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从园林造景角度品苏州园林之美
美 功能 代 替 了单 纯 的 原 始 虚 妄 崇 拜 。 自魏 晋 以来 ,
老 庄 的 追 求 精 神 超 越 的 审 美 哲 学 一 直 影 响 着 中 国古 典 园 林 的 审 美 意 识 。 这 种 流 行 于 历 代 文 人 中 的 隐
逸 、 闲、 休 寄情 山水 之 间 的 审美 思 潮 , 深 地 影 响着 深
水 总 是 占据 园 子 的 中心地 带 , 台楼 阁依 水 而建 , 亭 灵
石 桥 梁 亦 依 水 而 造 。 有 了 水 , 林 就 有 了 活 力 , 佛 园 仿
水 是 园林 血 液 ; 了水 , 石 草 木 都 有 了影 子 , 阳 有 山 太
有 了反光 , 佛 水 是 一 面镜 子 , 照 着 周 围 的一 切 , 仿 映 使 园林 的空 间感 、 次 感 更加 强 烈 。 层 水 , 论 在 古 代 园 林 还 是 现 代 园 林 中 , 通 过 其 无 水 自身 的 运 动 和 变 化 起 着 发 挥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过 水 通 体 的 变 化 , 可 以 创 造 园 林 意 境 , 可 以 提 高 造 园 的 既 又
好 统 一 了这 个 矛 盾 。 在 园 林 的 象 征 方 面 , 山 有 特 假
2 苏 州 园林 中 的水 元 素
苏州 园林 最 美 之 处 是 水 , 是 江 南 园 林 之 魂 。 水
殊 的地 位 。假 山不 但 丰 富 了 园林 的景 观 , 加 了景 增
观 层 次 , 生 了 空 间 感 , 且 由 于 遮 挡 或 掩 蔽 了一 部 产 而 分 原应 在视 觉 之 中 的 景 物 , 之 更 增 加 了 园 林 的深 因
江南 私 家 园林 的审美 原 则 。苏 州 园林 的设计 是 这种 理想 境 界 的集 中体 现 , 而其 中 尤 以 水 环 境 的巧 妙 设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天下园林之盛”,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主要分为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两类,其中私家园林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布局最精致,被誉为“园中园”。
而拙政园则是苏州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和典型。
该园建于明代,由失意归隐的王姓官员建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期间多易其主,1860年-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上世纪50年代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有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花园,中花园是拙政园主景区,全园精华所在;园南建有中国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为主,取材于自然,注重营造自然的氛围和景观。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包括亭、楼、台、阁、廊、桥等,这些建筑物通常都是精致的木结构,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画,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
其布局非常精细,通常采用错落有致的手法,使游客在园林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气息。
这些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包括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山石奇峰、花草茂盛等,每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苏州园林的建造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如今,苏州园林已成为中国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苏州园林的美学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自然美: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中尽可能地保留了自然的美学特征,如山石、林木、水流等,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野趣的氛围。
2. 空间美:苏州园林在空间布局上非常精妙,通过借景、对景、隔景等手法,创造出层次丰富、变幻莫测的空间感。
3. 艺术美: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雕刻、绘画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4. 人文美:苏州园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具有极强的人文价值。
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学
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学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范之一,以其独特的空间美学而闻名。
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学严格遵循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原则,注重布局的合理性、空间的层次感以及景观的变化性。
以下是苏州园林空间美学的主要特点:第一,苏州园林注重“天人合一”的空间感受。
苏州园林一般采用封闭式的园林结构,被高墙、屏风等装饰物包围,以便让游客能够完全融入其中。
同时,园林内部的各个景点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产生了一种与外部世界隔离的感觉,使人感到安静、放松。
第二,苏州园林强调空间的层次感。
苏州园林通常由多个景区组成,景区之间通过廊道、走廊、石桥等连接起来,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多样且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这些层次感的变化不仅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同时也赋予了整个园林以立体感。
第三,苏州园林追求“景非景、景中景”的设计理念。
苏州园林中的景点与周围的环境是相互映衬的关系,不仅通过造景物来突出主题,更注重了景点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例如,在园林中设置了一片湖泊,湖泊中的小岛上还建有亭台楼阁,使得景观呈现出一种嵌套的效果,形成了“景非景、景中景”的空间美学。
第四,苏州园林追求变化性的景观。
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讲究变化,通过布局上的变化,使得每一处景点都具有独特的特色。
例如,在园林中常常能够看到景点与建筑物之间的变化,有的是亭台楼阁,有的是小桥流水。
这种变化性的景观设计使得游客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新鲜的景点,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第五,苏州园林注重空间的细节处理。
苏州园林注重空间的细节设计,并且注重空间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与搭配。
例如,在园林的花坛中,花朵的颜色和种类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的;在园林的池塘中,鱼儿和水草的种植也都有一定的规划。
这些细节处理使得整个园林空间更加和谐和舒适。
总体而言,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学通过合理布局、层次感、景观变化、细节处理等手法,使整个园林空间具有美感和趣味性。
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学不仅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更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放松,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苏州园林之美
苏州园林之美在中国的江南地区,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而闻名,拥有众多迷人的园林景观。
这些园林以其精湛的设计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吸引着无数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本文将为您介绍苏州园林的美丽与魅力。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瑰宝,被誉为“园林之都”。
这些园林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以私人家园的形式存在。
它们以小巧精致、布局合理、充满诗意而著称。
首先,苏州园林的美丽在于其精巧的设计。
园林中的建筑、湖泊、假山、廊桥、抱厦等元素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园林设计师们以自然为蓝本,运用独特的手法,将人工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整个园林成为一幅艺术品。
例如,拙政园以其回廊、池塘和假山的错落有致的布局而闻名,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迷人的山水画中。
其次,苏州园林的美丽在于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这些园林以古典园林艺术为基础,注重表达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品味。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花草树木等元素都经过精心的选择和摆放,追求一种平衡与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留园中的假山采用“假山造景”的手法,通过巧妙地堆砌石块和树木,创造出一种山水的效果,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同时,苏州园林的美丽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些园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观多以文人墨客的意境和诗词歌赋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追求。
每一个建筑、每一片花草都透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流连忘返。
例如,拙政园中的蟾蜍石、柳雄鸡等石雕,寓意着富贵、吉祥和丰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总之,苏州园林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精致的园林设计师们的智慧结晶,凝聚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
它们以其精湛的设计、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们慕名而来,不仅欣赏园林美景,还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苏州园林的美丽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为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范,以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和精湛的设计工艺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在今天,随着环境艺术的发展,苏州园林的美学理念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当代的园林设计和环境艺术中。
本文将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低调典雅、精致细腻的美学风格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的设计包括了精心布局的园林空间、精巧的建筑构筑、灵动的水景和精美的植物布置等。
在苏州园林中,每一个景点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既力求自然,又力求精美,以谐调的美学效果为核心。
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感悟和对人文历史的体验,苏州园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优美姿态。
在当代的环境艺术中,苏州园林的美学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借鉴和运用。
环境艺术强调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塑造和重构,以艺术的手法去改善和提升环境品质。
在这一过程中,苏州园林的美学理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州园林注重空间的布局和景观的组合,这一思想为当代环境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环境艺术家可以运用苏州园林的美学理念,通过对环境空间的合理布局和景观的精心设置,来打造出更加优美、舒适的环境。
苏州园林的建筑和植物布置十分精致,这为环境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环境艺术家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建筑和精美植物的使用,来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环境作品。
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也为环境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当代社会,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园林的美学理念可以启发环境艺术家,通过创作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通过考虑自然与人文的协调发展,环境艺术作品也更容易被公众所认同和接受。
在实际的环境艺术实践中,苏州园林的美学理念也得到了积极的运用。
许多当代的园林设计和环境艺术作品,都充分地吸取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
一些公园和景区在设计布局时,将苏州园林的园林空间概念融入进去,力求打造出精致、优美的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PDF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PDF
苏州古典园林既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的美
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景观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景为要的造园艺术,它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它有一个集中体现的美学特征,就是它凝聚了丰富的情感、
文化和自然景观在一起,并利用各种造园技艺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凝聚性不仅
显示了园林艺术的高超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园林艺术家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敏锐
感觉,展现出了不同世纪、不同区域的园林风格和文化性格。
二、文化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广泛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园林中的布置、建筑、景观和艺术造型,反映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哲学
思想,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和美学理念。
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
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三、艺术价值
苏州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法的艺术品,包含了建筑、园艺、绘画、雕刻
等多种艺术元素。
园林建筑中的精美雕刻、文化陈述、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都是让人们在
欣赏园林时所能领略到的园林艺术品的精髓,它以自然为基础,融合了人文因素,使得人
们可以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和审美乐趣。
综上所述,苏州古典园林拥有深厚的景观、文化和艺术价值,它是人们探究中国传统
文化、品鉴园林艺术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
它既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
在现代时期中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园林艺术形式。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象征,是文人墨客游览的名胜。
它的出现与南宋朱元璋时期有关,宋代苏州园林融汇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中国全局的艺术文化特色和私家园林的准则,兼收并蓄,形成苏州特色的庭园艺术形式,被誉为“江南园林之最”。
从哲学思想角度考究,苏州园林以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把哲学思想融入设计中,将自然、自然和人类相结合,以创造出一种秩序性、和谐性、平衡性的空间体系,象征着上天下地之间的统一和和谐。
从审美角度,苏州园林的审美特色展现在它的设计结构中,古典园林讲究的是精致清雅的空间结构,它把一条小溪、一池水、一片山坡、一片坡地、一排树木、一栋建筑物等放置在一起,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布局和树木的落叶情调,都体现了古典园林独特的美学理念。
此外,苏州园林还有其独特的自然形象。
它不仅结合了自然风景,而且结合了视觉艺术设计,把构造紧凑的花郁之下,组成不规则的空间,以及以诗意的景观结合建筑的美学,无不体现苏州园林独有的美学感受。
总之。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苏州园林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
苏州园林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卷,精巧细腻的构思和精湛的园林建筑工艺,无不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
在如今的环境艺术中,美学的应用成为了当代设计者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从苏州园林中深挖美学的精髓,对我们理解和运用美学在环境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苏州园林的美学精髓苏州园林的美学精髓主要包括了构图美学、空间美学和材料美学。
构图美学是苏州园林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美学元素。
苏州园林以小景相连的布局方式为主要特点,其构图灵动多变、层次分明、曲折回环,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景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这种构图美学不仅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构图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运用的重要手法,给人们带来了宁静祥和的景致。
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苏州园林通过各种布局手法,创造出了虚实结合、远近交错的空间体验,使得整个园林空间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在这种空间美学中,园林的设计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交错,使得整个空间变得丰富多彩,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情感的挑逗。
这也正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所描绘的“一池渌水千古意,万种花枝一时春”的空间美学。
苏州园林的材料美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苏州园林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砖、石、木材以及一些植物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在园林中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建筑景观,同时也是通过材料的纹理、质感和颜色的变化来表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的“虚实相生、妙在枯秀”的审美理念。
这种材料美学的应用使得整个园林显得古朴典雅,给人以一种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感受。
苏州园林的美学精髓包括了构图美学、空间美学和材料美学三个方面,这些美学精髓不仅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精髓,同时也对当代环境艺术的设计提出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二、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在今天的环境艺术中,美学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设计者们所关注的焦点,因为美学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环境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感受和体验。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浅谈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典范,凭借其卓越的美学价值和独特的设计理念,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无疑在苏州园林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苏州园林以其奇幻精巧的景观布局、建筑风格和观赏点的设置,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苏州园林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通过景观的布置、水的流动、绿植的摆放等手法,创造出一个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
这种自然之美不仅使人们感到舒适愉悦,更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的共鸣和敬畏之情。
苏州园林注重细节处理,追求精致和精确。
园林中的雕花、石刻、壁画等艺术品都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精髓,通过细腻的表达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完美。
在苏州园林中,任何一个小小的角落都蕴含着美的独特魅力,这种精致之美无疑是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重要体现。
苏州园林注重线条的运用和空间的划分,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苏州园林中的走廊、亭阁、池塘等构成了独特的空间组成,使人们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流动的美感。
这种空间结构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变化性,更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有序和谐的美感。
苏州园林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植物的选择。
园林中的石、水、植物等元素通过色彩的搭配和对比,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
苏州园林中的种植植物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品种各异。
如碧竹亭的碧竹、留园的红墙绿瓦等,都在色彩的运用上充分展示了美学的魅力。
苏州园林作为环境艺术的代表之一,充分展示了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苏州园林通过景观布局、细节处理、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手法,使整个园林呈现出天人合一、精致完美、有序和谐的美感。
美学的应用不仅使苏州园林成为了人们休闲游览的胜地,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智慧成果。
苏州园林美学
苏州园林美学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苏州园林美学具有独特的魅力,以其精细的构思、精巧的布局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无数人的赞叹和喜爱。
苏州园林美学的核心是“山、水、建筑、人”的有机融合。
园林中的山水是以人工方式创造的,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心的景观设计,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山水的布局要符合地形地貌,以自然为师,形成独特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园林增添了艺术感,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休憩、观赏的场所。
建筑的风格多样,有古朴典雅的寺庙、宫殿,也有精致细腻的亭台楼阁。
而人则是园林中的主体,人们在园林中游览、赏景,与自然和谐共处。
苏州园林美学强调“小而精”的设计理念。
苏州园林的面积较小,但却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
园林的设计精细、细致入微,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假山水池等景观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使人们在园林中流连忘返。
同时,苏州园林也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变化性,通过布局和景观的转换,使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不同的景色和风貌。
苏州园林美学还注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
苏州园林在保持自然风貌的同时,又加入了人工的元素,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工的智慧。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假山水池等景观都是人工创造的,但却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以宜人的感受。
这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使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苏州园林美学还强调“动静结合”的设计理念。
园林中既有静态的景观元素,如建筑、假山等,又有动态的景观元素,如流水、风景等。
这种动静结合的设计,使园林更具生气和活力。
人们在园林中行走、观赏时,既可以欣赏静谧的景致,又可以感受到水流、风声等带来的动态感受,使人们更加愉悦和放松。
苏州园林美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注重意境的营造。
苏州园林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人们,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观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精致的景观和独特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其构成手法多样,包括布局、植物、水景等方面的设计,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苏州园林的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进行分析解读。
首先,苏州园林的布局非常注重对称和对景的设计。
整个园林常常以水面为中心,围绕着水面布置各种建筑和景点,形成了一个互相照应的景观系统。
例如,拙政园中的“映月堂”便是以水面为中心,前后对称地布置了两座建筑,映衬着水中的月亮,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这种对称和对景的布局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了丰富的景观和意境。
其次,苏州园林的植物设计也是其独特之处。
苏州园林中常常种植一些具有寓意的植物,如竹、松等。
这些植物常常被用来象征坚强、长寿和纯洁等品质。
例如,留园中的“东荷园”就以莲花为主题,莲花具有洁净和纯洁的象征意义。
同时,苏州园林中还注重各种植物的搭配和景观的变化,以达到丰富景观和意境的目的。
这些植物的设计使得园林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
此外,水景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苏州园林常常利用水面的反射和倒影来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和意境。
例如,拙政园中的“夏鉴湖”就被设计成一个迷宫般的水面,水面上的亭台、树木和景观在湖中倒映,使得整个景观变得曲折多样,增加了观赏的趣味和深度。
水景的设计让人在园林中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最后,苏州园林还融入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倡导的是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生。
园林中的景观和建筑经过精心的布置和设计,力求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同时,苏州园林还注重追求艺术的极致,力求达到“意境”的境界。
园林中的景观和意境不仅是对自然的再现,更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体现。
这种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赋予了苏州园林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总之,苏州园林通过布局、植物、水景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的构成手法,创造出了独特的景观和意境。
关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
关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园林以它独特的美学思考和创造手法,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
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主要有四个方面:虚实结合、山水融和、藏与显、小品用境。
这些思考方式使苏州园林成为一种精致、独特而又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
首先,虚实结合是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
虚指的是园林的空间感,实指的是园林的实体建筑。
苏州园林常常通过布局和设计,使园林的真实空间和幻想空间相结合,给人以虚幻感。
比如,在苏州园林中,人们常常能够看到构造巧妙的假山和水景,这些景致使得园林的空间感增强,给人以虚实结合的艺术感受。
其次,山水融和是苏州园林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而苏州园林则以山水为主题进行设计和建造。
苏州园林常常将山水元素与园林建筑融为一体,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山水的美妙和自然之神奇。
比如,在拙政园中,山水元素的运用非常巧妙,菱花池和曲桥相映成趣,使人们仿佛进入了一幅山水画中。
再次,藏与显是苏州园林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思考。
苏州园林常常通过布局和设计,将一些景致藏匿在园林中,只有当游人具体参观时才会显现出来。
这种方式使人们对园林的探索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比如,在留园中,有很多秘密通道和隐藏的小路,通过探索这些通道和小路,人们才能够发现一些隐藏的美景。
最后,小品用境是苏州园林美学的又一重要特征。
苏州园林常常通过小品的安排和摆设,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雅致、小巧而富有细节的风格。
小品可以是花卉、假山、雕塑等,它们的存在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生动和活泼。
比如,在拙政园中,有很多小品如假山、栏杆和花卉,在园林中点缀的非常恰到好处。
总之,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包括虚实结合、山水融和、藏与显、小品用境等多个方面。
这种思考方式使得苏州园林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苏州园林将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舒适、平和而富有内涵的园林体验。
《苏州园林》的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的美学分析原标题:苏州园林意境之美散文家曹聚仁先生《吴侬软语说苏州》中写道:有人说苏州才是古老东方的典型,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苏州,这座浸润在两千多年文化之河的锦绣之城,是世界水城的典范!苏州园林,就是孳育于大吴胜壤的富贵风雅之花;三千年岁华可读,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精英恪守的冰霜松柏之操、累积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摄生智慧、沉潜着滋养心灵的营养、展示着中华民族建筑的辉煌。
基于东西方哲学基础上的本源性差异,渊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而渊源于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西方文明则以“天人相分”为哲学基础,从而形成对自然美认识的根本性区别。
位于“热带大陆”的古西亚和古埃及,属于游牧和商业文化,是西方园林之源。
90%以上的沙漠,惟有尼罗河像一条细细的绿色缎带,所以,古埃及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绿洲情结”;尼罗河泛滥退水之后丈量耕地、兴修水利以及计算仓廪容积等需要,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古希腊继承了古埃及的几何学。
哲学家柏拉图曾悬书门外:“不通几何学弗入吾门。
”因此,“几何美”成为西亚和西方园林的基本美学特色;基于植物资源的“内不足”,胡夫金字塔和雅典卫城的石构建筑,成为石质文明的最高代表;“政教合一”的西亚和欧洲,神权高于或制约着皇权,教堂成为最美丽的建筑,而“神体美”成为建筑柱式美的标准……位于全球最大陆地的中国,养育出礼制法规齐备、温文尔雅的农耕文化: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即儒家文化的物质基础,质朴、现实;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成为楚文化即道家文化的物质基础,飘逸、浪漫。
钱穆先生说:“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农耕文明不追求外在刺激,希望过恬淡、安闲、自在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对天地自然界有深厚感情,对家庭亦感情深厚。
所以,“长城之内”的农耕区,“在西方学术人士的心目中,整个中国就是一道高墙里面的大花园”,人们徜徉在日涉成趣的园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涵泳、品味人生。
关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
关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它们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园林被视为自然与人造的完美结合,是追求和谐、平衡和美的表现。
在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中,有几个核心的概念:景的构思、布局的安排、意境的表达和自然的体验。
首先,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中,景的构思是非常重要的。
景是指园林中的景色和场所,如湖泊、山峦、小桥、流水等等。
通过景的构思,园林设计师创造出一系列美丽的景观,呈现出自然的美丽和人工的智慧。
在苏州园林中,景的构思通常是以一种有序的方式进行的,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美丽画卷。
同时,景的构思也注重对四季变化的考虑,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丽。
其次,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中,布局的安排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布局包括了整个园林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苏州园林中,布局通常是以“以小见大”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小的花园和景点,展示出整个园林的美丽。
同时,布局也注重对空间的分隔和划分,使不同的景点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秩序感。
布局还注重对人们的流线的指引,使游客能够顺利地游览整个园林,欣赏各种美景。
再次,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中,意境的表达是重要的一环。
意境是指园林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苏州园林中,意境通常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呈现的,旨在引起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联想。
经过园林设计师的精心设计,苏州园林中的每一个景观都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通过景色、结构和植被的选择和搭配,苏州园林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和和谐的美感。
最后,苏州园林的美学思考中,自然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园林设计师通过园林的布局和景观的选择,使游客能够亲近自然,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在苏州园林中,有许多人造的景观和建筑物,但其设计都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通过山石、水池、花草等自然元素的运用,苏州园林营造出一种恬静、宜人的氛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温暖。
苏州园林的造景艺术
对景: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 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但不 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 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 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 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 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 景最为常见。
障景,其构景艺术意识来源于“欲扬先抑,欲 露先藏”的匠意,起着抑制视线且又使阴道转折 的屏障景物的作用,多设于景区入口或空间序列 的转折引导处。处理宜有动势,宜高于人的视线, 形象生动,构图自由,景前应有足够的场地空间 接纳汇聚人流,并应有指示和引导人流方向的诱 导景观。苏州古典园林入口处障景的处理,有山 石、植物、景墙等等多种方式,已成为苏州古典 园林造园处理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狮子林中的 问梅阁,在折桥上观看问梅阁时,假山和花木遮 挡住部分视线,但同时问梅阁的翘檐又露在空中, 吸引着游人的视线。这种“欲扬先抑,欲露先藏” 的手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体现了苏 州园林含蓄的设计风格。退思园的假山及眠云亭、 怡园的锁云轩及周边山水以及沧浪亭水景都是同 样的道理。
框景——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去采收 无限空间的局部画面的构景手法。在中国 古代园林中,多采用建筑物的门框、窗框 或亭、楼阁外廊的柱与檐、栏构成的方框 构景。框景的艺术效果不局限于对某一局 部景观的突出,还能观赏者角度的变换造 成景致的变换,以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借景——借景多是立面景观的构景方法。就是将 园外甚至远方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立面 景观中,使之景深增加,层次丰富,造成在有限 空间看到无限景致的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也是以 围墙环绕,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然而不管多 大规模的园林也只是地表环境中的一个局部,都 是处于外界环境的包围之中。这种自我的封闭如 果不在构景中给以掩饰和突破,就会使人产生狭 小的感觉,而降低景观的美感强度;外围的景观 若与园内景观在立面上不协调,也会因其结构的 混乱而造成美感强度的降低。因此如何将园内外 的景观组合好,影响着全园景致的整体效果, “巧于因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得恰到好处 就是对生境、画境、意境的最好统一。
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以拙政园为例
3、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构 成原理
(1)空间组织:空间组织主要通过巧妙的地形利用、路径规划和景观设计 等手法来实现。在园林建筑中,这些手法使空间呈现出连贯性和层次感。
(2)空间比例:空间比例是指园林建筑中各要素的相对大小和位置关系。 通过合理的空间比例设计,可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
(3)空间透视:空间透视是指通过景观要素的排列和组合,使游者在不同 的视点上感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
二、文化艺术
拙政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内涵。在文 学方面,拙政园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题词和诗作,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 古原草送别》、清代文人沈复的《浮生六记》等。这些题词和诗作不仅为园林增 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为我们解读园林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
在书画方面,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充满了书画艺术的元素。园中的石雕、 木雕、砖雕等工艺品,以及山水画、花鸟画等壁画,都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的精湛技艺。此外,拙政园还是许多著名画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如元代的黄公望、 明代的文徵明等。
总之,苏州园林的景观学价值无与伦比。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 人类共同的财富。通过深入了解和发掘苏州园林的景观学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 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苏州园林在现代社会中的 运用途径,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基本内容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其精巧雅致的景观设计以及独特的文化内 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在这些园林中,拙政园以其广阔的规模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 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本次演示将通过分析拙政园的景观学特点,带领读者了 解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背景。
在园林布局方面,拙政园采用了一系列错落有致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使得整 个园林充满了层次感和动态感。建筑造型方面,拙政园的建筑多采用轻盈、优雅 的曲线造型,如蜿蜒的回廊、精美的檐角等,既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特色,又赋予 了园林更多的艺术气息。在色彩搭配方面,拙政园以清新淡雅为主,通过不同的 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浅谈苏州园林的造景艺术
中国园林赏析——苏州园林作者:关键词:园林;苏州园林;美学摘要: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
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本文就苏州园林阐述它的造园艺术与景观特点。
一、苏州园林景观和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1)园林特色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丰富。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有人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园林作为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品,是博大精深的。
(2)苏州园林的景观创作呈现出一些自身的特征。
苏州园林的景观创作特征a)景观诗意化——苏州园林景观创作深受中国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多以诗为题,以画为本。
一般园主能诗善画,文化修养很高,许多园林又都是在文人画家参与下经营的,因而无论是园景立意、构思,还是布局、细部处理,都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园林景观,渗透着山水诗、山水画的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犹如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和一曲“凝固的音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首先,布局是《苏州园林》的核心之一、园林的布局是通过对空间的划分和组织来实现的。
苏州园林的布局十分精致,巧妙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打造出丰富的景观。
例如,园林通过设置回廊、廊桥和水面等元素,将整个园林分为多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氛围。
同时,园林还通过设置转角、弯曲和虚实结合等手法,增加了游览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游览者在园林中能够获得不同的视角和感受。
布局的精心设计使游览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体验到更多的景观和情感。
其次,景观是《苏州园林》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景观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包括了建筑、植物和水景等。
苏州园林的景观以其纯净、雅致和恬静的特点而著名。
园林中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如亭、楼、榭等,这些建筑与周围的植物和水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同时,园林中的植物布置也很考究,如常见的假山、花坛和草木等,它们通过精心的摆放和修剪,将园林打造成一个颇具诗意的世界。
水景也是园林的重要景观之一,它包括了池塘、湖泊和溪流等。
这些水景通过设置石桥、石阶和石舫等元素,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感,使游览者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水的流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交融。
景观的多样性和和谐性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特点。
最后,建筑是《苏州园林》的精华所在。
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美学的核心,它既是景观的一部分,也是游览者停歇、欣赏景色的场所。
苏州园林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雕刻技艺而闻名。
建筑采用了红墙、翘角等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它们既凸显了建筑的庄重和典雅,又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和谐统一、建筑的精致雕刻和造型也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游览者可以在建筑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建筑的精心设计和材料选择也让园林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总之,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多样的景观和精美的建筑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作。
它通过布局的巧妙设计、景观的多样性和建筑的精致雕刻,吸引了众多游览者的注目和赞叹。
苏州园林的构景方法
苏州园林的构景方法我折腾了好久苏州园林的构景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真的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苏州园林美,但到底为啥美,那些构景方法我是一窍不通。
我想着先从布局入手吧,就像搭积木一样,得先规划好格局。
我发现苏州园林特别讲究主次分明。
就好比一个集体照,肯定有主角有配角,园林里也这样。
比如说拙政园,主建筑那是相当突出,其他的小亭小阁啥的就是陪衬,这样就很有层次感。
然后我觉得空间利用可复杂了。
我也试着自己在纸上画画看,结果失败了好多回。
但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苏州园林擅长用借景这种办法。
它就像是把别人的东西借来当成自己的装饰一样聪明。
园林中的窗子就像一个个画框,透过这些“画框”,把园外的景色借到园内,仿佛把远处的山啊,附近的河啊都给揽进自己的院子里,特别奇妙。
我自己还特意跑到园林里,站在窗子前看,那感觉就像看一幅会动的山水画。
还有那个藏露相间的方法,我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琢磨出来的。
我刚开始不懂园林里的小路为什么要拐来拐去,有的地方堆个小山或者种一排树挡一挡视线。
后来我明白了,这样就像捉迷藏一样,把想给人看的景色藏一藏露一露,让人充满好奇心。
如果一下子全展示出来,那就像一个人把所有家底都亮出来,一点神秘感都没有了。
对于隔景的方法,我也做过不少尝试。
比如说用围墙、栏杆之类的隔开不同的区域。
园林里有些围墙不是完全封死的,上面有镂空的花窗,这样既隔开了空间又有通透的感觉,就像我们在家里挂个珠帘,既能分开卧室和客厅,又不会显得太死板。
不过嘛,我也有不确定的地方。
比如说园林里有些石头的摆放,我知道肯定是有门道的,但具体怎么遵循美学原理,我还得再研究研究。
这里我就建议大家要是想深入了解构景方法,可以多到苏州园林走走看看,对比不同的园子,再看看导游手册或者听导游讲解,自己再静下心来思考思考,这样会收获更多。
反正探求苏州园林构景方法的过程就像一场冒险,会有失败也会有惊喜。
形容苏州园林的介绍
形容苏州园林的介绍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瑰宝,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这里汇集了江南水乡的优雅与韵味,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建筑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巧布局:苏州园林善于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巧妙的布局,营造出山水田园的景象。
园中建筑、山水、植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2. 水景为主:苏州园林以水为主题,水面占据了园林的大部分空间。
水池、溪流、瀑布等水景与亭台楼阁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风光。
3. 借景造景:苏州园林善于借助周围的自然景观,将其引入园中,使园林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美。
4. 寓意丰富:苏州园林中的建筑、景点都富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如拙政园的“荷花三弄”、“十八学士”等景点,都是寓教于乐的典范。
5. 艺术融合:苏州园林是诗、书、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之,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游览苏州园林,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作者:聂雅丽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9期摘要:人类营造园林,是基于理想生活与自然融合协调,优美人居环境的实用要求。
因此,在当代研究借鉴古代园林艺术的造景艺术对于造景设计是尤为重要的。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苏州园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
苏州园林的主要理想是“天人合一”,它综合了山水意境的自然美,采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以中国传统古典意境的美学思想为指导,在方寸之间的空间内巧妙安排山石树木,亭台、楼阁、小桥,使苏州园林成为富有生境、画境、意境的艺术效果。
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乃至世界园林艺术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苏州园林;造景;艺术思想;美学;价值意义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46-02一、苏州园林概述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它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苏州园林的美具有独特性,它不仅体现在有山,水、植物、建筑构成的自然美和谐美之上,且体现在其所体现的意境美上。
从总体上讲,苏州园林的美具有了自然美,而且更胜于自然美,充分的将“天人和一”的道家思想,融合到了园林的建筑之中,使园林的自然美和建筑美,人文美和谐统一起来,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故而在我国的园林史上独具一格。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罗绮...”唐诗里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显示出苏州很早就是一个宁静而富足的城市。
苏州园林它传承了我国悠久文化的诸多方面,品读观赏苏州园林,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次再访,也是一次美的历程。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它的艺术风格别具一格,以小中见大,因地制宜和充满山水意境的设计美而著称,它对中国后代园林的造景设计都有重大影响。
苏州园林是一种既有居住功能,又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苏州园林在设计的时候,一方面将建筑、楼阁、泉石花木、山水处理的和谐统一、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则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的风景。
通过各种借景手法,使园景达到小中见大,以小胜多,在有限空间内获得丰富的景色。
二、苏州园林艺术的主要造景手法1.园林中廊的造型艺术苏州园林的“廊”是中国古代园林中常用的“虚空间”或“灰空间”建筑形式,一般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构成。
曲廊在苏州的各处园林中是十分常见的,它是园林建筑和自然绿地间的过渡空间,具有可长可短,可直可曲、随形而弯、依势而转的特点,造型别致,高低错落。
廊的作用是使游人在其间可行可歇、可观可戏,从而可以让游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园林,且增加了观赏角度,给人更多的欣赏层次感。
2.园林中桥梁的造型艺术苏州造型园林中的桥,除了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行走,连接交通功能,与此同时园中许多造型优美、位置恰当的桥,构成了著名的风景点,且造型变化非常之丰富,有平桥、曲桥、拱桥、亭桥、廊桥等等。
其中,小桥以平桥为主,常贴近水面布置,以取凌波行走之势;中园常以曲折之桥跨越水面,增加水面的空间层次;大园则多将桥处理成独立的景观建筑,成为园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园林中桥的造型不同,材质不同,共同构成了园林景观艺术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3.园林中楼的造型艺术在苏州的古代园林中,楼的造型独特,形式多样,楼与楼之间,往往相互呼应、互为因借。
园中之楼大都离中心较远,这既便于人们从高处俯察全园,并向园外借景,又可以丰富观景视角。
苏州园林中的楼,多数体态轻盈,线条流畅,这些楼阁与周围的景物、楼阁相互呼应,互为对比,又加深了自身的特点。
如拙政园香洲、怡园画舫斋凭水景显得清纯平和。
楼的倒影,景的倒影,相互交眏,别有风情,给人以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和谐美妙之感。
4.园林中叠山的造景艺术“咫尺山林,多方胜景”。
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间的局限性,典型地再现了自然山水之美,而又不落人工斧凿的痕迹,这是苏州园林里叠山的重要特点。
苏州园林古代造园家就取法山水画“咫尺万里”的写意手段,堆土叠石,模写山川,对空间进行自由的收缩。
园林设计利用不同的形式、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5.园林中水的造景艺术苏州地区河港纵横,湖泊星罗,用水之便得天独厚,因此凿池引泉一直是苏州造园的一大特色。
由于人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在许多著名的园林中,建筑都依水而建,水特有的纯净之美,流动之美、虚涵之美,纹理之美给园林添加了许多灵动之美和意境之美。
纵观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分散与集中两种形式,从形态上有动、静之分。
苏州园林大小有异,园中水池聚散有别,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水面在园中处理手法多变,使得园林意境深远且隐隐体现出道家清净,无为,不争的思想,水景不仅宽阔了游人的视野,而且使整个景观整体性更强。
6.园林中植物的造景艺术植物是园林重要的造景因素。
苏州园林中植物的造景作用是多方面的。
作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花木配置上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统山水画上得到启发,造型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布置手法为依据,营造了处处如画的园林风格;景观用材苍松细柳等刚柔并济,树叶形状的疏密变化,大小对比,色调明暗,花木时节的不同等等构成了四季不同的景色,位置不同景色不同的视觉感受;以及苏州园林中许多建筑物长以周围花木命名,以表达景物的特点和寓意,这些无不体现出园林的建造者的匠心独用之意。
三、苏州园林主要造景美学思想解析1.山水意境自然观自然美是园林富有“意境”的源泉和前提,山水花鸟、春夏秋冬、晴雨雾雪......这些都是园林主人们所崇尚所醉心得自然和生活。
所以,山水成为园林自然美必不可少的要素。
苏州园林在园景形象中创造诗画意境,贯注园主的审美情感于自然景物,运匠心于山池花卉之间,注情感于亭榭峰石之上,如《园冶》中所精辟概括的那样:“片山多致,寸石生情”。
苏州园林的优秀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它不仅具备了自由变幻的园景要素及其趣味的形式美,而且其中包含着大量诗情画意。
所以说,山水意境是古人园林审美感受中的最高层次,往往包含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人生感、宇宙感。
2.苏州园林“天人合一”的思想苏州园林的住宅和园林布局充分体现了人与水的亲和力。
柔美、灵动的水,不仅仅是自然生命的源泉,也是情感幻想的源泉。
水的灵气秀美成为构景必不可少的要素,许多建筑又依水而展开,或穿宅而过、或相得益彰,充满了艺术美感,蕴含了无限情趣。
历代文人墨客诗文里的“小桥、流水、人家”那种如诗如画的意境,“门前石街人履步,屋后河中舟楫行”的景观,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也是苏州园林产生、发展、成熟、臻至纯美的文化土壤和根基。
3.苏州园林与隐逸思想苏州园林文化中带有隐逸的思想,如船舫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隐逸文化的一种载体。
在“学而优仕则”的封建社会里,年轻之时,满船诗书,等蟾宫折挂后收拾行囊驾一叶扁舟隐逸于江南园林中,园林画舫的更深层意境便涵纳在其中。
虽然这种意境不可能独立存在,但它们融在园林的山水、建筑、花木中,融在空间布局中,融在诗词歌赋中,融在游赏者的心境中,虽含蓄却绵长。
他们将园林看精神家园和休憩避世之所,但避世却不离世,身处其中却能志在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隐逸思想。
四、以苏州拙政园造景为例赏析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内东北,于明正德年间开建,历代园主后又修建,其真意多是通过园林艺术来表明他们的官场失意,并非“为政殆有拙于岳者,”乃是因为知音不遇,名君不逢,借以抒发自己对朝政的不满之情,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君子品德、归隐之乐。
沿袭明代基础的拙政园中部是精华所在,面积约13000平方米,水面约占三分之一。
拙政园中的园景由其主要几个景点所组成,例如园内的远香堂、盆景园、倚虹亭、兰雪堂、梧竹幽居、小沧浪与清华阁等。
纵观园中部布局,池水为中心,水面有聚有分,其聚处如远香堂北面以辽旷见长,分处如小沧浪一带则以曲折取胜。
整个水面既有分隔变化,又彼此贯通,互相联系,并在东、西、南留有水口,伸出如水湾,有深远不尽之意。
园内建筑大多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向四面透空,以便尽收山水之色。
空间划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房屋而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拙政园又是苏州园林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
其中心思想内容是“拙者之为政”,其目的是“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
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观,造景设计应用了了我国古典造园理论中的处理手法,如借景、隔景、分景、等组织安排,形成了虚实相见、小中见大、和谐对称又整体统一的观景效果,它们既科学合理,又别具风格,既布局奇巧,又充满诗情画意,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立体的画,流动的诗”这一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令游人流连其中,美不胜收且乐趣无穷。
五、结论苏州园林的造景设计充分总结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手法来进行造景设计,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特点,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创造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也反映了古代造园师的智慧和心血,创造了“城市山林”的居住生活空间,既提供了实用的居住环境,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是集材料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的艺术作品,这也奠定了苏州园林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所以,学习探讨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和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有价值,学习研究苏州园林的造景设计,不仅能使我们解了古典园林文化的内涵,感受其独有的景观特点,也为我们现代造景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1]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2] 衣学领,周苏宁.沈亮等著.苏州园林魅力十谈[M].上海:三联书店,2010.[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4]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陈芬芳.江南私家园林空间量化分析[D].天津大学,2012.[6] 何佳.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7] 方剑娟.苏州园林文化思想及艺术表达复杂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