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文化积累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他送我的是一幅书法,上面是大大的十个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崔杰/文,选自《意林》)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本文记叙“我”见到菜农后发生的几件事,反映“我”对他态度的变化,表 达了“我”的敬佩,欣赏之情。__
(2)读完全文,请你将作者写菜农的几件主要的事情概括出来。(3分) 第一件:___菜__市__场__读__书____ 第二件:___广__场__写__字____ 第三件:___回__赠__书__法__(_礼__品__ __或__“__墨__宝__”__)___ (3)文中,我对菜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根据提示,将我态度变化的过 程表述完整。(3分) 怀疑→( 不屑 )→( 敬佩 )→( 欣赏(赞赏) )
(4)本文的主人公是菜农,作者在描写他的同时,也写了其他人的活动,这样写的 作用是什么?(5分) 答:__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商贩们的无所事事,突出(衬托)了菜农读书的专注 和他内心的宁静。__ (5)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你从菜农身上受到什么启示?(6分) 答:__略。__
家庄市有关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等近百人见证了这一时刻。
近年来,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积极引进 国际高端人才和团队。佑仁生物在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
与世界顶级免疫学科学家、瑞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罗夫·辛克纳吉合作,共同建
立诺贝尔奖工作站。 答:__示例:国内细胞行业首家诺贝尔奖工作站落户石家庄__
7.类文阅读。(20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 (2019·丹江口模拟)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菜农 ①我静静地看着他,他静静地看着书。 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家禽的叫喊、车辆的鸣笛 以及买家卖家的讨价还价;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 且走且看的主妇、蹿来蹿去追逐打闹的小孩……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 片喧闹中、一堆蔬菜前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 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来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知识点+同步练习
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 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同步练习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2.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品析简洁语言。 (二)学习重点 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三)预习导学 ★作者简介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 355 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 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 20 个国家开设了约 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 了巨额财富。 ★背景透视 ★诺贝尔பைடு நூலகம்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 万瑞典克 朗) 作为基金在 1900 年创立的,于 1901 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 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 出重大贡献的人。 2.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2.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 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 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 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3. 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 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 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 离, 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17部编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问题,如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贡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意义。诺贝尔奖是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的,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它是世界科学、文学、和平事业的重要荣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首届诺贝尔奖的具体颁发过程和获奖者成就。这个案例展示了诺贝尔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诺贝尔奖的颁发仪式,让学生体验获奖者的荣誉和责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围绕“诺贝尔奖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一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意义以及获奖者成就方面,我做得还不错。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们对诺贝尔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文学、和平事业的热爱。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讲解文章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使得学生对这些技巧的应用感到困惑。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手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颁发( b1n) ·
遗嘱(
·
z
h&)
仲裁(
·
zhòng)
巨额( 0 ) ·
渗透(shèn) · 帕西( pà) ·
授奖(shòu) · 卓有成效(z hu6) ·
预习思考
易错字型
nuò( 诺 )贝尔 ruò ( 偌 )大
仲cái( 裁 ) 遗zh&(嘱 )
预习思考
理解词义
建树:建立(功绩);建立的功绩。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 形式所做的嘱咐。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 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新知导入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 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 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 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 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 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 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新闻的什么? 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赏析下面的句子。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 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 人”。
介绍颁奖机构及奖金来源。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3.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1901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篇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学生回答。
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2017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知识梳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原文】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注释】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伦琴(1845——1896),德国物理学家。
为纪念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发现的X射线也被称为“伦琴射线”。
范托夫(1852——1911)又译作“范特荷甫”,荷兰化学家。
他为近代物理化学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贝林(1854——1917):又译作“倍林”,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
他与人共同研制了破伤风抗毒素与白喉抗毒素。
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孤独》《法国》《命运》等。
迪南(1828——1910)又译作“杜南”,瑞士人,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教师总结明确:倒金字塔结构迅速又时、标题概括性要强……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将两课的新闻进行对比,同学们在比较中就会知晓熟悉消息的特点,为以后阅读消息,撰写消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3.即堂写作:请同学们抓住消息特点,报道一则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校园消息,100字左右。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那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解除了成千上万人的病痛,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客观简练。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难点:补叙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教学重点
(1)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及意义,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举例:讲解诺贝尔奖的设立原因,强调其对于世界和平、科技进步等方面的贡献;详细介绍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的突出贡献。
(2)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品味精彩语句,学习并运用优美的词汇和句式。
3.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品味课文精彩语句,学习并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词汇和句式,提升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搜集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5.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学习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崇敬,培养关爱人类、勇于创新的价值观。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重点难点时,部分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仍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这部分内容的解释和阐述,尽量用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得相当积极,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在实验操作环节,也有部分学生显得拘谨,没有完全放开。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应该在活动中多关注他们的表现,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1)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区分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
-难点解析:针对学生对诺贝尔奖背景和国际地位的认知困难,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诺贝尔奖的重要性;通过对比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使学生明确各个奖项的侧重点。
(2)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尤其是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解析:针对学生分析课文语言特色的困难,采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体会修辞手法的美感。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1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1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和意义。
2.学习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何撰写新闻稿。
4.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诺贝尔奖的基本概念。诺贝尔奖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以及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诺贝尔奖的宗旨和意义,以及新闻报道的结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宗旨及意义,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举例:讲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强调其对世界科学、文学等领域的推动作用;详细介绍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主要成就,如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贝特等。
(2)学习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掌握新闻稿的撰写方法。
-举例:分析课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部分;指导学生进行新闻稿撰写练习,强调新闻五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的运用。
(3)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举例:讲解课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如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渲染氛围等。
2.教学难点
(1)对诺贝尔奖设立背景、宗旨及意义的理解。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对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设立宗旨及意义感到抽象,可通过讲述诺贝尔奖的故事、引用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知识清单: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作者简介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二、写作背景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
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
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
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专利。
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
三、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 bān )建.树( shù)仲.裁(zhòng )遗嘱.( zhǔ)挪.威( nuó)逝.世( shì)巨额.(é)渗.透(shèn )安慰.( wèi )2.形近字辨析。
授(授奖)颁(颁发)抄(抄写)援(援兵)频(频率)钞(钞票)3.解释下列词语。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建树:建立的功绩,指在事业上颇有功绩。
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遗嘱: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
吞食:比喻大量地吸收。
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四、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二部分:(2-4)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
文学奖
包括海明威(1954年,因《老人与海》获得)、莫言 (2012年,因一系列作品获得)等。
和平奖
包括马丁·路德·金(1964年,因反对种族歧视获得)、 奥巴马(2009年,因推动国际外交和合作获得)等。
经济学奖
包括弗里德曼(1976年,因货币主义理论获得)、斯 蒂格利茨(2001年,因信息经济学获得)等。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青少年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批判性思维
引导青少年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观念。
提供实践机会
为青少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如参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 动。
以首届诺贝尔为鉴,谈谈你对未来科技发展看法
01
02
03
04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诺贝 尔的贡献和首届诺贝尔奖的设立,然 后分述各个奖项的设立和获奖情况, 最后再总述诺贝尔奖的意义和影响。
写作特点方面,文章语言简练、准确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同时,文章 还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科学精神在当代社会意义
追求真理和创新
推动科技发展和应用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和创新, 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 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不仅关注理论探索,还注重 科技发展和应用,对于解决当代社会 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理性和实证
科学精神倡导理性和实证,强调以客 观事实为依据,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 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 力。
描绘手法和修辞手法运用
描绘手法
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如通过描绘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和首届诺贝 尔奖颁奖仪式的盛况,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鲜活。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教案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资料汇编相关常识1.课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
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2.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阐述新闻事实的一种结构形式,越重要的内容越要放在前面。
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如本课和《消息二则》都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典范。
3.新闻与消息: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
实际上,“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
本课的两则“消息”,即狭义新闻。
消息强调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课两则消息写于同一天,前略后详:《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不到两百字,及时报道战况,并作出准确预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分三路大军全面介绍渡江战役的情况,并解析取得胜利的原因。
4.消息的结构:消息在结构上有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六部分组成。
标题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人物和主体事件),标题可以分三种:主(标)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标)题,在主标题之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题,针对主标题,是全文主旨的补充或延伸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课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优秀人物的崇敬之情;
5.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了解我国在诺贝尔奖领域的贡献,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宗旨及意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详细讲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以及它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以便学生理解其价值。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成语:教师需强调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成语,并举例解释其用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解释其在文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让学生深入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诺贝尔奖的认识普遍较为模糊,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从基础知识讲起的教学思路。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诺贝尔奖的魅力。我发现,当他们了解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和贡献时,眼中闪烁着敬佩和好奇的光芒。这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及意义;
2.学习课文中所涉及的各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及贡献;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成语及其用法;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教案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法,领会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及知识点文库编辑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及知识点》一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您喜欢的更多同类文章:诺贝尔奖教案知识点首届语文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体会二则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品味、比较等多种方法,把握二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文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的胸怀。
一、导入新课2021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明确:不可以。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提问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提问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及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诺贝尔奖的历史、评奖标准和获奖者。
2.能够就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和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章中诺贝尔奖的历史、评奖标准和获奖者。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并能就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的PPT课件2.学生准备好纸笔和课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诺贝尔奖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以简单的方式介绍一些诺贝尔奖的历史以及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
2.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诺贝尔奖,以及他们对于诺贝尔奖的看法。
(二)阅读课文1.让学生先自己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集体阅读。
2.对生词进行讲解和记忆。
3.点拨学生阅读技巧,如主旨概括、细节理解、语言分析等。
4.进行一些问题的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5.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讲解分析。
(三)讲解课本1.根据教材的所给要点,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包括:19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科技竞赛局面、诺贝尔奖的设立、评选标准、获奖者等。
2.让学生理解评奖过程和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四)课堂笔记1.要求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笔记,既有学生自习的必要资料,也是可以作为考试的参考。
2.老师也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笔记,指导学生如何挑选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和记忆。
(五)学生自主学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寻与诺贝尔奖有关的材料进行阅读和研究。
2.可以要求学生在班内进行研究展示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六)作业布置1.按要求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等作业。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一篇约200-300字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3.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试卷分析:通过章节测试形式的评价,考查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阶段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必记字词
读读写写
bān
颁发
zhǔ
zhònɡ
遗嘱 建树 仲裁
巨额
pō
颇有
shì
zhuó
逝世 卓
注意读第二声。
多音字
( hé )荷兰 荷 ( hè )负荷
【记少余多法】赠予、 送给是遗( wèi),其余情 况是遗( yí )。
与“莲”相关、作姓氏及用于外来音译时,读hé; 与“负担、背、扛、承受”之意相关时,读hè。
交代了
首次颁发
暗示了
消息的主要内容
强调了
本则消息叙述的角度 下文需要详写的内容
2.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简要说说导语交代了哪 些内容。
导语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 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3.找出消息的主体部分,简要说说主体部分 的内容有哪些。
主体部分——第2、3段。 内容有——①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得奖项;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导语。概括消息的主要容——首 次颁发诺贝尔奖,交代颁奖机构、时 间、办法及颁发对象等。
第二部分
(2-3)主体。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 发机构、奖金来源及颁奖时间与地点。
第三部分
(4)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的制度。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1.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状元成才路
3. 认识诺贝尔奖的意义,养成关注新闻时事的 好习惯,培养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 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有改动。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状元·成才路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状元)成才路 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 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文化积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文化积累1.消息的文体特点及相关知识。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报道事件的概貌,不讲述细节的经过和细节,语言文字简要,能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
消息有六要素,通常从“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个方面去分析和把握,即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等六方面。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斯德哥尔摩。
事件:诺贝尔奖颁发。
人物:瑞典国王、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结果:颁发。
消息有三大特点:一是时效性强,二是真实性强,三是客观性强。
从时效性看,它必须及时快速地报道最新最近发生的事件,已经发生了许久(如一两个月或几年后)的事件就不能用消息去报道。
新闻的事实,包括事件、人物、思想、行动、经验、成果等,都是新近发生的。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电头是“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导语为“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导语中“今天”与电头的“1901年12月10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这则消息报道的新闻事件就发生在当天,当天举行了颁奖,当天即时跟进报道,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
从真实性看。
一是消息报道的是事实,构成消息报道事实的各种要素要真实。
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以及结果是真实存在的。
二是消息报道要保证来源的真实,并负有核实来源真实性的责任。
三是消息报道必须建立在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的基础上。
四是消息报道要保证语言的准确。
一般来说,语言要鲜明、准确、通俗,以准确为关键。
五是新闻报道避免脱离事实的主观臆想参与。
不能想当然地虚构编造,也不能张冠李戴,不能今天发生的事件报道为昨天发生的,不能把发生事件的甲地报道为乙地,不能把事件中的此人报道为彼人等等。
阅读消息,可以抓住报道中表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新闻要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理解消息报道的真实性。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除了电头、导语介绍的时间、地点、颁奖机构、颁奖名称外,还介绍了设立了种类,第二段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如“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定律和渗透压定律”,交代新闻背景时,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介绍诺贝尔奖金来源时,特别说明奖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些都突出了消息报道的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文化积累
1.消息的文体特点及相关知识。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报道事件的概貌,不讲述细节的经过和细节,语言文字简要,能迅速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
消息有六要素,通常从“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个方面去分析和把握,即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等六方面。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斯德哥尔摩。
事件:诺贝尔奖颁发。
人物:瑞典国王、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结果:颁发。
消息有三大特点:一是时效性强,二是真实性强,三是客观性强。
从时效性看,它必须及时快速地报道最新最近发生的事件,已经发生了许久(如一两个月或几年后)的事件就不能用消息去报道。
新闻的事实,包括事件、人物、思想、行动、经验、成果等,都是新近发生的。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电头是“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导语为“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导语中“今天”与电头的“1901年12月10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这则消息报道的新闻事件就发生在当天,当天举行了颁奖,当天即时跟进报道,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
从真实性看。
一是消息报道的是事实,构成消息报道事实的各种要素要真实。
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以及结果是真实存在的。
二是消息报道要保证来源的真实,并负有核实来源真实性的责任。
三是消息报道必须建立在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的基础上。
四是消息报道要保证语言的准确。
一般来说,语言要鲜明、准确、通俗,以准确为关键。
五是新闻报道避免脱离事实的主观臆想参与。
不能想当然地虚构编造,也不能张冠李戴,不能今天发生的事件报道为昨天发生的,不能把发生事件的甲地报道为乙地,不能把事件中的此人报道为彼人等
等。
阅读消息,可以抓住报道中表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新闻要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理解消息报道的真实性。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除了电头、导语介绍的时间、地点、颁奖机构、颁奖名称外,还介绍了设立了种类,第二段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如“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定律和渗透压定律”,交代新闻背景时,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介绍诺贝尔奖金来源时,特别说明奖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些都突出了消息报道的真实性。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列举了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著名神话历史人物、艺术家、文学家、心理学家等,如阿波罗、亚历山大大帝、卡拉瓦乔、贝尔尼尼、塞尚、格林兄弟、弗洛伊德等,还列举了这些国家使用欧元前的货币名称如法郎、马克、里拉、先令等,这些人物及货币名称无不突出了该消息报道的真实性。
从客观性看,客观地报道事件的发生,尽可能避免在报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般不使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避免华而不实的叙述,不给事实添枝加叶,不包装、粉饰打扮事件。
当然,客观性也是相对的,作者报道时选择的立场、角度、方式及对新闻素材的选择、加工等都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的观点、看法、主张和见解,也包括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感情态度。
这也是我们阅读消息时要注意的。
阅读本课,我们要边读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
因为作者的感情与思考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
当然我们要注意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也可以试着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课文中这两则消息的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学们可从诺奖颁发的时间、地点、机构、奖励对象及种类、获奖者的情况、诺奖设立的背景、来源、目的及诺奖基金会对奖金的管理等方式文字的叙述中,感受其报道的客观性。
同时要抓住文本中的重要语句或关键词语,揣摩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倾向。
第一段最后一句介绍设立目的是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