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

合集下载

辐射防护培训(环保射线装置)

辐射防护培训(环保射线装置)
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原子能事业的发展;

辐射防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标
准、辐射防护技术、辐射防护评价和辐射防护管理等。
前 言

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是实施辐射防护的依据,目前各国都是
根据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结合本国情
况制订相应标准;
一、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Ⅱ类射线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PET)用放 射性药物的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牙科X射线机 乳腺X射线机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其它高于豁免水平的X射线机
(二)、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
辐射防护措施
时间防护—缩短接触放射源的时间;
距离防护—增大放射源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
吸收体防护—用能够吸收射线的材料屏蔽放射源
距 离

屏 蔽
• 工作台屏蔽 • 玻璃瓶屏蔽 • 注射器屏蔽
屏 蔽
内外照射特点与防护方法
20 T PR 10
不同射线的能力比较
二、医用射线装置辐射防护
(一)、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辐射防护标准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一般可以分为:


基本限值 导出限值 管理水平 参考水平



辐射防护标准

基本限值 基本限值是辐射防护标准的基本标准。

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的限值, 次级限值

辐射防护标准


附加限值
对于年龄为16岁-18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学徒工和在

简述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

简述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

简述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辐射防护是医疗照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辐射的伤害。

在医疗照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来进行辐射防护,分别是时间、距离和屏蔽。

下面将具体介绍这三个原则。

首先是时间,即尽量缩短照射时间。

辐射的伤害与接触辐射源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减少接触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辐射伤害的发生。

在医疗照射中,医务人员需要尽快完成照射操作,减少患者暴露在辐射源下的时间。

同时,医务人员也应该尽可能减少自身与辐射源的接触时间,如使用遥控器或遥控器延长线来遥控操作照射设备。

通过控制照射时间,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其次是距离,即尽量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

辐射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因此,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伤害的程度。

在医疗照射中,医务人员应该尽量保持与辐射源的安全距离,同时,也要引导患者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屏蔽物的厚度来降低辐射强度,进一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通过控制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最后是屏蔽,即使用屏蔽物来阻挡辐射。

屏蔽物可以有效减少辐射的穿透,降低辐射伤害的程度。

在医疗照射中,常用的屏蔽物包括铅门、铅墙、铅衣等。

医务人员应该在进行照射操作时,合理使用屏蔽物来阻挡辐射。

同时,在选择屏蔽物时,还要注意其厚度和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降低辐射强度。

通过使用屏蔽物,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医疗照射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时间、距离和屏蔽。

通过控制照射时间、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和使用屏蔽物,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在医疗照射中,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这三个原则,保护患者和自身免受辐射的伤害。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辐射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确保医疗照射工作的安全进行。

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的有害影响。

辐射可以来自多种源头,包括核能产业、医疗设施、工业应用等。

辐射的有害影响包括导致细胞损伤、遗传突变、癌症等健康问题,以及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辐射防护的目标是降低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辐射暴露。

这可以包括以下措施:
1. 设计辐射设施时采用防护措施,例如增加屏蔽材料来阻挡辐射。

2. 限制辐射暴露的时间,尽量减少暴露的持续时间。

3. 保持距离辐射源的安全距离,以减少辐射暴露。

4.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衣、防护手套等来减少辐射暴露。

5. 监测和评估辐射水平,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6.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对辐射防护的意识和知识。

通过这些辐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辐射防护基础

辐射防护基础
✓ 辐射损伤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是辐射性质、剂 量、剂量率、照射方式、照射部位和范围等。
6.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及相关防护措 施
1.辐射防护的目的:防止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效应,
而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合理达到尽可能 低的水平。
2.辐射防护的原则:实践的正当性;剂量限制和潜
在照射危险限制;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剂量约束 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射线类型 作用形式
α
γ、χ 光电、康普顿、电子对
中子
弹性、非弹性、吸收
材料选择原则 一般低 Z 材料 低 Z 材料+高 Z 材料
高 Z 材料、 含 H 低 Z 材料、 含硼材料
常用屏蔽材料
铝、有机玻璃、 混凝土、铅 铅、铁、钨 混凝土、砖 水、石蜡、含硼 聚乙烯
➢屏蔽方式 • 固定式:防护墙(迷路)、防护门、观察窗
2.相关术语解释
2.1 放射性 radioactivity 某些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γ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 子俘获之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的性质。
2.2 放射性核素 radionuclide 能够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核素。
2.3 放射性污染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 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 者射线。
表1 内、外照射的不同特点
照射方式 辐射源类型
危害方式
常见致电离粒子 照射特点
内照射
开放源
电离、化学毒性
α、β
持续
外照射
密封源
电离
高能β、γ、x、n
间断
2.9 吸收剂量 D absorbed dose 指当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用来表示单位质量 的受照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

辐射防护3原则

辐射防护3原则

辐射防护3原则
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

1.辐射实践正当化: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

2.辐射防护最优化:在辐射实践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尽量减少辐射源的强度、剂量、时间和范围,以合理可能的技术、设施和管理措施,将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3.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对于职业照射,应采取行动,使任何个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对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周受照量总和永远不超过15mSv;对于公众照射,应采取行动,保证公众(含医疗目的的患者)受到的照射剂量永远不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当量不超过1mSv,则某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当量可以超过20mSv,但不得超过50mSv。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辐射防护的目的是:既要保护工作人员个人、他们的后代和全体人类,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或伴随着辐射的正当的实践活动。

所以,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即非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使之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原则为了达到辐射防护目的,辐射防护必须遵循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三项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三原则是针对受控辐射源(即辐射实践)的辐射照射情况而言的。

原则上说,它们并不完全适用于非受控辐射源(即干预,如核事故时的情况)的辐射照射的情况。

因为在干预的情况下,人们已不可能通过对辐射源施加控制来限制人们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1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

只有当该项实践所带来的利益大于为其所付出的代价时,才能认为该项辐射实践是正当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利益包括社会的总利益,不仅仅是某些团体或个人得到的好处。

同样,代价也是指由于引进该项实践后的所有消极方面的总和,它包括经济代价,健康危害、环境影响,同时还包括心理影响和社会问题等。

由于利益和代价在群体中的分布往往不相一致,付出代价的一方并不一定就是直接获得利益的一方。

所以,这种广泛的利害权衡过程只有在保证每一个个体所受的危害不超过可以接受的水平这一条件下才是合理的。

在判断辐射实践正当与否时,一般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因素,辐射防护仅是其中应考虑的一个方面。

2辐射防护的最优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在实际的辐射防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在对这几个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优化程序,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ALARA)。

因此,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也称ALARA原则。

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剂量当量越低越好,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辐射防护知识讲座⏹第一部分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与方法一、放射防护目的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性效应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1、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工作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2、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二、放射防护基本原则1、实践的正当化⏹是指从事任何与放射性有关的活动,都要有正当理由.采取任何可能接受辐射剂量的行动,都要经过事先论证,进行正当化分析.2、辐射防护最优化⏹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受照剂量越低越好,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3。

个人剂量限制个人剂量限制是指在具备实践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的条件下,人员接受的剂量不能超过一定量值。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28-2002⏹监测目的:对明显受到照射的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作出估算,进而限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并且证明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监测原则: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a)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b) 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1mSv/a─ 5mSv/a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c)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个人计量计佩带要求及监测周期⏹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

第六章 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和

第六章 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和

3.2 导出限值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年摄入量限值,因 而也有不同的导出空气浓度。比如氚(H)水 的导出空气浓度为1.2106Bq/m3,碘-131(I) 的导出空气浓度(吸入)为7.1102Bq/m3。
3.2 导出限值

之所以规定导出限值,其目的在于确定一个数值, 只要监测结果不超过这一数值,几乎可以肯定辐射
则一年总计工作2000小时。工作人员吸入的空气量按工作
时每小时吸入空气1.2m3计算,则一年工作2000小时吸入 的空气量为2.4103m3。于是,导出空气浓度DAC就等于 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限值ALI除以工作人员一年工作时 间内吸入的空气量,即:

DAC = ALI / 2.4 103(Bq / m3)
10mSv。
3.4参考水平

参考水平是决定采取某种行动的水平。对于辐射防护
中测定的任何一种量(比如受照剂量或摄入放射性物
质的活度等),都可以建立参考水平,不管这些量是 否确定了限值。参考水平它不是一个限值,它的用途 是当一个量的数值超过或预计超过制定的参考水平时, 提示应采取某种行动。这些行动可以是单纯的数据记 录;或调查原因与后果;甚至采取必要的干预行动等。 最常用的参考水平有记录水平、调查水平和干预水平。
(3H)水的年摄入量限值为 2.9109Bq,碘-131(131I) 的年摄入量限值(吸入时)为1.7106Bq。

因此,在内外照射均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年剂量 当量限值必须满足外照射产生的年剂量当量加上 摄入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内照射待积剂量当量的 和小于50 mSv。
3.2 导出限值

辐射防护监测中,有许多测量结果如有效待积剂量当量和
剂量当量的总和;

辐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是什么

辐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是什么

1.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2.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原则对於因进行任何活动,而增加了个人或群体的辐射照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内,列出三项基本辐射防护原则:1.实践的正当化─任何涉及辐射照射的行动都必须具备充分理由,即该行动对受照射的个人或社会利多於弊;2.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及受辐射照射的人数,应在合理可行和顾及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情况下减至最少;以及3.个人剂量限值─个人所受的照射须符合剂量限值,确保没有人需要承受不能接受的辐射危害。

对於因核意外而令自然环境辐射水平增加,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在其一九九零年的建议书(第60号刊物)及一九九一年的建议书(第63号刊物)内,均建议需进行干预(即通过某些活动影响已存在的照射原因,从而降低总照射量),保障受到影响的人的健康,其防护原则为:1.正当化─在降低剂量而减少危害的同时,干预本身带来的危害与代价,包括社会代价,必需是值得的。

2.最优化─干预的形式、规模及持续的时间应当谋求最优化,令减低辐射危害而得到的好处,扣除干预带来的危害后,得到最大的净利益。

剂量学中常用的量吸收剂量是辐射防护剂量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它是量度物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吸收能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定义: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电离辐射能量。

单位:戈瑞,简称戈,其符号为Gy。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除了与吸收剂量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电离辐射的种类及其能量有关。

当量剂量是量度不同种类及能量的辐射,对人体个别组织或器官造成的影响的一个物理量。

定义:特定种类及能量的辐射在一个组织或器官中引致的当量剂量,就是该辐射在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乘以该辐射的权重因子。

这个权重因子称为「辐射权重因子」,它反映不同种类及能量的辐射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辐射有多个种类和能量时,在一个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就是个别辐射所致的当量剂量之和。

单位:希沃特,简称希,符号为Sv。

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

2) 防护的最优化
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受照剂量越低越好, 而是通过利益/ 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 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简言之,辐射防护最优化就是要使辐射实践的纯利 简言之,辐射防护最优化就是要使辐射实践的纯利 益最大,代价最小。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防护方面 投入最少,而降低的受照剂量最多。 投入最少,而降低的受照剂量最多。
3.2 导出限值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年摄入量限值,因 而也有不同的导出空气浓度。比如氚(H)水 而也有不同的导出空气浓度。比如氚(H 的导出空气浓度为1.2× 的导出空气浓度为1.2×106Bq/m3,碘-131(I) ,碘-131( 的导出空气浓度(吸入)为7.1× 的导出空气浓度(吸入)为7.1×102Bq/m3。
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任何决策应经过防护的研究 过程,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任何必要的照射 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而不是盲目追求无 限的降低剂量。
2) 防护的最优化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也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 低的原则。随机性效应不存在阈值,也就是不存 在安全和危险的明显分界线,所以应当尽量避免 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只要是合理的,应当采取措 施把辐照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但是过于要求 更低的辐照,必将提高防护费用,而带来的好处 只不过把已经低的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再降低一 点这样不能认为是合理的。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是: 实现辐射防护目的的办法是:
① 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 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工作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 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 的照射也不会达到产生有害效应的阈值。 ② 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达到的 尽量低的水平。

辐射防护三原则最优化理解

辐射防护三原则最优化理解

辐射防护三原则最优化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辐射防护是一种重要的健康保护措施,主要是为了减轻或消除人体受到辐射危害的影响。

辐射防护的三大原则是放射源的削减、距离的增加和防护的加强。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将这三个原则结合起来,才能使辐射防护效果最大化。

放射源的削减是辐射防护的最基本原则。

放射源是造成辐射危害的来源,因此减少放射源的使用量、降低辐射源的强度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医疗设备的曝光强度,选择合适的成像模式等方式来减少放射源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影响。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采用封闭式设备或隔离措施,减少放射源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辐射危害。

距离的增加也是辐射防护的重要原则之一。

距离越远,辐射源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小。

在医学影像学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站在远离辐射源的位置来降低被辐射的风险。

在工业生产中,工作人员可以在必要时远离辐射源,减少接触的时间和强度。

在设计辐射防护设施时,也可以根据辐射源的特性合理设置工作区域和安全距离,来最大程度地降低辐射风险。

防护的加强是辐射防护的必要手段。

防护包括物理防护、生物防护和个人防护等多种方式。

物理防护主要是通过屏蔽材料、防护设备等来减少辐射的穿透和散射,如在医学影像学中使用的铅衣、隔离罩等。

生物防护主要是通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检查等方式来保护人体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危害。

个人防护则是通过佩戴防护服、戴口罩、戴手套等方式来减少辐射的直接接触和吸入。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理解就是将放射源的削减、距离的增加和防护的加强三个原则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降低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三个原则的情况下,才能最有效地保护人体健康,减少辐射危害带来的风险。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重视辐射防护,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们。

【2000字】第二篇示例:辐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人体免受辐射的危害,是一项重要的健康保护工作。

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

辐射实践正当化是指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

只有当该项所带来的社会总利益大于为其所付出的代价的时候,才认为该项实践是正当的。

辐射防护最优化(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合理可能尽量低)在实际的辐射防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在对几个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优化程序,也就是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后,应当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剂量限值是“不可接受的”和“可耐受的”区域分界线。

它也是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约束上限。

做这个约束限制的本意在于群体中利益和代价的分布不均匀性,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化的要求,防护也做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对每个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因此,对于给顶的某项辐射实践,不论代价与利益分析结果如何,必须用此限值对个人所受照射加以限制。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

1. 实践的正当化
采取任何可能接受辐射剂量的行动,都 要经过事先论证,进行正当化分析。要使个 人和社会得到的利益大于辐射造成的危害。 否则就不能采取这样的行动。 没有正当理由,就不要采取可能接受辐射剂 量的行动。
2. 防护的最优化
在进行实践的正当性分析之后,确定了要进
行涉及照射的实践,此时要进行防护最优化 分析:对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个人剂 量的大小,受照的人数,以及在不是肯定受 到照射的情形下其发生的可能程度,在考虑 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后,应当全部保持在可以 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程度。
一、外照射防护措施
三个基本因素
时间
距离
屏蔽
1、距离防护—尽量远离放射源
限制术者剂量0.05 Gy 距离 1 ft 2 ft 5 ft 8 ft 照射量率 12.5 R/hr 3.1 R/hr 0.5 R/hr 0.2 R/hr 可停留时间 24 min 1.6 hr 10 hr 25 hr
2)同时规定任 何一年内有效剂 量不得超过 50mSv。对孕妇 的职业照射还有 附加的限制 。 3)有效剂量限 制对防止皮肤的 随机性效应提供 了充分的保护, 为了防止确定性 效应,需要对局 部照射附加限制。
皮肤2) 手和足
500mSv 500mSv
不同年龄对辐射危害的敏感性不同。25岁的受照者的敏感性为 55岁受照者的二倍以上。因此,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工作条件加 以限制:
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铅、钢筋水泥、 铅玻璃等。
1.固定式防护设施 例如各类照射室的防护墙、门、窗, 铅玻璃观察窗,固定式屏蔽室(铅房)、防护屏,放射性废 物储存窖、放射性衰变储存池等;
2.移动式防护装置 例如各种同位素辐射源的储存容器、 运输容器(铅罐),操作用防护屏,注射用防护车,与放射 装置配套的各式防护屏, ( 例如 X射线摄影防护屏,介入 用防护吊屏、防护竖屏、防护吊帘,移动式工业探伤用 防护室、防护屏等); 3.个人防护用品 放射工作人员自身穿戴的防护衣物(如防 护围裙、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 颈套、防护面罩等)以及给患者配备的防护用品(如牙科用 防护围裙、女式性腺防护三角巾、男式性腺防护罩、防 护巾、防护颈套等)。

核医学科5月份笔记——电离辐射防护

核医学科5月份笔记——电离辐射防护
(4)稀释。在合理控制下利用干净的空气或水使空气或水中的放射性 浓度降低到控制水平以下。
(5)其他 布局:注意工作场所的合理布局,如核医学科的布局
要求。 建筑物的结构材料: 应具有较好的辐射屏蔽性能;墙
壁、地面、天棚、工作台表面等应铺设不易污染、耐 化学腐蚀、容易去污的材料。
(六)放射性“三废”一般处理
此外,还应考虑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在进行防 护设计时,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应 留有余地。
1. 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辐射实践的正当性是指从事任何与放 射性有关的活动,都要有正当理由。
采取任何可能接受辐射剂量的行动,都 要经过事先论证,进行正当化分析。要使个 人和社会得到的利益大于辐射造成的危害。 否则就不能采取这样的行动。
剂量限值是不允许接受剂量的下限 , 而不是允许接受剂量的上限。
如果以规定的剂量限值20mSv/年方 式工作,对于整个工作期间从18岁到65 岁,超额癌症的机会是1/1000。
关于放射工作场所分区
按GB18871中规定,将放射性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 监督区进行管理:
控制区: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应当设置实体屏蔽。在控 制区进出口处和控制区内相应位置设立醒目的标准辐射危险警示标志; 制定在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进入控制区工作应当 持有许可证而且入口处的门有安全联锁,以限制受照人员数。
(七)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的分级
按照不同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 GB18871-2002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为甲、乙、丙3个 等级。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放射性核素的实际 日操作量(Bq)×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与操作 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
GB18871-2002给出了放射性核素的毒性组别修正 因子及与操作方式有关的修正因子。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1. 最小化辐射剂量:辐射剂量越小,对身体的伤害越小。

因此,应尽可能降低个人和环境的辐射暴露。

2. 防护措施优先:防护措施应优先于补救措施。

也就是说,应该首先致力于降低辐射暴露,而不是仅仅关注治疗辐射损伤。

3. 辐射防护组合原则:防护措施应综合考虑,不应依赖单一措施。

例如,应结合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和辐射监测等措施。

4. 辐射实践正当性原则:只有当辐射实践带来的利益远大于风险时,才应该进行辐射实践。

实践正当性应在考虑社会、环境和个人风险后进行评估。

5. 正当性监督原则:对于所有正当的辐射实践,都应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包括记录和报告所有辐射暴露和损伤,以确保遵守防护措施优先原则。

辐射防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辐射类型、能量、暴露时间、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等。

因此,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需要详细了解情况和评估风险。

在实践中,应遵循上述原则,制定有效的辐射防护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工作流程控制、辐射监测和培训计划等措施。

此外,应定期评估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调整计划以满足当前需求。

防辐射墙用什么材料防护材料射线防护材料有各种类型各种材质,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防辐射材料有:铅、硫酸钡、混凝土及铅玻璃等。

1.铅--铅作为辐射防护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不但广泛用于墙面、地面、顶面的固定式防护,还能用于制作铅门、各类移动式防护和贮源容器等。

铅板的防护性能稳定、便于施工、防护效果耐久且可以循环使用,后期风险低、投入小且便于外装饰施工,但其初次投入较高且物理属性较软,需解决支撑工艺问题。

2.硫酸钡--硫酸钡射线防护涂料主要成分为硫酸钡,硫酸钡也叫重晶石,是高能射线防护很好的防护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含钡矿物,具有化学惰性强、稳定性好、耐酸碱、密度大、硬度适中、高比重、高白度、能吸收有害射线(X 射线和 Y 射线)等优点。

相对于这些有点,其缺点主要表现于:墙体所占空间较大;容易开裂、无法重复使用、需要作为医疗废物进行专业处理,后期风险高、投入大;使用初期完好,但耐久性差,投入使用后易漏线及施工较为繁琐等。

辐射安全的防护原则

辐射安全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常称辐射防护三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

对于任何一项辐射实践,只有在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它有关因素之后,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只有当该项辐射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辐射实践才是正当的。

(2)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辐射实践中所使用的辐射源(包括辐射装置)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这也是有时称之为ALARA原则。

剂量约束小于等于国家辐射防护标准中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

(3)个人剂量限值。

由于利益和代价在人类群体中分配的不一致性,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性要求,防护与安全亦达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够对每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

因此,必须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来自各项得到批准辐射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辐射存在危害,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或少受辐射的危害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或少受辐射的危害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既要对人及其环境提供恰当的防护,又要能促进核能和核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首先确定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然后通过立法,将这些原则转化为法律和法规,从而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①实践的正当性: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都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即能够获得超过代价的正的纯利益;②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辐射照射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③个人剂量限制:用剂量限值对个人所受的照射加以限制。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原则是指遵循一系列原则和措施以保护人类和环境抵御辐射的潜在危害。

以下是辐射防护的主要原则:
1. 限制辐射剂量:通过控制辐射源的使用、加强辐射设备的防护措施和减少辐射接触时间等方式,限制人们接收到的辐射剂量。

2. 最低剂量原则:尽量避免接收到辐射剂量较高的辐射,遵循“尽量少,尽量远,尽量短”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3. 个人防护:使用辐射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例如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等,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4. 辐射监测:定期对辐射工作环境和辐射设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环境和设备符合辐射安全标准,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教育和培训:提供相关的辐射防护教育和培训,让人们了解辐射的危害、控制方法和自我防护技巧,以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

6. 相互协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辐射防护研究成果和经验,制定国际标准和指南,以促进全球的辐射防护工作的发展。

总的来说,辐射防护原则旨在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通过合理控制辐射剂量、加强个人防护、定期监测和教育培训等措施,确保辐射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电离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防护

剂量限值是不允许接受剂量的下限 , 而不是允许接受剂量的上限。
如果以规定的剂量限值20mSv/年方 式工作,对于整个工作期间从18岁到65 岁,超额癌症的机会是1/1000。
关于放射工作场所分区
按GB18871中规定,将放射性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 监督区进行管理:
控制区: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应当设置实体屏蔽。在控 制区进出口处和控制区内相应位置设立醒目的标准辐射危险警示标志; 制定在控制区的职业防护与安全操作规则和程序;进入控制区工作应当 持有许可证而且入口处的门有安全联锁,以限制受照人员数。
个体敏感性差异
人体各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以形态学损伤为衡量标准分 为:高度敏感组织(淋巴、胸腺、骨髓、胃肠上皮、 性腺、胚胎)、中度敏感组织(角膜、晶状体、结膜、 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 皮细胞)、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 心脏)、不敏感组织(肌肉、软骨和骨组织、结缔组 织)。
监督区:监督区内不需要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和作出安全规定,但是该 区域的职业照射条件却需要处于经常监督下。根据需要,在监督区出入 口处适当位置设立辐射危害警示标志;定期审查该区域的工作条件,以 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和作出安全规定,或更改监督区边界。
三、外照射防护
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为外照射。 能够引起外照射的电离辐射源主要包括:①
随机性效应的特点
不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发生率与接受的 剂量有关,接受的剂量越大,发病率越高;
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无关; 主要表现为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与遗传性疾病。
1.致癌效应
(1)辐射致癌危险
辐射致癌效应危险系数(10-2Sv-1)
受照人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相同的,不同的个人受到的照射仍然可能有很
大的差异,因此必须规定一个每个人都不得超过
的限值,从而达到保护个人的目的。
3)个人剂量限值 (individual dose limits )

个人所受的当量剂量不应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保 证放射工作人员不致接受过高的照射水平。

个人剂量限值是最优化的约束条件,是由国
设计、运行和退役,必须遵守辐射防护三原则。这三原则是
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和对个人剂量的限制。

辐射防护的三原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应用时必须综合 考虑。
1) 实践的正当化 ( justification of a practice)
从事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其对社会的利
弊,尤其对那些涉及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大

对于眼晶体:H眼晶体 ≤ 150 mSv / 年; 对于眼晶体以外的其它一切组织(T):HT ≤ 500 mSv / 年。
3.1 基本限值
II.

对个人剂量当量的附加限制 1)育龄妇女的职业性照射

从事放射工作的育龄妇女所接受的照射应严格按均匀
的月剂量率加以控制。
工程项目更是如此,实现必须作充分的可行
性分析。对与辐射有关系的任何实践活动也
是如此。
1) 实践的正当化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原则就是在进行涉及辐射的任 何实践活动之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照射,都必
须经过论证,权衡其利弊得失,确认这种实践对
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远小于从中获取的利益 ,才可以认为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是值得 进行的。 如果某种实践不能带来超过代价的净利 益,则不应该采取这一实践。
电离辐射的防护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2.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3. 辐射防护的标准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放射防护的目的——
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性效应的
发生率并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保障从事放射
工作的人员和公众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健康与安全
,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的应用
危害不超过可以接受的水平这一条件下才是合理的。
1) 实践正当化 ( justification of a practice)

在判断辐射实践正当与否时,一般需要综合考虑 政治、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因素,辐射防护
仅是其中应考虑的一个方面。

简言之,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就是要得大于失、利 大于弊。
2) 防护的最优化 (optimization of protection )可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原则 (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3)个人剂量限值

限制是指用剂量限值对个人所受的照射加以控制。 正当化和最优化这两个原则是从实践总体或人员群体
出发的,也就是说,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性要求, 辐射防护亦做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对每个个人 提供足够的和切实的辐射安全保护。


因为对于同一辐射实践和同一优化条件下的照射, 实践带来的利益和危害在群体中的分布通常是不
家法规规定的强制性的限制。


实践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为源相关评 价;个人剂量限值为个人相关评价。三者 是互相有关,不可分离的整体,必须全面 综合考虑,缺一不可,。
3. 辐射防护的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一般分为基本限值、导出限 值、管理限值和参考水平四个级别。本节 仅简要介绍大亚湾核电站用于职业照射辐 射防护的一些标准和限值。
1) 实践的正当化 ( justification of a practice)

需要注意——

利益包括社会的总利益,不仅仅是某些团体或个人得 到的好处。同样,代价也是指由于引进该项实践后的 所有消极方面的总和,它包括经济代价,健康危害、 环境影响,同时还包括心理影响和社会问题等。由于 利益和代价在群体中的分布往往不相一致,付出代价 的一方并不一定就是直接获得利益的一方。所以,这 种广泛的利害权衡过程只有在保证每一个个体所受的
平,一直低到为降低单位集体剂量当量所花费的代价
抵不上因减少危害所带来的好处时为止。
2) 防护的最优化

在考虑辐射防护时,并不是要求受照剂量越低越好, 而是通过利益/代价分析,在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因 素之后使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简言之,辐射防护最优化就是要使辐射实践的纯利 益最大,代价最小。换句话说,也就是在防护方面
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任何决策应经过防护的研究 过程,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任何必要的照射 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而不是盲目追求无 限的降低剂量。
2) 防护的最优化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也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 低的原则。随机性效应不存在阈值,也就是不存 在安全和危险的明显分界线,所以应当尽量避免
和发展。
1 辐射防护的目的

① 为了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把剂量当量限值定在足
够低的水平上,以保证工作者在终生全部时间内受到
② 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合理的可以达到的 尽量低的水平。
2 辐射防护体系(system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

为了达到辐射防护目的,国家标准《辐射防护规定》 (GB8703--88)中明确规定:一切辐射实践和设施的选址、
3.1 基本限值
I. 个人剂量当量限值 工作人员必须同时满足下述限制随机性效应发 生几率的限值和防止确定性效应发生的限值。 a) 为了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限制到可以接受 的水平,不管全身受到均匀照射还是非均匀照 射,要求个人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得超过 50mSv。
3.1 基本限值
b) 为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规定:
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只要是合理的,应当采取措
施把辐照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但是过于要求
更低的辐照,必将提高防护费用,而带来的好处
只不过把已经低的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再降低一
点这样不能认为是合理的。
2) 防护的最优化
辐射防护最优化在实际的辐射防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方案可供 选择,在对这些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优化程 序,首先应该把辐照降到一定水平以下,然后应该再 有可能做到的情况下把必要的照射降到尽可能低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