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论文(我国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学年至学年
第学期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影响的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城镇化的速度可以说突飞猛进,而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国家尤为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已历经数十个年头。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所面临的人口迁移、产业结构变动等问题的介绍,简单研究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得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影响增长中国
一、引言
城镇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市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钱纳里人为,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结构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转变,其中之一就是城镇化,即人口持续不断地从农村地区向城市迁移。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怎么样了?城镇化进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本文的所论述的中心论题将由此构成。
二、我国城镇化水平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建国6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化进程经历了5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1957年)。1949年,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市区人口39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到1957年末,城市发展到176个,比1949年增长33.3%,年均增长10%;城市市区人口增加到7077.27万人,比1949年增长79.2%,年均增长19.9%。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提高到10.9%。
2、波动较大阶段(1958-1965年)。1961年,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到208个,比1957年增长18.2%;城市人口由7077.27万人增加到10132.47万人,增长43.2%;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10.9%提高到15.4%。1965年,全国拥有城市168个,与1961年相比,下降20%。
3、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年)。1966年到1978年12年间,全国仅增加城市26个,1978年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为17245万人,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7.92%。
4、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1年)。1979年到1991年的12年间,全国共新增加城市
286个,相当于前30年增加数的4.7倍,年均新增15个。到1991年末,城镇人口增加到31203万人,比1978年增长80.9%,年均增长5.8%。城市化率达到26.94%,比1978年提高9个百分点。
5、稳定发展阶段(1992-2008年)。2008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55个,比1991年增加176个,增长36.7%,年均增加11个;城镇人口增加90.3%,年均增长5.6%;城市化率提高到45.68%,比1991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二)、城市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1949年设有公共交通设施的城市仅有27个,拥有公共汽(电)车2299辆,全年客运总量5.08亿人次;全国城市道路长度只有1.1万公里,面积8431.6万平方米。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8.83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出租车82万辆,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31.5万辆,公交客运总量达559.3亿人次,分别比1949年增长150倍和97倍;道路面积达338795.3万平方米,比1949年增加335540万平方米。
(三)、邮电通信迅速便捷。
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邮电业务收入10863亿元,邮(政)电局(所)数达5.1万处。城市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数从1949年的不到1部增加至2008年82部;移动通信网络无线接通率达到99%以上,短信接通率也超过了98.5%,GPRS城市覆盖率达到了100%。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8657万户,城市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机数达172部,国际互联网用户达7386万户
(四)、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污水处理厂88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8106万立方米/日;拥有园林绿地面积174.7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49年的2.9%提高到37.4%。
(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收入水平显著增长。据6.5万户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1元,比1949年增长157.8倍,平均每年实际递增5.2%。(六)、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建国初期,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41185万平方米,销售总额达19070.6亿元,分别占全国的66.3%和79.2%。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已由1949年的4.3平方米增加到23.0平方米。
(七)、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医院、卫生院19809个,床位数198.7万张;每万人拥有的医生由1949年的4.2人提高到 29人,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由1949年的5.1张提高到52张;拥有高等学校数达1806个,在校学生1844万人,每万人拥有的大学在校学生数由1949年的16人提高到2008年的489人。目前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开展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数字电视用户达4528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
(八)、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