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误区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并提出改善措施,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有所启发。
一、教学内容的误区及改善措施1. 误区:过分追求经典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过分追求经典文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学生可能对古诗文、古文化缺乏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改善措施: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教师可以适量引入当代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等,让学生更加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误区:以考试为导向很多学校将语文教学过度以应试为导向,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对语文的真正理解和应用能力。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材,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文学、历史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3. 误区: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导致学生在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能力不足。
1. 误区: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过于固执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外拓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误区:被动接受传统文化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让学生被动接受文化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文学赏析、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3. 误区:过分注重传统的教材传统的教材往往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改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时代感强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在教育领域,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指导目标,它对于教学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导致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探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误区一:简单而空洞的目标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只注重表面的内容,往往以简单和空洞的形式呈现。
这样的目标表达不够明确,没有具体的细节,没有界定明确的学习成果。
学生在这样的目标下容易迷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学习。
解决方法:明确的、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是设计教学目标的核心。
当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技能和理解,确保目标能够明确指导教学过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误区二:过于宽泛的目标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过于宽泛,没有将目标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
这样的目标难以实施和评估,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掌握。
解决方法:将宽泛的目标进一步细化成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要求,确保目标的可操作性。
教师可以通过拆分目标、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
误区三: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但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只考虑自己的教学便利。
解决方法: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确保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误区四: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只关注标准化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变化。
解决方法: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教学实践的变化进行调整。
教师应该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目标的调整和优化。
误区五:不合理的目标设定顺序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合理地设定目标的先后顺序,导致学生无法循序渐进地学习。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初中语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学,更是对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出发,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误区分析1. 机械记忆与死记硬背在初中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着重于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古诗等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借助死记硬背的方式拿到较高的成绩,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并不突出。
2. 知识点讲解过于简单一些语文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过于简化,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点的概念和表层含义,很少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让学生产生“只学会表层知识”的错觉,影响了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全面理解。
3. 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课本知识点,忽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
课文内容过于陈旧,与学生生活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以上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不但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反而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亟需改善。
二、改善措施1. 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针对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和思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和掌握知识。
对于简化的知识点讲解,语文教师需要深入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其他文本进行教学。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限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误区分析1. 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在许多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以讲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词、传授语法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 单一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
教师往往采用讲解、讲义、填空、选择题等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互动、启发思维、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缺乏实践性教学部分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情况。
教师往往忽视了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写作创作、语言实践、文学鉴赏等活动。
这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能力欠缺,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层面,而缺乏对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
二、改善措施针对第一点提出的误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能力。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应该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示范讲解、互动探究、情景模拟、小组合作、课外拓展等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多样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针对第三点提出的误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写作比赛、课外阅读活动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语文学习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一、误区一:注重知识点而忽略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点的传授,导致学生学会了一大堆语文知识,但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却欠缺。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在写作时囫囵吞枣,只是机械地堆砌词汇和句型,而缺乏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对策一: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好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误区二: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喜欢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对策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和主动。
三、误区三:单一教学手段,忽视多元化教学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采用一种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种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对策三: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游戏互动、多媒体教学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四、误区四: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过分重视教学形式,忽略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了一些华而不实的表象,缺乏真正的语文素养。
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误区及调整对策
●语文天地2011年第2期语文教学目标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预期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多种作用,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1]。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目标都是预先设定的,体现教学前的意图。
为了达成目标,师生双方都要做出一番努力,克难奋进,向目标靠拢,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自我激励,以更高昂的热情来攀登更高的目标。
目标是检验和制约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尺度,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但当前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一些误区。
由此我们要采取教学研究素养,重点班的三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普通班的一位同学获唯一的一等奖,占了得奖人数的一半。
评奖结果出来后,同科组的很多老师连呼“想不到”,纷纷向笔者请教。
事实上,笔者所教的这两个班,那些入学时感觉写作文比较困难的同学,现在一般都能写到了600字左右,笔者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强化读书和写作,他们肯定都能达到高中作文800字以上的要求。
三、写好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书读完了,并不是一合上书本就万事大吉,笔者还提倡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以读促写,尽可能做到读一篇文章写一篇评述性(或鉴赏性)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一读有一得”。
笔者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让学生记录自己读书的过程,二是借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试问在高考中,有哪一篇阅读(包括文言文、古诗、现代文)不是考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看书看得多了,鉴赏性的文章写得多了,他的能力自然就出来了,那么他还有什么阅读题不会做呢?所以写评述性(或鉴赏性)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
但这个做法的前提,还是要靠坚持。
为此,笔者经常引用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话与学生共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的老师,将目标定位于学习课文中包含的表面知识,
段,猜出人物是谁,领略人物特点描写的妙处.
升,提升了多少,这些都是存在着很大的疑问的.有
的抓住人物最突出 的 特 点 描 写 的 方 法,写 班 级 里 的
他的课从课文中开始,到课文中结束.课文讲完了,
一个同学.
他的课也就结束了.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单个来看,都是非常
50
想在这有限的时间 里,将 老 师 从 课 文 中 所 挖 掘 出 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的知识点讲深讲 透 是 不 可 能 的. 而 且,在 这 种 目 标
是要借用课文教学 生 学 习 语 文 本 体 性 知 识,即 听 说
过多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学生表面上学了很多,实
中的人物 情 怀 所 折 服,个 个 深 受 鼓 舞 或 痛 哭 流 涕.
突出的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课堂上的感动是真 实 的,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教 育 的
3.通过“猜猜他是 谁”的 游 戏,根 据 人 物 描 写 片
目标是实现了,可是 学 生 的 语 文 素 养 到 底 有 没 有 提
4.回到班级日常 生 活 学 习,运 用 本 节 课 所 学 到
教学目标千篇一律,深究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当的教学 目 标,作 为 一 节 课 的 开 端 环 节,显 得 尤 为
老师对教学目标的 重 要 性 认 知 不 够,导 致 在 设 定 目
重要.
标时随意性强,人 云 亦 云. 许 多 教 师 认 为 教 师 用 书
教学设计是依据 教 学 目 标 设 定 的,它 影 响 着 教
与课之间的目标 雷 同. 如 果 拿 到 一 篇 写 人 课 文,老
分析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中常见的错误与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然而,在教案设计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这些错误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接下来,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中常见的错误与问题。
一、缺乏深度思考很多语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打草稿式地列举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内容,缺乏深度思考。
这种教案设计方式得出来的教案往往是平淡无味、内容单一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内容过于复杂有些语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会把内容设计得过于复杂,难以让学生理解。
这种教案设计方式可能是由于教师自认为"内容深刻"、"注重学生启发"等原因,但是学生能否理解、接受却未必。
这样反而可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恶之感。
三、考虑不全面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如果考虑不全面,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疑问和困惑。
比如,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只注重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只注重了听力、阅读等方面,而忽略了口语、写作等方面。
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无法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单一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和经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果。
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以深入。
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意地设计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创造富有魅力和亲和力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清晰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有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够明确,这样子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设定目标时需要具体、明确,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语言知识的应用落到实处。
六、眼高手低在教案设计中,有些教师会把难度设定得太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语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文学修养、写作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误区之一是重文轻理。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学校侧重于学生的文学修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养。
这种重文轻理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使他们无法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对此,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改善这一情况。
可以加强对学生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所依据。
可以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误区之二是重典轻俗。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偏向于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学,忽视了当代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
这种重典轻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并喜爱当代文学作品,导致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不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可以通过选择符合学生审美喜好的当代文学作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也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当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误区之三是重背诵轻创作。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学校侧重于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而忽视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
这种重背诵轻创作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意识。
误区之四是评价体系不合理。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过分追求短期成绩,而忽视了学习的终身价值。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可以通过改革评价制度,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误区及调整对策
力 培养 的过 程 , 谓 一举 两 得 。但 这个 做 法 的 可
前提 , 还是要 靠坚 持 。为此 , 笔者 经 常引用 王 安
石 《 褒禅 I记 》 游 l l 中的一 段 话 与学 生 共 勉 : 古 “
人 之 观于 天地 、 山川 、 草木 、 鱼 、 虫 鸟兽 , 往 有 往
写 作 , 们 肯定 都 能达 到 高 中作 文 80字 以上 他 0
显 出来 。
在 语 文 教 学 目标 的 编 制 过 程 中应 设 计 情 感 教 育 目标 , 目标 对 教 学 有 引 领作 用 , 了 目 有
程 中 , 生 能 够 自我 激 励 , 学 以更 高 昂 的 热 情 来
期 要 达 到 的具 体 要 求 ,它 在 教 学 过程 中可 以 起 多种 作 用 , 要有 : 向作 用 , 励作 用 , 主 导 激 制
约作 用 … 语 文教 学 目标 是语 文 学科 教 学 的 出 。 发 点 和 归宿 点 , 它对 教 学 内容 的选 择 、 学 方 教
读 一 篇 文 章 写 一 篇 评述 性 ( 鉴 赏 性 ) 或 的读 书
笔记 ( 或读 后 感 ) “ , 一读 有 一得 ” 。笔 者之 所 以 这样 做 ,一是 让 学 生记 录 自己读 书 的过程 , 二 是借 此来 提 高 学 生在 高 考 中 , 哪一 篇 阅读 ( 括 文 言 有 包 文、 诗、 古 现代 文 ) 是 考 学 生 的 阅 读 鉴 赏 能 不 力 ?学 生看 书 看得 多 了 , 鉴赏 性 的文 章写 得 多
“ 好记 性不 如烂 笔 头” 。书读 完 了 , 并不 是
一
合 上 书本就 万 事 大吉 , 者 还提 倡学 生 坚持 笔
语文教案设计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语文教案设计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语文教案是中小学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好一份科学、合理的教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编写和设计语文教案的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我们避免,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书本教材为主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在编写语文教案时,往往会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主导,完全按照教材的叙述方式和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而忽略了面向学生、面向教学目标、面向实际教学应用的课程设计思路。
这样会使得教学内容单一乏味,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避免方法: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难点,探究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的相关性,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构建启发性、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片面强调知识点教授对于一些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常常片面强调知识点的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避免方法: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的特点,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和拓展性的重要性,利用生动、形象、娱乐、互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加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三、重视教学形式,缺乏教学精髓在设计语文教学计划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教学形式,忽略了教学核心的重要性,常常把课文的意义、内涵和教学重点太多地放在媒介电化教学、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等形式上,而不是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不贴近实际教学需要。
避免方法: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深入探究课程精髓,发挥教育、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语文素质的目的。
四、不注重反馈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忽略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和评价,常常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也没有掌握教学效果,不知道如何调整或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常见的语文教案设计误区及纠正方法
常见的语文教案设计误区及纠正方法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其教学意义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合理地调配和分配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是很多教师在教案设计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难和障碍。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语文教案设计误区,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误区1:内容过于简单有些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少老师过分关注课程的进度,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就会缩短课程的内容和深度。
这样实际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纠正方法:提高课程的难度,开展探究性教学。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料,通过搜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活学活用。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误区2:语文知识点割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将语文知识点进行割裂教学,把相关的知识点划分为同的部分考核。
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学生将语文知识点简单的进行整合,不具备对知识点的正确掌握和理解。
纠正方法:开展知识点的综合性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进行整合,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的相互依存性和联系性。
将语文知识点进行综合性掌握,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误区3:教学中只注重语法或词汇的教学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语法或词汇的教学。
这些老师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深刻内涵和学科的价值,过分强调了知识的积累。
纠正方法:注重文化内涵的教学。
语文学科的教学是文化内涵和知识积累的统一,是形式和内容的本质结合。
教师应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入教学。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从语文课程中品尝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误区4:颠倒教学顺序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会出现颠倒教学顺序的情况。
教学目标设计的常见误区及纠正策略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常见误区1、不清楚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指它是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它的定位是指向未来的,而不是现状的,它的定位应该明确,清晰,易于理解。
很多时候,教师会把现状的状态当做目标来定位,这是不对的,应该把未来的状态作为目标来定位。
2、不清楚教学目标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内容指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它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要达到的能力、知识、技能等,这些内容要清晰明确,要能够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3、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检测方式教学目标的检测方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这些检测方式应该是可量化的,可以用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比如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纠正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1、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明确,清晰,易于理解,它要指向未来,而不是现状,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激励去学习,有动力去实现教学目标。
2、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内容要清晰明确,要能够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3、明确教学目标的检测方式教学目标的检测方式要可量化,可以用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比如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讨论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实例分析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掌握三角函数的解题方法。
定位:让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
内容:学生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基本性质、图像特征、解题方法等。
检测方式: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习题练习、课堂检测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总结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但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很容易出现误区,比如不清楚教学目标的定位、不清楚教学目标的内容、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检测方式等。
为了纠正这些误区,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检测方式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初中语文教案编写的误区与解决方案
初中语文教案编写的误区与解决方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案编写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好的教案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好的教案则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烦恼和困惑。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反思,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案编写之路。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案编写的误区和解决方案,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初中语文教案编写的误区1.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第一步和基础,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前提。
一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往往只是简单罗列教学内容,而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不仅缺乏目标性,而且学生学习效果也难以评估。
2.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
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失去耐心和兴趣,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消极性。
3.语文功利化有些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过于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育方式强调“读书为了高分”,忽视了阅读、写作等技能的培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不可接受。
二、初中语文教案编写的解决方案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好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效。
教师应该在教案编写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具体编写教案之前,先对所要教学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进行明确的说明,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提高效率。
2.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案编写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等。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误区一:注重课堂讲解,忽视实际操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课堂讲解,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实践性的培养。
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对策一:增加实践性环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设实践性环节,如小组讨论、游戏活动、实验体验等,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策二:提倡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或班级内进行项目合作,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中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误区二:重视记忆,忽视阅读理解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教授文言文知识,注重记忆和背诵,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降低,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对策一: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小说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导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内容。
对策二:适当减少文言文教学时间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对文言文的教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误区三:关注表面形式,忽视思维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样会导致学生只注重样板答案的背诵,而忽视了创新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对策一: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能力。
如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问、让学生产生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动性。
对策二: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将学以致用的原则贯穿教学全过程,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原因及对策
误区一:对新课程标准未能落实
新课程标准作为在语文教学中引导性和路标性的重要文件,其实现以及落实非常关键
要害。
但是在许多教师的实践中,还是存在某些差距:一方面,有的教师没有适当的了解
新课程标准,并将其作为指导性文件进行实施;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并不是“一讲到底”,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加以落实、指导性差。
由此,存在某些教学效果低、学习成效不见
起色等问题。
原因:
(1)教师缺乏相关信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性和路标性的新课程标准,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特别研究制定,考虑运用某一层次的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语文特点,提高实践教学的层次。
但是,许多教师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缺少深入地了解知识,无法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不能很
好的掌握新课程的方法。
(2)教师教学经验与技能水平有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能够实现从“讲评”到“探究式”教学,从教师“偏重传统
教学”到“双向交流”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主动把握教学空间,深化设计,发现学生活动
中的知识理论,能够把重点放在开放式教学中来实现,并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由于教师技能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无法把这样的教学内容充分的同新课程标准结合,以实现全面的语文教学。
对策:
(1)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应当做到
教师要熟悉新课程标准相关内容,老师需要系统学习、熟悉新课程标准要求,特别是
理论知识方面,使之变成自身的知识资源,并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切实使新课程标
准在语文教学中落实。
(2)加强教学技能的提升
教师应注重把握中外语文思想和方法,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巧,加强教学技能
的综合性。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误区
语文2014·5“目标”意为“里程”。
教学目标顾名思义就是“教学里程”,即包含着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又蕴含着教学的整个过程。
它以外显的言语,将整个教学过程浓缩于几句简单的语句中,操作性强、明确度高,让教者、学者一目了然,明白清晰。
目标设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成就和教学需要,对学习者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因此,对目标的设置教者应慎之又慎。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设置不恰当的现象较普遍。
一、“猪鼻插葱”———被架空的教学目标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期望值的具体展开。
它应根据教材、学生等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强调教学结果的可能性和可量化性,相对来说,它应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从上面例子可以发现,此类教学目标设计有其共同的特点:语言描述过于简单。
看似语文的三维目标似乎都考虑到了,实则不然。
目标陈述过于笼统、简单,无观察性和测量性,会引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目标3“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样的要求实际上是空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靠这一堂语文课就能完成吗?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一节课是没有办法观察的,也没有办法检测的,这跟无目标没啥两样。
这样的目标逐渐让语文缺席,语文味流失。
二、“鱼目混珠”———被造假的教学目标案例人教版《水》的教学目标:1.掌握四个生字,认识两个;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的珍惜和热爱。
2.有感情朗地读课文,感受水的美好与珍贵。
3.忆苦思甜,做一个保护水资源的环保使者。
分析教学目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绩效。
它的设立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参考书、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因素。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误区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误区
语文教学目标设定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在设定目标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1. 目标过于宏大,不具体清晰。
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等,这样的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可行的措施和评价标准。
2. 目标过于庞杂,一味追求全面发展。
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听力能力等都要培养”,这样的目标过于繁琐,难以具体有效地操作,不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
3. 目标过于功利化,只追求结果不顾过程。
如“追求高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这样的目标容易导致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只关注“分数”是否达到。
4. 目标过于片面,过度追求教学效果而忽略学生特点。
如“让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同样的水平”,这样的目标时常忽略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同质化教育,不利于学生个别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体可行,注重针对性,注意学生差异,注重过程,不应只追求结果,而应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两个方面寻求平衡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认识。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需要认识和解决这些误区,制定相应的对策,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一、误区一:注重课文背诵,忽略语文阅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注重课文的背诵,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忽略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能够扩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对策一:注重阅读要改变这种误区,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比如课外阅读、课内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老师也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课文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学习表达、提高思维能力。
对策二: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比如语文演讲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语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对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误区二: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语文素养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审美鉴赏、文学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情节,分析课文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投入,在情感沟通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趣。
语文素养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朗诵和诵读来实现。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诵读、文学名篇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语文表达的自信心。
三、误区三:只注重知识教育,忽略语文实践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
语文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误区,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依赖教科书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依赖教科书,以书本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顺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对策:教师应该将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参考和辅助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学习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注重知识点而忽视能力培养一些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学生只是被要求掌握知识,而不能熟练运用,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对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写作比赛等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进行积极的阅读讨论和思考。
三、忽视阅读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将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习题的完成,忽视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地位。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得不到真正的培养。
对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多参与阅读活动,例如开展课外读书报告、读书分享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应注重阅读技巧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并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忽视文化素养的培养一些教师只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对于语文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重视。
学生只是停留在字音字形、词语解释等表面层次,缺乏对语文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
对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名著、经典诗词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误区
作者:王凯丹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第05期
“目标”意为“里程”。
教学目标顾名思义就是“教学里程”,即包含着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又蕴含着教学的整个过程。
它以外显的言语,将整个教学过程浓缩于几句简单的语句中,操作性强、明确度高,让教者、学者一目了然,明白清晰。
目标设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成就和教学需要,对学习者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因此,对目标的设置教者应慎之又慎。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设置不恰当的现象较普遍。
一、“猪鼻插葱”——被架空的教学目标
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期望值的具体展开。
它应根据教材、学生等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强调教学结果的可能性和可量化性,相对来说,它应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从上面例子可以发现,此类教学目标设计有其共同的特点:语言描述过于简单。
看似语文的三维目标似乎都考虑到了,实则不然。
目标陈述过于笼统、简单,无观察性和测量性,会引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目标3“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样的要求实际上是空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靠这一堂语文课就能完成吗?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一节课是没有办法观察的,也没有办法检测的,这跟无目标没啥两样。
这样的目标逐渐让语文缺席,语文味流失。
二、“鱼目混珠”——被造假的教学目标
案例人教版《水》的教学目标:
1.掌握四个生字,认识两个;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的珍惜和热爱。
2.有感情朗地读课文,感受水的美好与珍贵。
3.忆苦思甜,做一个保护水资源的环保使者。
分析
教学目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绩效。
它的设立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参考书、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因素。
钻研教材是设置教学目标的第一环节,对教材的解读直接影响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影响教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
如目标3“忆苦思甜,做一个保护水资源的环保使者”,这样的教学目标过假,深浅把握欠妥,为“深度”而挖“深度”,故意设置情感目标,显得牵强附会,难以实施,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
三、“鸿雁南飞”——被错位的教学目标
案例苏教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2.过程、方法:提炼、讨论、合作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分析
往往教学目标分为三大类:知识、能力、情感。
这种划分方法是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
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关注的是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三维”:“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叫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
” “三维目标”是不并列、不交叉的不同层面的三个点,即知识教学中包含能力培养、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在知识传授、情感体验中进行;情感体验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获得。
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三维”并非“三种”。
以上案例的设置表面上是符合逻辑的,但这是典型的错位设置。
如情感目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本身就包含了方法目标“如何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错把“三维”当“三种”,忽视其内在的联系,将教学目标割得支离破碎。
四、“庄周梦蝶”——被虚夸的教学目标
案例苏教版《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春、夏、秋、冬四季所开的花卉,认识夹竹桃开花特性。
3.感受夹竹桃的可贵品质,深入了解季羡林老先生的生平,亦感受人物的可贵。
分析
语文学习要由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到各个领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中去学,但不是通过语文课堂来学习社会、生物等五花八门的知识。
即使是大语文教育观,也始终不能忘记语文姓“语”名“文”。
本教学目标定位为研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开的花卉,甚至去深入了解季羡林老先生的生平,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这恐怕与大语文目标不太吻合。
我们提倡“文以载道”,倡导“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绝不是让社会生活百科知识挤兑了语文。
改革,改之才能革新。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发现误区、纠正错误、走出误区的过程。
只要我们记住语文的根本性质,走出误区,把目标设置逐步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更有效。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