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1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验
高一生物周周清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班级: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2014-2-17~2014-2-21()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纤维素B.尿素C.激素D.维生素()3.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4.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很快排出体内C.H2CO3 /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5.剧烈运动后,血浆pH会因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而A.大于7.35~7.45B. 大于7.35~7.45C. 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组织液淋巴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7.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8.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9.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10.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11.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2.下列有关血浆pH和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4~7.54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D.两者都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尿毒症①组织水肿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体液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B.泪液、尿液和消化液均不属于体液C.饮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5.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①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7.下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那么B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8.下列哪些离子在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代谢废物的排出只能通过肾脏C.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现间接的物质交换D.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获得1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①①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①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 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 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11.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若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 ①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1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B. ①属于血浆,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13.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14.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是()A.渗透压B. pHC.温度D.酶的活性1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单元测试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单元测试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以下表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液、血浆、组织液②甲状腺激素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4.炎炎夏日,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为环卫工人提供盐汽水解渴,使环卫工人()A.细胞外液渗透压不断升高B.细胞外液渗透压不断下降C.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D.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绝对稳定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淋巴液、组织液构成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④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B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C .血浆pH 保持相对稳定与3HCO -、23H CO 等物质有关 D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引起组织水肿7.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导致的是()A .中暑B .糖尿病C .低钾血症D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8.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的量和渗入毛细淋巴管的量总是相等的B .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C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离子尤其是Na +、Cl -来维持D .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变化是由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的代谢活动引起的9.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可以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B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 .CO 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0.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11.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1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B.小肠腔内的葡萄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生长激素、抗体等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13.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其中P处的体液是()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14.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1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唾液16.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17.201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表彰了三位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作出的贡献,该机制中离不开一种称为缺氧诱导因子(HIF)的蛋白“开关”,在正常的氧气条件下HIF会迅速分解,但当氧气含量下降时,HIF含量增加,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2.下列有关血浆pH和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B.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7.34~7.54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D.两者都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①尿毒症①组织水肿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体液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B.泪液、尿液和消化液均不属于体液C.饮水过多,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5.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①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7.下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那么B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8.下列哪些离子在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代谢废物的排出只能通过肾脏C.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实现间接的物质交换D.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获得1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①①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①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 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 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11.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若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 ①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1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B. ①属于血浆,①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①增多C. ①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13.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14.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5.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是()A.渗透压B. pHC.温度D.酶的活性1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
高中生物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2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DA.组织液 B.血液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2.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C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消化液3.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B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 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5.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C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6.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C7.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8.人体内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食物和饮料,水和无机盐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其次是皮肤。
此外,两种物质代谢还具有的是 BA.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肠及随粪便而排出B.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水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C.水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D.无机盐还来自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无机盐还通过肺及随粪便而排出9.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人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A.1 B.2 C.3 D.610.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组织中的(D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11.某大学的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都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 B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外液12.右图是人体某种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A.②可以进人A,C,D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B.CO2C.图中O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2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13.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AA.细胞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14.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C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5.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 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BA.a=b B.a=b+c C.a=c D.a>b+c16.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b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17.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c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18.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c)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D.③⑥⑦⑧19.对直接参与第8题中物质交换的各系统起调控作用的是(c )A.①⑥ B.②⑦ C.③⑧ D.④⑥20.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b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21.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右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dA.①中性白细胞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22.人体血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膜 bA.1层 B.3层 C.4层 D.6层2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可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D.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24.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 cA.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25.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d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尿素上升B、干渴时尿量明显增多C、人组织细胞受损后,通过再生产生新的细胞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26.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测试题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生理或病理情况下,不能使淋巴液生成量增加的是()A.炎症部位B.静脉回流受阻C.组织缺O2D.组织胺大量释放2.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要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通常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B.它们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TP的合成C.除了蛙的红细胞,其余两种细胞中都会有着丝点分裂D.要观察细胞的无丝分裂,通常以蛙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3.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4.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5.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的调节来实现的()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D.体液调节6.对调节和维持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①肝脏②肾脏③胰脏④小肠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8.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9.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10.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正、负反馈调节。
从总体来说,由正反馈调节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体温的维持B.血糖浓度的稳定C.水盐平衡的调节D.凝血过程11.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2.右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液体的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3-有关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③中的低13.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发生疾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4.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15.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尿液排出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Na+、K+ 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16.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18.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人教版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_生物卷(一):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一)-同步辅导用卷(高中新课标)金太阳教育研究院生物研究所编第一单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编辑:徐文韶(安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3.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4.下图表示维持人体稳态的几种机制,则X最可能代表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B.信息物质作用予靶细胞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5.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相对稳定6.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7.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下所示,图中箭头代表的物质或结构错误的是A.①血浆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8.人在静脉注射时用生理盐水,其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增加体内水分C.增加体内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9.据调查,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例如在宁夏山区,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占15%以上,其中部分婴幼儿身体浮肿。
其原因很可能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多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C.血糖含量过高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10.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 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 CO3D.升高、乳酸、NaHCO311.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高中生物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和解析!
第一章过关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心肌细胞内的CO 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 .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 .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B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 .血浆中的无机盐参与维持血浆pH 的稳定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 +和K +维持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B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C .血浆pH 保持相对稳定与3HCO 、23H CO 等物质有关D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引起组织水肿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载体蛋白、消化酶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④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 不会有明显变化⑤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⑥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A .②⑤B .②④C .③⑥D .①④5.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C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 显著下降D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Cl-和K+B.组织液、淋巴液与血浆的组成成分与含量完全相同C.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乳酸等物质D.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中的O2含量低于组织液7.下列关于正常人的血浆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含有激素、尿素和抗体等物质B.静脉注射的药物经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D.血浆中的CO2浓度高于肝细胞中的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渗到组织液引起水肿B.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C.一般情况下稳态调节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D.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细胞外液的各种组成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9.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检测卷(一)
7.(2021·漯河高中月考)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细 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
叙述,正确的是( C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 D.白蛋白减少,氧气运输能力减弱 解析 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增 大,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没有运 输氧气的能力,D错误。
2.(2020·衡水中学高二下期末)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D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解析 水泡里面的液体为组织液,组织液里的液体可以进入淋巴液和血浆。
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成分与所发生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4.(2021·山东潍坊期末)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能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 至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C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 B.脑脊液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解析 脑脊液是脑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属于细胞外液,A正确;脑脊液是脑 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大脑深度思 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错误;脑脊液属于内 环境,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D正确。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激素、抗体和氨基酸都只存在于内环境中 C.血浆不仅可以用来运输营养物质,还可以用来运输代谢废物 D.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 解析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不存在血浆中,A错误;氨基酸在细胞 内和细胞外都存在,不只存在于内环境中,B错误;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 和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C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 体内,D错误。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
A.细胞不能吸收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
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
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组织液中的 pH 是相对稳定的
13.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 7 页 共 18 页
(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①)______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 的是(②)________。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③)________,排出(④)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 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⑤)_____________才能完成。 30.在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地面指挥中心对宇航员的生理状况进行了实时监测。如图 1、 图 2 和表 1 是实际测得的三项生理指标,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2.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3.人体内环境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4.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2 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单元测评(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栏内)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率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淋巴生成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解析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答案B2.下列各组物质或离子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内,载体位于细胞膜上,都不在细胞外液中,自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D3.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唾液解析细胞外液就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组织细胞。
答案B4.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A.血液B.血清C.淋巴D.原尿解析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它们基本成分相似,其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答案C5.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的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解析选项A和D所述均会引起水肿,其根本原因是相同的,都是使血浆、淋巴或组织细胞的水外渗造成的。
若营养不良则血浆蛋白含量少,导致组织液渗透压相对较高,血浆水分外渗,引起水肿;淋巴回流受阻,可导致部分物质阻滞在组织液中,使其渗透压升高,引起水肿;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致使血液中水分外渗,导致水肿。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单元检测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有CO2、尿素、神经递质、呼吸酶等B.人体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C.内环境中Na+和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D.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3.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⑤表示体液,②④表示细胞,①⑤所在的位置是某些管道的切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营养不良时会造成①蛋白质过少而引起组织水肿C.血红蛋白、各种激素、尿素部可以在①处找到D.长期饮用弱碱性水,会使①的pH明显升高4.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①为血液,含有胆固醇、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血红蛋白不存在于①中,且①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可导致②内渗透压相对升高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5.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B.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D.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6.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7.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均充满组织液B.水螅的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D.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酶促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8.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②长期坚持素食③小蛔虫进入淋巴管④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应时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9.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1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3.(2015·高考全国卷Ⅰ)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5.(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6.(2016·合肥模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
2017届人教版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选择题1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包含甲、乙、丙B •乙表示细胞内液C.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 .丁液中02浓度比甲液中高解析:选C 只有双向箭头指向的丁为细胞内液,有双向箭头指向并有单向箭头指入的乙为血浆,甲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是机体的内部环境,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中;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内液中02的浓度低于组织液中02的浓度。
2. (2014全国卷H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选A 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
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
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液。
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0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 .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了稳态解析:选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液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血浆中含有CO?、尿素等,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渗入淋巴的量较少;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50分)1、皮下注射(非静脉)时,药液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一般经过的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血浆—淋巴—组织液—靶细胞2、抽血检查是常见的疾病检查项目,成人一般采用静脉采血,婴幼儿可采用指尖采血。
有的血项指标能体现内环境的某些成分含量,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是采用静脉采血还是指尖采血,所得检样中的液体成分均为图中的④和①B.这些血项指标可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素和无机盐等C.某病原体感染导致③所在管道的盲端堵塞,可导致①总量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D.血检能反应健康状况是由于;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丁处可发生无氧呼吸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4、人体的组织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选项所描述的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神经递质②载体蛋白、血红蛋白③尿素、二氧化碳④呼吸酶、RNA聚合酶⑤汗液、消化液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⑥D.①②③5、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则(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B.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葡萄糖和氨基酸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进行肌肉注射后,药物流经人体的途径是:淋巴→甲→乙6、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A、B分别代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B.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①②C.若②→③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D.图示中的A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7、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8、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D.乙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被氧化分解,葡萄糖至少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9、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10、如图为某动物的某组织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毛细血管,②为红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
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
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
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
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
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15.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下列各项中不会
..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7.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18.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2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22.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2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2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2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2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27.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28.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 、B 、C 、D 表
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可以进人A 、C 、D
B .CO 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 .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
D .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
29.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 .温度
B .酶
C .pH 值
D .渗透压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80分。
30.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
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是 。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
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
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 3-、HPO 4
-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
义。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 端与A 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
31.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
表,B代表,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
和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
过、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
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系统。
32.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
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
次日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
当天在玉米地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
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
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
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
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
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______天气。
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相对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
其中高某是因内环境因素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降低而出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的。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答案
1—5 DBCDD
6—10 ADDCD
11—15 DBDDC
16—20 CCBBC
21—22 BC 23-27DABBB 28 ABD 29 ACD
30.⑴ ②③ ⑵ 自由扩散 4 三
⑶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⑷PH值
⑸氧气、营养物质等二氧化碳,尿素等
31.(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排泄系统(3)消化系统循环(4)循环系统、排泄。
循环系统、呼吸。
32.(1)高温出汗(2)产热多于散热
(3)无机盐减少,渗透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