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开卷考场速查——高频专题七:中外史上的革命和改革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10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11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12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24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25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26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13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14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走进中考
15
专题概201述9年6月8日
教材联通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缘拓你,展遇提上升你是我的
人教版初三历史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典籍,效 他使日本 仿隋唐改 走上发展
建设进行 了有益探
妙政策。 革
快车道。
索。
皇
亚历山大二世
孝德天皇
把美国人 民从苦难 和经济大 萧条中解 救出来。
开创中国 人民富强 的道路。
改革成功的因素
时空:要从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措施: 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要敢于创新;保障
人民利益;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增加到686.3元。
----摘自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钢人(首都钢铁公司)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企业带来返老还童--1991年,钢销售收
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惠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
----摘编自1992年《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的
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
国。
——《资本的年代》
(2)材料二中的“上谕”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比较这事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3分)
答案:洋务运动(1分)
• (性质、内容、结果、影响)
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专题四: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六:民族解放运动史…………………………………………………
专题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专题九: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专题十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专题十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十三:国共两党的关系…………………………………………………专题十四: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十五:“三农”问题……………………………………………………专题十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十七:世界民主法制的进程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个专题主要包括: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
四、主要的国际战争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09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七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
一、慧眼识真:学史可以明智。请同学们用你的睿智和慧眼,从每一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填在下面括号中。
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较,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历史使命是()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推翻各国的封建专制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C.解放农奴提供自由劳动力
D.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7.以下改革既顺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中考历史 知识点巧记忆专题七 中外历史 上的改革与创新
专题七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与创新
一、19世纪6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2、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二、20世纪的改革与创新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
2、赫鲁晓夫的改革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精神
⑴、毛泽东的创新:
①建立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②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在军事上的创新。
⑵、邓小平的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的影响:①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改革开放的启示:①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改革要注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
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考历史《革命与改革》专题复习
革命与改革
一.概念:
革命是通过暴力方式推翻原有政权,是“自下而上”的方式;改革是在原有政权的领导下,采取除旧布新的措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二.知识整合:
㈠改革
1.主体知识部分:《导与练》P97。补充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⑴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⑵领导人:彼得一世
⑶时间:18世纪初
⑷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⑸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⑹作用:
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⑺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2.不同改革的比较: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次改革※1,2,3: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这些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时要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借鉴:
※2.比较列宁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课件--专题07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
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 “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
活:提倡文明开化
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 调整工农业生产;兴建公共工程, 代经济;大力发展教育 解决就业问题
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名称 中国戊戌变法 俄国1861年改革
面临封建统治危机和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民族危机
富国强兵,避免沦为半 摆脱危机,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
殖民地
度
1868年
1933年
明治天皇
罗斯福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 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中央集权;军事:实行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行
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
经济:殖产兴业,大力 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
先经济改革,失败 后转向政治改革, 取消苏共的领导 地位,实行多党 制,倡导“公开 性”和“政治多元 化”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就,综合国力增强,人 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民经济稳步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等
中考历史专题拓展篇复习试题试卷要点讲解课件(全套)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 专题拓展篇 专题四 大国崛起、中外关系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 专题拓展篇 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演变、世界一体化
百度文库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 专题拓展篇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 专题拓展篇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 专题拓展篇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抗争和早期探索
中考历史第二部分 专题拓展篇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复兴
1、中考历史专题拓展篇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2、中考历史专题拓展篇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抗争和早期探索 3、中考历史专题拓展篇 专题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复兴 4、中考历史专题拓展篇 专题四 大国崛起、中外关系 5、中考历史专题拓展篇 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演变、世界一体化 6、中考历史专题拓展篇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考专题复习之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 特权,掌握国家政权,分封制瓦解;
军事上: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统一成为历史趋势。
历史潮流
封邦建国向 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转型
商鞅变法内容(公元前4世纪) 历史作用
影响
经济
政治 军事
(七)中国改革开放与苏联东欧改革比较:
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社会主义改革
不同点:结果的不同
启示: 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八)比较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异同点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有:
中国的改革开放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其改革的结果来划分
●一类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 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
中国商鞅变法 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一类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 伯利克里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常规专题七 中外改革与体制创新-备战2024中考历史三年(2021-2023)选练课件
1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932 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 年的国民 收入的一半, 有1200 万到1400 万人失业。胡佛政府反危机 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 抑制危机蔓延。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 《世界现代史(1900—2000) 》
材料二: 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 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 了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等机构, 兴办了许多公共 工程, 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1935 年, 国会又 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
国家 俄国 日本 美国
1861 年 明治 罗斯福 事件
农奴制改革 维新 新政
性质
▲
8. (2023·鞍山模拟)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
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 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 都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都巩固了本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此, 孝文帝 决定( B )
A. 在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汉化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3. (2023·沈阳模拟)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 名进士的出身 分布比例, 由此可见, 唐代科举制( D )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专题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本专题主要内容涉及——早期的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及工人运动、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构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即“宪章运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由空想到科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3、由理想变成现实
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注意:巴黎公社并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下,但是在它的影响下的一次无产阶级的运动);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随着二战结束,社会主义国家超出一国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一战后的一国,发展到二战后的多国。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地跨欧亚的12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阵营。
中考专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教学设计)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例如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东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戊戌变法
1、背景国内: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际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
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④文化教育。
5、影响: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时间:1861年;
(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
中考历史专题—:古今中外的改革
30.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 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D ( )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 31.罗斯福总统为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 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农村实行的重要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的改革 总设计师: 邓小平
12.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说,30年前, 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 历史征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 是。 ( C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B、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并进行第一次高考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原因: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 斯 福 新 政
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美国制度创新)
核心和 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 基础: 对工业的调整
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本 意义: 主义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 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 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起到了 很好的效果,是美国渡过了危机。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七改革与革命
初三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
【专题概述】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命和改革。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改革等方式确立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初,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革命的探索,最终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要点整合】
一、列举中外历史上的革命或改革(以事件性质分类)
(1)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2)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推翻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2)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3)实现了美国的独立——(4)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实现了美国的统一——
(5)使中国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6)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
(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2)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
(3)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得到调节、巩固和发展——
(4)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无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伟大决策,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注意:以上改革或革命中,改变了本国社会性质的有
以上改革和革命中,获得成功的有
以上改革中,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只在原有社会制度内部进行调整的有
二、革命或改革中的历史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君主——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曾担任“护国主”——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4)除旧布新,改革创新,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中外历史上的重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 日本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考点1:封建地主阶级改革
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得到封,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李中外历
史上的
重要改
革
考点2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的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但客观上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明开化,即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
方针,建
(1)地主阶级改革。这一知识点,在最近两年的中考中都以材料分析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这一内容在未来中考中还应持续关注。其他的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大化改新已经多年没有考查,值得关注,命题者会以选择题或者组合列举题的形式考查这些内容。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一知识点在历年中考中都有内容考查,命题者主要以选择题、辨析改错以及材料分析题、分析探究等题型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性质以及影响。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这一内容在中考中主要是以选择题、列举题、以及材料解析题等考查列宁探索社会主义的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等考点,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已经多年未考查,在未来的中考中,值得关注。
(1)要点法。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要注意从背景、时间、领导者、主要措施、影响、评价、启示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以加强对改革的掌握。
(2)比较法。复习改革类专题要注意加强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改革的比较,归纳其异同,加强对不同改革的理解,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中外近代史上的重大改革(共30张PPT)
(3)材料三中所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上,三位杰出的领导人列宁、罗斯福、 邓小平的重大举措,在三个大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取得了显 著成效。列宁领导俄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罗斯福,在一定程 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 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列宁使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什么?1921年 为了苏俄的建设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积极方面: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 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 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
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1.改革目的 改变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
彼 2.改革方式
向西方学习
得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一
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世 改
3.内 容
军事: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
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考场速查
高频专题七:中外史上的革命和改革
【考点链接】
中国史考点
(1)商鞅变法
(2)改革开放
世界史考点
(1)日本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
(2)明治维新
(3)苏俄新经济政策
(4)经济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5)匈牙利改革
(6)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速查】
1.革命和改革的概念
革命是以暴力推翻现有政权,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方式;改革是在现有政权领导下采取除旧布新的措施。
革命往往比较彻底,但是有暴力、流血;改革是温和的,但往往不彻底。
2.举例说明世界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哪三种方式?
各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有两种方式: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和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方式: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建立共和制。
资产阶级改革方式:俄国,1861年改革成为历史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
民族解放运动方式: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实现独立,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延伸1:古代世界的改革:中国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等
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独家视角: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中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4.依据结果不同分类比较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改革运动
感悟:革命与改革要立足国情,要有人民群众支持,顺应时代潮流的革命与改革会促进历史发展。
5.比较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相同点:(1)原因:都是本国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发动者:都是本国君主,俄国是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是明治天皇
(3)过程:都颁布了变法法令
(4)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结果: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成为本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6)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包括保留了君主
不同点:(1)原因:日本改革的外因是遭受西方列强入侵,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俄国则不是
(2)内容: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俄国则没有
(3)影响:日本强大起来后,走上了侵略扩张的资本主义道路
6.列举20世纪苏、中、美三次成功的改革,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点:
背景相同:都是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危机、政局不稳情况下的改革;
前提相同:都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
影响相同:都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政局稳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改革体现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三位历史伟人从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7.20世纪后半期,中国、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匈牙
利改革初见成效,最终由于外债负担重和改革中遇到新困难不敢大胆突破而失败,捷克斯洛
伐克改革由于苏联的粗暴干涉而中断。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戈
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则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
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
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8.苏联解体给予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执政为民,立党为公;
④在建设道路的选择上,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⑤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⑥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⑦改革要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正确对策。
【直击考查】
1。试解释历史上的诸多“新”的含义。
“大化改新”——封建制度的建立
罗斯福“新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加强
“百日维新”——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放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
革开放
苏俄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一战后的“新秩序”——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根据国力对比,对战后世界的重新安排
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整个中华民
族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新时期——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革
命前途
2. 危机与机遇:大国发展历程中,往往会看到危机时刻抓住机遇、反败为胜的惊世之举。
中国古语也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警示。请完成下面各题:
(1
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经济危机时期
(1929--1933)
反危机措
施
美国罗斯
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