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产业结构调整-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为例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案2
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教学目标1.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2.分析该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3。
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升级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最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新课教学]:一、地区产业结构【讲解】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比如说非州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提出问题】说到产业,产业一般分为三类,分别是什么,同学们有了解的么?学生回答.【归纳总结】产业一般分为三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拓展】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讲解】产业结构受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如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过渡】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我们来看第二部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讲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提出问题】那么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由什么产业向什么产业发展呢?学生回答.【归纳总结】表现:【讲解】而且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表现为: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第二册 教案设计-专题 24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教学内容】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含义,了解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区别和联系。
(2)结合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概念评价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分析某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合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要立足于区域实际,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学会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产业结构,理解社会生产活动,建立起区域整体和谐发展的地理思想。
【教学重点】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含义【教学难点】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首先,出示一张“上海农工商超市”的图片的ppt)师:同学们,这是一张农工商超市的图片,那从我们前几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属于第二产业,商业属于第三产业,那么我们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那么是否在任何区域、任何时期、三大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相同的呢?(学生发言:不是)师:是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专题的最后一节,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出示上海2000年上海产业结构示意图ppt)师:请同学们根据图说出200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中,哪一种产业所创造的价值最高,吸纳的劳动力最多?(学生回答:第三产业)师:那根据图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产业结构,(出示ppt),产业结构主要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
主要是从三大产业的比重和三大产业就业人数两方面来考虑二、新课教授(出示“2000年世界部分国家(中、韩、日、美)产业结构”图表的ppt)师:同学们,大家从这张图表中看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美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第一产业比重较低;而中国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师:大家说对了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四国的产业结构统一的来观察,比较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三大产业的比重,那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越低,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学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1.知道产业结构的含义,学会分析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并说明产业结构转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以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例,说明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一.地区产业结构1.含义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受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微思考第一产业比重小是不是说明农业不发达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但农业发达;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但农业不发达。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1.表现通常表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原因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1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可能逐渐丧失,而新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其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
2在这样的时期,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引导,往往能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3.根本原因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微思考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比较优势的变化及国家政策的引导等。
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1.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2.历史演变工业化初期20世纪50至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结构以轻纺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变为第三产业为主导3.发展趋势将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上海地理新高考课程设计
上海地理新高考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上海地理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分析上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了解其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的形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增强对上海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1.上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包括上海的经纬度、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主要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等。
2.上海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季节变化等。
3.上海的经济发展,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历程、对外贸易、金融业等。
4.上海的文化特色,包括方言、美食、节日习俗、旅游景点等。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上海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上海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强对上海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上海地理》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上海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知识。
2.参考书:相关的地理学书籍和论文,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拓展视野。
3.多媒体资料:包括上海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的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4.实验设备:包括地图、地球仪等,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操作,加深对上海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上海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3.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或期中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上海地理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规划:国际贸易中心: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取得的成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推进,到“十一五”期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已具有良好基础,形成基本框架。
(一)市场流通规模扩大,现代化商业模式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74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05亿元、商业增加值2860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9倍、1倍和24倍。
全市连锁经营业种业态超过140种,集聚了国内外商贸企业总部和企业运营管理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和采购中心等,成为众多国际高端商品和服务品牌的中国地区总部、亚太地区总部。
“十一五”期间,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冷链技术、物流技术等得到进一步应用,餐饮、维修、洗染、沐浴、家政等生活服务社会化水平提高,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由2087亿元增加到4262亿元,上海会展总展出面积由433万平方米增加到804万平方米,年均举办近300个国际展。
(二)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物流发展水平提高。
2010年,全市1097家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657亿元,179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480亿元。
其中,生产资料成交额占比达到78%。
上海市场的钢铁、有色金属、白银等价格已成为全国市场风向标,铜的价格已成为国际铜市的重要风向标。
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我国能源要素市场第一笔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现货竞买交易,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对接。
上海被商务部认定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医药、危险化学品、冷链、汽车等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和A级物流企业总数在全国领先。
(三)贸易总量不断提高,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本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6887亿美元,上海关区进出口总额68465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近1倍;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069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324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467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264%,占全国比重289%。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教学设计一稿)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了解上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发达的交通条件(2)分析上列不同因素对上海经济繁荣所起的作用。
过程方法:(1)利用中国地图,说出上海地理位置。
(2)从地形图、气候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上海的自然环境特点。
(3)通过对上海典型案例的剖析,理解上海经济特色是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工业基础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感受上海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的优越性。
学习重点: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各方面表现学习难点:上海经济中心特色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读图法教学过程:一、观赏上海浦东新貌视频,引入课题。
(板书1:题目)1、请同学谈谈对上海的新认识。
2、老师谈自己在参加了20XX年世博会后的一些看法。
上海印象:人口众多;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机场、港口、火车站等运输繁忙;商业街繁华,商店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档次的商品;食品街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城市中外国人数量多,市民能够说一些外语;市中心区写字楼林立,有多家世界各国的各大银行、办事处等机构;常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大型博览会等活动……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最能概括上海经济特色的语句: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二、出示主要问题:上海成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工业基础政策支持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1)出示地图:图6—50上海的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图①活动:面对地图请你说一说上海的地理位置预设:太平洋的西岸;亚洲大陆的东沿;东海之滨。
四至:东海;杭州湾;苏浙;长江入海口。
沿江滨海的地理位置最适合发展什么产业?(航运业和港口业。
)②演练:上海市,简称(沪);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接(长江)入海口.(2) 出示地形(水文)、气候地图,看图完成填空题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坦荡低平)。
【新教材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学设计)(一)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个地区的经济是由三大产业构成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离开产业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构成了地区的产业结构。
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产业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就是一个经济体的第一产业比重将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上升,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随着经济逐步走向成熟阶段,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将同时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不断上升,并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本节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地区产业结构”;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三是“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地区产业结构”主要阐述产业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升级”以珠江三角洲和深圳为例,讲明了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以及升级的原因;“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上海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上海的每一次产业升级是如何伴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教学目标:1.地区产业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成因。
3.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及成因。
4.以“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例,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都是伴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核心素养:1.通过“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的学习,弄懂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成因及方法。
2.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3.综合思维:查找资料,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及成因。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学生准备:课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下内容。
上课时,小组派代表展示。
【合作探究一】阅读下面图表,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合作探究二】深南大道,是深圳的大动脉,也是深圳的一张名片,全长25.6公里。
关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若干思考
上海 “ 创 新驱 动 , 转 型发 展 ” 战 略 的一 种 肯 定 。最 近, “ 四个 中心” 实际上 又 变成 “ 三个 中心” 了, 因为
作者简介 : 王战 , 研 究员, 上海社会科 学院院长 。 *本文根据作者 于 2 0 1 3年 1 1月 5日在上海发展研 究基金会成立 2 ( ) 周年研讨会上 演讲 的录音整理而成 , 未经本人审阅。
述 的角 度 , 来 探讨 “ 创新 驱 动 ” 和“ 四个 中 心 ” 建 设
现 在 的问题 是 , 上海 今后 的发 展 战略 , 究竟 是 “ 创 新驱 动 , 转 型发 展 ” , 还是“ 四个 中心 ” 建设 , 这
两 者并 不 完 全 一 致 。这 个 问题 需 要 进 一 步 搞 清 楚 。我认 为 , “ 创新 驱 动 , 转 型发 展 ” 仅 仅 是手 段 , 最终 要服 务 的是 上海 的“ 四个 中心 ” 建设 。还有 一 个需 要认 清 的关 系 : “ 三个 中心 ” 和“ 一 个 中心 ” 的 关 系 。如果认 为 , 上 海 建成 金 融 中心 、 贸易 中心 、
型发 展 ” 的 战略 。 当时 有 4种 提 法 , 其 中“ 创 新 驱 动, 转 型发展 ” 的提 法 认 同度 很 高 , 成 为一 种 战 略
共识 , 于是就 把 这 个 提 法 作 为 上 海 发 展 战 略 。其 后两 三年 中 , “ 四个 中心 ” 的提 法 淡 化 了 , 而“ 创 新
新, 推 动 了金 融 、 贸 易、 航 运“ 三 个 中心” 的 建设 , 但 不能说 上 海 的制度 创新 推动 了经济 中心 的建 设, 因为金 融 、 贸易 、 航 运都 是服 务 业 , 把 信 息技 术加 进去 就是 现 代服 务 业 ; 上 海要 成 为“ 四个中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_同步精品课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2
应用探究
贵阳设立大数据中心的原因?
天时
2013年发展大数据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的重要布局
地利
温度适中:满足大型机房散热需求 地质稳定:不易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电力优势:电力稳定可靠 交通便捷:通达性不断提升
人和
政府主导:力促大数据产业发展 人才引进:大数据人才转向政策
应用探究
【例】(高考全国卷Ⅲ) 与2014年相比,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 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 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近年来上海市(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答案】A
应用探究
【例】(高考全国卷Ⅲ) 与2014年相比,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 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 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题。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应用探究
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46.5% ,空
气质量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 2015年,经国家批准,贵阳市、贵安新 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 区。至2018年, 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 数据中心在此集聚,成为我国南方最大 的数据中心基地。
为什么在贵阳 市设立大数据 中心呢?
人教版地理(2019)选择性必修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高地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学设计
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作原料的话,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
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46.5%,空气质量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
2015年,经国家批准,贵阳市、贵安新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
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至2018年,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
集聚,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图片导入)贵阳市高新技术去图
想一想
1.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降水多,地形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②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③位于湿润区,空气湿度大,森林覆盖率高,尘埃少,空气质量好,机
房除尘成本低。
(图片导入)贵阳市产业结构比例图
想一想
2.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市产业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化。
第一产业比重降低,
第二产业比重降低,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课堂
小结
板书。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正式提出上海要打造“四个中心”,包括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
“四个中心”目标的确立,既给上海人民绘就了一个更为清晰的经济战略蓝图,也给上海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和压力。
“四个中心”都是基于上海已有的发展基础与比较优势而提出的。
为早日实现“四个中心”的奋斗目标,上海还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即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可以说,“四个中心”乃为目标,“四个率先”则为保障。
针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推动了“三港”“三区”建设,即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港、浦东空港,以及依托“三港”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延伸推出的三个保税区,并以此为载体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完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航运支持政策和制度环境。
针对“国际经济中心”建设,上海规划了100多个工业区块,显示出以工业园区为主体、工业基地为亮点、城镇工业地块为补充的基本特点,并将着力点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促进跨国公司及外商投资、国际研发中心进驻发展。
针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上海力主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购物天堂”,积极推进免税商品购物场所,力求引领国际市场潮流,形成创意风向标的品牌和企业群。
针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积极建立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应的人民币产品市场中心,探索在上海建立全国性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业务范围,制定上海外资股权投资企业管理办法,推动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等。
为建成“四个中心”,上海正在着力推进四个关键环节,即加快形成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加快形成市场产品机构全面国际化,加快形成全球信息中心,加快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3章第2节教学设计第3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目录一、学习目标二、必备知识三、情景探究探究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分析四、学习效果第3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2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学习目标1.通过区域图、材料,了解上海市等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
2.以上海市为例,综合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过程、特点、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二、必备知识(一)地区产业结构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分工深化3.作用: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高。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1.主要表现(1)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2.作用: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升级的原因(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4.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产业结构升级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产业结构一般由以重工业为主升级到以轻工业为主。
(×)(3)促使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是相同的。
(×)(4)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5)现在,深圳的产业结构已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
(√)(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1.概况{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主导工业: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2.变化过程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位区位优势工业化初期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接近原料产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国家实施了重工业化的战略决策;原有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优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设立浦东新区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开放的服务环境等3.发展方向: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 - 1 - 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 7 -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一、教学目标1.掌握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2.以纽约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二、教学重难点以纽约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放眼中国省会城市的发展史,石家庄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既不沿江也不靠海,完全是一个靠火车拉起来的新兴城市。
1907年,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交汇在一个仅有几百人的小村庄,靠着火车的拉动,这个小村庄迅速壮大,于1968年升格为河北省会,仅比深圳成立经济特区早12年。
今天的石家庄,人口规模超过千万、GDP接近6000亿元,虽然没有取得深圳那样巨大的成就,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两个省会之一(另一个是海口),能从一个小村庄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是非常不简单的。
【引发思考】为什么铁路的修建、繁忙的运输能促进郑州的快速发展?[新课教学]: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讲解】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讨论】区域与城市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拓展知识】关于城市的起源,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二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
最新上海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教案
最新上海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施方案一、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1.课程定位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第三,实践性。
地理学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并发展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正确认识来自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加以应用。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2.课程理念⑴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要改变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发现问题,收集信息,积极探究,逐步形成和发展学习地理的能力。
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的地理课程评价体系。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教案: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1.大都市的概念: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2.世界大都市的发展历程(1)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是集聚作用,其次是辐射带动作用。
(2)现代大都市的发展历程1.上海的位置: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
2.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3.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2)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等。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一核五圈四带”城市网络化空间格局的形成(1)联系: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2)动力:上海大都市。
2.上海与周边城市的相互作用(1)上海对周边城市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
(2)周边城市对上海的龙头地位形成坚实的支撑。
3.上海都市区的影响(1)对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
(2)对外: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1.人口庞大的城市就是大都市。
() 2.大都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发展。
() 3.上海港扼长江入海口,属于海港,不属于河港。
() 4.大都市能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
() 5.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下列关于上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港口B.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D.我国的政治中心提示:1.×大都市不仅仅人口庞大,而且经济发达、科技力量强,具备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调整-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为例》教学设计
背景: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例1:昆山
2017年,昆山再次荣登中国百强县之首。
昆山产业优化和升级之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后,昆山市不断向外转移附加
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园区。
图2:昆山区域位置图
1.据图1,概述改革开放30年昆山产业结构变化。
2. 据材料一和图2,阐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图1:
昆山市
例2:新疆
1.为新疆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为新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例3:上海
材料一:“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走出创新驱动发展新路,为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奠定基础。
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在
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
据材料一,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为上海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