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0.(25分)(1)表现:思想文化上:诸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科技文化上: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并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中华(或儒家)文化圈形成;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文化对欧洲有一定的影响。

(9分,任意一点3分)原因:兼容整合、交流互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巩固发展;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科技文化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4分)(2)新文化运动利用意图西方文化扫除中国传统文化来实现民主政治;但过于强调西方文化的有效性,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6分)(3)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

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改革开放。

文化教育:大力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外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增进了解。

(6分,任意一点2分)41.(12分)示例:论题:明清两位皇帝的表现不同,但实质都是君主专制的强化。

(3分)尽管表面上看万历皇帝不管朝廷的政事,但实际上仍控制内阁掌握了决策权。

(3分)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制度,通过南书房,以及后来的军机处,使得皇权空前强化。

所有国家大事都有皇帝亲力亲为,“勤劳”也在所难免。

(3分)因此,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以空前强化。

(3分)44.(15分)(1)理由: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要求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倡新学,抨击封建思想,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6分)(2)特点:“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或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并存)。

(4分)评价:将外国优秀文化与本国优秀文化相结合是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3分)同时也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2分)45.(15分)(1)变化特点:同盟国和轴心国军费总量都得到增长;同盟国由落后变为领先;美国的增长量最大;德国投入的军费总量在轴心国中的比重最大(9分)(2)原因: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北非战役的失利刺激了军费增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的激烈较量(6分)46.(15分)(1)观点:①主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的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②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③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

陕西省西安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

”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

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A.地方吏治废弛 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C.君主专制加强 D.试图重建礼乐制度25.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26.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

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B.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 C.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 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27.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这说明程朱理学A.重在经世致用 B.蔑视君主权威 C.追求普遍真理 D.实质虚伪教条28.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买办”被视为洋商之奴,唯知奔走奉命,为世人所不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买办”却成为许多留学生和下台的外交官员的首选职业,连不少政界名流都争相与他们交往。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B.买办在中外贸易中的作用增强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29.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4.西欧中世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众多大领主分封的中小贵族可能会不接受最高王权的管辖。

类似的情形,在我国西周时期A.可能出现,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间接控制天下B.可能出现,地方百姓只服从自己宗族长的管理C.不可能出现,周天子对臣属具有绝对的控制权D.不可能出现,周天子与臣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5.唐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

"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

这说明A.唐政府重农抑商,遏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唐代对市场的严格管理维护了市场秩序C.唐代坊市制度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D.唐代对市场管理遵循了商品的价值规律26.“梅兰竹菊这四个节操的象征物,也越来越多的被男人用作女性的名字。

”与此现象有关的是A.天人感应B.文以明道C.存天理,灭人欲D.明学术,正人心27.中国古代社会地方执法是由地方官员进行的,地方官员往往就是制度的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

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A.人治为主,法律为辅B.外儒内法,济之以道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法律为主,人治为辅28.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

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

到道光19年(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

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A.实行闭关锁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B.农耕经济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增大C.中国被迫开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D.鸦片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29.“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

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

”这说明王韬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C.武装暴力,革命救国D.实业救国,商战富国30.1863年,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以普丹正在欧洲交战为由,在天津大沽口外捕获三艘丹麦商船。

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新余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先秦时,王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最高代表,利用国家机器来控制宗教,使之为自己的统治服务。

但是,一旦有人将祖先、上帝搬出来,王有时还是不得不忍让三分。

这反映出当时()A、宗教的权力处于君王之上B、宗教是国家统治的抓哟形式C、宗教制度被奴隶主贵族接受D、宗教还未完全与王权相结合2、著名史学家何忠礼先生曾指出:“在唐朝选官制度中,除科举制外,公卿大臣也有权公荐举人,考试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做官的唯一标准。

”据此可推知()A、科举制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B、士族门第的特权有增无减C、科举制初立时考虑协调政治矛盾D、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3、“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务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阳阴;此之谓能配天。

”该思想提出者是()A、荀子B、韩非子C、秦始皇D、董仲舒4、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待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A、草市B、市镇C、夜市D、街市5、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內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

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文明的冲击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政府的腐朽统治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6、据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中国国内市场四大类商品货值所占比重如下表,它反映出该时期()A、列强在华势力减弱B、经济结构得到优化C、传统生产方式稳固D、官僚资本迅速扩张7、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

河南省新乡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新乡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商袂变法图强后,出现了大量客卿效命于秦国的局面,秦人在君位继承问题上向来多是“择勇猛者立之”这说明当时秦国A.保留了浓厚的部落制度残余B。

宗法制基本遭透到破坏C.地处偏僻未受中原文化的影响D.血缘亲疏观念淡薄25。

据史料记载,广州、博罗、四会等附近有大城,有市、官员和机构对陶瓷贸易进行管理,而且三地都处江边,四会则控制着现在的佛山、南海、高明、三水等地,是西北江的交汇处,也是货物流通的枢纽。

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交通枢纽对商品集散地的重要性B.广东与中原的经济往来频繁C。

官方对商品贸易进行严格管理D。

广东瓷器经河道运输至中原地区26。

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统治者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B。

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及教训27.王阳明将“乐,看作是“心之本体”,圣人和“常人之所同有”,但是常人却不能做到“真乐”,反而很“忧苦”.这反映其心学思想是A。

“万恶心生,苦乐天定”B。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C.“是非之心,不虑而知"D.“物由心定,事由心生”28.1926年,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指出:“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

”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又的力量。

”这反映出毛泽东A.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B.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C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D。

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9。

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战时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国货税率,普通用品为5%,非必需品为10%,半奢侈品为15%,奢侈品为25%。

2017年郑州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郑州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郑州市2017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丧服之大纲四:曰‘亲亲’,曰‘尊尊’,曰‘长长’,曰‘男女有别’。

”这表明周朝A.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并推行B.通过强化等级秩序维护中央集权C.通过规范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D.宗法制下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25.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

这一制度A.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B.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C.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D.瓦解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26.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下列观点与此相悖的是A.“天之立君,本以为民”B.“受命于天,既寿永昌”C.“君臣友朋,相为表里”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27.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28A.率先成为通商口岸的地区贸易量增加B.中国对英国的贸易由出超转为人超C.19世纪中期中国外贸中心转移的趋势 D.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29.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写文章称:“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训为勤,不过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在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

”该文章A.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 B.作者目的在于减少新文化运动的阻力C.批评了时人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态度D.表明传统文化力求保持自身的优越性30.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四项保证: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其中“天定”的是A.分封远近 B.爵位高低 C.殷周成败 D.嫡庶亲疏25.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

这一变化说明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C.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26.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

这反映了宋代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宰相权力更加削弱C.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D.官员选拔日益严格2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问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日的。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28. “近数十年,士大夫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风气实定公开之。

”材料反映的“风气”是指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经世致用 D.尊孔复古29.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仪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表明王韬A.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 B.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D.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30.在梁启超、严复的历史叙述中,国人“自为牛马、自为奴隶”“畜根奴性”,儒家“仁政”完全过时,“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

这些叙述最类似于A.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 B.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C.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批判 D.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潮31.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找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

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

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致于无欲;但绝不准人寡情、绝情以致于无情。

这表示儒家思想A.主张成立礼乐制度B. 深受宗法制的影响2. C.认可感情的踊跃性 D. 倡导人文理性精神3.【答案】B4.5.6.7.8.9.10.11.12.汉宣帝曰:“庶民所以安其困里而亡惋惜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太宗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县令尤其亲民,不行不择。

”明太祖称:“府州县官,民之师帅。

”因而可知A.汉唐明三代出现的地方良吏B. 古代统治阶级加强对县官的管控最多C.皇帝视地方官为治国的重要D. 封建时代各级地方权利僭越中央帮手【C答案】占卜与风水在中国发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主要原由是A.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B. 社会混乱,瘟疫战争不停C.理学流行,儒家思想流行D. 帝王倡导,佛道宗教流行A【答案】【分析】占卜与风水早在商周期间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宋朝才广为流传。

剖析原由,能够得出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的流动,所以占卜微风水使得人民在心里追求宽慰和解脱,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社会动乱常常没法顾及文化方面的发展;C选项错误,理学思想不尊敬占卜微风水; D选项错误,宋朝佛道宗教其实不是很流行,且帝王也未有倡导。

4. 康熙皇帝亲身编纂指导的《御制百家姓》,以孔、孟开头,“孔师阙党孟席齐梁。

”这反映出A.满洲贵族权利日趋衰微C.对汉族儒家文化的尊敬B. 认可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D. 孔孟成为人数最多的姓氏【答案】C【分析】《御制百家姓》中以孔孟两姓作为开头,而不是以自己家族姓氏作为开头,表现出对孔子和孟子的绝对尊敬,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康熙帝时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B选项不可以从资料的出这样的结论;D选项没有理解资料的含义。

5.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刊行的广告量.据下表推测A.传统的生活物质被洋货取代B.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C.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为发达D. 重庆地域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答案】D【分析】从表格中能够看出上海的《申报》洋货商品的广告量显然多于重庆的《商务日报》,这说明重庆地域民族工业的发展弱于上海,所以此题选择D选项。

广东省揭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精品

广东省揭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精品

24.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

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

这反映了A.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B.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C.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D.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25.西汉初年,对于汉朝的建立,社会普遍接受群雄“逐鹿”,刘邦捷足先登的解释,强调“人力”竞逐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汉初年,“天命兴汉”说完全取代“逐鹿”说成了社会主流观点。

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天命”说于董仲舒儒学B.官方意识形态由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C.是论证汉朝统治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需要D.反映西汉政权由盛转衰26.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汉兴,海内为一。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

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对此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西汉货币经济发达B.重农抑商政策没有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C.西汉政府没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西汉统一为商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7.宋代苏轼在《唐论》中称唐太宗将天下之兵,分布在八百多个兵府内,在关中设置五百个兵府,在地方和边疆则设置了节度使,让其手握重兵,这一制度使到朝内大臣不敢政变,地方将帅不敢叛乱,四境夷狄不敢犯边,是最好的制度。

苏辙文章实质上是对北宋出现的哪一政治现象的评论A.重文轻武B.守内虚外C.重本抑末D.兵将分离28.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

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

⋯⋯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

"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A.“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B.“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D.“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29.“信”“达”“雅”是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

江西省赣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赣州市2017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7年5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共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C.学习圣人的英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25.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

这种变化说明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26.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

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

此处的战败指得是哪一场战争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7.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28.《上海洋场竹枝词》称:“欲将生意扩充谋,任职人员选女流,自古招牌宜用活,尽将蜂蝶共追求。

”这说明当时A.男女平等深入人心B.崇洋媚外渐成风尚C.新旧观念出现冲突D.儒家伦理遭到否定29.图6是1912年—1936年全国水田价格变动趋势图,据图可知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农村资本流动受当时国际形势影响较大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时期经济衰退D.当时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30.图7是1954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所配的文字说明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边打边谈”,颇能概括当时情景。

该期杂志“封面”反映的是A.“冷战”全面对抗格局正式形成B.周恩来参加重庆和平谈判C.亚非国家自主召开万隆会议D.周恩来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31.公元前431年伯里克利在纪念为抵抗斯巴达人(希波战争)而殉国的战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2017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7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1.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的这一观点A。

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理念B。

批判了迷信鬼神的宗教观C。

蕴含了朴素的人文精神 D. 体现了制天命的唯物思想【答案】C【解析】据材料“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为贵的朴素的人文精神,故C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孔子的仁爱理念,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迷信鬼神的宗教观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人与天的关系,故无法体现制天命的唯物思想,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材料将人与水火、草木、禽兽等作对比,突出人的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据此即可正确判断选C.2. 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A。

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 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 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 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答案】A3。

清代嘉庆朝礼亲王昭梿曾说:“自明太祖后,立通政司,凡内外章奏,皆须于其司挂号后,始能达入九重,故权相多以其私人专主其任。

宪皇帝(雍正帝)夙知其弊,乃命内外诸臣,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

”可见当时奏折制度的实施A。

要求皇帝具备勤政意识B。

放宽了权臣干政的权限C. 较好地理清了君相关系D。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答案】A【解析】据材料“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雍正帝实行奏折制度的勤政意识,故A选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削弱权臣干政的权限,不是放宽,故B选项错误;清朝没有宰相职务,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A。

保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保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

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

这一变化()A、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B、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C、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D、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2、吴宗国教授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写道,某朝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创新,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它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

材料中的中枢权力机构是()A、三公九卿B、内外朝C、二府三司D、内阁3、宋朝负责丝织的绫锦院,在宋太宗端拱元年有兵匠(织工)1034人,宋真宗咸平年间拥有锦绮机400余张。

宋徽宗崇宁三年建立了文绣院,招收刺工300人。

东京还有与纺织紧密相关的西内、东内染院,西内染院有工匠613人。

这表明当时()A、已出现从事纺织业的专业户B、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发展都很快C、官营手工业生产效率较离D、官营手工业规摸大,分工细4、乾隆朝入值军机大臣大多为六至七员,嘉庆朝则以四至五员为常。

乾隆朝,军机章京的选任范围是内阁及各部院衙门司员。

嘉庆时,不但确定了军机章京的员额,而且皇帝开始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

这反映了清朝军机处()A、人员构成复杂B、日益完善,备受重视C、其官员随时增减D、大臣的职责不够明朗5、《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

该科技成就()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6、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

”该主张()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7、下表为1927年《学灯》编辑部对社会上婚姻观念的抽样调查情况,由表格信息可看出当时婚姻观念()A、崇尚自主自由B、受政局变动形响较大C、保守思想占主流D、淡化了门第观念8、下表是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28个县88个村的统计,中农的户数、人口、占有土地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其它县也出现类似变化。

大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大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解析

大连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夏礼吾能言之,祀(把国是夏朝的后裔)不足征(通"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说明孔子A. 熟悉夏商礼制B. 感叹祀宋衰落C. 重视文献记载D。

重建礼法规范【答案】D【解析】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

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这说明孔子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他希望能够把之前的礼法规范给建立起来,故选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孔子说“足,则吾能征之矣”,这是讲文献如果足的话,就是有这样的典籍,有能够知道这样的典籍的人,能够按照这样典籍照做的人,还有的话,我还能够找到证明,那现在当然也找不到。

一方面他这种说明,所有他所讲的都是要有根据,要找到对证.谈夏礼、谈殷礼,他都要有证明,这是取得根据,这是以为征信,证明孔子治学之严谨。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孔子言外之意,是一种感叹.感叹现在真正依礼而行的人找不到了.礼不是只停留在能说而已,更重要的是有人能行之,这个礼才是有活力的礼,不是死的礼.读懂了这一点,题目就好做了。

2。

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下图为唐代襄阳城内外里坊示意图.图中”里坊”的命名旨在A。

打破坊市界限B。

规范城市布局C. 重视教化百姓D. 突破地域限制【答案】C【解析】从图中里坊的名称“靖安里"“明义里”“崇教里"“安远坊”等可以看出,其名称是有用意的,目的有对国家前途和社会和谐的期待和寄托,故体现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选C。

3. 《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7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出,党在东北的总策略是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共同地与日本帝国主
义及其走狗斗争。此后满洲省委着手联合其他抗日队伍,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发展为抗日联军。这反
映出()
-1-/6
A.东北抗战得到了各阶层的有力支持
C.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考试的最后一场——殿试;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崇宁元年(1102年)地方官学也
实行“三舍法”。崇宁三年宋朝廷决定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完全由太学和各地方官学按“三舍法”取士。宣
和三年(1121年)罢天下“三舍法”开封府及诸路并以科举取士,惟太学仍存三舍,却仅限于以它考试升
选生员,到贡举之年,选送一部分合格生员参加礼部省试。北宋兴学和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虽然都只
B.官场腐败加速革命形势发展
D.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
29.近代中国关税、盐税、借款等,均存在外商银行,中国对外各种借款及赔款本息的收付,完全须经由
外商银行。这一现象意味着()
A.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乱无序
C.中国税收政策日益近代化
B.大量中国资本参与国际投资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命脉
30.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满洲省委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提
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平江府
时间
庆历中
赴试人数
200
分配名额
4
录取比例
50:1
(苏州)绍兴二十六年
绍兴二十六年
福州淳熙十年
开禧间
2000
3400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4. 中国许多家族都有叙家谱、族谱的习惯,著名的有“孔氏家谱”。

在南方一些地区,至今仍对“叙谱”情有独钟.这种对祖先的崇拜本质上体现了中国A。

农耕文化的传承性 B.宗法制度的优越性C。

家国情怀的普遍性 D.国民心理的劣根性25.读图7,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断定A.大洋洲最早由中国人在十九世纪发现B.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C.中国曾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D.中国与美洲在十六世纪建立直接联系26.“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意思是说因贫困饿死是小事,失去节操事情就大了。

这句话是北宋理学家程颐在回答别人关于寡妇能否再嫁时说的。

南宋时,朱熹重提,这句话得到进一步流传。

到了明朝,这句话逐渐成为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B.妇女地位进一步降低C.社会风气进一步恶化D.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27。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A.社会习俗B。

区域经济C.边疆治理 D. 丝绸之路28。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关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

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

康有为此论意在A.否定法美政治制度B.抵制国内民主革命C。

推进维新变法运动D.深入学习西方文明29.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向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

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人民的喜爱。

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A.是“左"倾错误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B.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C.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外交封锁D.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30.1952一1978年,中国包括农村住房在内的住房总投资仅占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7.5%,仅占GDP的0.7%.住房投资严重不足导致70年代末全国主要城市都面临住房严重短缺的困境.这种状况A.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

安徽省黄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4.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A.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B.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C.作者对秦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度D。

“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25.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

下列表述符合图7时空的是A.①处所示诸侯国最先为秦所灭B.②处所示水利工程沟通了区域两大水系C.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在图示时问形成D.《石氏星表》在图示时间成书26.图8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

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A.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B.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C.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D.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27.徐先启《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

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

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此说法成为土豆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孤证不立,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C.中外贸易扩大推动了卜豆的传入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28.春秋时期起,在诸侯国的交往中,彼此此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一方面要求遵守盟誓,另一方面又认可“要盟(即受武力压迫而签订的盟约)不信”,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而西方近代国际法观念公认“至于各国相待,有被逼立约者,犹必遵守”。

据此推断出A.中西方法律观念斧异导致鸦片战争爆发B.观念差异引发中英对“修约”事项的态度差异C.清政府认为《天津条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D.西方国际法观念影响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29。

陕西省渭南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含解析

陕西省渭南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7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

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A、立足伦理注重规范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C、依托传统关注人性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2、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A、加强官僚政治B、削弱贵族集团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据材料判断宋朝(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税总量超过农税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D、商业发展不受监管4、史学家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学)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上述材料体现了()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B、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C、宋明理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5、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

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蓄谋已久C、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鸦片战争前夕的清军海防松弛6、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7、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杭战"概念,“八年杭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A、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B、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C、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D、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8、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其中“天定”的是A.分封远近 B.爵位高低 C.殷周成败 D.嫡庶亲疏25.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

这一变化说明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C.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 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26.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

这反映了宋代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宰相权力更加削弱C.政府机构趋向精细 D.官员选拔日益严格2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问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日的。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28. “近数十年,士大夫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风气实定公开之。

”材料反映的“风气”是指A.变法图强 B.民主科学 C.经世致用 D.尊孔复古29.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仪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表明王韬A.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 B.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D.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30.在梁启超、严复的历史叙述中,国人“自为牛马、自为奴隶”“畜根奴性”,儒家“仁政”完全过时,“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

这些叙述最类似于A.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 B.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C.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批判 D.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潮31.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找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

”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32.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这表明苏格拉底A.缺乏民本思想 B.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C.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D.公民意识淡漠33.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宿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

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

此观点可推知A.德意志帝国潜伏了危机 B.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C.俾斯麦是君主的代言人 D.德意志君主制违背潮流3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

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

这主要是因为A.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 B.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C.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D.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35.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遇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

”“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

”据此可推知,“新冷战”A.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B.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C.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D.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汉金斯指出,启蒙运动的新批判精神怀疑一切未经论证的东西,事实上,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之前,就已经在文学中出现了,但是却得到迅速成长的自然哲学的支持。

自然哲学进步的途径,就是自然哲学家使用牛顿的方法,去完成牛顿的研究计划。

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科学”,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

——摘自程智强《科学与启蒙运动》材料二清王朝虽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国中游荡,不管是袁世凯的称帝还是“革命”者的集权行为都说明,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

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等深感“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新文化运动,就是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帮助国人摆脱专制主义束缚,为实现真正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王铁群《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启蒙运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主义”的含义和导致其形成的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并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

(15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中关于16~20世纪地球“变”的认识。

(说明:可以据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晚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沦述。

要求砚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

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

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8分)(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7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

粮食供应紧张,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居民的主要威胁。

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

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

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

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据《解放日报》2012年2月2日材料二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

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

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

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

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据《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

(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5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

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

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

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

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

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6分)(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9分)参考答案24-25:DC 26-30:BBCCD 31-35:DBACA40. (1)含义:理性主义。

(2分)原因: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意识;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法所体现理性精神的影响。

(8分)(2)背景:封建君主专制虽被推翻,但集权专制思想仍然存在;民主共和虽然建立,但国民却缺乏应有的公民意识;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导致了反共和的旧思想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