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指导.doc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第四章、第五章学习辅导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哪些不同?答:古希腊自然哲学是通过直觉和哲学的思辩,对自然现象作出了种种对后来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猜测和解释。
它既是古代的哲学,又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形态。
(P25)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它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测,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
(P26)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特别注重于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注重于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效益。
但是实用科学分析不足,关心效益而对原因甚少追究,知识水平常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答:一、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不同的思想学说纷起,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各持主张,到处游说,互相争辩,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秦汉到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模式和道路,对中国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唐宋时期。
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峰。
如果说唐代是许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开荒时期,宋代则是结果的时期。
四、明清时期。
在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方面均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在技术创造方面更为突出。
但就科学形态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看却和以前没有本质的不同。
3、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发展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答:一、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统一全国的措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在汉代,由于开辟了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增进了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
三、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代,各对峙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采取了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
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1、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独立地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数学方面:创造了阿拉伯数码,发展了代数学;天文方面:发现了太阳偏心率的变动,修正了很多天文常量;医学方面:最高成就是完成了《医典》巨著,还有对眼病的研究;化学方面:兴起了炼金术,推动了实验化学的进展。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第一章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一填空题1. 在大约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即原核细胞的菌藻类.2. 直到19 世纪初,法国生物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理>一书,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3,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4,原上猿,埃及猿,森林猿,是人类的共同祖先.5,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并认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了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6,我国的人类学者一般将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7,人类学家将现代人种分为三类,即欧罗巴种(白种),蒙古利亚种(黄种),尼格罗种(黑种). 8,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考古学家根据石器的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情况,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9,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是原始时代的又一个伟大的技术创造.10,制陶技术的出现,是原始手工业诞生的标志.11,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原始宗教最初的形态之一的图腾崇拜. 12,考古学一般将金属器时代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阶段.二、简答题1、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⑴石器的发明和应用;⑵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⑶弓箭的发明和应用;⑷陶器制造技术;⑸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
除此以外,大约在新石器以前,还出现了最初的纺织工艺、最初的建筑工艺、最初的运输技术、原始的医疗技术。
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原始技术发明是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取得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原始需要。
人类开始了能动地改造自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人类开始逐步认识自然物的属性。
2、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宗教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的一种歪曲的、错误的、虚幻的反映。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要点(教师用)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要点一、填空题:1.量子力学建立以后,人们开始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研究分子的结构,由此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 。
2.德国人伦琴致力于研究射线所引起的荧光现象。
1895年,他发现了高真空管放电时能产生的现象。
3.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在一种铀盐中发现了铀元素的放射性。
它能使不透光的暴光。
4.电子、和现象,这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在此基础上,20世纪初产生了原子物理学。
5.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证实了电子的存在以后,于1904年,提出了他关于结构的“面包夹葡萄干”的模型。
6.英国人卢瑟福在1911年经过实验,得出结论:原子中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核,它集中了 99.99%的质量。
他提出了原子有核模型--- 模型。
7.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
他在1905年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首先创立了。
8.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物理学发展中的另一个重大的突破是的产生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9.人们把能够吸收辐射而无任何发射或透射的物体叫“”。
10.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和。
它们引起了物理学的重大变革。
11.1930年—1932年间,发明了能够获得粒子的回旋加速器、静电加速器和高压倍加器,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12.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提出,玻璃管壁上的辉光是由阴极产生的某种所引起的,他把这种射线命名为。
13.地球已经是一个亿年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太阳星云。
1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科学规律,认为人类就是由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15.在大约1400万年前,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变化,森林地带的树木大批死亡,使一部分古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能够直立行走,并开始使用石块和等天然工具。
16.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首先是创造了。
17.中国的许多发明由阿拉伯人介绍给欧洲人,在欧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
《科学发展简史》的第六至第七章的重点

第六章近代后期的科学成就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进入机器产生的狂飙时期,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威力。
资产阶级认识到发展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命运息息相关,采取了许多保护、鼓励科技发展的措施;同时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
近代后期的自然科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基础学科相继建立起理论体系,而科学理论的形成又引发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将人类历史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如果说18世纪之前是技术走走科学之前的话,那么从18世纪下半叶起直至19世纪则是科学跃居技术之前,出于领先地位,技术革命以科学发展为先导。
近后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天文学近代后期在天文观测和天体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成就。
(一)天文观测新发现天文观测新发现得益于望远镜的改进、天体照相术的发明和光谱学技术。
1729年,英国业余天文学家霍尔制成了第一块消色差物镜。
1817年德国的夫琅和费制造出第一块优质物镜。
与此同时,反射望远镜也有很大改进。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利用自制的大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
后来他又陆续研制出巨型望远镜。
1846年德国天文台台长加勒发现了海王星。
天体照相术的发明首先应该归功于巴黎天文台台长阿拉戈。
1839年他发明了银板照相法,随后照相术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研究之中。
1840年,美国的德雷伯利用大型望远镜和照相术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表面的照片;1845年德国的费索拍摄了第一张太阳照片;1877年,米兰的斯基伯雷利公布了当时最精确的火星表面图片。
(二)赫歇尔的恒星天文学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因1781年发现天王星而一举成名。
他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恒星的空间分布和运动,提出了第一个银河系结构模型。
1783年他发现了恒星的自行,并估测了太阳的运动,打破了太阳纪恒星静止不动的陈旧观念。
由于赫歇尔在恒星研究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
(三)天体起源和演化假说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天文学已从对天体的现状研究扩展到对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历史研究。
电大《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重点题

了代数学卜I发展了三角术I三个方面。
从5世纪到|15世纪I的时间,史称欧洲〈〈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一、填空与选择参考复习题1在大约一千多万年前,从古猿中分化出一支,开始向人的方向发展,到大约poo多力]年前,终于出现了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
2.恩格斯在其《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 ~》一文中,科学地分析了人类古猿是怎样转变为人类这一问题,指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并认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了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3.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磨光加工石器的广泛流行,二是出现了陶器制造技术。
4.有人估计,现代人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技术,约有70%可在原始的技术发明中找到它们的原型。
5.中国大约在夏代就已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6.早在公元前p000多年前,埃及就发明了文字,在出土的涅伽达文化时期的文物中所发现的图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埃及最早的文字实际上是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组成。
7.铁器的出现是更为重要的科学史事件。
两河流域|是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地区,最早的炼铁技术是赫梯人发明的。
8.罗马时代在科学上取得的最突出的成果,一是|在天文学方面托勒密(约90〜168)地球中心说的建立;二是在医学方面盖仑(约129〜199)将医学知识体系化。
11.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表现在创造了|阿拉伯数码|、|发展| 的中世纪。
12.近代天文学三部最伟大的杰作是|伽利略的〈〈关于两大世界体系(托勒密与哥白尼)的对话》~|、|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厂。
13.对证实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一是|哈雷彗星的发现,二是地球形状的证实|,三是关于行星摄动现象的证实]、四是|引力常数G的测定。
14.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继之在法国、[美国、德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它是以技术革命为中心内容的一场社会变革,它以工作机的革命为起点,以蒸汽动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
自然科学发展概述练习

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辅导(04秋)1.北京猿人化石是晚期猿人化石。
2.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属象形文字。
3.约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埃及人进入了铜石并用文化阶段。
4.古代西亚的科学成就突出表现在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
5.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高文化是由中国人创造的。
6.我国的秦汉至南北朝被称为“数学家的时代”。
7.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首先是创造了阿拉伯数码。
8.17世纪真正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的是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9.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地质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地质学的形成。
1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经过20年的探索后,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1.美国数学家维纳的《控制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
12.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维纳。
13.避雷针的发明者是富兰克林。
14.近代理论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牛顿力学的建立。
15.1941年,法国工程师朱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机电式计算机。
16.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
17.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18.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原始宗教最初的形态之一的图腾崇拜。
19.在古埃及建筑史上,最让世人瞩目的就是金字塔,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齐阿普斯)金字塔。
20.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以定理、定律形式表述出来的自然知识,被称为理论自然知识。
21.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有价值的成就。
22.“几何学”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土地测量的学问”。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3.早在夏代,我国已有了历法,商代有了阴阳合历,创立了干支记日法。
24.中国古代的五大农书是指《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甫农书》、《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
伊本 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指导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考试说明本课程作为中央电大统设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考试。
根据本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其考试形式为开卷。
试题类型有填充、名词解释、简答、问答四类。
命题范围均在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之内,其中问答题不超出要求重点掌握的问题的范围,有的简答题和名词解释出自一般掌握的内容。
试题答案均依据基本教材《自然科学发展简史》(远得玉等编著,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制定。
尽管本课程为开卷考试,但因为内容较为庞杂,时间跨度较大,少数题目需作一定的综合分析,所以学生必须对教材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否则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二、复习内容提示第一章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一般掌握一、拉马克《动物哲学》和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恩格斯关于人类进化的论断。
三、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
四、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及其代表性化石。
五、原始社会人类的技术发明。
六、原始宗教。
重要名词达尔文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科学技术一般掌握一、古代埃及的重要自然科学成就。
二、古代西亚的重要自然科学成就。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重点掌握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显著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一般掌握一、希腊在自然哲学和理论自然知识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古罗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及其特点。
重要名词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欧几里得希波克拉底托勒密盖仑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实用科学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一般掌握一、中国古代实用科学与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区别。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时期的重要成就。
重要名词贾思勰张衡《黄帝内经》《九章算术》沈括四大发明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徐光启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一般掌握一、阿拉伯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二、欧洲中世纪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第六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重点掌握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技术的应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式和发展;航海运动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
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题

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材料2. 克尔逊—莫雷实验3. 遗传工程4. 道尔顿的原子论5. 血液循环理论6. 厄尔尼诺现象7. 数学逻辑8. 多媒体技术9. 环境监测10. 生物控制论二、简答题1.简述化学的发展成就及影响。
2. 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时期。
3. 简述爱因斯坦相对论创立的意义。
4. 简述牛顿力学建立的历史意义。
5.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
6. 简述信息高速公路的特点。
7. 简述人类开发研制海洋生物药物的主要成果。
8. 简述人造活细胞的研究步骤。
三、论述题1. 论述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不同之处。
2. 论述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材料:是指能够直接用来制造各种产品的物质,如钢铁、水泥、木材、陶瓷、塑料等。
2. 克尔逊—莫雷实验:是指 1876年到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进行了一系列的搜索以太风的实验。
这一实验得到了否定以太风存在的“负结果”,从而证明了宇宙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以太风。
这一实验是科学史上著名的判断性实验。
3. 遗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技术。
它通过人工转移和重组构成生物基因的DNA大分子,增加生命体的基因种类,以比自然界本身的变化和繁衍既快又好的方法重新安排和设计人类所需要的新物质。
4. 道尔顿的原子论:道尔顿是英国19世纪的化学家。
他在1803年提出了最早的化学原子论和原子量表。
他认为:化学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的各种性质特别是质量都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就发生化合。
道尔顿的原子论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中一次重要的理论综合。
但也有它的局限性。
5. 血液循环理论:是近代西方科学革命的重要成果。
比利时人维萨留斯和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的研究为英国医生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奠定勒基础。
科学发展简史辅导

科学发展简史辅导第六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15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在这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在科学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
从此,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第一节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欧洲从13世纪中叶开始,技术的社会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社会应用。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在欧洲出现了航海探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这些由资产阶级发动的经济活动和文化运动,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航海运动与地理大发现工商业的发展,使商人和工场主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
他们不仅极力扩大欧洲各国间的贸易,又再次想到东方去寻找市场和黄金。
在此欲望的驱使下,开始了大规模的航海探险活动。
这种航海探险活动首先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兴起。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领船队,沿非洲西岸南行,到达非洲最南端,证明了由此继续航行可以到达印度。
意大利人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国王的赞同和资助,于1490年8月经过70天的航行,到达美洲,并于1493年3月回到西班牙。
15世纪末,意大利商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再次前去美洲,后来使用他的名字将这块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洲。
葡萄牙人伽马沿迪亚士的航路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终于到达印度。
麦哲伦又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于1519年9月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印度,又绕过非洲,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海岸,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伟大的航海活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不仅使航海者直接受益,而且推进了海外贸易,开辟了新市场,开拓了殖民地,掠夺了海外的原料和奴隶劳动力,大大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发展期末复习

名词: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统筹兼顾统筹是指统一筹划;兼顾是指照顾各方。
统筹兼顾是指兼顾各方,各得其所,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3.创新型国家国际上也把一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
4.生态文明实质是指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5.和谐社会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其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6.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7.小康社会语出《诗经》,它指的是一种生活状态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
邓小平借用小康一词把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8.可持续发展是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9.中国梦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围绕两个一百年: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简答:1.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

就在近代科学家伽利略去世的1642年,另一位伟大的科学人物牛顿诞生了。他出生在英国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 牛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的成就遍及物理学、数学、天体力学的各个领域。他引入了质量、动量、力、加速度、向心力等基本概念,从而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公理体系,完成了物理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建立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重要标志是他于1687年所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巨著。在光学上,他做了用棱镜把白光分解为七色光(色散)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色差;研究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发现了牛顿环;制造了以凹面反射镜替代透镜的“牛顿望远镜”。1704年出版了他的《光学》专著,阐述了自己的光学研究的成果。在数学上,牛顿与德国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创建了“微积分学”;他还建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牛顿在声学、热学、流体力学等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和贡献。
1487年,葡萄牙人的船队,沿非洲西岸南行,到达非洲的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好望角。
第六章
意大利人哥伦布凭借他对地球是圆形的信仰,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490年8月率领87名水手、3 只小船,经过70 天的航行,到达美洲这块新大陆。
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经过3年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9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
13世纪是欧洲经济技术的转折点。城市的兴起,运输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刺激人们去制造商品。
世纪开始,由于生产的发展,城市的兴起等,西欧的学校教育逐渐从修道院中分离出来,开始建立大学。
12世纪开始,科学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开始出现转机。
14-15世纪,在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意大利,手工业技术已经有了较高水平,家庭手工业已转化为工场手工业。还有造船业、冶金业等的发展。
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复习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能否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区别。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文字的发明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一,关于问题;第二,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的观点。
6. 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7. 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一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 着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10.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希腊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A.伏特B.麦克斯韦C.奥斯特D.法拉第4. 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5.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修道士。
A.魏斯曼 B.孟德尔 C.施莱登 D.施旺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细菌猎人2、开普勒3、工业革命4、生物控制论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2、牛顿力学建立的知识基础有哪些?如何从牛顿力学的建立来分析继承与创造的关系?3、现代自然科学把物质世界分为哪些层次来进行研究?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哪些重大的科学突破?《科学发展简史》1(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制造工具2、开普勒3、字母4、自然界万物起源物质结构5、拉马克、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6、希波克拉底7、牛顿力学8、富尔顿蒸汽动力船9、伊本·森纳10、马丁西门子-马丁11、电子 X射线放射性现象12、阿波罗—1113、迪亚士、好望角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 C2.C3.D4.B5.B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细菌猎人:法国化学教授巴斯德在对细菌的研究中,创立了细菌致病学说,开辟了医学研究病因的新途径。
科技发展简史期末复习.docx

试述近代欧洲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并分析其意义和局限性。
形成:一-)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动力学方面的贡献为牛顿完成经典力学的综介工作鉴定了基础。
1. 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2. 发现惯性运动惯性的发现证明了物体不仅有保持其愉止状态不变的特性,而且有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不变的特性;物体维持其原來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外力,外力是改变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些推论实际上包括了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知识伽利略未概括为普遍规律。
3. 发展了抛物体运动轨迹理论伽利略《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他创立的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成为经典。
二)徳国的开普勒发现行星运行三定律:第一定律:轨道定律:第二定律:面积定律;第三定律:周期定律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惠更斯钟摆研究发现向心力,胡克捉出关于夭梯引力问题的三个假设,认识到力利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广泛利用前人及他同辈人的成果推论提出万有引力。
(具体怎么利用的看书上P73)四)牛顿对经典力学的综合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次把地面力学和天梯力学同意起來,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
完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书的内容:给力学的基木概念如质量、动量、惯性、力及向心力下了定义,说明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含义。
陈述了总结和创立的运动三定律(详见P73)和矢量合成原理。
局限:a:经典力学的应用受到物体运动速率的限制,当物体运动的速率接近真空屮的光速时,经典力学的许多观念将发生重大变化。
b: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于微观领域中物质结构和能量不连续现象。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
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变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
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1、统治阶级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科学发展简史》

一.填空1.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征:一是磨光加工石器的广泛流行;二是出现了陶器_制造技术。
2. 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字母文字的发明。
3. 古埃及的历法是一种典型的__太阳历__。
4. __欧多克斯__为解释天体的复杂周期运动现象,提出了以球为中心的同心圆几何结构,这就是最早的___地球_____中心说。
5. 中国古代数学的两次辉煌分别在_秦汉_时期和宋元_时期。
6. 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会神学成为封建统治的___支柱__,神学在知识领域有最高的_特权_,科学成了神学的附庸,神学变成了科学的皇后。
7. 麦哲伦于1519年9月从西班牙出发,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海岸,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_环球_航行。
8. 航海的成功,证实了_球形大地_的假说,使人们看到科学的正确和力量。
9. 18世纪法国物理学家_米歇尔_,根据有关扭力方面的知识,提出了电荷的反比平方律,这是近代电磁学理论第一个_数学_定律。
10. 1840年,德国化学家_李比希_正式确立了恢复_土壤肥力_的化学原理。
11. 法国化学教授巴斯德在对发酵等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生物必须要由生命的东西产生,从根本上否定了_自然发生说__。
12. 古德伊尔发明橡胶的硫化法,解决了生胶变粘发脆问题,使橡胶具有较高的_弹性_和_韧性_,橡胶才真正进入工业实用阶段。
13. 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明治政府,将“_殖产兴业_”、“_文明开化_”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建国的指导方针。
14. 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用化学法合成了含有51个氨基酸的_胰岛素_,首先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15. 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说明“_以太_”的概念是多余的,光速是不变的。
16. _负反馈_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
1.在大约(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即原核细胞的(菌藻)类。
2.直到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
8022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参考.doc

科学发展简史名解1、宗教改革运动这是一场首先山德国开始的反对教会特权的运动。
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宗教改革学说,其核心就是“信仰可以获救”。
路徳主张,只要白己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获救,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可以通上帝,不需要有教会和教丄的特权,也无需奢侈的宗教仪式。
法国人加尔文又发展了新教,加尔文的新教提侣并拥护私仃财产,认为发家致富是光荣的,强调人要实现上帝所赋予的使命。
屮世纪的欧洲,科学变成了神学的附庸,宗教改革运动对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來冇积极作用。
宗教改革者反对神父的权威,认为研究万物是对上帝的爱戴,这些都是有利于口然科学发展的。
近代欧洲的著名科学家中新教建占很大的优势,就是很好的证明。
但是宗教改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新教尽管在某些方而允许科学活动的存在,但当科学发现与宗教教义相抵触的吋候,新教徙照样把科学的殉道者送上了火刑场,其至比旧教还残酷。
H然科学为求得H己的牛存和发展必然还要经历同神学的激烈搏斗。
2、库仑定律:两个静电荷Z间的相互作用力,与两个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和他们Z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库仑定律。
3、卡诺原理外界传递给一个物质系统的热量等于对该系统所作的功和系统内能增量的总和。
该定律证明不消耗任何能量就能永远做功的机器(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4、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递定律表明:外界传递给一个物质系统的热量等于对该系统所作的功和系统内能增量的总和。
该定律证明不消耗任何能量就能永远作功的机器(笫一类永动机)不町能实现。
5、机床机床就是牛产机器的机器,只有当能够做到用机器住产机器的时候,大工业才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得以H立。
6、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
它打着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倡导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新思想,赞颂人的智慧和才能,提侶人性、个性解放和个性口由,批判宗教宣扬的来世思想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
文艺复兴运动迅速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各个国家, 从文学和艺术学科迅速扩展到其它学科,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间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世界政治、经济、科学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简史》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试说明
1、试题依据教材:《自然科学发展简史》(远得玉等编著,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制定。
2、试题类型:一、填空题,占20%;二、选择题,占15%;三、名词解释占20%;问答题,占45%
3、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二、章节重点提示
第一章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
一、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及其出现的时间
二、拉马克《动物哲学》和达尔文《物种起源》。
三、恩格斯及其《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四、石器时代及其分期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科学技术
一、古代埃及与纸草
二、关于美索不达米亚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形而上学》、《论灵魂》
二、欧几里得及其《几何原本》
三、希波克拉底
四、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
一、殷墟、龙骨、甲骨文、毛笔
二、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三、《黄帝内经》
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一、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二、牛津大学与罗伯特•各罗塞特
第六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二、马丁•路德
三、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天体运行论》
四、布鲁诺及其《论无限、宇宙及世界》
五、伽利略及其学说
六、培根
第七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一、牛顿和他的力学体系
二、笛卡儿与解析几何学
三、微积分的建立
四、波义耳与氧化燃烧理论
五、林耐与动植物分类学
第八章近代技术的兴起与工业革命
一、造成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的技术发明
二、工业革命的技术特征
三、珍妮机
四、移动刀架
五、特里维希可、史蒂芬逊与蒸汽机车
六、富尔顿与轮船的发明
第九章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一、热力学的研究成果: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二、康德与星云假说
三、拉普拉斯与《宇宙体系说》
四、关于地层成因及生物化石关系的争论
五、《物种起源》
六、阿佛伽德罗、道尔顿与物质结构理论
第十章近代技术的发展——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重点掌握
一、火法冶金与水法冶金
二、戴姆勒、苯茨与摩托车、汽车
三、以电气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特点与后果。
第十一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东方的传播
一、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三、洋务运动
第十二章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一、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二、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三、普朗克和量子论
四、薛定诺、海森堡与量子力学
第十三章现代自然科学的新进展
一、基本粒子
二、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三、原子结构理论与结构化学
四、高分子
五、在分子水平上生物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六、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层次理论及其重大突破
第十四章现代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一、生物的工程内容
二、遗传工程
三、电子计算机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
四、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和晶体管
五、图林及其机器思维观点
六、维纳及其《控制论》
三、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原始时•代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是的制造与发明。
2.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高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3.北魏贾思勰所著《》一书,乃是对公元6世纪以前的我国农业生产的总结。
4.哥白尼《》和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成为欧洲中世纪科学从神学枷锁下解脱出来的标志。
5.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出版,标志这近代地质学的诞生。
6.19世纪化学在实际应用领域的重大成就是的实现。
7.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和o
8.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对发酵现象等的研究中,提出了,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然发生说气
(二)选择(每个3分,共15分)
1.创造了最早太阳历的是()
A.古代中国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巴比伦人
D.古希腊人
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
A.西汉
B.南北朝
C.商代
D.夏代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欧几里德
2.经典力学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哥白尼日心说的内容及其意义。
2.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