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2)(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2.1.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叶片的结构,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四、教学难点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种场景: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悠然的在树荫下乘凉谈笑风生;马路上骄阳下急行的人们汗流浃背,两旁的行道树去依然沉静的挺立着。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共同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蒸腾作用的现象阅读教材48——51页文字资料,思考:1、蒸腾作用的概念?2、蒸腾作用的部位?3、叶片的结构?4、气孔张开和闭合的原理?探究二:蒸腾作用的意义阅读教材51页文字资料,思考:1、蒸腾作用的意义?(三)知识运用1.移栽植物时尽量选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这样可以降低蒸腾作用__________(判断对错)。
2.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A.根B.叶C.所有器官D.茎(四)归纳小结一、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气孔气孔由什么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含叶绿体)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面三、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通状况四、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
(五)随堂检测1.我们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2.春季移栽树苗时,常常要剪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轻树苗的重量B.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C.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D.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3.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门户”是()A.表皮B.气孔C.叶脉D.保卫细胞六、板书设计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对维持植物本身的其他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材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的构建,从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入手,让学生确信植物具有蒸腾现象,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叶片的结构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等。
二、学情分析本节既有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又有适合学生观察的内容“制作徒手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节课同时进行课堂容量太大,很难完成,所以用两节课来完成。
同时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结合图片来完成对叶片结构的认识。
三、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出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2、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描述叶片的结构3、说出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形成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意义;徒手切片的制作。
难点:徒手切片的制作和叶片结构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图片。
在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到树林和马路上的时候,环境空气哪一个更清新湿清水量实验装置初始量(毫升)最终量(毫升)差值(毫升)甲乙师点拨:树林。
因为大树给人们撑起了遮阳的绿伞,还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了环境温度,这就是蒸腾作用。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探究主题一、植物的蒸腾现象阅读课本P48-51,看图2.1-9和图2.1-10,图2.1-11 自主学习,互助质疑,合作探究1、探究活动,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
2、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结构3、描述叶片结构特点?1、探究活动:【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提出问题: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系吗? 作出假设:叶片面积越大,植物散失水分越多。
制定计划材料器具:带叶的枝条;锥形瓶,量筒,脱脂棉,清水。
操作方案:(1)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去掉大部分叶片。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济南版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课标实验教科书济南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 教材分析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隶属于“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最大的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二级主题——“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本节包括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观察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的意义三部分内容。
它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组成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将其安排在两者之前,既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也科学考量了三者的辩证关系。
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能够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三大核心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实际,特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1.2.1 知识目标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举例说出气孔的分布特点;尝试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1.2.2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制作徒手临时切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切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1.2.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培养敢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生物科学素养;初步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3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难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1.4学情分析能力起点方面知识背景方面1.5教学准备教师方面新鲜非洲茉莉叶片等材料,多媒体课件,急救药箱。
学生方面根据导学案预习实验。
2 教学方法2.1 直观教学法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使表象知识内化为自身认知体系。
2.2 引导发现法发现法是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所提倡的,是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蒸腾作用的意义、原理及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蒸腾作用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蒸腾作用相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结合学生的反馈,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小论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2.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和记录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定义、意义及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蒸腾作用相关的问题。
3.了解蒸腾作用的实验方法,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4.能够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奥秘。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3.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们能够系统地掌握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二)讲授新知
1.介绍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及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讲解、示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原理。
部编版2020七年级生物上册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学案 (新版)济南版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学习目标: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学法指导:蒸腾作用的概念可以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
而蒸腾作用的过程可以借助动画或投影图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而对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则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课前准备:1、兴趣小组采集绿色植物叶片如菠菜叶、小白菜叶、幼嫩的小叶黄杨叶片等(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花草树木)总之要选取易切割、观察效果明显的植物叶片。
2、按照课本实验要求,提前一节课作好蒸腾作用演示实验装置待用。
3、课件:动画演示蒸腾作用的过程。
学习探究:一、植物的蒸腾现象创设情境: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
这其中作为植物组成成分的水为1.827千克,维持植物生理过程的水为0.25千克,两者用水量加起来约为2.077千克,仅占植物吸入体内水分总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跑”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些问题。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有分枝的植物,透明的塑料袋,细线,花盆等。
①描述三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②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物质生成?③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④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体形式从叶片中流出来的?⑤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猜一猜?⑥比较A,B,C三个枝条出现的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拓展:⑦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⑧用一个塑料袋连花盆装起来实验结果怎么样?⑨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表达和交流:1、2、3、4、5、6、7、8、9、归纳总结蒸腾作用的涵义:。
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来的水分,绝大部分都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济南版生物七年级
课题: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叶片的结构。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蒸腾作用的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5.通过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学习重点: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
2.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的应用。
学习难点:1、叶片结构的观察。
2、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学习任务植物的蒸腾现象主问题1 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有什么关系?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导学单上的学习任务)学生阅读课本,明确实验步骤,同时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尝试设计探究方案。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组内总结。
(3)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1.根据提供的材料(材料:有分枝的植物;三个透明塑料袋;细线等),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操作完成实验3.根据本组的设计预测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1)预测各塑料袋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3)你能推测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吗?4.观察实验现象:叶片多的一组,塑料袋壁上的水珠多;叶片少的一组,塑料袋壁上的水珠少;没有叶片的一组,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最少,几乎没有。
5.得出实验结论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说出实验现象:叶片多的一组,塑料袋壁上的水珠多;叶片少的一组,塑料袋壁上的水珠少;没有叶片的一组,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最少,几乎没有。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1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出示演示装置和提出问题:1.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3.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态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总结: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植物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提问: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三)蒸腾作用的意义提问:植物体为什么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绝大多数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又回到大自然中?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 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应该向下流,但植物体中水分却是由下向上的方向流动,原因是什么?2.无机盐必须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体吸收?3 .为什么大树不会被太阳灼伤?4.蒸腾作用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和生产中的应用1.植物吸收水分和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2.能促进矿质营养的运输和合理分配.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过热而灼伤叶片。
4 .能加速气体交换,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必要的原料。
三、课后总结布置作业作业:1、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2、大树为什么不会被阳光灼伤?关知识,了解实验的有关内容,自己动手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学素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微观生命活动,内容抽象,只有通过外在实验现象来推理内部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后,学生提出的问题面很广,设计方案很多,看得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这样的教学设计的难度比较大。
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标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探究教学”为指导思想,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放手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并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
本节课能建立师生平等的交流,教师客观的分析、巧妙的引导,给本节课增加了亮点。
30分钟5分钟。
(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二、教学准备1.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一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根有吸收水分作用”实验的观察结果。
(试管中的水面第一天下降多少?第二天下降多少?)3.谈话: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根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叶的作用。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
(1)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启发学生想象树木用根吸收的水分,从树木的什么地方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2)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最新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二.doc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2、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尝试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4、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义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和分布教学难点叶片结构的观察、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教学突破教师引导、点播,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准备1、盆栽月季花5盆,塑料袋若干,细绳若干等。
2、新鲜的蒲公英叶片、清水、双面刀片、镊子、毛笔、培养皿、滴灌、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植物叶片的永久装片。
学生准备1、搜集各种植物的叶片2、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并搜集移栽植物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呈现几副场景:悠然的在树荫下乘凉的人们谈笑风生;马路上骄阳下急行的人们汗流浃背,两旁的行道树去依然沉静的挺立着。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3、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共同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探究一:植物的蒸腾作用1、展示问题(1)夏天,人们经常在门前或室内撒一些水,为什么这样做?(2)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出了汗会感觉到凉快,为什么?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并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寻找结论⑴提出问题:植物能够蒸发出水分吗?⑵作出假设:植物能够蒸发出水分。
⑶制定计划:小组同学讨论,共同完成。
⑷实施计划: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各自运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月季花,大塑料袋,细绳),操作实施自己的计划。
⑸得出结论:由学生讨论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⑹表达与交流:在班板内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实验装置,并说明所得结论。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厚,分析比较实验设计,重点分析不完善之处:将整个月季花、花盆和植物体一起罩住,不能排除水是由土壤蒸发出来的可能。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案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实验材料用具等。
学生按照小组准备实验:选取三枝粗细相近的枝条,分为叶多、叶少、无叶,分别插入三个锥形瓶内,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瓶外的部分,口袋扎紧。
三瓶内水的液面高度一样,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上课观察。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的重要性,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在水的循环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讲授新课请大家幼根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幼根上有白色的“毛”——根毛,大量的根毛的意义是?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
一、实验探究及分析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
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
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2.提出问题: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实验(请学生上来):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设计
综合建模
老师给出概念图或知识网络图的主干部分,如给出几个重要的概念,请同学们以此为中心,归纳总结。
结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理解本节课的知识,梳理知识网络,牢记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便于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
1、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2、为什么在大树下会倍感凉爽湿润?
3、树木本身为什么不会被晒伤?
大树下。凉爽湿润。
同学积极思考提出问题:1、为什么在大树下会倍感凉爽湿润?
2、树木本身为什么不会被晒伤?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学生思考,了解学生的已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⑵据调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绿化地区的气温比非绿化地区的气温低0.80C,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中的气温低1.3—3.20C。有人测量过,在城市路天之下的气温高达350C的时候,树荫下的气温只有220C左右。
⒉问题思考,小组讨论:
①既然植物体通过根吸收了水分,却又通过叶散发到体外,这是为什么?是否是浪费水源?
活动目的:通过有关蒸腾作用的相关资料分析,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提高学生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以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活动程序:资料阅读:
⑴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200千克水的用途大致如下:作为组成成分的水1872克,维持生理过程的水250克,蒸腾作用消耗的水202106克,生长期中总用水量204228克
学考易考点:
1、蒸腾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叶片的结构。
题目设计:
【基础自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doc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教学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2、掌握叶片的结构,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3、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叶片的结构,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难点: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三、教学准备教师方面:实验用具、材料及医用消毒棉,酒精和纱布,课件等。
学生方面:兴趣小组准备关于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资料。
四、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种场景: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悠然的在树荫下乘凉谈笑风生;马路上骄阳下急行的人们汗流泱背,两旁的行道树去依然沉静的挺立着。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共同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五、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有关。
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验证一下吧!实验器材:两株植物、试管、脱脂棉或者植物油、清水。
实验分两步走:(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分好工。
每小组分别取两株植物,一个保留叶片,一个去掉叶片,依次将植物放进装有水试管屮,四周用脱脂棉塞紧,不使其漏气。
①实验时采用不同的材料,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②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完成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进行第二个实验。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蒸腾作用与叶片的面积有关那么植物的蒸腾作用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下表是某一植物在一天中某些时段的失水量,请分析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时间段的光照强度、温度两方面因素分析失水量,分析、讨论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继续引导学生,除了光照强度、温度能影响蒸腾作用外,其他因素也能影响蒸腾作用。
空气湿度:湿衣服晾晒的过程,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水越容易变成水蒸汽而散失;如果天气阴冷,湿度大则不容易发生。
济南版七上生物教案设计:2.1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出示演示装置和提出问题:1.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水珠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3.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液态还是以气态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总结: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植物蒸腾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叶片。
(二)蒸腾作用的过程提问: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三)蒸腾作用的意义提问:植物体为什么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绝大多数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又回到大自然中?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 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应该向下流,但植物体中水分却是由下向上的方向流动,原因是什么?2.无机盐必须以什么方式存在,才能被植物体吸收?3 .为什么大树不会被太阳灼伤?4.蒸腾作用对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和生产中的应用1.植物吸收水分和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
2.能促进矿质营养的运输和合理分配.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过热而灼伤叶片。
4 .能加速气体交换,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必要的原料。
三、课后总结布置作业作业:1、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2、大树为什么不会被阳光灼伤?关知识,了解实验的有关内容,自己动手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学素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微观生命活动,内容抽象,只有通过外在实验现象来推理内部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后,学生提出的问题面很广,设计方案很多,看得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这样的教学设计的难度比较大。
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标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探究教学”为指导思想,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放手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并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
本节课能建立师生平等的交流,教师客观的分析、巧妙的引导,给本节课增加了亮点。
30分钟5分钟。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蒸腾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日期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观察蒸腾现象,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并描述叶片的结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的部位,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1、蒸腾作用的概念。
2、叶片的结构。
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预计安排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旧知预习反馈1、绿色植物包括哪些类群?2、四中类群中哪一种主要生活在水中?3、哪一种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植物?4、种子植物分为哪两类?8课堂导入1、炎热的夏天,我们人暴漏在太阳底下会感觉很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出汗并喝水来缓解炎热,那植物一直暴漏在太阳下,它是怎么来缓解炎热的?2、炎热的中午,许多植物会因土壤缺水而干枯死亡,那植物体中的水分哪去了?为什么会干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8页,寻找答案。
导入新课。
2自学文本自学方式教师提出本节内容的主要问题,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问题预设一、双基引导1、蒸腾作用的概念。
2、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3、蒸腾作用的意义。
4、叶片的主要结构。
二、思考与探究1、植物如何躲避炎炎夏日?2、蒸腾作用如何进行,如何控制?5交流学习交流方式以不断扩大范围的交流方式,以小组交流为主,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组际和师生交流。
知识梳疑难解答处理学生在交流中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2理难点精讲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叶片的主要结构有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其中表皮上的气孔是进行蒸腾作用的门户。
叶肉中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3、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4、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的影响。
5、蒸腾作用的三点意义。
5知识迁移蒸腾作用除了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以外,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意义?5 综合训练见《基础训练》P29基础知识巩固 5 归纳延伸(附板书)蒸腾作用的其它意义有哪些? 3教学后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2.1.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教案新济南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2.掌握叶片的结构,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重点)3.了解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难点)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我是以师生共同探究为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不同的两种场景形成对比,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再辅以演示、讲授和讨论;实验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观察叶片的结构是教材的重点实验,只有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同时为讲解光合作用打下基础,也是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所必须的。
通过这一节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叶片的结构及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①教师提前一天准备“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探究活动演示装置;②制作“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1)整体上看,叶片的结构包括哪三部分?2)叶的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表皮有什么功能?3)叶片的主要部分是什么?该部分细胞排列有何特点?4)叶脉有什么作用?)保卫细胞的形状?结构特点?存在方式?)一对保卫细胞间的间隙叫什么?其作用?指出甲、乙气孔各处于什么状态?)气孔分布在上下表是否完全相同附:课堂达标检测题(5分钟)A类:基础部分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 )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B.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C.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D.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2.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的原因是()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蒸发作用3.叶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A.表皮细胞内含有叶绿体B.保卫细胞含叶绿体C.表皮细胞的形状不规则D.保卫细胞呈半月形4.移栽植物时,最好在阴天或者傍晚,必要时还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体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B类:提高部分1.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二)
教学难点:叶片的结构与其结构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二、情境导入
炎热的夏天,在茂密的森林中却倍感凉爽宜人。
为什么人们在
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大树为人们撑起了了遮阳伞自身为什么
不会太阳灼伤?
学生自学课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下表皮之分,上表皮的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叶
较多,
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少;叶脉分布在叶肉中,
个意义。
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蒸腾作用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蒸腾作用不是浪费水分,对自身生命活动以及自然界都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