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小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统计一词的含义二、统计的研究对象、特点三、统计的职能

四、总体和总体单位五、标志与标志表现六、统计指标及其分类七、变量的涵义及其分类一、统计一词的含义

“统计”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最基本的特点。(2)总体性(3)具体性

三、统计的职能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监督职能

四、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3、总体和单位的关系

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就不存在;没有总体,也就无法确定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转变,它们是可以转换的。

五、标志和标志表现

1、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例如:姓名、性别等都是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例如:工龄、工资水平等都是数量标志。

2、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上的具体表现。

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

数量标志表现又称标志值,只能用数字来表示。

总体单位、标志、标志表现三者的关系

1、总体单位是单位标志的承担者,单位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2、单位标志是统计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是统计调查所得的结果,它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六、统计指标及其分类

1、统计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

2、分类

(1)按照作用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按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又称总量指标,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例如:全国人口数目、国内生产总值、总成本等等。

▪质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例如: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等等。

七、变量的涵义及其分类

变异: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存在的差别。

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或由可变的数量标志构造的各种指标。

连续变量:变量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数值,它必须用测量或度量取得数值。例如:身高、体重、粮食亩产量等。

离散变量:变量的取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形式,可以用计数的方法取得数值。例如:学生数、设备台数、企业家数等。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二、统计调查的分类

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一、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1、调查对象是指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统计总体。

2、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

3、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二、统计调查的分类

1、按收集资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2、根据被调查研究总体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研究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普查就是一种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研究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非全面调查。

3、根据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经常性调查是随着被调查研究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

一次性调查是指间隔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登记的一种调查。

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最常见的物种调查组织方式分别是: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1、统计报表: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普查:指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3、重点调查:指在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指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很大的单位。

4、典型调查:在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式。

5、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具有的优越性: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统计分组的种类二、统计分组的过程三、组中值的确定

四、频数和频率五、向上和向下累计六、统计表的种类

一、统计分组的种类

1、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2、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3、按每组变量值是否存在变动范围可以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二、统计分组的过程

1、确定全距:R=最大值-最小值

2、确定组数和组距;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3、确定总体单位的归属;遵循“不重”、“不漏”和“上限不在内”的原则。

4、绘制频数分布表。

三、组中值的确定

1、闭区间

组中值= 2、开区间

2

下限上限

组中值= 或组中值=

四、频数和频率

1、频数:各组所包含的单位数。

2、频率: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 频率=(该组次数/总次数)×100% 五、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

1、向上累计:把变量值按照变量数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的过程;

某组的向上累计频数(频率)等于该组和该组之上的所有组别的频数(频率)之和。

2、向下累计:把变量值按照变量数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的过程;

某组的向下累计频数(频率)等于该组和该组之下的所有组别的频数(频率)之和 六、统计表的种类

根据统计表中的主次是否分组以及如何分组,可以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 简单表是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

分组表是主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分组表用来揭示现象不同类型的不同特征,研究总体的内部构成,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复合表是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复合分组的统计表。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总量指标 二、相对指标 三、平均指标 四、变异指标 一、总量指标

1、定义: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表现为绝对数。

2、分类:

(1)按反映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2)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上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如产品产量、社会零售商品销售额等都是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状况的总量。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额、外汇储备额等都是时点指标。 二、相对指标 1、结构相对指标= 2、比例相对指标=

3、比较相对指标=

4、强度相对指标=

5、动态相对指标 =

2

邻近组组距

上限-2邻近组组距

下限-

总体总量

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甲单位某指标值

同现象的总量指标另一种有联系而性质不某种现象的总量指标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