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归纳版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复习提纲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复习提纲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复习提纲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一、绪论1、----轻质金属夹芯板等—有机复合材料金属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有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无机复合材料有机等木材、石油沥青、塑料—有机材料钢筋混凝土等—非金属复合材料金属土等石、玻璃、水泥、混凝—非金属材料钢、铁、铝等—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土木工程材料2、材料的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

公式:ρ=vm ρ—材料的密度,g/cm 3 m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 33、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

公式:ρ0=0v m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g/cm 3 m —材料的质量,gv 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 34、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公式:ρ'0='0v m ρ'0—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g/cm 3m —散粒材料的质量,gv '0—散粒材料的自然堆积体积,cm 35、大小关系: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6、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 p )占材料总体积(v 0)的百分率。

孔隙可从两个方面对材料产生影响:一是孔隙的多少,二是孔隙的特征。

公式:p=%10000?-v v v =(1-ρρ0)%100? 7、密实度: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实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公式:p v v D -=?=?=1%100%10000ρρ8、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 s )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散粒材料材料颗粒间的空隙多少常用空隙率表示:公式:%100)1(%1000'000'0'?-=?-=ρρv v v p9、填充率:颗粒的自然状态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公式:'0'0'00'1%100%100p v v D -=?=?=ρρ 10、孔隙的特征:(1)、按孔隙尺寸大小,可把孔隙分为微孔、细孔和大孔三种。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既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3、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透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表示。

5、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用抗冻等级表示。

3、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 o)的百分率4、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比。

6、吸水性: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7、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8、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明显下降的性质。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10、软化系数: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1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12、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取消外力后,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恢复的性质。

13、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

14、韧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过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15、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或刻画的能力。

测定硬度通常采用:刻划法、压入法、回弹法。

16、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17、伸长率:指钢材拉伸试验中,钢材试样的伸长量占原标距的百分率。

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18、冲击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19、钢材的时效: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明显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降低的现象。

20、时效敏感性:指因时效而导致钢材性能改变的程度的大小。

土木工程材料第1章第1节——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第1章第1节——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解:
实体体积 V实=170cm3 V实+V闭=190cm3
表观体积 V0=V实+=450/170=2.65 g/cm3;
V实
表观密度ρ0= m=450/230=1.956 g/cm3=1956 kg/m3
V0
开口孔隙率PK

V开 V0
×100%=(230-190)/230×100%=17.4%
分为若干个强度等级。如烧结普通砖按抗压强度值分为MU30、MU25 、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2、 比强度 由于不同材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便
于比较不同表观密度材料的强度,常用比强度指标来评价材料 强度与表观密度的综合性状。比强度是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 材料强度,其值等于材料的抗压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它是 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重要指标。
l 韧性材料特征 韧性材料的特点是变形大,特别是塑性变形大,破坏前有明显预兆;
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接近。
抗震结构、承受动荷载的结构需要考虑材料的韧性 静荷载——作用时不产生加速度的荷载。如结构自重; 动荷载——作用时产生加速度的荷载。如冲击、振动荷载;
指标——渗透系数、抗渗等级 材料的抗渗性主要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尤其是开口孔隙率) 和材料的憎水性或亲水性等因素有关。材料的抗渗能力直接或间接 影响材料的耐久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 6、材料的含水状态——干燥、气干、饱和面干及湿润状态
三、与热有关的性质
1、 导热性 导热性是指当材料的两侧存在温度差时,热量由高温侧向低温
常将防止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失称为保温;把防止外部热量进 入室内称为隔热。工程上把导热系数小于0.23W/(m·K)的材料称为 保温隔热材料。
在热工学中,将导热系数的倒数称为材料的导热阻。导热系数和导 热阻均是评定材料导热能力的重要指标,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或导热阻 越大,其保温隔热及其节能效果越好。

土木工程材料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总结

● 土木工程材料可分为广义土木工程材料和狭义土木工程材料。

广义:是指用于建筑工程中所有材料(1构成建筑物,构筑物的材料,如石灰,水泥2是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材料,如脚手架,模板3是各种建筑器材,如消防设备,给水排水设备)。

狭义土木工程材料是直接构成土木工程实体的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分类:1.按化学成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2.按使用功能,承重结构材料,非承重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 土木工程与材料的关系:1.材料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2.材料对土木工程造价的影响3.材料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进步起促进作用●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V m /=ρ(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 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

0/0V m =ρ(V0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的体积(只含内部闭口孔,不含开口孔))●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含开口,闭口孔隙)V m '='/ρ ●堆积密度:是指散粒状材料单位堆积体积(含开口,闭口)11/V m =ρ ●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以p 表示,V V V p '-'=/,密实度是与孔隙率相对应的概念,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用D 表示D=1—P●空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101/V V V p -=' ●吸水性:指材料在吸收水分的性质。

(材料吸水饱和时的含水率为吸水率,分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材料含水后,自重增加,强度降低,保温性能下降,抗冻性能变差,有时还会发生明显体积膨胀。

● 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一含水率表示。

吸湿作用一般是可逆的,及材料可吸放空气中的水分。

● 耐水性指材料长期在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知识点一、混凝土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它由水泥、砂、石料和适量的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混凝土具有压强高、耐久性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材料成分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

水泥能够发生水化反应并形成胶状物质,使混凝土获得胶凝性能。

细骨料和粗骨料起到填充和增强混凝土的作用。

2. 混凝土制作工艺混凝土的制作包括配料、搅拌、浇注和养护等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搅拌时间和强度等参数。

3. 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包括强度、密实性、耐久性和变形等指标。

其中,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

密实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各种外界环境和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性能。

二、钢筋钢筋是土木工程中用来增加混凝土受拉强度的一种材料。

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承担着抵抗拉力和满足构件刚度要求的作用。

1. 钢筋的种类常用的钢筋有普通强度钢筋和高强度钢筋。

普通强度钢筋的强度符合普通强度混凝土的要求,而高强度钢筋则适用于需要较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中。

2. 钢筋的加工钢筋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弯曲、剪切、焊接等加工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钢筋的原有强度和形状。

3. 钢筋的布置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布置要合理,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常见的钢筋布置形式有直条、曲条、环形等。

三、砖石材料砖石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的墙体和地面等部位。

它具有抗压强度高、隔热性能好等特点。

1. 砖石的种类常见的砖石材料包括红砖、空心砖、实心砖等。

红砖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砖材,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隔热性能。

空心砖中间有空腔,减轻了自重,同时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实心砖由坚实的砖块组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2. 砖石的使用砖石可以用于墙体、地面、护坡等部位的建设。

在使用砖石时,需要注意砖与砖之间的连接和粘结,以确保整体稳定性。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李金涛·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第一章材料性质1、普通砖240*115*53 mm2、孔隙率P =材料总体积—绝对密实体积)/ 总体积3、比强度: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等于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

4、材料的密实度:指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实际体积占总材料体积的百分率。

5、压强:1 MPa =N/mm平方1Pa= N/m平方6、影响材料强度因素:孔隙率大,强度低;细晶粒晶体结构强度高;干燥材料强度高;温度身高,强度降低;7、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

材料开口孔隙率越大,吸水量越多;粗大开口孔,吸水率较小。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特性:吸湿性。

开口微孔越多,吸湿性越强。

8、材料吸水后,一般强度都降低(吸水后,减弱了分子、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材料软化系数大于0.85,其他不得小于0.759、材料冻融破坏:空隙中水结冰产生体积膨胀应力(约增大9%)。

孔隙率小,具有封闭孔的材料其抗冻性好。

10、导热性与空隙特征有关,增加孤立的不连通空隙能降低材料的导热能力11、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小。

12、热容量是指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或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第二章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1、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玻璃)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

2、石灰生产中:温度提高至(1000~~1200 摄氏度)过火石灰:熟化慢,产生膨胀(陈伏)欠火石灰:含Caco3 产生麻面(陈伏、过滤)3、石灰是熟化(石灰浆法):熟化时,放大量热,Ca(oh)2 凝聚在CaO 周围,阻碍反应进行还会产生逆方向,所以加大量水,并不断搅拌,控制温度不过高4、陈伏: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在储灰坑中放置2周以上,石灰浆表面应有一层水,避免氢氧化钙被碳化5、石灰碳化:氢氧化钙与空气中CO2 反应,形成碳酸钙晶体,6、石灰的应用:制石灰乳涂料、配置砂浆、拌制石灰土和三合土、生产硅酸盐制品、制生石灰粉(储存:防潮防水,周围不堆易燃物,生石灰不宜长期存储)7、石膏:生产原料(二水合硫酸钙、硫酸钙及其化工副产品)生产流程:破碎、加热、磨细建筑石膏:与水拌和后可调制成可塑浆体(制粉刷石膏、制建筑石膏制品)(特点:凝结硬化快、硬化是体积微膨胀硬化后表观密度和强度低、防火性能好具有一定调温调湿作用、耐水抗冻耐热性差)8、水玻璃:以纯碱石英砂为原料,磨碎熔融后冷却制得。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材料1.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石子、沙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具有耐久性、抗压强度高、隔热性好等优点。

它常用于建筑中的地基、框架结构和地板等部位。

混凝土的种类包括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等。

2.钢材钢材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结构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韧性好、可塑性强等优点。

钢材常用于建筑中的框架结构、梁、柱等部位。

常见的钢材种类有角钢、H型钢、圆钢等。

3.砖块砖块是一种由黏土或其他材料经过高温烧成的建筑材料。

砖块具有耐火、隔热、吸湿、隔音等特性。

它常用于建筑中的墙体、砌体结构和装饰等部位。

砖块的种类包括粘土砖、石灰砖、空心砖等。

4.石材石材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具有丰富的颜色和纹理。

石材具有耐久性、美观性等特点,常用于建筑中的地面、外墙和装饰等部位。

常见的石材种类有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等。

5.木材木材是一种由树木经过加工得到的建筑材料。

木材具有轻质、抗震、隔热等优点,是一种环保的材料。

木材常用于建筑中的结构、地板和装饰等部位。

常见的木材种类有松木、橡木、柚木等。

6.粘土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工材料,具有黏性和可塑性。

粘土常用于土壤加固、填埋工程和土工草皮等工程中。

粘土的质量与含水量、黏性和颗粒组成密切相关。

7.柔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是一种用于建筑屋面和地下室防水的材料。

它具有柔韧性、耐候性和防渗性。

常见的柔性防水材料有沥青卷材、塑料卷材和橡胶卷材等。

8.建筑涂料建筑涂料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表面和美化室内外装饰的材料。

建筑涂料可以分为油性涂料、水性涂料和环保涂料等。

它具有耐候性、防腐性和美观性等特点。

以上是土木工程材料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可以根据具体的考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和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_1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_1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1. 弹性模量:用E 表示。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

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

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2.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 /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4.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

影响导热性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

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

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 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 4˙?H 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 4˙2H 2O6. 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

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

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 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

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

应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

CaO+H 2O Ca(OH)2+64kJ 8. 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沉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 1. 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

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R = fb/f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 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½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 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内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内比表面积较小。 7. 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 陈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沉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 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内部水蒸气的蒸发,使氢氧化钙结晶作用也进行的缓慢。碳化硬化是一个由表及里,速度相当缓慢的过程。 _ OHnCaCOOnHCOOHCa23222)1()(

10. 水化热: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化热的利与弊:高水化热的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是非常不利的。这是由于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在混凝土中释放的非常缓慢,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因温差过大而导致温差应力,混凝土受拉而开裂破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选着低热水泥。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水化热却有利于水泥的凝结,硬化和防止混凝土受冻) 11. 硅酸盐水泥水化后的主要水化产物及其相对含量:水化硅酸钙(C-S-H),水化铁酸钙(CFH),水化铝酸钙(C3AH6),水化硫铝酸钙(Aft与AFm)和氢氧化钙(CH)。C-S-H 占70%CH占20% Aft与AFm占7% 12. 六大水泥的代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名称 硅酸盐水泥 P•Ⅰ和P•Ⅱ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高 2. 水化热高 3. 抗冻性好 4. 耐热性差 5. 耐腐蚀性差 6. 干缩小 7. 抗碳化性好 1.早期强度较高 2.水化热较高 3.抗冻性较好 4.耐热性较差 5.耐腐蚀性较差 6.干缩较小 7.抗碳化性较好 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2. 水化热较低 3. 抗冻性较差 4. 耐腐蚀性好 5. 抗碳化性较差 1. 早期强度稍低 2. 其他性能同矿渣水泥

耐热性较好 耐热性较差

1. 干缩性较大 2. 抗渗性差 1. 干缩性大 2. 抗渗性好 1. 干缩性较小 2. 抗裂性好

名称 硅酸盐水泥 P•Ⅰ和P•Ⅱ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适用范围 1. 高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 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 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 高温车间和有耐热要求1. 地下、水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2. 有抗渗要求1. 地上、地下、水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2. 有抗裂要求的参考其他类别水泥 _ 3. 严寒地区遭受反复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工程 的混凝土工程 的工程 工程

1. 蒸汽养护的构件 2. 耐腐蚀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不适用范围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 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3. 耐热混凝土工程 1.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 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1. 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 2. 耐磨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13.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1)熟料矿物组成与细度:水泥越细凝结速度越快;当C3S和C3A含量高时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2)混合材料品种与掺量:掺加混合材料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凝结硬化速度随着混合材料掺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的水化速度明显大于其水化产物与活性混合材料的化学反应速度(3)石膏掺量:延缓了水泥凝结硬化的速度:石膏与C3A反应生成难容的高硫形水化硫铝酸钙覆盖在水泥颗粒表面,延缓了水化的进一步进行(4)用水量:由于水泥颗粒间被水隔开的距离较远,颗粒间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时间较长,所以水泥浆凝结较慢(5)温湿度:水泥水化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湿度低水泥浆体表面会失去水分,表面水泥矿物不能正常水化,硬化速度减慢,而且由于产生收缩裂纹,也不利于强度发展(6)养护龄期:水泥矿物的水化率随时间而增大,养护时间越长,水泥石强度越高 14.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根据国家规定:将水泥、标准砂和水按1:3.0:0.50的比例,并按规定的方法制成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规定的龄期(3d和28d),并测定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根据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等级 15. 硅酸盐水泥加适量石膏的原因?延缓了水泥的凝结时间(抑制铝酸三钙的水化反应速度) 16. 胶凝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结成整体的物质。(有机,无机(气硬,水硬))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水硬性胶凝材 _ 料: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

矿物名称 分子式 简写式 水化反应速度 水化放热量 强度 硅酸三钙 3CaO•SiO2 C3S 快 大 高 硅酸二钙2CaO•SiO2 C2S 慢 小 早起低后期高 铝酸三钙3CaO•Al2O3 C3A 最快 最大 低 铁铝酸四钙 4CaO•Al2O3•Fe2O3 C4AF 快 中 较低

17.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强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率也较快,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C3S。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28 d水化热最大的是C3A。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C3S 、C2S 、C3A 、C4AF中,干缩性最大的是C3A。 18.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差别,原因:(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熟料含量少,且水化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水泥熟料的水化,之后是熟料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与活性材料中的活性SiO2和Al2O3发生水化反应。由此过程可知,掺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速度较慢,故早期强度低。后期由于二次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和水泥熟料的不断水化水化产物不断增多,强度可赶上或超过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采用高温养护可大大加速活性混合材料的水化,并可加速熟料的水化,故可以大大提高早期强度,且不影响常温下后期强度的发展(3)耐腐蚀性好:熟料数量相对较少,硬化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的数量少,且活性材料的二次水化反应使水泥石中氢氧化钙的数量进一步降低(4)水化热小:熟料含量少(5)抗冻性较差:由于水化热小,早期强度低;水泥中掺入较多的混合材料,使水泥需水量增大或有泌水通道形成,水分蒸发后,水泥石孔隙率较大或有较多连通孔隙,导致抗冻性差(6)抗碳化性较差:硬化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数量少,做一抵抗碳化的能力差。 19.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不能用于工程中。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或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石膏量过多所 _ 致,导致体积膨胀,也会引起水泥石开裂。测定安定性不良的方法: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的氧化钙过多引起

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可用雷氏法或试饼法检验如有争议以雷氏法为准。沸煮法只能检验游离氧化钙所造成的安定性不良,游离氧化镁和石膏不便于快速检验,所以用化学法进行控制 20. 当含碳量小于0.8%时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大,塑性和韧性降低;当含碳量超过1.0%时,钢材的强度反而降低 21. 碳素结构钢依牌号增大,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增大,但塑性和韧性降低 22. 强屈比:抗力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σb/σs。强屈比大,钢材至破坏时的储备潜力大,且刚才塑性好,应力重分布能力强,用于结构的安全性高;但强屈比过大,则钢材强度利用率低,不经济。 23. 碳素结构钢分类: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24. 碳素结构钢按屈服点的数值(MPa)不同可分为195、215、235、275四个强度等级,按杂质含量不同每个牌号分为A、B、C、D四个质量等级。按脱氧程度不同分为F沸腾钢,b半镇定钢,Z镇定刚,TZ特殊镇定钢。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屈”字汉语拼音首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和脱氧程度四部分组成。 25. 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Q235钢,可用于轧制各种型钢、钢板、钢管与钢筋。Q235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可焊性及可加工性等综合性能好,且冶炼方便,成本较低,因此广泛用于一般钢结构,其中C、D级可用在重要的焊接结构 26.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用试件在常温下所能承受的弯曲程度表示,弯曲程度是通过试件被弯曲的角度和弯心直径对试件厚度或直径的比值区分的 27. 钢材塑性的评价指标:伸长率(和冷弯性) 28. 低碳钢的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从受力至拉断经历的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1) 弹性阶段(OA段):此阶段只产生弹性变形。AB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σp是弹性极限。 2) 屈服阶段(AB段):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继续加载,应变会很快地增加,而应力先是下降,然后做微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