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树》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课时及辅助教具】一课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导语: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着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
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有那么一棵树,他又经历着怎样的命运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那树的命运。
(二)赏析文章1、每个都会有自己的容貌特征、个性、经历,每个事物也会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那树有哪些特点?(学生齐读第1—3段)提示:很久很久(破败荒凉,远离现代文明)坚固稳定(虽老但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为神灵,人们敬畏老树)2、那确是一棵老树,他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功用)提示: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
用一个词概括——荫庇。
3、而就是那株世世代代长久地造福于人类的老树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作者给予老树和人类是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被伐(用电锯、利斧及美制十字镐等现代化的工具,还将断根闷死在层层石子柏油之下。
)作者的感情:对树——同情、怜悯、敬重等。
对人——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此处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赏析品味,读出其中的感情。
)4、设想老树不被醉汉撞上,是否能幸免于难?(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能。
2024年《那树》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那树》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与自然》,第一节《那树》。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题,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学习并掌握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2.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分析文章结构,培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入本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讲解修辞手法,解读文章结构。
a. 分析第一段,理解作者对大树的敬畏之情。
b. 分析第二段,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c. 分析第三段,理解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大树,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 例题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讲解一道关于修辞手法的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大自然的文字。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那树》——敬畏自然,和谐共处。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3. 文章结构:总分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大自然,如同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丰富的色彩描绘出美丽的画卷。
春天,绿意盎然;夏天,繁花似锦;秋天,金黄一片;冬天,银装素裹。
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韵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良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关于大自然的文章,提高语文素养。
2024年《那树》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那树》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那树》,主要涉及第二章《植物的生存智慧》第三节《大树底下好乘凉》。
详细内容包括树的组成部分、树木的生长过程、树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与树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木的组成部分,掌握树木的生长过程。
2. 理解树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认识到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树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与树的关系。
教学重点:树木的组成部分、生长过程以及保护树木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树底下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大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树的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挂图,详细讲解树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组成部分。
(2)树木的生长过程: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树木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年树到衰老死亡的过程。
(3)树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结合实例,讲解树木在水源保护、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3. 例题讲解:以“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保护树木,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那树》2. 内容:树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木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年树→衰老死亡树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水源保护、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树木,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那棵树”为主题,画一幅画,并简要介绍这幅画的意义。
2. 答案:学生作品,无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教具,让学生了解了树木的组成部分、生长过程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那树教学设计12篇
那树教学设计12篇那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__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__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的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教师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课时】一课时。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那树教学设计2二、检查预习1、生字注音。
2、解释词语。
三、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四、朗读课文,学生思考(缓慢、沉重)1、请你概述一下那棵树的故事。
2、请你以那是一棵的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
五、讨论明确:无私奉献、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善良、默默无闻、坚固顽强、非常可怜,为什么?师:刚才,谈到大树的品质,树是自然界中的强者,也是人类的朋友,给人类送来绿荫,但人是世界的主宰,所有的生命都要为人类让步,当高楼林立,文明高度发展时,大树成为最大的障碍时,人类宣判了它的死刑,品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并思考。
六、品味欣赏(讨论)1、请用直线划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好?明确:哪些事物代表人类文明:柏油路哪些词用的好:一里一里铺,架,挨。
为什么好?叠词,表现人类文明发展迅速。
分析:挨、排排(密、发展迅速)朗读时注意什么?(重读)学生齐读练习。
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那树是难逃浩劫了,下面看一看那树的命运。
2、请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三处。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树的同情、对人的做法憎恶)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在作者笔下人类非常残忍,用咬、嚼这些词,对人类恶狠狠的描写之外,作者把伐木工人称为刽子手,而对树充满无限同情,你怎样体会到的?作者在写树时,只把它当做一棵植物来写吗?读出相关语句(大头颅、踝骨、动脉、静脉)。
《那树》优秀教案(通用8篇)
《那树》优秀教案(通用8篇)《那树》优秀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那树》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树》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4、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总第18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
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
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2、多媒体播放反映人类生存困境的若干画面,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资源严重枯竭……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
多媒体显示;佝偻(gōu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那树》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那树》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那树》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那树》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那树》的基本情节、主题,发现作品所展示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2.了解叙述性短文的特点,理解作者运用描写、对话、心理描写等手法达到表达作品主题的目的;3.能够运用提问、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理解作品;4.提高阅读能力,丰富情感、语言、文化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作品的基本情节、主题;2.了解叙述性短文的特点和表达手法;3.学习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班会习惯养成(5分钟)2.新课预习(10分钟)通过介绍作品《那树》的作者、题目、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翻阅课本,了解文章的背景、意义;重点让学生了解《那树》的主要情节。
3.教师讲解(20分钟)通过对作品全文的点拨讲解,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基本含义,强化阅读能力。
讲解思路如下:(1)作品题目的含义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那树》的含义,引导学生进入文本;(2)作品的基本情节告诉学生作品主要讲述一个人从小到大和生命里的几个阶段,这个人的父亲一直告诉他,他们家族的长寿秘诀是那棵尤物树枝条的茶,但是这种秘诀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3)作者如何表达主题引导学生游读全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心理描写等方式表达作品的主题——亲情、责任与传承等。
(4)文本的特点及运用的手法讲解叙述性短文的特点,以及作者运用描写、对话、心理描写等手法达到表达作品主题的目的。
4.探究和讨论(25分钟)(1)提问式探究: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语感:1)主人公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没有明确提到?2)为什么一开始家里不让主人公碰尤物树?3)为什么主人公毕业后仍然选择留在老家?(2)感性讨论:由学生发表个人感受,或分享家族文化小故事,或群体合作,将课文中提到的“担当”二字寓意丰富起来。
《那树》教案(精选
《那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在大自然中见过最美的树是什么?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如何观察事物,让学生学会用作者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作者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其写下来。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观察事物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实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那树喜爱赞美观察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观察你家附近的一棵树,用作者的方法将其描述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较为流利,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观察事物的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作者的方法进行观察,并将其描述下来。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观察事物时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到大自然中观察更多的树,并用作者的方法将其描述下来,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心得分享给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那树》。
文章通过对一棵大树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教学内容上,需要重点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和作者的观察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那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那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节“那树”。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棵大树的成长历程,反映了大自然中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生字、新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敬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生字、新词,并进行正确的读音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课文录音、PPT、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自主学习(10分钟)(1)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查字典,学习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 课堂讲解(15分钟)(1)讲解生字、新词。
(2)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3)讲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2)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5. 情感教育(5分钟)(1)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关爱生命?(1)让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提高阅读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那树2. 生字、新词3. 文章结构4. 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思考: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答案:(1)生字、新词:略(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那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那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那树》。
文章详细描述了一棵大树的成长历程,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2.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新句,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主题;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教师指导朗读技巧;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新句;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那树》2. 内容:a. 生字词:茁壮、葱郁、挺拔、蜿蜒、盘旋等;b. 课文分析: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c. 课堂小结: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b. 仿写文章中的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c.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2. 答案:a. 生字词解释:略;b. 仿写段落:略;c. 谈保护环境的认识: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大自然,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那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共3篇
《那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共3篇《那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1《那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并理解《那树》全文的主要内容。
2. 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表现手法。
3.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细节,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感情,理解和体会语言的表达和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采取交互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
教师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学生参与: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通过互动的方式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呈现树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此引出本文的主题。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课前阅读整篇文章,认真理解文本。
阅读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回答,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章的内容:1)文中提到了那棵树建筑于一个家园的中央,这说明了什么?2)阅读文章开头第一句话“They had been together since the house was built.”,你认为这句话暗示了什么?3)在文章的结尾,“He never had to wait for visitors because it was always filled with one or two peoplewho wanted to rest or just talk.”,为什么这棵树成了一个自然的聚集之地?4)文章用了很多极具表现力的形容词和名词,谈谈你觉得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以及它们给你的感受。
3. 探究语言表现教师为学生介绍文章中的一些语言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这些手法是如何加强和丰富文章的表达:1)拟人:在文章中出现了“the tree seemed to talk back”和“the tree was not happy”等句子,这是一种拟人的语言表现。
那树教学设计 那树优秀教案
那树教学设计那树优秀教案《那树》是初中语文课本的一篇课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思考。
如何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那树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那树教学设计一教材把握台湾作家王鼎钧在他的散文《那树》一文中,通过一棵大树长期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
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1)奇特的容貌:粗看它老态、佝偻、但坚定稳固。
繁密茂盛;细看它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所谓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
(2)可悲的遭遇:尽管大树给行人阴凉和清静,给鸟儿栖身之所,给情侣们以温馨的感觉,可是现代文明的发展对大树生存产生负面影响,大树一方面明知早晚面临引颈受戮的命运,另一方面又不可能迁徙逃亡,只能“效死”于泥土,“绿着生,绿着死”,最后因一醉酒司机在树上撞死,被悲惨的锯倒。
(3)悲愤的感情:文章最后写道:“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被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以叙述结尾,不作议论,好像“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有深意,隐隐地透出一种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绪。
(4)深层的思考:作者的命意表面看简单,其实有一定的复杂性。
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对人类文明的两面性看得深透。
有人认为作者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持反对意见,且看他的话:“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最艰辛的奋斗,最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握紧文明……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看来作者只是反对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对文明进步主要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王鼎钧的散文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他的文章揭露社会种种流弊,引发深沉思考。
他是一位富有责任感的作家,是人生、社会的冷静思考者。
文章富有思辨性、哲理性、审美性,有着作家对人生深刻而独特的领悟。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老树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寄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探索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味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
那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那树优秀教案设计那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那树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那树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设想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很少人再去寻找身边悄然消失的东西。
但是这些消失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发展的时候忽略或破坏掉的美的东西。
一方净土,一片森林,在人类发展的巨斧下默默隐退,剩下的是自然独自的慨叹。
如何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进行了探讨,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意到身边的变化和用心倾听自然的呼喊。
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从感知老树的形象入手,品析文中含蓄而深沉的语言。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体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文章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体悟字词间流露的情感。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文章的主旨。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1.了解树的生命历程,通过树的形象、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语言的特点,学习从字里行间分析形象,把握主题的方法。
3.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自然遭到破坏的有关素材。
2.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课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简单的调查,小组交流。
教师课前准备根据有关材料截取一段有关树木被砍伐、特写的年轮的片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导入每当我们看到参天的大树被砍伐,成群的野羊被追杀,大批的鸟儿被迫迁移我们是否想到生活在自然界里的任何生物都有情感,他们也有痛苦,也有感情,也有生存的权利,但是人们往往在发展自己的文明的时候忽略了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使自然成为发展的牺牲品。
即使是一颗老树也难逃人类的伤害。
《那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那树》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那树》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那树》是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老树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感情。
此篇故事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表达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那树》中的人物、情节、主旨,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文学欣赏的看法与感受。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逐渐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自然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发掘自然美并珍惜自然。
三、教学过程1. 演示教学首先,教师通过朗读全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体味老树的美丽与悲壮,引导学生思考老树的故事是如何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2. 阅读指导(1)导读。
通过举例子、提出问题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兴趣。
如:“你们是否认为老树是哪位故事人物的化身呢?为什么?”(2)整体阅读。
给学生3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并整理出自己的读书笔记。
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在旁边指导与解释,并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难点进行讲解。
(3)重点分析。
在分组教学的形式下进行分析,以便让学生感受到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的快乐。
每组分析一段落,根据文章的主旨对每段的理解进行策略性的引导,如:情感描写、语言表现等。
(4)个人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理解,写出一个大致结论,阐明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3. 课堂扩展通过策划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和印象。
(1)画画比赛。
让学生通过画画表现对老树的看法和情感,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老树所代表的意义。
(2)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读后感写作。
对于对《那树》有深入思考的学生,可以通过撰写读后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是否参与积极,能否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否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节。
《那树》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那树》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那树》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1《那树》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那树》的主旨和情节,能进行表述和自己的理解。
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深入挖掘人物性格,探究人物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
3.通过“描写性格细节”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看见或听见”整个小说,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感受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生活语境。
4.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艺术素养意识,以“用美来磨心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环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描写性格细节”的方法介绍: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些细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细节。
2.《那树》中各个角色的性格分析:划分角色,进一步深挖人物性格,找到相应的描写细节,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复杂内涵和人性深度。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0分钟)(1)出示一张《那树》小说的封面和几张跟树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心中的这棵树,情节在哪里,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学生进行简单的联想与讨论。
(2)介绍“描写性格细节”的方法,给学生演示思路图,并在黑板上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方法的运用思路与目的。
2.主题展示(20分钟)阅读小说《那树》第一部分,学生自觉阅读,认真倾听,展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然后请学生按照角色进行分组,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小说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和心态。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文章范文,并进行讲评和评析,让学生明确“描写性格细节”的方法以及运用思路。
3.深入分析(40分钟)(1)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次认真读一遍《那树》第二部分。
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递进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主要问题包括:①为什么叔叔一家人会选择在农村生活?②小说的主题是什么?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突出的性格特点?如何通过性格细节表达?④小说中树的形象很重要。
《那树》教案(精选
《那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那树》,主要围绕文章的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对大树的形象描绘、作用分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中大树的形象描绘和作用分析。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大树的形象描绘和作用分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大树的形象。
3. 课堂讲解:b. 分析大树在文章中的作用,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5. 随堂练习:学生针对课堂讲解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树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树形象描绘:a. 外貌特点b. 内在品质2. 大树作用分析:a. 生态价值b. 情感象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堂讲解,对文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进行详细解读。
b.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大树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
2. 答案:a. 解读内容需包含大树的形象描绘和作用分析。
b. 答案需体现学生对环保意识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a.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b. 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将环保意识付诸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大树形象描绘的分析。
2. 大树作用分析的教学。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那树》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那树》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七单元第二课《那树》,详细内容涉及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者为何对那棵树情有独钟,从而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结合实际语境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修辞句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那树》2. 重点词语:参天、碧绿、和谐、共生3. 板书内容:课文结构图、修辞手法解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3)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描写自然的句子。
答案:(1)生字词:参天、碧绿、和谐、共生等。
(2)示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3)示例: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八年级语文《那树》优秀优质教案
八年级语文《那树》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那树》,主要包括课文的阅读与解析。
具体章节内容为:对《那树》的整体感知,对文章主题、写作特色、语言表达的深入剖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那树》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挖掘,写作特色的分析。
重点: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导入本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文章有整体感知。
3. 内容分析:讲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如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其他句子,并进行课堂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那树》2. 主题思想:敬畏自然、珍惜生命3. 写作特色:象征手法、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情感4. 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阐述其写作特色和表达效果。
2. 答案示例:例句:“那树,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树的敬畏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文章,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挖掘。
2. 教学难点中的写作特色分析。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中的写作特色和语言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树》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寄意的创作手法,品味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珍爱自然。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写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故事,体会作
者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好大一棵树》。
2.导语:穿行于浓阴之下,阵阵清风沁人心脾。
在浓阴下无忧无虑嬉戏的日子成了我们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人在大自然中,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我相亲,自由自在,但是这一切在慢慢离我们远去。
有那么一棵曾经庇护人类却被人类屠杀的大树深深触动了作家王鼎钧的心灵。
就让我们去听一听《那树》的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深切关注那树的命运,看看那树的一生有怎样的经历?
2.有人为那树的故事配了几幅图片,请选择其中的一幅配一点文字。
出示几幅图片,学生任意选择一图配字。
3.师交流自己所配字。
(1)早期的树:长在泥泞的马路边,
佝偻、老态,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
霉黑潮湿的树皮层,隆起的筋,纵裂的纹,树身像铁铸就;面对台风,屹立不动;炎热夏天,撑开绿阴;给鸟儿栖息之所,给情侣以温馨,不断伸展,滋润土地。
(2)近期的树:斗转星移,人们在树的附近架起了电线,铺起了柏油路,盖起了高楼,那树似乎有些碍事,有人开始质疑这颗树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那树一声不响,仍然释放着诗意的绿色。
(3)现在的树:后来由于一个醉汉撞到树上死了,交通专家给树判了死刑,在一个夜里树被从踝骨锯掉,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三、深入课文,感受那树的形象
1.那树的不平凡的经历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在我们的心中,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朗读课文。
那是一棵的树,因为课文第段中这样说“”。
(或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理由。
)
老师提示:
(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
(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
(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
(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2.教师展示生字词,帮助阅读。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倒塌。
萌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卷曲的胡子。
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3.学生交流
4.教师交流
★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
树::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树皮。
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自身像生铁铸就。
★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炎热的夏,送来阴凉和清静;蒙胧的夜晚,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阴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
总之,大树是人类的守护神。
★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
因为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让作者心痛的大树:作者对大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大树倒地,让作者的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5.过渡: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那树,是人类的朋友,给我
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慰藉。
这样的大树让人肃然起敬,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来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