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建设
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福建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规范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首先,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建筑设计应该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建筑物在使用阶段要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建筑物应该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同时,建筑物应该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保障居民的健康。
另外,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建筑物在拆除和再利用阶段要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建筑物在拆除时,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处理建筑垃圾,将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通过制定和执行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有效地引导建筑企业和相关部门遵循绿色建筑的原则,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包括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要求和指标。
通过执行福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有效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解读及城市道路海绵设计探讨
1 规划目标
根据《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规划目标,可将 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分为战略目标及分类目标。 这两个 规划目标应该作为城市道路海绵设计的最终要求来考虑。
(1)战略目标:①到 2018 年城市建成区 15%以上面积达 到径流控制率 75%的要求 (鹤林试点片区及三江口试点片 区);②到 2020 年城市建成区 20%以上面积达到径流控制率 75%的要求 (在第一 阶段基础上增加了西 庄片区、奥体片区、高 新区海西片区、 义序 吴山片区及琅岐红光 湖片区); ③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区 75%以 上面积达到径流控制 率 75%的要求 (除中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概况 福州市某新建市政道路如图 1,道路等级为一级主干道,
图 1 道路标准断面
· 51 ·
■规划设计
2018 年
位于三江口片区,道路长度 1100m,规划宽度 50m,机动车道 中央设置 3m 绿化隔离带, 道路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 之间各有一道宽度 3.5m 的绿化隔离带,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 道之间为为点状树池。 2.2 规划要求
人行道透水路面采 用透水砖设计, 规格为 500mm×250mm×80mm, 由上至下结构为透水砖 体,30mm 干硬性混凝土, 400g/m2 土 工 布 ,150mm 透水混凝土,100mm 级配 碎石。 同时透水铺装也能 较好地起到面源污染的 去除的效果。 3.3 下沉式绿化带设计
(1) 径 流 量 指 标 计
算。 下沉式绿化带是市政道路海绵设施的核心,如图 3,按最 不利因素考虑不计下渗量时,下沉式绿化带要满足有效的蓄 积容量。 中央绿化带折减系数取 30%,人行道树池折减系数 取 70%,人行道折减系数取 30%,为满足 75%径流控制指标, 下沉式绿化带的有效蓄水深度应为: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技术要点
四、内涵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实现“高度集约、低碳低能耗、绿色健康”的目标。
以密度适宜、功能完备、交通便利的“城中型”为主导,通过疏解拓展城区,扩大城市空间,减少城市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包括抵御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风暴等)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防洪设施、加强土地利用管控等措施,减少城市灾害的风险,提高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4.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建设智慧城市
五、技术要点
1.精细化城市规划
2.建设高效的排水系统
3.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
4.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5.积极开展公众参与
总结起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建设智慧城市;而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精细化城市规划、建设高效的排水系统、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积极开展公众参与。
这些内涵和技术要点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绿色、智慧、生态、人文的全面发展。
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公布《福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鹤林片区)控
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公布《福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鹤林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通告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榕规网[2017]125号
【发布部门】福州市城乡规划局
【发布日期】2017.11.10
【实施日期】2017.11.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公布《福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鹤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的通告
(榕规网〔2017〕125号)
由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北京建筑大学与福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编制的《福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鹤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于2017年9月获市政府正式批复(榕政综[2017] 1794号)。
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布,规划主要内容可在福州市城乡规划局网站(http://)上查询。
附件:《福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鹤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
福州市城乡规划局
2017年11月10日
附件:
《福州市。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城市面临的水负荷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以其出色的水资源管理和自然环境保护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借鉴。
本文将从整体思路和具体方案两个层面,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整体思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统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包括城市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
2. 多元治理: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实施多元治理,通过灵活运用自然、半自然和人工手段开展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高效利用。
3. 生态优先: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优先原则,通过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湿地、河道系统、植被覆盖等生态要素,提高城市的自我调节和抗灾能力。
4. 系统集成: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将各个领域的技术和措施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城市水、土、气的统一管理,推动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方案在整体思路的指导下,海绵城市建设可以采取多种具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雨水管理: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将城市的降雨水分散利用,减少径流和洪涝灾害,解决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 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用生态建筑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3. 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城市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湿地对雨水的滞留和净化能力,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4. 路面渗透:通过采用透水铺装和绿色交通设施,增加城市道路的透水面积,减少雨水径流,改善路面积水问题。
5. 水域生态修复:对城市内的河流和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湿地,提高水域自净能力,增加城市水资源的供给。
6. 灰水回用:将城市的灰水进行处理和回用,如将家庭的洗衣水、洗碗水用于冲厕、浇灌等,减少对清洁水的需求。
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方案
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方案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城市化加速,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概念日益受到重视。
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而海绵城市则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灰水净化。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方案的意义以及实施方法。
绿色建筑的意义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保护环境。
传统建筑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而以绿色建筑为基础的建筑物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再利用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实施节能措施,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海绵城市方案的意义在于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问题。
海绵城市通过建立可持续的水环境管理系统,将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灰水净化。
海绵城市方案包括雨水收集、植被覆盖、湿地保护等措施,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要实施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的建设。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以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项目。
其次,建筑师和设计师应加强对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应用。
他们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环境条件,设计出既美观又环保的建筑物和城市布局。
此外,公众教育也至关重要。
公众需要了解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概念的意义和价值,并主动参与到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项目中。
在实施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方案过程中,还需要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尽管这些项目在长期运营中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前期的投资可能会限制项目的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建设给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理念,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利用自然系统的功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入手,系统地介绍其整体思路和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海绵城市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模仿自然生态,构建可持续性城市,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在城市建设中实现雨水自然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复原和增强,从而减轻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和水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构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在城市内部构建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来模仿自然的水循环。
这样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收纳,降低城市排水量,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2、绿色建筑的促进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绿色建筑的推广来减少城市的人工硬化地面,提高城市的绿化率,从而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生态交通的优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优化城市内的生态交通,降低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的道路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实现雨水自然收集和高效利用来减少城市对水资源的压力,提高城市的自给水率,从而降低城市的水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案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案来实现:1、雨水花园和雨水广场的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广场可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收集和利用,使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降低城市的人工硬化地面,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2、生态景观带和生态廊道的建设生态景观带和生态廊道可以为城市内涵水系统提供一定的缓冲和调节作用,使城市内部的雨水能够得到处理和利用,从而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
“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防水设计:海绵城市的核心之一就是雨水管理,而建筑在海绵城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防止雨水渗透到建筑内部。
建筑师可以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屋顶绿化、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系统等,来有效地解决雨水渗透的问题,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2. 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强调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的结合,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可以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采用可再生、环保材料,设计绿色植被覆盖,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绿色建筑”的概念。
3. 雨水利用:建筑师可以将雨水利用系统融入建筑设计中,如利用雨水冲洗厕所、灌溉绿化植被等,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对城市自来水资源的需求,同时降低城市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水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海绵城市的运用不仅可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减少城市的自然灾害,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通过构建“海绵建筑”,使得建筑与城市相互融合,最终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正在推动建筑设计的变革,同时也呼唤建筑行业的发展。
而在实际的建筑实践中,海绵城市的理念也因地制宜、因建筑而异,需要建筑师们做新的尝试。
与此建筑师们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下,还可以通过建筑设计为城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1. 解决城市雨水倒灌问题:在部分城市,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水倒灌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问题。
建筑师们可以通过设计建筑的屋顶和墙体,使之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倒灌,减少城市的内涝问题。
2. 城市热岛效应的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建筑师们可以通过绿化建筑屋顶、墙体、增加绿地覆盖,减少城市的高温现象,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3. 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海绵城市的理念强调对城市雨水的合理管理和利用,建筑师们可以通过设计建筑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系统,加强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减少自来水资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改造方案
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改造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城市洪水、空气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概念被提出。
绿色建筑通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人居舒适等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海绵城市则旨在通过多种手段来达到雨水自然渗透和滞留,防洪排涝和水资源利用的功能。
下面是一些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改造方案的概述。
首先,改造建筑。
将现有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包括使用节能材料、安装高效节能设备、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由于建筑的能耗在城市的总能耗中占比较大,所以通过技术改造建筑来降低能耗将对城市整体能耗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还可以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其次,改造公共空间。
通过改造公园、广场和街道等公共空间,增加绿化植被,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肺”,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增加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通过透水铺装和雨水花园等方式进行收集和利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洪水发生概率,还可以满足城市的非生活用水需求。
此外,改造交通系统。
可以通过推广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可以建立一套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和排放。
最后,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能源节约和水资源利用等环保活动中来。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改造建筑、公共空间和交通系统,以及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可以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的改造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作的局面,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城市内部的水logging、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以及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因此,发展海绵城市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整体思路和方案两个方面探讨海绵城市的建设。
一、整体思路1.整体目标:建设具备水循环、景观、生态三个特点的可持续城市。
2.核心理念:将水的自然循环引入城市管理,利用海绵特性调节城市水资源。
3.全过程管理:涵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实施和运维等各个环节。
二、方案1.规划设计阶段(1)水资源评估:对城市各个区域的水资源进行评估,包括降雨量、污水排放、地下水等。
(2)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划定城市绿地、湿地、水系等基础设施的分布,形成有机衔接的海绵网络。
(3)风险评估与适应性设计:考虑到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评估并在规划设计中采取适应性设计策略。
2.建筑设计阶段(1)绿色建筑:建筑内部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自然通风与采光能力。
(2)屋顶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建筑利用屋顶空间种植植被,减少热岛效应,同时收集雨水用于浇灌和冲洗等。
(3)生物滞留设施:在建筑内部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通过滞留和过滤的手段改善水质。
3.工程实施阶段(1)改善排水系统:引入中央排水和分布式雨水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2)构建湿地与河道:建设湿地和河道,增强城市的自然保护能力,调节城市的洪水和干旱问题。
(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水资源回用工程,将污水处理达到再生水标准,用于绿化、清洗和工业用水等。
4.运维阶段(1)制定管理维护计划:建立全面的管理维护计划,包括设施巡检、定期清理、设备更新等。
(2)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城市水资源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3)加强公众教育与参与:通过举办培训、宣传等活动,提升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促进公众参与和支持。
绿色建筑之海绵城市
绿色建筑之海绵城市摘要:海绵城市和绿色建筑是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两者都是以创造生态、健康的人居环境为目标,从内容上看,绿色建筑的条文中包含大量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这些技术存在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两个部分;从层次上看,绿色建筑是海绵城市的实施途径和微观体现之一。
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绿色建筑;海绵城市;雨水控制及利用;雨水回收利用装置;据住建部对多个城市专项调研显示,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民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从目前形式可以看出,海绵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其重点就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阻滞能力,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单位时间内的压力。
结合我国目前经济情况以及各地域各城市地理条件不同等限制,在构建海绵城市的构成中应尽量结合当地实际,把握好具体的工程设计与建设。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只有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属于贫水短缺国家行列。
在人口增长速度迅猛的趋势下,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将下落到1700m3。
随着城市化水平及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目前在全国680座建制城市中,有将近410多座城市在受不同程度的缺水因素困扰,严重缺水的城市最多达1lO座。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缺水城市年总缺水量高达185亿多t,而今后城市用水在对水流量和水质量的要求上还将继续提高。
海绵城市的蓄水能力能够很好地将多余的雨水利用起来,蓄存的雨水可以用于居民的生活、工业的生产以及一些景观设计。
将降雨量较大时候的多余雨水重复利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形成一个自然存水、自然处理水、自然渗透的完整水循环系统。
对水的重复利用可以缓解人口增加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紧张关系。
在干旱天气能够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情况。
二、海绵城市随着各种频发洪涝灾害的出现,传统的“灰色雨水基础设施”城市雨水排水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和综合治理,以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径流过程中的排泄和渗漏,保持雨水城市化、自然化、人工化的平衡,并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城市。
在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1. 绿色建筑设计。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强调建筑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选择适宜的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立面,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绿色屋顶、绿色墙面、绿化景观等方面做出努力,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
3. 雨水渗透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还强调通过雨水渗透系统来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通过设置透水铺装、透水绿地等措施,将雨水渗透到土壤中,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洪涝的风险。
4. 水景设计与湿地建设。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注重将水景与湿地融入城市规划中。
通过设计湿地公园、湿地广场等水景区域,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湿地还可以起到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5. 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还注重废水处理与回用。
通过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需求。
废水处理还可以保护水环境,避免废水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雨水渗透系统、水景设计与湿地建设以及废水处理与回用系统等方面。
通过这些解决方案的应用,可以减少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地方给排水及消防特殊规定汇编-福建篇(v2.0)180515
全国各地给排水及消防特殊地方规定汇编福建篇目录1.重点疑难问答 (3)2.供水系统 (4)3.排水系统 (7)4.消防系统 (9)5.绿建及节能 (11)6.其他相关参考资料(附件) (14)1.重点疑难问答2.供水系统2.1政府及市政部门文件资料2.1.1水压资料福州市:市政水压需咨询自来水公司,总体上大于0.16MPa,平均水压约0.23MPa,多数区域水压可满足0.20~0.25MPa以上,供水低压区分布在金山南三环附近、福湾区域以及城市周边少数地势较高区域。
厦门市:以项目所在地的24小时实测供水压力报告作为设计依据,由水务提供。
2.1.2用水定额《福建省城市用水量标准》DBJ/T13-217-2010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表3.0.3 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L/(人.d)]《厦门市主要工业及生活用水定额》DB3502_Z 5016-2016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定额:2.1.3叠压供水厦门市:无负压给水设备应单独接自供水干管,该供水干管应处于市政环网中,设备的进水管管径不大于供水干管过水面积的1/3,也可按表选用。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12) 49号]无负压给水设备进水管管径(mm)注:对管径级差和过流断面比有特殊要求时,应征得供水部门同意。
漳州市:从2012年12月1日起,漳州市中心城区新建楼盘和新建高层建筑禁止在未配套建设生活用水调蓄水池的情况下直接在管道上设置无负压、叠压二次供水设施。
对于必须使用无负压、叠压设施的新建楼盘,在建筑规范设计阶段必须在各供水分区规划设置高位生活用水调蓄水池。
[《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自来水供水加压方式的通知》漳建城(2012)63号]三明市:超过我司承诺的正常供水标高(黄海标高155米)的用户,在条件许可时可优先考虑叠压供水的方案。
[关于三明市区新建住宅供水实施的暂行规定]2.1.4《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厦建总〔2014〕26号其中建议重点关注如下:12.1.1设计要求:2、毛胚房住宅每个卫生间、厨房及其他用水点给水设计都应有一个配水点,以满足初装饰标准要求;精装修房给水应设计到位。
什么是海绵城市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什么是海绵城市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面临着一系列与城市发展相关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海绵城市?又该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呢?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往往是硬化地面过多,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和存储,只能通过排水系统迅速排走。
这不仅容易导致内涝,还使得宝贵的雨水资源白白流失。
而海绵城市则强调优先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减少对人工排水系统的依赖。
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通过增强城市对雨水的吸纳和存储能力,减少雨水在短时间内大量汇集造成的积水和洪涝灾害,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
其次,能够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
雨水的自然渗透可以补充地下水,改善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状况,维持水资源的平衡。
再者,海绵城市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增加绿地、湿地等自然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它也能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
规划引领是关键。
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合理布局城市的绿地、水系、道路等基础设施,预留足够的雨水吸纳和存储空间。
比如,规划建设更多的公园、湿地和雨水花园,让城市有更多的“海绵体”。
加强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水体,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
这些自然水体本身就是重要的雨水调蓄设施,能够有效地减轻城市的排水压力。
推广绿色建筑也是重要的举措。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中,采用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让建筑物能够吸纳和利用雨水。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正式版)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2017年11月前言为规范福建省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本导则。
编制组经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吸收相关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实际情况和需求编制。
本导则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设标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维护管理、监测评估与能力建设、附录。
本导则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编制组(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邮政编码 3610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自 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编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关天胜王泽阳陈嫣马洪涛王开春王盼郑晓光吴连丰周丹许可兰邵华林守青郑诗怡主要审查人:谢映霞刘建林功波王建龙俞露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建设标准 (5)3.1一般规定 (5)3.2年径流总量控制 (6)3.3年径流污染控制 (6)3.4排水防涝标准 (7)3.5雨水资源利用 (8)4规划 (9)4.1一般规定 (9)4.2规划编制 (10)4.3规划衔接 (15)4.4规划实施 (19)5设计 (21)5.1系统方案 (21)I 一般规定 (21)II 自然水文特征的保护和修复 (21)III 内涝防治 (22)IV 水环境治理 (23)V 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24)5.2建筑与小区 (25)I 一般规定 (25)II 设计流程 (25)III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27)IV 技术措施 (28)5.3道路与广场 (30)I 一般规定 (30)II 设计流程 (31)III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2)IV 技术措施 (33)5.4公园与绿地 (36)I 一般规定 (36)II 设计流程 (37)III 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 (37)IV 技术措施 (39)5.5城市水系 (42)I 一般规定 (42)II 设计流程 (43)III 水体布局 (44)IV 技术措施 (44)5.6设施规模计算 (46)6工程建设 (49)6.1一般规定 (49)6.2建筑与小区 (49)6.3道路与广场 (50)6.4公园与绿地 (51)6.5城市水系 (51)7维护管理 (53)7.1一般规定 (53)7.2建筑与小区 (53)7.3道路与广场 (54)7.4公园与绿地 (55)7.5城市水系 (56)8监测评估与能力建设 (58)8.1实施效果评估 (58)8.2平台建设 (60)9附录 (62)9.1相关规范和文件 (62)9.2福建省各地市多年平均逐月降雨与蒸发量参照表 (63)9.3福建省各地市径流总量控制率曲线 (65)1总则1.0.1 为推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实现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提高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编制、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工作,制订本技术导则。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正式版)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正式版)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正式版):让你的城市变得更“湿”!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你知道吗?这个指南可是咱们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哦!那么,什么是海绵城市呢?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储存和利用雨水,从而减少城市内涝的问题。
听起来很神奇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绿色建筑的一种高级形态,它不仅关注节能环保,还注重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
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就是为了让咱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宜居!那么,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呢?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1. 设计合理的道路系统咱们城市的道路上,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可以鼓励大家多走路、骑自行车或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咱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设计一种能够收集雨水的路面。
这样一来,当雨水降落在路面上时,不仅可以减少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压力,还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绿化灌溉等方面。
2. 建设绿色屋顶和绿色墙体绿色屋顶和绿色墙体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有效地吸收雨水,减少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压力。
绿色屋顶和绿色墙体还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降低城市的能耗。
所以,咱们应该大力推广绿色屋顶和绿色墙体的建设,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美丽!3. 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源等。
为了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我们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设一种能够收集雨水的园林绿地。
这样一来,雨水就可以被收集起来,用于植物的灌溉等方面。
4.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虽然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是要减少城市内涝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
绿色建筑、海绵城市设计审查报告书(适用于执行绿色建筑项
硬化地面透水铺装率
实际得分
下沉式绿地占比
得分Qi
调蓄设施量
m³
换算得分
雨水回量
m³
加分项
得分Q8
0
总得分ΣQ
绿色建筑等级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评价结果说明
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的一星级要求。
审查单位审查情况
建筑专业审查人意见:
合格
(签章):
结构专业审查人意见:
绿色建筑、海绵城市设计审查报告书(适用于执行绿色建筑项目)
项目名称
设计单位
评价阶段
□设计评价
建筑类型
□公共建筑
□运行评价
□居住建筑
评价指标
节地与室
外环境
节能与能
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Biblioteka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
质量
海绵城市
控制项
评定结果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控制指标
说明
评分项
权重w i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合格
(签章):
给排水暖通专业审查人意见:
合格
(签章):
电气专业审查人意见:
合格
(签章):
审查单位审查结论:
合格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章)
2017年4月24日
备案部门意见
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意见:
(公章)
年月日
绿色建筑海绵城市设计审查报告书适用于执行绿色建筑项目项目名称设计单位评价阶段设计评价建筑类型居住建筑评价指标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海绵城市控制项评定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控制指标说明评分项权重w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适用总分硬化地面透水铺装实际得分下沉式绿得分qi调蓄设施换算得分雨水回量加分项得分q8总得分q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评价结果说明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2jt1372015的一星级要求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的通知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州市城乡建设局
•【公布日期】2022.04.22
•【字号】榕建排水〔2022〕133号
•【施行日期】2022.04.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
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的通知
榕建排水〔2022〕133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明确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求,结合我市地域特点和技术政策导向,经研究,形成《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专此
附件: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2022年4月2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建设
相关条文审查要点
1 勘察专业
根据国家及福州市对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新建绿色建筑工程勘察应配合做好以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审查文件】勘察报告、原始资料
【审查内容】
1、项目详勘资料应包括:区域滞水层分布、土壤种类及其相应的渗透系数、地下水动态等。
2、确定项目建设区域内土壤及地下水资料时,应以雨季地质勘察资料为主,旱季地质勘察资料为辅。
3、采用地质勘察资料确定土壤特性时,应考虑原有地形与施工场平图的差别。
4、三江口片区、鹤林片区主要地层渗透系数可结合本文附件提供的参数确定。
2 建筑专业
,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评价分值为3分。
【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带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地原始地形图
【审查内容】
(1)净地交付项目,此条不参评,不得分。
(2)建筑设计说明中写明场地是否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写明是否保留和利用了原有场地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等自然资源,如有保留和利用,需在总平面图中标明。
对场地的水体和植被进行了改造的项目,应说明改造原因,以及拟采取的生态修复和补偿措施;对收集并利用原有场地的表层土提出要求;提出乔木等植被保护方案。
重点关注:(1)高差较大的场地,没有进行过度的地形改造;
(2)本来较为平整的场地没有进行过度的堆土设计。
鼓励利用凹地做地下室或下沉庭院,利用高差为地下空间提供采光通风,利用高差形成不同高度的入口空间,利用高差形成景观微地形,借助地形组织场地排水等措施。
(3)查看原始地形图和建筑总平面图,对比总平设计与原始地形的差异,是否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原有水体和植被,特别是大型乔木(保留场地胸径在15-40cm 全部中龄期以上乔木,允许场地内移植)。
【建议最低分】3分
,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评价分值为9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下凹式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
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3分;(本条由给排水专业牵头审查,建筑专业应配合审查必要的构造措施)
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
【审查文件】建筑总平面图,景观总平面图、景观设计文件,下凹式绿地面积计算书,透水铺装面积计算书。
【审查内容】
根据国家及福州市对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新建绿色建筑必须满足该条文要求。
大于10hm2的场地应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没有提供的视为该条文不达标。
(1)查看建筑总平面图及下凹式绿地面积计算书,总平的技术指标表中写明下凹式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区域和面积(景观设计文件与之相符),并计算下凹式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是
否达到30%(下凹式绿地应低于周边地面或道路,下凹深度不小于100mm,一般不大于200mm);
(2)典型生态设施(绿色雨水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雨水截留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设施等。
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即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物,通过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雨水,控制径流污染)。
(3)硬质铺装地面,指场地中停车场、道路和室外活动场地等。
查看景观总平面图及透水铺装面积计算书,总平的技术指标表中写明室外透水铺装的区域及面积,并计算透水铺装面积占硬质铺装地面的比例是否达到50%;透水铺装地面包括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等;当透水铺装下为地下室顶板时,若地下室顶板设有疏水板及导水管等可将渗透雨水导入与地下室顶板接壤的实土,或地下室顶板上覆土深度不小于1米时,仍可认定其为透水铺装地面。
【最低分要求】9分
注:1、建设用地竖向设计应满足雨水控制与利用的要求,新建小区应进行地面标高控制,防止区域外雨水流入,并引导雨水按规划要求排出。
2、本条需结合给排水专业审查。
,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评价分值为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得3分;
2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2,得3分;
3公共建筑采用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方式:满足下列要求中任意一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