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评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书声琅琅的语文课
——评《盘古开天地》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张滨雁有人说::“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

”是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读为本。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们知道《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这样的课文适合朗读,而纵观本节课的教学,陶老师也的确在读上做足了文章。

一、以读为主线组织教学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陶老师课堂上的几次读书:
(初读课文)
*自由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可以和同桌互相考一考,学一学。

*接力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精读课文)
*让我们读一读2、3小节,找一找,想一想,你从这些反义词中,想象到了什么?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所想象的画面。

*再读课文2、3节,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哪些词语或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说说感受。

*引读第4节,盘古所创造的哪些景物是你喜欢的,请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课堂上,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减去了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上。

这种“以读代讲”的方式,使情感落到了实处,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边读边想象,达到“以声传情”
课的伊始,陶老师要求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盘古开天地的画面。

老师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直接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中。

这样做可使学生闻其声,悟其情,促进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情景共鸣。

后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陶老师又引导学生:“‘轻而清”你想象到了什么?‘重
而浊’你又想象到了什么?你来读一读,怎么用朗读把轻和重分开?”如此,在读中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再通过朗读表现课文的神奇、美好,学生就很容易被课文所感染。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展示个性化的朗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在精读课文时,陶老师要学生再读课文2、3节,看看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哪些词语或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说说感受。

后来,又引读第4节,问:你觉得盘古所创造的哪些景物是你喜欢的,请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这两处都是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再做出的朗读指导。

这样学生在有所感悟和思考后,读得就极富有个性化,读出了自己的体验、感悟,而且学生还能受到彼此之间的情感熏陶呢。

课堂是不完美的艺术。

所以,针对这节课,我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1、理解“轻而清”和“重而浊”,老师先让学生想象会是什么东西,这样去感受是好的。

不过,我觉得是否最后应回到课文中各指什么来再次理解。

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不至于游离于课文之外。

2、课文第3节通过盘古顶着天,蹬着地等动作,体会他要花很多力气,是很累的。

我认为靠单一的说和读,似乎学生还很难感受到这种累,这种精神。

是否可以在学生找出“顶着天、蹬着地”的动作时,先让学生看课文的插图,原来就是这样的动作。

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起立,分开脚,举起双手,也做书上的动作。

让学生举一分钟左右,采访学生刚才有什么体会。

最后,老师再说,你们刚才空手都这么累了,可盘古呢?头顶着天,脚使劲蹬着地,这样,不是一天、一个月、一年,而是过了不知多少年,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

我想这样情感更到位些吧。

3、读第4节后的说话,“盘古还为我们创造了什么?”假如老师能在前面学生朗读时注意到点拨“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类型的妙用,再让学生在说话时,也能用这类的词语。

那么,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训练就能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自己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潘老师和大家指正、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