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试题分析(三卷全)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地理:1-11 36 37 43 44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政治:12-23 38 39 40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地理:1-11 36 37 43 44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政治:12-23 38 39 40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 历史试题

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 历史试题

切相关,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法治国才全面实施,材
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
31. 下表是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1988
29.28
23.28
74.92
773.52
5.38
95.58
9.58
372.55
17.01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A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 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 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无关,故B项错误;21世纪 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 材料只体现出工业整体的发展,没有涉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故D 项错误。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
【考点】维新思想——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
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
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

2018届全国Ⅲ卷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解析版)

2018届全国Ⅲ卷高考压轴卷 文综历史(解析版)

绝密★启封前2018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后汉书·百官志》县、邑、道、侯国条,本注曰:“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刘昭注引胡广曰:“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郡国完成对属县考核后,汇总各县集簿内容,编造计簿,由上计吏送达中央接受考核。

据此可知( )A.官僚政治日益显现B.君主专制日益强化C.郡国并行利于考核D.官府考核豪夺民财25.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B.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C.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D.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26.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

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27.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

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多利亚式希顿(图1)和爱奥尼亚式希顿(图2),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黄金分制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图3)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图1多利亚式希顿图2爱奥尼亚式希顿图3穿高腰希顿的古希腊女人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B.追求自由精神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崇尚理性之美28.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2018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8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 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学%科网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2018年高考全国三卷历史试题后附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三卷历史试题后附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解析

• 14.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 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 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创办了种植园,看到 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 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 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 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 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 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
• 5.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言论宣传策略,把 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 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言论倒向日方。一 些西方媒体甚至声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 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专制中得到解放〞。对 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 欧美言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 【答案】B
• 【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那 么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 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 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6属于古 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 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 实行海禁,制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 料表达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 项错误。
• 8. 以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 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 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场面 • B. 开场进展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根本完成 • D. 大规模的经济建立正在展开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II卷Ⅲ卷42题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II卷Ⅲ卷42题参考答案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

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

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2.(12分)评分标准: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

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示例二小说情节: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过得很很富裕”历史现象:反映出近代西欧人文主义思想。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产生,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解放了思想,发现了人的力量,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的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

促进了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西方的近代化,但过度的追求发财和物质享受,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一面。

示例三小说情节: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是“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和保护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41 大豆的栽培和转播
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民族自豪感
47 三娘子对蒙汉友好做出的贡献 促进民族团结、交流、和平友好相处 增强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
三卷 26 古代药物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成就,民族自豪感
27 明代雕版印刷个人著作成风
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
47 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
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作者:秦皇岛市实验中学 王东升
基本特征
1、试题形式、内容分布、难易度(稳中有降)、考核目标等都比 较稳定。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一卷考查 先秦科技 唐代政治 宋代经济 明代外交和艺术 晚清政治 五四后思想 解放前夕外交 建国初经济 古希腊思想
二卷考查 先秦思想 西汉经济 唐代政治 明代戏曲 晚清政治 五四后思想 抗日战争 建国初经济
罗马法
三卷考查 先秦经济 宋代政治 古代科技 明代科技思想 晚清思想 五四后思想 建国初政治 改革时期经济 雅典民主
考查时段
古 代 中 国
题型 单 项
近代选Biblioteka 中国 择现代中国

古希腊罗马
1、试题形式、内容分布、难易度(稳中有降)、考核目标等都比 较稳定。(续)
35 31
(图表等非文字
材料题总计10题, 占比近三分之一)
三卷
33 24 25
31
34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瑞应麒麟图》(明 沈度作于永乐 十二年) 1953年作的资源勘探队邀请资源出山漫画 1945-1975年联合国成员国变化情况 漫画《两把尺》 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黑奴数量柱状图 战国以前铁器发现地分布情况图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
基本特征
6、加强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史和改革开放史的考查,体现道路 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价值倾向。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研究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汉武帝年号改革 罗斯福的“睦邻政策” 中日关于琉球的外交纠纷 大豆在中国的栽培和在美洲的传播
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刘绪贻等《美国通史》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 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4、引入史学界学术成果尤其新的研究发现,引领中学历史教学。 (续)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基本特征
4、引入史学界学术成果尤其新的研究发现,引领中学历史教学。
试卷 题号
内容
相关研究
一卷 28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的舆论宣传策略 《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舆论宣传战》秦 海侠 徐初波
30 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方国家与中共外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美外交政策
交接触
的演变》等
34 41 45 47 二卷 28 41
齐世荣世界史中《启蒙时代》 《十八世纪的法国沙龙:温柔乡,哲 学园与革命场》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史》
基本特征
5、史料的来源和呈现方式多样化,注重考查对史料完整准确合理
的解读能力。
试卷 题号
图表
一卷 25
选取的史料有文
27
献史料、学术专
31
著、考古发现、 文学艺术作品等。 二卷
思想 中国近代改革 对德经济封锁
唐宪宗
考查时段 近代世界
现代 世界 古今中外
古今中外
中国史 二战 世界和中国 古代
题型 单项 选择

综合 题
开放 题
选 做 题
基本特征
2、突出考查历史骨干知识,即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 现象、历史成就和历史人物,不偏不怪。
题号 24 25 26 27 28
一卷 《墨子》中的古代科技
试卷 题号
内容
45 1977-1981我国科技体制改革
相关研究 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三卷 25 28 33
41 4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
严复《天演论》对赫胥黎观点的改动 18世纪前半期法国的沙龙聚会
上海和曼彻斯特城市的发展 近代警察制度传入中国
耿传明的“严复的《天演论》与赫 青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
汉阳铁厂的兴办 洋务运动等
1936-1981我国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参与创建联合国 三娘子与明蒙关系
三卷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启蒙思想的传播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苏联斯大林模式
(40)上海和曼彻斯 特近现代城市发展
汉书中的古今人表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近代湖南保卫局创建 英法对德经济封锁 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
基本特征
3、注重考查传统优秀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试卷 题号
内容
价值取向
一卷 24 《墨子》中科技的记载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民族自豪感
41 古代乡约制度
传统基层建设重视道德教化,汲取古代 乡村治理的智慧经验,塑造良好民风。
二卷 24 史记中记载的商汤网开三面典故 儒家仁爱思想,值得弘扬
27 明清昆曲的流行
建国初社会主义建设
三卷 战国铁器古代经济 宋代宰相出身科举制 古代药物学的发展 明代雕版个人作品 严复天演论社会达尔 文主义与救亡思想
马克思主的传播 中共八大法制建设
乡镇企业的兴起
题号 32 33 34 35
41
42
45 46 47
一卷 古希腊人文精神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工业革命发生英国原因 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
唐代藩镇割据 宋代民营手工业雇佣关系 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中国画 甲午战争日本国舆论宣传
二卷 “网开三面”儒家思想 西汉文景时期经济变化 唐代中枢机构改革君主专制
昆曲的流行 中日琉球问题冲突外交变化
29 五四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 孙中山晚年革命思想的转变
30
解放前夕中共外交方针
抗日根据地建设
31
第一个五年计划
题号 33 34 35 41
42
45 46 47
一卷考查 近代思想 近代经济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古代、近代、 现代政治
世界近代经济、思 想等
中国古代改革 二战性质 美国外交
二卷考查 近代经济 近代文学 现代经济 中国古代、世界近 现代经济 中国近现代经济
中国现代改革 建立联合国 三娘子
三卷考查 近代思想 现代经济 苏联建设 (40)中国和世 界近现代的经济 (41)中国古代
第三世界崛起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 古代乡约制度——晚晴地 方自治——当代村民自治 鲁宾逊漂流记反映的世界
近代历史现象 汉武帝年号改革 中共对二战性质的认识 美国罗斯福的睦邻外交等
二卷 罗马法的发展
奴隶贸易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部分
地区农村变化 欧洲经济一体化 栽培大豆的起源和海外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