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傲雪的梅花-word
宋代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宋代诗歌中的梅花意象陈允嘉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
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
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其主要意象有三: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人们首先把它作为一般春花春树认识和描写,就比如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
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不仅仅作为春景的点缀,就自然产生了梅花独有的意象。
南朝鲍照在其《梅花落》中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虽然仍视梅花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开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发挥。
到了盛唐,张九龄在其仕途受挫之时所作的《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在感怀身世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这是鲍诗所没有的。
至中唐朱庆馀《早梅》一诗,就把梅花傲雪作为高尚品性加以赞美:<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在此就可看出,诗人已经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
<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
>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
宋初诗人韩维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绝俗,在严寒霜雪中保持铁骨芳姿。
《劲谢》=还有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梅花:<自持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释显忠《石缝梅》)虽生长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来自网络)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来自网络)古诗词中的梅花形象梅花,美丽而不妖艳,清韵而有芬芳,为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青睐。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以梅为题材的作品很多。
由于诗(词)人审美情趣和生活阅历的差异,他们笔下的梅花形象便风姿各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人格象征和意趣指向。
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只留清气满乾坤”——高风亮节的梅花形象古人称“梅、兰、菊、竹”为“四君子”,又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梅花清雅高洁的品性的敬佩与折服。
北宋王安石《梅花》诗中“凌寒独自开”一句,传神的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更折射出了诗人铁骨铮铮、不畏淫威的抗争精神。
元代王冕《墨梅》诗云:“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王冕高度赞美了梅花的崇高品格和秀雅气质,同时也借赞美梅花蔑视群芳的精神来暗喻自己卓尔不群、坚贞自守的美好人格和崚嶒傲骨。
另外,南宋陈亮“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的诗句,赞扬了梅花坚强不屈的精神;元代杨维祯“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的诗句,歌颂了梅花凛然特立的气节;清代宋匡业“独立风前唯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的诗句,表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神韵。
二、“零落成泥碾作尘”——不遇于时的梅花形象“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
但险恶的仕途,黑暗的官场,屡屡迫使他们在江湖与庙堂之间绝望的徘徊。
于是,诗人便借梅花独立寒冬的形象,来传达自己身怀经世之才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惆怅心态。
南宋刘克庄的《落梅》诗云:“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这首诗建阳令任上,当时南宋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中蹉跎岁月,而嫉贤妒能的掌权者却过着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睹此情景,爱国忧民的诗人痛心万分。
诗人虽有一腔抱负,却不为统治者重用,倍受打击与排挤。
于是,诗人便将内心的悲愤和不满借“落梅”这一具体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元素,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并寄予了丰富的意象。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
首先,梅花常常被用来表达坚贞的爱情。
梅花在中国古代被赋予了纯洁和忠贞的象征,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之一。
在古诗词中,梅花常常与爱情和离别相结合,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守和思念之情。
其次,梅花还被用来表达忍耐和坚强的意志。
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独自承受严寒,给人以顽强不屈的感觉。
这种坚韧的生命力使梅花成为坚忍不拔的象征,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和坚持。
此外,梅花还被用来表达清雅和高洁的品质。
梅花在花期中没有任何香气,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同时,梅花的花瓣洁白纯粹,宛如素女,被赋予了高洁和纯净的象征。
在古诗词中,梅花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物的品质和境界,以表达其优雅高尚之情。
总体而言,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丰富多样,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忍耐和坚强的意志,以及清雅高洁的品质。
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
人们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美好
生活和纯粹境界的向往。
常见意象 Microsoft Word 文档
花草类(1)菊:隐逸、高洁、脱俗(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风霜雨雪云类:(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12)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动物类:(1)子规:悲惨、凄惨(2)鱼:自由、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6)沙鸥:飘零、伤感(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9)(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10)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望颜色类:(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利国利民(7)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其它类:(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10)朝阳:希望、朝气、活力(11)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古诗常见意象
清风:沉醉田园,恬淡洒脱。如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等。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7.青山: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 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 的特色,因而备受诗人喜欢,是诗 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 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 还。”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 脉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如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 朓《游东田》)
11.东篱:典出陶渊明《饮酒》。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 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12.三径:典出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后来“三径”就用 指代隐 士居住的地方。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 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
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 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 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 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15.南浦:典出屈原《楚辞· 河 伯》。“南浦”指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 用来指称送别地。
梅花落——曲调名。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 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 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 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 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 以怀念征人为多。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人路艰 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意象——物性——表达情 感——现实形象
(一)草木类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 先,不畏权贵——君子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 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 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 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 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 高尚情操。
诗词意象之梅花
诗词意象之梅花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壹 * 意象解读梅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很多特定的含义:梅与竹、兰、菊合称“花中四君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
因为它们傲骨迎风,挺霜而立;梅是报春使者,“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南宋·陈亮《梅花》);梅常常是高洁、孤傲的象征,比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南宋·陆游《卜算子》);梅还可以是友情、思念的依托物,“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北朝·陆凯《赠范晔》);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北宋林逋,隐居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风韵写尽写绝,也因此,说起梅花,就会想到林逋。
贰 * 诗词赏读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约711年一约778年):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朝诗人,字正言。
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
迥:远。
发:开放。
销:通“消”,融化。
这里指冰雪融化。
“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花开的娇美姿色。
“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像一块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
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迥临村路傍谿桥”,是说寒梅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地开放。
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
“不知近水花先发”,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之情。
“疑是经冬雪未销”写出“不知”的缘由,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
这就与首句的“白玉条”紧密呼应,比喻出梅花的洁白和凛然不屈的形象和品格,表达对早梅的倾慕之情。
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李清照作为宋代最重要的女性词人之一,她的词作以其细腻的笔墨、深情的意境和瑰丽的词韵而闻名。
其中不乏以梅花为意象的佳作,她以梅花的贞洁、坚贞不屈以及与自己内心情感的契合,展现了梅花在她心目中的深刻含义。
下面以约1200字的篇幅分析李清照词作中的梅花意象。
首先,李清照所描绘的梅花形象以其独特的美感吸引读者,在她的笔下,梅花常被描绘为傲立寒冬的姿态。
比如在《如梦令》中,她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里的“溪亭日暮”正是梅花的背景,而“沉醉不知归路”则显露了李清照对梅花美景的醉心。
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与其它花朵相比更显得顽强和坚韧,这种坚强的意境使得梅花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又自豪的形象。
在此,梅花的坚韧和不屈的品质与李清照内心的坚强和执着产生了有趣的呼应。
其次,李清照还通过描绘梅花的芬芳和洁白,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品质的敬佩。
梅花通常在寒冷的冬季绽放,而这个时候往往是寂静而清冷的,这种寂寞和清冷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反而是一种对于内心的净化和修炼。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梅花的芬芳常常与她对于内心纯净和高洁的追求相呼应。
比如在《如梦令》中,她写道:“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楼。
替得酒、倚阑干,是谁家、年少郎。
怕人寻问撩乱,低唱、断肠天。
”这里的“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楼”暗示了梅花的品质,而“怕人寻问撩乱,低唱、断肠天”则表达了李清照对于自己内心情感与梅花相通的感受。
梅花美丽而高洁的形象,使得李清照在世间的纷乱中得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洁白。
此外,梅花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也常常被用作凄婉和离别的隐喻。
在宋代,梅花与春天、春意、别离等词汇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曾写道:“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这里的“从别后,忆相逢”表达了她对于爱人的思念与离愁,而“梅花”作为诗歌中隐喻的表达手法,被用来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和诗意的含义。
最后,梅花在李清照的词作中还经常与悲凉和苦雨相联系。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梅花被誉为“花之魁”,具有形神兼备、色香俱佳、独领天下春的风姿,玉骨冰心、圣洁高雅、俏也不争春的品格和不畏严寒、坚韧顽强、争报人间春的精神。
符合比德式思维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国人有爱梅、赏梅、吟梅、艺梅、用梅的习惯,踏雪寻梅的故事源远流长。
民间还将梅花称为“五福花”,象征着幸福、快乐、顺利、长寿与和平。
梅花原产中国珠江和长江流域,栽培历史悠久,为小乔木科。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一、梅花与脱俗高洁的贞士情操。
诗人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
鲍照《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里诗人笔下的梅是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
通过对耐寒梅花与软弱动摇杂树的对比,表达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贤士的赞扬。
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
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
”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城南王氏庄寻梅》“涸池积槁叶,茆屋围疏篱。
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
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
雪点满绿苔,零落尚尔奇。
我来不须晴,微雨正相宜。
临风两愁绝,日暮倚筇枝。
”以盛开的梅花无人去欣赏,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
二、梅花与凌寒不屈的形象梅花在冰中育蕾,雪里开化,具有一种不畏严寒,独步春早的精神。
李渔《梅》: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
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使后来居上。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所以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例1: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例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2)凌寒不屈的顽强例1: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例2: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
”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例3: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
例4:杨亿《少年游》的上片“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在雪里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
诗人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放在雪中的梅花,不但色白如雪,清峻高雅,还是春的使者,传递温情的驿使!(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鲁迅先生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他还请人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
可见,梅花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洁更是与众不同。
例1: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浅谈古诗词中“梅”的意象》论文
浅谈古诗词中“梅”的意象梅孤清高傲,兰幽雅空灵,竹虚中有节,菊豪放隐逸。
这“四君子”,可谓得尽春夏秋冬的神韵。
梅又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独步寒冬早春,凌寒留香的特性备受古代文人青睐,成为中国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
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梅的意象主要有五类:(一)象征超凡脱俗、节操高尚的君子梅花冰肌玉骨,通体清澄,引发了文人洁身尽心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倾心塑造自己冰清玉洁的品格,就以梅花意象为载体,将个人主观之意渗透于诗词中。
此类作品很多。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这是李易安笔下的梅花,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孤高自傲任存有信心的精神品格。
爱国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二)象征美人之姿梅花形极美,香极幽。
宋代词人苏轼在《定风波红梅》的上片写道:“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开篇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如花,情致毕现。
清戏曲家尤侗《清平乐梅蕊》:“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犹带几分羞涩。
陇头倚雪眠霜,寒饥密换疏香。
待得罗浮梦破,美人打点新装。
”把梅蕊拟人化,梅似得天地之气的女子,神韵十足。
(三)象征隐者风范梅花开在冬余雪残之际,生于荒山幽谷之中,处于水驿野村之间,但清香怡人,纯净无瑕,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藉。
元代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寥寥数语便将我们带入人迹罕至的幽深之境。
秋水红叶,显然一派秋色,何来“探梅”之说,不由让人心生疑窦。
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的隐士——鲁卿。
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二者巧妙融合,浑然一体。
(四)象征故乡唐代大诗人王维《杂诗》写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此诗以问话的方式,寓巧于朴,把寒梅作为故乡的象征,问寒梅即问故乡,惦念寒梅即是惦念故乡,把客居异乡的游子在特定情形下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唐诗中的“梅花”意象探微-精品文档
唐诗中的“梅花”意象探微一、唐前文学中的梅花意象梅花,于冬春季节傲然独放的耐寒之花,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具足轻重的地位。
梅花与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并列为花中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中国文人称为岁寒三友。
在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史上,以梅花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和艺术画作数不胜数,梅花已经成为中国文人坚韧不拔、百折不屈的高洁精神的象征。
梅花究竟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又与中国文人有着怎样的精神联系呢?从唐诗对梅花的吟咏中我们或可探得这一文化象征的传承和艺术渊源。
“梅”最初只是作为一种观赏花木和具有实用性的果实出现,并非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梅花”意义,这种文学和精神层面上的意义的赋予其实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
梅花的意义、信念以及精神象征与人格象征意义,也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觉醒和丰富的。
南朝咏梅诗以后,梅花的意蕴被不断开掘、丰富,历经北朝、唐代,至宋代达到咏梅诗的巅峰。
宋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的情感意蕴与艺术象征已经成熟和定型,梅花已然成为中国古典文人独特的审美对象和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文化意象,并对后世文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唐诗中梅花意象的情感内涵据笔者统计,在《全唐诗》中,诗句中含有“梅”的诗作约有882首,标题中含有“梅”字的诗作有119首,尽管含有“梅”字并不一定全是咏梅诗,但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梅花意象在唐诗中的地位。
具体说来,“梅”的意象在唐诗中是非常丰富与复杂的,并且具有语用性,在不同的诗句中,所指代和蕴含的意义也是有很大差别。
但综合而言,梅花意象在唐代已经有了相对比较固定的意蕴内涵与情感内容。
根据笔者的阅读经验,唐诗中“梅”的意象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借梅花表现贞丽脱俗、凌寒不屈的高洁品格;借梅花表现美人形象;借梅花表现伤感意象。
1、借梅花表现贞丽脱俗、凌寒不屈的高洁品格。
这一类诗作应该是咏梅诗中最重要的、也是篇目最多的一部分。
因为梅花独特的时令、凌寒怒放的特性,而使得诗人在咏梅时对其赋予孤傲独立、不屈不挠、不沾污浊的高洁形象,这种形象又与自古中国文人的气节气性相投,自然也就有了非常多的诗作。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一、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陈亮《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这首诗通过颂扬梅花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寄托自己爱国思想。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二、凌寒不屈的顽强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丽的春色。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三、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是诗人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四、隐者高士的象征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这首诗宛如一幅淡远幽雅的山水画,是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亦是自己一片向往之情的真实流露。
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鲁卿。
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五、清冷淡雅的美人苏轼《定风波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这首咏物词,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词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
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
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
六、传递情感与祝福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含义
●草木类: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酷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冲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贵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织转变,韵味飘逸。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常利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景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景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A.前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道德修养。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愈来愈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放花木深。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贵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花意象
诗歌中的梅意象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宋词中的梅花意象一.宋词梅花意象概述宋人爱梅,所以宋词中很多作品描写梅花的“暗香疏影”之姿,如曾慥有“清友,群芳右,万缟纷披兹独秀,天寒月薄黄昏后”(《调笑令•清友梅》)描写了黄昏后独立摇曳在寒风中的一株寒梅,词人以花孤芳自赏。
贺铸《南歌子》:“傍水添新韵,横墙露粉颜。
夜来和月起凭阑,认得暗香微度有无间”,写水傍墙边有一株斜梅,冰清玉洁,柔和的月光下发出淡淡幽香,神色味俱佳。
宋代无名氏《南乡子》也云:“雪态冰姿巧耐寒,南北枝头香不断”,诸如此例,举不胜举。
这些可谓梅花表层特性描写,寄托了词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态度。
梅花傲雪不与众花争艳又给人孤芳之感,刘学萁《贺新郎•再韵赴梅》明言梅花“孤芳复与群芳别”,赵长卿《探春令•赏梅十首》之二曰:“芳心自与群芳别,尽孤高清洁”,李坦然《风流子》中赞梅花为“别是一般,孤高风韵”,均体现了宋人咏梅,孤芳自赏的审美心理。
其次,宋人特别重视梅花的凌寒之性,喜赞赏梅花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
如叶梦得《南乡子》:“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
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
素景冲寒却自开。
”乱石中的一株梅树,独自在严寒中盛开。
贺铸《南歌子》:“心蹙黄金缕,梢垂白玉田。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的内涵和底蕴。
概括起来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一、梅花是高洁情操、理想人格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梅花作为美的化身,作为一种高洁情操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她是我们民族精神品格的生动映现和真实投影。
在众多的咏梅诗中这类诗歌的数量是最多的。
我们最熟知的当数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和王安石的《梅花》。
山园小梅二首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林逋少时孤贫,学习刻苦,性情恬淡,不求名利。
早年曾经浪迹江淮间,后归杭州,长期隐居在西湖的孤山,二十多年不入城市。
他终身未仕,亦不曾婚配,无妻无子,一直过着隐逸诗书的生活,性喜种梅养鹤,并以此为乐事,人称“梅妻鹤子”。
这首极负盛誉的咏梅佳作,也是他最著名的诗作。
诗人给我们多层次地描摹和塑造了梅花冠绝群芳的清丽形象,突出了梅花妩媚绰约的风采和高洁雅淡的品性,表现出一种孤高淡泊的生活情趣。
特别是“疏影”、“暗香”两句诗人着力表现梅花的不染尘俗,清秀高洁,幽独娴雅,神清骨秀,前人以为深得梅花之魂。
梅花一树独出,诗人孤芳自赏,梅花厌弃豪华,安贫守志,诗人鄙视荣利,不附流俗。
两者心志相通,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诗人写梅花幽独淡泊的品性,不正折射出自己的高洁志趣和人格吗?因而我们读诗时在疏落清丽的梅景中,时时看到的是诗人高洁的情操与人格。
关于王安石写梅花的缘由,在宋代诗僧惠洪的《冷斋夜话》中说:“荆公尝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
”这话是否可信,尚难断定。
但从诗歌抒发的情怀看,也是有道理的。
王安石抱负远大,为人刚直,对那些具有倔强性格的事物,很是喜欢、赞赏。
梅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梅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嘿,朋友!你知道吗?梅花这玩意儿在古诗词里那可真是有着特别
重要的地位!就好像是一位神秘而迷人的主角,总是吸引着诗人们的
目光。
你想想看,王安石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梅花在那寒冷
的墙角独自绽放,难道不像一个坚强不屈的勇士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都坚定地展现自己的美丽。
这难道不让人佩服吗?
再比如卢梅坡写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把梅和雪
放在一起比较,这梅花的香气不就像是它独特的魅力标签吗?就算雪
再洁白,也比不上梅花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还有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梅花的影子映
在水中,香气在月色中飘散,这不就像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吗?
你说,诗人们为啥这么钟情于梅花呢?不就是因为它那种坚韧、高洁、清幽的品质嘛!它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在我看来呀,梅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诗人心中那一份对美好
和坚韧的向往与追求,它永远那么迷人,永远让人陶醉!。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凌寒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所敬重。
梅以它的⾼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以⽴志奋发的激励。
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南朝宋⼈陆凯在《赠范哗》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
江南⽆所有,聊赠⼀枝春。
”唐⼈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
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盛。
前者代表是林迪的《⼭园⼩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园。
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樽。
”林逋是北宋诗⼈,后半⽣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喜欢梅、鹤,⾃称“以梅为妻,以鹤为⼦”。
以“梅妻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了。
其咏梅诗句如:“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园⼩梅》)、“雪后园林才半树,⽔边篱落忽横枝”(《梅花》),成功地传写出梅花清幽⾹逸的独特风姿,是⼴为传诵的名句。
后者代表是陆游的《⼘算⼦·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陆游⼀⽣爱梅、咏梅、以梅⾃喻。
他称赞梅“花中⽓节最⾼坚”,俨然是梅的知⾳,梅的化⾝。
“何⽅可化⾝千亿,⼀树梅花⼀放翁” (《梅花绝句》),真正进⼊元⼈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
⾄于⾟弃疾“更⽆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枝”。
诗词中的梅花与雪
诗词中的梅花与雪梅花和雪,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它们象征着坚贞、高洁、清雅和纯洁,常被用来描绘人物性格、境界、情感等。
在古代文人笔下,梅花和雪往往被赋予深刻的内涵和情感,成为诗人墨客创作中重要的意象之一。
在诗词中,梅花往往象征着高洁、坚贞的品格。
梅花虽在寒冷的冬日绽放,却不畏严寒,高洁素雅地怒放在寒风中。
唐代诗人王安石曾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梅花却为郎君开”,将梅花比作贞洁的女子。
在宋代辛弃疾的《破阵子》中也有“闻道梅花坼晓风”的名句,表现了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性。
梅花的高洁品格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成为咏史的重要意象。
而雪则常被用来象征洁净、纯洁和无暇的美好。
雪是天然的洗涤剂,它把大地覆盖成洁白一片,使万物清新无瑕。
唐代诗人贾岛曾在《寄左省杜拾遗》中写道:“竹窗风雨夜,芭蕉带雪天”,表现出雪的纯净洁白。
宋代词人苏轼也曾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描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雨白风俗杂,江清月华新。
”雪的纯净美丽常常能够唤起人们心中最深处的情感。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梅花和雪的形象不仅表达了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也传递了深远的文化内涵。
梅花和雪作为意象,常常承载着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成为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古代文人笔下,梅花和雪时而高洁坚贞,时而纯洁无暇,时而孤傲清雅,时而柔情似水,丰富多姿,被赋予了无穷的魅力。
总而言之,在诗词中,梅花与雪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文人对高尚品德和美好形象的向往和追求。
梅花坚贞高洁,雪洁净纯美,它们象征着纯真、高雅和坚贞的品质,成为古代诗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意味之一。
梅花和雪的形象,不仅为古代文人带来了灵感与创作的源泉,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美好的遐想和意境。
诗词中的梅花与雪,如此美好而深远,它们的形象将一直被珍藏在古代诗词中,永远流传下去。
愿我们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梅花和雪的美好,体会到高尚品质和纯洁之美,永怀对梅花和雪的独特情感与美好向往。
高考语文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考语⽂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古诗词是中国最古⽼、最有代表性的⽂学艺术。
梅花作为古诗词中的意象,历来为⽂⼈墨客喜爱。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考语⽂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因此梅花与菊花⼀样,受到了诗⼈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种⾼洁⼈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
例1:宋⼈陈亮《梅花》:“⼀朵忽先变,百花皆后⾹。
”诗⼈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
例2:⽑泽东《⼘算⼦咏梅》“风⾬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2)凌寒不屈的顽强 例1: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雪却输梅⼀段⾹。
”可见,梅之傲⾻,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例2:张谓《早梅》诗云:“⼀树寒梅⽩⽟条,迥临春路傍溪桥。
不知近⽔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
”寒梅花发,似⽟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
” 例3:李商隐《⼗⼀⽉中旬⾄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时袅袅⾹。
素娥惟与⽉,青⼥不饶霜。
赠远虚盈⼿,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纵然青⼥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花容清丽,⾜见其傲⾻。
例4:杨亿《少年游》的上⽚“江南节物,⽔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枝芳艳,迢递寄归⼈。
”在雪⾥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
诗⼈以⼴阔的江南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放在雪中的梅花,不仅⾊⽩如雪,清峻⾼雅,还是春的使者,传递温情的驿使! (3)⾼洁脱俗的风⾻、不同流合污的⼼志 鲁迅先⽣曾精辟地⽤梅花作⽐:“中国真同梅树⼀样,看它衰⽼腐朽到不成⼀个样⼦,⼀忽⼉挺⽣⼀两条新梢,⼜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他还请⼈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的⽯印,抒发⾃⼰的⾼洁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傲雪的梅花
梅花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在历代梅花绘画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梅花的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
历代咏赞梅花这种品格的诗作不胜枚举。
一、梅花的别称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2.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梅花绝句(之—)》)
3.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柳宗元《早梅》)
4.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
5.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晏几道《清平乐》)
6.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李清照《浣溪沙》)
7.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晏几道《虞美人》)
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
腊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梅花稀疏,故又名“干枝梅”,也称“疏梅”。
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雪压梅枝,遥望似朵朵白云嵌在树枝上,故又名“雪梅”“寒梅”。
二、梅花的意蕴
1.凌寒而开,报春使者。
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这首咏梅诗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写出了洁白如玉人早梅凌寒独开的风姿。
第二句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
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全诗赞美了梅花在早春凌寒盛开,花开万木之先的品性。
2.冰清玉洁,洁身自好。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诗人托物言志,以梅自况,诗人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坚毅和高洁。
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
3.凌寒傲雪,坚贞不屈。
梅花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
第三四句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五、六两句写到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哪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
颂扬梅花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作者用颂赞梅花的口吻来寄托自己爱国思想。
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挡不了在春天阳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壮成长,那末,投降派的种
种苟且偷生的言论又怎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4.凋零摇落,愁惨神伤。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第二句以“西望”的典型动作,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第三四句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梅花在寒冬飘落的苍凉之景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巩固训练】
1.简要分析下列诗句中梅花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2)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杨维帧《道梅之气节》)
(3)可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
(鲍泉《咏梅花》)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5)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陆凯《赠范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落梅陆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1)请简要分析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
参考答案:
1.(1)不问人事而问物事,对家乡的思念在这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含蓄表达出来。
(2)赞美梅花争报人间春的精神。
(3)为梅花飘落而伤感。
(4)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
借雪梅特点揭示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长补短。
(5)陆凯从南方折一枝梅花,托驿使带到长安送给至友范晔,诗人心目中的梅花象征着美好的春天、纯真的友情。
2.(1)首句在全诗中具有衬托作用,它为后面表现梅花的坚韧品格和崇高气节作铺垫。
(2)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强以及不为苟活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