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识别与防范

合集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周玲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鞍山中心支公司企业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机构都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但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形式1.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关联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易。

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是在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础上剥离出来的,与原来母公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果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尤其多,手段也各式各样。

2.利用准备项目,进行利润调节。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在资产出现减值时应计提准备,而在资产价值回升时应将已计提的准备冲回。

由于准则中未规定对资产价值变动的情况需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这便给企业在处理准备上带来了随意性和自主性。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在业绩下滑时就通过冲回准备,减少当期的费用和支出来实现增利。

3.利用资产的不实挂账进行利润操纵。

通过挂账降低当期费用的,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账户:3.1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挂账。

一般而言,三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款项,其回收的可能性很小,按照规定应将其转入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而企业为了不降低利润额,而将毫无价值的应收账款挂账。

降低了当期费用。

3.2待摊费用挂账。

待摊费用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次摊入有关科目,计入当期损益,而企业为了少计费用,少摊或者不摊,从而虚增了利润。

3.3待处理资产损失挂账。

根据会计准则对资产的描述,待处理资产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资产列示,当期的损失应当期处理,计入损益表。

许多企业有意不在当期进行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

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防范对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般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的经营目标。

无论是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十分关注利润指标。

特别是对上市公司来说,利润是衡量公司经营好坏的晴雨表。

证券监管部门将利润作为重要的控制参数,在公司申请股票发行上市、增发新股、配股以及停牌、退市等环节进行定量控制;投资者把利润作为基本的衡量指标,在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性、成长性,决定股票买进卖出方面进行定性判断。

作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主要还是根据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来掌握公司的经营运作情况,于是一些公司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需要,操作利润,伪造业绩,人为粉饰会计报表,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较大危害。

一、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的目的证券监督部门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规范运作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严格证券发行上市的准入门槛,实行退市制度和持续信息公开制度。

为谋求在证券市场中的有利地位,避免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的窘境现形,有些经营状况不好的公司会在利润上做手脚,以维持上市地位,稳定公司股票价格。

一般来说,主要基于以下目的:(一)为了取得上市资格,恶意包装。

我国《公司法》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最近三年必须连续盈利。

有的公司尽管巨额亏损,但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大肆造假。

红光实业和“郑百文”就是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的典型代表。

红光实业于1997年获准上市,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000万元,而公司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显然不符合上市资格,但该公司为了骗取上市资格,恶意造价,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

就这样,一个巨额亏损的“垃圾”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业绩优良的“绩优”公司。

(二)为了增发新股或配股,操纵利润。

上市公司在再筹资时,一般总是先考虑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方式来取得最优质资产——现金。

但上市公司再融资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如配股要求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增发要求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

上市企业利润操纵的方式及识别方法.doc

上市企业利润操纵的方式及识别方法.doc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式及识别方法-利润操纵一般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的危害极大,它歪曲了企业当期的盈利状况,掩盖了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误导了投资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动摇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

一、利润操纵的动机1.为了发行股票而操纵利润。

目前,我国股票发行分为设立发行和定向配售发行(配股)两种。

设立发行: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经营业绩,近三年必须连续盈利,股票才能上市;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和盈利能力有关。

因此,企业为了顺利地上市并募集到尽量多的资金,往往要进行利润操纵。

配股规定:公司在近三年内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9%(1999年3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下发了《配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下调为平均10%,每年不低于6%)。

因此,10%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成了上市公司再筹资的生命线。

据统计,1997年755家上市公司中净资产收益率在10%至11%的高达211家,而实际上除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企业外,净资产收益率在9%至10%的寥寥无几,严重违背了自然正态分布现象。

更有甚者,一些亏损企业,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如果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由中国证监会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并限期消除亏损,如果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中国证监会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由于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连城,为保住上市资格,连续两年亏损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并不亚于前两者。

2.为了提高股票选择权的价值。

在正常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达不到市场的利润预期,股价就会下降。

因此,上市公司总是力争达到或超过市场对它的利润预期,为自己描绘一条缓缓上升的盈利曲线,用欺骗的手段掩盖公司实际财务状况。

3.为了配合庄家操作共同获利。

一些上市公司与证券公司或其它投资咨询机构合谋,操纵利润从而达到操纵股价共同获利的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

目录一、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 (3)(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3)1.公司法人治理制约机制失效 (3)2.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缺乏压力 (4)(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机制失效 (4)1.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不到位 (4)2.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和道德水平缺乏 (5)(三)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 (5)(四)证券市场监管、惩罚不力 (5)二、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动因 (6)(一)为取得上市公司资格而粉饰业绩 (6)(二)避免退出证券市场 (6)(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利益驱动 (6)(四)配合庄家操纵市场以获取暴利 (7)三、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手段 (7)(一)利用关联方交易 (7)1.增加收入、转嫁费用 (7)2.利用购销业务 (7)3.资产重组 (8)(二)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8)1.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调节利润 (8)2.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 (8)3.利用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9)(三)利用政府政策 (9)1.政策优惠 (9)2.财政补贴 (9)(四)利用信息操纵 (9)1.捏造虚假信息 (9)2.隐瞒重大不利信息不予披露 (10)3.控制信息公开时机 (10)四、防范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10)(一)完善会计框架 (10)1.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放在首位 (10)2.制定会计准则、制度要符合中国国情 (10)3.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11)(二)加强外部审计及审计委员会作用 (11)1.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 (11)2.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管 (11)(三)加强法制监管,抑制内部交易 (12)1.提高监管水平,加大执法力度 (12)2.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执业环境 (12)(四)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观念 (13)参考文献 (1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也得到发展。

但是从许多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信息造假,欺骗投资者,谋取利益,严重危害我国经济健康。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十种识别方法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十种识别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 析 性 复 核 法 分 析 性 复 核 是 通 过 调 查 企 业 重
要 的 比率 或 趋 势 的异 常 变 动 , 其 与 预期 数 据 和 相 关 信 息 及 的 差 异 。常 用 的方 法 有 : 易 比较 、比率 分 析 、 构 百 分 简 结 比和 趋 势 分 析 等 方 法 。 过 分 析 性 复 核 , 以 发 现 会 计 报 通 可
当 然 还 有 其 他 原 因 , 考 虑 到 所 得 税 等 。 糟 的 是 , 这 如 最 在 种 情 况 下 , 果 管 理 者 仍 盲 目发 售 新 股 的话 , 司 的 策 略 如 公
与 可 持 续 增 长 战 略 背 道 而 驰 ,后 果 不 堪 设 想 。
三 、可 持 续 增 长
市 公 司利 润 操 纵 现 象 非 常普 遍 。 文 介 绍识 别 上 市 公 司利 本
润 操 纵 或 报 表 粉 饰 的 十 种 方 法 ,以 引 起 有 关 各 方 的 重 视 。

账 款 、 货 跌 价 和 积 压 损 失 、 资 损 失 、 定 资 产 损 失 等 存 投 固
项 目加 以 剔 除 ,然 后 进 行 分 析 。
二 、 可 持 续 增 长 与 “ 富 最 大 化 ” 的 矛 盾 及 对 策 财
三 、 关 联 交 易 剔 除 法 通 过 对 来 自关 联 企 业 的 营业 收 入 和 利 润 总 额 的分 析 , 断 企 业 的盈 利 能 力 在 多 大程 度 判 上 依 赖 于 关 联 企 业 , 断 企 业 的盈 利 基 础 是 否 扎 实 , 润 判 利
持 续 增 长 产 生 了 矛 盾 。当企 业 快 速增 长 的 时候 , 可 能 产 就 生 与 “ 润 最 大 化 ”同 样 的 问题 ,即 目标 增 长 、实 际 增 长 利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因及其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因及其防范
织, 是否真 正代表农 民的利益 , 为农 民服务 。 因 济组织” 等“ 伪科学” 概念, 一些相关政策、 法律 重要的借鉴价值。 此, 我们 必须采 取有 为有位 , 先有 为后有位 的 问题也容易研 究解 决 。 策略,先把农 民合作社联合组织 的组阁权 、 服 综合 立法主张 还体现在 农 民专 业合 作 社
为 避 免股 票被 摘 牌 会 调 节 公 司利 润 、 为追 范 。 研 究 上 市 公 司利 润 操 纵 行 为 非 常 必 求 良好外 在 形 象 会 虚 增 公 司 利 润 等 等 , 总 要 ,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 国 内许 之, 为 获 得 公 司 短 期 或 潜 在 的利 益 公 司都 多 学 者 亦 对 利 润 操 纵 行 为 进 行 了 大 量 研 会 进 行 利润 操 纵 , 再 加 之 我 国会 计 处 理方 究 , 这 无 疑 说 明 近 年 来 我 国上 市 公 司存 在
安全区域 ” 与“ 警戒区域 ” , 从而 发行价格的手段 。 我国股票发行价格等于 为各国理论界尤其是会计、 审计 职业 界 以 建指标 的“
及 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 ( 2 0 0 2 ) 认 为 平 衡 表 积 累 了 以前 会 计 选 择 使 普 通 投 资 者 识 别 上 市 公 司 的 利 润 操 纵 每 股 收 益 乘 以 市盈 率 , 股 票 的 市 盈 率 一 般 美 国学 者 B a  ̄ o n , J a n s i m k o , P a u 1 . J 行为成为可能 。
取 得 了一 定 成 果 。 其 研 究 结 果 所 得 税 是 在会 计 利 润 的基 础 上 , 通 过 纳 税 其 以前年度 利润操纵的程 度 , 即平衡表对 操 纵 行 为 , 利 润操纵具有约束力 。 他们检验 了 1 9 9 3 ~ 对 于 正 确 理 解 利 润 操 纵 以及 识 别 上 市 公 调 整 ,将 会 计利 润 调整 为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

如何识别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

如何识别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

如何识别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为了识别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我们可以将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分为两类:第一类反映公司操纵利润的倾向。

时间研究表明,具有某些特征的公司容易发生利润操纵行为。

例如增长较快利润较小的公司为了保证较高的增长率以维持其股价,往往会发生利润操纵行为;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那些前景堪忧的公司中。

第二类信息是会计报表中与现金流量有关的科目和各类应计科目,上市常常是通过虚增收入、虚计存货、续建成本等手段来操纵利润,任何利润操纵行为必然会影响到会计报表的某些科目。

这样,就为利用会计报表来识别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提供了条件。

综合两类信息。

我们可以重点考察一下几个指标:1、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等于第t年与第t-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之比,反映了连续两年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之间是否保持相对稳定。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大幅下降,可能是因为公司为应付激烈的竞争而改变公司销售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也可能是公司通过虚增应收账款来增加收入。

无论是那种情况,公司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增强。

2、毛利率指标该指标等于第t年与第t-1年毛利率之比。

如果该指标小于1,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这是公司前景不妙的一个信号。

因为前景不好的公司容易发生利润操纵,所以该指标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称负相关,即指标小于1,公司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大。

3、资产质量指标资产质量指标是指资产给公司带来利润的能力。

公司账面上的那些资产能否为公司盈利并不确定,如无形资产、待摊费用等,所以往往用这些盈利能力不确定的的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质量的指标。

如果公司将应该摊入本期的费用资本化,或推迟取人费用,已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那么资产质量就会下降。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公司连续两年的资产质量,来分析公司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4、销售额增长指标该指标等于t年与t-1年的销售额之比,反映了公司的成长性。

销售额的增长本身并不意味着利润的操纵,但是成长性的公司较其他公司更容易发生利润操纵,因为这类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对资本的需求给公司管理层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及审计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及审计防范

业人力资本 和非人力资本提供者 、审 的稳 定 性 密切 相 关 。首 先 ,各个 会 计
计 员 等 各种 利 益 相 关 者 的彼 此 博 弈 的 年 度利 润 水 平相 对 稳 定 的企 业 往往 比
结 果 。
跌宕起伏 的企业更易吸引投资者的关
二 、上 市公 司利 润 操 纵 的动 机 注 ;其 次 ,巧妙 利 用 良好 的 盈利 能 力
靳 江 燕认 为利 润 操 纵包 含两 种 含 调整。胡燕云分别从公 司调增利润和 他应付款 当作未来 回购价的调整。例
义 ,第一 ,盈余管理 ,即企业管理 当 调 减 利 润两 方 面 来 分 析操 纵 利 润 的动 如 :在 安 东 ·沃 鲁 克斯 受 美 国破产 法
局 在遵 循 会 计 准 则 的基 础 上 ,为 了最 机 ,公 司考 虑 需 要 对外 展 现 自己的 经 院 委托 ,耗 资 3000万 美 元 完 成 的调 查
合法或违法 的手段 ,事前有意对披露 的动 机 主 要有 :取 得 配 股 和增 发 新 股
的会计信息尤其是利润信息进行加工 的资 格 、扭 亏为 盈 以 到期 望 的 利 润额 ,帮 助 行 为 避 税 等 ,从 而更 好 地 增 加上 市 公 司 资
方 设 法 补 足 资 金 的 短 板 ,最 大 化 筹 国有 上 市 公 司很 可能 操 纵 其利 润 。
近年 来 ,我 国上 市 公 司 利润 操 纵 资 。银行 、信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放
三 、上 市 公 司 利 润 操纵 的 手 段
现 象 层 出不 穷 ,严 重 危 害 投 资 者利 益 款之前出于风险和 自我保 护的考虑 ,
代企业发展进程 中,所有权与经营权 提高公司股票的价值 ,维护公司 良好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法及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法及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方法及防范摘要利润操纵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到上市公司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来操纵利润,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通过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通过虚构收入降低费用操纵利润。

为了防范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应完善会计准则,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改善上市公司外部监管,建立完善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的力度,有效的遏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现象。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方法;对策研究Methods and prevention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 in listed companiesAbstractProfit manipulation is a comparatively prominent problem existed 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The concrete accounting standards haven't involve in the accounting details of listed companies, so many listed companies use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accounting estimation to manipulate profits, using connected transaction to adjust profits, change and manipulate profit by depreciation, non-regular profit and loss, and decreasing cost through fictitious income. To prevent listed companies from manipulating profit, we should improve accounting standards, create bett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mproving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listed companies, build perfect compulsor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rengthen auditing supervision of CPA,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profit manipul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Keywords: listed companies; profit manipulation; motivation; means; strategy stud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2 导致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 (1)2.1利润操纵动机的影响因素 (1)2.1.1 环境因素 (1)2.1.2 利润操纵主体的需求 (2)2.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 (2)2.2.1 取得上市资格 (2)2.2.2 保持或重新获得配股资格 (2)2.2.3 扭亏为盈以改善公司二级市场的影响 (3)2.2.4 提高新股发行价格和配股资格 (3)2.2.5 免于摘牌 (4)3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段分析 (4)3.1通过虚构收入降低费用操纵利润 (4)3.1.1 虚构销售收入 (4)3.1.2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费用 (4)3.1.3 利用关联购销制造收入 (5)3.2不良资产的挂账 (5)3.3利用存货调节利润 (5)3.3.1 虚构存货 (5)3.3.2 “灵活”选用存货计价方式 (5)3.4利用长期投资调节利润 (6)3.4.1 利用投资收益调节利润 (6)3.4.2 变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6)3.5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利润操纵 (6)3.5.1 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6)3.5.2 任意选择坏账计提方法 (7)3.5.3 “灵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7)3.6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科目设置财务陷阱 (7)3.6.1 利用其它业务收入 (7)3.6.2 利用政府补助凑数 (8)3.7利用费用科目设置财务陷阱 (8)3.7.1 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8)3.7.2 不计或者少计费用 (8)4 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几点对策 (9)4.1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9)4.2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9)4.3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10)4.3.1 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10)4.3.2 加强对注册会计是审计质量的监管 (11)4.4加强证券监管力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11)4.5健全法律制度,加大对利润操纵行为的处罚力度 (11)5 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 引言企业作为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润不只是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反映,也是企业外部环境条件的综合反映;其利润数据的真实程度不仅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

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

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

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摘要】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定义与形式、动机、手段、风险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利润操纵通常指企业为了虚增利润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如操纵会计政策、虚构交易等。

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提高股价和吸引投资者。

利润操纵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损害投资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等。

监管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如强化信息披露、加强内部审计等。

我们应该认识到利润操纵对企业和市场的负面影响,以及监管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手段、风险、监管、防范措施、思考、问题、定义、形式1. 引言1.1 浅析上市公司利利润操纵问题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背后涉及着公司治理、资本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股东、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预期,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合法或不道德的手段来操纵自己的财务数据,从而误导市场,换取短期利益。

利润操纵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不正当手段对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收入、费用、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进行人为操作,使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呈现出一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假象。

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也会破坏市场秩序,给投资者带来风险,甚至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蔓延和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从利润操纵的定义与形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利润操纵的手段、利润操纵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监管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利润操纵的定义与形式利润操纵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故意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调整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以达到掩盖真实经营状况或者夸大盈利能力的目的。

利润操纵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收入的虚增、费用的虚减、利润的转移等。

论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及防范对策

论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及防范对策

论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及防范对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对利润操纵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首先分析了关联方交易对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指出关联方交易可能导致公司财务数据的不真实性,造成利润操纵现象。

接着总结了目前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加强外部监管和审计监督的对策。

最后探讨了对策的实施和推广情况,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了防范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监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关键词: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内部控制,外部监管,审计监督,对策,推广,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是当前中国股市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潜在风险影响着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保障。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逐渐增多,但其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关联方交易是为了利润操纵而进行的,这对市场正常运作和公司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研究背景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关联方交易如何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可能造成的后果有哪些?当前监管和审计机制对于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防范措施是否足够有效?这些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现象的本质和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机制和影响,可以有效地提升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中的内容,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和对策制定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机制和影响,探讨其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产生的重要影响,为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和对策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摘要】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已成为当前广受关注的热点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润操纵的定义及类型,接着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以及引起该问题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利润操纵的对策,包括加强监管、提高公司治理和完善内部控制等方面。

在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展望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重视,加强对该现象的监管和防范,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背景、研究目的、定义、类型、现状、原因、对策、思考、展望未来。

1. 引言1.1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背景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使用虚假数据或不当手段,以达到夸大盈利或隐藏亏损的目的。

这种行为既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扭曲了市场的竞争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利润操纵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频频被曝光,造成了市场恐慌和投资者信心不足。

一些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预期或融资需求,采取了种种不正当手段来虚增收入或掩盖亏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而监管部门对于这些利润操纵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往往不足,导致了更多公司的效仿和滥用。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背景复杂而深远,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和解决。

深挖问题根源,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投资者风险意识和审慎性,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应对和遏制利润操纵问题的蔓延,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原因及防范对策,以提供对该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通过分析利润操纵的定义及类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利润操纵的本质和特点。

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可以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分析引起利润操纵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背后的动机和机制。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摘要】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市场不公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润操纵的背景,明确了问题存在的紧迫性。

然后对利润操纵现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利润操纵手段和带来的危害。

接着提出了防范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和监管合规。

最后强调了对策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应加强监管和完善制度,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保障市场的健康和公平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目的、分析、手段、危害、防范对策、公司内部控制机制、重要性、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从而误导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方。

利润操纵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加强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监管日益严格,一些利润操纵行为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隐性的问题和漏洞。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利润操纵现象,探讨其可能的手段及带来的危害,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和建议,同时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透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1.2 问题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由于利润操纵行为的存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往往并不真实可靠,给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利润操纵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损害市场的信誉和稳定。

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摘要】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严重影响着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利润操纵是指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财务数据,以获得虚假的盈利情况。

常见手法包括虚假销售、资产减值调整等,可能导致投资者误解公司真实财务状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导致利润操纵问题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上市公司业绩压力等多方面因素。

为防范利润操纵,应加强监管与规范,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只有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才能有效预防利润操纵问题的发生。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不可忽视,需要制定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防范、对策、风险、监管、规范、原因、定义、手法、重视、有效措施、预防、关键、不容忽视。

1. 引言1.1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利润操纵是指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人为干预,以夸大或缩小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从而对投资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产生误导。

在中国股市中,利润操纵现象比较普遍,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巨大。

据统计,中国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利润操纵问题,其中一些公司甚至通过虚增收入、操纵成本、变相变现等手段来掩盖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形成了一定的舆论风险。

这些利润操纵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监管部门、投资者和社会各界都应当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制止,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对利润操纵问题的重视对利润操纵问题的重视是中国上市公司监管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利润操纵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影响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还可能导致公司经营风险加大,甚至引发市场动荡。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的一些思考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的一些思考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的一些思考近年来,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股东利益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了操纵利润的手段,这严重扭曲了真实的财务信息,损害了投资者权益,对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本文对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是指通过人为干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使公司的财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以达到欺骗投资者、误导市场等目的的行为。

常见的操纵利润手段包括收入认定的虚增、费用的虚减、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的滞后披露等。

其次,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来自公司内部的压力。

上市公司面临着投资者、分析师等各方的高盈利期望和市场预期,一旦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可能会面临股价下跌、市值缩水等风险。

为了维持高盈利预期,一些公司选择操纵利润。

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的诱因。

当前的发展环境中,上市公司需要经历市场竞争的压力,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争取更多资源,一些公司选择采取操纵利润的手段。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对经济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首先,它扭曲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了市场的有效运行。

投资者基于误导性的财务信息做出的决策可能会受到影响,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和不稳定性。

其次,操纵利润削弱了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披露的公信力。

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真实盈利状况,不知道是否存在操纵利润的行为,这降低了投资者的信任与投资的积极性。

最后,操纵利润行为会严重损害股东的利益。

当一些公司虚增盈利时,股东可能会高估公司的价值,但当真相揭开时,股价可能会暴跌,导致股东的巨额损失。

针对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监管和防范。

首先,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

监管机构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和风险。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与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与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与防范【摘要】本文旨在阐述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动机,并以会计准则建设、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会计师审计制度完善及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作本文探索出发点,以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来进一步解决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从而改善社会发展风气。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防范措施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利润作假来降低其纳税,导致在社会中频繁出现,而此类利润作假案件切身利益损害程度最大的非投资者莫属,故如何有效解决上市公司利润操作现象问题也是现今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新会计准则主要是结合我国经济环境中的特殊性及会计实际行业环境来进行制定,以此缩小其上述问题的涉及范围。

虽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现状,但准则中仍存在较大的漏洞,为上市公司钻法律空子提供了新的利润操纵条件。

因此,如何在新会计准则基础上高效落实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防范措施,是现今社会仍在探索的课题。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的基本概述1.募集资金动机类型(1)获取发行资格公司若能利用股票发行而成功上市,则将得到融资机会;而企业若将股票融资作为无需支付资本成本看待,则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常用圈钱途径。

但是现今有相关法律明确指出企业应持续3年维持高盈利状态,才会获取证监会的审批许可证明,故部分要求不符的企业为获取上市资格和发行股票就会选择利润操纵形式来尽可能的创造上市条件,以此来募集大量投资者的注入资金。

(2)获得配股资格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主要动机都在于获得配股资格,以此来降低其筹资成本和取得新项目引进开发资格,是公司利润开创新的增长点,为公司上市成功后提供融资显著的最佳渠道。

而现今我国有相关规定明确表明企业的配股资格为其运营前3年的净资产加上平均净资产的整体收益情况需持续3年高于6%,此类条规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上市公司配股资格获取进程,故其利润操纵形式行为发生率也会伴随上增。

2.避免停牌、退市动机证监会在早年间制定以及发布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在最近3年若持续3年都未能改善其连续亏损问题,证券交易所就会在官网中发布公告,当日起到今后10个工作日均会对企业股票上市决定叫停,叫停程序到该公司规定期内提供上市后的第一个半年度报告处于盈利状态的报告说明,就可给予上市恢复申请资格,否则就终止企业股票上市。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识别与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识别与防范

内容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度的剖析,揭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内幕,并进一步提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设想。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防范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

从前些年的琼民源、东方锅炉、ST红光,到今天的银广夏、麦科特……投资者对构成股市基石的上市公司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由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使得一些“问题股”、“绩差股”摇身一变为“绩优股”、“高成长股”,堂而皇之的上市融资,使得证券市场上宝贵的资源流向了本不该流向的地方。

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利润操纵行为的手段,并从制度上防范利润操纵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为自身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利润上市公司作为一种“壳资源”依然稀缺,许多公司为了争取发行上市指标,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行为。

按《公司法》规定公司上市前三年要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

为了公司股票上市的需要,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为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一些公司采取多种手段操纵会计利润;对于已经获得上市资格的公司,为了获得对公司管理业绩的良好评价和进一步筹集资本,提高配股价格,更多的获取证券市场上有限的资源,也会想方设法提高利润;此外有些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股票停牌甚至被终止上市的尴尬局面,宁愿铤而走险进行利润操纵。

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企业所得税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当的税率计算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增加留存收益,减少现金流量支出,便会想方设法缩减利润,进而达到少交所得税,增加内部资金积累的目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筹措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的现象。

怎样识别和防范企业利润操纵

怎样识别和防范企业利润操纵

怎样识别和防范企业利润操纵利润操纵会计界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利润操纵等同于西方会计文献中的盈余管理,即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将公司管理层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甚至违法违规等各种手段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称为利润操纵。

无论第一种观点所称的盈余管理还是第二种观点所称的利润操纵都给证券市场带来许多非理性因素,为其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利润操纵的动因主要是企业通过利润操纵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的最大化。

不少企业出于各种目的,冒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人为地对利润进行虚增虚减。

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漏洞进行利润操纵的舞弊行为呈日益扩张趋势,而且利润操作方式复杂,谋划周密,金额较大,致使审计风险增大。

一、利润操纵的手段操纵收入1.虚构收入低级水平的虚构收入方式,包括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对开发票、阴阳合同虚开发票,等等。

这些明显的违法之举在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已经逐渐消失了,而更高级、更隐蔽的虚增方式正在为一些公司所采用。

如企业自己或利用控股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了销售收入,再由集团或另一关联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避免了在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

2.不及时确认收入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销售交易形式的多样性,企业在进行销售收入确认时拥有较大的空间。

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

主要的提前确认收入的几种情况包括: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在销售交易未完成的情况下提前开具销售发票。

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调控盈利的一种手法。

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本文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度的剖析,揭示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内幕,并进一步提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设想。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防范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

从前些年的琼民源、东方锅炉、ST红光,到今天的银广夏、麦科特……投资者对构成股市基石的上市公司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由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使得一些“问题股”、“绩差股”摇身一变为“绩优股”、“高成长股”,堂而皇之的上市融资,使得证券市场上宝贵的资源流向了本不该流向的地方。

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利润操纵行为的手段,并从制度上防范利润操纵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为自身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利润上市公司作为一种“壳资源”依然稀缺,许多公司为了争取发行上市指标,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行为。

按《公司法》规定公司上市前三年要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

为了公司股票上市的需要,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为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一些公司采取多种手段操纵会计利润;对于已经获得上市资格的公司,为了获得对公司管理业绩的良好评价和进一步筹集资本,提高配股价格,更多的获取证券市场上有限的资源,也会想方设法提高利润;此外有些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股票停牌甚至被终止上市的尴尬局面,宁愿铤而走险进行利润操纵。

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企业所得税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当的税率计算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增加留存收益,减少现金流量支出,便会想方设法缩减利润,进而达到少交所得税,增加内部资金积累的目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筹措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的现象。

企业领导者为追求政绩而提高利润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决定了现阶段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目标还是利润,上市公司利润的多少及其增长幅度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职位的升迁以及奖金、福利等直接相关,且企业的经营者又有短期利益的趋向,因此,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政绩,企业难免会对利润进行操纵。

企业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虚增利润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状况,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外在良好形象,致使经营业绩差、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内幕探析选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调整利润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使企业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重大的差异。

有些会计政策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而有些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采用。

由于会计政策选择所具有的灵活性,也就使其成为上市公司操纵会计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

选用不当的收入确认政策。

这种利润操纵现象主要表现为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达到企业既定的利润目标。

这种销售无法收回资金,因此也就形成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一个突出特点: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且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选用不当的费用确认政策。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开办费、待处理财产损失等科目将本期已经发生应作为收益性支出的费用、损失进行资本化处理,形成大量的虚拟资产。

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或不摊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进行利润操纵,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借款费用资本化。

此外,上市公司为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把已基本不具盈利能力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失等不良资产不及时进行处理,将原本属于当期的费用计入上述某类账户中留待以后处理,造成大量不良资产长期挂在账上,这种潜亏挂账行为使得上市公司资产出现严重的“虚胖”,利润水分极大。

通过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进行利润操纵。

有些企业为操纵利润,有时会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人为改变核算方法。

一般来说,在被投资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将长期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投资企业就可以按照占被投资企业股权份额核算投资收益,而所得税法是根据投资企业是否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红利及红利多少来征税的。

因此,在被投资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将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一方面可以虚增当期利润,另一方面却无须为这些增加的利润缴纳所得税,可谓一举两得。

改变折旧政策。

对于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折旧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十分重大,成为某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现金流量没有任何影响,但对企业当期利润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降低折旧率,就会减少当期的折旧费用,从而相应增加当期的账面利润,同时高估企业的资产价值。

“巧用”计提政策。

从2001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在原来“四项计提”(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四个新项目计提减值准备。

这项旨在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公允的会计政策,反倒变成了一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秘密武器。

由于“八项计提”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形成的,因此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之间。

为了某种利益关系,上市公司往往会利用关联交易来调整利润。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利用关联购销增加收入、转嫁费用。

上市公司与母子公司之间对于收入和费用问题应该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达到所需要的利润目标时,常常用大大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进行销售,或大大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进行购进,或与关联方之间虚构购销业务,以提高收入,降低成本,粉饰企业会计利润,或采取替上市公司分担部分费用。

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规定,非金融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

但从实际情况看,关联企业之间资金拆借现象非常普遍。

此外,上市公司还可以利用资产转让置换、资产租赁、委托投资、托管经营等多种关联交易形式操纵企业的会计利润。

地方政府“功不可没”地方政府作为本地上市公司的行政领导和直接或间接的所有者不愿失去这种稀缺的“壳资源”,所以上市公司一旦出现无法配股或面临摘牌的状况时,地方政府往往伸出“看得见的手”给上市公司以支持。

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直接行政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降低税负。

按照我国现行税法规定,除税法统一规定、经济特区和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外,地方政府无权减免内地企业的所得税。

但为了扶持上市公司,许多地方政府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税收,多数上市公司所得税的实际税收负担为11%左右。

地方财政补贴。

地方政府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主要做法是当地政府采取计划手段,按销售产品的数量由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其年度业绩,使其经营业绩符合上市标准而不被摘牌,甚至能够获得较高的配股价格。

减免利息。

由于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银行还无法摆脱地方政府的制约,使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直接的行政干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降低了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了利润。

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设想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尽可能减少可供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明确规范,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粉饰报表的可能性。

既要对已经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审视,寻找并填平其中的真空地带,又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种准则和制度,加快会计准则和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压缩利润操纵空间。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杜绝会计人员造假,防止利润操纵的有效手段。

为此,要大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法制建设来制约和激励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

违规造假粉饰利润的企业,对帮助其进行利润粉饰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触犯刑律的要严惩不贷,彻底改变目前低廉的违规成本敌不过强大利益诱惑的现象;二要建立企业、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企业蓄意造假和注册会计师因徇私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重大会计造假行为,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等各种关系的组合体,一些企业负责人为了达到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规办理会计事务,甚至采取欺诈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给广大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造成严重影响。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使公司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公司内外部此类造假事件的发生。

因此,应从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账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科学的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等几方面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政府行为应禁止以各种名义进行的、不符合国家政策和制度规定的政府财政补贴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使上市公司处于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监督,有关政府部门不仅应扮演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角色,还应作为证券市场的“守夜人”,本着一种社会责任,加强对利润操纵行为的监督。

公司的根本长远利益是财务报表数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公开性和透明度,老老实实地经营,争取真实的业绩,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玩弄操纵利润的数字游戏、会计戏法,只能蒙骗一时,最终只能导致公司的覆亡。

参考文献:1.孟焰,章童.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刘晓楠.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中华会计网校,20043.仲凤香.会计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