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例文3篇
扶贫故事精选5篇
扶贫故事精选5篇【篇一】xx,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是我在精准扶贫中帮扶的对象。
我第一次去找她谈话,她有些不太情愿地从教室里走了出来,目光有些胆怯地看着我。
我想让孩子与我有种亲切感,所以与她交流的过程中,我一直面带笑容。
但是,我注意到这个小女孩一点都不笑,眼睛有些呆滞,反应也很迟钝,说话声音很小很轻,好像不愿意与我沟通。
我询问她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何困难,她只摇了摇头,什么也不愿意说。
我还想跟她套近乎,便告诉她,我女儿跟她一样大,现在已经高一了,但她只“嗯”了一声,表情依然冷漠。
我想这孩子这么不懂礼貌,肯定家庭教育有问题。
回到办公室,我就打电话给刘梦的班主任赵老师,询问xx平日在班上的表现,赵老师只说xx性格内向,在班上不活跃,学习也一般。
我心想,这孩子看来真有点故事。
周末,我一大早起来,就骑着电动车去xx家家访。
我骑着电动车跑了十多里路,东问西问,总算找到了xx家。
接待我的是xx的妈妈,xx为我倒了一杯清茶,便躲到另一个房子了。
我带着心中的疑惑和xx妈妈聊了起来。
xx妈妈说:他们家四口人,她身体多病,干不了活,xx的爸爸常年腿疼,为了养家不得不在县城一个建筑工地干活,但干不了重活,所以工钱也不高,为了这个家,xx的哥哥去了广州打工,现在就xx一个人上学。
当我谈及孩子时,xx妈妈黯然神伤,她朝门外看了一眼,悄声对我说:xx小时候遭遇过不幸。
原来,xx九岁那年,从外婆家回来,走到村头,遇到一个骑三轮车的中年男子,拦住xx问路,并要xx坐上他的车为他带路。
xx年龄小,没有戒备之心,就上了车。
那个男子骑着车一直朝县城方向跑,xx觉得不对,就喊停车,可那男子哪里肯停,还淫笑着说要把xx卖到山里去。
xx吓得哇哇大哭,在车要上坡的时候从车上跳了下来,拔腿就跑,那男子在后面狠追。
xx还是被追上了,那男子抓破了xx的衣服,要把xx拉上三轮车,xx大喊大叫,这时幸亏附近田里有干活的村民,听见孩子的哭声不对,就扛着锄头跑了过来,那男子看情况不妙,才仓皇逃走了。
扶贫故事征文3篇
扶贫故事征文3篇【篇一】我叫xx,一个地地道道的xx辣妹子。
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2012年7月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
2013年8月考入市国投集团,从事投融资业务。
2018年10月被选派为xxxx镇xx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参加全市脱贫攻坚工作3年,离开丈夫、舍弃孩子,在这个曾经贫困的村庄里,把酸甜苦辣尝了个遍,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觉得自己的人生履历随着即将收官的脱贫攻坚丰厚了许多。
三年来,我一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巾帼照样可以不让须眉,留过洋的妹子更加坚强!1、悠悠女儿心,满是扶贫情用流下的汗水换取群众幸福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驻村以来,我把村当家,把村民当亲人,有小孩厌学,就连续几天陪同去学校上课;有贫困残疾人精神病发作,不顾自身危险将其及时送到医院治疗;春耕农忙时节,卷起裤腿下田插秧;哪家井盖坏了、房屋漏雨了、入户道路坑坑洼洼了,有困难的地方,必然少不了我瘦弱却毅然坚定的身影。
15岁的xx是xx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他早年丧父,母亲外出务工,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爷爷吴成宗是个地道的农民,因为对孙子的过分宠溺,忽视了对他学业上的关注。
家庭环境使得xx的性格比较孤僻,在学校里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去年下半年多次逃课后他的厌学情绪日益严重。
爷爷奶奶对于xx的厌学行为已经束手无策,只好任由他辍学在家。
离开学校的xx,平日里除了做点零工,就到处闲逛。
学校老师三番五次上门劝说xx到学校读书,但xx执意不肯回去。
“学生失学辍学,我们决不能让这样事情发生。
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回到去学校读书。
”了解到xx的事情后,我一边火急火燎地赶往吴家,我一边给xx在外务工的妈妈打电话,了解具体情况,并再三告诫一定要让孩子回去读书。
一边和工作队员汇合村书记前往xx家进行家访。
在外浪荡了一天的xx到家后,一看到家里坐着那么多人,立即就明白了是什么事情,他条件反射地转身就走。
我的扶贫故事(民进会员)五篇
我的扶贫故事(民进会员)五篇【篇一】**镇**村的**,头脑灵活,勤劳肯干,一边种地,一边经商,小日子红红火火。
身为党员的他,富了不忘邻里乡亲,带着他们一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宽敞的院子,气派的大瓦房,这就是**的家。
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收拾屋子。
**镇**村村民**:“今年2020年争取好好进步进步,好好干,争取让家人朋友们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告诉记者,他家既种地又经商,一年下来,收入十几万不成问题。
**镇**村村民**:“最近这四年卖熟食挣了点钱,再加上种这几年地,连承包村民地,这几年收益也不错。
”身为党员的**富了没有忘记邻里乡亲,主动包保一户建档立卡户陆桂英,想尽办法帮助她增收致富。
建档立卡户陆桂英的侄媳妇**:“一直做的挺好,这个是从庭院经济了,干活了,家庭打扫卫生,生活上米面油,到年到节都来,确实做的挺好,这个一点不夸张,我就住在附近,都看到了。
”**镇**村村民**:“去年我给她报那个庭院经济种的500平土豆,我帮她种,帮得起完之后那个帮忙销售什么的,就是院里有活儿吧,柴火啥的,经常去帮着整整,老人有需要的吧,我能帮尽量都帮。
”此外,**还利用自己的熟食店,为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帮助他们创造收入、改善生活。
**镇**村村民**:“**这个人对我们都可好了啊,我们在没有工作的时候,挣不着钱的时候,他帮我们找找工作给我们找出路挣钱,嗯都对我们都可好了。
”**镇**村村民**:“雇的就是在咱村上岁数大的,没啥工作的那个,一年一万两三千块钱。
(记者:帮他们摆脱贫困是吧?)对,这样他土地租出之后再在我这里干活,对他这个脱贫攻坚,对他的个人收入都提高很多。
”**说,他今年还要再加一把劲,抽出更多时间,关心和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让他们与自己同步过上小康生活。
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许许多多党员冲锋在前。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同样也有许许多多党员冲在最前面,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我的扶贫故事五篇
我的扶贫故事五篇【篇一】2017年10月,按照市局安排,我从原XX村第一书记XX同志手中接过交接棒,怀着工作热情,继续发扬XX同志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此以后,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而村民却成了我的熟人。
XX 村面积大、户数多、人口多、村情复杂,虽然自己之前在XX国土所工作了好几年,积累了不少基层工作经验,这无疑是一个优势,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到轻松和喜悦,恰恰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角色的转变、同村干部的沟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以及村子的发展等等成了面临的众多难题。
为此,我理清思路,要想顺利的开展工作,就必须沉下身子融入XX村这片土地上,让自己充满“泥土味”。
我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走访调研,沟通交流,把熟悉村情、民情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工作之余,经常利用与群众拉家常、同村干部交流等方式,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帮助村里挖掘各种致贫原因,多方搜集信息,积极同村干部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同样在农村工作,不仅心要细,还得做一个粗人,给老百姓讲政策理论性的东西他们听不懂,因为群众关心的无非是自身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对待他们,只能用“土方子”,用通俗的语言向群众宣传政策,用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群众所需。
一片土地能否收获果实,管理至关重要,同样村子的发展也离不开严格管理,因此,我结合搜集到的信息,紧紧围绕发展村级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并把单位严格的工作作风带到村里,以身作则,坚持驻村制度,促使村干部坐值班制度更趋于规范化。
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项政策和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
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通过加入村民微信交流群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积极与村干部交流自己的想法,为下一步工作开展筑牢坚实基础。
尽情释放汗水味,真心收获人情味担任第一书记初期,我对每户贫困户都进行了认真走访,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针对家庭存在的困难进行帮扶。
精选我的扶贫故事征文3篇
精选我的扶贫故事征文3篇【篇一】2017年7月,我的扶贫工作点由xx镇xx村转移到xx 镇xx村,调整后的包保任务是4户人家,在与他们交往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戒备到熟悉、从拒绝到配合,我尝遍了酸甜苦辣,也收获了亲戚般的理解信任。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xx家的房子和xx的视频这两件事。
这充分反映了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和对包扶干部的理解,每每想起,我在唏嘘之余都是感慨颇多。
xx74岁,身体较差,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说话出气都喘的厉害。
老俩口在家养猪养鸡,种点农作物和蔬菜自给自足。
大儿子29岁,小儿子27岁,都在省外务工,收入尚可。
从第一次入户调查摸底开始,xx家的房子问题都会成为必然提起的话题,事情还要从他家拒绝易地扶贫搬迁说起。
2016年,按照易地搬迁政策,xx家庭原本可以享受一套100平方米的二层楼易迁房,因为在搭建偏水房过程中与邻居发生争执,他们盛怒之下决定放弃易迁房,并且给村上写了弃权保证书,改为享受危房改造政策,也领取了10000元的改造款。
但事过境迁,看着别的贫困户早早搬进了整洁舒适的易迁房,他们非常后悔当初的草率,多次要求重新分配易迁房或拆旧建新,还要享受易迁政策。
面对这样的事实,扼腕叹息之余,每次入户,我都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易迁政策。
一是说明当时他家属于自愿放弃分配的易迁房,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现住的房子不属于危房了,也享受不了易地搬迁的政策了;二是说明xx村已经出列,不再有易迁房计划了;三是说明在原住地拆旧建新享受不了易地搬迁政策。
并且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向他们在外务工的儿子耐心讲解,还为他们提供扶贫工作队和镇村领导的电话,让他们及时沟通,了解政策。
即便如此,想要新房子的想法成为xx家庭最强烈的愿望。
3月7日我入户结束和他们道别时,郭大妈倚在门口对我说:“我儿子今年想在镇上买套房子,钱不够,你给村上说一声给我们补助点购房款。
”看着大妈热切而期盼的眼神,我竟无言以对。
其实他儿子过年期间已经和我交流过在镇上买房的想法和计划。
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5篇【篇一】杂草丛生的小路、破旧开裂的土墙、昏暗斑驳的光线、衣衫褴褛的穿着、深深下陷的眼窝、饱经风霜的面容,这是我初次来到槐树乡陈庄村,“精准扶贫”走访中所见到的一幕,也是直击内心,让无数人忍不住心酸的一幕。
2017年,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脱贫工作,作为xx县卫健委妇幼计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的我当然也要参与其中,上级组织将我安排到xx县槐树乡陈庄村落实脱贫攻坚任务,我很荣幸成为众多帮扶责任人其中的一员。
2018年7月,烈日当头,和众多同事一道,手提资料袋,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
在第一次去xx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如何凭借个人之力帮助他们脱贫?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在扶贫专干的带领下我很快找到了xx家。
来到xx家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有些破旧的平房,院子东侧是土坯房的厨房,屋里光线灰暗,条件有些差,进入家中,其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来之前通过村里知道,他的妻子是一个聋哑人,所以沟通起来只能和xx本人。
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说我是xx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张永,是你们家的帮扶责任人,他们很热情,聊天中知道家里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两个孩子上学需要的费用,此外,xx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在外务工。
随后通过交谈,我确定了今后的帮扶目标,并给xx讲解了许多相关的扶贫政策,让他了解自己所能享受的帮扶政策,他表示非常感谢。
离开xx家,我们来到附近的第二位贫困户xx家。
了解到xx 的妻子李爱珍于2016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其女儿李静文也于同年考入信阳学院,这让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又增加了不少负担,想想原来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妻子患病之后才返乡,从此债务高筑,陷入贫困。
从xx、xx家出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这样的两家人,真的是需要我们的帮助呀。
根据他们两家的不同情况,我确定了今后帮扶两位的方向和计划。
转眼间到了18年春节,过完年我带上一些常用药物和水果,再一次来到xx家中,见到眼窝深陷、瘦骨嶙峋的李爱珍。
扶贫纪实故事征文三篇
扶贫纪实故事征文三篇【篇一】**,男,53岁,家住**区**社区,**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腿部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每月只能靠低保金来维持生活。
**年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5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从破旧不堪的平房中搬迁至宽敞明亮的楼房中;从以前的生活拮据,到现在月月有收入;从单身到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他成功脱贫致富,被评为**年度**市的“脱贫之星”。
改变思想,迈出贫困的第一步在事故发生之后,**曾一度因为自己的腿部残疾而消沉,他内心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因此每天消极生活。
帮扶干部和驻村干部多次到他家进行谈话、唠家常,给他讲一些适用于他的扶贫政策,讲一些生活越过越好的贫困户的故事案例,帮助他树立积极向上的观念,从而引导他慢慢有战胜贫困的思想意识。
经过一次次的谈话,一次次的交心,**也慢慢从自己的壁垒走出来,开始寻找自己的致富路。
政策帮扶,迈出贫困的第二步有了想干的动力,但**却还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
这时,驻村干部联系就业部门,通过社区公益岗帮**安排了一份下夜的工作。
**自己总说“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我读的书不多但我能吃苦。
”作为一个夜勤工作人员,他每天不旷工不迟到,定时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不遗漏每一个细节,因为有了工作,基本生活有了着落。
那一年,他还用老旧的平房置换了永昌佳苑小区一套57平方米的新楼房。
看着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温暖的环境,**真实的感受到生活在越来越好。
虽然不愁吃、不愁喝、不愁住了,但是**觉得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生活还能变得更好。
在入户走访时,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有养殖技术,但碍于没有资金和场地,养殖计划一直未曾落地。
**社区像**这样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户还有很多,所以社区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商讨发展产业项目。
经过多方面考虑,最终确定“托养鸡”产业项目。
这个产业项目是按照每户贫困户20只鸡的标准,市、区两级帮扶单位各出资500元,政府扶贫政策补贴320元,贫困户自己出资180元,共同购买种鸡和饲料。
扶贫故事精选5篇
扶贫故事精选5篇【篇一】昨晚,霸屏一时的电视剧《小欢喜》落下帷幕,在这部剧里,孩子们有考不完的试、刷不完的题、上不完的补习班和睡不醒的觉,而家长们则忙着搬入学区房、报名补习班、严防早恋……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艰难和困苦,每代人都需要靠自己去“打怪升级”,去收获属于自己的“小欢喜”。
作为基层干部,每天都要面对琐碎且复杂的问题,但只要积极面对挑战,做到担当在其中、成长在其中、欢乐在其中,就能收获自己的“小欢喜”。
2017年毕业季,位于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在为寻找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而操心。
当时的我也收到了一家刚刚上市公司的“录取通知书”,经过和父母、老师一再沟通,最终我还是放弃留恋都市的繁华和优渥条件,选择扎根在北京东北郊一个小乡村里,当起了村官。
岁月不居,时间如流。
乘公交车行驶在去往村里的路上,耳边听着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转眼间,我已经不知不觉地在农村工作了两年时间,伴随着这首青春歌曲,回忆如一幕幕片段重放在我的脑海中。
依然记得第一次去村里报到的时候,因为我所工作的村是当地有名的低收入村,和其他几个村相距较远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没有公交车能抵达。
在镇政府简短进行工作交接后,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先坐公交车到临近村,又步行了3 0多分钟才到村里。
刚到村里的时候,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坑洼的路面、随便堆放的杂物、破败的房屋……当时只有一个感觉,这哪里像北京的农村?初来乍到,带着校园里那股子纯真劲儿和骄傲劲儿,本想踏踏实实为农村做点事情,但是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便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心中燃起了放弃的念头。
这期间,幸好有领导的教导、同行小伙伴的帮助和父母的支持,自己也在不断的改变,慢慢由适应变成了喜欢、再由喜欢变成了爱上。
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作为一名村官,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村庄的发展脱低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扶贫故事征文三篇
扶贫故事征文三篇【篇一】到**旅游的人总会去**村转转,如今的**村可谓是人尽皆知。
这里已然成为有名的生态旅游打卡地。
**村隶属**市**区**镇管辖,是自治区首府**市东出入口。
来到**村,就仿佛置身于碧波荡漾、烟波浩渺的江南园林水乡,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村民们提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都会不约而同的谈起一个人,就是村里的驻村第一书记董宇。
“俯下身”听民意,城里的“帅小伙”,变神为全身黝黑的“身边人”“**村如今成了全国闻名的网红村,名气是越来越大,可如何走好生态旅游产业化脱贫致富这条路是我一直总在琢磨的事情,现在有很多企业来和我们谈合作,所以我们需要引入更加专业的人才......”。
谈起**村,平日里有些内向的驻村第一书记董宇却是滔滔不绝,因为对于**村,他太熟悉而又热爱这个地方。
董宇现任**区财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办主任,**年5月被选派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带领村民们脱贫奔小康,是董宇时刻铭记的职责和使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他任职后不断加强**村党总支的建设,积极深入了解村情村务,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与村民拉家常走亲戚。
在村民看来,他早就从穿戴齐整的机关干部变成了全身黝黑的“身边人”。
“弯下腰”聚民心,新来的“门外汉”,化身为新农村发展的“引路人”**村55户142人建档立卡户于**年已全部脱贫,董宇任第一书记后,提出了防返贫、奔小康的工作目标。
他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帮助**村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
他首先制定完善了村组干部定期学习、公开承诺、议事决策等制度,组织实施了村组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协同村党总支书记先后选派3名群众基础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人进入村班子,选派致富带头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有效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了村班子和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
**年,他积极争取上级组织部门、财政部门的支持,主抓新建了400平米的党建展览中心和党群活动中心,打造了党员和群众重要学习活动场所,极大地满足了服务党员和群众的各项功能需求。
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5篇【篇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民族英雄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曲铁肩担道义的历史颂歌;“最美村官”秦玥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毅然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挥洒汗水,守在耕耘的大地上静待收获。
他们用行动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不沮丧、不抱怨,与人民群众并肩齐行。
xx乡中洲村村支书助理,2016年10月1日起这个特殊的称谓便一直跟随至今。
中洲村,上饶县xx乡的十二五贫困村,“远”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小村庄的最深刻的印象,从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到越变越窄的乡道;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转过一道连一道的弯路,我终于来到了这个朴素又可爱的村庄;老村支部书记热情的和我握着手,眼里有的是欣喜、是激动、更是希望。
在简要的了解了中洲村的基本情况后,我连续几夜辗传反侧难以入眠,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村全面脱贫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我顿时感觉我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对此我特向老干部和村官前辈做了请教,在一番谈心后我豁然开朗,首先我们就是了解每家每户的状况,做到“因户施策”。
因此“精准”成了我的工作主线,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办公室坐坐、看看报纸、喝喝小茶是别人眼里的村官生活,实际上每天走村入户,穿梭在田间地埂,才是我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虽然防晒措施必不可少,但在这样的高强度的工作下,我还是避免不了的成为了“小黑妹”。
但也正是这身和农民一样的“同款肤色”,再加上一口地道的上饶话,成功的拉近了我和村民的距离,更好的融入群众内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走村入户,摸排走访,建立一本“扶贫日记”,对自己“管辖”的群众做到知根知底,将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人与扶贫户一一挂钩,对每户“量身定做”进行详细的规划,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对全村161户600人制定了脱贫规划。
因户施策成功改变了我所帮扶贫困户的命运,给贫困家庭送去了最暖心的关怀。
扶贫故事征文三篇
扶贫故事征文三篇扶贫故事征文三篇【篇一】“**乡**村村委会:在驻村第一书记**及所有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找到了适合我的脱贫道路,使我这个贫困的家庭走出了困境,心中无比感激,我永远不会忘记扶贫干部对我的好……”在**市**区**村的公示栏里张贴着一张醒目的大红纸,是贫困户**的感谢信。
**是“90”后,**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他说:“自我踏入**村的那一刻,就被这里淳朴善良的民风所深深的打动。
面对那些穷困无奈的村民,我们精准扶贫的政策就应该落实在他们身上,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这封感谢信的到来,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从“小老板”到“叫花子”的跌宕人生送来感谢信的**是土生土长的**村人,儿子边如意从小患有脑瘫,照顾儿子是**妻子生活的全部,虽然生活压力大,好在**有一身做豆腐的好手艺,小生意也曾一度红红火火。
但天不遂人愿,在一次搬运货物中,**不慎摔倒,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生意也只好由女儿勉强维持着。
祸不单行,本就仅仅只能维持的生意在女儿的一次车祸后彻底毁灭,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而车主却无力赔偿,不到半年时间,**为了给女儿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一时间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从一个对生活的充满希望的小老板,变得整天浑浑噩噩,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
看着智力残疾的儿子和瘫痪在床的女儿,**几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又被儿女依赖和渴望的眼神打消了念头,但他的内心已经掉进了绝望的深渊。
女儿虽然受伤瘫痪,但看到父亲的一蹶不忘初心里很是着急,她很坚强,努力让自己变得开朗活泼。
了解到**的情况后,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帮**写了贫困申请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的家庭信息顺利通过了调查比对,成为精准扶贫户初选对象,可令**担心的事情依然存在。
由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的内心已经不在信任任何人,抵触的心里让他拒绝沟通,**几次入户都被拒之门外。
“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他接受我的帮助呢?”**苦思冥想。
精品-我的扶贫故事5篇
我的扶贫故事5篇我的扶贫故事5篇【篇一】杂草丛生的小路、破旧开裂的土墙、昏暗斑驳的光线、衣衫褴褛的穿着、深深下陷的眼窝、饱经风霜的面容,这是我初次来到槐树乡陈庄村,“精准扶贫”走访中所见到的一幕,也是直击内心,让无数人忍不住心酸的一幕。
2017年,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脱贫工作,作为xx县卫健委妇幼计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的我当然也要参与其中,上级组织将我安排到xx县槐树乡陈庄村落实脱贫攻坚任务,我很荣幸成为众多帮扶责任人其中的一员。
2018年7月,烈日当头,和众多同事一道,手提资料袋,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
在第一次去xx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如何凭借个人之力帮助他们脱贫?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在扶贫专干的带领下我很快找到了xx家。
来到xx家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有些破旧的平房,院子东侧是土坯房的厨房,屋里光线灰暗,条件有些差,进入家中,其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来之前通过村里知道,他的妻子是一个聋哑人,所以沟通起来只能和xx本人。
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说我是xx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张永,是你们家的帮扶责任人,他们很热情,聊天中知道家里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两个孩子上学需要的费用,此外,xx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在外务工。
随后通过交谈,我确定了今后的帮扶目标,并给xx讲解了许多相关的扶贫政策,让他了解自己所能享受的帮扶政策,他表示非常感谢。
离开xx家,我们来到附近的第二位贫困户xx家。
了解到xx的妻子李爱珍于2016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其女儿李静文也于同年考入信阳学院,这让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又增加了不少负担,想想原来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妻子患病之后才返乡,从此债务高筑,陷入贫困。
从xx、xx家出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这样的两家人,真的是需要我们的帮助呀。
根据他们两家的不同情况,我确定了今后帮扶两位的方向和计划。
转眼间到了18年春节,过完年我带上一些常用药物和水果,再一次来到xx家中,见到眼窝深陷、瘦骨嶙峋的李爱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故事例文3篇【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扶贫故事例文3篇【篇一】扶贫干部小陈正在偷偷抹眼泪,在刚刚结束的扶贫干部满意度测评中,她得了两票不合格,最让人伤心的还是,差评来源于她帮扶的贫困户王开喜和非贫困户李铁柱。
想到她刚刚参加工作就被单位派来驻村,五天四夜,一次都没有擅自离岗,白天都在入户走访,晚上整理档案资料,工作勤勤恳恳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的,但这两个差评的确来的猝不及防,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越想越难过,只能趁没人的时候偷偷抹抹眼泪。
向书记刚吃完饭到村委会,就看到小陈在流眼泪,便问道,小陈,怎么啦?遇到什么事情了?小陈赶紧擦了眼泪,向书记,没事。
向书记说,是不是想家了?明天周五,我下午早点送你去车站坐车回家。
小陈赶忙说:谢谢向书记,不用了,我得按照工作时间准时上下班,我想问您一下,我的工作是不是哪儿做的不好,大家对我是不是评价不高?向书记说:小陈,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愿意下村在基层锻炼的很少,而且你工作也很扎实,寒冬酷暑走访丝毫不马虎,从来没有开口跟村里提要求,我认为你的工作是优秀的。
小陈赶紧摆摆头:向书记,您说的都是我应该做的,组织对我信任才把我派下村,我得代表我们单位将工作搞好。
但是刚刚结束的扶贫干部满意度测评,我有两票不合格,我肯定是工作没做好,老百姓才对我有意见。
向书记说:我们村老百姓都是很直爽的,有什么误会就要说开,大家坐一起聊一聊就好了。
我去把李铁柱和王开喜喊来,我们一起喝喝茶,唠唠嗑。
“开喜,你自己凭良心说,小陈的帮扶工作怎么样。
”王开喜连连夸道:“小陈工作好啊,对我关心关爱,比我女儿都对我贴心贴肺,冬天怕我睡不热乎,给我送来一床棉被,过年过年给我送米送油,就连我生病了,她还去医院看我,安慰我好好看病,健康扶贫报销比例很高,让我先看病,出院最多出几百块钱,我每次就花几十块钱,有时候还没出钱。
免费给我红薯种,跟我一起种,年底帮我申请产业扶贫补贴,一亩补500哩!我对小陈不仅是满意,是非常满意。
”小陈忍不住问道,那王大爷,您对我满意怎么还给我评价不合格啊,我要是哪儿做的不对您就直说。
王开喜低下了头,神情尴尬,结结巴巴说,那天评价我是乱填的,一时糊涂,小陈对我这么好,我不应该评不满意。
向书记真诚地说道,开喜,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到底有哪儿不满意,你就直说。
王开喜看着小陈,看着向书记,迟疑再三,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小陈,你对我的好,我感激不尽,只不过……只不过,你每次来我家里,老让我在不知道什么材料上摁手印,经常要摁,一摁就好多张,我每次都觉得特别扭……还有啊,你老要跟我照相,来时照,干活时照,吃饭时照,……照得多了,我就觉着自己像个小丑,摆在那让人拍,心里就可烦!”啊?小陈万万想不到,问题出在这里,她赶忙解释道,这是工作要求,要有痕迹管理,会检查的。
王开喜说,我不懂痕迹管理,但我只知道,你对我的好,是出自真心的,这些都没必要。
小陈默默叹了口气。
向书记又问道,铁柱,你怎么对小陈不满意了?李铁柱说,我不是对小陈有意见,我是对村里有意见,王开喜评上贫困户,的的确确是村民代表表决通过的,我们都没意见,他的确应该被国家照顾。
但我不满意的是,每次过年过节,给他们送米送油,我还看到过好几次几百块钱哩,这些钱不都是村里的吗?我门口的这条路反映那么久没有修,说还在争取上面的项目和资金,我看资金都被你们拿来用了。
小陈赶忙解释道:李大哥,你这就冤枉村干部了,每次过年过节送的物资和钱都是我私人工资买的,您可以去问村里小卖铺的李大姐,从来没记过村里一笔账,您今天指出来的确是我工作方式图简单了,就想直接通过给钱给物来代替帮扶工作,我反省,以后我改正,谢谢您指出来,以后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李铁柱特别不好意思,憨厚一笑,说道,那的确是我冤枉你们了,以后我也跟其他老百姓们解释解释。
向书记对王开喜和李铁柱说道:今年中央提出了给基层减负,是基层减负年,以前我们做了很多事情都是上面要求的,我们也没办法,不愿意做也得做,毕竟要考核。
但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文件,要整治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以后我们都不喜欢的填表格,拍照,考核,调研都会减少,现在是用干实事、作风好来评价干部工作合不合格。
以后,我们不摁指印不拍照,就给您解决困难!让大家都感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温暖!【篇二【小雅文库】】汪李村地处于半山区信息闭塞,直过民族(佤族)占总人口三分之二,全村共有369户,1281人,5个村民小组,三个自然村,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都靠传统种养殖为生,人均土地不到0.4亩,资源匮乏,山地贫瘠,2013年被纳入省级贫困村。
一、要脱贫,从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开始住房问题在农村是一家人的“大事”,汪李村属少数民族省级贫困村寨,村民房屋居住环境普遍较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力度,为让大家住上好的房屋,他主动申请负责村子里的危房改工作,得到了村两委、其他驻村工作队员的支持。
在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危房改造的政策后,为全面掌握全村每户村民的住房情况,他对照明单进行逐户走访,了解每一家的家庭情况(人口、收入、建房意愿),重点还了解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并把C、D级危房改造拆除重建面积标准、修缮加固补助金额、安居工程等相关政策进行了宣传讲解;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整理并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改造房屋,不愿按照政策标准改造;另一类没有能力改造;其次,他把工作情况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其他成员做了汇报,针对第一类动员农户把危房改造放在家庭发展的重要事情中来,通过一年时间改善住房环境,第二类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为每一户制定相应的改善住房计划。
目前汪李村D级危房还有一户(地基,建房用才都已准备好),计划2019年建成;不能遮风避雨现在还有11户,已动工6户,其余5户确保2019年上半年全部完工。
在2017年的雨季,中午饭时间他走访来到贫困户梁本青家中,没看见他家一个人影晃动,厨房也没有炊烟袅袅,只听见雨水滴落在厨房里,整个厨房都是潮湿的,在他大声叫了几下后才传来一声刚睡醒微弱的应答声,并让他进去,推开房门时他还在床上咪着眼,他还开玩笑的说“都到做饭吃的时间了,怎么还在睡觉”,梁本青酒气熏天回了他一句“饱吃不如饿睡”,瞬间他感到太无奈了;他整理了一下情绪并把梁本青叫了起来,问到你媳妇不做饭吃吗?梁本青说这个婆娘么东逛逛西逛逛呢,认不得现在又克哪家“蹭饭吃了”;接着他与梁本青了解了一下家庭情况,家庭人口3人,配偶赵金芝患有小儿麻皮只能简单行走无劳动力,儿子梁其长上初中,田地简单耕种等情况,随后他东看看西瞧瞧的,梁本青家墙是篱笆墙,只有一间简陋的厢房,现在雨季还有漏雨情况,走进厨房蔬菜都不见,只有2瓶罐子菜;心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时刻谨记党的宗旨,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把梁本青户改善环境,真正实现2020年党的承诺--全面小康;他回去以后向支书了解了一下该户的历史情况,支书说他家属于“懒病”从祖辈开始就享受国家的贫困救济,现在到梁本青这一代更是懒,只知道喝酒睡觉,孩子上学都是靠亲戚东家借完西家借;第二天还是下着雨他又来到该户,夫妻二人都在,只见昨天漏雨的地方依然在漏,他让梁本青家用一个盘接着雨水,不然么房子内都是湿呢啊,他家还是不动,他就找了他家一个桶接着,并站着(板凳都是湿的,除了他夫妻二人坐的外)与他家聊天,从住房条件的改善、孩子的教育、家庭生活的经营谈了2个多小时,并对照致贫原因与他家做了认真分析,最后他家回答说“现在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他听到后内心实在很失落,走出了他家,回来后时间过来半个月,他整理了情绪,想到了办法总比问题多,心想他一定要让他家脱贫,过上正常的生活,同时得知梁本青生病住了院并回家了,他再一次走进他家,这一次梁本青有一点点转变,聊天中发现转变原因一个是因为住院国家健康扶贫政策报销的医疗费,另一个是感觉好好的活着还是好的,他就利用这一个锲机,重点和他聊了之前的事,梁本青你放心,只要自己肯吃苦、肯努力,在党的帮扶下你一定会住上安全稳固的房子,过上美好的生活的,既然梁本青也有了信心,他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商量后,趁热打铁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危房改造政策,另一方面与挂钩他家的帮扶联系人保山市委宣传部杨杰坤联系,帮助他家制定帮扶措施。
在多次思想工作做通后,每次走访时都与梁本青共同商量地基建设、建房木材购置、建设用的砖、瓦、水泥等运输,同时危改安居工程督促完成及补助发放,帮助他联系建房木匠等,共同努力下于2018年9月入住新家,在建房过程中挂钩联系人杨杰坤多次走访慰问,在产业发展方面出谋划策,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实施的经济林改造,通过努力,目前梁本青户,孩子也初中毕业了,在外打工还能带钱给父母,房子也变新了不在漏雨、潮湿,还养起了猪、鸡、鸭收入增加了,还种上了皂荚、克地老等经济林,皂荚三年后也就能开始挂果了,对照“两不愁三保障”预2019年将成功脱贫。
现在走访去到他家,他的精神面貌变好了,家庭环境也变干净了,田地里的农活也忙碌着了,问今年稻谷收成怎么样,梁本青高兴的说不仅够吃一年,还能卖一部分呢。
在村寨内别人都说梁本青一家的变化,每次这样梁本青都会说:“感谢党啊,总是想着帮助我们农民,特别是我们穷人。
” 2017年梁本青居住的房屋2018年9月梁本青户砖瓦房建成入住二、“户户通”工程,让佤族山寨开出精神之花晚上走访过程中,路上总能听见唱山歌的节目,一开始他以为是当地村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后来几天他就细细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家庭村民都是利用DVD光盘播放,他找了一个老大爷询问,老大爷告诉他说“我们住在山上,广播卫星电视信号弱,收到的台少、信号还不好,经济收入又低,有线电视没有看光盘划算”,了解大致情况后,他请教了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告诉他说,我们现在用的是“村村通”卫星电视版本低,收看节目效果差,需要政府升级成“户户通”接收。
依据贫困村退出标准要保障99%通卫星广播的政策,年底刚好镇上要为村民更换卫星电视接收器,为了能让村民们看成电视,接收外面世界的新事物,并且他也还年轻又是学习自动化的大学生,他征求了村两委意见,希望把更换户户通的工作交给他,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首先他在村广播上通知、走访宣传,需要更换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到村委会报名,经统计共有144户需要,他及时把需求量汇报给了镇分管部门,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帮助,不久“户户通”数码机就来了,领回来后问题来了,并没有之前想的容易,于是他就寻找会安装的老师傅学习,学了两天后,他通知让村民来领,他就按照名单一家一户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他搞不懂的就打电话问老师傅或者网上查找,或打电话给广电公司咨询,通过1个多月的时间,全部安装完成,并能成功收看有线电视能收到的节目,每弄好一家他都告诉他们出现问题及时到村委会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