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三年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第五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学校概况
兰州市第五中学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完全中学,是兰州市首批市级示范学校,学校现有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

有一支敬业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48人,专任教师137人,在全校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8人,省园丁奖获得者2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市级骨干教师13人,市级教学能手3人,市级拔尖人才1人,市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教学新秀21人。

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

学校现占地面积18亩,学校建有教学楼1座、综合楼实验楼1座、建筑面积为2万余㎡,学校拥有比较完备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有各类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功能齐全,设计超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现在全校各班教室都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做到电教设施班班通,媒体教室堂堂用。

学校现有300多台电脑,4间计算机教室,42个多媒体教室,“校校通”网络进入了教室和办公室。

另有语音室、舞蹈排练室、音乐厅、电子备课室、图书阅览室以及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

兰州市第五学历来以严格的管理、过硬的质量、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校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截止2010年底,学校已连续16年获“兰
州市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奖”;连续14年获“兰州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

近几年的高考上线率在市级示范性中学中名列前茅。

2007年9月学校被兰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12月份我校被甘肃省政府、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和兰州市“平安校园”的先进称号;2009年12月学校被评为全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兰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称号。

2010年5月获城关区“卫生单位”称号。

2010年8月获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优秀组织单位”的荣誉称号。

(二)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兰州市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学校以创建兰州市特色示范性学校为契机,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关怀下,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深度推进改革,完善责任激励机制,依法治校,真抓实干,朝着创办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名校而继续努力。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经过历任领导的努力,学校班子已成为一个有决策力、有创造力、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战斗集体。

2、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做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把培养青年教师做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来对待。

教师积极性高,事业心强,师德高尚,热爱学生,团结向上,有敬业精神。

学校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打造思想先进,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推动课改、教改、考改在学校的实施,名、优教师比例列在同类型学校前列。

以教职工工资制度改革作为激励手段,完善学校内部管理。

3、继续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已物质奖励激励人;自我教育、整体教育相结合;鼓励和疏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原则。

用激励与民主的形式,培养老师、学生的自信与能力,尊重老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环境,营造一个“静、雅、知、能、特”一体的校园文化。

4、用创新理念,办特色学校。

学校被市教育局、体育局确定认定为“体育训练基地校”。

田径、篮球、乒乓球、武术、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良好,在省市区各类比赛中连年取得好成绩,音乐、美术教学也有一定的基础,我校民乐团被命名为“兰州市中学生民族乐团”,每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不少的特长学生。

5、坚持全面落实、分类推进的教学管理体制,注重教师教学常规活动在学校的落实,教学研究得到新的发展。

高考升学率有了新的发展,文科教学质量在社会有一定的影响,特色教育发展初露端倪。

6、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2007年始,投资两千余万元,修建了新教学楼和塑胶操场,购置了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环境与教室功能发生质的变化。

学校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建设通用技术教室,优化计算机教室,进
一步提升硬件水平,使硬件建设趋于完备,软硬件兼顾,教学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学校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世纪已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革命为我们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今年甘肃省新课程正式开始的实施,它将对学校办学、对教师素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师资培训和管理模式,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差异,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开发学生潜能,适应多元化社会对教育的需要等问题急待解决。

面对国家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学校常规管理问题、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学校寻求新的发展增长点的问题,都需要有充盈的资金做支持。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特别是从创建特色校需求出发,学校体艺设施的建设、各科功能教室的创建和优化还有相当的距离。

学校领导班子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学校新的发展征途上,领导班子成员应成为新思维的开拓者、新课改的传播者,新教育理念的实践者,以利于学校发展目标的实施。

二、学校发展内涵
办学宗旨:
办学目标:
办学理念:
办学方针:
学校精神:
校训:
校风:
学风:
校长工作宗旨:
学校目标:
确定经过3年的努力,将学校建成思想先进、理念超前、队伍精干,管理科学、民主高效,课程结构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有自主发展功能,培养高素质、有特色、多规格人才,在兰州市享有较高声誉的市级示范性中学。

三、具体工作目标与工作措施
(一)基于凭教学质量办名校,构建适合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体系
“”的办学宗旨是要通过学校课程的实现来实现的。

学校课程是指学校计划安排下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包括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主管部门规定地方课程、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生自选的研究型课程和学校有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组合成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供各种不同类型学生选择用的新课程方案,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咨询活动指导学生学习。

1、基本目标
①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奠定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使之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

②探索课程管理运作模式,构建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三级课程教学新体系。

③构建学校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以校为本、联校开发与共享课程的机制。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注重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与道德教育,尊重学生主体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④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与新课堂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⑤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工作措施
①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在学校的法规地位,规范教学管理的细节,落实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办法。

②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以项目或任务驱动促进学科组不断发展,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实力,扩大强势学科的影响,凸现特色学科。

形成其个性、风格、文化。

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建设并完善各类教学资源库和多功能智能系统。

更深入、有效地实践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④进一步开展课堂常规教学的改革实验,并不断地总结经验。

⑤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有五中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形成成熟模式、推广示范。

⑥全面实行教师教学资料、学生试卷资料、学校管理资料体系化、科学化管理,学生基本档案、成绩检索等的无纸化办公,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的全面性、高效性,基本形成新型的教务管理模式。

⑦始终不渝地把高、初三工作做好,真正把高、初三变成五中发展的特区,学术特区,情感特区。

继续坚持“问题即是课题,想法即是办法,思路即是出路”的学术研究理念。

强化教学、教研过程质量监控,分类推进,确保教研成果为我所用、以教研促教学、以课改谋发展。

⑧拓宽办学思路,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领袖气质,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奉献品质,责任意识。

培养更多学生做到:语言文雅,举止优雅,行为高雅,突出艺术、体育的教学特色。

⑨重视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大赛的培训,力争各科竞赛、各种创新竞赛的名次有新的发展。

(二)基于以和谐发展,构建适合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德育
1、基本目标
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的精神,坚持德育为首,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行为养成为基础,以自主教育为特色,努力使学生形成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关爱集体、团结协作、遵章守纪、自主自强的优良品质。

②学校德育要切实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关注并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民族意识、生命意识、公民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节俭意识、法制意识。

使学校德育更具操作性。

研究如何让学校德育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③总结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有效整合的经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渗透。

加强学习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学会自我调控,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交往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技巧;有针对性研究并开展青春期性心理教育。

加强择业心理、成才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中、高考复习心理的指导。

组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渲泄室、诊断室、游戏测量室。

聘请在学校有影响的教师作为心理健康兼职教师。

2、工作措施
①将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道德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校园节日等纳入学校德育视野。

体现高标准、低起点、分层次、重落实的德育工作特点。

②丰富“走出校门你将代表五中,走出国门你将代表中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德育警句的内涵。

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发展,有深度地上好德育课。

③思考将德育活动与学校课程联系起来,使德育的要求以课程的结构与形态来体现,从而提高其计划性、系统性、有效性。

④开展对父母的亲情、对师生的友情、对学校的感激、对社会的回报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感恩与责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抵御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⑤积极倡导“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共同创建“节约型校园”。

在节约活动中,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创造节约方法,规范日常行为。

⑥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教育的新格局。

高质量地定期召开家长会,高标准建设家长学校。

丰富校园广播站内容。

⑦发挥班集体建设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打造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如设计班徽、班级公约、班风、班级网页等)
⑧培养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班主任队伍。

⑨保证法律赋予学生的各种权力得到落实,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学生惩处的听证和申诉的管理办法。

⑩进一步扩大团委、学生会自主管理职能。

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三)基于靠多元选择办特色校的学校体育、美育
1、基本目标
①高标准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工作条例”,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集体主义的思想。

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引导学生能选择,能参考,能欣赏,会锻炼的终身体育的观念与能力。

②创设校园美育环境,营造学校美育氛围,增强艺术教育的美育熏陶,拓宽学校美育阵地,丰富学生生活情趣,实现中学生民族乐团、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规范化、经常化、高品味。

让学生表达情感、展示才华、发展个性。

③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劳动能力,增进对作为劳动者的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与技术,质量与效益、合作与竞争、环保与安全等现代劳动意识。

2、工作措施
①进一步建设并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改善学生体育锻炼条件,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

做好塑胶操场及篮排球场的保养、保洁工作。

②高水平建设好学生田径队、学生武术队、学生男篮、学生排球队、学生乒乓球队、学生健美操队,有效发挥“体育训练基地校”作用。

③实现共有空间画廊化,休息时间音乐化,让学生时时接触美,处处感受美。

④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聘请高水平专业兼职教师,加强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艺术类综合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研究,实现艺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让学生学会欣赏高雅艺术,理解人类生活情感,了解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

⑤高水平组织举办艺术节。

创建本校特色艺术项目,组建高质量的合唱团,开发高中美术资源优势。

(四)基于社会满意办示范校的学校管理
1、基本目标
①进一步完善党组织的保证监督,教工大会民主参与下的校长负责制,在科学决策的民主性、公正性、公开性,管理网络的现代化、激励机制的实效性上上一个新台阶。

②建立以结构工资制、全员聘用合同制、工作业绩考核制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竞争运行机制。

注重人性化管理,关心人与关心工作相结合。

③坚持以法治校、特色立校、规范办学、高效管理的新局面,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

2、工作措施
(1)实施“教师兴校、人才强校”战略。

为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必须建设一批适应学校办学目标,课程实施,在各类岗位有师德规范、懂专业、会管理、善实践、求创新的教师队伍。

a.伴随新课程的实施,构建以学习化为特色的教师文化,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成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b.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为人师表、育人为本,勇于创新的师德风范。

c.建立研教相结合的“以校为本”的培训体系,鼓励教师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学历进修的继续教育。

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培训提高方式,形成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d.成立教师发展学校,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校刊》为载体,以教师论坛为形式,形成理论学习,对话交流,课题研究等制度,创设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e.学校要培养、推出、在省、市享有盛誉的教师,形成名优师资队伍的梯队化。

引进和新增骨干教师、培养年轻教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层次鲜明的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梯队,提升育人质量。

f.坚持并完善旨在青年教师业务提高的“五个一”活动方案,确定出师徒培养方案,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一切条件。

g.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国内不同层次的进修学习,提升理念,开阔视野,引进先进经验,形成一批教育骨干,产生多名市级学科带头人。

h.教育科研应立足于实现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的需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教师研究的课题应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以课题为形式。

教育科研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出有成效的结果,出有专业素养的人才。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强化教职工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流动转岗、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引进校外名师等做法,进一步改革学校内部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激活教职工队伍,发挥个人潜能。

(3)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队伍。

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理顺关系,落实责任,突出特色,调动积极性,追求卓越。

要突出人性化工作意识,体现亲情化的工作原则。

(4)继承学校优良传统、丰富时代办学内涵。

53年的办学历史使学校成为全市名校、示范校。

进一步弘扬
“”学校精神;
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为师生共同秉承的个人修养规范;
赋予“”的校训以新的内涵;
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学校为本的工作理念。

(5)确定适合学校的办学规模
确保学校可持发展,确保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控制学校40个班左右的办学规模。

(6)建立科学合理的绿化、美化群落,文化长廊、长墙、展室、刊板、雕塑、喷泉等文化设施的设计与建立,突出育人理念,张扬个性风格,艺术、体育、人文精神。

(7)重视五中名校品牌的辐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五中,办好五中对外网页。

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帮带一般中学,为社会作出五中人应尽的义务。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9)全方位满足学生图书阅读的需求,图书册数增加1—2万册。

(10)校园网络系统要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上网速度、机型与功能要有新的发展与提高。

(11)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业务考核小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会议制度,保持言路畅通。

鼓励教职员工对学校发展提问题,讲看法,出设想,设立教工论坛。

(12)关心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教工的工作条件和办公环境,组织丰富有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促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多渠道筹措资金,让教职工收益不断有所提高。

(13)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工程,重视学校食品的安全卫生督促检查工作,强化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

今年是五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全体教职工要用百倍的干劲,真抓实干的精神,用智慧再创五中新的辉煌。

兰州市第五中学
2010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