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公开课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0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法律的定义,了解法律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能够区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观念,培养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和特点。
2. 法律的作用。
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重点:法律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课件。
2. 教学软件: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3. 黑板用于书写重要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法律和道德的已有认识。
2. 教学策略: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违反交通规则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进而引出本课主题——法治的脚步。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法律的起源和定义,然后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3. 巩固练习:提供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区分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并说明理由。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思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的方式,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结合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小组报告和课堂练习完成情况,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新版鲁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律制裁违法犯罪》名校教案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优教教案教学目标: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做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公民。
2、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创设情境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初步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3、了解违法行为及其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知道违法犯罪的危害,明确违法必究的道理。
新课导入:通过介绍图片(“电影院喧哗”“拾东西保留”“抢劫”)引出什么是违法行为?导入新课教学过程:探究新知根据我国刑法、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喝酒驾车,每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毫克至80毫克者,定为酒驾,酒驾违反了交通安全法;每毫克血液中酒精含量在80毫克以上者,定为醉驾,醉驾触犯了刑法。
无论酒驾行为还是醉驾行为,都要分别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
酒驾、醉驾都是犯罪行为吗?为什么?一、违法犯罪危害大1、什么是违法行为?(1)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偷税、漏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私自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否则就是违法。
1.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处罚情景一:孙鹏对学习不感兴趣,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抡拳头,在班里是小霸王,谁也不敢惹。
一周前,与同学马伟发生口角,竟然拿椅子砸向马伟,结果造成马伟受重伤,右耳失聪,孙鹏因此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是未成年人,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连带民事责任。
问题:(1)孙鹏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应承担什么后果?(2)孙鹏同学的行为给我们什么警示?2.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情景二:李明和王刚是某校七年级五班的学生,李明向王刚借了100元钱,说好一个月内归还,但是现在已临近期末,李明仍不归还,王刚多次催要无果,二人的关系闹得很僵。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第5单元第10课第1框法律制裁违法犯罪(21)
七年级政治 5.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导学案(21)
设计者审核初中部政治组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什么是犯罪,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2、了解违法行为及其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知道违法犯罪的危害,明确违法必究的道理。
3、能正确判断违法和犯罪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预习导航】认真阅读教材全文,独立思考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违法的含义、违法行为的类型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定罪的原则是什么?
2、★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有哪些?
3、怎样理解违法必究?
4、什么是刑罚,刑罚的种类有哪些?p118
【课堂探究】
探究活动一:阅读p114,案例一、二、三,思考下列问题:
1、谁?
2、做了什么事?
3、是否违法了?
4、违反了什么法?应承担什么责任?结合课本思考★违法的含义、违法行为的类型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探究活动二:看图思考:违法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探究活动三:
结合课本,小组讨论,思考三:怎样理解违法必究?什么是刑罚,刑罚的种类有哪些?p118
【课堂检测】
1、下列属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共同点的是:()
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④都应承担法律责任A① ②④B②③④
C①② ③D ②③④
【总结概括】请你写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堂评价】各小组合作的情况:
【作业布置】熟背本节课的重点。
会区分违法与犯罪的不同点。
2017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课件(共14张PPT)
• 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坚持罪 刑法定和无罪推定的的原则。 • 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 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无罪推定原则:未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前, 推定被控告者无罪。
• 想一想: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 央政法委原书记的周永康,为什么也会受 到法律的制裁?
• 法律既有普遍约束力又有强制性。任 何人触犯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10课 维护法律尊严
今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学宪法, 讲宪法”。学生以一分钟演讲的形 式,展示课前收集的对宪法等法律 作用的认识。
1、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少年犯的心声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张某和王某在体育课上因争抢篮球而起 了争执,张某动手打了王某。 结局一:张某打了王某两记耳光,致使 王某口角流血,面部红肿。 结局二:张某把王某打成重伤使其长期 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1、上述两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分别是 什么性质的?应受何种惩罚? 2、两种行为之间的区别?
1、对周永康都采取了哪些处罚方式? 2、你知道这些处罚方式都有哪些种类 吗?
刑罚
主刑
附加刑
管制、拘役、有 期徒刑、无期 徒刑、死刑
罚金、剥夺政治 权利、没收财产
针对图片中的中国式过马路和酒驾醉驾两种 社会现象小芳认为二者在性质和处罚上没有 什么区别。你赞同她的说法吗?为什么?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法律制裁 违法犯罪有了哪些新认识?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 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 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 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初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项目二《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项目二《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2。
能力:提高对法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
3。
知识:通过阅读报刊或网络学习等途径,了解学习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了解学法、守法的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重点: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难点:用法我也行【教学用具】法律文本、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新课:播放教育部《中小学要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视频。
引导学生思考:教育部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展法律常识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开展法律常识教育的意义,教师加以简单总结,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怎样做到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呢?这就是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话题,导入新课。
(二)认定目标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进行学习,小组内合作交流疑惑问题。
知识点一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1.学习法律的意义是什么?2.学习法律的途径有哪些?知识点二从遵守规则做起1.为什么要遵守规则?2.如何做到与法同行?知识点三用法我也行你准备怎么用法?(三)合作探究交流共享环节一: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案例分析】小蒙是七年级一名学生,因为一点琐事与班长发生口角,从此对班长怀恨在心,心里不服气的他总想找理由“修理修理”班长。
一天放学,小蒙找了几个“哥们”拦住班长,对其拳打脚踢,将班长打成了重伤。
事后,小蒙赔偿班长医疗费,同时依法被公安机关拘留了。
小蒙:“我都赔偿了,为什么还要关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小蒙“都赔偿了,还要关呀?”说明了什么现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学法的重要性。
)【收获知识】学习法律常识有什么意义?(1)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
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师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法律与人生-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探讨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分析不同法律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 研究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探讨不同情境下的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分析不尊重他人行为的后果和解决方法3. 第三单元:与网络安全- 理解的含义和限制- 研究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 探讨网络言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4. 第四单元:公平正义与平等待人- 研究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意义- 分析不公平待人行为的影响- 探讨如何促进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社会环境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和道德的概念,以及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律和道德决策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责任感。
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案例,了解法律和道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法律意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包括回答问题、提出观点等。
2. 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包括情感表达、决策过程等。
4.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教学资源1.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及教辅材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角色扮演道具和案例分析材料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法律与人生- 第一课: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第二课: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三课:不同法律行为的影响-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 第四课: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五课: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第六课:不尊重他人行为的后果和解决方法- 第三单元:与网络安全- 第七课:的含义和限制- 第八课: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 第九课:网络言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四单元:公平正义与平等待人- 第十课: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意义- 第十一课:不公平待人行为的影响- 第十二课:促进公平正义和平等待人的社会环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维护法律尊 课件
• 3、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常识,让 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形 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
• Eg • 法律不会原谅你的无知 • 《法治日报》《检察日报》《最高 人民法院报》《民主与法治》《深 圳法制报》
(二)从遵守规则做起
•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守规则, 处处守规则,强化规则意识有助于我 们更好的遵守法律,养成守法习惯。 • 2、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一想,是 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律允许做的才 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倡导的 积极去做。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不符 合法律的规定,应及时中止。
第十课 维护法律尊严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重要知识点
• • • • 1、违法行为的含义 2、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含义 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关系 4、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
一般违法行为同犯罪的关系
• 区别 • (1)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同(小; 大) • (2)触犯的法律不同(民法,行 政法;刑法) •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民事 或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 (4)受到的制裁不同(刑罚)
第二课时知法于心,守法于行
• 重要知识点 • 1、如何做到知法于心,守法于 行?
• (一)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 • 1、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 的守法用法。我们应该通过学习, 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读物,收看法治节目,参加法制 教育活动等,提高守法意识。
• 联系 • 一般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有可能诱发犯罪。两者之间并 无不可逾越的鸿沟。
•
选择
• 认定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 罪,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 的原则。
• 选择 • 刑罚是最严厉的处罚方法
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种类和违法犯罪的特点,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法制观念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种类,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2.使学生认识到违法犯罪的特点,提高法制观念。
3.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制裁的种类及其作用。
2.违法犯罪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种类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参与实践。
3.制作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违法犯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制裁的种类,如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等,并解释每种制裁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典型案例,了解不同类型的违法犯罪行为,讨论如何避免违法犯罪,提高法制观念。
4.巩固(5分钟)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如何遵纪守法的短文。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课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六年级(五四制)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一项目《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教学设计六年级(五四制)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一项目《法律制裁违法犯罪》学生情况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青少年缺乏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学习法律常识有助于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从而自觉地守法、用法;有助于未成年人依法待人、依法办事,养成守法的良好习惯。
同时,使未成年人初步学会运用和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不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依靠国家法律维护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运用智慧同违法犯罪现象做斗争,承担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本课知识是在学生学习第11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此时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律的特征、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等有关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法律知识,维护法律尊严。
六年级(五四制)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一项目《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效果分析1、把学生的生活中遇到实际案例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中大量运用“走进社会,贴近生活”的案例,注重理论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2、重视小组的合作的作用,极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收获知识和人生。
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观看微课来学习“违法必究”这一模块知识,培养学生的整理有效信息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未进行更多的知识扩展。
课堂中缺乏一定的知识拓展。
六年级(五四制)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一项目《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音频、视频、微课、典型案例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活动融为一体。
根据课堂的需要,采用多种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初中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违法犯罪危害大,知道违法必究的原因和违法犯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维护法律尊严第2框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案鲁人版六三制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案一、课程标准3.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3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2、能力:提高对法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
3、知识:通过阅读报刊或网络学习等途径,了解学习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了解学法、守法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学习法律常识开始难点:用法我也行四、教学用具:法律文本、自制教具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六、教学流程:(一)视频导入新课:播放教育部《中小学要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视频。
引导学生思考:教育部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展法律常识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开展法律常识教育的意义,教师加以简单总结,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怎样做到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呢?这就是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话题,导入新课。
过渡:小黄所在的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召开了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让我们进入博学广知以明法——学习法律启航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小黄的故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视频。
(二)环节一:博学广知以明法——学习法律启航篇1.播放《打架过头极易犯罪》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小黄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学法的重要性。
)过渡:小黄所在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你认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出谋划策小黄所在的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你认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各自的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找出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或途径。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一:学习法律了解法律宣传法律知法于心学习完第一篇章寄语学生:学法知法帮助你过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黄的违法之路就是违反纪律、违反规则开始的,所以增强法律意识就让我们从遵规守纪开始做起。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课件
主刑
独立适用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 利、没收财产 可以独立适 用,也可以 附加于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 刑、无期徒刑、死刑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异同
不同点
社会危害程度 触犯的法律 应受的处罚
相同点
一般 违法
犯罪
情节轻微, 社会危害 性不大
情节严重, 具有严重社 会危害性
《刑法》以 外的其他法 律 刑法
承担民事责任或 者行政责任
行 政 责 任
警告、罚款、 没收违法所 得和没收非 法财物、责 令停产停业、 暂扣或吊销 许可证、执 照、拘留等。
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 年,并处罚金160万元
朱某制造假的减肥药在网上售卖
刑 事 责 任 刑罚
法院一审宣判,三罪并 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 处没收个人财产。 原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受贿、滥 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不给我看孩子 还想让我养老?
我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 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老年 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规定: 赡 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 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 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 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 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承担刑事责 任,受刑罚 处罚
都违反了我国的法 律法规,都具有社 会危害性,都损害 了国家和人民的利 益,都要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违法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D ①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②所有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③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④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所有违法行为的共同之处在于 A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 ②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④都是做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概念、种类和作用,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律制裁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法律制裁的含义和特点;第二部分是法律制裁的种类,让学生了解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的区别和特点;第三部分是法律制裁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制裁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法律制裁的概念、种类和作用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还需要加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概念、种类和作用,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违法犯罪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制裁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制裁的种类及其特点,法律制裁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违法犯罪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制裁的思考,导入新课。
2.教学内容与活动:(1)法律制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含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制裁的内涵。
(2)法律制裁的种类:介绍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的区别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各种法律制裁的基本概念。
(3)法律制裁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制裁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七年级思想品德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法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个人权益的保护。
1.2 教学内容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行为的规则。
法律的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权益。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个人权益的保护。
第二章:遵守法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让学生知道如何遵守法律。
2.2 教学内容遵守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何遵守法律:遵守法律需要我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的规定,不违法乱纪。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第三章: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3.2 教学内容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法律规定了我们的权益,并保护我们不受侵犯。
我们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人格等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自己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四章:法律制裁违法行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违法行为的机制。
让学生明白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2 教学内容法律制裁违法行为的机制: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以维护社会秩序。
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刑事制裁和行政处罚。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法律制裁违法行为的机制。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五章:法律教育与法制建设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让学生知道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法律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法律教育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法制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鲁人五四学制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课件公开课 (1)
二、树立法律意识
国家工作人员在 就职时公开向宪 法宣誓。
意义
• 1、树立宪法的权威。让国家工作人员树立法 律意识,按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依法行政。
• 2、为全社会都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到强烈的示 范作用,让法住在心中。
• (人民就会自觉拥护法律,信仰法律。即树立 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意识的含义
• 就是指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 尚、遵守和服从。
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看到这些现象,说说你的感想。
感想:我们不仅要宣传法律,加大执法力度,
还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
• 1.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水平的 提高有利于增强人们尊法、守法的意识 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 形成。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会依法办事
同学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立法
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 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 依,才知道什么可以 做,什么不可以做。
观看视频,思考:怎样才 能做到依法办事?
怎样才能做到依法办事?
• (1)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遇到问题时, 我们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解决。在维护自 己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利益。
• 2.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增强法 制意识,依法办事。
教师: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
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为祖国的法制建设贡献自
己的力量。(完成P103扩展空间)
学会依法办事
要遵守法律法规
我
们
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与
法
律 同
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十课《维护法律尊严》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教案
【课程标准】
3.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一定制裁。
【教学内容分析】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是山东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维护法律尊严》的第一个项目。
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
第一层次是讲违法犯罪的危害,第二层次是讲违法必究。
共同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认识违法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而激发学生增强法律的敬畏感,自觉的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叛逆心出现端倪,做事易冲动;遇事开始有主见,勇于怀疑,但往往很片面,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容易诱发违法犯罪。
通过本节课对违法犯罪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法律敬畏感,提高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违法犯罪案例的分析,认识法律的权威,增强对法律的敬畏感,同时初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遵法、守法的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对青少年违法案例的分析,提高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
3.知识目标:分析不同违法行为,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知道违反犯罪的危害,明确违法犯罪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教学重点难点】
违法犯罪的危害,是本项目的教学重点。
这是因为:只有帮助未成年人认识到不仅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会给家庭和自己带来严重的危害,才能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
民。
违法犯罪应受到的制裁即违法必究,是本项目的教学难点。
这是因为:本层次的内容法律概念比较多而又难以理解,如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罚以及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原则等都是比较抽象的法律概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法、谈话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系列图片,让学生在提前进入法律环境,知道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出示课题:
第十课维护法律权威
第一项目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设计意图:课前法律图片的播放,使学生提前进入法治环境,围绕着依法治国四个基本要求的内容设置图片,使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我国的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
)
环节一:以案学法
活动一、教师活动:老师讲述烦心事。
问题:刘强父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总结出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二、教师活动:生活中你观察到的违法行为都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的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老师讲述烦心事,使学生在老师的讲述中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而引导出违法行为的含义,谈话交流的方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自然参与进来。
列举生活中的违法行为,一方面巩固对违法行为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
活动一、教师活动:情景剧《小丽的旅游见闻》,思考剧中有哪些违法行为。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表演情景剧,其余学生认真观看并寻找剧中违法行为。
活动二、师生合作完成表格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危害,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体验,对案例有直观的认识,对后面表格的填写提供帮助。
表格的形式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整理思路。
通过表格完成违法行为的类别和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的教学。
)
环节二:今日说法
活动一、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菏泽单县考生篡改同学高考志愿案”。
出示问题:陈某篡改同学的高考志愿伤害了谁?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在全班共同探讨交流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分析,使得学生自行总结出违法犯罪给个人、他人、家庭带来的危害,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远离违法犯罪。
)
教师总结:违法犯罪对个人、他人、家庭、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法不可违、违法必究,这是实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体现。
活动二、教师活动:图片配简单文字的形式出示生活中四种违法行为:
1、不赡养老人;
2、企业排污导致水体污染;
3、地沟油事件
4、昆明火车站暴恐案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四种行为带来的危害并在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对四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分析,总结出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及社会风气造成的危害。
)
活动三、教师活动:分别出示四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结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三种承担责任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对四个案例承担责任的呈现与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明确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二者对社会的危害、触犯的法律、承担的责任、受到的制裁是不同的,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 活动四、教师活动:问题:如果对违法犯罪的行为不予以制裁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本问题的设计,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违法必究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
活动五、法官讲法
教师活动:播放学生采访县人民法院崔法官的视频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一方面回扣本节课违法必究、承担责任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刑罚的含义和种类;另一方面通过权威的讲解和直观的形式,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守法意识。
)
收获与寄语
1、通过学习《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呢?
2、教师结束语:同学们,法律保障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着社会的公共生活
(设计意图:教师的结束语,既有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又有对学生提升法律意识的期盼。
老师的话语,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
【板书设计】
第一项目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危害
违法(犯罪)
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