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1)

合集下载

简述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

简述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

简述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

辐射防护是医疗照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辐射的伤害。在医疗照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来进行辐射防护,分别是时间、距离和屏蔽。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三个原则。

首先是时间,即尽量缩短照射时间。辐射的伤害与接触辐射源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减少接触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辐射伤害的发生。在医疗照射中,医务人员需要尽快完成照射操作,减少患者暴露在辐射源下的时间。同时,医务人员也应该尽可能减少自身与辐射源的接触时间,如使用遥控器或遥控器延长线来遥控操作照射设备。通过控制照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其次是距离,即尽量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辐射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因此,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伤害的程度。在医疗照射中,医务人员应该尽量保持与辐射源的安全距离,同时,也要引导患者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屏蔽物的厚度来降低辐射强度,进一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通过控制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最后是屏蔽,即使用屏蔽物来阻挡辐射。屏蔽物可以有效减少辐射的穿透,降低辐射伤害的程度。在医疗照射中,常用的屏蔽物包括铅门、铅墙、铅衣等。医务人员应该在进行照射操作时,合理使用

屏蔽物来阻挡辐射。同时,在选择屏蔽物时,还要注意其厚度和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降低辐射强度。通过使用屏蔽物,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时间、距离和屏蔽。通过控制照射时间、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和使用屏蔽物,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在医疗照射中,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这三个原则,保护患者和自身免受辐射的伤害。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辐射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确保医疗照射工作的安全进行。

辐射防护原则及标准

辐射防护原则及标准

辐射防护原则及标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辐射防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辐射防护

是指为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采取一系列措施所进行的科技性防范。本文将详细介绍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及相关标准。

基本概念

辐射是指物体发出的能量或粒子。辐射可分为非离子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类。非

离子辐射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微波辐射等,离子辐射包括α、β、γ射线等。

生物体受到辐射的影响,会引起一系列的影响,包括细胞死亡、变异、损伤等。为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制定一系列辐射防护的规定和标准。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的主要原则是ALARA原则,即尽可能低限度的辐射暴露。具体来说,ALARA原则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必要性原则

必要性原则是指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和使用放射源。在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利益

之间进行权衡,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合理性和优化原则

合理性和优化原则是指应在已设置和使用的放射源中,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措施。从而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和释放。

授时原则

授时原则是指为减少辐射暴露,尽可能的限制时间。比如在与放射源接触过程中,应将接触时间尽可能的缩短。

遵循上述三个原则,可以有效的减少辐射的暴露和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是指针对不同辐射环境和辐射源,制定的限制和规范。根据人体

辐射暴露的情况,制定了以下几种辐射防护标准:

员工辐射防护标准

员工辐射防护标准是指,针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辐射源和人员暴露情况,制定的限制和规范。员工辐射防护标准包括:剂量限制、剂量测量、个人辐射监测、行为限制等。

公众辐射防护标准

公众辐射防护标准是指,针对抵近工作场所、住宅区等公众生活密集区域,制定的限制和规范。公众辐射防护标准包括:剂量限制、环境监测、行为限制等。

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减少人体接受放射性物质的伤害。放射防护基本原则是保护人员、环境和财产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以下是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 时间

时间是放射防护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员在放射性物质附近停留的时间越长,接受的辐射剂量就越高。因此,尽量缩短人员在放射性物质附近的停留时间,是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2. 距离

距离也是放射防护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员与放射性物质的距离越远,接受的辐射剂量就越低。因此,尽量保持与放射性物质的距离,是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3. 屏蔽

屏蔽是指用物质遮挡放射性物质,减少辐射的传播。常用的屏蔽物质有混凝土、铅、钨等。因此,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尽量采用屏蔽措施,是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4.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免受放射性物质的伤害。常用的个人防护措施有穿戴防护服、戴防护面具、佩戴防护手套等。因此,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尽量采用个人防护措施,是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5. 监测

监测是指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常用的监测手段有辐射计、气溶胶采样器等。因此,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尽量采用监测措施,是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总之,放射防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只有遵循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环境和财产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辐射防护原则及标准

辐射防护原则及标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1
长时间或频繁接触辐射源会增加辐射损伤的风险。因此,应尽
量减少接触辐射的时间。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02
对于经常接触辐射源的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
连续长时间接触。
注意个人和家庭防护
0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个人和家庭防护,如关闭不必要
的电器和网络连接等。
屏蔽防护
使用辐射防护器材
对于高强度辐射源,应使用专业的辐射防护器材,如铅衣、铅 围裙、铅帽、铅眼镜等。
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1 2 3
辐射防护基础研究
研究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剂量测量和 剂量估算方法等,为制定更精确的防护标准和 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数字化和智能化防护技术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辐射防护的 效率和精度,例如开发智能剂量监测设备、辐 射风险评估模型等。
复合防护材料与技术
研究和发展能够同时吸收和抵抗多种类型辐射 的材料和技术,提高辐射防护的综合性能。
案例三:放射性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
废物处理
放射性废物具有高危险性,需要采取特殊 的处理方法。包括对废物进行分类、压缩 、固化、包装等步骤,以确保废物不会对 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环境保护
为了减少放射性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 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对废物进行安 全储存、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分离和回收再 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等。同时,加强对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使用的监管,防止发生 事故。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的一些行为准则,以确保辐射对人体不造成危害或对环境造成极小的影响。它是基于辐射防护学所发现的物理、生物学和医学原理,规定了人们在处理辐射问题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行动方法。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避免原则:即尽量减少或避免接触辐射的机会,以减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这要求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对自己造成危害的物质,如放射性物质、X射线、γ射线等;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接触辐射的时间和强度。

二、控制原则:即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有效控制辐射水平,使其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以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当有效地监督和管理辐射使用,定期检查辐射水平,确保辐射水平保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同时,也要求人们在正常生活中,应当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有效控制辐射接触,以保障个人和环境的安全。

三、预防原则:即在可能接触到辐射的环境中,应当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因辐射而造成的危害。这就要

求使用辐射源时,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搭建屏蔽护栏等;同时,在正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防辐射,避免接触到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物质,尤其是对婴幼儿应当更加注意。

以上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它们主要是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减少辐射对人体和其他物质的伤害,从而确保人们的安全和健康。虽然这些原则有其独特的特点,但它们的实施仍然需要人们的积极配合,才能真正起到预防作用。

辐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是什么

辐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是什么

1.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2.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原则

对於因进行任何活动,而增加了个人或群体的辐射照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内,列出三项基本辐射防护原则:

1.实践的正当化─任何涉及辐射照射的行动都必须具备充分理

由,即该行动对受照射的个人或社会利多於弊;

2.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及受辐射照射的人数,应在合理可行

和顾及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情况下减至最少;以及

3.个人剂量限值─个人所受的照射须符合剂量限值,确保没有人

需要承受不能接受的辐射危害。

对於因核意外而令自然环境辐射水平增加,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及一九九一年的建议书(第63号刊物)内,均建议需进行干预(即通过某些活动影响已存在的照射原因,从而降低总照射量),保障受到影响的人的健康,其防护原则为:

1.正当化─在降低剂量而减少危害的同时,干预本身带来的危害

与代价,包括社会代价,必需是值得的。

2.最优化─干预的形式、规模及持续的时间应当谋求最优化,令减

低辐射危害而得到的好处,扣除干预带来的危害后,得到最大的净利益。

剂量学中常用的量

吸收剂量是辐射防护剂量学中的一个基本量。它是量度物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吸收能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定义: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电离辐射能量。

单位:戈瑞,简称戈,其符号为Gy。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除了与吸收剂量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电离辐射的种类及其能量有关。当量剂量是量度不同种类及能量的辐射,对人体个别组织或器官造成的影响的一个物理量。

简述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简述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简述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人体接受放射性物质辐射的剂量,保护人体免受辐射伤害的过程。在进行放射防护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下面将简要介绍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的第一原则是“限制时间”。这意味着尽量缩短人员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时间,减少辐射剂量的积累。当人员需要进入放射性区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完成任务,减少暴露时间。此外,还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减少暴露的持续时间。

第二个原则是“增加距离”。辐射剂量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加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可以显著降低接受的辐射剂量。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时,应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保持安全距离。此外,在设计和布置放射性设备或工作场所时,也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人员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

第三个原则是“使用屏蔽”。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可以被物质吸收或衰减。因此,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时,应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来减少辐射剂量。常见的屏蔽材料包括铅、钢和混凝土等。在进行放射性测量或实验时,也应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铅衣、手套、面罩等,以减少辐射的暴露。

第四个原则是“避免污染”。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可能会导致长期辐

射暴露和内部污染。因此,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这包括正确使用和密封放射源、使用防护罩和容器、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等。此外,在放射性污染区域内,还应注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鞋等,以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第五个原则是“个人监测”。为了确保放射防护的有效性,应定期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个人监测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的辐射暴露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辐射风险。根据监测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工作方式、加强个人防护等。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 (1)

辐射防护基本知识 (1)

辐射防护中常用的量
吸收剂量 当量剂量 有效剂量
(受照体的)吸收剂量
射线 辐射体
射线
射线
辐射能量
受照体
定义:单位质量的受照体所接 受(吸收)的辐射能量。 D=E/m.
单位:(J/kg)=戈瑞(Gy)。
如: 1J/2kg=0.5Gy.
剂量这个名词在医学上指的是 人食入药物的物质量,如 2mg/天/人。而这里则是受 照体所接受(吸收)的辐射能 量。
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危险度相当。
公众 职业
一年接受的剂量(mSv) 0.1 1 20 50
死亡率 1/1000000 1/100000
2/10000 5/10000
公众日常生活的危险度
危险来由 恶性肿瘤(中国)
肺癌 (每天 10支烟所致 )
交通事故(中国) 交通事故(美国) 家中事故(英国) 触电事故 赛车、赛马(美国) 旋风 洪水
辐射防护三原则(3)—最优化
在维护正当化原则的前提下,所有辐射照射都必 须保持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1)不是满足剂量限值的要求就可以了,还应该尽可 能的低。
(2)但是,降低剂量应该合理,以维护正当化的原则。
(4)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为了确保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 险限制的遵守,应该对任一特定源 的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进行约束, 使之不大于审管部门对这类源的规 定和认可值。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1. 最小化辐射剂量:辐射剂量越小,对身体的伤害越小。因此,应尽可能降低个人和环境的辐射暴露。

2. 防护措施优先:防护措施应优先于补救措施。也就是说,应该首先致力于降低辐射暴露,而不是仅仅关注治疗辐射损伤。

3. 辐射防护组合原则:防护措施应综合考虑,不应依赖单一措施。例如,应结合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和辐射监测等措施。

4. 辐射实践正当性原则:只有当辐射实践带来的利益远大于风险时,才应该进行辐射实践。实践正当性应在考虑社会、环境和个人风险后进行评估。

5. 正当性监督原则:对于所有正当的辐射实践,都应进行监督和评估。这包括记录和报告所有辐射暴露和损伤,以确保遵守防护措施优先原则。

辐射防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辐射类型、能量、暴露时间、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等。因此,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需要详细了解情况和评估风险。

在实践中,应遵循上述原则,制定有效的辐射防护计划。该计划应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辐射监测和培训计划等措施。此外,应定期评估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调整计划以满足当前需求。

防辐射墙用什么材料

防护材料

射线防护材料有各种类型各种材质,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防辐射材料有:铅、硫酸钡、混凝土及铅玻璃等。

1.铅--铅作为辐射防护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不但广泛用于墙面、地面、顶面的固定式防护,还能用于制作铅门、各类移动式防护和贮源容器等。铅板的防护性能稳定、便于施工、防护效果耐久且可以循环使用,后期风险低、投入小且便于外装饰施工,但其初次投入较高且物理属性较软,需解决支撑工艺问题。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和方法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和方法

放射防护三个主要原则和方法

放射防护是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放射性物质的损害。放射防护的主

要原则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要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增加距离,

使用适当的物质屏蔽辐射。

时间是放射防护的最基本的原则。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的时间越长,撞击到身体中的碎片就越多,越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在

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的时候,要尽快地远离源头,减少暴露时间。

距离是放射防护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与放射源的距离越远,受到

辐射的剂量就会越小。距离是减轻放射物质对人体的伤害的有效方法。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尽量远离源头,保持足够的距离,减少暴露时间。

屏蔽是第三个重要的原则。屏蔽指的是通过物质阻挡辐射的传播,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一些常用的屏蔽物质包括混凝土、铅、钨、

钢铁、氧化铝等。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可以使用防护罩、手套、防

护衣、滤镜等物品来防护辐射。

此外,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清洁卫生。放射性物质可以在衣服、皮肤、头发上沾附。

因此,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和身体,更衣换鞋,避免将放射性

物质带回家中。

2.正确的处理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应分门别类专门收集、清理、储存,避免泄漏。

3.注意个人健康。在处理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健康

状况,如感觉不适,要及时停止工作,并接受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放射防护的主要原则是时间、距离和屏蔽,有效的方法包

括远离放射源、增加距离、使用适当的物质屏蔽辐射、保持清洁卫生、正确处理放射性废物、注意个人健康等。只有当个人和社会意识到放

射性物质的危害,积极采取有效的放射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人

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

辐射实践正当化是指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只有当该项所带来的社会总利益大于为其所付出的代价的时候,才认为该项实践是正当的。

辐射防护最优化(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合理可能尽量低)在实际的辐射防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在对几个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优化程序,也就是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后,应当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剂量限值是“不可接受的”和“可耐受的”区域分界线。它也是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约束上限。做这个约束限制的本意在于群体中利益和代价的分布不均匀性,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化的要求,防护也做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对每个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因此,对于给顶的某项辐射实践,不论代价与利益分析结果如何,必须用此限值对个人所受照射加以限制。

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电离辐射是一种能够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和辐射伤害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等。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遵循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1. 时间原则

时间原则是指尽量减少人体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与其辐射剂量和辐射时间成正比,因此,减少接触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辐射伤害的风险。在进行X射线检查或其他电离辐射操作时,应尽量缩短接触时间,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迅速完成操作。此外,长期从事电离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接受辐射监测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防止潜在的辐射伤害。

2. 距离原则

距离原则是指增加与电离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以减少辐射剂量。电离辐射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因此,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暴露于辐射源的辐射剂量。在进行X射线检查或其他电离辐射操作时,应尽量保持与辐射源的安全距离。在电离辐射工作场所,应合理规划和布置设备和工作区域,保持足够的距离,减少辐射暴露。

3. 防护屏蔽原则

防护屏蔽原则是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来减少辐射剂量。电离辐射可以被物质吸收和散射,因此,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辐射的穿透。常用的屏蔽材料包括铅、钨、混凝土等。在进行X射线检查或其他电离辐射操作时,应使用防护器具,如铅衣、防护眼镜等,以提供合适的屏蔽保护。在电离辐射工作场所,应采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对辐射源进行屏蔽,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电离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包括时间原则、距离原则和防护屏蔽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此外,对于从事电离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电离辐射的特性和防护方法,提高防护意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减低人员、环境和设备等受到辐射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辐

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时间、距离和屏蔽。下面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时间原则

时间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辐射的危害与人体暴露时间成正比,暴露时间越长,受到的辐射就越大。因此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受到辐射的可能性。各类辐射的作用时间限值是必须遵守的。

二、距离原则

距离也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辐射危害与人体和辐射源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

离越远,受到的辐射越少。因此,在需要接近辐射源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远离辐射源,以保证身体安全。

三、屏蔽原则

屏蔽也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之一。辐射的危害与其穿过的物质的密度和厚度成正比,屏蔽物的厚度越大,受到的辐射就越小。因此,在必须靠近辐射源的情况下,应使用适当

的屏蔽装置降低辐射的强度。常用的屏蔽材料有混凝土、钨、铅等。

总之,时间、距离和屏蔽原则是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应在辐射工作中密切遵循。同时,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护衣、穿戴防护鞋、戴上防护面罩等,以保证辐

射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

放射医学的发展使的放射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一方面使得诊断与治疗更加高效,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检查者、公众的照射剂量上升。例如放射介入治疗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生命线延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患者皮肤受到损伤。因此为了避免医务人员、检查者、公众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在放射诊断与治疗中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保证人员的安全。

一、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

(1)时间:对于将要或是正处于辐射环境的人员来讲,需要将受照时间或是摄入时间减至最短。

(2)距离:距离越远,受照者受到的辐射越低,因此,尽量远离放射源,使放射源与受照者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

(3)分散:将放射性材料稀释或是分散,使其达到最高稀释值,使材料的放射浓度减至最小。

(4)减源:“源”是指辐射源或是放射性材料,减源,即是减少使用或生产的放射性材料的数量,减少机器生产的辐射量。

(5)源屏障:停止或减缓辐射的流动、弥散,使之不逸出屏障。

(6)个人屏障:通过个人屏障将人员与辐射源或的放射性材料隔开,使之不进入屏障。

(7)减轻效应:使照射者受到的损伤减小或限制损伤,使照射在时间内和人员间最优分布,使病灶被最大程度清除,治疗效果达到最优。

(8)最优技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优技术,使危险达到最小值,利益

达到最大值,在放射时选择生产剂量最低的电离辐射技术,或者将现有技术改进

使其生产的剂量较小。

(9)限制受到其它因子的作用:部分因子可以与辐射产生协同作用,因此,在放射时注意不要再与其他危险因子产生复合。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 时间:尽量减少暴露在辐射源旁的时间。越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旁,受到的辐射剂量越高,潜在的健康风险也就越大。

2. 距离:尽量保持与辐射源距离的远离。辐射源与身体的距离越远,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小。

3. 屏蔽:使用适当的屏蔽物阻挡辐射。例如,穿戴防护服或者使用铅屏蔽物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4. 辐射源管理:采取有效的辐射源管理措施,保证辐射源的安全性。例如,加强辐射源的固定和密封,减少辐射泄漏的可能性。

5. 监测与记录:定期进行辐射监测,记录辐射剂量的变化情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辐射超标的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6. 教育与培训:对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进行辐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对辐射风险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7. 法律与规定: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辐射防护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辐射安全防护原则

辐射安全防护原则

辐射安全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有三个原则,指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和剂量限制,这三项基本原则构成了辐射防护体系。为了达到完全防止确定性效应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应当灵活运用这三项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是指对任一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要大于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是指在进行辐射实践时,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之后,应保证将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剂量限制是指由所有可被控制的源所引起的个人照射要服从剂量限值,并对潜在照射所致危险要实施某些控制。

正当性和最优化原则主要与辐射源有关,其涉及的是对某项辐射源的应用和防护是否适宜。剂量限制涉及的是职业性人员个人和公众个人,所以剂量限制与人有关。而个人剂量限值是不允许接受剂量范围的下限,也不能直接作为辐射防护设计和工作安排的依据。正当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前提,而个人剂量则是最优化的约束条件,所以,辐射防护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关联的。(摘自《核辐射防护手册》P60,编号: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一点状。。。
1.广义核安全:核安全、辐射安全、放射性废物 安全、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 2.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
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3.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经口、消化道的 摄入(食入);经呼吸道的吸入(吸入);经皮肤、 伤口的进入。 4.放射性毒物分组:极毒组:226Ra,210Po, 228Th,239Pu,241Am,233U。高毒组:60Co, 90Sr,106Ru,144Ce,210Pb,224Ra。中毒组 14C,32P,35S,45Ca,55Fe,131I,140Ba,天 然 铀 。 低 毒 组 : 238U , 235U , 3H , 24Na , 40K,99mTC,113mIn。 毒性组别系数:极毒组:10;高度组:1; 中毒 组:0.1; 低毒组:0.01. 5.外照射防护三要素:时间,距离,屏蔽。 6.矿石氡射气系数:是介质表面析出的自由运动 的氡量与介质镭衰变产生的氡总量之比,用 f 表 示。我国铀矿石氡射Hale Waihona Puke Baidu系数一般在 3.49%— 26.5%。 7.矿石氡析出率:是表征单位时间间隔内穿过单 位矿石表面积,析出到空气中的氡析出量,用ζ 表 示 。 铀 矿 石 当 量 氡 析 出 率 在 34.8 — 62.5Bq/m2s。 8.氡是镭的衰变产物,单原子、无色、无味、无 臭、最重的惰性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9.73kg/m3.半衰期为 3.8d。 铀矿工业释放的放射性核素中,氡和氡子体的危 害最大。 9.氡的辐射危害:铀矿工业主要职业病是肺癌。 致病因素吸入高浓度氡及氡子体形成内照射。 10.核临界安全:铀富集厂在铀富集的过程中会 有各种不同富集度的 235U,在其大于 1%时,必 须考虑核临界安全问题。 11.裂变产物的质量数分布:85-105,130-150. 12.在安全中比较重要的核素有:85Kr,133Xe, 129mTe,132Te,131I,89Sr,90Sr,140Ba,134Cs, 137Cs 等。 13.后处理厂的安全特点:极强放射性;考虑射
施,使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减少到可合理达 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32.后处理厂的安全特点:极强放射性,用屏蔽 材料将设备分隔密闭,远距离操作、控制和监测。 考虑射线与物质的辐射效应。 物料中有相当 数量的裂变物质,核临界安全。 物料毒性极 大,良好密闭性核可靠性。 33.堆后料的辐射特点:经后处理回收得到铀, 不但铀同位素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且夹带铀微量 的镎,钚核裂变产物这种铀的放射性活度比天然 铀大得多,它们的比活度很高,含量虽少,但能 使堆后料氟核化渣等的辐射水平显著升高。
线与物质的辐射效应;物料中有相当数量的裂变 物质,临界安全;物料毒性极大,良好密闭性和 可靠性。 14.放射性物质运输的核与辐射危险有:辐射照 射、核临界和释热。 15.潜在危险及其控制和防御:包容运输中的放 射性物质。控制放射性物质货包及运输工具外部 辐射水平。防止核临界。防止由释热引起损害。 16.安全目标:保护工作人员、公众与环境免遭 放射性物质运输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确保即 使在运输事故条件下,也能提供足够的放射性物 质包容和辐射屏蔽,并防止易裂变材料意外临 界。 17.临界安全最简单和最严格的控制条件:质量 控制、几何控制和浓度控制。 18.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的不同:核安全的着重点 在于维持核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发生和在 事故下减轻其后果,从而保护从业人员、公众和 环境不至于受到辐射带来的伤害。辐射安全的着 重点在于通过辐射水平的监测、辐射效应的评 价、辐射防护措施和事故应急与干预,实现辐射 防护最优化并使辐射剂量不超过规定限值。 19.吸收剂量:受照物质发生的辐射效应,与它 们吸收的辐射能量有关。可以用授予某一体积内 物质的辐射能量除以该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得到 一个量用于衡量,这就是吸收剂量。单位:焦耳 /千克(J/kg),专名:戈瑞(Gy)。 20.后处理厂 r 辐射高的环节:贮存和分离。 21.Β辐射屏蔽材料选择原则低 Z+高 Z 材料。 22.核安全的总目标:辐射防护目标,技术安全 目标。 23.实施剂量管理限值 (年有效剂量:铀作业人 员 10mSv;公众 0.2mSv) [EJ 1056-2005]。 24.各种铀化合物中,UF6 毒性最高。 25. 核 电 厂 正 常 年 排 放 限 值 : 惰 性 气 体 年 限 值
1.广义核安全:核安全、辐射安全、放射性 废物安全、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 2.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 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3.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经口、消化 道的摄入(食入);经呼吸道的吸入(吸入); 经皮肤、伤口的进入。 4.放射性毒物分组:极毒组:226Ra,210Po, 228Th,239Pu,241Am,233U。高毒组:60Co, 90Sr,106Ru,144Ce,210Pb,224Ra。中毒 组 14C,32P,35S,45Ca,55Fe,131I,140Ba, 天然铀。低毒组:238U,235U,3H,24Na, 40K,99mTC,113mIn。 毒性组别系数:极毒组:10;高度组:1; 中 毒组:0.1; 低毒组:0.01. 5.外照射防护三要素:时间,距离,屏蔽。 6.矿石氡射气系数:是介质表面析出的自由 运动的氡量与介质镭衰变产生的氡总量之 比,用 f 表示。我国铀矿石氡射气系数一般 在 3.49%—26.5%。 7.矿石氡析出率:是表征单位时间间隔内穿 过单位矿石表面积,析出到空气中的氡析出 量,用ζ表示。铀矿石当量氡析出率在 34.8 —62.5Bq/m2s。 8.氡是镭的衰变产物,单原子、无色、无味、 无臭、最重的惰性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9.73kg/m3.半衰期为 3.8d。 铀矿工业释放的放射性核素中,氡和氡子体 的危害最大。 9.氡的辐射危害:铀矿工业主要职业病是肺 癌。致病因素吸入高浓度氡及氡子体形成内 照射。 10.核临界安全:铀富集厂在铀富集的过程 中会有各种不同富集度的 235U,在其大于 1%时,必须考虑核临界安全问题。 11. 裂 变 产 物 的 质 量 数 分 布 : 85-105,130-150. 12.在安全中比较重要的核素有: 85Kr, 133Xe,129mTe,132Te,131I,89Sr,90Sr, 140Ba,134Cs,137Cs 等。 13.后处理厂的安全特点:极强放射性;考 虑射线与物质的辐射效应;物料中有相当数 量的裂变物质,临界安全;物料毒性极大, 良好密闭性和可靠性。 14.放射性物质运输的核与辐射危险有:辐 射照射、核临界和释热。 15.潜在危险及其控制和防御:包容运输中 的放射性物质。控制放射性物质货包及运输 工具外部辐射水平。防止核临界。防止由释 热引起损害。 16.安全目标:保护工作人员、公众与环境 免遭放射性物质运输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 确保即使在运输事故条件下,也能提供足够 的放射性物质包容和辐射屏蔽,并防止易裂 变材料意外临界。 17.临界安全最简单和最严格的控制条件: 质量控制、几何控制和浓度控制。 18.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的不同:核安全的着 重点在于维持核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 发生和在事故下减轻其后果,从而保护从业 人员、公众和环境不至于受到辐射带来的伤 害。辐射安全的着重点在于通过辐射水平的 监测、辐射效应的评价、辐射防护措施和事 故应急与干预,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并使辐 射剂量不超过规定限值。 19.吸收剂量:受照物质发生的辐射效应, 与它们吸收的辐射能量有关。可以用授予某 一体积内物质的辐射能量除以该体积内物 质的质量,得到一个量用于衡量,这就是吸 收剂量。单位:焦耳/千克(J/kg),专名: 戈瑞(Gy)。 20.后处理厂 r 辐射高的环节:贮存和分离。 21.Β辐射屏蔽材料选择原则低 Z+高 Z 材 料。 22.核安全的总目标:辐射防护目标,技术 安全目标。 23.实施剂量管理限值 (年有效剂量:铀作 业 人 员 10mSv; 公 众 0.2mSv) [EJ 1056-2005]。 24.各种铀化合物中,UF6 毒性最高。 25.核电厂正常年排放限值:惰性气体年限 值 1140TBq,气溶胶 3.8GBq,碘 34.2GBq, 氚 55.6TBq,除氚外放射性核素 700GBq。 26.临界安全考虑的主要因素: ①易裂变核素和可转换核素各自所占的份 额; ②易裂变核素的质量; ③装易裂变材料的容器的几何条件(形状和 尺寸)和容积; ④易裂变材料在溶液中的浓度; ⑤慢化剂的性质和浓度; ⑥易裂变材料周围反射层的性质和厚度; ⑦中子毒物的性质和浓度; ⑧燃料-慢化剂-中子毒物的混合物的均 匀性; ⑨两个或多个含易裂变材料容器之间的相 互作用。 27. 职 业 照 射 : 五 年 平 均 年 有 效 剂 量 小 于 20mSv,五年中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不超过 50mSv。 28.核安全文化:核安全基本原则设计管理 责任 纵深防御及若干基本技术原则。 核安 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 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 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 到应有的重视。 29.纵深防御的概念及三道防线:纵深防御 原则要贯彻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 织、人员行为或设计有关的方面,以保证这 些活动均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 一种故障发生,它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 偿纠正。 第一道防线:预防事故 第二道 防线:控制事故 第三道防线:缓解事故。 30.冗余:设计中留有冗余度,即系统是双 重或多重配置的,单一部件的失效不会使整 个系统失去功能。
31.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放射源放在固 定的位置,放射源的清单应妥善保存。若怀 疑放射源丢失必须立刻报告主管辐射防护 人员。 使用密封源时,应按照辐射防护的 基本原则,采用屏蔽防护、距离防护或限制 工作时间等综合的防护措施,使工作人员受 到的辐射照射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 的水平。、 32.后处理厂的安全特点:极强放射性,用 屏蔽材料将设备分隔密闭,远距离操作、控 制和监测。 考虑射线与物质的辐射效应。 物料中有相当数量的裂变物质,核临界安 全。 物料毒性极大,良好密闭性核可靠 性。 33.堆后料的辐射特点:经后处理回收得到 铀,不但铀同位素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且夹 带铀微量的镎,钚核裂变产物这种铀的放射 性活度比天然铀大得多,它们的比活度很 高,含量虽少,但能使堆后料氟核化渣等的 辐射水平显著升高。
1140TBq , 气 溶 胶 3.8GBq , 碘 34.2GBq , 氚 55.6TBq,除氚外放射性核素 700GBq。 26.临界安全考虑的主要因素: ①易裂变核素和可转换核素各自所占的份额; ②易裂变核素的质量; ③装易裂变材料的容器的几何条件(形状和尺 寸)和容积; ④易裂变材料在溶液中的浓度; ⑤慢化剂的性质和浓度; ⑥易裂变材料周围反射层的性质和厚度; ⑦中子毒物的性质和浓度; ⑧燃料-慢化剂-中子毒物的混合物的均匀性; ⑨两个或多个含易裂变材料容器之间的相互作 用。 27.职业照射:五年平均年有效剂量小于 20mSv, 五年中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不超过 50mSv。 28.核安全文化:核安全基本原则设计管理责任 纵深防御及若干基本技术原则。 核安全文化是 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的总和,它建立 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 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29.纵深防御的概念及三道防线:纵深防御原则 要贯彻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织、人员 行为或设计有关的方面,以保证这些活动均置于 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 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纠正。 第一道防线: 预防事故 第二道防线:控制事故 第三道防线: 缓解事故。 30.冗余:设计中留有冗余度,即系统是双重或 多重配置的,单一部件的失效不会使整个系统失 去功能。 31.密封源的安全使用方法:放射源放在固定的 位置,放射源的清单应妥善保存。若怀疑放射源 丢失必须立刻报告主管辐射防护人员。 使用密 封源时,应按照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采用屏蔽 防护、距离防护或限制工作时间等综合的防护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