时棒冰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住,是凝固现象D.吃棒冰时人感到凉爽,是升华吸热现象1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B.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吸热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D.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
初中物理最新-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1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重点难点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汽化是吸热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
例题分析:例 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干冰吸热升华,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雨滴B.干冰吸热升华,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熔化成雨C.干冰吸热熔化,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雨滴。
D.水蒸汽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分析与解答:什么是干冰?它有什么用途?干冰并不是固体的水,而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它的特点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升华为气体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利用此特点,干冰通常用于强制冷剂,用于医学、气象、科学等方面。
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向云层中洒干冰,干冰升华直接就变成了气体的二氧化碳,同时要吸热,使其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凝结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在重力作用下而下落,遇暖气流就会熔化为水而形成雨,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三种物态变化;干冰变气体——升华;再由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凝华;最后由小冰粒变为水滴——熔化。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例2.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就感到比在水中冷,如果蹲下身子把成团又会觉得比站着暖和些,对上述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岸上的气温比水温低B.蹲着比站着暖和是因为离水近一些有利于从水中吸取热量C.上岸后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D.蹲着比站着暖和是因为减慢了蒸发吸热。
分析与解答:夏季的气温是较高的,而河中的水由于不断地蒸发吸热,因此水温比气温要低。
因此A、B选项都不正确,人刚从水中上岸时,身体表面沾有许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人的身体上不断吸热,人就会感到冷,当人蹲下身子抱成团时,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站立时减小了,水的蒸发就减慢了,水从身上吸热的速度就随之减小,人就会感觉比站立时暖和些了,由上面分析,正确选项为C 和D。
粤沪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变化 真题汇编 2020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天津市)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 )
A. 熔化吸热B. 汽化放热C. 液化吸热D. 凝固放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时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因为水在凝固时放热,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答案】 (1). 液化 (2). 吸收
【解析】
【详解】[1]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2]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17.(2020·湖南省岳阳市)“新冠”防控期间,医护人员戴防护面罩会起“白雾”,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析】
【详解】[1][2]水结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19.(2020·广东省)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5.(2020·山东省威海市)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时,眼镜容易“起雾”,这是呼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
【答案】 (2). 液化
【解析】
【详解】[2]戴眼镜的人在佩戴口罩时,有时会发现眼镜的镜片起“雾”,这是因为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
16.(2020·江西省)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图是一支刻有 100 个均匀小格的温度计,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第 30 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 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第 80 格,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A.0~100℃B.-30~100℃C.-60~140℃D.-20~105℃答案:C由题意知,0~100℃间小格数n=80格-30格=50格此温度计每一小格的温度t=100℃50=2℃而0℃以下有30小格,所以最低温度t最低=-2℃×30=-60℃而100℃以上的小格数n1=100格-80格=20格所以最高温度t最高=100℃+2℃×20=140℃所以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60~140℃,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B.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16 分钟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答案:BA.从图像可以看出,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此时该物质没有熔化,且其熔点是不变的,故A错误;B.BC段表示该物质正在熔化,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第8min时刚开始熔化,到第 16min熔化结束,共用了8min,而不是16min,故C错误;D.石蜡是非晶体,该曲线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所以该曲线不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D 错误。
故选B。
3、人体的正常体温为()A.0℃B.20℃C.37℃D.45℃答案:C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若高于37.3℃,则视为发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暑假里,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
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霜”的形成需要吸热C.“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D.“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答案:AAB.夏天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需要放热,故A正确,B错误;CD.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
第一节《物质的状态》典型例题(北师大版初二上)1
将冰块加热至烧干,观看记录并摸索以下咨询题:
水有哪些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们的体积和形状是否固定?状态
形状〔固定/不固定〕
体积〔固定/不固定〕
记录冰被加热后发生物态变化的时刻.
分析与提示:
固态 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态 没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气态 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解题过程:
水蒸气,不固定,不固定,水,不固定,固定,冰,固定,固定.
选题角度:
依照流淌性和体积的稳固性,摸索固、液、气的不同特点.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糕冒的“白气”和煮饭时锅中冒出的“白气”是同一种物态变化B .冬天呼吸产生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C .冰糕冒出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D .烧开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2.生活中的很多热现象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给发烧病人测量体温后放在o 20C 的室内,体温计一直显示着o 39C 的示数,说明水银这种物质具有“热胀冷不缩“的反常特性B .课本上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o 0C ,弦外之音,就可以解读为:冰的熔点与气压有关C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带走热量D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3.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体是非晶体B .第10min 到25min 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C .该物体的熔点为80℃D .第30min 时物体是固液共存状态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雾”、“露”、“口中呼出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放热降温液化形成的B .“雾”、“霜”、“窗户上的冰花”都是水蒸气降温凝华形成的C .温度降到足够低时,不是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D .干冰可升华成为大量水蒸气,吸热,进行人工降雨5.下列物态现象在形成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A .蜡烛流泪B.河水结冰C.清晨的露珠D.雪压青松6.产生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烧水时壶口附近的“白气”B.夏天教室洒水降温C.冬天的菜窖放桶水防止蔬菜冻坏D.秋天的早晨有浓雾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块在熔化的时候也可以不吸热B.测体温时,必须保证体温计还在腋下时读数C.铁水放在模具里变成铁块的过程是熔化现象D.酒精在温度特别低时会凝固,且凝固时会放热8.我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典型例题1物质通常存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存在的形态可以发生变化。
答案: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叫______。
答案:物态变化。
3去年冬季我地气温最低达-5℃,正确的读法是A、负5摄氏度B、负摄氏5度C、摄氏负5度D、零下5度答案:-5℃可以读成负5摄氏度和零下5摄氏度。
4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下面措施可行的是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分析:液体水银温度计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水银的热涨冷缩,而且水银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变化较明显,适当的将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可以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细微的体积变化能够清楚的在刻度上显现。
答案:A5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2)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____℃。
分析:因为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个温度计在-7℃~103℃之间一共是110格,表示0℃~100℃,列式为:100℃÷110≈0.91℃,则每个分度的值是0.91℃。
当它度数是5℃时,实际的温度应该是(5+7)×0.91℃=10.9℃。
答案:0.91℃/格;10.9℃6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________,这是个______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________,这是个_______热过程。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这是一个吸热过程,从液态变为固态,这是凝华,这是一个放热过程,答案:熔化,吸,凝华,放。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________,同一种晶体的________跟它的________相同。
分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当晶体温度达到熔点时,如果继续吸热,晶体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这一点与非晶体不同,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答案:不变,熔点,熔点,凝固点。
8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 在BC段,锡处于______状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状态。
(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
(4) 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状态。
分析答案:观察图像,这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我们根据BC段、EF段温度保持不变,判断出锡的熔点和凝固点是230℃,在BC段时锡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
DE段处于液态,温度逐渐降低,熔化过程用了4分钟,此时吸热,温度不变,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处于凝结过程,慢慢从液态凝结成固态。
是固液共存状态。
9图中表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其中表示晶体凝固的是:( )答案:根据晶体熔化和凝固时具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是C。
10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分析:冰是晶体,有固定熔点“0℃”,当处于冰水混合时,温度不变。
正确答案是D。
11上课时,有一组同学在用萘做实验,研究萘的熔化过程,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请你作出萘的熔化图象(2)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
(3)萘熔化用了_______min。
分析答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画出萘的熔化图像,萘是晶体,80℃是它的熔点和凝固点,萘的熔化时间是“12min~20min”,共用了8min。
12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和______,反映的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杯中冰水,水结冰”是凝固现象.“盘内水冰,冰化水”是熔化现象。
由于冰是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温未降”和“水温不升”反映的是温度不变这个共同特点,此时均为“冰水”混合状态。
答案:凝固,熔化,凝固和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3盛满水的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这是什么原因?分析答案:铝是晶体,铝的熔点是660℃,铝壶中装有水,加热时温度升高,由于装有水,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铝壶的温度只比水的沸点稍高一些,未达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会被烧坏.若铝壶内没有装水,铝壶的温度会一直升高到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熔化,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
14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当水的温度为100℃时,水()。
A、一定沸腾B、一定不沸腾C、可能沸腾分析:水的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还有就是必须继续加热水才会沸腾,也就是说水的沸腾需要两个条件:沸点和吸热。
因此答案是C。
15物质由()变()的现象叫汽化。
汽化的方式有两种,即()和()。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煤气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另一种是沸腾,两种方式都需要吸热。
16小明在游泳时发现,从水中出来时感到冷,风一吹更冷,这是因为从水中出来后,身体表面的水份在蒸发时要从身体上(),因此比较冷。
有风时,使水的蒸发(),更快地从身体(),因此感到更冷。
分析: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
答案:吸热,加快,吸热。
17煮鸡蛋时,小明和小华分别把水加热沸腾后,小明继续用大火加热,小华改用小火加热并保持水的沸腾状态,请问谁先把鸡蛋煮熟?谁的做法较好些?分析:当水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将保持不变,此时所吸收的热量都用来帮助水的汽化。
答案:两者同时把鸡蛋煮熟,小华的做法好。
18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解析:升华现象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它不经过液态,因此A选项浓雾是液化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液滴,B选项是升华现象,它是冰冻的衣服直接变成水蒸气。
C选项霜是凝华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B1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解析:凝华现象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它不经过液态。
A选项铁水浇铸成工件是凝固过程;B 选项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因为固态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因此是升华现象;C选项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固态的小冰晶,它是凝华现象;D选项,湿手是指液态水,粘手是指水滴遇冷结成冰,它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
答案:C20.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解析:寒冷的冬天,窗玻璃的温度很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较高 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水蒸气在很冷的窗玻璃上就会放热凝华成固态的窗花,所以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2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解析:因为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热,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部分小水珠又继续放热凝固形成小冰晶,这些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漂渺的雾气。
选项D正确。
答案:D22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解析:灯泡使用时,灯丝发热且温度很高,有些钨会升华变成气体,当钨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时在灯泡内壁凝华而成固体小颗粒。
久而久之灯泡就会发黑,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D 23下列物质中,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露B.雾C.雹D.雪解析:露、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 ℃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 ℃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如果露点低于0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雪。
所以D正确。
答案:D2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B.花盆里的潮湿泥土变干C.夏天,冷饮杯外壁有小水珠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解析:A选项是升华现象;B选项是蒸发;C选项是液化现象;D选项是凝华现象。
答案:A25.关于棒冰周围为什么会冒汽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解成水 B.冰升华成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答案:D26.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天的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B.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C.形成雪时要放热,化雪时要吸热D.雪传播热的本领小答案:A C27.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答案:D28.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烧开水的壶嘴冒出“白气”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C.夏天扇扇子觉得凉快 D.吃冰棒可以解热答案:A29.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液化的是( ) ,属于凝华的是( )。
A.寒冷的北方门窗上出现的“冰花”B.夏天早晨在草叶上出现的“露珠”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够晾干答案:C、B、A30.雾的形成过程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