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

合集下载

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

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
4. 人体隐喻化方式
如上所述, 人体隐喻化包括三种类型, 即人体域 到非人体域的结构投射, 非人体域反过来到人体域的 投射以及人体域内部两个器官之间的投射。 这三种基 本类型都属于单层次的结构投射。 除此以外, 第一种 类型中尚包括一种特殊形式, 即双层次的结构投射: 某人体词先投射于某一非人体域, 继而再投射于另一 非人体域。 所有这些类型构成了人体隐喻化的完整体 系。 前三种单层次结构投射可简单地表示为: A 概念 域投射于 B 概念域; B 概念域投射于 A 概念域; A 概 念域内部 a1 器官投射于 a2 器官。后一种双层次结构 投射可简单地表示为: A 概念域投射于 B 概念域, B 概念域再投射于 C 概念域。 例如,“颈”neck 经过基 于位置与形状相似的隐喻认知而构成了 “瓶颈”bo t 2 t leneck, 再经过基于属性或功能上相似的隐喻认知而 形成了 “道路交通的瓶颈”bo t t leneck fo r road t raffic 和 “生产发展的瓶颈”bo t t leneck fo r p roduct ion de2 velopm en t 等抽象概念 ( 李国南, 2001: 118) 。汉英语 ・24・
2003 年 11 月 第 24 卷 第 6 期
外语教学
F oreign L a ngua ge E duca tion
N ov. 2003 Vol . 2中
( 曲阜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摘 要: 人类由近及远、 由实体到非实体、 由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决定着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 世界的基础, 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 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探讨了人体 隐喻化的理论基础、 认知特点以及汉英语言在人体隐喻化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 人体词; 隐喻化; 概念隐喻; 概念域; 概念投射 中图分类号: H 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544 ( 2003) 0620023206 Abstract: T he cogn itive law tha t m an cogn izes th ings from the nea r to the fa r, from en tity to non 2en tity, from the

中英身体隐喻的文化浅思

中英身体隐喻的文化浅思
教育时空
●I
中英身体隐喻 的文 化浅思
张 云
江苏 南京 ) ( 中国传媒 大学 南广 学院
[ 摘 要] 文对 身 体 隐喻 这 一 “ 身 ”的 隐喻 形式 做 了浅显 的总 结 ,引证 了大 量 的 中英 身体 隐喻 并进 行 分类 ,穿插 进 两 种文 化 的解 释 和 比较 , 旨 本 切 在对 教 师 的隐 喻 教学 和学 生 对 隐 喻 的理解 都 有所 帮助 , 以提 高教 学 效 率 。 [ 关键 词] 隐喻 身体隐 喻 文化 中图分类号 :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94 (0 0 3— 590 10 — 1X2 1 )1 00 —2
作 为人 类思 维 的重 要 内容 ,隐 喻直 接参 与 到人 类 认知 过 程之 中 。从认 知角度 来看 ,隐喻借助 于一 个相对 具 体的概 念域 去说 明或理解 另一 个相对 抽 象的概念 域 ,这 就决 定 了隐 喻在 人类认 知 由低级 到高级 发展过 程 中的不 可或 缺 。人类 的认 知模式 又是在 一定 的文化 背景 中形 成并 由文化 决定 的, 因此隐 喻和文化 必然 有着千 丝万缕 的联 系 。作 为一 种 日常 现象 和人类 认知 的基 本模
非 身体 源 也可 以投 射 到 身体 源 ,即 目标 域是 身 体 部分 ,这 体现 了更 高 的认 知 水 平 。 比 如 关 于 “ ” 的空 间 隐 喻 , 王 文 宾总 结 出三 种 : 三 维 空 心 间 隐 喻 如 心 房 、 心 窝 、 心 宽 、 开 心 、 关 心 、 心 窍 、 心 扉 、 心 孔 、 心 软 、 一 颗 心 、 心 中 、 心里 、 心 外 等 : 二 维 空 间 隐 喻 如 一 片 心 、心 叶 、 心 地 、 心 田 、 心 坎 、心 潮 、 心 海 等 ; 一 维 空 间 隐 喻 如 一 条 心 、 寸 心 、 细 心 、 心 路 、 心 弦 、语 重 心 长 等 。 中 英 文 中 也有 很 多 源 域 关 于颜 色 的体 喻 。我们 生 活在 一 个 五彩 斑 斓 的世 界 ,对 颜 色 的认 识也 有 很 多相似 ,我们 也 常常 把 对颜 色 的认 识投 射 到 身体 域 。黑色 是 夜 晚 的颜色 ,总是 给人 种 消 极 的印象 ,所 以 中英文 都有 :黑 心 \ l c h a t 指一 个人 的 不 良品质 。 b ak e r 来 当然 还有 很多 投射 是被打 上深 深 的文 化烙 印 的。比如 英语 中有 g e n f n e re — ig r 的 体 喻 表 达法 ,指 那 些 擅 长 于 园 艺 的 人 。西 方 人 的 家 庭 常 常 有 自己 的花 园 ,所 以他们 更容 易 对园 艺感 兴趣 。 中英文 都有 白脸 / h t f c ,中文 wie ae 中 指 恶 人 ,源 于 京 剧 脸 谱 ; 英 文 中指 舞 台上 的小 m n t r来 表示 ,而 中文 则 用 “ r e—yd o se 眼红 ”或 “ 了红眼 病 ” 害 。

探析人体隐喻的认知特点

探析人体隐喻的认知特点
. 和活动 中 。我 们借 以思维 和行 动 的普通 概 念系 统在 本质 上基 本都 是 2 1 人体域 向非 人体 域 的映射 在语 言发 展史 上 ,由于人类 认 知发 展规 律 的作用 ,最早 为人类 隐喻 。”因此 隐喻是 人类 理解 和认 识世 界 的重要 工 具 。而人类 最 熟 悉 的莫 过于 自己的身体 了 。 “ 民认识 世 界 ,是 从 最近 、最直 接 的 所 了解 与认知 的人 体及 其器 官 名称 被广 泛用 于非人 体概 念域 ,借 以 初
南 昌教 育 学院 学报 文 学艺术
21年 0O
探析 人体 隐喻 的认 知特 点
周 游
( 阳 师范 学院公 外部 河 南洛 阳 4 12 ) 洛 70 2 摘 要 :当代认 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 ,而基于人类认 知的基 本规律 ,人 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 的基础 ,其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思考那些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问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concepts2006概念隐喻是莱考夫隐喻理论的重要概念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一般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总结
V 1 5 N . 0. o4 2
莱考夫和约翰逊(9 0在 《 1 8 ) 我们赖以生存 的隐喻》一 书中指 发 展过 程 中基本 的认 知 方式 。汉 英语 言 中此类 结构投 射形 式的广泛 出: “ 隐喻无所 不在 ,在我 们 的语 言 中、思想 中。其 实 ,我们人 类 应 用 ,说 明了早 期 人 类 在形 成 和 表达 概 念过 程 中对 自身 体认 和人 c vni a m t hr ,其意 义 o o a ) 的概 念 系统就是建 立在 隐 喻之上 的 。”在 日常生 活 中 ,人们 往往 参 体 词 的极大依 赖 性 。这 类常 规隐 喻 ( net nl e pos 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 的概念来认识和思考那些无形的、难 经过无数次反复的使用和联想 ,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 ,有的 1 i le) eci 以定义 的概念 ,形成 了一个 不 同概 念 之 间 相互 联 系 的认 知方 式 , 已作为 固定的义项收入辞典之中( x azd。这不仅丰富了语言, 而 且也 是人类 对不 同范 畴的事 物强 加一 种关 联 的方式 ,是简化 语言 即隐喻概 念(eahr a cne to ocp a m t hr( 艳芳 , m t oi l o cps r net l e po)赵 p c c u a .

身体的隐喻

身体的隐喻

身体的隐喻作者:王丽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4期金基德是韩国当代电影导演中最具个人特色的导演之一。

在金氏电影中,“隐喻”被大量运用,尤其是在电影《时间》中,“身体”不仅是导演表达的技巧和手法之一,更成为贯穿整部电影的重要线索。

在金基德的镜头中,“身体”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物,更是女性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的象征——在取得“身体”的独立性的表面下,精神世界仍然被束缚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主义世界中,最终造成了故事的悲剧结果。

隐喻——借用客观事物来表达影片的深层次意义,是电影表现手法之一。

金基德是韩国当代导演中善于运用“隐喻”这一表现手法的导演之一。

凭借对“隐喻”的巧妙运用,在金基德的镜头下,任何一个看似平常的事物都可以被赋予独特而让人思考的意味,例如《坏小子》中那面单向透光的镜子象征着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隔膜,即使彼此近在咫尺,精神和情感却得不到应有的交流,更无法实现共鸣;在《弓》中,“弓”这一物体的意义也耐人寻味,它不仅是老人抵御外来入侵的武器、表达心声的乐器,更是个人私欲的象征。

这些承载着电影主题的隐喻性符号在影片中大多只出现几次,但在《时间》中,“身体”这一隐喻性符号,不仅被赋予了多重意义,更是贯穿整部影片最重要的线索,成为影片表现的主要对象,这在金氏电影中实属少见。

电影《时间》聚焦的对象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韩国国内兴起的“整容热”。

金基德另辟蹊径,从女性身体和精神的两重对立,重新审视了这一令人趋之若鹜的人体改造技术,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女性的现代地位及其精神世界。

影片从女孩世喜的视觉角度出发,讲述了世喜(思喜)与男友智宇的爱情故事:与男友恋爱几年的世喜认为智宇对自己的爱正在降温,她开始不安,时常因为智宇对其他女人献殷勤或讨好而变得歇斯底里。

世喜把原因归结为:智宇厌倦了自己的身体。

为了挽回智宇的爱,世喜选择了“整容”来改变自己,希望自己的身体得到改变,智宇对自己的爱情之火能重新燃烧。

人体隐喻中的认知分析

人体隐喻中的认知分析

中, 鼻子可以指形状或位置像鼻子 的事物 ; 另外 , 鼻 子可用来 嗅物 ,一些高等动物有高度发达的嗅觉 ,
他 们 能够 让 嗅觉 发 挥 很重 要 的 作用 , 寻找 事 物 或 如
感知危险的来临等 , 英语 中鼻子可用来只飞机或汽
车 等 事 物 的前 部 ,如 tens a i r tns f h oe f nar a ,oe a o cf o
si,esfh befooa u tn等 。 hr lg teal, tf n i t o t o mo a
人体范畴属基本等级范畴 , 因此整个人体从头 到 脚 都 被 投 射 到 人 体 周 围无 生 命 的东 西 或 有 生 命
的事 物 ,整个 世 界是 人 类基 于身 体 感知 下 的世 界 ,
第2 4卷
第 4期

教 学实践 与改革 ・
人体隐喻中的认知分析
李 丽丽
(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 山西 太原 0 0 0 ) 30 8

能力。
要: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人手 , 分析 了英汉两种语言 中的人体 隐喻 , 旨在引起英语学 习者对人体隐喻 的普遍
性认识 , 帮助学 习者理解和掌握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隐喻 , 从而 有助 于提高学习者 的隐喻意识, 提高其阅读和表达 关键词 : 高职教 育; 英语教学 ; 隐喻 ; 认知
h mme , h e d o n a e h e d o t h h a r t e h a fa x ,t e h a fa mac ,t e
h a fap g , h e do efo r t e h a fa r e d o a e t eh a f h we , h e d o n a — t l

英汉_脸_面_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

英汉_脸_面_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

第33卷 第6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月Vol.33 No.6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v.,2007英汉“脸、面”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文 旭1,吴淑琼2(11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市400715;21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重庆市400031)摘 要:人体隐喻化对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脸、面”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

运用英汉语料,对英汉“脸、面”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揭示两种语言中“脸、面”词汇在隐喻构建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脸/面;隐喻;映射;认知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41(2007)0620140205 一、引 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Lakoff& Jo hnso n提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

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都是隐喻。

”[1]一个概念隐喻通常要涉及四个方面:源域、目标域、经验基础和映射[2]。

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这样的映射是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实现的,其基础就是经验。

Fauco nnier指出:“跨域映射是人类生成、传递和处理意义等认知活动的中心。

”[3]人的认知过程是用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另一个领域的概念,把对一个领域的认识映射到另一个领域上。

两个概念领域或映合(mapping),将熟悉的事物的特征映射到陌生的事物上[4],或者融合(blending),构成一个新的领域[5]。

人体是人类最熟悉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把对人体的认知结构映射到对其他物体和事物等概念的认知与理解上,把自己熟悉的身体结构及经历当作认知的基础和出发点。

由此,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极易通过隐喻映射到其他语义域中,为我们获取新知识和理解新事物提供基础。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2008年12月第4期外语艺术教育研究Educati 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A rts Dec .2008No .4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王 敏(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摘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利用人体概念化的转喻现象,发现人体转喻化是利用人的功能特征对其他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其特点为凸显人体的某种功能特征。

人体转喻化分为四类,其凸显的功能特征包括:某人体部位的动作、抽象智力功能、抽象情绪和心理功能,及人体部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体;转喻;功能特征作者简介:王敏(1979-),女,湖北钟祥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与语义学。

一、引 言人体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生作用的人的本身。

”(赵艳芳2001:6)根据人体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沈家煊1994.4)。

卢卫中(2003.11)指出,人类的这一认知规律,决定人体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

对于人体隐喻进行研究的学者颇多,如王文斌(2001)、程淑贞(2002)、李树新(2004)、李瑛和文旭(2006)等。

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种主要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i m aginati on ),即把一些概念映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以想象为机制的隐喻和转喻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

利用人体概念化的另一途径则为转喻。

对于人体的转喻化,学者论述不多。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人体概念化中转喻现象,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

二、转 喻Lakoff &Johns on (1980:36)认为转喻主要具有指代功能,即用一个物体代替另一个物体,同时还具有加强理解的作用(李瑛2006.3)。

人体场所隐喻化认知特点

人体场所隐喻化认知特点

切 观念 都 只能 通 过感 觉 形 成 , 不 可 能存 在 任 何 独 立并 先 就
目标 源 概 念 域
tes ol h h ud
t ai t he w s
Of uan mo ti a
存 于感 觉 的 观念 语 言 是 理 性 的 映 像 。 ( re,7 2 姚 小 ” Hed r1 7 ;
表 现 出 来 。方 位 隐 喻 是 指 人 们 通 过 空 间 方 位 来 建 立 隐 喻 概
秘 的理 论 , 们 称 人体 为“小 宇 宙 ” 他 。所 谓 人 体 词 , 是 与人 就
为三 种类 型 , 即从 人 体 概 念 域 到 非人 体 概 念 域 的投 射 、 人体 非
概 念 域反 过 来到 人体 概 念域 的投射 、 体 概念 域 内部 两 个 概念 人
的 身体 器 官 和肢 体 有 关 的 词 语 , 属 于词 汇 中 的 一 部分 , 有 它 含
2 0 年 8月 09 第 2 3卷 第 4期
湖北 经 济 学 院 学报 ( 文科 学 版 ) 人
J u n lo b iUnv riyo o o is Huma iisS in e ) o r a fHu e iest fEc n m c ( nte ce c s

4u .2 0 g 0 9
t e h d h t a t efc h a e
概念 , aof18 ) 为 上 、 、 、 等 场所 关 系 在 我 们 的 日 L k f 97 认 ( 下 前 后 常 身体 体 验 中不 断 出现 , 些 结 构 对 人 类 来 讲 具 有 直接 的 意 这
义 。蓝 纯 ( 9 9 认 为 上 、 、 、 、 、 均 表 现 为 一 种 空 间 19 ) 下 前 后 里 外

人体隐喻的认知视角

人体隐喻的认知视角

人体隐喻的认知视角作者:赵倩郭晓静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3期[摘要]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来源域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于身体的经验。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人体隐喻化的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及诗歌中人体隐喻的反映射。

[关键词]隐喻化映射转喻作者简介:赵倩,张家口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郭晓静张家口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范围内的隐喻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处理的认知过程,以及语言和思维的操作过程。

隐喻的语言学研究涉及概念系统、语言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体现关系。

因此,在宏观平面上,隐喻研究的认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隐喻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的基础与手段。

从形式上来看,隐喻的结构并不复杂。

隐喻可以是一个词组、一个句子。

隐喻的形成,即隐喻化(metaphorization),是两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之间的结构映射(mapping),即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

据此,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文旭 1999:35-36 )。

根据Lakoff & Johnson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5),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

这里所说的“它类事物”指的就是始源域,而“该类事物”就是目标域。

一作为始源域的“它类事物”是隐喻认知的基础,通常是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二作为目标域的“该类事物”往往是人们陌生的、抽象的源域;而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互动性又决定着人体有时也是目标域。

由此可见,人体隐喻化对于人类的思维与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观察英汉语隐喻概念系统中,我们看到了语言在人与自然的肉体和宇宙万物中建立了最原始的关联域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基本真理。

俄语“人体词语”的隐喻认知分析.doc

俄语“人体词语”的隐喻认知分析.doc

俄语“人体词语”的隐喻认知分析隐喻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它都随处可见。

传统的隐喻理论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一种手段,并且它常与诗歌有关。

随着时代的发展隐喻研究由修辞学研究转到了认知学研究。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

它可以使我们利用已知的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用较具体的概念描述和表达较抽象的概念。

人体词语是人类语言词汇体系中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体词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人体词语,都是语言的词汇体系中的基本词汇。

人们最初往往会把自身作为衡量和评价周围世界的标准。

也就是说,人首先感知并认识自身及其器官,然后才参与更高阶段的认知活动,去感知、认识、体验和描述周围的世界。

因此,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体词语属于基本等级范畴词。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

在引言中,笔者总结了语言学界对俄语隐喻研究的主要方面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原因和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第一章简述隐喻的定义。

介绍国内外隐喻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理论部分。

首先对隐喻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概念隐喻理论,描述俄语中概念隐喻的分类—结构概念隐喻、空间(方位)概念隐喻以及本体隐喻,给出定义并加以实例阐释。

对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进行阐述。

第三章引入俄语人体词语,对带名词голова,глаз,нос的人体词语进行隐喻认知分析。

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对文章进行简单总结。

汉语中的人体隐喻与反隐喻

汉语中的人体隐喻与反隐喻

汉语中的人体隐喻与反隐喻冯凌宇(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汉语中有关人体的隐喻有两种:一是“以身喻物”,即以人体各器官部位为喻体,将各种人体以外的事物冠以拟人化的名称或描述;二是“以物喻身”,即反过来以非人体为喻体,人体为本体,从社会各种文化角度来关注人体器官的特点和功能,给人体各器官部位以异名和性状描述,我们称之为人体的反隐喻。

拟人化的名称、描述和人体异名、人体物化描述都是隐喻机制作用下的语言结果,反映了人类认知思维中人体与世界双向作用的本质。

[关键词]汉语;人体隐喻;人体反隐喻[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7)04-0067-04H uman Metaphor and Counter -metaphor in ChineseFE NGLing -yu(C ollege of Literatur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9,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tw o kinds of metaphors about human in Chinese :first ,“explain things with the body ”,regard every organ of hu 2man body as metaphor ,make various things bey ond the body to add pers onification name or description ;second ,“explain the body with the thing ”,namely take the non -human body as metaphor in turn ,the human body is the main body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function of human organs from the s ocial each culture angle ,give the different name and the character description of human body various or 2gans.W e call it the human counter -metaphor.The pers onification name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different name of human ,the materialized description of human all are the language result under the mechanism of metaphor ,has reflected the essence of the bidirectional function be 2tween the human and the w orld in cognition thought of human.K ey w ords :Chinese ;human metaphor ;human counter -metaphor[收稿日期]2007-03-20 身体是人类经验中的独特对象:一方面,它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我们与世界交互作用的对象中的一种。

人体动词论文:英语人体动词隐喻化认知特征分析

人体动词论文:英语人体动词隐喻化认知特征分析

人体动词论文:英语人体动词隐喻化认知特征分析目前有关人体动词的研究主要是从语法功能、句法功能以及语用角度进行的探讨。

而人体动作词在本质上是人类感知、认识世界,通过对听、看、行、触摸到的外在现实加以概念化,并将其编码的结果。

所以,语言学家也开始强调以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为基础,通过人类在与外在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来分析、解释人体动词。

本文所讲的人体动词隐喻化则是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人体动词。

隐喻在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里不单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对外部世界逐渐认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一种思维方式,属于认知的范畴,包括明喻、拟人、借代、转喻等。

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认知语言学理论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种。

在人体动作隐喻化的过程中,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

本文拟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在人体动词隐喻化中的体现来探讨人体动词隐喻化认知特征。

一、结构隐喻在人体动词隐喻化中的体现结构隐喻是用已知的概念来构造未知的新概念,即新概念的构成基于已知概念。

结构隐喻的本质就是概念化的过程,隐喻的产生基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和日常知识。

根据认知规律,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就是自身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所以人类总是习惯用已知的概念来表述未知的外部事物。

人体动作域是人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已知概念,其隐喻化过程,即人体动作域被投射到其他具体的或抽象的非人体动作域上,对人类认知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探讨人体动词隐喻化认知特征时,为了更好地阐述人体动作域向其他非人体动作域的投射,以下分别从人体动作域投射到抽象域和具体域两方面进行探讨,并引入一个概念,即隐喻映射。

隐喻映射是处于源域的实体和处于目标域的实体之间的一系列对应以及二者各自附带特征之间的对应。

1人体动作域投射到抽象域抽象概念是“具体概念”的对称。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人是社会的核心,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与人体有关的词语。

今天,这些词语已不再单单指称人体器官,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名词的语义从隐喻和转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人体词语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及形成。

标签:人体器官名词隐喻转喻机制系统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语言应运而生。

人体词语作为名词与汉语里普通名词一样具有语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多义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人体词语还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两个个性语义特征。

其中,人体词语的隐喻性包括对外界事物整体的隐喻和对人体部位的部分隐喻两个方面;人体词语的转喻性包括人体词语转指人、转指长度单位、转指人体相应部位的特征或功能、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四个方面。

一、人体词语与普通名词的共性语义特征(一)客观性语义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以语义是客观的。

正是因为世界上客观存在“山、人、狗”等事物或现象,人们才有可能通过认识形成相应的概念从而创造出表现这些概念的音义结合词来。

“头”这个词之所以“是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长着口、鼻、眼等器官”,是由“头”这个器官的特点决定的。

古代典籍中没有“人造卫星”“电脑”这些词,因为这些事物在古代不是客观存在的。

(二)历时变化性语义的历时变化由两方面原因形成。

一方面源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词义以客观世界为内容,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引起语义的变化。

《汉语大词典》列出的“心”的15个义项中有14个义项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前三个义项为具体的器官实物义项——“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和“胃部”。

另外有三个义项体现了从实物义到非实物义之间的过渡:“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某些点心的馅子,如包子心、饺子心”“中心,中央”。

这是人们由心脏在人体所处的位置而联想到外界处于中心位置的具体事物。

人的称呼语隐喻化的认知特点

人的称呼语隐喻化的认知特点

看电视的人 ) , big potato ( 大人物 ), m ouse potato ( 电脑迷 ) , vegetab le ( 植物人 ) 等。恋人之间也 常称呼对方为 cookie ( 曲奇 ) , tom ato ( 西红柿 ), sw eet ( 糖 果 ) , sugar ( 食 糖 ), honey ( 蜜 糖 ) 等。汉语中也用食物名称来指人 , 如用坏蛋喻指 坏人, 笨蛋喻指愚蠢的人, 老油条喻指世俗圆滑 的人。 2 . 动物域 。英语 中许 多动物 可以 用来 喻指 人 , 如 tig er ( 凶 恶 的 人 ) , rat ( 可 耻 的 人 ), literary lion ( 文化名人 ), a w illing horse ( 埋头苦 干的人 ) , a dark horse ( 出 人意料的获胜者 ) , a big bad w o lf ( 大坏蛋 ) , a m oney bug ( 财迷 ) , a basketba ll bug (篮球迷 ) , lobster ( 英国军人或笨 拙的人 ) , coo l fish (无耻之徒 ), odd fish ( 古怪 的人 ), du ll fish ( 枯燥无味的 人 ) , o ld fish ( 老 练世故的人 ) , b la ck sheep ( 败类 ) , a dead duck (无价值的人 ) , a la m e duck ( 失败的人 ) , a litt le bird (暗中提供消息的人 ), jolly dog ( 快活的人 ), a big dog ( 要人 ), a a a lu cky dog ( 幸运儿 ) ,
种语言有某种人称呼语隐喻化用法时, 另一种语 言中却没有。汉语中有而英语中没有的如 丹 、 二百五 、 千金 、 老油条 fish, big head 等。 最后 , 两种语言还存在着人的称呼语隐喻化 的程度和广度上的异同。如汉英语中由动物域向 称呼域投射而构成的隐喻表达式较多, 而数量域 向称呼域投射而构成的隐喻表达式相对较少 ; 英 语中由食物域向称呼域投射而构成的隐喻表达式 比汉语多 ; 汉语中多有关于虫的隐喻较起多而英 语中关于海洋动物的隐喻化用法较多。 总而言之 , 汉英语言在人称呼语隐喻化上存 在着同大于异的特点。这说明两种语言在该领域 所具有的跨语言的对称性 ( symm etry ) 大于非对 称性。因为隐喻的认知基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 验, 反复经历的 体验导致了体验格式塔的产生 , 进而 产生 概 念 隐喻。 Ungerer & Sch m id ( 1996 : 126) 指出: 隐 喻以 人的 基本 经验 为 基础。 隐喻是 L ako ff& Johson ( 1999 : 468) 也认为: 黑牡 等; 英语

认知语言学 隐喻

认知语言学 隐喻

人体隐喻化方式
单层次结构投射 人体域 非人体域 人体域 非人体域 人体域内部两个器官之间的投射 双层次结构投射 A概念域投射于B概念域,B概念域投射于C概念域 Neck bottleneck bottleneck for development
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 山脊、山脚、洞口、泉眼、果皮、果肉、 书面 legs of a table , heart of a cabbage 人体域投射于抽象域
人体隐喻化认知
小胖鼠&小兔兔
隐喻化
隐喻的形成,即隐喻化,是两个概念域 或认知域之间的结构投射
始源域
目标域
Lakoff &Johnson认为“隐喻的本质是指 借他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
理论依据
一、由人类的认知顺序决定 二、人体范畴属于基本等级范畴,人体词属于 基本等级范畴词
一是词形简单、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析的本族语词、中性词, 组成上 有更大的任意性,使用频率高。 二是事物最早获得的名称有较大的任意性,而且数量有限, 形式固定,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三是易于发展、形成隐喻和转喻意义。
人体域内部两个器官之间的投射
这类映射是建立在形状、位置和功能的相似性的 基础上的,是身体部位之间的映射。
眉心, 心眼,耳目
心居于人体的中间,眉心指的是眉毛中间的位 置。眉心,这个隐喻是位置的相似性为基础的。 心眼,指的是聪明与智慧。这个隐喻是以心和 眼相似的功能为基础的。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投射于称呼、语言、描写、动作等
元首、心腹、大腕儿、软骨头、名嘴、 黄脸婆 head girl, stiff neck, dead eye
空间域投射于人体域 开心、关心、心窍、心中、细心、唇枪舌 剑、刀子嘴豆腐心 eyeball, pull one’s leg 颜色域投射于人体域 白脸、赤胆忠心、黑心 redneck ,eye black, green lung

儿童身体隐喻理解发展特征

儿童身体隐喻理解发展特征

作者简介 : 李运华 (9 3 )男 . 16 一 , 广东五华人 , 讲师 , 士, 硕 主要从事认知与发展 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研 究
第6 期
李运华 : 儿童身体隐喻理解 发展 特征
成 时 间隐喻 能 力 的转折 时期 , 六 年级 这 种能 力 趋 于成 熟 , 时 间 的拟 人 手 法 和 空 间 隐喻则 是儿 童 最 早 掌 到 对 握的 , 而抽 象 程度 高 的时 间 隐喻 是 儿童 较 难也 是 较 晚掌 握 的 ; 国辉 研究 了儿 童 构 建 和解 读 隐 喻 的特 点 , 戚 认 为儿 童 隐喻 的喻体 通常 是他 们亲 身经 历过 的或 者是 他们 熟 悉 的事 物l 喻不 但 与社 会文 化 有关 , 且 与 5 1 .隐 而
征的影响最大; 随着年龄增长, 儿童非身体隐喻和身体隐喻的理解不断发展但发展 的速度不一样. 关键词: 儿童 ; 隐喻理解 ; 身体隐喻 ; 非身体 隐喻
中 图分类号 : 8 41 B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1 7 (0 0 0 — 1 0 0 17 — 9 2 2 1 )6 0hr是 1 普遍 的语 言现象 , m t o) p 种 传统 研究 一般 把隐 喻看作 1 种修 辞 现象 . 上世 纪 8 代 . 国 0年 美
两位语 言学 家 L kf 和 Jh sn第 1 提 出隐喻是 1 ao o no 次 种思 维方 式 , 引起 了认 知心 理学 家 的广泛 关注 。 心理 学
m tpo) eahr和本体 隐喻 (nooi l tpo) 其 中本 体 隐喻是 指可 将抽 象 和模糊 的思 路 、 感 、 ot g a meahr. l c 情 心理 活动 、 事 件 、 态等无 形 的概 念看作 是具体 的 、 形 的实 体 , 至是人体 本身 . 状 有 甚 人们 常常把人 躯体各 部分应 用在 隐喻上. 儿童 的隐 喻理解 发 展是 国内外 隐喻研 究 的 1 重 要方 面 . sh和 N r v 测 查 了 3 1 个 Ac el e o ~ 2岁儿童 对 “ 双重 功 能 ” 的理 解 的发展 情 况 (双重 功能 ” 指兼有 物 理所 指和 心理含 义 的词 , cl, 理 含义 是冷 , 词 “ 词 如 od物 心理含 义 是指 冷酷 的人格 特 质 ) 结 果表 明 , 童首先 理解 的是 词 的物理 含义 , . 儿 然后 获得 词 的心 理含 义 , 后才 意识 最 到 词 的双重 含 义 rdr k探 究 了 3 5岁儿 童 对相 似性 的理解 .结 果发 现 3 5岁 儿 童 己能够 理解 多 种类 .Boei c ~ ~

认知视角下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研究

认知视角下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研究

认知视角下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研究认知视角下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研究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视角,探讨了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现象及其认知机制。

通过分析语言中常见的以人体部位为隐喻源的词语,揭示了隐喻在语言和思维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认知视角;隐喻研究;人体部位词;认知机制引言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某种概念或情感。

在语言中,人们经常使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近年来,隐喻研究成为了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认知视角出发,探讨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现象及其认知机制。

一、人体部位词的隐喻现象人体部位词是一类常见的隐喻源。

这些词语通常具有明确的字面含义,但在不同语境中,往往被用于隐喻表示其他概念或情感。

例如,“心”在字面上指代人体的器官,但在语言中常用于表示情感,如“心疼”、“心碎”等。

同样,“头”在字面上指代人体的部位,但在隐喻中常用于表示智慧、思考等,如“头脑清晰”、“头脑不灵活”等。

二、人体部位词的隐喻认知机制1. 感知运动和身体经验人体部位词的隐喻使用往往与感知运动和身体经验密切相关。

比如,当我们说某人“心疼”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心脏被捏住、疼痛的感受。

这种身体经验对于我们理解“心疼”的隐喻意义起着重要作用。

类似地,当我们用“头脑清晰”来形容智慧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头部的轻盈和灵活。

这种感知运动和身体经验帮助我们将人体部位词与其他概念或情感进行关联。

2. 回忆和经验积累隐喻往往依赖于个体的回忆和经验积累。

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语言和文化传承,将某些人体部位与特定概念或情感关联起来。

这些关联会在个体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过程中产生影响。

例如,“手”经常被用于表示援助和帮助,这可能与我们在婴儿时期接受到的依赖和帮助有关。

这种回忆和经验积累为我们理解和使用人体部位词的隐喻意义提供了基础。

3. 集体文化价值观隐喻现象不仅与个体的经验和认知有关,也与集体的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

不同文化对于人体部位词隐喻的使用和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人是植物”概念隐喻的身体性认知机制阐释

“人是植物”概念隐喻的身体性认知机制阐释

“人是植物”概念隐喻的身体性认知机制阐释“人是植物”的概念隐喻是一种身体性认知机制,它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自身的意识。

这个隐喻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和医学观念,人们常常将人类的生命过程与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类比,将人的身体与植物的生长进行联系。

在这种类比中,人体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被赋予了植物的属性,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被赋予了人的属性。

这种隐喻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命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身体性认知机制是人类通过自身身体和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和理解的一种方式。

这种认知机制是源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存机制,人们通过身体所获得的感觉和经验来认知自身和周围世界。

在“人是植物”的隐喻中,身体性认知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对自身身体和植物的观察来建立这种类比,并通过这种类比来理解自己的生命过程。

身体感官对认知“人是植物”的隐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的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这些感官能够帮助人们感知外界的事物并理解它们。

在“人是植物”的隐喻中,人们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比如根系的扎根、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果实的结果等,这些观察让人们产生了将自身的生命过程与植物的生长进行类比的想法。

通过身体感官对自然界的观察,人们建立了“人是植物”的隐喻,并用这种类比来认知自己的生命过程。

身体运动对认知“人是植物”的隐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类的身体通过运动和运动过程中的感觉来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

在“人是植物”的隐喻中,人们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来建立对自身的类比,这种类比也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人们可能会借鉴植物的生长方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比如尊重自己的生理周期、注重营养的摄取和排泄等,从而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和自身生理需求。

通过身体运动和对自然界的观察,人们理解了“人是植物”的隐喻,并将这种类比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人体隐喻与汉语人体器官类俗语的文化内涵

人体隐喻与汉语人体器官类俗语的文化内涵

人体隐喻与汉语人体器官类俗语的文化内涵
中国以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将中国汉语中的人体相关词语与社会状况相关,将生活智慧体
现在汉语中。

隐喻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种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众多的人体隐喻也体现出
汉语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精深性。

比如有“腿断了坐不稳,脖子断了站不稳” 、“腿短要跑不快” 、“眉毛长拄
拐杖”等比喻,隐含了早期农耕文化中,脖子断了的人无法稳站,腿断了的人坐不稳,
腿短的人跑不快,大眉毛的人养不活自己,等一些观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耕作文化中生
活的艰辛,一些身体残废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基本的生活保障,必须依靠街坊邻里的帮助,才能维持生活。

明世宗御史钱隆九总督,在记录大学士陈光标和王维贤事迹时记载:“王恭先医病益损,
众人图挽,皆谓‘病来如春蚕吐丝’。

冠盖思维,谓其‘耳后把门锁,口中买酒,廓中
读经’”,此段文字运用人体隐喻,指人有时极端伤残,若未能及时治疗,过程如同晨蚕
吐丝,极度人丧,如此种种,言简意赅,充满富有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当时对于生命的观念,尊重和珍惜生命,完备的体现了汉语文化的精深性。

综上所述,中国汉语中的人体类比喻与在汉语文化中所传承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体现出中
国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生活学问,充分证明汉语文化是千古流传
的古老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2. 语料收集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 (m etap ho r ) 视作一种语言 本文所采用的英语语料主要选自 《英汉大词典》 、 现象, 视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是语言装饰的手段。 而 《英汉文化比较辞典》 、 《英语词汇探胜》 、 T he N ew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 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 《现 O xf ord D ictiona ry of E ng lish ; 汉语语料主要选自 畴, 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 换言之, 隐喻 代汉语词典》 和 《倒序现代汉语词典》 。 选取方法是, 在 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类一 选择一种语言的某一语例之后即寻找另一语言的对 种 基 本 的 思 维、认 知 和 概 念 化 方 式 (U ngerer & 应词项, 以考察其对应情况。 Schm id, 1996: 1182122; 蓝纯, 1999: 7) 。由此可见, 3. 理论依据 隐喻是人类赖以形成、 组织和表达概念的基础与手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人体隐喻化具有以下 段。 理论依据: 隐喻的形成, 即隐喻化 (m etap ho riza t ion ) , 是两 人 体 范 畴 属 基 本 等 级 范 畴 ( ba sic level 个概 念 域 ( concep tua l dom a in ) 或 认 知 域 ( cogn it ive ca tego ry ) , 人体词 ( body 2 p a rt term s) 属基本等级范畴 dom a in ) 之 间 的 结 构 投 射 (m app ing ) , 即 从 始 源 域 词。 因此, 人体词具有基本范畴词的下述特征: 一是词 ( sou rce dom a in ) 向目标域 ( ta rget dom a in ) 的投射。 据 形简单、 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析的本族语词、 中性词, 组 此, 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 成上有更大的任意性 , 使用频率高 ; 二是事物最早获 域来解释的 ( 文旭, 1999: 35236) 。按 L akoff & John 2 得的名称, 有较大的任意性; 而且数量有限, 形式固 son ( 1980: 5 ) 所说,“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 定, 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三是易于发展、 形成隐喻和 解和体验该类事物” 。 这里所说的 “它类事物” 指的就 ( ) 转喻意义 赵艳芳, 2001: 85286 。 如汉语中的 “头” 、 是始源域, 而 “该类事物” 就是目标域。 作为始源域的 ( ) ( ) “目” 或 “眼” 、 “脸” 或 “面” 、 “手” 、 “心” 、 “耳” 等 ; 英 “它类事物” 是隐喻认知的基础, 通常是人们所熟悉 这在两 的、 有形的、 具体的东西; 而作为目标域的 “该类事物” 语中的 head, eye, face, hand, hea rt, ea r 等。 种语言里是一致的。 往往是人们陌生的、 抽象的东西。 人体及其器官即是 隐 喻 以 人 的 基 本 经 验 为 基 础 (U ngerer & 人类赖以实现隐喻化的一种基本的、 重要的始源域; Schm id, 1996: 126 ) 。 作为一种隐喻范畴, 人体词隐 而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互动性又决定着人体有时 喻化的基础也是人对自身感知的基本经验。 可以想 也是目标域。 由此可见, 人体隐喻化对于人类的思维 象,“初民认识世界, 是从最近、 最直接的事物开始的, 与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集中探讨人体及其器 ( 外语教学与 而距离人最近的 , 不就是人的身体么 ?” 《 官作为始源域、 目标域或者同时作为双域的隐喻化认 研究》 导言, 2002, 2: 81 ) 古人的经验总结也足以为 知特点与作用。 ( 许慎 )早 证,“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 《说文解字・叙》 ・2 3 ・
2003 年 11 月 第 24 卷 第 6 期
外语教学
F oreign L a ngua ge E duca tion
N ov. 2003 Vol . 24 N o. 6
期人类的一种典型思维特点是 “身体化活动” 或 “体 认” , 即把人自身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 ( 束定芳, 2000: 28234) 。这是由人类的认知顺序所决定的。 人 类最先认识自己周围立体的、 有形的、 具体的东西, 包 括人体本身及其器官。 之后, 当认知进入更高级阶 段, 人类已经熟悉的东西 ( 包括器官) 就成了人们认 识、 体验和描述世界其它事物, 尤其是无形的、 抽象 的、 难以定义的事物的基础。 由此, 借助于表示具体事 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 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 互关联的隐喻认知方式和隐喻语言 ( 包括人体隐喻化 语言) ( 赵艳芳, 2001: 50) 。例如, 人类首先认识了自 己的器官 “眼睛”eye, 然后即用来指代物体的类似部 位, 如 “针眼”eye of a need le, 进而用来指代抽象的 东西, 如 eye of the sou l ( 心灵之窗) 。这符合人类以自 我为认知中心, 由近及远、 由自我到非自我、 由实体到 非实体、 由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根 据 “人类中心说” ,“一切都是从人自身出发, 引申到外 界事 物, 再 引 申 到 空 间、 时 间、 性 质 等 等 ( 沈 家 煊, 1994: 19 ) 。 ” 由此可见, 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的 基础和出发点之一; 之后人们又把对人体的认知结果 投射到对其他物体、 事物等概念的认知与理解上。 始源域和目标域是隐喻投射中的两个相对的范 畴, 两者之间既然存在从前者到后者的投射关系, 那 么反过来也应该成立。 也就是说, 两者之间应该是一 种互动关系。 由此, 人体域 (body 2 p a rt dom a in ) 与非人 ( ) 体域 non 2body dom a in 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 即 人体概念既可以充当始源域, 又可以充当目标域。 此 外, 根据我们的考察, 就人体域本身而言, 在其内部尚 存 在 着 不 同 器 官 之 间 的 二 级 结 构 投 射 ( seconda ry st ructu ra l m app ing ) 。
si m p le to the com p lex, and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 stract determ ines the ba sic ro le of body p a rts in cogn izing the w o rld. A nd the m etap ho riza tion of body 2 p a rt term s is one of the ba sic m ean s of fo rm ing and exp ressing concep ts. , B a sed on th is view the a rticle, by app lying the theo ries of cogn itive lingu istics, studies the theo retica l ba sis and cog 2 n itive fea tu res of such m etap ho riza tion. F ina lly, a discu ssion is m ade on the si m ila rity and dissi m ila rity betw een Ch i2 nese and English in term s of body 2 p a rt m etap ho riza tion. Key words: body 2 p a rt term s; m etap ho riza tion; concep tua l m etap ho r; concep tua l dom a in; concep tua l m app ing
中主要存在前三种单层次人体隐喻化形式, 因此下面 我们主要从这三个层面考察人体隐喻化的方式及特 征。 4. 1 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投射 如前所述, 在语言发展史上, 由于人类认知发展 规律的作用, 最早为人类所了解与认知的人体及其器 官名称被广泛用于多种非人体概念域, 借以认识、 体 验 和 表 达 其 它 领 域 的 事 物。 从 “了 如 指 掌”know som eth ing like the p a lm of one’s hand 等表达法中, 我们足可窥视人类在对自我部位了解上所表现出来 的自信。 这里, 我们仅就人体隐喻化的几种典型的情 况加以探讨。 4. 1. 1 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 人体名称最早被用来指称具体物体或东西的相 似部位。 在汉语中, 此类结构投射的目标域既有无生 命的实体, 又有有生命的实体 ( 主要是植物) 。 前者如 “山头” 、 “山脊” 、 “山脚” 、 “洞口” 、 “风口” 、 “泉眼” 、 “火 舌” 、 “针头” 、 “箭头” 、 “火柴头” 、 “船头” 、 “车头” 、 “针 眼” 、 “窗口” 、 “门脸儿” 、 “扶手” 、 “靠背” 、 “床脚” 、 “桌 子腿” 、 “鞋舌” 等; 后者如 “树头” 、 “树身” 、 “树皮” 、 “芽 眼” 、 “花须” 、 “菜心” 、 “果皮” 、 “果肉” 、 “木耳” 等。 在古 代, 中国的印刷术与书籍装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故 汉语中这方面的词汇较为丰富。 其中很多词语即为人 体隐喻化造词, 如 “书眉” 、 “书目” 、 “书口” 、 “书面” 、 “书脊” 、 “书背” 、 “书皮” 等。 在英语中, 人体域到具体域的结构投射极为丰 富、 常见, 涉及生活及周围环境的方方面面, 如 head of an a rrow , of a m a tch, of a p age, of a flow er, of sta irs, of a bed, of a tap e reco rder; f ace of a m oun 2 ta in, of a bu ild ing, of a w a tch, of the ea rth; ey e of a po ta to , of a need le, eye in a flow er; m ou th of a ho le, of a cave, of a river; lip of a jug, of a cra ter, of a bow l; nose of an a ircraft, of a too l, of a sh irt, of a gun; neck of land, of the w ood s, of a sh irt; a rm of a cha ir, of a t ree, of a coa t, of a reco rd 2 p layer; hand s of a w a tch, of an a lt i m eter; shou ld er of a h ill, of a bo t t le, of a road, of a jacket; back of a cha ir; f oot of a m oun ta in, of a bed; th roa t of a m ine, of a va se, of a tenn is racket; v ein of o re, of the w ood; leg s of a tab le; hea rt of a cabbage; sk in of an o r2 ange; f lesh of fru it; lim b of a t ree; join t of the bam 2 boo; tong ues of flam es; 等 等 (U ngerer & Schm id, 1996: 117) 。不难看出, 整个人体从头到脚、 从里到外 都被投射到人们周围无生命的东西和有生命的植物, 整个世界成了人类基于身体感知下的世界。 这种由人体域向具体域的结构投射, 是一种基于 两种概念之间的直接而简单的相似的隐喻化, 虽然属 于较为低级的认知活动形式, 但却是人类认知发展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