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与配伍机制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 配伍规律 21311 以药对中各药不同配比研究配伍规律 : 邓雅婷等 [13 ]考 察黄连 - 吴茱萸药对中主要成分随黄连 - 吴茱萸配比变化的 溶出规律 , 考察了药对中 17 个组分与黄连 - 吴茱萸配伍之间 的关系 。结果 , 来自吴茱萸药材的 8 个成分随着配伍黄连比例
·2394 · China Phar macy 2009 Vol . 20 No . 30
如今 , 中医药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 , 其难题之一是中药 复方内涵实质的研究 , 因为其中的化学成分过于复杂 , 不同剂 型还有变化 。由于单味中药均含有特定的化学成分 , 这些成分 尤其是其中的活性成分是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 , 配伍使用时不 同中药的众多成分间构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体系 。可以认为 , 这些相互作用是复方整体效应重要的物质基础 , 但要对其解释 却极其困难 。通过对药对的研究 , 可以在相对有限的化学物质 研究的层次上探讨其相互作用的原理 , 通过理化性质及药理效 应的研究为解析大复方打下基础 。为此 ,从药对入手 ,既可把单 味药研究提高到新的平台 , 又能为方剂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 ,药对研究在理论 、临床和实验 研究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 有了较为丰富的内容 , 但多 数研究还不够深入 ,与临床研究结合也不够紧密 。因此 ,要积极 开展药对在疾病治疗时发挥作用的理论机制的研究 , 运用现代 科技手段 , 从药效物质基础 、代谢过程 、作用机制 、临床配伍应 用等方面对药对的配伍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 这样才能更加 全面深入地认识药对 ,并更好地指导药对的临床应用 。
中国药房 2009 年第 20 卷第 30 期
的增大而溶出增加 , 但与黄连的比例不成线性关系 ; 来自黄连 药材的峰 7 、9 、10 随着配伍吴茱萸比例的增大而溶出增加 , 但 与吴茱萸的比例不成线性关系 ; 来自黄连药材的小檗碱型化合 物随着配伍吴茱萸比例的增大而溶出减少 , 且与吴茱萸的比例 有线性趋势 。说明黄连 - 吴茱萸药对的不同比例配伍对各主要 组分溶出的影响不同 。余成浩等 [14 ]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 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 , 与制川乌单煎液相比较 , 制川乌 - 白 芍 1 ∶1 、2 ∶1 配伍组含量降低 , 而 2 ∶3 、1 ∶2 配伍组含量升 高 。在各配伍组中 ,总生物碱含量大小为制川乌 - 白芍 2 ∶3 > 1 ∶2 > 2 ∶1 > 1 ∶1 。结果表明 ,在制川乌配伍白芍各药对组 中 , 总生物碱含量呈现升高趋势 , 为不同配伍关系在临床使用 的减毒增效内涵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褚襄萍 [15 ]研究表明 , 麻黄 - 地龙药对具有对抗卡巴胆碱 (carbachol , CCh) 和 组胺 (histamine , His) 引起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 并有对抗 CCh 引起气管上皮离子分泌的作用。1 ∶3 的配比组合是麻黄 - 地 龙药对的较优组成 。药对中不同极性大小的物质可能通过不同 的作用机制发挥抗哮喘效果 , 但综合起来考虑 , 水洗脱高极性 部位的平喘效果要优于其它部位 。 21312 以药对用药总量和药对中各药不同配比研究配伍规 律 : 滕佳林 [16 ]从黄芪与当归不同总量和不同配伍比例入手 , 对 黄芪 - 当归药对益气活血作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结果表 明 , 黄芪 - 当归药对具有益气活血作用 , 其实质之一是对血液 流变学以及白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产生影响 。具体表现在 : 可 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 降低气虚血瘀 模型大鼠白细胞黏附率以及白细胞黏附分子 (CD) - 18 和 CD - 54 的表达率 。并提出黄芪与当归在总量 36 g 、5 ∶1 配伍 和 1 ∶1 配伍时 ,均无明显益气活血作用 ; 而总量 36 g 、3 ∶1 配 伍 ,总量 45 g 、115 ∶1 配伍时 ,表现为明显的益气活血作用 ,这 一作用与该药对不同剂量和不同配伍比例有着内在联系 。 21313 通过对以往文献总结研究药对配伍规律 : 张智华 [17 ]通 过归纳张仲景对柴胡类方中有关药对的应用规律 , 搜集历代医 家对这些药对在临床应用后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总结出其 在治疗外感及内伤疾病中的异同 ,如主治病证 、功效 、用量用法 及使用禁忌等 , 分析其形成机制 , 揭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规律 和技巧 。结果 , 柴胡类方中出现的药对基本涵盖了仲景常用药 对 ,故收集了柴胡方中出现的高频次药对 40 余对 ,因限于篇幅 而选择性地完成了包括柴胡 - 黄芩药对 、柴胡 - 芍药药对 、柴 胡 - 人参药对 、柴胡 - 桂枝药对 、柴胡 - 积实药对 、柴胡 - 大黄 药对等在内的 23 组药对 ,每组药对分别从张仲景应用 、后世医 家用 、用量用法及使用禁忌四方面进行阐释 , 为药对研究开辟 了新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为药对及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了更直接的依据 。曹华等 [18 ]认为研究经方药对的配伍规律 ,对 提高临床疗效 、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以及挖掘和提高 中医药理论 ,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同时也能为复方配伍规 律的现代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
Δ 上海医院药学科研基金 (2008 - YY - 0227) * 主管药师 ,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中药药理学 。电话 : 021 64369181 - 8789 。E - mail :leleminsk @so hu1co m # 通讯作者 : 主任药师 , 教授 , 博士 , 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 中药学 。电话 :021 - 64369181 - 8098 。 E - mail :gbo ss @sina 1co m
3 讨论
311 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药对的应用就是复方的应用 。历代医家中 , 医圣张仲景对
药对的应用最有独到之处 , 其中仅以 2 味药组方就多达 40 余 张 。目前临床上药对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 但主要还是以中医药 的经典理论为指导 ,大多缺乏相对完善的现代药理研究基础 。 312 基础研究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即两药配伍使用 , 一药引导另一药治疗直达病所 。如药对 柴胡 - 黄芩或柴胡 - 大黄 , 柴胡均可使后者药力直达肝经 。再 如桔梗 、牛膝 ,与其它药物相配则分别引导它药上行或下行 ,以 利药效发挥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2 配伍机制研究
211 化学成分变化 中药药对在使用时其化学成分往往发生变化 , 常有新的成
即两药配伍使用 , 治疗范围较之配伍之前扩大 。如药对补 骨脂 - 枸杞 ,补骨脂辛苦大温 ,其功效为补肾助阳 ,能益肾固精 而缩尿 ,温运脾阳以止泻 ,且可补肾纳气而平喘 ,为临床常用之 助阳药 ,但属阴虚火旺和大便秘结者不宜用 ;枸杞甘平 ,柔润多 液 ,其功效为补肾益精和养肝明目 ,其为平补阴阳之品 ,但滋阴 之功胜于助阳 , 而有外邪实热 、脾虚湿滞及肠滑便溏者不宜应 用 。二药同用 ,一燥一润 ,相互制约 ,相互为用而致药性平和 ,应 用范围扩大并克服各药单用时之禁忌 。 115 引经 [6 ]
及全方对刀豆蛋白 A (Co n A) 活化的小鼠脾细胞移动和黏附 能力的影响 ,并就药对和全方的作用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四逆 散药对及全方体外给药能明显抑制 Co n A 活化的小鼠脾细胞 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9 以及黏附 I 型胶原的能力 , 但对正 常小鼠脾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9 无明显影响 。在 3 个 药对中 , 以柴胡 - 芍药的作用最为显著 , 并与四逆散全方的作 用较为一致 。说明全方的这种作用主要由柴胡 - 芍药药对所担 当。
分产生 , 或是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改变 。有关药对配伍化学成 分变化的研究有一些报道 。顾蕾蕾等 [7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 取、气相色谱 - 质谱 ( GC - MS) 法分析、GC 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桃 仁 - 红花药对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桃仁 - 红花 药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基本是桃仁和红花各自单味药成分的 叠加 ,但有 21 种成分不存在于单提挥发油中 。李晓如等 [8 ]采用 GC - MS 法分离测定药对川芎 - 羌活 、单味药川芎和羌活的挥 发油成分 , 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 (CRM) 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 行解析 , 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图和 MS 图 , 通过 MS 谱库对解析的纯组分进行定性 。结果表明 , 药对挥发油组分主 要来自于单味药羌活 , 化学组分种类基本上为 2 种单味药的加 和 ,而单味药挥发油组分的含量在药对中发生了变化 。邢学锋 [9 ] 研究金银花 - 连翘药对对总多糖有促进溶出的作用 , 对总黄酮 的影响不明显 , 但仍可以看出配伍有促进溶出的趋势 , 对所提挥 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 ; 金银花 - 连翘药对可显著 增加连翘苷和绿原酸的溶出量 , 但减少了咖啡酸的溶出 。甘洪 全等 [10 ]研究发现 ,大鼠灌胃丹参单煎液与灌胃丹参配伍它药合 煎液相比 ,丹参素的血药浓度有很大差异 。 212 药理学评价
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与配伍机制研究概述 Δ
孟祥乐 1 ,2 ,3 * ,余 奇 1 ,郭 澄 1 ,2 # (1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 ,上海市 200233 ; 21 上海中医 药大学 ,上海市 201203 ;3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郑州市 450000)
中图分类号 R28217 ;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408 (2009) 30 - 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 形式 , 是方剂最小的组方单位 [1 ]。中药药对一直在临床上大量 使用 , 目前在这方面有很多报道 , 同时对其配伍以及一些相关 的基础研究也有很多研究 。本文着重对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及 相关基础研究作一综述 。
1 临床应用
中药药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有增效 、减毒 、牵制 、新生 、引 经等作用 , 因此可以较好地发挥中药药效 , 提高临床治疗效 果。 111 增效 [2 ]
即两药配伍使用 , 一药可以提高另一药的治疗作用 。如药 对党参 - 黄芪 ,党参甘温 ,补中 ,和脾胃 ,补气而兼能养阴 ,守而 不走 ; 黄芪甘温 , 补气升阳 , 善走肌表 , 补气兼能助阳 , 走而不 守 。两药相须为用 , 一里一表 , 一阴一阳 , 使补气助阳作用大 增 。再如药对半枝莲 - 半边莲 ,半枝莲能清热解毒 、化痰 、止痛 、 消肿 ;半边莲能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两药相配 ,使清热解毒之 力倍增 ,又能化瘀血 、止疼痛 、消肿满 。 112 减毒 [3 ]
中药药对配伍使用 , 其疗效是否优于各药单独使用 , 药对 发挥疗效的部位怎样 , 药对在整个中药复方中的地位如何 , 亦 有文献报道 。肖艳 [11 ]研究发现 ,子宫肌瘤细胞是大黄 虫药对 含药血清发挥治疗作用的靶细胞 , 大黄 虫药对含药血清可直 接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以及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 ( I GF - I) 、表皮生长因子 ( E GF) 促肌瘤有丝分裂 ,部分揭示其 破血逐瘀 、散结消瘤的分子机制 。孙洋等 [12 ]考察了四逆散药对
药对研究已经涉及药化 、药理 、配伍规律等多个方面 ,越来 越多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但目前大部分关于药
对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化学成分研究为主 , 也有部分药理评价的 研究 , 对于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研究还很薄弱 ; 而且 , 理论研究 、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缺乏有机的统一 ,三者综合研究较少 。 313 今后应深入研究的方向
即两药配伍使用 , 一药使另一药的毒性或副作用降低 。如 药对大枣 - 芫花 , 大枣可以缓和芫花对胃肠的毒性刺激 , 有利 于发挥逐水之功 。再如药对生姜 - 半夏 , 生姜能够解除半夏毒 性 ,增强半夏止呕之效 。 113 牵制 [4 ]
即两药配伍使用 , 一药制约另一药的作用 , 使之作用不至 于太强太盛 。如药对麻黄 - 射干 ,麻黄辛温 ,宣散肺气 ,清上浮 专疏肺郁 , 宣泄气机 ; 射干苦寒 , 其性善降 , 具降气化痰散结之 功 。两药相合 ,一散一降 ,一开肺气 ,一化痰散结 ,一辛温 ,一苦 寒 ,使散而不过 ,寒而不凝 。再如药对苏子 - 地龙 ,苏子辛温 ,具 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之功 ;地龙性咸寒 ,具清热平喘通络之功 。 两药相合寒热互制 , 而无偏胜之弊 。 114 新生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