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排序
C语言数组的五种简单排序,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交换法排序、插入法排序、折半法排序
C语⾔数组的五种简单排序,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交换法排序、插⼊法排序、折半法排序⽂章⽬录1、选择法排序选择法排序是指每次选择索要排序的数组中的最⼩值(这⾥是由⼩到⼤排序,如果是由⼤到⼩排序则需要选择最⼤值)的数组元素,将这些数组元素的值与前⾯没有进⾏排序的数组元素值进⾏互换代码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声明⼀个数组和两个整形变量,数组⽤于存储输⼊的数字,⽽整形变量⽤于存储最⼩的数组元素的数值与该元素的位置,在我的代码中实现为a[] temp position。
代码具体如下#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m,n,k;printf("please input the length of the array:");scanf("%d",&k);int a[k];int temp;int position;printf("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array:\n");for(m=0;m<k;m++){printf("a[%d]=",m+1);scanf("%d",&a[m]);}/*从⼩到⼤排序*/for(m=0;m<k-1;m++){temp=a[m]; //设置当前的值为最⼩值position=m; //记录当前的位置for(n=m+1;n<k;n++){if(a[n]<temp){temp=a[n]; //如果找到⽐当前的还要⼩的数值,则更换最⼩的数值与位置position=n;}}a[position]=a[m];a[m]=temp;}for(m=0;m<k;m++){printf("%d\t",a[m]);}return 0;}结果如下2、冒泡法排序冒泡法排序就是值在排序时,每次⽐较数组中相邻的两个数组元素的值,将⽐较⼩的(从⼩到⼤排序算法,如果是从⼤到⼩排序算法就是将较⼤的数排在较⼩的数前⾯)排在⽐较⼤的前⾯在代码实现的过程中:声明⼀个数组与⼀个整型变量,数组⽤于存放数据元素,整型变量⽤于交换时作为中间变量。
c语言选择法排序10个数
c语言选择法排序10个数
c语言选择法排序10个数的相关解析,如下所示:
解析:选择排序思路如下,设有10个元素a[1]~a[10],将a [1]与a[2]~a[10],若a[1]比a[2]~a[10]都小,则不进行交换,即无任何操作。
若a[2]~a[10]中有一个以上比a[1]小,则将其中最大的一个,与a[1]交换,此时a[1]中存放了10个中最小的数。
依次类推,共进行9轮比较,a[1]~a[10]就已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存放了。
c语言选择法排序10个数里分为四部分:(附图注解)
第一部分键盘输入10个数:
第二部分输出键盘录入的10个数:
第三部分排序逻辑:
第四部分排序后的10个数:
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拓展知识6-1 选择排序
拓展知识6-1 选择排序在【例6-2】冒泡排序的算法中,整个排序过程共进行了N-1趟,总的比较次数为N*(N-1)/2次,而每次比较后都可能做交换操作,总交换次数大约是比较次数的一半,特别对原N个数据已是降序排列的极端情况,每次比较后都要做交换操作,这些交换操作降低了算法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大大降低了交换次数,这种方法就是选择排序。
1.选择排序法的基本思想先从a[0],a[1],…,a[N-1]中选出一个最小数记为a[p],若p≠0,将a[p]与a[0]交换,这样比较一轮后,最小数放在了a[0]中;再从a[1],a[2],…,a[N-1]中选出一个最小数a[p],若p≠1,将a[p]与a[1]交换,经第二轮比较后,把第二小的数放在了a[1]中;如此进行下去,便可将N个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1)整个排序过程共需N-1趟;(2)第i趟共比较N-i次;(3)每趟最多交换一次。
2.第i趟排序过程先认定a[i]最小,即记p=i;再从j=i+1开始,将a[j]与a[p]比较,若a[j]<a[p],将j赋给p,即p=j,继续将下一个数与a[p]比较,直到a[N-1] 与a[p]比较完毕,a[p]中存放的就是a[i],a[i+1],…,a[N-1]中最小的,如果p≠i,就将a[i]与a[p]交换,第i趟排序结束。
程序代码(只给出选择排序函数SelectSort)如下:(1)void SelectSort(int a[N])(2){(3)int i,j,p,temp;(4)for(i=0;i<N-1;i++)(5){(6)p=i;(7)for(j=i+1;j<=N-1;j++)(8){(9)if(a[j]<a[p])(10)p=j;(11)}(12)if(p!=i)(13){(14)temp=a[p];(15)a[p]=a[i];(16)a[i]=temp;(17)}(18)}(19)}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相比较,冒泡排序需要交换的次数多(平均交换N*(N-1)/4次),而选择排序最多只需要N-1次交换。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2.3选择排序课件(共17张PPT)
Dim i, j, k, t As Integer
For i=1 To n-1
____k_=_i_____ For __j_=__i+_1___to__nnΒιβλιοθήκη 1k=i : =1Y
d(j)<d(k)
If d(j)<d(k) Then
___k_=_j_________
End if
Next j
If k<>i Then
i=1 k=1 for j=2 to 5
if a(j)<a(k) then k=j next j if k<>i then t=a(k): a(k)=a(i):a(i)=t End if
选择排序的实现过程
a(1) a(2) a(3) a(4) a(5)
第二遍排序
•i=2用变量i表示第二遍处理,也表示第二个数据元 素) •在第2至第5个数组元素中找最小数据 (最小数据的 下标用变量k表达,首先默认最小数据a(k)为第二个数 据,然后余下的3个数据分别跟a(k)比较,如果有比 a(k)小的话,k重新赋值为最小数据的下标) •如果找到的最小数据下标k不是2(i)的话,那么与第 二个数据元素发生交换(如果k<>i(i=2),则a(k)与a(i) 交换) •结果(第一个位置中的数据值最小,a(3)~a(5)为无序 区域)
k=I For j=i+1 To n
If d(j)<d(k) Then k=j Next j
If i<>k Then t=d(i) : d(i)=d(k) : d(k)=t Next i ……
框内代码运行结速时,保存最小值的数组元素一定是( D )
A. d(n)
总结4种常用排序(快排、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总结4种常⽤排序(快排、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排序)⼀、选择排序1. 概念理解:最⼩的数值与第⼀个元素交换;在⼀个长度为3的数组中,在第⼀趟遍历3个数据,找出其中最⼩的数值与第⼀个元素交换最⼩的元素与第⼀个数交换(注意:这⾥的第⼀个数是指遍历的第⼀个数,实质上是数组的第⼆个数)第⼆趟遍历2个数据,找出其中最⼩的元素与第⼀个数交换⽽第三趟则是和⾃⼰⽐较,位置还是原来的位置2. 复杂度:平均时间复杂度:O(n^2)3. 例⼦://选择排序function selectionSortFn(arr){console.log('原数组:['+ arr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for (var j = i+1; j < arr.length; j++) {if (arr[i] > arr[j]) {var temp = arr[i];arr[i] = arr[j];arr[j] = temp;}}console.log(arr);}return arr;}var initArr = [10, 4, 8, 3];selectionSortFn(initArr);我们看⼀下打印的结果:![选择排序]原数组:[10,4,8,3][3, 10, 8, 4][3, 4, 10, 8][3, 4, 8, 10][3, 4, 8, 10]结合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冒泡排序1. 概念理解:依次⽐较相邻的两个数,将⼩数放在前⾯,⼤数放在后⾯。
第⼀趟:⾸先⽐较第⼀个和第⼆个数,将⼩数放前,⼤数放后,然后⽐较第⼆个数和第三个数将⼩数放前,⼤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较最后两个数,将⼩数放前,⼤数放后,⾄此第⼀趟结束。
在第⼆趟:仍从第⼀对数开始⽐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于第2个数),将⼩数放前中,⼤数放后,⼀直⽐较到倒数第⼆个数(倒数第⼀的位置上已经是最⼤的),第⼆趟结束。
5_2 交换与选择排序
5.3.1
冒泡排序
•
下降法示例 a 0 8 1 3 2 4 3 9 4 7
自上而下地扫描的下降法
最大元素下降到底部
0 1 2 3
4
a 8 3 4 9 7
0 1 2 3
4
a 3 8 4 9 7
0 1 2 3
4
a 3 4 8 9 7
0 1 2 3
4
a 3 4 8 9 7
0 1 2 3
4
a 3 4 8 7 9
不交换, 再比较 8 和 3
3 8 4 7 9
交换 8 和 3
3 8 4 7 9
上升结果
比较 9 和 7
6
5.3.1
冒泡排序
2. 简单的冒泡排序算法(上升法)
void bubble_sort(int a[ ],int n) { int i,j,x; 1. for(j=0;j<n-1; j++) // j是本遍扫描终点下标 2. for(i=n-2;i>=j; i-- ) 3. if(a[i]>a[i+1]) //逆序 4. { x=a[i]; a[i]=a[i+1]; a[i+1]=x; } }
5.3.2 快速排序(quick sort )
1.基本原理 也称划分交换排序,因速度非常快而得名
反复进行有序划分 在数组a中任选一个元素x作为划分元素,通过比较 将小于x的元素换到数组的左端(左段) 将大于或等于x的元素换到数组右端(右段) x本身位于两段之间 如果左、右段元素个数多于1,则递归的将左、右段各自划分, 直到每段元素个数都不超过1,从而达到排序目的
27
5.4.3 堆排序( heap sort )
《选择排序轻松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生:(学生进行编程实践)
师:(巡视学生的编程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位同学,你的循环条件设置得不对,应该是这样的…… 还有这位同学,你的代码逻辑有点问题,仔细检查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编程操作,加深对选择排序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生:理解了。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选择排序的原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选择排序的过程。
2. 教师结合流程图进一步讲解选择排序的逻辑过程。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选择排序的过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流程图。首先,我们从第一个元素开始,遍历整个数组,找到最小的元素。然后,将这个最小的元素与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接着,我们从第二个元素开始,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数组有序。大家看这个流程图,是不是更清楚了呢?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大家通过学习选择排序,不仅掌握了一种新的排序算法,还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选择排序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用编程语言实现选择排序算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实践。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理解选择排序的逻辑过程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讲解和引导。在编程实践过程中,有些学生的代码出现了一些错误,说明学生对编程语言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逻辑过程。同时,加强对编程语言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编程技巧,提高编程能力。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word自定义排序怎么操作步骤
Word自定义排序操作步骤在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时,自定义排序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
通过自定义排序,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文档中的内容进行排序,从而更好地组织和呈现信息。
本文将介绍Word自定义排序的详细操作步骤。
步骤一:选择要排序的内容首先,在Word文档中选择需要排序的内容。
可以是一段文字、一组列表、甚至是表格中的某一列。
确保选择的内容是你想要进行排序的目标。
步骤二:打开“排序”对话框在Word的菜单栏或工具栏中,点击“开始”选项卡。
在该选项卡中可以看到一个“段落”组,其中包含了与排序相关的功能。
点击“段落”组中的“排序”按钮,即可打开“排序”对话框。
步骤三:设置排序规则在“排序”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排序的规则。
首先,选择排序的方式,可以选择按照字母顺序、数字顺序、日期顺序等进行排序。
其次,选择是升序还是降序。
如果需要更多的复杂规则,可以点击“设置”按钮进行高级设置。
步骤四:选择排序的关键字在“排序”对话框中,可以选择用于排序的关键字。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个关键字,以满足不同的排序需求。
例如,可以选择根据标题、日期、姓名等进行排序。
步骤五:选择排序的范围在“排序”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排序的范围。
可以选择当前选定的内容、整个文档或者某个特定的区域进行排序。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选项。
步骤六:点击“排序”在完成以上设置后,点击“排序”按钮即可开始排序。
Word将按照你的设定对选择的内容进行排序操作。
步骤七:查看排序结果排序完成后,可以查看排序后的结果。
Word会按照你的设定重新排列选择的内容,并实时显示在文档中。
可以根据需要对排序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编辑。
步骤八:保存文档最后,在完成文档的排序操作后,记得保存你的文档。
点击Word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选择“保存”或“另存为”,将文档保存到你需要的位置。
以上就是在Microsoft Word中进行自定义排序的操作步骤。
通过使用自定义排序功能,你可以灵活地对文档内容进行排序,提高文档的组织性和可读性。
c++选择排序例题
c++选择排序例题
一、题目
给定一个未排序的整数数组,找出其中从最小到最大排序后的第一个数。
二、分析
此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例如二分查找、线性搜索等。
然而,考虑到我们需要找到从最小到最大排序后的第一个数,我们可以使用选择排序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在未排序的数组中找到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将其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从剩余未排序的元素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三、算法实现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数组的大小。
我们只需要遍历一次数组即可找到从最小到最大排序后的第一个数。
直接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的基本思想是:每一趟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子文件的最后,直到全部记录排序完毕。
常用的选择排序方法有直接选择排序和堆排序。
直接选择排序(Straight Selection Sort)1、直接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n个记录的文件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①初始状态:无序区为R[1..n],有序区为空。
②第1趟排序在无序区R[1..n]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1]交换,使R[1..1]和R[2..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③第i趟排序第i趟排序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1..i-1]和R[i..n](1≤i≤n-1)。
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i]交换,使R[1..i]和R[i+1..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这样,n个记录的文件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
2、直接选择排序的过程对初始关键字为49、38、65、97、76、13、27和49的文件进行直接选择排序的过程【参见动画演示】3、算法描述直接选择排序的具体算法如下:void SelectSort(SeqList R){int i,j,k;for(i=1;i<n;i++){//做第i趟排序(1≤i≤n-1)k=i;for(j=i+1;j<=n;j++) //在当前无序区R[i..n]中选key最小的记录R[k]if(R[j].key<R[k].key)k=j; //k记下目前找到的最小关键字所在的位置if(k!=i){ //交换R[i]和R[k]R[0]=R[i];R[i]=R[k];R[k]=R[0];//R[0]作暂存单元} //endif} //endfor} //SeleetSort4、算法分析(1)关键字比较次数无论文件初始状态如何,在第i趟排序中选出最小关键字的记录,需做n-i次比较,因此,总的比较次数为:n(n-1)/2=0(n2)(2)记录的移动次数当初始文件为正序时,移动次数为0文件初态为反序时,每趟排序均要执行交换操作,总的移动次数取最大值3(n-1)。
十以内的数的排序选择
十以内的数的排序选择在数学中,排序是指将一组数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的过程。
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的是十以内的数的排序选择。
1. 升序排序升序排序是指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对于十以内的数,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升序排序:- 冒泡排序:从第一个数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的大小,将较大的数往后移动。
每次比较都会将最大的数移动到最后的位置,直到所有的数都排好序为止。
- 插入排序:将数列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初始时将第一个数视为已排序部分,从第二个数开始,将每个数按照大小插入到已排序的序列中。
- 选择排序:从数列中选择最小的数放在第一位,然后从剩余的数中选择最小的数放在第二位,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数都排好序为止。
2. 降序排序降序排序是指将一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和升序排序类似,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来进行降序排序。
3. 其他排序方式除了升序和降序排序,我们还可以按照一些特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比如,我们可以按照数的个位数进行排序,即先比较十位数相同的数的个位数大小,再比较十位数大小。
这样可以将数列按照个位数依次排列。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计数排序来进行排序。
计数排序是一种特殊的排序算法,它统计每个数的出现次数,并根据统计结果重新排列数列。
对于十以内的数,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长度为10的数组来记录每个数出现的次数,然后按照次数从小到大依次输出数。
综上所述,对于十以内的数,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排序算法来进行排序。
无论是升序排序还是降序排序,或者是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排序,我们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来实现。
排序的目的是为了使数列更加有序,方便我们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
教学课件第3节选择类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的演示
§9.3 选择类排序
1.算法描述
SelectSort(ET p[ ], int n) //简单选择排序
{ int i, j, k;
int ET p[ ];
for (i=0; i<=n-2; i=i+1)
{
//在p[i..L.length] 中选择key最小的记录
k=i; //设k为key最小的记录
(大顶堆) (大根堆)
若将该数列视作完全二叉树,
则 r2i 是 ri 的左孩子; r2i+1 是 ri 的右孩子。
ri
r2i
r2i+1
判断下面各图是不是堆,如果是堆,指出是大堆还 是小堆。
16
11
9
16
11
9
10 5 6 8 1 5 6 8
1 2 4 大根堆 10 2 4 不是堆
1
2
6
11 5 9 8
12 16 41 小根堆
1
2
9
11 5 6 8
10 16 4 不是堆
§9.3 选择类排序
2.堆与完全二叉树关系
若n个元素a1,a2,a3,…,an满足堆,且让结 点按1、2、3、…、n顺序编号,根据完全二叉树的 性质(若i为根结点,则左孩子为2i,右孩子为2i+1) 可知,一个堆对应着一颗完全二叉树。
for( j=i+1;j<=n-1 ; j=j+1)
if ( p[ j ]<p[ k ]) k=j;
if(k!=i) { d=p[i];p[i]=p[k];p[k]=d;} //p[i]←→p[j];
}
return;} //SelectSort
c语言中选择法排序
c语言中选择法排序介绍选择法排序是 C 语言中排序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不断选择最小的值进行排序,逐步将无序序列变为有序序列的过程。
这种排序方式简单直观,适用于小数据集的排序,但其实际用途并不广泛。
实现原理选择法排序不同于冒泡排序,它并不一定需要进行数据交换。
选择法排序的实现思路如下:1. 在无序的数据集中,找到最小值。
2. 将最小值与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这样第一个元素就是最小的值。
3. 在剩下的数据集中,找到最小值,放到第二个位置。
4.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数据集中的元素都被排序完成。
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选择法排序的 C 代码实现:```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i, j, min_idx; for (i = 0; i < n-1; i++) { min_idx = i; for (j =i+1; j < n; j++) if (arr[j] <arr[min_idx]) min_idx = j; swap(&arr[min_idx], &arr[i]); } } ```算法优化选择法排序在每次迭代中都会找到最小值,有些情况下会浪费掉一些运算的次数。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对半减少搜索来优化算法。
下面是代码实现:```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left = 0, right = n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n = arr[left], max =arr[left]; int min_pos = left, max_pos = left; for (int i = left; i <= right; i++) { if (arr[i] < min){ min = arr[i];min_pos = i; } if (arr[i] > max) { max = arr[i]; max_pos = i; } } if (min_pos != left) { swap(&arr[min_pos], &arr[left]); } if (max_pos == left) { max_pos = min_pos; }if (max_pos != right){ swap(&arr[max_pos],&arr[right]); } left++;right--; } } ```总结选择法排序是 C 语言中用于排序的简单,直观的方式。
pta选择法排序
pta选择法排序
PTA选择法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未排序的序列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将其存放到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或最大)元素,将其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以对10个整数按升序排序为例,PTA选择法排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输入10个用空格间隔的无序整数。
2. 初始化计数器j和临时变量k为0。
3. 在0到8的范围内遍历数组,找到最小的整数,将其存储在变量k中。
4. 将最小的整数交换到数组的第j个位置。
5. 将计数器j增加1,准备下一轮排序。
6. 重复步骤3-5,直到j等于9。
PTA选择法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适用于小型数据集的排序。
限制选择法的理解与工作运用
限制选择法的理解与工作运用一、概述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也是最基本的排序算法之一。
在排序过程中,选择排序每次从待排序的数据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放到已排好序的序列的末尾,直到排序完成。
限制选择法(Restricted Selection Sort)是对选择排序算法的一种改进和优化,通过限制选择排序算法每次选择元素的范围,可以提高排序的效率。
二、限制选择法的原理和实现1. 原理限制选择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每次选择最小(或最大)元素时,只在待排序序列的一部分元素中进行选择,而不是遍历整个待排序序列。
通过限制选择的范围,可以减少比较的次数,提高排序的效率。
2. 实现限制选择法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 首先,设置一个变量min_index,用于记录每次选择的最小元素的索引; 2. 遍历待排序的序列,将第一个元素的索引赋值给min_index; 3. 在遍历过程中,依次比较min_index后面的元素,如果存在比当前最小元素更小的元素,则更新min_index; 4. 遍历完一次序列后,将min_index指向的元素与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5.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序列排序完成。
三、限制选择法的优势1.减少比较次数:通过限制选择的范围,可以减少比较的次数,提高排序的效率。
2.算法简单直观:限制选择法是一种基本的排序算法,实现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
3.适用性广泛:限制选择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数据集合,对数据的分布情况没有特殊要求。
四、限制选择法的应用场景限制选择法可以用于排序任何数据集合,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小规模数据排序:当待排序的数据规模比较小,且对排序的效率要求不高时,限制选择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选择。
2. 部分有序数据排序:当待排序的数据集合中存在部分有序的情况时,限制选择法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减少不必要的比较操作,提高排序的效率。
3. 数据集合分布不均匀:对于数据集合中元素分布不均匀的情况,通过限制选择的范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比较操作,提高排序的效率。
算法实例选择排序法
2.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选择排序的程序同样采用双重For循环嵌套来实现,外 循环来控制是第几遍加工,内循环用来控制数组内进行排序 元素的下标变化范围。在每一遍加工结束,都需要用一个变 量来存储这一遍加工中所找出的最小(或最大)的数据在数组 内的下标。 现有n个数据,分别存放在数组变量a(1 To n)当中,采用 选择排序算法程序实现其从小到大的程序结构如下:
【例2】(浙江省2012年9月高考)实现某排序算法的部分VB程序如下: For i = 1 To 6 k=i 找出最小的 For j = i + 1 To 7 If a(j) < a(k) Then k = j Next j If i <> k Then 小的不在前面就交换 t = a(i): a(i) = a(k): a(k) = t End If Next i 在排序过程中,经过某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7)的数据依次为“10,41, B 75,12,63,11,85”。则下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7)的数据依次是( ) A. 10, 11, 41, 75, 12, 63, 85 B. 10, 11, 75, 12, 63, 41, 85 C. 10, 11, 12, 75, 63, 41, 85 D. 10, 11, 12, 41, 63, 75, 85
上虞区小越中学信息技术组
【例1】在2015年秋季学校运动会上,男生第一组6位选手的110米栏成绩(单位:秒) 分别是“18.4、17.3、16.9、18.8、18.1、16.7”,若使用选择排序法将该组的成绩按第 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顺序排序,则第一次交换数据后的顺序是 ( B ) A.18.8 18.4 17.3 16.9 18.1 16.7 B.16.7 17.3 16.9 18.8 18.1 18.4 C.18.8 17.3 16.9 18.4 18.1 16.7 D.16.7 18.4 17.3 16.9 18.8 18.1
选择排序详解
选择排序详解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每次从未排序的元素中选择一个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置到已排序元素的末尾。
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序完成。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选择排序算法的原理、步骤和效率。
一、算法原理选择排序的核心原理是不断地从待排序序列中选择最小元素,并将其放置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将待排序序列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初始时已排序部分为空,未排序部分为整个序列。
2. 在未排序部分中,遍历所有元素,找到最小的元素。
3. 将最小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即将最小元素放置在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4. 已排序部分增加一个元素,未排序部分减少一个元素。
5. 重复步骤2-4,直到未排序部分为空,即所有元素都已排序完成。
二、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选择排序的步骤,我们以一个示例来演示算法的执行过程。
假设待排序序列为:[9, 4, 6, 2, 8, 1]。
1. 第一次选择:找到最小元素1,并与序列第一个元素9交换位置,得到序列:[1, 4, 6, 2, 8, 9]。
2. 第二次选择:在未排序部分[4, 6, 2, 8, 9]中找到最小元素2,并与序列第二个元素4交换位置,得到序列:[1, 2, 6, 4, 8, 9]。
3. 第三次选择:在未排序部分[6, 4, 8, 9]中找到最小元素4,并与序列第三个元素6交换位置,得到序列:[1, 2, 4, 6, 8, 9]。
4. 第四次选择:在未排序部分[6, 8, 9]中找到最小元素6,并与序列第四个元素6交换位置,得到序列:[1, 2, 4, 6, 8, 9]。
5. 第五次选择:在未排序部分[8, 9]中找到最小元素8,并与序列第五个元素8交换位置,得到序列:[1, 2, 4, 6, 8, 9]。
6. 第六次选择:序列中只剩下一个元素9,无需操作。
经过6次选择,我们得到了一个有序序列:[1, 2, 4, 6, 8, 9],即为原始待排序序列的有序排列。
排序——直接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排序——直接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也称简单选择排序,是⼀种相对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从⼀列数中找出最⼩的,和第⼀个交换;剩下的重新找出最⼩的,和这列数的第⼆个交换,......⼀直进⾏n-1次⽐较之后,该数列已经为有序数列了。
例如:已知⼀组⽆序数列:6 3 5 1 4 2 9第⼀次:[6 3 5 1 4 2 9] 最⼩数为:1第⼆次:1 [3 5 6 4 2 9] 最⼩数为:2第三次:1 2 [5 6 4 3 9] 最⼩数为:3第四次:1 2 3 [6 4 5 9] 最⼩数为:4第五次:1 2 3 4 [6 5 9] 最⼩数为:5第六次:1 2 3 4 5 [6 9] 最⼩数为:6第七次:1 2 3 4 5 6 [9] 已经为有序数列了。
代码实现(Java语⾔):import java.math.BigDecimal;import java.math.RoundingMode;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final static double pi = 3.1415927;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sin=new Scanner(System.in);while(sin.hasNextInt()){int len = sin.nextInt();//输⼊数组的长度int array[] = new int[100];for(int i=0; i<len; i++){array[i] = sin.nextInt();//以此输⼊⽆序数组}S_sort(array, len);//直接插⼊排序display(array, len);//显⽰排序之后的有序数列}}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int array[],int len){for(int i=0; i<len; i++){System.out.print(array[i]+" ");}}public static void S_sort(int array[],int len){for(int i=0; i<len; i++){int min = i;for(int j=i+1; j<len; j++){if(array[j]<array[min]){min = j;}}int temp = array[min];array[min] = array[i];array[i] = temp;}}}效率分析:在直接选择排序中,共需要进⾏n-1次选择和交换,每次选择需要进⾏ n-i 次⽐较 (1<=i<=n-1),⽽每次交换最多需要3次移动,因此,总的⽐较次数C=(n*n - n)/2,总的移动次数 3(n-1).由此可知,直接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这就意味值在n⽐较⼩的情况下,选择排序算法可以保证⼀定的速度,但当n⾜够⼤时,算法的效率会降低。
c语言选择排序代码
c语言选择排序代码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但效率比较低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每次从待排序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置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直到所有的元素都已排序完毕。
C语言是一门高效而广泛应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实现选择排序的C语言代码。
一、选择排序的基本原理选择排序的基本原理是:对于给定的一组记录,通过比较找到其中最小的关键字,然后将其与第一个位置的记录进行交换;接着,对不包括第一个位置的其余记录进行排序,即在剩余的记录中找到最小关键字,将其与第二个位置的记录进行交换;如此往复,直到整个序列按照关键字排序完毕。
二、选择排序的C语言代码实现下面给出一段实现选择排序的C语言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include <time.h>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 int i, j, minIndex, temp; for (i = 0; i < n - 1;i++) { minIndex = i; for (j = i +1; j < n; j++) { if (arr[j] <arr[minIndex]) { minIndex =j; } } temp = arr[i]; arr[i]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temp; } }int main() { int i; int arr[10]; //随机生成10个数进行排序 printf("Beforesorting:\n"); srand((unsigned)time(NULL));// 生成随机种子 for (i = 0; i < 10; i++){ arr[i] = rand() % 100; printf("%d", arr[i]); } selectionSort(arr, 10); //选择排序 printf("\nAfter sorting:\n");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arr[i]); } return 0; } ```代码说明:1. 首先在 main 函数中定义了一个数组 arr,随机生成10个数并输出。
字母排序选择
字母排序选择根据不同的需要,字母排序可分为升序和降序两种方式。
升序按字母的字典顺序从小到大排列,而降序则是相反,按字母的字典顺序从大到小排列。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字母排序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文字。
字母排序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数据整理、分类和排序等工作中。
具体来说,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选择字母排序方式的情况和应用。
1. 升序排序升序排序按字母的字典顺序从小到大排列。
这种排序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 整理名单:当需要整理名单时,按照名字的首字母进行升序排序可以使名单更加清晰有序,便于查找和归档。
- 索引制作:在制作索引时,按照词语的首字母进行升序排序可以快速定位和查找索引所涵盖的内容。
- 文件夹整理:对文件夹中的文件按照文件名的首字母进行升序排序,可以方便地找到需要的文件,并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
2. 降序排序降序排序按字母的字典顺序从大到小排列。
这种排序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 编号排列:在一些特定的编码系统中,编号按字母进行排序,而字母排序通常以降序方式排列。
- 销售排名:当需要对销售数据进行排名时,按照销售额或销售量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序,可以直观地展示销售排名情况,帮助决策和分析。
- 评级排序:在某些评级系统中,评级等级按照字母进行排序,而降序排序可以将高等级评级放在前面,更好地展示评级结果。
除了升序和降序方式,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其他的字母排序方式。
3. 首字母排序首字母排序是按照每个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
这种排序方式适用于需要整理和分类文本内容的情况,如字典编纂、名词解释等。
通过首字母排序,可以将单词按照字母顺序组织,使得查找和使用更加便捷。
4. 多列排序当需要按照多个列进行排序时,可以使用多列排序。
多列排序可按照一列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然后在相同的数值或字母的情况下,再按照另一列进行排序,以此类推。
多列排序可以更加细致地组织和排序数据,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字母排序方式对于整理、组织和分析数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3
45
75
82
89
95
选择排序
d(1) d(2) d(3) d(4) d(5) d(6) d(7)
i=3 k=3 12 i=4 k=4 12 i=5 k=5 13 13
k
45
j
75 82 89 95
45
i=1 k=1
82
12
75
13
89
95
j
45 75
k
j k
12 82 45 75 13 89 95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递增/非减顺序)的思想是 1、找出数组元素中最小的数据,使它与第一个元素中的 数据交换位置 2、在余下的元素中继续找最小的元素,与第二个元素中 的数据交换位置 ……………………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元素成为一个有序的序列
1.有6位裁判为运动员评分,给出的分数分别为49,45,61,46,58,57。采用选择排 序算法对其进行排序,若完成第一遍时的结果为45,49,61,46,58,57,则完成第二遍 时的结果是( ) A.45,61,49,46,58,57 B.45,58,57,49,61,46 C.45,46,61,49,58,57 D.45,58,49,46,61,57 2.有6位裁判为运动员评分,给出的分数分别为49,45,61,46,58,57。采用选择 排序算法对其进行排序,若完成第一遍时的结果为61,45,49,46,58,57,则完成 第二遍时的结果是( ) A.61,45,49,46,58,57 B.61,58,57,49,45,46 C.61,58,57,46,45,49 D.61,58,49,46,45,57 3.某校有5位学生参加学生会主席竞选,得票数依次为110,98,3,150,67。使用 选择排序的方法对得票数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需要进行数据互换的次数是( ) A.5 B.4 C.3 D.2
ki,ji+1 j<=n
Y
结束
i<>k?N来自d(j)<d(k)? kj jj+1
Y
For j=i+1 to n if d(j)<d(k) then k=j next j If i<>k then t=d(k) d(k)=d(i) d(i)=t
next i
ii+1
d(1) d(2) d(3) d(4) d(5) d(6) d(7)
选择排序降序排序:12 4 45 20 17 15 13 3 第一遍:3 4 45 20 17 15 13 12
第二遍:3 4 45 20 17 15 13 12 第三遍:3 4 12 13 17 15 20 45 第四遍:3 4 12 13 17 15 20 45 第五遍:3 4 12 13 15 17 20 45 第六遍:3 4 12 13 15 17 20 45 第七遍:3 4 12 13 15 17 20 45
开始 找到最小数 与第一个数互换 找到最小数 找到最小数 四 次 交换数据 开始
与第二个数互换 ……
结束 图2
结束 图3
i:记录正在进行的处理遍数 k:记录d(i)到d(n)的最小数
开始
i 1 i<=n-1?
输出已排 序的数组d 寻找d(i)到d(n)的最小数d(k)
结束
i<>k?
互换d(i)到d(k)的值
ii+1
图5
ki,ji+1
Y
j<=n
N
Y
d(j)<d(k)?
N
kj
jj+1
min=a(1) For i=2 to n if d(i)<min then min=d(i) exit i
图6
图7
开始
i 1 i<=n-1?
Y
N 输出已排序 的数组d N Y 互换d(i)到d(k)的值
For i=1 to n-1 k=i j=i+1
82
89
95
j
12 13 45 75 82
k
89
95
i=2 k=2
j k k
i=6 k=6
j
k
12 13 45 75 82 89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