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课件1
社会统计学导论 ppt课件

(3)用较低层次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层次的数学 运算来处理,反过来则可以。
(4)一个变量采用何种层次测量,取决于研究所要 求的精确性。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法 访问法 观察法 量表与测验 实验法 文献法
资料收集 方法
自填式问 卷法
会想出办法 。(例如:电视节目中的调查)
1.3 潜在变量影响。分析: (1)设有赌场的县犯罪率比较高; (2)网上修课的学生,比教室里的学生表现好; (3)受教育水平越高,挣钱越多。
好的统计研究,需要考虑很多背景变量。
1.4 变异无处不在 凯恩斯:当事实改变时,我就改变主意。你呢? 社会经济事件本身就有很多变化,很多改变不是实质
社会经济地位 概念的操作化在定性和定量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
注意: 操作化的定义或变量在本质上只是对抽象概念的间接
测量。而间接测量的手段往往不是唯一的。
一个好的操作化定义应该尽可能模拟和包含抽象定义 的内容。
例如:“贡献”与“社会承认”。
操作定义: 是建立一些具体的程序或指标来说明如何测量 一个
(2)失业率的计算。
2 社会研究的基本步骤
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
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是通过对抽象概念的定 义,选择或制定测量指标,从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 具体的、可以观测的变量的过程。(另外,将研究假 设转化为具体的工作假设的过程也是操作化。)
“同情心”:帮助盲人过街;主动向灾区捐款;向穷 人施舍等。
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 同时还有一个绝对零点。因而数字可以加减乘除,运 算结果都有实际意义。
例:年龄、身高、体重、收入等。
一个变量能否进行定比层次的测量,关键在于零点是 否是绝对的。检验办法是:零是否可被认为是“一无 所有”。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PPT培训课件

例:
根据生命表,年龄为60岁的人,可望活 到下年的概率P=0.95。设某单位年龄为 60岁的人共有10人,问:
(1)其中有9人活到下年的概率为多少 (2)至少有9人活到下年的概率为多少 (3)至多有9人活到下年的概率为多少
第四节 多项分布
以三项分布作为研究对象,依此类推
三项分布: P x1 , x2 , x3 n! P P P 1 x1 2 2x 3 x3
x
x nx
n
xa
例:
教师中吸烟的比例为50%,随机抽查教 师10人,求概率:
1、全不吸烟 2、1人吸烟 3、至少2人吸烟 4、2-4人吸烟
三、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
E
n
x
P
n
x
x
x
Cp q x
n
nx
n
p
x 0
x 0
5、二项分布的方差等于
2
2
6、查表方法
3、二点分布----一次贝努里试验的概率分布; 二项分布----n次贝努里试验的概率分布;
4、二点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殊情况
5、二点分布 :
变量的取值只有两类 ;
x
0
p
q
代码:0、1 ;
1
p
分布列:
6、二点分布的性质 1)P(=0)>0 P(=1) >0 2)P(=0)+ P(=1)=q+p=1 3)二点分布的期望与方差
如:同一地点的交通事故。
例
某城市一交叉路口每年平均发生交通事 故5起,如果交通事故的发生服从泊松分 布,在指定的一年内以下交通事故发生 的概率是多少?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

四、典型调查
(一)含义:
根据调查的目的任务,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 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 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研究对象 大量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现象总体的数 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统计工作的过程
(一)统计设计:对统计活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作的通
盘考虑和合理安排。
(二)统计调查: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
社会统计学课程总结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综合指标(一) 综合指标(二) 抽样推断 时间数列 统计指数 统计预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一、统计的含义
(一)统计工作
(二)统计资料
(三)统计学
二、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社会统计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三)标志与指标的主要联系
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 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 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 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原 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统计指 标就变为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第二章 统计调查
• 统计调查方案 • 统计调查组织形式 • 统计调查问卷 • 撰写统计调查报告
(二)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通过对比两个相互联系的总量指标来反映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 如比例、比率、结构相对数等。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 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标,如算术平均数、调 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 志值的差异程度的指标,如标准差、方差 、变异系数等。
民生福祉改善
考察居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等,反映民众 福祉提升情况。
企业经营决策
市场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及消费者行为,为企业制 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及风险水平,为投资决 策提供参考。
生产管理
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优化及质量控制,提高企业运 营效率。
大数据技术
应用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于数据挖掘、预测模型和智能决策,推动统计学的智能化发展。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
结合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和优化。
统计方法与模型创新
统计方法创新
发展新的统计方法,如高维数据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应对复 杂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产业结构分析
研究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变动趋势, 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问题。
经济增长与波动
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趋势及波动 特征,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
依据。
社会发展评价
社会指标体系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卫生、文化、 环境等方面,衡量社会综合发展水平。
社会公平与正义
关注收入分配、贫困、就业等社会问题,评价社 会公平程度及政策效果。
社会统计学(第一讲)

子代偏重
开始学习社会统计学之前的知识储备
什么是变量? 变量有哪些层次? 不同类型变量的统计表制作方法?
总体与单位
所谓总体,就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 构成的整体。总体也有人称之为母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也称为个体。
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可加总体与不可加总体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综合
师范 农林 医药 综合
8.20
6.64 6.15 4.36 3.94
6.94
4.03 6.17 3.78 4.21
7.03
7.74 5.85 4.54 2.80
18.79
13.34 6.03 5.46 7.26
128
173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大学
广东
广东
医药
综合
3.16
1.84
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子样。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当样本容量大于30时,为大样本。 样本个数是指从总体中最多可以抽取的不同样本的套数。样本容量用
n表示。样本个数用m表示。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总体与样本都有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样本容量用n表示。样本 个数用m表示。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二、统计学的运用 介绍有关社会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 推论的统计方法。 社会统计学的特点: 抽象概念向操作化定义,设计好调查问卷; 被测量对象是人,主观意识影响资料收集; 低层次变量占较大比重。
确定课题、了解情况 建立研究假设 概念的操作化 设计问卷、抽样调查
社会统计学第1章2导论课件

教学的基本方式
讲清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思路(不讲 证明)、主要用途和特点,通过例题讲明 相应统计知识的应用,通过课堂演示和课 后练习,使学生不仅有正确运用统计知识 的能力,而且有运用软件处理数据、寻找 本专业问题规律的能力。
应用统计采取了案例研究、课程作业、 小组讨论、上机练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 ,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按照 国际规范)分析与研究管理问题的能力大 大提高。
2.顺序数据(rank data)
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 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3.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
对事物的精确测度 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例如:身高为175cm、168cm、183cm
统计数据的分类
(按收集方法分)
对学员的要求
1、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 2、正确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统计软件求解统计问题 4、认真完成作业 本课程的特点可简要地概括为16个字: 略去证明,讲清原理,依托软件,突出实 用。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10分)+期中测验(20分)+ 期末考试(70分)
学习目的只有一个:学而致用。使学生掌握 研究群体现象的基本方法,获得处理实际问题 的本领。
收集数据 (取得数据)
实际问题
解释数据 (结果说明)
整理数据
(处理数据 )
分析数据
(研究数据 )
统计规律
(一些例子)
1.正常条件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比为107:100 2.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率 各为1/2;投掷一枚骰子出现1~6点的频率各为 1/6 3.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按照计量方法分:属性资料、计量资料 按照取得方法分:直接资料、间接资料 按照时间属性分:静态资料、动态资料 按照涵盖范围分:全面资料、抽样资料
社会统计学SocialStatistics

第一章 绪论
1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及统计学的应用 2 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 3 抽样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4 变量的层次及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Exe 本章习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及统计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著,崔恒建译,《实用非参数统计》(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月。
2.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3. 戴维.希尔德布兰德、加德曼.爱沃森、约翰.奥尔德里奇等著,《社
会统计方法与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月。 4. 浙江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组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民教
一、变量及其分布 (二)变量的分布 变量分布指个体在变量取值上的分布。对一组观察值,一般用频
次分布、频率分布和累积频率分布三种方法描述变量分布。 、频次分布:变量取值与取值上拥有的个体数的集合称为频次分
布。若变量有个取值,则该变量的频次分布可表示为:
例如:调查户家庭,种家庭类型 户数的频次分布为: (核心家庭,户) (直系家庭,户) (大家庭,户) (断代家庭,户) (单亲家庭,户) (单身家庭,户)
第二章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第一节 单变量的分布及其描述方法
一、变量及其分布
(二)变量的分布
、频率分布:变量取值与取值上拥有的个体数的频率的集合称为 频率分布。将频率分布的频率乘以,即是百分比。频率分布可 以表示为:
例如:调查户家庭,种家庭类型 户数的频率分布为: (核心家庭,) (直系家庭,) (大家庭,) (断代家庭,) (单亲家庭,) (单身家庭,) (其它家庭,)
社会统计学----教材

《社会统计学》全书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统计学的对象与特点•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第二节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单位•标志与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第二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方法及种类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静态资料与静态资料•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一般调查与专项调查•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概念的操作化•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第四节统计误差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第一节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穷举”与“互斥”•频数(或次数)分布数列•品质数列与变量数列第二节统计表统计表的格式、内容与种类•统计表的制作规则第三节变量数列的编制对于离散变量•对于连续变量•组距和组数的确定•累计频数第四节统计图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顿数分布曲线•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第四章集中趋势测量法第一节算术平均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性质第二节中位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中位数的性质•其他分割法第三节众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众数的性质第四节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及其他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种平均数的关系第五章离中趋势测量法第一节全距与四分位差全距•四分位差第二节平均差对于未分组资料A•D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A•D的计算•平均差的性质第三节标准差对于未分组资科S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S的计算•标准差的性质•标准分第四节相对离势变异系数•异众比率•偏态系数第六章概率与概率分布第一节概率论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事件之间的关系•先验概率•经验概率第二节概率的数学性质概率的数学性质•排列与样本点的计数•运用概率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第三节概率分布、期望值与变异数离数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分布函数•数学期望•变异数第七章假设检验第一节二项分布二项分布的数学形式•二项分布的讨论第二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建立假设•求抽样分布•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计算检验统计量•判定第三节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数学形式•标准正态分布•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法第四节中心极限定理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第五节总体均值和成数的单样本检验σ已知,对总体均值的检验•学生t分布(小样本总体均值的检验)•关于总体成数的检验第八章常用统计分布第一节超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的数学形式•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关于超几何分布的近似第二节泊松分布泊松分布的数学形式•泊松分布的性质•关于泊松分布的近似第三节卡方分布( 分布)卡方分布的数学形式•卡方分布的性质•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第四节F分布F分布数学形式•F分布的性质•关于F分布的近似第九章参数估计第一节点估计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第二节区间估计精确性和可靠性•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区间估计的步骤第三节其他类型的置信区间未知,小样本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成数的估计•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第四节抽样平均误差简单随机抽祥的抽样误差•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等距抽祥的抽样误差第五节样本容量的确定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确定样本容量第十章双样本假设检验及区间估计第一节两总体大样本假设检验大样本均值差检验•大样本成数差检验第二节两总体小样本假设检验小样本均值差检验•小样本方差比检验第三节配对样本的假设检验单一实验组的假设检验•一实验组与一控制组的假设检验•对实验设计与相关检验的评论第四节双样本区间估计σ12和σ22已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σ12和σ22未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大样本成数区间估计•配对样本均值差的区间估计第十一章非参数检验第一节符号检验配对样本的“符号检验”•符号检验与二项检验•简便检验•“符号检验”的作用第二节配对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的符号秩检验•配对符号秩检验的步骤•符号秩检验的效力第三节秩和检验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秩和•秩和检验的具体步骤•U检验第四节游程检验独立样本的游程检验•游程•游程检验的具体步骤•差符号游程检验第五节累计频数检验独立样本的累计频数检验•累计频数检验的步骤•没有预测方向和已经预测方向•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之比较第十二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一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第二节定类变量的相关分析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系数•系数第三节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同序对、异序对、同分对•Gamma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萨默斯(d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第四节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第五节回归分析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性质•相关指数R第六节曲线相关与回归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第一节拟合优度检验问题的导出•拟合优度检验(比率拟合检验) •正态拟合检验第二节无关联性检验独立性、理论频数及自由度•关于频数比较和连续性修正•列联表的卡方分解•关系强度的量度第三节方差分析总变差及其分解•关于自由度•关于检验统计量Fo的计算•相关比率•关于方差分析的几点讨论第四节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检验•积差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区间估计第十四章动态分析与指数分析第一节时间数列及其指标分析时间数列的构成与分类•动态比较指标•动态平均指标第二节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随手绘法•移动平均法•半数平均法•最小平方法第三节指数分析法动态指数及其分类•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用与个体指数的联系来求综合指数•其他权数形式的质量和数量综合指数•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静态指数第一章导论统计是关于数字和数据合成的学问。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版)ppt课件

的约
④剩余平方和RSS的自由度
剩余平方和BSS是围绕着各格AiBj的均值计算的,所以 剩余平方和BSS的自由度为abr-ab
28
⑤交互作用IA×B的自由度 自由度之间存在与平方和之间同样的关系式:
abr-1
a-1
b-1
?
abr-ab
交互作用IA×B的自由度=(abr-1)-(a-1)-(b-1)-(abr-ab)=(a-1)(b-1)
显著影响 • 注意:拒绝原假设,只表明至少有两个总体的均值
不相等,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均值都不相等 • 2、构造检验的统计量 • ⑴水平的均值
8
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元方差分析 • 假定从第i个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i的简单随机样本,第i
个总体的样本均值为该样本的全部观察值总和除以观察值 的个数。计算公式:
20
⑧计算均方 ⑵构造检验统计量
其中a-1是自由度 其中a-1是自由度 其中(a-1)、(b-1) 是自由度
21
⑷确定临界 值,并与检 验统计量进 行比较,得 出结论:
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Excel分析步骤)
第1步:选择“数据 ”下拉菜单 第2步:选择【数据分析】选项 第3步:在分析工具中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 ,
离差平方和,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状况,其计 算公式为:
⑷计算组间平方和BSS
组间平方和是各组平均值 与总平均值 的离差平方和, 反映各总体的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计算公式为:
10
第二节: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元方差分析
• ⑸计算组内平方和RSS • 组内平方和是每个水平或组的各样本数据与其组
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该平方和反映的是随机误 差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ppt

感谢你的观看
16
第二章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第一节 单变量的分布及其描述方法
一、变率分布中的频率按变量的取值排
列顺序逐项累加就形成累积频率分布。分布可以表示为:
2019年8月23
例如:调查1000户家庭,7种家 庭类型户数的累计频率分布为:
2.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 戴维.K.希尔德布兰德、加德曼.R.爱沃森、约翰.H.奥尔德里奇等著,
《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
4. 浙江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组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民教
育出版社1979年3月
5. 尹海洁、刘耳著,《社会统计软件SPSS15.0 for Windows 简明教
20
第二章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第一节 单变量的分布及其描述方法
二、统计表 (三)描述尺度变量分布特征的统计表——分组表 • 1、分组表的特点:尺度变量取值很多,可以采用分组表来表
现尺度变量的分布特征。分组表的主词是将变量的取值按一定 的标准分组或分段的统计表。主词中每个组的最大值称为组上 限,最小值称为组下限 。(教材表2-3)
个体也称个案,是构成总体的最小单位,是具体调查分析对象。
(二)样本(Sample)
是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对象集合。
二、抽样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应用随机原则获得的样本称为随机样本,否则是非随机样本。
•社会统计学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
•全面调查,只使用描述统计即可。
2019年8月23
感谢你的观看
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及统计学的应用
社会统计学-导论精选.ppt

运算来处理,反过来则可以。 (4)一个变量采用何种层次测量,取决于研究所要
求的精确性。
精选
23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法 访问法 观察法 量表与测验 实验法 文献法
精选
24
精选
25
资料收集 方法
自填式问 卷法
个别发送法 集中填答法 邮寄填答法 网络调查法
“如果两性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则他们就可能结为伴 侣。”
若A,则可能有B,也可能有C,D…… 表现为一种散点图。
案例:班级总体平均成绩和抽查的平均成绩。
精选
28
(2) 统计规律性
不确定性只是随机现象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它 潜在的统计规律性。
例如:婴儿性别比;离婚率等。
恩格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 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 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结构式访 问法
当面访问法 电话访问法
精选
26
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P7)
(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以分为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
“重力作用下的物体降落。” “水在常压下,加热到100℃必然沸腾。” A和B之间,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即B=f(A)。
精选
27
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 生的现象。
精选
32
3 几个基本概念
概念与变量 概念(concept) 变量(variable):概念的一种类型。分为连续变量、离
散变量;解释变量(自变量 )、被解释变量(因变量 ),中介变量。
精选
33
元素:搜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既可以是 人,也可是家庭、组织、社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rket Data
图中,股票指数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股票指数是具体数值还是抽象数值? 股票指数属于什么层次的变量?
第三章 单变量统计描述
第一节 统计分布
一、分布(Distributions)
分布指变量的各种情况出现的频次,又称频次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其
说明文化程度与生育意愿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而且进一步说明文化程度与生育意愿之 间的变化方向:二者之间呈反比变化方向)。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三、统计分析 在确定课题以及建立假设之后,即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目
的在于明确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数量表述较之于文字表述更为客观 与明确,这正是统计学的独到之处,也正是统计学的立足之地。如: 我们可以说A与B“过从甚密”,我们也可以说A与B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90。前者即较为主观与模糊,后者即较为客观与明确),由此即可 验证所建立假设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4.定比层次(Ration level) 定比层次的变量以定类、定序及定距为基础,其取值除了属性、次
序及距离之外,还可取数值比率之值(数值比较;抽象数值;具有绝 对零点:抽象数值无计量单位,具有普遍的可比性)。 例如:甲30岁,乙10岁,则30岁/10岁=3(倍)(或300%),即甲 较乙年长3倍。 定比层次的变量,除了可以进行=、≠,>、<,+、-运算外,还可 以进行×、÷运算(关键是除法,乘法是用除法求得比率的前提)。
) 定序变量不但能进行=(是)或≠(不是)的运算,而且还可以进行>(高于)或<(
低于)的运算。
Syria promises referendum results as EU imposes new sanctions
在上面标题中,“Syria”和“EU”即定类层次变量的变量值。那么,谁是定 类层次的变量呢?
Hermann Conring,1606-1681
Hermann Conring,1606-1681
康令(Hermann Conring,1606-1681) 第一个在德国黑尔姆斯太特(Helmstadt)大学以“国势学
”为题讲授政治活动家应具备的知识,后人尊称为“统计学 之父”。
康令手稿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二)统计规律性 统计规律性即对随机现象进行大量观察所发现的内在数
量规律,也即前人所说的“从纷繁中发现秩序”。 例如:各家各户生男生女纯属偶然,但大量观察的结果
显示,男、女婴儿的性别比例却一直在50%左右摆动。这 里,“50%”即是大量观察所得的统计规律。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第二节 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 (一)随机性 随机性即非确定性,是指现象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
可能不发生的性质。社会现象大都是随机现象。 例如:如果两性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则他们就可能结为
伴侣,但是这里只是“可能”而不是“一定”。
可以进行+、-运算(关键是减法,加法只是用减法求距离的前提)。 在社会统计学中,只有智商(IQ)属于单纯的定距变量(智商IQ
的比率无意义)。
Silent movie The Artist has triumphed at the Oscars, winning five awards
标题中,如果5个奖品减去1个奖品,那么,5个奖品与1个奖品之间的数值 距离是多少?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程序
一、确定课题
社会学研究课题除了少部分来源于社会学理论外,大部 分来源于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
例如:
为研究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选择
“我国社会现阶段各阶层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等课题。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差)所进行的推断。 例如:全世界新生婴儿的平均体重。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三、社会统计分析方法的选用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的选用,应以数据的特点为依据。 一、全面调查(Complete enumeration)与非全面调查(
Incomplete enumeration) 对于显著事项(如全国人口数字),应采用全面调查;
对于一般事项(如离婚率),采用非全面调查即可。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二、单变量(Univariate)与多变量(Multivariate) 1.单变量:描述及推断单变量的数量特征(平均数;标准
差) 2.多变量:描述及推断多变量的数量特征及相互之间的数
量关系。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California, near Los Angeles, a high school student 18 morning, carrying illegal guns fire, killing at least two students were injured
标题中,“a high school”即定序层次的变量值。那么,谁是定序层次的变量 呢?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哥廷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哥廷根大学)
让哥廷根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中心的是其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 被称为“最重要的数学家”的高斯就于18世纪任教于此并开创了哥廷根 学派。此后,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在代数、几何、数论和分析领 域做出了贡献。到19世纪,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克莱因更是吸引了 大批数学家前往哥廷根,从而使德国哥廷根数学学派进入了全盛时期 。到20世纪初,哥廷根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圣地。 这一时期,哥廷根大学在全欧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地位达到了顶峰。
全书引用数字资料,用计量和对比的方法,力图证明英国可以超过荷
、法两国,充分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求称霸海上的强烈意图。
第一章 统计学简史
配第是在批判早期国势论的研究方法时提出计量方法的 。他在《政治算术》所的序言里写道:“我进行这种工作 所使用的方法在目前还不是常见的。因为我不采用比较级 或最高级的词语进行思辨式的议论,相反地采用了这样的 方法(作为我很久以来就想建立的政治算术的一个范例) ,即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只进行 诉诸人们的感觉的议论,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可见的根据 的原因”。
第一章 统计学简史
、 四 统计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统计学在近代传入我国。早期著名统计学者如郁达夫、孟森以及许 宝騄等为统计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一章 统计学简史
五、汉语“统计”考 高庆丰: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著有《欧美统计学史》。 二十世纪初,日本统计学家横山雅男说:“汉语‘统计’一词的含义,
William Petty,1623-1687
他热心教育事业,颇得好评。 1652年,任爱尔兰总督的私人秘书,后来又担任爱尔兰土地分配总
监。他乘机掠夺了大量土地,还创办和经营捕鱼场、铁厂和铅矿,很 快成为一个大地主兼资本家。 1661年被封为爵士。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673年被选 为该会的副会长。
二、建立假设 确定课题之后,即可运用个案调查以及典型调查等调查
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从而建立假设。 例如:对于“关于生育意愿问题的研究”这一课题,我
们即可对个别家庭以及典型家庭的生育意愿进行探索性分 析,观察希望生育子女数与文化程度以及地区等因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第一章 统计学简史
三、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的英国)
William Petty (威廉﹒配第):征。
《政治算术》共分十章,可归纳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是荷兰和法国国力的对比;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是英格兰与法国国力的对比;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八、九、十章,是英格兰国力的增长。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3.定距层次(Interval level) 定距层次的变量以定类及定序变量为基础,其取值除了类别与次序
之外,还可取数值距离之值(数值相减;具体数值)。 例如:家庭子女数:如A家庭3个孩子,B家庭2个孩子,则3-2=1(
人),即A家庭较B家庭多1个孩子。 定距层次的变量不但可以进行=、≠以及>、<的数学运算,而且还
University of Helmstedt in the 17th century (17世纪的黑尔姆斯太特大学)
第一章 统计学简史
二、国势学派(17世纪的德国) (一)H·Coring (康令) 用文字记录(概括记录)一个国家的状况和制度。 (二)G·Achenwall (阿亨瓦尔,哥廷根大学) Statistik:(第一次给出Statistik(统计学)的名称。 用文字记述(概括记述)国家显著事项。
第一章 统计学简史
一、统计学的起源 (一)统计技术: 古埃及; 中国(大禹治水) (二)统计学: 17世纪中叶 Status(事物的状态)—— Statistik(德语); Statistics(英语) 1.国势学 (康令) 2.政治算术(威廉﹒配第)
第一章 统计学简史
哥廷根大学曾经拥有4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William Petty,1623-1687
William Petty,1623-1687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出生于英国汉普郡(Hampshire)腊姆济(Romsey)
城一个贫苦纺织工人家庭。 十四岁时充当商船侍役去法 国,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语和航海术。1643-1645年,又 到荷兰和法国学习医学和解剖学,1646年回国。1649年获 得牛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继之,任牛津大学解剖学教授 兼格瑞夏姆学院副院长和音乐教授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