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测试题(一)
高一生物第四章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总结
⾼⼀⽣物第四章物质的输⼊和输出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细胞物质的输⼊和输出第⼀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细胞的吸⽔和失⽔1.渗透作⽤:⽔分⼦或其它溶剂通过半透膜的扩散⑴条件: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⑵半透膜特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能否通过半透膜往往取决于分⼦直径的⼤⼩和膜上⼩孔直径的⼤⼩⑶渗透原理:蔗糖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分⼦数⽐清⽔中单位体积内的⽔分⼦数少,在单位时间内由清⽔进⼊蔗糖溶液的⽔分⼦数⽐由蔗糖溶液进⼊清⽔的⽔分⼦数多,因此,⼀段时间后,漏⽃管内的液⾯上升⑷⽅向:⽔分⼦由⽔分⼦数多的⽅向向⽔分⼦数少的⽅向移动(顺⽔分⼦相对浓度梯度)①低渗溶液:低于细胞液/质浓度的外界溶液⑸外界溶液②等渗溶液:等于细胞液/质浓度的外界溶液③⾼渗溶液:⾼于细胞液/质浓度的外界溶液4.动物细胞的吸⽔和失⽔原理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皱缩⑵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膨胀⑶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5.植物细胞的吸⽔和失⽔⑴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结构①细胞壁:全透性,即⽔分⼦和溶解在⽔⾥的物质都能够⾃由通过②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内的细胞液组成: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③原⽣质层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层半透膜⑵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发⽣质壁分离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发⽣质壁分离复原①活的(有选择透过性膜)⑶植物细胞发⽣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②成熟的(有中央⼤液泡)③植物的(有细胞壁)⑷植物细胞因为有细胞壁的保护,⽽不会像动物细胞⼀样细胞吸⽔涨破⑸如果外界浓度过⾼,植物细胞会很快观察到质壁分离,但加⼊清⽔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是因为植物细胞失⽔过快过多⽽死亡⑹在⼀定浓度的、溶质不能穿膜的溶液中细胞只会发⽣质壁分离现象,不能⾃动复原;在⼀定浓度的、溶质(⼀般为⽢油、KNO3、尿素等物质)能穿膜的溶液中细胞先发⽣质壁分离后⾃动复原⑺实验步骤及分析①实验原理ⅰ原⽣质层的伸缩性⽐细胞壁的伸缩性⼤ⅱ当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原⽣质层收缩进⽽质壁分离ⅲ当细胞溶液浓度⼤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使质壁分离复原②⽅法步骤及现象③实验分析ⅰ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内因: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渗透吸⽔细胞壁伸缩性⼩,原⽣质层伸缩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宏观表现:植物由坚挺萎蔫液泡(⼤⼩)围观表现:质壁分离细胞液颜⾊(浅深)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④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应⽤(伸缩性⼩)具有全透性ⅰ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ⅱ证明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ⅲ测定细胞液浓度⼤⼩⼆.物质跨膜运输的其它实例1.细胞对⽆机盐离⼦吸收实例⑴⽔稻吸收SiO44-多,吸收Mg2﹢、Ca2﹢较少,番茄吸收Mg2﹢、Ca2﹢较多,吸收较少SiO44-⑵⽔稻吸收⽔的相对速度⽐吸收Mg2﹢、Ca2﹢⼤,造成培养液中Mg2﹢、Ca2﹢浓度上升,番茄吸收⽔的相对速度⽐吸收SiO44-⼤,造成培养液中SiO44-浓度上升⑶植物细胞在同⼀时间吸收离⼦和吸收⽔的量不同,即吸收离⼦和吸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⑷⼈体甲状腺滤泡上⽪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于⾎液中的碘的含量⑸不同微⽣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变现出很⼤的差异⑹物质跨膜运输可以顺浓度梯度,如CO2、O2、⽢油、⼄醇等;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如Na+、K+、氨基酸等,⽽且细胞对于这些物质的输⼊和输出具有选择性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他⽣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具体表现为⽔分⼦可以⾃由通过,⼀些离⼦和⼩分⼦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分⼦和⼤分⼦则不能通过第⼆节⽣物膜的流动镶嵌型模型⼀.对⽣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的基本内容1.基本构成⑴基本⽀架:磷脂双分⼦层,①磷脂分⼦是由⽢油(连接头部和尾部部分含有)、脂肪酸(尾部含有)和磷酸(头部含有)构成,亲⽔性极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性的⾮极性尾部朝向内侧,以尾对尾的形式存在②磷脂分⼦运动具有多样性,并具有⼀定的流动性⑵蛋⽩质分⼦①分布:镶在表⾯、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层中(体现出细胞膜分布的不对称性)②特点:⼤多数的蛋⽩质分⼦可以运动,在磷脂双分⼦层中可以左右、上下运动(体现出细胞膜具有⼀定的流动性)2.特殊结构—糖被⑴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⑵本质:细胞膜上的蛋⽩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⑶作⽤:与细胞表⾯的识别(信息传递、免疫等)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细胞表⾯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与功能⑴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蛋⽩(糖被)⑵细胞膜所含蛋⽩质和脂质的⽐例同膜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膜的功能主要由蛋⽩质来承担,所以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质的含量越⾼、种类越多⑶糖类与蛋⽩质结合成糖蛋⽩,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与细胞表⾯的识别、信息传递、免疫、保护润滑等作⽤有关2.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与功能有)、脂肪酸(尾部含有)和磷酸(头部含有)构成,亲⽔性极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性的⾮极性尾部朝向内侧,以尾对尾的形式存在⑵蛋⽩质①位置:镶在表⾯、嵌⼊、贯穿于磷脂双分⼦层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糖被)有的起载体作⽤,参与主动运输过程③载体具有专⼀性,在⼀定程度上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⑶糖类①与某些蛋⽩质构成糖蛋⽩(糖被),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其它膜上⼀般⽆糖蛋⽩②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免疫、信息传递等作⽤3.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定的流动性⑴结构基础:磷脂分⼦和⼤多数的蛋⽩质是运动的⑵⽣理意义:完成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等功能⑶实验验证:变形⾍的运动、⽩细胞吞噬细菌、胞吞胞吐现象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膜上具有载体蛋⽩,⽣理特性就是指功能特性)⑴细胞膜的功能与蛋⽩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糖被与细胞表⾯的识别有关选择透过性与载体蛋⽩有关6.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⑴区别:流动性是⽣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物膜的功能特性⑵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只有膜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四.证明细胞膜具有⼀定的流动性的常见实例1.草履⾍取⾷过程中⾷物泡的形成以及胞肛废渣的排除2.变形⾍捕⾷和运动时伪⾜的形成3.⽩细胞吞噬细菌4.胞吞和胞吐5.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6.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7.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8.红细胞通过狭窄⽑细⾎管的变形9.精细胞形成精⼦的变形10.酵母菌的出芽⽣殖中长出芽体11.⼈-⿏细胞的杂交实验12.变形⾍的切割实验13.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五.假说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要点总结:1渗透作用:⑴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⑵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一层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⑴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质的浓度和外界溶液的浓度)⑵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5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有两种:⑴吸胀吸水(未形成大液泡)如:干种子和根尖分生区细胞⑵渗透吸水(具有中央大液泡)如:根尖成熟区细胞6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⑴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且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可以说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⑵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7比较几组概念:①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②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③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如:动物膀胱、玻璃纸、鸡蛋的卵壳膜等)④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8质壁分离能说明的问题:判断细胞的死活、测定细胞内外的浓度以及细胞膜的伸缩性。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点总结: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⑴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指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期末复习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归纳
生物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2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原生质层: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当外界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把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请清水中,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并且吸水过多可涨破细胞。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半透膜、细胞内外浓度差○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2. 无机盐等其他物质①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②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
3. 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二、流动镶嵌模型①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它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三、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分子或颗粒:胞吞、胞吐不是跨膜运输,不穿过膜四、小结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因此决定了由它们构成的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结构的流动性保证了载体蛋白能把相应的物质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到到另一侧。
由于细胞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不同,所以,当物质进出细胞时能体现出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数量、速度及难易程度的不同,即反映出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选择透过性。
可见,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关系,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生理特性的描述,这一特性,只有在流动性基础上,完成物质交换功能方能体现出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归纳
一、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散高→低. 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
(水,气体小分子,脂溶性有机小分子,脂肪酸,胆固醇,性激素,维D)
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吞、胞吐(如蛋白质,体现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1 / 1。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通过选择性渗透作用来控制物质
的输入和输出。
2. 渗透:指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
渗透作用可以使水和其他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和离
开细胞。
3. 渗透压:指细胞内外水分子浓度的差异所产生的压力。
4. 渗透调节:细胞通过改变渗透物质浓度和水分子的运动来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5. 主动运输:细胞膜通过选择性通道和蛋白质携带器来主动转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
6. 被动运输:利用浓度梯度使物质自动通过细胞膜进入或离开细胞,不需消耗能量。
7. 渗透透过细胞膜:水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或离开细胞外的过程,包括均衡渗透、
胀溃和渗透调节等。
8. 胀溃现象:当细胞浸泡在低浓度或高浓度的溶液中时,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平衡,导
致细胞体积增大或减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9. 胞吞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将固体颗粒或液滴包裹进细胞内部,形成胞吞小泡,并
通过胞吞小泡融合或分泌到细胞外部。
10. 胞吐作用:细胞通过胞吞小泡合并成一个大的胞吐小泡,将内部物质释放到细胞外。
以上是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节规划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节规划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即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而物质进出的大门是细胞膜,所以本章与细胞膜有重要关系。
前面第2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在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上的功能。
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作为细胞大门在控制物质进出中发挥的作用。
第1节主要通过以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实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为什么能实现选择透过性?功能与结构有关,于是第2节内容着重介绍细胞膜的结构。
那不同的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膜的呢?在第3节则主要探讨了物质进出细胞的不同方式。
三节内容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本章的知识结构体系:1.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1)水分的输入和输出: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现象、原理、结论(2)无机盐等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3)选择透过性膜的概念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离子和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2)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本章中所含的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人们认识自然世界的一般规律,人们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修正假说,其中方法和技术的进步起关键的作用;通过数学坐标图来表达3种跨膜运输方式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
本章中《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用2课时教学,1个课时结合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的设计分析,突出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1个课时用来完成实验并分析结论,突出实验操作的教学。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用1课时,突出生物学史的教学。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用1课时,突出比较的方法和对坐标图表的分析。
分离开来的原生质层最外面的是细胞膜。
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是指___________从水势________通过半透膜向水势________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2、渗透作用需具备两个条件:具有_______________,且两侧溶液具有________________。
3、水分子是________浓度梯度运输的。
二、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1、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细胞内溶液浓度(即处于_________溶液中),细胞失水而褶皱。
2、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细胞内溶液浓度(即处于_________溶液中),细胞吸水而膨胀。
3、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细胞内溶液浓度(即处于_________溶液中),细胞不吸水也不失水。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1、植物的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两层膜之间的_____________。
相当于一层_____________膜。
2、质壁分离现象是指:成熟植物细胞失水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分离。
3、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细胞液浓度(即处于_________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4、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细胞液浓度(即处于_________溶液中),质壁分离复原。
5、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和表现(1)内因:原生质层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细胞壁伸缩性___________原生质层伸缩性。
(2)外因: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细胞液浓度。
(3)表现:液泡变_______,细胞液颜色变________,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人物依据结论或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凡能溶于脂质的物质,必不能溶于纸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是由_______组成的20世纪初分离并析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和_______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把红细胞膜中的脂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面积恰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红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电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一亮一暗三层结构所有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1970年人属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文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____________性。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章概要1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本章概要
本章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3节内容。
主要是通过本章学习后能进一步了解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基本原理。
在本章内容中,教材也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规律,先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些基本的生物现象开篇,引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再对前面各种现象加以解释,归结“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科学研究生物膜结构的历程,是从物质跨膜运输的现象开始的。
分析成分是了解结构的基础,其现象和功能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
人们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修正假说,其中方法和技术的进步起到关键的作用。
这也是我们学习生物学、应用生物学知识过程中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
本章是第3章细胞的深化与延伸,特别是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深化,同时也为学习后面知识作好铺垫。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所以学习本章内容对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学习策略
在初中阶段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及与细胞有关的知识,在学习本章之前进行回顾,有利于本章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学习本章时,对重难点知识,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和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等内容可以分别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生产实践,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及时巩固,增强理解。
另外本章有较多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在设计和实施实验和探究活动时,应善于鉴别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并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这些都是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维持了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保证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在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和实验方法。
本文将从细胞的膜结构、渗透压、蛋白质运输和分泌等方面入手,细致地介绍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一、细胞膜结构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起到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和分子浓度差的作用。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分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
1. 脂质分子脂质分子是细胞膜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由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组成。
细胞膜内部主要由双层疏水性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等脂质分子组成。
细胞膜外部则主要由糖脂、胆固醇等脂质分子构成。
2. 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为质膜蛋白和固定蛋白两大类。
质膜蛋白通常具有跨越细胞膜的结构,从而与细胞内外环境联系起来,为细胞膜提供多种功能。
例如,跨膜蛋白能够作为信道调节物质的转运,受体蛋白能够接受来自外部刺激的信息,并将信号转化为化学或电信号,参与细胞间传导;细胞骨架蛋白则从内部支撑细胞膜的形态,参与细胞运动等重要生命活动。
固定蛋白与质膜蛋白不同,它们位于细胞内侧的细胞质,参与信号转导、代谢途径和细胞内运输等方面的生命活动。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形成了复杂的糖类和糖蛋白结构,参与细胞间的黏附、信号传递等生命活动。
例如,血型抗原就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参与了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相互作用。
二、渗透压渗透压是指在不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的情况下,因为分子自由扩散使得浓度趋于均匀,某些溶液所产生的压力。
细胞在液体环境中存在渗透压差,将对细胞内外向的物质输送造成影响。
1.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为细胞壁所包围的细胞,其胞内液与外界液体之间通透性相等,分子自由扩散,渗透压相互达到平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教案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四、课时安排2五、教学过程〖章引入〗学生阅读P58。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
〖板书〗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
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板书〗㈠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膨胀甚至涨破)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皱缩)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蔗糖溶液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复原)〖板书〗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提示〗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 渗透作用(1)概念:水(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渗透的方向: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
(3)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4)渗透作用过程中,两溶液间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当达到动态平衡时,仍存在水分子的进出。
2.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条件①活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②细胞质有一定浓度,与外界溶液能形成一定的浓度差。
(2)现象①外界溶液(低渗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②外界溶液(等渗溶液:如生理盐水)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③外界溶液(高渗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3)半透膜既包括有小孔径的材料,如玻璃纸等,也包括活的生物膜。
死亡细胞的生物膜没有选择透过性,不是半透膜。
3.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实验原理①成熟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能形成一定的浓度差。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全透性)的伸缩性大。
(3)实验步骤(4)实验现象与结论①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溶液是外界溶液。
②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的浓度,植物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4. 特别提醒(1)水分进出植物细胞主要指进出液泡,质壁分离的“质”是原生质层,而不是细胞质。
(2)原生质层不包括细胞液和细胞核。
(3)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二、被动运输1. 定义(1)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被动运输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渗透的方向: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从水(或其他溶剂分子)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3)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2.水进出动物细胞(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例)1)原理: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质浓度与外界溶液能形成一定的浓度差3.水进出植物细胞1)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2)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里的细胞液3)水进出植物细胞主要是指水经过原生质层进出液泡4)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能形成一定的浓度差,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5)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和结果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选材:必须是活细胞(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否则不会出现相关的实验现象3.植物细胞所处的外界环境浓度不能太高,防止浓度差太大,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也不能太低,否则质壁分离不明显,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
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被动运输:物质以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2.类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两类四、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应用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有生物活性1)原理: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2)方法:待测细胞+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离的有活性,不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无生物活性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1)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或等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2)方法: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1)原理: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在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速率和程度不同2)方法: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越短,程度越大,细胞液浓度越小4)比较几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1)原理:外界溶液的浓度越大,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越短,质壁分离程度越大2)方法:同一植物细胞+几种未知浓度的溶液镜检比较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长短,时间越短,溶液的浓度越大;比较质壁分离的程度,程度越大,溶液的浓度越大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1)原理:若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原生质层,则细胞只能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自动复原;若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可被细胞吸收,则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该溶液中后,可发生质壁分离且能自动复原2)方法: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镜检只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自动复原,则是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则是KNO3溶液第二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主动运输1)概念: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2)特点: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可以重复使用3)实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植物吸收K+等。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是维持细胞正常生活活动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主要知识点: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通透性。
它对物质的进出起到了筛选作用。
2. 进出口蛋白:细胞膜上有许多特定通道蛋白和携带蛋白,起到调节物质进出的作用。
通道蛋白可形成离子通道,使溶质通过;携带蛋白则通过结合、转运溶质进出细胞。
3.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细胞对溶质的浓度梯度产生反应,从低浓度处将溶质移向高浓度处。
常见的主动运输方式有胞吞和胞吐。
4. 胞吞:胞吞是指细胞膜向外突出形成囊泡,将溶质包裹进来,形成胞吞体。
胞吞体随后与溶胞体合并,胞吞体内的溶质被分解消化。
5. 胞吐:胞吐是指细胞膜在物质输入后被内化,形成胞吐体,胞吐体内溶质继续向外分泌。
6. 渗透压和渗透调节: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导致水分子移动的力。
细胞根据物质浓度的变化通过调节渗透压来维持自身的稳定。
7. 过滤和扩散:过滤是指通过细胞膜上的微小孔隙将溶质分离出来,如肾小球的滤泡;扩散是指溶质自由地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
8. 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活动转运是利用细胞膜的蛋白质以背离浓度梯度方式将溶质转移到细胞内或细胞外,如Na+/K+泵;被动转运是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使溶质按浓度梯度自然扩散进出细胞。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机制和蛋白质的参与。
这些知识点只是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的知识可以在教材中进一步学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总结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细胞内部,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
本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一、物质的主要输入方式1. 摄食:摄食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吞噬周围的固体颗粒或其他单细胞生物,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摄食是原生生物和某些特化细胞的主要摄取方式。
2. 吞噬:吞噬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将周围的液体颗粒包裹并引入细胞内部。
吞噬可以实现大量物质的输入,是对细胞需要高速摄取的一种方式。
3. 胞吞作用:胞吞作用是指细胞使用伪足将周围的大颗粒或其他细胞完全包裹,形成囊泡并将其引入细胞内部。
胞吞作用可以实现对大颗粒物质的输入。
4. 空泡运输:空泡运输是指细胞通过吞进空气泡或其他小颗粒形成空泡,并将空泡运输到其他区域,实现物质输入。
二、物质的主要输出方式1. 渗透:渗透是指细胞内部溶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扩散或主动运输,排出到细胞外部。
渗透是细胞排除废物和维持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方式。
2. 出芽:出芽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从细胞表面延伸出的突起,将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包含在内,并释放到外部。
出芽是酵母菌等单细胞生物进行繁殖的重要方式。
3. 渗析:渗析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扩散或主动运输,将细胞内部的水分子和其他小分子溶质排出到细胞外部。
4. 鞭毛运动和伪足运动:鞭毛运动和伪足运动是某些特殊细胞进行蠕动和移动的重要方式。
这些细胞表面的鞭毛或伪足通过蠕动或摆动的方式,将细胞内部的物质带出细胞。
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与内部环境之间的交界处,它起到筛选、传递物质的作用。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与之相关的蛋白质组成。
1. 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由一个亲水性头部和两个疏水烃尾部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是由于疏水烃尾部之间的互相排斥作用,使头部面向水相,尾部相互靠近形成一个双层结构。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章概要2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本章概要
本章内容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三节,本章内容对大家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本章内容虽然属于微观水平,又比较抽象,但是与大家的生活经验并非毫无联系。
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关。
例如,我们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
大家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会大量浸出;很多同学知道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等。
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章内容都有帮助。
第2章中关于细胞内的水和无机盐离子的含量和作用的内容,与本章内容有一定联系。
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已讲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并且安排了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为我们学习本章内容打下了基础。
本章中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中第一个“探究”。
通过这项探究活动,大家可以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完成后面各章的探究活动打下一定基础。
高中生物: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名师精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模块教材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的,从前到后依次讲述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
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的供应和利用、信息的传递和识别等方面。
关于细胞的信息功能,在第2章中已经穿插介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内容,不再另立章节。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可见本章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本章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3.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2.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能力方面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仅从标题上看,本章各节之间似乎关联度不高,实际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第1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2节内容。
能透过膜的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样吗?这正是第3节要探讨的问题。
把握好这三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搞好本章教学十分必要。
这三节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针对各节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1节重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节重在引导学生分析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第3节可以讲授法为主。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内容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三节,其中《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用2课时教学,《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各用1课时教学。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包括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两部分内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组成: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 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参与细胞间的识别与黏附。
2. 物质的跨膜运输:
-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如钠钾泵。
- 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分为扩散、渗透和运载蛋白三种方式。
- 扩散:物质自由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运动。
- 渗透:溶质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动。
- 运载蛋白:通过膜蛋白嵌套通道或载体蛋白媒介物质跨膜。
3. 细胞的吞噬作用:
- 胞吞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的膜囊将外界固体物质包裹进细胞内部形成胞吞体。
- 胞吐作用:细胞通过细胞膜的膜囊将细胞内的废物等物质排出细胞外。
4. 细胞的渗透调节:
- 渗透调节: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平衡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 渗透调节的方式:细胞通过渗透调节蛋白、离子泵等调节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平衡。
5. 细胞的外界环境对物质的影响:
- 渗透压:外界环境的渗透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时,细胞会失水,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 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细胞膜的稳定性和蛋白质的活性。
- pH值: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平衡,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内容概述,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教材进行学习。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学期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要点.doc
新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学期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要点一些高一学生认为生物这一科目难学,其实是他们没学好生物知识点,只要弄懂了相关知识点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新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学期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学好高一生物知识有帮助。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本节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渗透作用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
对渗透作用可考查通常单独出现,考查大家对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以及规律的理解,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于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考查形式比较多,形式多样,但重点考查的问题通常是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材料。
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本节考查的重点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实验验证和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探究等。
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结合有关细胞的基础知识,综合考查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膜的结构和其他的生物膜是有些区别的,如细胞膜的外表面有少量的糖类,这些糖类通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有少量的糖类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来执行特定的功能,而这些结构在其他的生物膜中是不存在的。
这个也可以作为判断细胞内外的一个依据。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定,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只有它是运动的,才能运输物质,才能表现其选择透过性。
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当然,细胞膜上除了载体外还有很多种蛋白质,如组成细胞膜结构的结构蛋白等等;载体具有特异性,在细胞膜上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叫做载体的饱和现象,当细胞吸收该物质的载体都参与运输的时候,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本质区别要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四、典型例题讲解以下哪些过程是主动运输( )A、氯离子在血细胞和血浆之间运动B、钠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C、尿素的重吸收D、氧在血液中的运输E、红细胞吸收葡萄糖F、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G、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钾离子解析:该题主要考察主动运输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高一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课时
【考纲】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b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b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B【知识网络】【二次备课】【教学过程】①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区别:A.半透膜:无生物活性的物理性薄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选择透过性膜:具有生命的生物膜,载体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是否吸收的选择性(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是否需要)。
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选择透过性丧失。
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②渗透平衡和溶液浓度A.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B.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渗透平衡时Δh大小取决于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C.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会形成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水分子可自由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注意:渗透作用和扩散作用A.渗透作用过程中两溶液间的水分移动是双向的,而观察到的总结果是单向的,是由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所导致的液面改变。
B.扩散作用和渗透作用的关系: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运动称为扩散作用。
渗透作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扩散,它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进行的扩散。
3.方向:低溶液浓度→高浓度溶液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4.渗透作用的发生①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当漏斗内浓度﹥烧杯内浓度,由烧杯→漏斗的水分子数多于漏斗→烧杯的水分子数,漏斗液面上升;当漏斗内浓度﹤烧杯内浓度,由烧杯→漏斗的水分子数少于漏斗→烧杯的水分子数,漏斗液面下降②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U型管中水分子移动方向的分析)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达到渗透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紧密地贴在一起,在显微镜中难于观察,有一同学想把两者分离如右图所示,请问该同学在实验中应把此植物细胞放在A.清水 B.空气 C.质量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 D.冰块中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半透膜B.水通过细胞膜C.水通过原生质层D.水通过细胞壁3.下列细胞能成功用于做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的是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 叶的下表皮细胞D. 用开水煮过的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4.利用高浓度盐水可杀菌防腐,如腌制的食物能够存放很长时间,其原因是A.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作用B.渗透作用是细菌等微生物细胞失水死亡C.水分不足,菌类不能生存D.浓盐水的pH不适宜细菌生长5.人红细胞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的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 浓度的食盐水中红细胞皱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A.x>y>zB.y>x>zC.z>y>xD.z>x>y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B.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碘离子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D.将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7. 实验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构成的人工质膜。
缬氨毒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毒素,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实验证明人工质膜有选择透过性 D.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8.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甘油进入细胞9.如图实验装置所示,一段时间后,含液体②的半透膜袋萎缩,而含液体①的半透膜袋坚挺变硬,请推测三种溶液的浓度关系为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②<③10.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与细胞膜的下列特性有关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一定的流动性D.保护作用11.右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12.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
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胞吐1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能反映该特点的是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⑤D.①②④⑤14.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C.验证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15.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插入细胞管后,用线系紧密封并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
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细玻管内液面上升B.细玻管内液面不变C.烧杯内液体遇碘变蓝色D.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无变化1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图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a可代表甘油,b可代表K+B.如果该细胞能接受激素的调节,则与①有关C.b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有差异,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与①、③无关17.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M B、M a=M b>M A,则达到平衡后A.h1>h2 M a>M b B.h1>h2 M a<M b C.h1<h2 M a<M b D.h1<h2 M a>M b 18.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业生产和医学实践中有重要用途。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模拟生物膜可以处理污水,淡化海水B.研究生物膜可以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途径C.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人体病变器官D.通过生物膜工程技术可以诊断、治疗疾病,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19.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C.物种a在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D.当马铃薯幼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20.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入0.3g/ml 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 .质壁分离 B .质壁分离复原 C .吸水 D .皱缩 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22.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右图。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 .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 .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D .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23.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B.a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若图示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a 可代表O 2,b 可代表葡萄糖 D .该图可以表示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24.如下图为一渗透作用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30%的蔗糖溶液。
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实验,开始一段时间,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25.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6.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若将处于b 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 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先增后减27.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2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钾离子说明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可以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29.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时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A.细胞膜石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0.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8分)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请据图回答(1)A代表分子; B代表,它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代表主动运输的是(3)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物质,叫[ ] ,它的作用是(2分)(4)若是红细胞膜,则图中箭头表示钾离子的吸收过程。
32. (9分)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情况。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指出A 、B 、C 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 是 ,B 是 ,C 是 。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加入呼吸抑制剂后, (填字母)曲线会发生变化, 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3)乙醇、CO 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三空均填字母)33.(12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图中甲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乙图是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问题:(1)甲图中,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乙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当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时,图中9的作用是______。
(3)如果7是一种该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请写出下列过程进行的场所:肽链的形成是在[ ]________中,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是在[ ]________中,进一步修饰加工是细胞外浓度细胞外浓度时间A B C在[ ]________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