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排序

合集下载

C语言数组的五种简单排序,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交换法排序、插入法排序、折半法排序

C语言数组的五种简单排序,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交换法排序、插入法排序、折半法排序

C语⾔数组的五种简单排序,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交换法排序、插⼊法排序、折半法排序⽂章⽬录1、选择法排序选择法排序是指每次选择索要排序的数组中的最⼩值(这⾥是由⼩到⼤排序,如果是由⼤到⼩排序则需要选择最⼤值)的数组元素,将这些数组元素的值与前⾯没有进⾏排序的数组元素值进⾏互换代码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声明⼀个数组和两个整形变量,数组⽤于存储输⼊的数字,⽽整形变量⽤于存储最⼩的数组元素的数值与该元素的位置,在我的代码中实现为a[] temp position。

代码具体如下#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m,n,k;printf("please input the length of the array:");scanf("%d",&k);int a[k];int temp;int position;printf("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array:\n");for(m=0;m<k;m++){printf("a[%d]=",m+1);scanf("%d",&a[m]);}/*从⼩到⼤排序*/for(m=0;m<k-1;m++){temp=a[m]; //设置当前的值为最⼩值position=m; //记录当前的位置for(n=m+1;n<k;n++){if(a[n]<temp){temp=a[n]; //如果找到⽐当前的还要⼩的数值,则更换最⼩的数值与位置position=n;}}a[position]=a[m];a[m]=temp;}for(m=0;m<k;m++){printf("%d\t",a[m]);}return 0;}结果如下2、冒泡法排序冒泡法排序就是值在排序时,每次⽐较数组中相邻的两个数组元素的值,将⽐较⼩的(从⼩到⼤排序算法,如果是从⼤到⼩排序算法就是将较⼤的数排在较⼩的数前⾯)排在⽐较⼤的前⾯在代码实现的过程中:声明⼀个数组与⼀个整型变量,数组⽤于存放数据元素,整型变量⽤于交换时作为中间变量。

选择排序法课程设计

选择排序法课程设计

选择排序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选择排序法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生能运用选择排序法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并解释排序过程中各步骤的作用。

3. 学生了解选择排序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认识到其与其他排序算法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写选择排序法的程序代码。

2.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分析并优化选择排序算法,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编程的热情。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选择排序法,认识到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以算法学习为主线,结合编程实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计算机编程有一定了解,具备基本操作能力,但编程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选择排序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二、教学内容1. 选择排序法基本原理:介绍选择排序法的概念,阐述其工作原理及排序步骤。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选择排序法”2. 选择排序法的编程实现:- 引导学生了解选择排序法在编程中的具体应用,学习编写程序代码。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选择排序法的编程实现”3. 选择排序法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选择排序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选择排序法实例分析”4. 选择排序法的优化:- 探讨如何优化选择排序算法,提高排序效率。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选择排序法的优化”5. 编程实践:- 布置相应的编程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六节“编程实践”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1课时:选择排序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选择排序数学公式

选择排序数学公式

选择排序数学公式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数学公式可以这样理解:假设我们要对一个包含 n 个元素的数组进行排序。

在每一轮遍历中,我们都要找出未排序部分的最小(或最大)元素,并与当前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

第一轮,我们从 n 个元素中找到最小的元素,与第 1 个位置的元素交换。

第二轮,我们从剩下的 n - 1 个元素中找到最小的元素,与第 2 个位置的元素交换。

以此类推,第 i 轮,我们从剩下的 n - i + 1 个元素中找到最小的元素,与第 i 个位置的元素交换。

直到第 n - 1 轮结束,整个数组就排序完成了。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选择排序的数学公式,咱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说,有一组数字:5,2,9,1,8 。

第一轮,我们从这 5 个数字中找到最小的 1 ,把它和第 1 个位置的5 交换,数组变成了 1,2,9,5,8 。

第二轮,从剩下的 4 个数字 2,9,5,8 中找到最小的 2 ,和第 2个位置的 9 交换,数组变成 1,2,9,5,8 。

第三轮,在剩下的 3 个数字 9,5,8 中找到最小的 5 ,和第 3 个位置的 9 交换,数组变成 1,2,5,9,8 。

第四轮,在剩下的 2 个数字 9,8 中找到最小的 8 ,和第 4 个位置的 9 交换,数组变成 1,2,5,8,9 。

经过这四轮,数组就排序完成啦。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排序的性能并不是特别出色。

它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²),空间复杂度为 O(1) 。

这意味着,当数据量较大时,选择排序可能会比较慢,但对于小型数据集或者某些特定场景,它仍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做选择一样,有时候要从一堆选项里挑出最好的或者最适合的。

比较冒泡算法,选择算法,希尔排序算法

比较冒泡算法,选择算法,希尔排序算法

一、算法简介冒泡排序算法、选择排序算法和希尔排序算法是三种常用的排序算法。

这三种算法的共同点是都属于比较排序算法,即通过比较元素之间的大小,进行排序。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种算法进行介绍。

二、冒泡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对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逆序则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设置循环次数为 n-1,n 为待排序序列长度。

2. 对于每一次循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逆序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3. 每一次循环结束后,待排序序列中最大的元素就会被排到末尾。

4.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空间复杂度为 O(1),稳定性较好,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三、选择排序算法选择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待排序序列中选择最小的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设置循环次数为 n-1,n 为待排序序列长度。

2. 对于每一次循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找到待排序序列中最小的元素,并将其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3.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选择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空间复杂度为 O(1),稳定性较差,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四、希尔排序算法希尔排序算法也称为缩小增量排序算法,是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改进。

希尔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分成若干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然后再对整个序列进行一次插入排序,直到整个序列有序为止。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设置一个增量值 gap,将待排序序列分成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包含的元素个数为 gap。

2. 对于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

3. 减小增量值 gap,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 gap=1。

4. 对整个序列进行一次插入排序,使得序列有序。

希尔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空间复杂度为 O(1),稳定性较差,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情况。

拓展知识6-1 选择排序

拓展知识6-1 选择排序

拓展知识6-1 选择排序在【例6-2】冒泡排序的算法中,整个排序过程共进行了N-1趟,总的比较次数为N*(N-1)/2次,而每次比较后都可能做交换操作,总交换次数大约是比较次数的一半,特别对原N个数据已是降序排列的极端情况,每次比较后都要做交换操作,这些交换操作降低了算法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大大降低了交换次数,这种方法就是选择排序。

1.选择排序法的基本思想先从a[0],a[1],…,a[N-1]中选出一个最小数记为a[p],若p≠0,将a[p]与a[0]交换,这样比较一轮后,最小数放在了a[0]中;再从a[1],a[2],…,a[N-1]中选出一个最小数a[p],若p≠1,将a[p]与a[1]交换,经第二轮比较后,把第二小的数放在了a[1]中;如此进行下去,便可将N个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1)整个排序过程共需N-1趟;(2)第i趟共比较N-i次;(3)每趟最多交换一次。

2.第i趟排序过程先认定a[i]最小,即记p=i;再从j=i+1开始,将a[j]与a[p]比较,若a[j]<a[p],将j赋给p,即p=j,继续将下一个数与a[p]比较,直到a[N-1] 与a[p]比较完毕,a[p]中存放的就是a[i],a[i+1],…,a[N-1]中最小的,如果p≠i,就将a[i]与a[p]交换,第i趟排序结束。

程序代码(只给出选择排序函数SelectSort)如下:(1)void SelectSort(int a[N])(2){(3)int i,j,p,temp;(4)for(i=0;i<N-1;i++)(5){(6)p=i;(7)for(j=i+1;j<=N-1;j++)(8){(9)if(a[j]<a[p])(10)p=j;(11)}(12)if(p!=i)(13){(14)temp=a[p];(15)a[p]=a[i];(16)a[i]=temp;(17)}(18)}(19)}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相比较,冒泡排序需要交换的次数多(平均交换N*(N-1)/4次),而选择排序最多只需要N-1次交换。

c语言从大到小选择法排序 -回复

c语言从大到小选择法排序 -回复

c语言从大到小选择法排序-回复C语言从大到小选择法排序在计算机编程中,排序算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它通过将一组数据按照指定的顺序重新排列,以便于后续的查找、统计、分析等操作。

选择排序是排序算法中的一种,它的基本思想是每次从待排序的数据中选择最大(或最小)的元素,放到已排序的数据的末尾。

选择排序算法是一种简单但效率较低的排序算法,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代表待排序数据的个数。

尽管如此,选择排序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其优势,特别适用于小规模数据的排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从大到小的选择法排序。

1. 定义待排序数组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待排序的数组,用于存储需要进行排序的数据。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静态数组或者动态数组来实现。

在本例中,我们使用静态数组来演示算法的实现。

c#include <stdio.h>#define ARRAY_SIZE 10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int main() {int arr[ARRAY_SIZE] = {9, 2, 7, 4, 5, 6, 3, 8, 1, 0};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printf("Original array: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printf("\n");selectionSort(arr, n);printf("Sorted array in descending order: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return 0;}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长度为10的数组arr,并初始化了一些随机的整数作为待排序的数据。

选择法排序c语言 -回复

选择法排序c语言 -回复

选择法排序c语言-回复选择法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每次从待排序的序列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如果我们以选择法排序算法为主题,我们可以逐步分析它的实现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

选择法排序的实现原理很简单,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遍历整个待排序序列,找到最小的元素;2. 然后,将最小的元素与序列的第一个元素进行交换,即将最小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3. 接着,我们要从排除第一个元素后的剩余序列中,再次选择一个最小的元素,将其与序列的第二个元素进行交换,以此类推;4. 最后,当遍历完整个序列时,待排序序列就被排序好了。

选择法排序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代码容易理解。

由于算法的核心操作是比较和交换,所以它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表示序列的元素个数。

这使得它在处理小规模数据时很高效,但在面对大规模数据时性能较差。

尽管选择法排序在时间效率上不如其他高级排序算法,但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有一定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内存有限的嵌入式系统中,如果需要对一个相对较小的数据集进行排序,选择法排序可以提供简单而快速的解决方案。

此外,由于选择法排序的算法逻辑简单,代码实现容易,它也可以作为其他排序算法的辅助排序方法。

然而,选择法排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当数据量较大时,排序时间会显著增加。

其次,选择法排序算法基于比较和交换的操作,所以其排序稳定性较差。

在排序过程中,如果两个元素的比较结果相同,交换它们的位置会导致它们的相对次序发生改变。

因此,选择法排序不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排序任务。

综上所述,选择法排序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排序算法,适用于处理小规模数据和内存有限的场景。

它的实现步骤简单,但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性能较差,且对排序稳定性的要求较低。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数据规模、性能需求以及对排序结果稳定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来解决问题。

十大经典排序法

十大经典排序法

十大经典排序法
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通过不断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位置来排序,每一轮将最大的元素冒泡到最后。

2.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通过找到当前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元素,将其放置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逐步构建有序序列。

3.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将未排序元素逐个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正确位置,从而逐步构建有序序列。

4.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改进版本,通过比较相隔一定间隔的元素进行排序,逐渐缩小间隔直至为1。

5. 归并排序(Merge Sort):采用分治策略,将待排序序列不断拆分为子序列,然后将子序列排序并合并得到最终有序序列。

6. 快速排序(Quick Sort):也是采用分治策略,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序列划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对两部分进行排序。

7. 堆排序(Heap Sort):利用二叉堆的性质来进行排序,将待排序元素构建成最大(最小)堆,然后依次取出堆顶元素并调整堆结构。

8. 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适用于元素值范围较小的情况,通过统计元素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统计结果得到有序序列。

9. 桶排序(Bucket Sort):将元素根据大小分配到不同的桶中,每个桶内部再分别进行排序,最后将各个桶中的元素合并得到有序序列。

10. 基数排序(Radix Sort):将待排序元素按照位数进行排序,先按个位排序,再按十位排序,依此类推,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

五年级《信息科技》第17课《选择排序轻松做》课件

五年级《信息科技》第17课《选择排序轻松做》课件

第17课 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
一、描述选择排序的算法
问题分析 在排序算法中,如何将五个无序的数进行排序呢?
最大数
12345
次大数
12345
第17课 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
一、描述选择排序的算法
基本步骤
第1步:用前一课所学方法,找出最大数的卡片所在盒子。 第2步:把写着最大数的卡片与1号盒子里的卡片进行交换。 第3步:以此类推,在2号到5号盒子里,用“找出最大数” 的方法,继续查找其中最大数的卡片,找到后与对应盒子里的卡 片进行交换。
i = i+1
# 进入下一个数的排序
print('排序后的数:', data) # 输出排序后的列表
第17课 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
三、验证选择排序的算法
循环结构
大致了解程序与算法的对应 关系,找到其中的循环结构。
第17课 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
三、验证选择排序的算法
程序修改 尝试修改第一行参与排序的数据个数,保存程序后再次运行,观察 输出结果的变化。
第17课 拓展与提升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sorted( )函数来进行排序,编程验证与实 现算法时更加简单便捷。
打开配套资源中的参考程序,观察并运行,体会用程序实现算 法的多样性,感受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17课 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
三、验证选择排序的算法
算法实现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用程序实现并验证了“找出最大数”的算法。 找到最大数后,通过多次比较和交换,可以把列表中的数按照从 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而实现排序。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2.3选择排序课件(共17张PPT)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2.3选择排序课件(共17张PPT)
开始
Dim i, j, k, t As Integer
For i=1 To n-1
____k_=_i_____ For __j_=__i+_1___to__nnΒιβλιοθήκη 1k=i : =1Y
d(j)<d(k)
If d(j)<d(k) Then
___k_=_j_________
End if
Next j
If k<>i Then
i=1 k=1 for j=2 to 5
if a(j)<a(k) then k=j next j if k<>i then t=a(k): a(k)=a(i):a(i)=t End if
选择排序的实现过程
a(1) a(2) a(3) a(4) a(5)
第二遍排序
•i=2用变量i表示第二遍处理,也表示第二个数据元 素) •在第2至第5个数组元素中找最小数据 (最小数据的 下标用变量k表达,首先默认最小数据a(k)为第二个数 据,然后余下的3个数据分别跟a(k)比较,如果有比 a(k)小的话,k重新赋值为最小数据的下标) •如果找到的最小数据下标k不是2(i)的话,那么与第 二个数据元素发生交换(如果k<>i(i=2),则a(k)与a(i) 交换) •结果(第一个位置中的数据值最小,a(3)~a(5)为无序 区域)
k=I For j=i+1 To n
If d(j)<d(k) Then k=j Next j
If i<>k Then t=d(i) : d(i)=d(k) : d(k)=t Next i ……
框内代码运行结速时,保存最小值的数组元素一定是( D )
A. d(n)

总结4种常用排序(快排、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总结4种常用排序(快排、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总结4种常⽤排序(快排、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排序)⼀、选择排序1. 概念理解:最⼩的数值与第⼀个元素交换;在⼀个长度为3的数组中,在第⼀趟遍历3个数据,找出其中最⼩的数值与第⼀个元素交换最⼩的元素与第⼀个数交换(注意:这⾥的第⼀个数是指遍历的第⼀个数,实质上是数组的第⼆个数)第⼆趟遍历2个数据,找出其中最⼩的元素与第⼀个数交换⽽第三趟则是和⾃⼰⽐较,位置还是原来的位置2. 复杂度:平均时间复杂度:O(n^2)3. 例⼦://选择排序function selectionSortFn(arr){console.log('原数组:['+ arr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for (var j = i+1; j < arr.length; j++) {if (arr[i] > arr[j]) {var temp = arr[i];arr[i] = arr[j];arr[j] = temp;}}console.log(arr);}return arr;}var initArr = [10, 4, 8, 3];selectionSortFn(initArr);我们看⼀下打印的结果:![选择排序]原数组:[10,4,8,3][3, 10, 8, 4][3, 4, 10, 8][3, 4, 8, 10][3, 4, 8, 10]结合概念就很好理解了。

⼆、冒泡排序1. 概念理解:依次⽐较相邻的两个数,将⼩数放在前⾯,⼤数放在后⾯。

第⼀趟:⾸先⽐较第⼀个和第⼆个数,将⼩数放前,⼤数放后,然后⽐较第⼆个数和第三个数将⼩数放前,⼤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较最后两个数,将⼩数放前,⼤数放后,⾄此第⼀趟结束。

在第⼆趟:仍从第⼀对数开始⽐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于第2个数),将⼩数放前中,⼤数放后,⼀直⽐较到倒数第⼆个数(倒数第⼀的位置上已经是最⼤的),第⼆趟结束。

算法实例选择排序法

算法实例选择排序法

2.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选择排序的程序同样采用双重For循环嵌套来实现,外 循环来控制是第几遍加工,内循环用来控制数组内进行排序 元素的下标变化范围。在每一遍加工结束,都需要用一个变 量来存储这一遍加工中所找出的最小(或最大)的数据在数组 内的下标。 现有n个数据,分别存放在数组变量a(1 To n)当中,采用 选择排序算法程序实现其从小到大的程序结构如下:
【例2】(浙江省2012年9月高考)实现某排序算法的部分VB程序如下: For i = 1 To 6 k=i 找出最小的 For j = i + 1 To 7 If a(j) < a(k) Then k = j Next j If i <> k Then 小的不在前面就交换 t = a(i): a(i) = a(k): a(k) = t End If Next i 在排序过程中,经过某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7)的数据依次为“10,41, B 75,12,63,11,85”。则下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7)的数据依次是( ) A. 10, 11, 41, 75, 12, 63, 85 B. 10, 11, 75, 12, 63, 41, 85 C. 10, 11, 12, 75, 63, 41, 85 D. 10, 11, 12, 41, 63, 75, 85
上虞区小越中学信息技术组
【例1】在2015年秋季学校运动会上,男生第一组6位选手的110米栏成绩(单位:秒) 分别是“18.4、17.3、16.9、18.8、18.1、16.7”,若使用选择排序法将该组的成绩按第 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顺序排序,则第一次交换数据后的顺序是 ( B ) A.18.8 18.4 17.3 16.9 18.1 16.7 B.16.7 17.3 16.9 18.8 18.1 18.4 C.18.8 17.3 16.9 18.4 18.1 16.7 D.16.7 18.4 17.3 16.9 18.8 18.1

c++选择排序例题

c++选择排序例题

c++选择排序例题
一、题目
给定一个未排序的整数数组,找出其中从最小到最大排序后的第一个数。

二、分析
此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例如二分查找、线性搜索等。

然而,考虑到我们需要找到从最小到最大排序后的第一个数,我们可以使用选择排序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在未排序的数组中找到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将其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从剩余未排序的元素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三、算法实现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数组的大小。

我们只需要遍历一次数组即可找到从最小到最大排序后的第一个数。

排序——直接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排序——直接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排序——直接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也称简单选择排序,是⼀种相对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从⼀列数中找出最⼩的,和第⼀个交换;剩下的重新找出最⼩的,和这列数的第⼆个交换,......⼀直进⾏n-1次⽐较之后,该数列已经为有序数列了。

例如:已知⼀组⽆序数列:6 3 5 1 4 2 9第⼀次:[6 3 5 1 4 2 9] 最⼩数为:1第⼆次:1 [3 5 6 4 2 9] 最⼩数为:2第三次:1 2 [5 6 4 3 9] 最⼩数为:3第四次:1 2 3 [6 4 5 9] 最⼩数为:4第五次:1 2 3 4 [6 5 9] 最⼩数为:5第六次:1 2 3 4 5 [6 9] 最⼩数为:6第七次:1 2 3 4 5 6 [9] 已经为有序数列了。

代码实现(Java语⾔):import java.math.BigDecimal;import java.math.RoundingMode;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final static double pi = 3.1415927;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sin=new Scanner(System.in);while(sin.hasNextInt()){int len = sin.nextInt();//输⼊数组的长度int array[] = new int[100];for(int i=0; i<len; i++){array[i] = sin.nextInt();//以此输⼊⽆序数组}S_sort(array, len);//直接插⼊排序display(array, len);//显⽰排序之后的有序数列}}public static void display(int array[],int len){for(int i=0; i<len; i++){System.out.print(array[i]+" ");}}public static void S_sort(int array[],int len){for(int i=0; i<len; i++){int min = i;for(int j=i+1; j<len; j++){if(array[j]<array[min]){min = j;}}int temp = array[min];array[min] = array[i];array[i] = temp;}}}效率分析:在直接选择排序中,共需要进⾏n-1次选择和交换,每次选择需要进⾏ n-i 次⽐较 (1<=i<=n-1),⽽每次交换最多需要3次移动,因此,总的⽐较次数C=(n*n - n)/2,总的移动次数 3(n-1).由此可知,直接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这就意味值在n⽐较⼩的情况下,选择排序算法可以保证⼀定的速度,但当n⾜够⼤时,算法的效率会降低。

c语言中选择法排序

c语言中选择法排序

c语言中选择法排序介绍选择法排序是 C 语言中排序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不断选择最小的值进行排序,逐步将无序序列变为有序序列的过程。

这种排序方式简单直观,适用于小数据集的排序,但其实际用途并不广泛。

实现原理选择法排序不同于冒泡排序,它并不一定需要进行数据交换。

选择法排序的实现思路如下:1. 在无序的数据集中,找到最小值。

2. 将最小值与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这样第一个元素就是最小的值。

3. 在剩下的数据集中,找到最小值,放到第二个位置。

4.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数据集中的元素都被排序完成。

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选择法排序的 C 代码实现:```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i, j, min_idx; for (i = 0; i < n-1; i++) { min_idx = i; for (j =i+1; j < n; j++) if (arr[j] <arr[min_idx]) min_idx = j; swap(&arr[min_idx], &arr[i]); } } ```算法优化选择法排序在每次迭代中都会找到最小值,有些情况下会浪费掉一些运算的次数。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对半减少搜索来优化算法。

下面是代码实现:```c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n){ int left = 0, right = n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n = arr[left], max =arr[left]; int min_pos = left, max_pos = left; for (int i = left; i <= right; i++) { if (arr[i] < min){ min = arr[i];min_pos = i; } if (arr[i] > max) { max = arr[i]; max_pos = i; } } if (min_pos != left) { swap(&arr[min_pos], &arr[left]); } if (max_pos == left) { max_pos = min_pos; }if (max_pos != right){ swap(&arr[max_pos],&arr[right]); } left++;right--; } } ```总结选择法排序是 C 语言中用于排序的简单,直观的方式。

选择排序法过程

选择排序法过程

选择排序法过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选择排序法过程。

你想想啊,这选择排序就好像是咱在一堆东西里面挑挑拣拣。

比如说,你面前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水果,你得把它们按个儿头大小排个序。

那咋办呢?首先呢,咱就从这堆水果里找出最小的那个,就像在茫茫人海中一眼瞅见那个最特别的人一样。

然后呢,把这个最小的水果放到最前面,这就相当于给它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

接下来,咱再从剩下的水果里找最小的呀,再把它放到前面合适的地方。

就这么一次一次地找,一次一次地放,慢慢地,这堆水果不就整整齐齐地排好序啦!这和选择排序法是不是特别像?一开始,从所有的数据中找出最小的那个数,然后把它和第一个数交换位置。

接着呢,在剩下的数里继续找最小的,再交换位置。

就这么一轮一轮地搞,直到所有的数都排好序为止。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就这么看似简单的操作,就能把一堆乱七八槽的数据整理得井井有条。

咱再换个例子啊,好比是一群小朋友排队。

咱得把他们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好。

那咱就先把最矮的小朋友找出来,让他站在最前面,然后再从剩下的小朋友里找最矮的,接着排。

这不就和选择排序一个道理嘛!而且啊,选择排序法虽然简单,但是它也有它的好处呢。

它不需要像其他一些复杂的算法那样,进行那么多复杂的计算和操作。

它就是简简单单地找最小的,交换位置,再找,再交换。

你可别小瞧了这简单的步骤,它能在很多时候发挥大作用呢!比如说处理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数据时,选择排序法就能快速又高效地完成任务。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种简单有效的算法,那我们处理数据得多麻烦呀!就好像没有了指南针,在茫茫大海中找不到方向一样。

所以说啊,这选择排序法过程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起眼,但它真的是很实用很重要呢!咱可得好好记住它,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这就是选择排序法,简单却又有着大大的能量!你觉得呢?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简单选择排序过程

简单选择排序过程

简单选择排序过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简单选择排序过程。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给一群小不点儿排队!想象一下,有一堆数字,乱七八糟地站在那。

咱要做的呢,就是从这堆数字里找出最小的那个家伙,把它放到最前面,就像让最矮的小朋友站在第一个。

然后呢,再从剩下的数字里找最小的,再放前面,依次类推。

比如说有这么一组数字:5,3,8,1,2。

那第一步,咱一眼就看到 1 最小啦,把 1 拽到最前面,现在就变成了 1,5,3,8,2。

接着呢,在 5,3,8,2 里找最小的,嘿,是 2 呀,把 2 放前面,就成了 1,2,5,3,8。

然后再从5,3,8 里找,最小的是3,排好后就是1,2,3,5,8。

再接着从 5,8 里找,5 小,变成 1,2,3,5,8。

最后就剩下 8 自己啦,也就排好啦!这过程不就跟咱整理书架似的嘛!把最想看的书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其他的再依次排好。

简单选择排序就是这么个道理。

你说这多有意思呀!通过一次次的比较,把数字们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就像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也得做些选择,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次要的往后放放。

每次看到这些数字乖乖地排好队,心里还真有点小成就感呢!就好像看着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一样。

而且这个过程也并不复杂呀,就是不断地找最小的,放前面,再找,再放。

大家想想,如果数字很多很多,那咱就慢慢找呗,反正总能找到最小的,总能把它们都排好序。

这多有挑战性呀!就像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最后不也都能处理好嘛。

简单选择排序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大大的智慧呢!它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要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

而且呀,只要我们坚持,总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呀,别小看这简单选择排序过程,它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呢!让我们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都能像给数字排序一样,有条不紊地去解决。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呀?哈哈!。

简单选择排序ppt课件

简单选择排序ppt课件

i=5
08
16
21
25*
25
49 无交换
结果
08
16
21
25*
25
49
各趟排序后的结果
i =2时选择排序的过程
08
25
49 25* 16
21
1
2
ik
3
4
56
j 49 25
25 08
ik
49 25* 16 21 j 25* 25
08
25
49 25* 16
21
i
k j 16 < 25
08
25
49 25* 16
21
1
2
3
4
5
6
21 16
i
k
j
k 指示当前序列中最小者
简单选择排序的排序码比较次数 KCN 与对 象的初始排列无关。设整个待排序对象序列 有 n 个对象, 则第 i 趟选择具有最小排序码
对象所需的比较次数总是 n-i-1 次。总的排序
码比较次数为:
KCN=(n-1) + (n-2) +……+ 2 + 1 =n(n-1)/2
初始
21
25
49
25*
16
08
1
2
3
4
56Leabharlann 最小者 08i = 1 21
25
49
25*
16
交换21,08
08
最小者 16
i=2
08
25
49
25*
16
交换25,16
21
最小者 21
i=3
08

选择法排序

选择法排序

选择法排序选择法排序是一种简单的容易实现的对数据排序的算法。

以整形数组元素为例,有数组A[10](以C语言为例描述),即A[0],A[1],…,A[8],A[9](假设其元素均互不相同)。

要求对其元素排序使之递增有序。

首先以一个元素为基准,从一个方向开始扫描,比如从左至右扫描,以A[0]为基准。

接下来从A[1],…,A[9]中找出最小的元素,将其与A[0]交换。

然后将基准位置右移一位,重复上面的动作,比如,以A[1]为基准,找出A[1]~A[9]中最小的,将其与A[1]交换。

一直进行到基准位置移到数组最后一个元素时排序结束(此时基准左边所有元素均递增有序,而基准为最后一个元素,故完成排序)。

以下为一个用C描述的函数用两者方式(本质都是选择排序法,但是第二种代码较少)实现上述排序:第一种:void sort(int array[],int n){ // n 为数组元素个数int i,j,k,temp; // i 为基准位置,j 为当前被扫描元素位置,k 用于暂存出现的较小的元素的位置for(i=0;i<n-1;i++){k=i;//初始化为基准位置for(j=i+1;j<n;j++){if (array[j]<array[k]) k=j ; // k 始终指示出现的较小的元素的位置} //forif(k!=i){ temp=array[i];array[i]=array[k];array[k]=temp; // 将此趟扫描得到的最小元素与基准互换位置}}}第二种:void sort(int array[],int n){ // n 为数组元素个数int i,j,k,temp; // i 为基准位置,j 为当前被扫描元素位置,k 用于暂存出现的较小的元素的位置for(i=0;i<n-1;i++){k=i;//初始化为基准位置for(j=i+1;j<n;j++){if (array[j]<array[k]) // k 始终指示出现的较小的元素的位置{ temp=array[j];array[j]=array[k];array[k]=temp;}// 将此趟扫描得到的最小元素与基准互换位置}}}其实现相对简单,效率比较低,时间复杂度为O(n2) (n 的平方),为就地排序。

python 选择排序例题

python 选择排序例题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实现选择排序的例子:
```python
def selection_sort(arr):
# 遍历所有数组元素
for i in range(len(arr)):
# 找到剩余部分的最小元素的索引
min_index = i
for j in range(i+1, len(arr)):
if arr[j] < arr[min_index]:
min_index = j
# 交换找到的最小元素和第i个元素
arr[i], arr[min_index] = arr[min_index], arr[i]
# 测试数据
arr = [64, 25, 12, 22, 11]
print("Original array is:", arr)
selection_sort(arr)
print("Sorted array is:", arr)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假设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是最小的。

然后,我们遍历数组的其余部分,如果发现有更小的元素,我们就更新我们的假设。

最后,我们将我们找到的最小元素和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然后,我们在数组的剩余部分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数组被排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设置一个整型变量index,用于记录在一 设置一个整型变量index, 趟的比较过程中,当前关键字值最小的记录位置。 趟的比较过程中,当前关键字值最小的记录位置。开 始将它设定为当前无序区域的第一个位置, 始将它设定为当前无序区域的第一个位置,即假设这 个位置的关键字最小, 个位置的关键字最小,然后用它与无序区域中其他记 录进行比较,若发现有比它的关键字还小的记录, 录进行比较,若发现有比它的关键字还小的记录,就 index改为这个新的最小记录位置 改为这个新的最小记录位置, 将index改为这个新的最小记录位置,随后再用 a[index].key 与后面的记录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 与后面的记录进行比较, 随时修改index的值 一趟结束后index中保留的 的值, 果,随时修改index的值,一趟结束后index中保留的 就是本趟选择的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位置。 就是本趟选择的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位置。 (3) 将index位置的记录交换到无序区域的第 index位置的记录交换到无序区域的第 一个位置,使得有序区域扩展了一个记录, 一个位置,使得有序区域扩展了一个记录,而无序区 域减少了一个记录。 域减少了一个记录。 (2)、(3), 不断重复 (2)、(3),直到无序区域剩下一个 记录为止。 记录为止。此时所有的记录已经按关键字从小到大的 顺序排列就位。 顺序排列就位。
if (a[i].key>a[j].key) break; (a[i].key>a[j]. break; //结束筛选操作 //结束筛选操作 else { temp=a[i]; temp=a[i]; a[i]=a[j]; a[i]=a[j]; a[j]=temp; a[j]=temp; //交换结点内容 //交换结点内容 i=j;j=2*i; i=j;j=2*i; //准备继续筛选 //准备继续筛选 } 可以将交换改进为: 可以将交换改进为: if (a[i].key>a[j].key) break; (a[i].key>a[j]. break; else { a[i]=a[j]; i=j; j=2*i; } a[i]=a[j]; i=j; j=2*i;
8.4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指在排序过程序中,依次从待排 选择排序是指在排序过程序中, 序的记录序列中选择出关键字值最小的记录、 序的记录序列中选择出关键字值最小的记录、关键字 值次小的记录、……,并分别将它们定位到序列左侧 值次小的记录、……, 的第1个位置、第二个位置、……, 的第1个位置、第二个位置、……,最后剩下一个关键 字值最大的记录位于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 字值最大的记录位于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从而使待 排序的记录序列成为按关键字值由小到大排列的的有 序序列。 序序列。
堆排序的筛选算法: 堆排序的筛选算法: void sift (DataType a,int k,int m) { i=k;;j=2*i;temp=a[i]; i=k;;j=2*i;temp=a[i]; while (j<=m) // { if ( j < m && a[j].key < a[j+1].key ) j++; if ( a[i].key > a[j] .key) break; break; else { a[i]=a[j] ;i=j;j=2*i; } i=j;j=2*i; } a[i] = temp; temp; }
3. 简单选择排序算法 简单选择排序的整体结构应该为: 简单选择排序的整体结构应该为: for (i=1;i<n;i) { 第i趟简单选择排序; 趟简单选择排序; }
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 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第i 趟简单选择排 的算法实现。 序”的算法实现。 (1)初始化:假设无序区域中的第一个记录为关 初始化: 键字值最小的元素,即将index=i; 键字值最小的元素,即将index=i; (2)搜索无序区域中关键字值最小的记录位置: 搜索无序区域中关键字值最小的记录位置: for (j=i+1;j< =n;j++) if (a[j].key<a.[index].ke) index=j; (3)将无序区域中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与无序区域 的第一个记录进行交换,使得有序区域由原来的i 的第一个记录进行交换,使得有序区域由原来的i1个记录扩展到i个记录。 个记录扩展到i个记录。
例如序列(47,35,27,26,18, 例如序列(47,35,27,26,18,7,13,19)满 13,19) 足:
若将堆看成是一棵以k 为根的完全二叉树, 若将堆看成是一棵以 1为根的完全二叉树,则这 棵完全二叉树中的每个非终端结点的值均不大于( 棵完全二叉树中的每个非终端结点的值均不大于(或 不小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由此可以看出, 不小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由此可以看出,若 一棵完全二叉树是堆,则根结点一定是这n个结点中的 一棵完全二叉树是堆,则根结点一定是这 个结点中的 最小者或最大者。下面给出两个堆的示例。 最小者或最大者。下面给出两个堆的示例。
3. 堆排序算法 假设当前要进行筛选的结点编号为k 假设当前要进行筛选的结点编号为k,堆中 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为m a[k+1]至a[m]之间 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为m,且a[k+1]至a[m]之间 的结点都已经满足堆的条件, 的结点都已经满足堆的条件,则调整过程可以描述 为: (1) 设置两个指针i和j: 设置两个指针i i指向当前(要筛选)的结点:i=k; 指向当前(要筛选)的结点: j指向当前结点的左孩子结点:j=2*i; 指向当前结点的左孩子结点: (2) 比较当前结点的左右孩子的关键字值, 比较当前结点的左右孩子的关键字值, 并用j指向关键字值较大的孩子结点。 并用j指向关键字值较大的孩子结点。 if (j<m && a[j].key<a[j+1]).key ) j++; (3) 用当前结点的关键字与j所指向的结点 用当前结点的关键字与j 关键字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采取相应的操作, 关键字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采取相应的操作, 即结束筛选或交换结点内容并继续进行筛选。 即结束筛选或交换结点内容并继续进行筛选。实现 这个操作的语句为: 这个操作的语句为:
在堆排序中,除建初堆以外, 在堆排序中,除建初堆以外,其余调整堆的过 程最多需要比较树深次,因此,与简单选择排序相比 程最多需要比较树深次,因此, 时间效率高了很多;另外,不管原始记录如何排列, 时间效率提高了很多;另外,不管原始记录如何排列, 堆排序的比较次数变化不大,所以说, 堆排序的比较次数变化不大,所以说,堆排序对原始 记录的排列状态并不敏感。 记录的排列状态并不敏感。 在堆排序算法中只需要一个暂存被筛选记录 内容的单元和两个简单变量h 内容的单元和两个简单变量h和i,所以堆排序是一种 速度快且省空间的排序方法。堆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 速度快且省空间的排序方法。堆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
简单选择排序算法简单,但是速度较慢,并且 简单选择排序算法简单,但是速度较慢,
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但在排序过程中只需要一
个用来交换记录的暂存单元。 个用来交换记录的暂存单元。
8.4.2 堆排序 1. 堆排序的基本思想 堆排序是另一种基于选择的排序方法。下面我 堆排序是另一种基于选择的排序方法。 们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堆? 们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堆?然后再介绍如何利用堆进行 排序。 排序。 堆定义: 个元素组成的序列{k 堆定义:由n个元素组成的序列{k1, k2,……,kn-1,kn},当且仅当满足如下关系时,称 ……, 当且仅当满足如下关系时, 之为堆 之为堆。
8.4.1 简单选择排序 1. 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 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一趟在n简单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一趟在n i+1(i=1,2,3,...,n-1)个记录中选取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i+1(i=1,2,3,...,n-1)个记录中选取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作为有序序列中的第i个记录。它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作为有序序列中的第i个记录。它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1) 将整个记录序列划分为有序区域和无序 区域,有序区域位于最左端,无序区域位于右端, 区域,有序区域位于最左端,无序区域位于右端,初 始状态有序区域为空,无序区域含有待排序的所有n个 始状态有序区域为空,无序区域含有待排序的所有n 记录。 记录。
图 811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利用堆进行排序?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利用堆进行排序? 从堆的定义可以看出,若将堆用一棵完全二 从堆的定义可以看出, 叉树表示,则根结点是当前堆中所有结点的最小者 叉树表示, (或最大者)。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待排序 或最大者)。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的记录序列构造一个堆,此时,选出了堆中所有记录 的记录序列构造一个堆,此时, 的最小者或最大者,然后将它从堆中移走, 的最小者或最大者,然后将它从堆中移走,并将剩余 的记录再调整成堆,这样又找出了次小(或次大) 的记录再调整成堆,这样又找出了次小(或次大)的 记录,以此类推,直到堆中只有一个记录为止,每个 记录,以此类推,直到堆中只有一个记录为止, 记录出堆的顺序就是一个有序序列。 记录出堆的顺序就是一个有序序列。
堆排序完整的算法。 堆排序完整的算法。 void heapsort (DataType a, int n) { h=n/2 ; //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 //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 的编号 for ( i=h ; i>=1; i--) i--) //初建堆。从最后一个非终端结点至根结点 //初建堆 初建堆。 sift ( a, i, n ) ; for ( i=n ; i>1 ; i-- ) i-//重复执行移走堆顶结点及重建堆的操作 //重复执行移走堆顶结点及重建堆的操作 { temp=a[1] ; a[1]=a[i]; a[i]=temp ; sift ( a , 1 , i-1 ); i} }
完整算法: 完整算法: void selecsort ( DataType a, int n) { for( i=1; i<n; i++) i=1 i<n; //对n个记录进行n-1趟的简单选择排序 //对 个记录进行n { index=i; index=i; //初始化第i趟简单选择排序的最小记录指针 //初始化第 初始化第i for (j=i+1;j<=n;j++) (j=i+1 j<=n; //搜索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位置 //搜索关键字最小的记录位置 if (a[j].key<a[i].key) index=j; (a[j].key<a[i]. index=j; if (index!=i) { temp=a[i]; temp=a[i]; a[i]=a[index]; a[i]=a[index]; a[index]=temp; a[index]=temp;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