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线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史(2)》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稼轩体”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

2.诸宫调

诸宫调,是说唱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文学。是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诸宫调以说唱为主,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

3.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临川文学的经典名作,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4.“三灯丛话”

“三灯丛话”是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馀话》和邵景詹《觅灯因话》三部传奇小说的合称,它们上承唐人传奇,下启《聊斋志异》,在传奇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内容理解(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欧诗的特征和贡献。

1.欧诗的特征和贡献。他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韩愈以文为诗的传统,首先,体现在对传统诗歌题材的新开拓上。一方面是政治社会意识的强化,另.方面是对日常起居中琐细事物的关注和描摹。这两类内容在欧诗中得到突出表现。其次是句式的散文化。整句中夹杂散句,整散结合,富有变化流动之美。再次是内容的议论化,不仅在本来就是流利开张、便于铺叙的古体诗中有,在格律精严的律诗中也有相当普遍的体现。2.马致远的《汉宫秋》在艺术上的特色。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艺术上的特色。作者继承前人创作成果而为我所用,从而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此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剧在题材处理上的突出特点,即对历史题材的处理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保持内在的联系。其次,结构紧凑,以精湛的笔法引出一连串的矛盾冲突,使人物性格在冲突中体现,人物思想在冲突中得以升华。另外,作品的词曲具有强烈的音乐性与抒情性,唱词不仅营造辽阔深远粗犷的塞北风情,而H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因而意境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

3.《倩女离魂》的艺术成就。

《倩女离魂》的艺术成就。本剧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艺术描写方面,其特点为: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息,笔墨细腻但并不感纤巧,文词精美却不显雕琢。例如第二折写离魂月夜追赶王文举的情景,曲词和宾白水乳交融,如行云流水,一’ (呵成,把倩女焦急盼望的心理,慌忙赶路的情形,以及江岸月夜的景色都描绘得十分细致逼真。尤其是写离魂追到江边的几支曲,允满了诗情画意

4.《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1)、“三不从”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2)、全剧同时安排两条并行发展的线索。(3)、成功塑造了赵五娘这个令人心酸的人物形象

三、艺术析论(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三国演义》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有作者主观思想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原因。思想倾向即个人主观感情,属于思想领域范畴。但人是社会的人,不会也不可能孤立存在,他的社会属性,影响着决定着他的思想情感。任何一种思想倾向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2.《红楼梦》的悲剧内涵。

《红楼梦》作为一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文学名著,自问世以来便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作品本身迸发出的巨大的历史穿透力更使其成为一个永恒性的文学典范。曹雪芹以其独特的笔调,以青年男女间的爱恨为表层线索,层层剖析,向人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

一,木石悲缘

宝黛的爱情是志同道合的真情流露,他们的感情经历了诸多的波折之后,才得以守得云开见月明,然而家族里面的阻隔与个人性格的软弱使宝黛爱情在最后终以悲剧结局。宝黛之间的共鸣点是思想意识。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下,深深地爱上了对方。然而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被宝钗捷足先登,黛玉那一把把热泪,那欲断心肠的情状实令人痛心!但宝黛爱情走到这么伤感的境地,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方面,他们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不以为然,对功名富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圣贤经传、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嗤之以鼻,他们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向往着人际的平等和自由。

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不可能超越贵族公子小姐的安乐生活,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贵族子女身份所左右。他们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向对方诉诸衷肠,可又十分渴望封建家长能够赞同他们之间的爱情,这也是他们爱情走向悲剧的另一个原因。

他们的爱情是坚贞的,又是脆弱的。最终,黛玉在宝玉、宝钗的新婚之夜以结束生命向世间宣告她对爱情的忠诚,昭示了她的爱之深,悲之切。在新婚欢悦的气氛下,黛玉的死更显凄惨!作者在天平的两个极端向人们展现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二,金玉悲缘

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会是一部泣泪的悲剧,没有人可以为你挽救那伤痕累累的爱情驱壳,宝玉、宝钗的婚姻在封建家长的撮合下终以曲终人散的悲惋拉下帷幕。本是互相关心的两个人却在一纸婚书的束缚下而崩分离析,实是不堪。男婚女嫁本是一件欢悦的事情,可在这两个人身上却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深深爱着宝玉的黛玉在宝玉、宝钗的新婚之夜伤心死去,这预示着宝玉、宝钗的婚姻将走向坟墓。

宝玉在感情世界里,他有着多情者的因子,对着女子他总流露出无限怜爱之情。宝钗作为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在和宝玉的接触中自然地产生了爱情。她关心宝玉更盼望他能读书有成,立身扬名。宝钗在试图争取宝玉的同时也想对他有所改造。因此她不止一次地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偏偏宝玉对此深厌之,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这样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精神上的鸿沟决定着宝钗与宝玉不可能心灵相通。

宝钗作为封建道德文化造就的标准淑女形象,她与宝玉婚姻的最后解体,不仅意味着她的爱情生活的最终失败,同时也标志着她作为淑女典范的彻底失败。

三,王熙凤的悲剧

封建社会里,有忠实的捍卫者,也有激进的叛逆者,但他们都无可逃脱悲剧的人生。这不是简单的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无可逃遁的人生悲剧。

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密谋逼死尤二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王熙凤聪明,特会讨主子的欢心。她称赞林黛玉“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第三回)表面上夸林黛玉,实则把贾母年轻时的美貌大大的捧了一通。

王熙凤的聪明才干使她成了在贾府可以耀武扬威的主子,使她可以高居众人之上;荣华富贵又成了她罪恶的根源,正如一阵西风(熙凤),暗藏肃杀寒冷之气。终于,这个“口甜心苦,两面三刀”的封建主子,应了《收尾飞鸟各投林》一曲所唱:“富贵的,金钱散尽;无情的,分明报应”,聪明反被聪明误,得了个“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可悲下场。

《红楼梦》这部伟大悲剧作品的成功,就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颠覆。它一反中国传统的欢喜结局、完美原则,割去了中国悲剧大团圆的尾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样的大悲剧深刻崇高而又魅力无穷,使得《红楼梦》无愧为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

3.《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成为后来长篇小模仿的典范,以性格透露人物本质特征。《水浒传》在艺术结构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情节的展开已开始由单线勾勒式向细致描绘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