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管理
管理学具体含义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4)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管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4.请从不同层面解释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内涵:全球化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个过程。
事实:反映的是世界各国及各国人员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赖,而且这种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过程:既是技术发展又是人类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球化背后的两股最根本的推动力。
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定义和理解全球化。
如世界、国家或地区、产业、公司,甚至是公司内的某一部门或某一业务。
(1)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管理名词解释
管理名词解释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运动:“管理运动”(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科学管理”)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过程(不背,理解)3、计划工作: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4、目标:目标是根据组织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
5、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二)强调“自我控制”。
(三)促使下放权力。
(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简言之,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6、战略: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规划。
一般来说,战略具有对抗的含义,它总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正在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而制订的。
7、预测: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事先安排。
计划工作的主要困难首先在于未来是不确定的。
如何将未来的不肯定因素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以概率的方式(无论是主观概率还是客观概率)确定下来,构成计划的前提条件,这就是预测的任务。
8、决策:狭义地说,决策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
也就是说,决策就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广义的决策实际上就是管理的全过程了。
9、组织工作: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
它体现了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相互关系。
管理的19种定义及管理学的11个流派
定义: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这一定义成为当今被普遍认同的管理定义的基础。
2.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6.管理就是使组织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在组织内部构成要素与组织整体的相互作用中,达到生存和发展的复杂过程。
7.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这种观点认为:(1)管理与所有权、地位或权力完全无关;(2)管理是专业性的工作,与其它技术工作一样,有自己专有的技能、方法、工具和技术;(3)管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4)管理的本质和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8.管理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活动过程。
9. 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10. 用作制定并达到规定目标的协调活动。
11. 管理可被定义为一连串针对组织资源(人力的、财务的、实体的、资讯的)的活动(包含规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率且有效用的方式达成组织目标。
管理者可视为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12. 控制技术实践的过程,包括设计、组织、协调及监督。
13. 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14. 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
15. 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16. 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和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利,通过一系列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17. 管理是基于人性和人群差异性基础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操作,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解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解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泰勒)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德鲁克)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管理是指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系统论学者)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周三多)二、管理的定义: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行为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的】:任何领域的管理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即追求最佳效率和效果,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的.三、管理职能职能是指“活动”、“行为”,也就是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
最早是法国的亨利· 法约尔提出的“五职能”说,后有“三功能派”、“四功能派”、“七功能派”等。
总的来看,关于管理职能划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人事、调集资源、沟通、决策、创新。
我国从宏观上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
(一)计划职能指对未来的活动进行规定和安排。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在工作实施之前,预先拟定出具体内容和步骤,它包括预测(分析环境)、决策(制定决策)和制定计划(编制行动方案)(二)组织职能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
l 是指为达到组织目标,对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授予各类业务主管人员必要职权,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l 包括设置必要的机构,确定各种职能机构的职责范围,合理地选择和配备人员,规定各级领导的权力和责任,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等l 要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宽度(直接管辖下属的人数)的关系。
还应处理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对于后者应“避免对立,加以利用”(三)领导职能领导职能主要指在组织目标、结构确定的情况下,管理者如何引导组织成员去达到组织目标。
管理的概念
管理:涵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创新等10项的核心内容管理的定义与内涵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创新、人际关系、决策、风险管理、财务管理。
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
一、计划计划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做出安排的活动。
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目标、预测未来、制定行动方案。
二、组织组织是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配置的活动。
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组织结构、配备人员、建立制度。
三、指挥指挥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对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协调的活动。
指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制定政策、推动执行、加强沟通。
四、协调协调是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协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协商合作、解决矛盾。
五、控制控制是指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整,确保它们按照预定的方向和标准进行。
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评估绩效、纠正偏差。
六、创新创新是指在工作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创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新的可能性、开展试验、推广成功经验。
七、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包括沟通、合作、激励、解决冲突等。
人际关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员工满意度。
八、决策决策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根据信息和经验做出决定或选择。
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选择方案、实施决策、评估效果。
九、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识别和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不良影响。
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十、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
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管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由管理主体遵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行使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沟通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方法与艺术是管理者在掌握一般管理理论、职能与方法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对象、任务、情景、关系等,为了更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灵活地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
因此管理方法与艺术主要体现为管理的应用性、实践性、技巧性。
3、管理的直接经验是指管理者亲身投入管理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4、管理的间接经验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他人的管理实践而获得的经验。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一方面,管理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共同劳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共同活动的需要,这体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体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6、任务管理是构成科学管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以高效率为原则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最佳的标准化作业、实行奖励工资制以及岗位责任等内容所构成的。
7、职能组织原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分解管理劳动,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少地分担管理职能,使管理职能专门化,同时每个管理职能部门(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内直接向下达命令,进行指挥。
8、例外管理原理的含义是:不是把所有的权限都集中于上层经营者的手中,而是尽可能地分散给下级管理阶层的管理人员。
上层经营者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9、管理基本原理是指对管理实质和基本规律的表述,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控制原理和效益原理。
10、管理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延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1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12、管理科学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减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如何定义‘管理’?
如何定义‘管理’?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管理概念1、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的各项资源及其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过程。
2、管理性质管理二重性理论揭示了管理的性质。
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它一方面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具有组织技术属性;另一方面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管理学的特点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管理对象是组织中的所有资源及其活动过程;管理要通过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管理是有一定规律的;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组织的目标。
1、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数学等2、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固定法则演算没有精确定律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文盲也能当好管理者4、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管理学的起源及发展ISO的发展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学好管理的不二法门塑造有效的管理者1、管理者的概念及特征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拥有组织的制度权力,并以此为基础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管理者的特征:拥有奖惩他人的权力,必须执行一定的管理职能,人格一般是双重的。
2、管理者的层级及职责管理者层级分类: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按性质分有综合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
管理者的职责: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中层管理者的职责和基层管理者的职责。
3、管理者角色与定位管理者要扮演三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方面,信息沟通方面,决策制定方面。
管理者的三种定位:作为下属的定位,作为同事的定位,作为上司的定位。
4、管理者素质及必备技能管理者素质的含义:管理者素质是指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包括:人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
管理者技能包括:1、技术技能诊断技术决策计划组织评价书写技术2、人际技术表达协调激励领导公关能力3、概念能力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1、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
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一定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即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
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
管理就是有管,有理,在一起才能叫管理,组织单元,通过市场经济选择,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经济要素资源,达到组织经营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经营行为。
哲学意义上的管理(是对各种管理的抽象表达,是各种管理的本质意义):管理是集中人的脑力和体力达到预期目的的活动。
管理不仅表现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上,也决定如何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上,比如早晨起来锻炼身体,然后去上班,还比如工作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采取何种手段。
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集中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否则就无法完成目的管理的分类管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的管理,比如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卫生管理、工商管理等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商企业的管理最为常见。
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源、人员进行管理。
每一个人也同样需要管理,比如管理自己的时间、健康、情绪、学习、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等。
企业管理可以划为几个分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等。
在企业系统的管理上,又可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系统的管理。
授权的好处管理授权是指授权人授予被授权人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被授权人在授权人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当然授权人对被授权人仍有指挥权和监督权,而被授权人则对授权人负有完成任务的义务和责任。
在企业中,授权是管理人的重要任务之一。
若授权得当,所有参与者均可受惠。
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管理主体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
什么是管理?一、不同解释1、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高效的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3、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
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
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
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
[1] 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1] 。
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
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
——《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4、广义的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
其对应的英文是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
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对应的英文是Manage或Run。
5、“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Winslow Taylor) 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科学管理原理》)。
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
6、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制定决策”(《管理决策新科学》) 。
7、彼得·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 )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对管理概念的理解
对管理概念的理解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 以人为中心:管理主要是针对人的行为和决策进行管理,而不仅仅是针对任务或技术。
人是任何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对于达成组织目标至关重要。
2. 目标导向:管理的目标是达成组织的目标。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估。
3.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是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
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行动计划;组织是指确定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和职责;领导是指指导和激励员工,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控制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 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需要有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以确保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价值。
5. 环境适应性:管理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适应性。
随着环境的变化,管理的方式和策略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的来说,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整合组织资源、活动和力量以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素和条件。
管理学笔记
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一、管理的含义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2、管理的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进行的活动(主体)(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环境)(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目标)(4)管理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客体)(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二、管理的特性1、管理具有两重性(1)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管理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伴而生的活动;管理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常务。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具有可学习性和可借鉴性。
特殊性:a、管理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管理的社会历史性质无疑是由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决定的;b、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和条件的管理,也有其特殊属性和特有规律。
(2)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管理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艺术性:a、集中体现在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b、体现在创造性2、管理具有目标性关键句:管理目标是区别管理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管理目标复杂性的体现:(1)管理目标一般是特定组织和群体的共同目标(共同性)(2)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层次性)(3)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时间跨度性)(4)管理目标具有多种价值含义(多种价值性)3、管理具有组织性组织:特定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按照特定规则组成的集合体。
关键句:a、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
b、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构成了管理的核心要素。
管理组织性的体现:(1)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具有同一性(2)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运行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3)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4)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需要按照组织的法定程序进行4、管理具有创新性创新性的来源:a、管理的条件和环境的变化;b、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关键句:蒙特.H.卡斯特指出: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迅速的、不断的、根本的变革。
管理的名词解释
管理的名词解释
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
所谓“合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因为具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其中人员是最重要的,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是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这也是组织设立的原因。
管理是什么意思
管理是什么意思管理是组织和协调人力、物力、财务等要素,以达成既定目标和使命的过程。
管理可以定义为一种艺术或一种科学,它可以使人们更有效地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有效地控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从而使组织或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和最佳效益。
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战略管理:这是指将组织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战略来实现它们。
战略管理涉及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以确定组织需要采取的最佳战略。
2.组织管理:这是指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以支持组织的目标和战略。
组织管理包括制定岗位职责、招聘和录用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管理员工绩效和制定激励制度。
3.人力资源管理:这是指管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以支持组织的目标和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和入职、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员工激励、员工福利和员工关系。
4.财务管理:这是指管理组织中的资金和财务资源,以支持组织的目标和战略。
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筹集、投资决策、财务报告和风险管理。
除此之外,管理还包括其他诸多方面,如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
管理的目的是最大化组织或企业的价值,同时满足股东、员工和客户的需求。
管理的技能和能力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和组织:有效地制定计划和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2.领导与沟通:有效地领导和沟通,以获得内部和外部的支持。
3.控制与监督:有效地控制和监督组织的绩效,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实现。
4.决策和解决问题:推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很多组织涉及到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运营,因此,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技能和跨国经验,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文化和商业环境。
同时,技术应用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更高效、更智能和更可持续的管理方式的出现,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和新趋势,以保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管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过程,它不仅仅关乎组织的内部运营和管理,也关乎整个商业环境和社会发展。
管理学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管理: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4.战略管理:就是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5.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6.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7.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8.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9.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10.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1.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何为管理
何为管理管理,是指对事务或组织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主要涉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人员的有效管理以及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实践活动,起源于早期的人类社会。
无论是古代国家的行政管理,还是现代企业的管理,都体现了管理作为一种智慧和技能的应用。
管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协调资源分配、实现战略目标、促进员工发展等等。
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无论是商业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管理都是为了达到预期目标。
管理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和目标,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并且通过组织、指挥和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实施计划。
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激励。
人是任何组织的重要资源,没有人的参与和贡献,任何计划都无法实现。
因此,管理者需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员工的潜力,通过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包括提供公平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从而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例如,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
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但又相互关联。
管理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管理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随着社会和组织的不断变化,管理也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发展。
管理者需要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调整计划和措施。
他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综上所述,管理是对事务或组织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有效管理人员,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逐渐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何谓管理
管理一何谓管理: 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组织之过程和凭藉其他组织之人力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二管理之本质: 1. 艺术之本质2. 科学之本质3. 专业之本质三管理的程序: 1 计划 - 订定目标与达成之方案2 组织 - 设计与发展组织之功能,使能成功地执行计划3 领导 - 促使组织成员遵循正确之执行轨道去达成目标4. 控制 - 建立执行标准衡量执行之状况并与既订标准作比较依计划与执行间之差异加以研讨并作决策四管理者之类别: 1. 依管理层次区分: a.高阶b.中阶c.前线(一般督导层)2. 依组织活动区分: a.职务经理(部门/单位主管)b.总务经理(正/ 总经理)五管理者之执行理念: 1. 倍加的责任2. 做好事情(效率)3. 做对事情(实证)六管理者之工作分配: 1. 督导 2. 计划 3. 协调 4. 评估5. 调查6. 谈判/接涉7. 组员8. 代表七管理者应具之技巧: 1. 技术性 - 特定范围内能利用之具程序或专技之能力2. 人际关系性 - 能与人共事且能了解与激励个人和个体士气之能力3. 观念性 - 能协调团结组织之利益与活动之能力八管理者之工作简述: 1. 担付成败之责 -员工的成败即管理者之成败2. 协调不同之组织目标 -将人与物做最好的调配3. 扮演分析性和概念性的思想家 -预估,发掘和剃除障碍4. 与人共事并藉助他人去达成组织目的 -所谓他人即上中下层与同级之人员5. 扮演沟通的桥梁 -防止与处理争论所引起之後遗症6. 扮演政治家之角色 -运用说服力与和解力去提升组织目标7. 扮演外交家之角色 -代表组织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8. 决定困难的政策 -对困难之问题决定解决之方案。
管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依据是食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
3、决策: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4、组织目标:所谓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
5、计划工作:计划是指管理者确定必要的行动方针,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实现目标的过程。
计划工作做包括调查研究、预测未来、设置目标、制订计划、贯彻落实、监督检查、修正等。
6、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近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的方法。
7、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是对物质生产部门之间或产品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再生产进行综合平衡的一种方法,它以最终产品为经济活动的目标,从整个经济系统出发确定达到平衡的条件。
8、计量经济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各种统计方法来描述和分析各种经济关系的方法,它以经济学中关于各种经济关系的学说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实际统计资料,对经济关系进行计量,然后将计量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加一对照。
9、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是指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10、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指进行专业分工和建立使各部门相互有机的协调配合的系统的过程;11、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结构框架,可用结构图来表示。
12、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是建立在直线制和职能制基础上的。
特点是: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13、事业部制:事业部制是对内部具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谓管理?管理者的责任是什么?
所谓管理者,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由管理者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他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在每一个组织中,有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肩负着不同的分工和使命。
管理者不应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特权群体,他们更应有着更大程度的担当,一个有担当的管理者,会在公司中有着更高的威信和更忠实的下属,有更高的个人魅力和管理能力,能够更出色的完成使命。
有担当的管理者应当具备如下个人素质:
一、勇于承担责任
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了一条醒目的标语:buckets stop here意思是问题到此为止,不再传给别人。
每一位主管都应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努力的辩解,一种人在不停地表现。
做主管的要尽量地表现,少去辩解,要敢于负起责任。
当出现问题时,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当准备去请教你的上司时,先自问一下,有没有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是不是非进上司的门不可?总之,要时刻记住美国著名管理顾问史蒂
文·布朗的一句话: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必须得勇
于承担责任。
二、利用一切机会培养人才
有一些管理者,特别是在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中比较常见:不大重视部门员工的能力培养,更有甚者,担心有些能力特别出色的员工会“功高盖主”太露锋芒,盖过自己的能力,抢了自己的风头。
管理者的工作中应当承担着“员工培养”的使命,要重视机会教育,管理者在发现员工工作方法、作风有问题时,要及时更正并利用好这次机会,教会其正确的工作理念。
教育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一个主管应负七成的责任去教育他的下属,只有三成的责任是靠人力资源部门,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只管基础性教育。
真正的主管要做专业教育。
将自己的下属培养起来,无论对公司大局还是对员工的职业生涯都大有裨益,管理者不能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只顾个人得失,久而久之反而会失去人心。
三、一视同仁、机会平等
在公司文化中不应树立三六九等的观念,无论是对待本部门的员工还是其他部门的员工都应一视同仁。
应当树立所有员
工都是公司大机器中不可缺少的螺丝钉的观念,缺一不可,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值得尊重。
公司制度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不以个人偏好特别优待某些员工。
也不能因为工作分工而滋生优越感。
在一些企业中的销售部从上到下都有着非凡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部门是为公司创造效益的部门,所以理所应当在公司中趾高气昂。
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应当杜绝此类现象,因为如果这种氛围大肆蔓延,会挫伤其他部门员工的积极性。
管理者是公司文化的掌舵人,发现有负面文化在公司中滋生的情况应从源头处杜绝,以身作则,避免公司出现“特权群体”的状况。
四、了解下属、用人之长、因材制宜
管理者更要格外细心,要去研究、深入了解下属,从他们的行为、动作、眼神、语言、思想上去判断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特点,要看员工的长处,用人长处。
最糟糕的是把人都看成一样甚至盯住员工的短板不放。
因为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文化、成长背景。
作为管理者应该关注这些细节问题。
员工需要管理者的肯定和鼓励,管理者应承担伯乐的角色,每一个员工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五、控制情绪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该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
当一个领导者情绪很糟的时候,很少有下属敢汇报工作,因为担心他的坏情绪会影响到对工作和自己的评价。
一个高层管理者情绪的好坏,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气氛。
如果他经常由于一些事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的整个效率。
从这点意义上讲,当你成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你的情绪已经不单单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他会影响到你的下属及其他部门的员工;而你的职务越高,这种影响力越大。
当管理者在批评一个员工时,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让员工感到你对他的不满。
为了避免在批评员工时情绪失控,最好在自己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找他谈话。
另外,有些优秀的管理者善于使用生气来进行批评,这种批评方式可能言语不多,但效果十分明显,特别适用于屡教不改的员工。
这种生气与情绪失控不同,它是有意的,情绪处于可控状态。
六、树立权威
管理者为了更好的完成使命,应当树立权威,这与特权不同,权威的树立是严格的践行公司的文化和制度,不破坏公司的规矩。
很多管理者为了与下属搞好关系,希望部门氛围一团和气,就忽略了公司既定的制度,时常纵容下属,无视制度条款。
管理者经常会在“人情”与“制度”中摇摆,一个管理者纵容下属的后果将变成无序管理,管理层应该是公司制度的捍卫者,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公司的文化和制度。
管理者的担当还在于敢于用“法”治事,敢于严惩无视、藐视公司制度的人。
以大局出发,不谋私利,不取悦不讨好,真正为员工成长考虑、敢于“得罪”员工的管理者,更能得的员工的尊重。
温总理曾说:“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敢于担当,
奋勇向前。
”希望所有的管理者,都能践行如此信条,坚定
的在自己的岗位上敢于担当,奋勇向前!
更多励志文章请登入:略表新意----827049504QQ空间,欢迎和大家一起探讨。
请点击登入
/82704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