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复习知识点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81736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3.png)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元素周期律:族和周期的性质变化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与性质-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分子轨道理论基础-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3.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 - 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 反应速率:碰撞理论、活化能、催化剂- 化学动力学的基础4. 酸碱与电化学- 酸碱的定义: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和pOH的概念及其计算- 缓冲溶液的制备与作用- 电化学电池:伏打电堆、电解质溶液5. 溶液与胶体-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溶度积与沉淀-溶解平衡-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6. 热力学与化学能量- 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熵的概念-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力学循环- 化学势能与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能量转换效率与能量守恒7.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碳的杂化轨道理论-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 生物分子的化学: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8. 无机化学-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配位化学:配体、配合物、配位键- 过渡金属的配位化合物- 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9. 分析化学- 定性与定量分析- 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 色谱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 质谱分析与联用技术10. 实验室安全与化学信息- 实验室安全规范与事故处理- 化学品的储存与废弃- 化学信息检索与科学文献阅读- 科学研究方法与伦理这个概要提供了大学化学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来撰写详细的文章,每个部分都可以扩展为一个章节,详细介绍每个概念和相关的化学原理。
记得在撰写时保持语言的清晰和准确,确保逻辑连贯,并且格式规范。
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期末总结
![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74ab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d.png)
生物分子:介绍有机 化学中的生物分子, 如蛋白质、核酸、糖 类和脂质等。
生物化学反应:介绍有 机化学中的生物化学反 应,如氧化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 分析生物分子的结构与 功能关系,如蛋白质的 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 构与功能等。
生物化学反应机理:探 讨生物化学反应的机理, 如酶的作用机理、光合 作用的机理等。
色谱分析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使不同物质在 色谱柱上分离,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出的组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与原理
仪器分析方法的 分类:电化学分 析法、光谱分析 法、色谱分析法 等
仪器分析方法的 原理:以物理或 化学方法为基础, 通过测量待测物 质与仪器之间的 相互作用来进行 分析的方法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
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反应自发 性的关系
酸碱反应与pH值计算
酸碱反应: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pH值定义: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通常为0-14 pH值计算:通过氢离子浓度计算,公式为pH=-lg[H+],其中[H+]表示氢离子浓度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液酸碱度的物质,如酚酞、甲基橙等
仪器分析方法的 应用:在化学、 生物、医学等领 域中用于测定物 质的组成、含量 和结构等
仪器分析方法的发 展趋势: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仪器 分析方法也在不断 发展,未来将更加 注重高灵敏度、高 精度和高可靠性等 方面的研究
样品处理与实验误差
样品处理: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
分析化学基础
大一化学知识点大全
![大一化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806f6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a.png)
大一化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在大一的化学课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化学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基础知识点: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电荷中性的中子组成。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化学元素表,它能够反映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5. 电子排布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如能级填充原理和洪特规则等。
第二章:无机化学知识点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大一无机化学的重要知识点:1. 酸碱理论酸是指能够释放质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理论有Arrhenius酸碱理论、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和Lewis酸碱理论等。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叫做氧化剂。
3. 反应平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达到动态平衡,平衡常数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平衡程度。
4.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非金属通常是绝缘体。
第三章:有机化学知识点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大一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点:1. 烃烃是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按照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不同可以分为脂肪烃、烯烃和炔烃等。
2. 单宁和醇单宁由羟基和苯环共同构成,而醇是碳链上含有羟基的化合物。
3. 醛和酮醛和酮是碳链上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它们的区别在于羰基的位置。
4. 共轭体系共轭体系是指有机分子中存在着连续的π键,从而形成共轭体系,具有特殊的共轭体系稳定性。
第四章:基础实验技术和化学分析在大一化学实验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实验技术和化学分析方法。
大学普通化学复习知识点
![大学普通化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666bd7312b3169a551a43c.png)
配浙大普通化学第五版复习,根据注册结构师考试摘选课本内容编辑。
.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
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3.2溶液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3.5;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系统环境按照系统与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和能量交换,可将系统分成三类:(1)敞开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开放系统。
(2)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通常在密闭容器中的系统即为封闭系统。
热力学中主要讨论封闭系统。
(3}隔离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孤立系统。
绝热、密闭的恒容系统即为隔离系统。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34077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6.png)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1. 原子结构和周期表- 原子结构的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和电子壳层-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也就是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 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包括价电子数和电荷分布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离子键: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力结合的键- 共价键:通过原子间的共用电子结合的键- 金属键:金属原子通过电子云的共享结合的键- 分子结构:通过原子间的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离散分子或离子晶体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反应速率受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化学平衡: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达到动态平衡- 平衡常数:表示反应物浓度比例的数值4. 酸碱理论和溶液- 酸碱理论:包括阿鲁尼乌斯酸碱理论和布朗酸碱理论- 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 < 7 为酸性,pH > 7 为碱性,pH = 7 为中性- 强酸和弱酸:酸的强弱程度取决于其离解度- 强碱和弱碱:碱的强弱程度取决于其离解度5.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物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配平化学方程式:平衡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6. 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 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物质间的能量转换-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反应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描述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7.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碳作为主要元素的化合物- 功能团:影响有机物化学性质和反应的基团- 碳链和分子结构:直链、分支、环状和立体异构体8. 配位化合物和过渡金属-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配体组合而成的化合物- 配位数: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数目- 过渡金属:位于周期表中d区的金属元素9. 化学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的含量或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 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10. 核化学和放射性- 原子核的结构: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核子- 放射性衰变:原子核发生自发性的变化,放出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如核能发电、医学放射性示踪等以上是大学化学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化学大一知识点汇总
![化学大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c650e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9.png)
化学大一知识点汇总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2. 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3.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周期数、周期内元素性质的变化、主族、副族、过渡元素、稀土元素、金属与非金属二、化学键与化合物1.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2.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与写式: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3. 分子化合物的命名与写式:元素名称和后缀、基团名称和前缀4. 电离反应与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5. 配位化合物与络合物:配体、中心金属离子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物质的化学式、反应条件、物质状态2.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3. 化学反应的平衡:平衡常数、平衡位置、平衡条件、平衡常数表达式四、溶液与溶解度1. 溶剂与溶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溶解度、溶解度曲线2. 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电离度、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3. 饱和溶液的浓度计算: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五、酸碱与pH1. 酸碱度的定义:酸、碱、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2. pH值及其计算:pH定义、酸碱指数、pH计算公式3. 酸碱的强弱:酸碱离解度、酸性常数、碱性常数、酸碱反应的平衡与常数六、化学计量与气体1. 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的计算2. 化学计量:摩尔比、混合物摩尔计算、限量反应、理论产率、实际产率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体积、摩尔数、万有气体常量、理想气体定律4. 气体分子速率与压强关系:高斯速率分布、分子平均速率七、热化学与热力学1. 热量的定义与测量:焓变、焓变的测定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自由能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焓变的计算、反应焓、标准生成焓、反应熵、反应自由能的计算总结:本文对化学大一的知识点进行了汇总,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溶液与溶解度、酸碱与pH、化学计量与气体、热化学与热力学等内容。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89dd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9.png)
大学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微观世界。
2、物质的基本分类物质有元素和化合物两种基本分类。
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最简单的物质,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成分。
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它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一般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涉及到原子之间的重组、分子的断裂和生成等变化。
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写方法。
它包括反应式、生成物和反应物等元素。
同时,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也要保持平衡。
5、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物理变化是指改变物质的外在性质,如形状、颜色、状态等,而原有物质的化学性质并未改变。
化学变化是指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形成,这是一种微观世界的变化。
6、化学量和化学计量化学量是用物质的质量表示的,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
而化学计量是在实验中通过实际计量计算出来的化学量。
在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摩尔数以及化学量的匹配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7、原子结构和周期表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云层方式围绕着原子核。
同时,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具有相近的化学性质。
8、离子和化合物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它们有正离子和负离子之分。
而化合物则是由离子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其特点是具有电中性和不稳定性。
9、原子结合和分子原子通过化学键形成原子结合,如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而分子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联系而形成的。
10、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物质会发生相变,如气体变成液体(液化)、液体变成气体(汽化)等。
大学入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入学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e71a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d.png)
大学入学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每个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对各种元素进行了总结和分类的产物。
元素周期表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元素,能够清晰地展现元素之间的周期性规律和性质。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根据共用电子数的不同,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6. 物质的状态物质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状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7. 酸碱盐酸是指具有酸性的物质,碱是指具有碱性的物质,盐是酸和碱中和而成的产物。
8.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物质的物质关系等。
9. 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指用原子符号表示化合物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的一种记号方式,而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
10.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11. 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指在溶液中,酸碱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12. 锂电池原理锂电池是一种利用锂金属或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它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组成部分。
1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量。
14. 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是指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具有的电化学活性的性质。
15.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指过渡金属化合物中,配位子和中心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结合作用。
16.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
17. 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效应和热平衡的科学。
大学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b89c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6.png)
大学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变化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
在大学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下面将对大学化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础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可根据化学性质分类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3.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4. 阴离子和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为阴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为阳离子。
5. 分子式和结构式: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的数量和种类,结构式表示化合物中原子间的连接方式。
6. 化学键:构成化合物的原子间的连接。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数、组数、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2.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3.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稀有气体。
1.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燃烧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四、化学平衡1. 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
2. 平衡常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五、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 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对的共用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离子的吸引力形成的。
2. 分子形状:根据电子对排列方式可分为线性、三角形、四面体和平面四方等。
3. 极性分子:具有正负电荷分布的分子。
4. 分子间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离子力。
六、溶液化学1. 溶质和溶剂:溶质指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2. 浓度计量单位:包括摩尔浓度、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等。
3. 溶解度:指单位温度下在给定溶剂中溶质的溶解程度。
1. 反应速率:某化学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或生成的量。
2. 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3. 反应级数:根据反应物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可分为一级反应、二级反应和零级反应。
关于大学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大学化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47ea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8.png)
关于大学化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和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
在化学中,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物质,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分类物质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它们不能被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
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它描述了元素的基本性质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可以导致物质的性质、组成或结构发生改变。
化学反应的主要特征是能量的转化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的一致性。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态下,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负责保持原子之间的连接。
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
离子键是由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相互作用产生,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产生,金属键是由金属中自由电子的运动引起的。
2. 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
分子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和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不同分子的结构会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性质和反应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的属性,包括颜色、硬度、密度和熔点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的属性,包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原子或离子之间电子的转移导致物质的氧化和还原现象。
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点整理
![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8ee40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e.png)
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点整理一、化学基础1.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序数、原子量、同位素、元素周期表。
2.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动力学。
4. 离子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脱水反应。
5.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的种类、共价键的构成和性质,分子中间的力的种类和作用。
有机分子的构成。
二、无机化学1. 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的周期性、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成键和离键: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成键和离键,金属离子的稳定性。
3. 酸碱性:酸碱定义、酸碱度的计量、酸碱的性质。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条件和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酸、碱、氧化还原反应。
5. 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如酸、碱、盐等。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分子结构:有机分子结构的种类、命名方法和物理性质。
2. 烃化学:烃的结构、命名方式和性质,炔烃、烯烃、烷烃。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基础的化学反应类型,醇的氧化、烷基的卤化。
4. 其他基本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5. 典型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羧基、醛基、酮基和酯基的化学性质。
四、物理化学1. 热力学:物质的热力学状态、热量、熵、自由能等热学量,一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计算的热化学数据。
2. 化学平衡:动态平衡及其条件,酸碱平衡、溶解度平衡,均相反应,不同态反应。
3. 化学动力学:反应速度、速率常数、反应机理、触媒,一、二、三、零级反应。
4. 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关系:反应热和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5. 界面现象和表面化学:溶液、固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五、分析化学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化学的分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7498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8.png)
《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学科,涵盖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下面对普通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也是元素的标志。
-质子数和电子数:原子的电荷数为质子数,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能级和轨道: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轨道,由能级和子能级组成。
-电子结构:描述原子中各轨道上电子的分布情况。
2.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离子键: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常见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共价键: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键,常见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极性与非极性:分子中原子间电子的共享程度决定了分子的极性。
-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结方式和空间布局的组合形式。
3.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产生的物质。
-反应的热力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熵变和自由能变化。
-化学平衡: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表示反应体系平衡程度的量值。
4.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平衡与动态平衡:反应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同时进行,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5.酸碱和盐:-酸碱理论:酸是能够提供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OH-离子的物质。
-pH和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pH越低表示酸性越强。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盐的命名: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来给盐命名。
6.氧化还原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反应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提供电子的物质。
-电池和电解: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是利用电能促使非自发反应进行。
-电位和电极反应:电位是产生电流的动力,电极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种反应。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f89ca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c.png)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作为理工科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大一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点往往是基础而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物质分类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 元素的原子量和分子量3.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4. 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式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2.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电解反应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四、离子和离子反应1. 离子的定义和产生方式2. 强酸、弱酸、强碱和弱碱的离子产生3. 盐的命名和离子反应五、气体和气体反应1. 气体的性质和气体状态方程2. 理想气体和非理想气体3. 气体反应的摩尔关系六、溶液与溶液反应1. 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离子反应3. 水的离子平衡和酸碱中和反应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表示2.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3. 影响平衡的因素和平衡的移动八、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原子间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2. 分子的形状和分子极性3. 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九、酸碱中和与酸碱滴定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2. 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3. 酸碱滴定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十、红ox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 红ox反应的步骤和计算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以上是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的基本归纳和概述,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化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大学化学必备知识点
![大学化学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e18d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9.png)
大学化学必备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大学理工科学生来说是必修课程之一。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其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到实验技巧,为大家整理出大学化学必备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为中性。
2.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内质子数)的原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符号(如H、O、C等)来表示。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 分子:具有独立存在和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 物质状态: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价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分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形成于非金属之间,共享电子对。
3. 离子键: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电子从金属原子转移到非金属原子形成带电离子。
4. 金属键:金属中的原子通过共享电子云相连。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包括线性、平面和立体结构。
三、化学反应与平衡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化学平衡表示方式。
2. 摩尔比: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3. 摩尔质量:指一个元素或化合物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4.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5.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数量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四、溶液与溶剂1.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成饱和溶液的最大量。
2.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量与溶剂质量或体积的比值。
3.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达到最大的溶液。
4. 离子溶液:在水中可以电离成离子的溶质。
5. 非离子溶液:在水中不能电离成离子的溶质。
五、化学实验技巧1. 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时需注意实验室安全常识,包括戴安全镜、穿实验服等。
2. 试剂的使用:实验中需准确使用试剂,按照实验要求称量和混合试剂。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648fe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f.png)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抗氧化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重要元素、微量元素2. 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酒精、醛、酮、酯、脂肪酸、糖类3. 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能、化学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催化、化学热力学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状态:气态、液态、固态2. 能态、量态、物态三态的关系3. 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 空气成分、空气的密度、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5. 水溶性、油溶性、极性、非极性三、化学实验1. 实验操作:溶解、吸收、沉淀、过滤、蒸发、升华、冷凝2. 实验设备:烧杯、容量瓶、三角瓶、试管、pH计、天平、恒温水浴器3. 实验技术:分析、稀释、放大、标定、比较、反应、测定、取样四、化学反应1. 双价、三价、四价、五价元素2. 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酐化反应3. 氧化、还原、过氧化、加氢、脱氢、加氧、脱氧等反应4. 化学品的稳定性、杂质对反应的影响、反应产物纯度五、化学材料1. 金属材料:铜、铁、铝、锌、镁、钛、铬、钴、镍、银、金、钨等2. 非金属材料:炭黑、聚合物、树脂、玻璃、橡胶、陶瓷、石墨、石灰石、石膏等六、化学分析1. 化学分析技术:比色法、滴定法、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分子筛分析、荧光分析2. 化学分析分离技术:萃取、蒸馏、结晶、电泳、色层分离、透析等3. 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容积法、化学计量、标准化、数据处理七、化学应用1. 化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化工、冶金、制药、纺织、塑料、能源等2.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妆品、食品、药品、清洁剂、杀虫剂、火药、烟花等3. 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污染控制、废水、废气、废固体、环保材料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通过学习化学,能够提高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一普化所有知识点
![大一普化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aaa1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7.png)
大一普化所有知识点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大一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普通化学(普化)承载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使命。
本文将系统总结大一普化的所有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1 原子的基本结构在这个部分,我们将介绍原子的组成部分,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以及原子的核心和外层电子结构。
1.2 元素周期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分类,以及元素的周期性性质和趋势规律。
第二章化学键与化学计量2.1 化学键的形成这一部分将介绍化学键的种类,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并解释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2 化学计量在这个小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三章反应平衡与化学能量3.1 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编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理解化学方程式代表的物质变化过程。
3.2 反应平衡本小节将详细介绍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条件和影响因素,并学习如何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3.3 化学能量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讨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力学计算方法。
第四章气体状态与溶液4.1 气体定律本节将介绍气体的基本性质和气体定律,如查理定律、玻意耳定律和阿伏伽德罗定律,并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
4.2 液体与溶液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学习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包括溶解度、溶解热和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酸碱与盐类化合物5.1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在这个小节中,我们将学习酸碱的定义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并了解酸碱溶液的pH值和中和反应。
5.2 盐类的命名和性质这一部分将介绍盐类的命名规则和常见盐类的性质,以及盐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物态变化与化学平衡6.1 物态变化在这个小节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相变规律和相图,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的转化过程。
6.2 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这部分将讨论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状态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溶解平衡和酸碱滴定反应的平衡条件。
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
![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8b3937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0.png)
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不仅在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也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必备的普通基础化学知识点。
一、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1. 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组成了元素周期表。
2.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的有序表格,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结构进行排列。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指横向排列的行数,周期表的族是指纵向排列的列数。
3.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不同的属性和性质,可以根据元素的位置和周期表上的规律来预测元素的性质。
二、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用于保持原子在分子或晶体中的结合。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生成反应和分解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反应物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
三、物质的性质和物态变化1.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条件下观察到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观察到的性质,如燃烧、酸碱反应等。
2. 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称为物态。
常见的物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物质的状态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来调节。
3. 物态变化是物质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凝固、蒸发、沉淀、溶解等。
四、能量和反应速率1. 能量是物质变化和反应中的重要参量,常用单位是焦耳(J)或卡路里(cal)。
能量可以分类为热能、化学能、势能和动能等。
2.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五、酸碱中和和溶液的性质1. 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大一化学不挂科知识点大全
![大一化学不挂科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7d236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f.png)
大一化学不挂科知识点大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对于大多数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可能是一门相对陌生且难以理解的科目。
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就能在大一化学学习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大一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避免挂科的困扰。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原子与化学元素:介绍原子的基本概念,以及化学元素的特点和分类。
2. 化学键与分子:讲解化学键的种类及其形成机制,以及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条件和表征方法。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与离子: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以及离子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2. 酸碱中和反应:掌握酸碱反应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3.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和应用。
三、有机化学1. 碳化合物分类与命名:熟练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2. 烷烃与烯烃:介绍烷烃和烯烃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3. 醇、酮和醛:了解醇、酮和醛的性质、合成和应用。
四、化学反应1. 酸碱滴定反应:学习酸碱滴定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了解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的条件和应用。
3. 非金属与金属的反应:掌握非金属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以及相关实验室操作和安全知识。
五、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算方法。
2. 摩尔浓度和溶液的配制:掌握摩尔浓度的计算,以及溶液的配制方法。
3. 理想气体方程:了解理想气体方程的概念和应用,以及与气体相关的实验技术。
六、重要实验室操作和安全知识1. 实验室基本操作:学习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
2. 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实验室常见危险物质、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以上列举的知识点只是大一化学学习的基础,并不能涵盖所有内容。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还需多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点大一
![化学知识点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a7cd04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b.png)
化学知识点大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是大一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则不带电荷。
电子则带有负电荷,负责维持原子的稳定。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一系列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组成的表格。
每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代表了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进行了分类,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理解。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1. 化学键:原子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来形成化学键。
其中最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的,共价键则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金属键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特性而形成的。
2. 化合物:两种或更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类型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主要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则是由碳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原始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两者之间用箭头连接。
四、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1. 物质的量:用单位为摩尔(mol)的物质的量表示。
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克数。
2. 化学计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计算各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体积等的过程。
化学计量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以及预测产生物质的质量和气体的体积等。
五、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1.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解物在溶液中的含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等。
2. 溶解度:指的是溶质在给定温度下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的最大溶解量。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fd5a830029bd64783e2c55.png)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3.1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状态3.1.1原子结构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核外电子运动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统计性的特征,不能用经典的牛顿力学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描述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Ψ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代替经典力学中的原子轨道概念。
(1)波函数Ψ(原子轨道):用空间坐标来描写波的数学函数式,以表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概率密度(几率密度):Ψ2表示微观粒子在空间某位置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3)电子云:用黑点疏密的程度描述原子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Ψ2)分布规律的图形。
黑点较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较多。
(4)四个量子数:波函数Ψ由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三个量子数取值相互制约:1)主量子数n的物理意义:n的取值:n=1,2,3,4……∞ ,意义:表示核外的电子层数并确定电子到核的平均距离;确定单电子原子的电子运动的能量。
n = 1,2,3,4, ……∞,对应于电子层K,L,M,N, ···具有相同n值的原子轨道称为处于同一电子层。
2)角量子数ι:ι的取值:受n的限制,ι= 0,1,2……n-1 (n个)。
意义:表示亚层,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对于多电子原子,与n共同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ι的取值: 1 , 2 , 3 , 4电子亚层:s, p, d, f……轨道形状:球形纺锤形梅花形复杂图3-13)磁量子数m:m的取值:受ι的限制, m=0 ,±1,±2……±ι(2ι+1个) 。
意义:确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ι=0, m=0, s轨道空间取向为1;ι=1, m=0 ,±1, p轨道空间取向为3;ι=2, m=0 ,±1,±2 , d轨道空间取向为5;……n ,ι相同的轨道称为等价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浙大普通化学第五版复习,根据注册结构师考试摘选课本内容编辑。
.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
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3.2溶液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3.5;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系统环境按照系统与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和能量交换,可将系统分成三类:(1)敞开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开放系统。
(2)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通常在密闭容器中的系统即为封闭系统。
热力学中主要讨论封闭系统。
(3}隔离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孤立系统。
绝热、密闭的恒容系统即为隔离系统。
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所谓均匀是指其分散度达到分子或离子大小的数量级。
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超过此相界面,一定有某些宏观性质(如密度、折射率、组成等)要发生突变。
系统的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体积V温度T、质量M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当系统的状态确定后,系统的宏观性质就有确定的数值,亦即系统的宏观性质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系统的性质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一般只要确定少数几个性质,状态也就确定了。
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式。
状态函数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1)广度性质(又称容量性质),系统的某性质等于各部分该性质之和,具有加和性。
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均是广度性质。
(2}强度性质此类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其量值与系统中物质的量多寡无关,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特性。
温度与压力、密度、粘度等均是强度性质。
系统经过某过程由状态I变到状态ll之后,当系统沿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例如,等温可逆、绝热可逆、可逆相变等。
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是在系统接近于平衡的状态下发生的无限缓慢的过程,从实用的观点看,可逆过程最经济、效率最高。
很明显,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任何两个广度性质相除)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
状态函数的计算在热力学中很重要,而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过程的始态与终态而与途径无关。
因此,在计算一过程状态函数的变化值时常常需要假设实现该过程的某一途径。
合成氨反应写成可见,对同一反应方程式,不论选用哪种物质表示反应进度均是相同的。
同一反应,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化学计量数就不同,因而进度也就不同,所以当涉及反应进度时,必须指明化学反应方程式。
对于反应热q,负号表示放热,正号表示吸热。
现代常用的量热设备是弹式热量计(也称氧弹),可以精确的测得恒容条件下的反应热。
弹式热量计中环境所吸收的热可分为两个部分:主要部分是加入的吸热介质水所吸收的,另一部分是金属容器等钢弹组件所吸收的。
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由于反应热与系统的状态有关,所以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明反应热的同时,还必须注明物态、温度、压力、组成等条件。
习惯上,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T = 298 .15 K , p = 100kPa下进行的。
应当指出,同一反应可以在定容或定压条样下进行,前述的弹式热量计测得的即是定容反应热q v,而在敞口容器中或在火焰热量计测得的是定压反应热q p。
一般若没有特别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qv,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q P。
将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于热力学中即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式( 1.11)就是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它表示封闭系统以热和功的形式传递的能量,必定等于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
热力学能既是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所以是系统自身的性质,是状态函数。
系统处于一定的状态,其热力学能就有一定的数值,其变化量只决定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即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三个特点:①状态一定,其值一定;②殊途同归,值变相等;③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T存在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称为热,并用q值的正、负号来表明热传递的方向。
若系统吸热,规定g为正值;系统放热,q为负值。
q的SI单位为J\。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的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叫做功。
以符号w表示,其SI单位为J 。
规定系统得功,w为正值;系统做功,w取负值。
热力学中将功分为体积功和非体积功两类。
在一定外压下,由于系统的体积发生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又称膨胀功)。
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
但应注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它们的总量(q+w)与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的改变量U相等,只由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I.定容反应式(1.12)表明:定容反应热全部用于改变系统的热力学能,或说定容反应热等于系统热力学能的增量(也称改变量)。
定容反应热也只取决于始态和终态,这是定容反应热的特点。
式子(1.13)是热力学函数焓H的定义式,H是状态函数u,p,V的组合,所以焓H也是状态函数。
式(1..14)中△H是焓的增量,称为焓变.显然,焓变与u相同,其SI单位为J。
在定压过程中,如焓变小于零,表示系统放热;若焓变则为吸热反应。
故定压反应热也只取决于始态和终态,这是等压反应热的特点。
可以得出:在恒容或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后来称为盖斯定律。
可得出同一反应的q p和q v的关系为对于只有凝聚相(液态和固态)的系统,1.热力学标准状态与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强调物质的压力必为标准压力p e,对温度并无限定。
单质和化合物的相对焓值,规定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一般选T=298.15 K为参考温度。
生成焓是说明物质性质的重要数据,生成焓的负值越大,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
2。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在标准状态时反应的摩尔焓变叫做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298.15K温度下标准摩尔反应焓等于同温度下各参加反应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其化学计量数(有正负区别)乘积的总和。
求反应的摩尔焓变除注明系统的状态(T,p,物态等)外,还必须指明相应的反应计量方程式。
若系统的温度不是298.15K,反应的焓变会有些改变,但一般变化不大,即反应的焓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
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这种在给定条什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叫做自发反应或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都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
这是一切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
应注意:自发并不意味迅速。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还与给定的条件有关。
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无法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研究过程方向和限度。
为此要引进新的热力学状态函数熵S和吉布斯函数G。
这就是说,系统倾向于取得最大的混乱度(或无序度)。
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或无序度)可用熵来表达,或者说系统的熵是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以符号S表示之。
系统的熵值越大,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越大。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表达为:在隔离系统中发生的自发进行反应必伴随着熵的增加,或隔离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极大值。
这就是自发过程的热力学准则,称为熵增加原理。
上式表明:在隔离系统中,能使系统熵值增大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熵值保持不变的过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即可逆过程)。
这就是隔离系统的熵判据。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绝对零度时,一切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都等于零。
(i)对同一物质而言,气态时的熵大于液态时的,而液态时的熵又大于固态时的。
(2)同一物质在相同的聚集状态时,其熵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一般说来,在温度和聚集状态相同时,分子或晶体结构较复杂(内部微观粒子较多)的物质的熵大于(由同样元素组成的)分子或晶体结构较简单(内部微观粒子较少)的物质的熵。
(4)混合物或溶液的熵值往往比相应的纯物质的熵值大利用这些简单规律,可得出一条定性判断过程熵变的有用规律:对于物理或化学变化而论,几乎没有例外,一个导致气体分子数增加的过程或反应总伴随着熵值增大。
熵是状态函数,反应或过程的熵变,只跟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其计算及注意点与焓变的相似。
可忽略温度的影响,可认为反应的熵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
G=H-TS式中吉布斯函数G是状态函数H和T.S的组合,当然也是状态函数。
对于等温过程:反应自发性的判断根据化学热力学的推导可以得到,对于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一般反应,其自发性的判断标准(称为最小自由能原理)为应当指出,如果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除体积功外还做非体积功w。
则吉布斯函数判据就变为(热力学可推导出):此式的意义是在等温、等压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一w‘)等于其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一△G)。
热力学等温方程可表示为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有两个关系式。
第一,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p‘之和。
第二,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之乘积,即只有在高温低压时,才可近似按理想气体处理。
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及应用(1)与物质的焓相似,物质的吉布斯函数也采用相对值。
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