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鹤轩《琴学摘要》考源兼及诸城琴派的几个问题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作者:贾力娜田苗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22期摘要:古琴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东诸城派古琴是重要流派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树一帜,其传承也是当今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对诸城派古琴传承的研究多围绕创新变迁进行,事实上,诸城派古琴如何传承(侧重保存)的问题更为迫切,尤其是对古琴重要的传习场地——古琴社中如何传承的研究,是目前较薄弱的。
通过对诸城市区各古琴社的实地调研,对传承人的走访,发现诸城市区古琴社中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人、教学方式、内容等有其内在的体系,值得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诸城派古琴古琴社传承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014-03诸城派古琴相关的研究论文有18篇。
他们分别从诸城派古琴的学校传承,如鹿伦娟的《诸城派古琴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2014)一文以诸城市为个案,探讨诸城古琴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能;传承中的创新,如,杜晶的《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与生存现状之调查研究》(2010)对诸城派古琴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它变迁、创新途径;历史演变,如《无奈的绝响——诸城派古琴的勃兴以及在诸城的式微》(2013)通过分析诸城派古琴在本地发展萧条的原因,对当今勃兴的发展状态进行论述;诸城派古琴美学思想研究,有《诸城派古琴美学思想研究》(2007)等。
以上研究对诸城派古琴的学校传承、传承中的创新、生存现状及历史演变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没有对诸城派古琴在琴社中的传承进行深入分析,而古琴社恰恰是重要的传承场所,本文建立在对诸城派古琴社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诸城琴社中如何传承、传承环境、传承方式和内容等进行探究。
一、诸城派古琴概况(一)诸城派古琴古琴流派众多,诸城派古琴是影响较大的流派之一。
2008年,诸城古琴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201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论山东诸城派古琴的起源与保护性发展
论山东诸城派古琴的起源与保护性发展摘要:“山东诸城派古琴”,是经几代琴人不断探索、交流、吸收、总结而逐渐完善的一个具有诸城风格及特有曲目传谱的琴派,对海内外古琴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0年8月,诸城派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奖牌,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
由此可见,如何保护和推动诸城派古琴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诸城派古琴;起源;保护;发展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65-01一、山东诸城派古琴的起源与勃兴诸城派古琴形成于19世纪初年,蔚为大观于20世纪初年,但其形成过程却并不为人所知。
后人对于诸城派古琴的了解,主要来自诸城派琴人保留下来的很少的几部琴谱和他们撰写的很少的几篇关于诸城派古琴的文章。
从目前的相关资料来看,诸城派古琴最早的弹奏者为诞生于清熹庆年间的家住诸城市城后门口街的王既甫和家住诸城市城东面的王门村的王冷泉。
1911年,王冷泉的弟子王燕卿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古琴教授,在此期间对诸城派古琴的琴曲进行了整合加工,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带有浓郁民间音乐演奏风格的诸城新派———“梅庵派”,在丰富诸城琴派的技法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日本留学6年归来的王心葵,于民国八年到北京大学任古乐导师。
他在教学过程中,大胆的将王既甫与王冷泉两个传授系统的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合流”,对于传播诸城古琴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王燕卿的南行和王心葵的北去,标志着诸城派琴人为古琴教学进入近、现代高等学府开创了先河,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高等教育相得益彰开了先河。
自此,诸城派古琴开始向全国传播,进入了蓬勃兴盛的发展阶段。
二、山东诸城派古琴的保护性发展从诸城派古琴的萌芽阶段起,伴随着它的蓬勃兴盛,许多代表人物将诸城派古琴带到了山东各个地区,所以它在山东地区的发展是有着深厚的根基的。
通过对诸城派现在在山东的传播及其发展来看,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保留原汁原味的诸城派古琴文化,地方政府和部分民间古琴艺人为诸城派古琴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很多工作:(一)举办古琴音乐会与讲座近年来,为保护、传承与繁荣地方特色艺术文化,诸城政府逐步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恢复诸城派古琴传承和发展的活动。
浅析诸城派古琴艺术及其发展现状
浅析诸城派古琴艺术及其发展现状古琴,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明代,由于古琴艺术地域性、传承性以及音乐风格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流派。
因此,形成于山东诸城的琴派叫做诸城琴派。
诸城琴派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诸城琴派在保留古琴雅韵的同时,又极具山东特色,是我国近现代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诸城琴派形成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诸城琴派在继承了古琴韵律精华的同时,吸纳山东音乐特色,将其与山东人淳朴豪爽又不失细腻的风土民情相结合,加入方言语气的表达和民间戏曲等元素,创作出具有山东特色的琴曲作品。
标签:古琴艺术;诸城琴派;音乐风格;技巧;曲操一、诸城琴派的历史探究(一)诸城琴派的形成1.形成背景古琴文化历史悠久,经过一朝一代的琴人努力,古琴艺术不只在琴曲方面大有造诣,曲谱方面也由最早的文字谱日渐成熟形成至今仍在沿用的减字谱。
宋元以后,古琴文化空前繁盛,成为当时全国范围内的主流音乐。
而在齐鲁大地之上也诞生了像师襄、孔子等这样优秀的琴家。
这为后来诸城琴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诸城琴派的形成也是诸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诸城派古琴受诸城文化兼容性的影响,诸城派琴曲风格大气中不失含蓄,苍劲中又蕴含细腻,极具齐鲁特色。
2.形成过程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19世纪初期,诸城地区就已出现了两位对诸城琴派影响深远的古琴家。
一位是王雩门(字冷泉),另一位是王溥长(字既甫)。
王冷泉宗属金陵派,继承了金陵派“绮丽缠绵”的风格,而王既甫则宗属于“清、微、淡、远”的虞山派。
王既甫家靠近文庙,从小耳濡目染,学习音律乐器。
后又随父亲到贵州任职。
在贵州期间,王既甫因父亲的一次雅宴认识了一位虞山派琴者,自此以后,跟随这位虞山派琴者学习虞山派古琴。
据詹澂秋先生的《虞山学派山东琴学家之系统》中记载,“三载而琴学以成,既甫继承庭训,而以琴学世其家。
令誉闻于邻封,师事者较众,……”。
后又将琴艺传授给两个儿子(王文桢、王作桢)和两个女儿。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展开研究。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详细介绍了诸城古琴社的历史沿革、诸城派古琴的特点分析、传承路径、传承现状以及对古琴文化的影响;结论部分总结了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诸城派古琴传承的研究,深入了解了其在古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为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历史、特点、路径、现状、影响、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诸城古琴社诸城派是中国古琴文化传承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诸城派古琴在古琴界的地位日益凸显,引起了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诸城派古琴,作为其中的一个流派,通过历代琴家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音乐风格,对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传承方式的多样化,诸城派古琴的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如何保持传统音乐的纯正性,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古琴学习和传承,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对诸城派古琴的传承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能为当代古琴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诸城派古琴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琴曲演奏风格和传承路径对于了解古代音乐表演方式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诸城派古琴传承,可以更好地挖掘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诸城派古琴传承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为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借鉴。
通过对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诸城派古琴的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传统的古琴文化不断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传承人群逐渐减少,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对诸城派古琴的传承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的历史沿革、特点、现状及问题、对策以及影响和启示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推动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挖掘和传承诸城派古琴的独特魅力,为古琴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研究意义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究诸城派古琴的独特风格和传承现状,进一步揭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方式。
诸城派古琴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研究其特点和传承现状,可以丰富对中国古代音乐的认识,推动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危机。
通过对诸城派古琴传承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古琴艺术的传统继承和创新发展。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学术价值,更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的重要环节。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全面深入地探讨诸城派古琴传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们将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对诸城古琴社的历史沿革进行详尽的整理与分析,以揭示诸城派古琴的发展脉络。
我们将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诸城派古琴的特点,从而凸显其传承的独特之处。
我们还将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诸城派古琴传承的现状与问题,并与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古琴艺术知识200问(一)
古琴艺术知识200问(一)1. 古琴是怎样的乐器?在古代就叫古琴吗?古琴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最杰出的代表。
古琴艺术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活的音乐一书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之一。
从《诗经》、《史记》直至唐诗宋词、古典文学名著、戏文、绘画、瓷器,古琴题材大量出现。
上到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皆有不少与古琴相关的典故。
足以证明古琴在古代社会中高度的认知程度,并深受人们所喜爱。
古琴原称“琴”或“七弦琴”、“瑶琴”、“绿绮”、“焦尾”等,名列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近代,为区别西方传入的诸多乐器(如钢琴、提琴等),始以古琴名之。
而别的民族乐器在古代各有各的名称,比如筝、阮、箫、笛、磬等,琴在古代一般特指古琴。
2. 古琴最早是由谁创制的,有文字可考已有多少年历史了?传说古琴是由伏羲、神农、尧、舜等中华民族的先祖圣王所创制,并以之教化天下。
汉代蔡邕《琴操》云:“昔伏羲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
”马融《长笛赋》云:“昔庖羲作琴;神农造瑟。
”(李善注:“庖羲即伏羲也”。
)由此足见古琴历史的悠久。
但有关伏羲、神农制琴的传说一直缺少较有说服力的考据。
那么古琴到底创制于何时呢?在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中,“乐”字的结构是“上丝下木”,丝张于木上的象形,被甲骨文专家视为琴瑟一类张弦乐器的象形。
殷墟甲骨的形成年代距今约三千三百年,因此有些学者便以甲骨文中的“乐”字为琴产生年代的实证。
还有学者以距今约两千五百年至三千年的《诗经》中出现的对琴瑟的描述而推论。
但“有文字可考”并不意味着某个器物的出现年代必然与描述它的文字刻写年代是同代,客观的考据应根据已发现的文字,结合当时社会历史人文背景,发展沿革、同时期其他器物的考古发现而进行推断。
《诗经》是由孔子删订成书,其中有诸多描述琴的诗句,说明古琴早在西周时期已被普遍运用于宴飨宾客,祭祀农神天祖,并常与瑟、笙、磬、鼓等乐器合奏,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乐器。
从其记述说明,至少在尧舜时期已存在古琴的初始形态,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器物的历史演变轨迹,古琴发展到周代才有可能成为《诗经》所描述的具有相当普及程度且制作水平已明显不是原始状态的乐器。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1. 引言1.1 诸城古琴社的起源诸城古琴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当时,一群热爱古琴的文人雅士在诸城聚集,共同研究古琴艺术,探讨琴谱演奏技巧。
这些文人雅士有的是官员,有的是学者,有的是文学家,他们都对古琴艺术充满热爱和追求。
诸城古琴社成立初期,以传授古琴技艺、挖掘古琴文化为宗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琴友加入。
在社团的带动下,诸城古琴文化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琴传统。
诸城古琴社的起源虽然已经悠久,但至今仍然传承着古琴的精髓,成为古琴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1.2 诸城派古琴传承的重要性诸城派古琴传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更在于其对古琴艺术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诸城派古琴传承作为其中的一支,更是展现了中国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精髓。
诸城派古琴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承载了大量古代文人雅士们的音乐智慧和审美情趣,通过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悟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诸城派古琴传承的音乐特色独具一格,不仅在曲谱和演奏技巧上有独特之处,还展现了一种特定地区文化氛围及民俗风情。
诸城派古琴传承对于推动古琴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古琴文化不断焕发新生机的重要力量。
诸城派古琴传承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于中国古琴艺术传统的珍视和传承,以及对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它不仅是古琴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
2. 正文2.1 诸城古琴社的组建和发展历程诸城古琴社是中国古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琴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诸城古琴社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由一群热爱古琴艺术的文人共同发起成立。
这些文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琴艺、交流心得,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城古琴社逐渐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琴友加入其中。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1. 引言1.1 介绍诸城派古琴诸城派古琴,又称诸城琴派,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发源于山东省诸城市。
诸城派古琴以其清朗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一琴派的形成是在明代以后,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演变发展而来。
诸城派古琴注重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强调音乐的情感吐纳和情感共鸣,力求将演奏者的内心感悟融入到琴音之中。
诸城派古琴在演奏技巧上也有独特之处,注重手指力度的控制和琴弦的挑弹技巧,使得琴音变化丰富多样。
诸城派古琴的演奏风格以婉转悠扬、细腻动人为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个人风格。
诸城派古琴的传承发展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是中国古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流派。
1.2 介绍梅庵派古琴梅庵派古琴源自明代,以其细腻、婉转、柔和的音色而闻名。
梅庵派古琴注重情感表达,常常表现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情感交流。
演奏时,梅庵派古琴强调音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内在的意境描绘。
梅庵派古琴追求的是一种超脱纷繁世界的意境,希望通过琴音引人入境,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到岁月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
梅庵派古琴的特点还包括对曲谱的研究和传承。
梅庵派古琴家注重对古琴曲谱的学习和演练,力求将各种曲谱发挥到极致。
他们尊重传统,同时也注重创新,致力于将古琴音乐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梅庵派古琴在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方面有着独特之处,是中国古琴文化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2. 正文2.1 诸城派古琴的特点诸城派古琴在琴身制作上较为精细,注重工艺和材质的选择。
其琴身多采用上等楠木或者红木制作,琴面质地细腻,琴色润泽。
而且诸城派古琴的结构稳固,音质纯净,音色醇厚,音韵悠长。
这些特点使得诸城派古琴在演奏时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其独特的音韵美感。
诸城派古琴的音律精准,音质细腻。
演奏时所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音色纯净,音质优美,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诸城派古琴的音色柔和,富有韵味,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气息,能够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和抚慰。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历史悠久,琴音悠扬。
在中国古代,古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文人士大夫们的专属乐器,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古琴流派,其中诸城派和梅庵派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
下面就对这两个流派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历史渊源诸城派和梅庵派都是中国古琴流派中的重要代表,两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传统。
诸城派古琴流派起源于山东省诸城市,以诸城为名称,是山东地方音乐中的一种。
诸城派古琴以诸城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方式,代表着山东地区的古琴音乐风格。
梅庵派则是以明代琴家杨梅庵为代表,因此得名。
梅庵派是中国古代古琴流派中的四大流派之一,起源于明代,是中国古琴流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之一。
梅庵派古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而闻名于世,对后世的古琴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演奏风格诸城派古琴以其婉转柔美的音色和细腻温婉的演奏风格而著称。
诸城派的古琴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韵味,擅长演绎山东地方音乐曲目,如《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琴音清越,如山泉般潺潺流淌,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梅庵派古琴则以其雄浑豪放、奔放激昂的演奏风格而著称。
梅庵派古琴强调力度的运用和音乐的节奏感,擅长演奏古琴曲中的快板和高难度技术,如《阳关三叠》、《流觞曲》等,琴音深沉雄壮,带有一种豪放的气势,给人以庄重豪迈之感。
三、曲目特点诸城派古琴曲以其婉转柔美的音色和细腻温婉的演奏风格而著称。
其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阳关三叠》、《酒狂》、《一剪梅》等,这些曲目流畅婉转,富有山东地方音乐的特色,曲调优美,意境深远。
四、传承与发展诸城派古琴流派在山东地区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影响,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诸城派古琴音乐在山东地区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地方音乐文化形式,受到了山东地区古琴爱好者们的热爱和追捧。
梅庵派古琴流派在中国古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都是中国古琴演奏流派中的重要代表,它们在演奏风格、曲目传承、技术特点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就这两个流派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一、历史渊源诸城派古琴起源于山东诸城,其创始人为乐学大家朱希亮。
而梅庵派古琴则源自明代末期的江西梅庵,其创始人为王一亭。
两个流派的形成都与其创始人的个人成就和音乐理念不无关系,也反映了当地的音乐文化传统。
二、演奏风格诸城派古琴注重表现琴曲的节奏韵律,讲究动静结合,善于运用琴音的轻快和扬声的技巧。
诸城派古琴的演奏风格偏向明快轻盈,音韵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相比之下,梅庵派古琴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其演奏风格偏向婉转委婉,情感细腻,更加深沉内敛。
梅庵派古琴的演奏给人以清远恬淡之感,仿若置身于山林溪水之间,寂静悠然。
三、曲目传承诸城派古琴曲曲目繁多,以《阳关三叠》、《夕阳箫鼓》、《长风吟》等为代表。
这些曲目大多数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给人以热烈欢快之感。
梅庵派古琴的曲目则经典、深邃,以《广陵散》、《白菊吟》、《梅花三弄》等为代表。
这些曲目多以梅兰竹菊等自然意象为题材,曲调含蓄细腻,意境幽远悠长。
四、技术特点诸城派古琴的技术重视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和旋指技法,注重琴音的清脆和韵律的表现。
其技术特点在于运弹酬唱,音韵活泼明快,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梅庵派古琴注重手法技巧,擅长运用琴音的力度和节奏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其技术特点在于音响的延长和控制技巧,表现出深情绵长的内涵。
五、演奏氛围诸城派古琴的演奏氛围活跃、轻松,多以庭院歌谣、节庆民俗为演奏场合,春天的踏青赏花、秋天的登高采菊都是其常见的演奏场景。
乐曲通俗易懂,适合大众欣赏,氛围热烈轻松。
梅庵派古琴则更加注重气氛的静谧凝重,多以清雅宴会、雅集文会为演奏场合,展现出淡泊清幽的意境。
其气氛庄重内敛,适合静心聆听,沉浸于音乐的内涵之中。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古琴,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乐器之一,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而在中国的古琴发展史上,诸城派古琴一直以其别具一格的风格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而著称。
诸城派古琴源自山东省诸城地区,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古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诸城古琴社,则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一个专门研究诸城派古琴的组织,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诸城派古琴艺术,开展古琴文化的研究和交流。
本文将探讨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的相关情况,旨在为读者呈现诸城古琴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一、诸城古琴社的成立与发展诸城古琴社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门致力于研究和传承诸城派古琴文化的非营利性组织。
该社由一批热爱古琴艺术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古琴爱好者共同发起成立,旨在通过学术研究、艺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诸城派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多年来,诸城古琴社在古琴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古琴音乐会、学术研讨会和古琴艺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了诸城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诸城古琴社还致力于培养古琴人才,开设古琴演奏班、古琴理论课等,吸引了一大批对古琴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学员。
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不断培养出了一批古琴演奏和教学方面的优秀人才,为诸城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诸城派古琴的特色与魅力诸城派古琴是中国古代琴曲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演奏风格和技巧在古琴界具有独特的地位。
诸城派古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色醇厚、深情浑厚。
诸城派古琴音色醇厚柔美,表现出一种浓重的文人气息和深邃的情感内涵。
演奏时,能够深刻表现出古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感情寄托,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2.曲调独特、乐曲精粹。
诸城派古琴的曲调独特,多为当地音乐家所创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力。
旋律婉转悠扬,富有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诸城派古琴乐曲精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的比较分析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琴派别,它们在琴的制作、演奏技巧、音色特点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从琴的制作来看,诸城派古琴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细,追求琴身的精美和声音的清脆。
其制琴工匠常用高品质材料如紫檀木、酸枝木等制作琴身,并采用传统的制琴工艺进行琴面的雕刻和琴筒的打磨。
而梅庵派古琴则更注重琴身的稳固和琴面的厚实,为了使琴身更有韧性和共鸣性,其制琴工匠常常选用硬质木材如榜木、考石木等来制作琴身,采用现代化的制琴工艺,如真空注入、烘烤等技术,以及改良后的漆法,使琴面更加亮滑。
从演奏技巧上来看,诸城派古琴注重指法的灵活和音色的表达。
其演奏家常常运用各种细腻的指法技巧,如拨弦、按弦、滚弦等,来表达琴曲的情感,使琴音更加丰富多彩。
而梅庵派古琴则更注重指法的稳定和音色的平稳。
其演奏家常常使用较为简单的指法,如按弦和滑弦,来保持音色的稳定和纯净。
从音色特点上来看,诸城派古琴以清脆明亮的音色为主。
其琴音通常较为高亢,富有穿透力,适合表达热情洋溢的琴曲。
而梅庵派古琴则以深沉稳重的音色为主。
其琴音通常较为低沉,有一种悠远的感觉,适合表达内敛含蓄的琴曲。
从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上来看,诸城派古琴起源于山东诸城一带,其琴家多为山东籍,注重琴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性。
而梅庵派古琴则起源于江苏梅州一带,其琴家多为江苏籍,注重琴的技巧和演奏功底。
诸城派古琴与梅庵派古琴在琴的制作、演奏技巧、音色特点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诸城派古琴注重制作工艺的精细和琴身的精美,演奏技巧灵活多变,音色清脆明亮;而梅庵派古琴注重琴身的稳固和琴面的厚实,演奏技巧稳定简约,音色深沉稳重。
这些差异使得两派古琴在音乐表达和艺术风格上有所区别,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音乐享受。
王露琴谱《玉鹤轩琴学摘要》之初探
王露琴谱《玉鹤轩琴学摘要》之初探杨康宁(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摘要】《玉鹤轩琴学摘要》是诸城琴派重要的代表性琴谱。
作为一个琴派,不仅要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系统的传承人,琴谱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诸城琴派的代表性琴谱主要有毛式郇拜稿的《龙吟馆琴谱》、王既甫传谱的《桐荫山馆琴谱》、王冷泉传谱的《琴谱正律》和王露的《玉鹤轩琴学摘要》。
《玉鹤轩琴学摘要》包括凡例、目录及正文15卷,本文将对琴谱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琴派;琴谱;《琴学摘要》【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玉鹤轩琴学摘要》成书于1903年。
目前收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29卷中。
琴谱开始部分的摘要中说明《玉鹤轩琴学摘要》的来源:“解放前,王露的入室弟子詹澂秋称其《玉鹤轩琴学摘要》为八卷,现该谱由詹氏后人收藏。
本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原抄重录本影印。
”此版开头是詹澂秋写的《琴学宗师琅琊王心葵先生略传》的纪念老师的文章,之后是王露的自序,在自序中他提到自礼崩乐坏后,后继有贤能之士为复兴雅乐做出卓越贡献,并说明他批阅之前的琴谱发现有指法不明、律吕不协、音调错讹等问题并纠正。
一、凡例及目录凡例中说:“谱分八编,一二编理论,三四编法则,五六七八编曲谱。
理论采自诸书,曲谱采自诸谱,惟法则二编系编者自作。
”同时有表达他对琴的见解,包括了调式、指法、速度、技术、派别、音准这些方面。
目录部分写到一共包括15卷,虽与之前的八编在数字上有所出入,但根据目录分类来看,内容应该为一样的,表述上的不统一应为抄谱过程中整理造成。
十五卷内容分别是:卷一 十二律总、五音论、律吕字义卷二 律吕合声、律吕别名、辩四清之说非古、琴辩、琴律说、乐之邪正在乱不在律卷三 候气二则、律尺说、不拘隔八相生说、横黍百分律新算法、斜黍几十分律新算法、继黍八十一分律新算法卷四 五音十二律相生法、五音十二律旋相为宫法、五音旋宫琴谱、七音旋宫琴谱、调弦法卷五 太极为五音所自出图、五音配河洛以明五行数理图、十二律配十二卦以明阴阳消长图、五音配八卦以明六气图、黄忠万为事根本图、五音相生图、十二律相生图、五音上下相生图、七始五降图、律尺图、正律中管小样图、五音琴面音律十二图、七音琴面音律十二图卷六 左右手指图、正应和同四字说、论仙翁转弦歌不可法、琴有五不弹、琴有十二宜弹、琴声十六字法、琴学须知注解、指法十要、指下十善、指下五功、指法五忌、左右指法像形名目、五音琴旋宫十二调泛音谱、七音琴旋宫十二调泛音谱卷七 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卷八 平沙落雁、长门怨、挟仙游卷九 胡笳、春闺怨、钦乃卷十 潇湘水云、秋江夜泊、水仙操、春山听杜鹃卷十一 捣衣、秋鸿卷十二 洞天春晓、幽兰、阳春、梅花三弄卷十三 石上流泉、凤求凰、萁山秋月、苍梧怨、鸥鹭忘机卷十四 风雷引、白雪、释云章、悲丝、渔樵问答卷十五 汉宫秋月、玉树临风、鹤舞洞天、阳关三叠从目录看,内容仍是分为三个部分,卷一——卷四是理论部分,卷五———卷七是法则,卷八——卷十五是琴谱。
琴学摘要(古琴谱集考述)-刘晓睿-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
琴学摘要(古琴谱集考述)-刘晓睿据《图说中国古琴丛书》清·王露 著《琴学摘要》,全名《玉鹤轩琴学摘要》,王露(字心葵)著。
王露在其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自序中说:“乃披阅诸谱,见有指法不明、律吕不协、音调错讹者,就而正之。
不揣浅陋,黜俗归雅,选其捷要钞录成篇,虽不敢附于作述之林,亦愿与同志者识之,名曰《玉鹤轩琴学摘要》云。
”王露,字心葵,别名雨帆、露白,山东诸城人。
他自幼学习词章诗赋,尤其喜爱琴箫等乐器,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音乐熏陶。
先从其父学习古琴,后又学习王雩门所传金陵诸曲,十五岁起又从同邑王心源学习古琴,经过十二年的刻苦钻研,在其所学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并与王雩门、王心源一起被称之为“琅琊三王”。
足见其琴学之影响。
《凡例》云:“谱分八编,一、二编理论,三、四编法则,五、六、七、八编曲谱。
”其目录记载为十五卷,前七卷为琴论部分,后八卷为曲谱,共收录琴曲二十八首。
其所录琴曲针对以往只注明黄钟一调之弊端,按十二调各选一曲,注明该琴曲是何音、何调以及演奏要求,为后人奏琴提供了参考。
曲目平沙落雁 臞仙作,黄钟调宫音,凡六段,有曲意解题。
长门怨 大吕调宫音,凡六段,有曲意解题。
挟仙游 黄帝作,太簇调宫音,凡十段,有曲意解题。
胡笳 蔡文姬作,夹钟调商音,凡十八段,有曲意解题。
春闺怨 姑洗调征音,凡三段。
欸乃歌 仲吕调羽音,凡十八段。
潇湘水云 郭楚望作,蕤宾调商音,凡十八段,有曲意解题、后记。
秋江夜泊 苏轼作,林钟调宫音,凡四段,有曲意解题。
水仙操 夷则调征音,凡九段,有曲意解题。
春山听杜鹃 南吕调宫音,凡十三段。
捣衣 唐潘廷坚作,无射调宫音,凡十二段,有曲意解题。
秋鸿 臞仙作,应钟调宫音,凡三十六段,有曲意解题。
1洞天春晓 黄钟调宫音,凡十八段,有曲意解题。
幽兰 黄钟调宫音,凡十段,张育谨手录。
阳春 宫音,凡十五段。
梅花三弄 黄钟调宫音,凡九段,张育谨手录。
石上流泉 黄钟调商音,凡五段。
贾玉琴的獭兔养殖经
贾玉琴的獭兔养殖经
正北方网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5(0)17
【摘要】初秋时节,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达斡尔乡巴图村新华组的一处獭兔养殖场内,一排排兔舍整齐地排列着,皮毛雪白的獭兔憨态可掬,扭动着肥胖的身体吃着饲料。
该养殖场负责人贾玉琴告诉笔者:“獭兔浑身都是宝,不光肉能卖钱,这兔皮更值钱!”
【总页数】1页(P14)
【作者】正北方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开辟致富创业的新路子——记侨润街道办事处国庙村獭兔养殖专业户潘玉杰
2.玉鹤轩《琴学摘要》考源兼及诸城琴派的几个问题
3.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獭兔产业--四川省罗江县形成集饲料、养殖、加工及废弃物利用獭兔产业链
4.慈溪市绿兴獭兔养殖场——良种獭兔介绍
5.浅析贾仲明《玉梳记》中的“玉梳”意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在中国的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琴流派,其中以诸城派古琴在山东地区享有盛名。
诸城古琴社是诸城派古琴的传承者和研究者,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诸城派古琴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保护和发扬这一独特的古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诸城派古琴的历史渊源诸城派古琴源于山东省诸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承。
诸城地处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下游平原的交汇处,自古就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古琴文化在当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诸城派古琴形成于明清时期,其音乐风格清新典雅,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被誉为“诸城阳春一品”。
据史料记载,诸城派古琴的创始人是明代古琴名家王元。
王元一生致力于古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对诸城派古琴的形成和发展功不可没。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城派古琴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
二、诸城古琴社的建立和发展诸城古琴社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诸城地区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古琴文化组织。
古琴社的成立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文化界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古琴爱好者的积极响应。
古琴社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传承和研究诸城派古琴文化的宗旨和任务,围绕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古琴社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当地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古琴社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古琴演出、讲座和学习班,吸引了大批琴艺精湛的古琴名家和众多古琴爱好者前来交流互动。
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古琴社为诸城派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诸城派古琴的特色和魅力诸城派古琴在丰富多彩的中国古琴文化中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诸城派古琴的演奏风格清新自然,悠远深沉,给人一种清雅典丽、温润静美的艺术享受。
诸城派古琴的演奏技法独具匠心,包括指法、音韵等方面的独到之处,给人以无穷的音乐魅力。
《琴学备要》3
《琴学备要》3琴学备要(音律)顾梅羹“音建”就是音的规律,也就是乐的本原。
用古琴来讲音律则尤其确凿可信。
何以故呢?试任意安一条弦於岳龈,也不问它是紧是慢,泛音、按音应手而取,位无不同。
命一条弦为单位,也是计它是长是短,三分四分,循数以求,算无不通。
定一条弦为宫声,也不管它是清是浊,徵、商、羽、角依次而生,声无不叶。
转七条弦为五调,也不拘它是正是外,慢宫、紧角、左右逢源,调无不备。
这就是因为声数的原理,完全出于自然,可以能够不为尺所拘,不因器所限;不比管箫,钟磬那些乐器,必须辨围径、别厚薄,斤斤计较于累?制齐的那一套办法,若是制作少有失宜,音声便乖谬,终难使律法?信千古。
但是古来识律的人一直“盈庭聚讼”,却?未取验于琴,而后世弹琴的人,专门指下求工,又很少用心于律,两者之间,隔膜未破,所以音律就因此不明不行。
在今天来从事古琴学习,指法固然要精心研究,音律也应当特别注重,然后技艺、理论,才能汇通,琴理、乐理始得一贯,不仅琴学可得宏扬,整个民族音乐前途也更得以昌明了。
前人著述中论琴律最精当者,首推曹庭栋《琴学》,和祝桐君《兴古斋琴谱》,然其说浩繁,非短篇所能详引。
为便初学者易于理解,仿照王坦《琴旨》的体例,专论五声,不涉及律吕,使其先有基本知识的培养,然后再求深造,也还有很多书可供参考,就不难一旦贯通了。
本篇计分十章,以定弦为首。
弦既定好,由五声所属的位次就可得而辨别了,所以接着第二章就是辨弦。
泛、按的取音,全靠徽位为用,其声数的原理有不可不知者,所以又将明徽、辨位、审声依次列为三、四、五章。
于是更进一步讲论琴调,就将立调继续列为第六章。
调已立了,或借或转,各有方法,所以七、八章跟着又列述借调、转调。
既知其正,当穷其变,所以将变调列为第九章。
最后取一调之音,说明它的体用,而以论音列为第十章终结。
第一章定弦风学习古琴,必先定弦,要研究琴律,定弦更必须精确。
琴有五调,它的弦音各不相同,非先分别调的正、外,定好弦的缓、急,就无从得到弦上五声的部位。
为诸城派古琴留一支新鲜血脉
42
民生周刊 2022.05.02封面报道Cover story
为诸城派古琴留一支新鲜血脉
“古琴是我的使命,更是责任,我只想做好古琴这一件事。
”
“潍
坊作为诸城派古琴发源地,也是我的老家,我有责任、有情怀将古琴
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喜欢古琴,也希望能在名流云集的北京,给诸城派留下一条新的脉络、新的枝丫。
”
作为山东省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赵梓皓还担任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委员会理事兼诸城派古琴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古琴学会副秘书长、北海琴社社长。
刚过而立之年的赵梓皓,早已是业内颇具名望的青年古琴演奏家。
10多年来,在诸城派古琴的推广和教育方面,他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非遗之歌。
□ 《民生周刊》记者 唐晓彤
热爱
不到20岁,赵梓皓就是一家古琴社的社长。
2015年,他成为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理事,当时也是最年轻的。
“2011年,我开设了潍坊首家职业古琴馆—北海琴社,不仅给当地琴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以此传承诸城派。
”赵梓皓说,“北海是潍坊的旧称。
”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目前,存世琴曲3000余首,常演奏的有一二百首。
2003年,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受不同地域文化和师承等因素的影响,古琴逐渐形成融合当地文化特征的不同派系。
目
北海琴社北京琴馆民生周刊 2022.05.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鹤轩《 琴学 摘要 》 考源兼及诸城琴派的几个l 司 题
林晨n
【 内 容 提 要】本文通过对 玉鹤轩 琴 学摘要 的梳理、 考辨, 揭示 了该谱与诸城琴派各传谱之间 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 , 提出 龙吟馆琴谱》 是诸城琴派, 乃至 山东古琴的重要琴 谱。 诸城 古琴分 为王冷泉 、 王 心源两个 系统是可信的 , 但将王冷泉归于金陵派则
第3 l页。 [ 3 ] 同上, 第3 2页。
【 4 】 作 者按 : 实为十 四卷 , 第四卷缺 失, 有 目无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5 ] 杨和平( ( 王 露与< 玉鹤轩琴 学摘要> ) ) , 中国音 乐学 ̄ 1 9 9 2 年第 3 期, 第4 2页。
林 晨: 玉鹤轩侮 学摘要》 考源兼及 诸城琴派的几个问题 5 9
考。
候气 二则 历 代 尺法 皆本 诸 黄 钟 而 损 益
魏征 等 《 隋书 ・ 经 籍志 》 朱 载埔 《 乐律 全书 》卷十 之审 度第十 …
说》 。由于王露只是部分注明摘录内容的作者, 且谱中篇名多为简写, 出处亦不详, 现考诸论, 将出处祥注于下:
… 作 者简介: 林 晨( 1 9 7 3  ̄ ) 女,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 乐研 究所副研 究员。 [ 2 】 王露( 《 琴 学摘要 ・ 序》 , 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 北京古琴研 究会编 : 《 琴曲集成 第2 9 册, 北京 : 中华书局 2 0 1 0 年,
表 1 序
原 名 号 1 2 3 4 十 二律总 论 五音 论 律 吕字义 律 吕合 声 十 二律 总论 七 弦琴五 音详 论 待考 律 吕合声 陈呖 《 乐 书 ・乐 图论 ・ 十 二律 》 朱载 墒 《 乐律全 书 》卷六 待考 熊朋 来 《 经 说》卷 四 全 名 出 处
5 6 7 8
9 1 0 l 1 1 2
律 吕别名 辨 四清之 说 非古 琴辨 琴律 说
乐 之邪 正在辞 不在律 候气 二则 律 尺说
律 吕别名 《 乐书 》作 《 四清 》 琴辨 琴 律说
乐 在邪 正在 辞不在 律
熊朋 来 《 经说 》卷 四 陈呖 《 乐书 》卷一 百一 朱熹 《 朱 予全 书 ・乐》 朱熹 《 晦 庵集 》卷六 十六 《 稗编 》卷 四十 二。 原谱注 沈括 所作 ,待
理据 不足 。
[ 关 键 词 】琴学摘要/ 诸城琴 派/ 龙吟馆琴谱/ 琴谱 正律, 辛 同荫山馆琴谱
中图分类号: J 6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7 3 6 ( 2 0 1 3 ) 0 2 . 0 0 5 8 . 5
王露所辑玉鹤轩 《 琴学摘要》 , 是其根据实践 , 考订诸谱 , 对于其 “ 指法不 明, 律 吕不谐 , 音调错 讹” 之处 , “ 黜俗 归雅 , 选其捷
存 见的《 玉鹤轩琴学摘要》 。 ” 因此 , 其 中的出入或在 传抄过程 中造成 , 或是詹潋秋在重新整理时另行分卷所致。
1 . 理 论 部 分
理论部分包括 《 琴学摘要》 卷一至卷四的 内容 , 具体 内容如下 : 卷一: 《 十二律 总论》 、 《 五音论》 、 《 律 吕字义》 。 卷 二: 《 律 同合声》 、 《 律 吕别名》 、 《 辨 四清之说非古》 、 《 琴辨》 、 《 琴律说》 、 《 乐之邪正在辞不在律》 。 卷三 : 《 候气二则》 、 《 律尺 说》 、 《 不拘隔八 相生说》 、 《 横黍百分律 依新算法》 、 《 斜黍九十分律 依新算法》 、 《 纵 黍八十一分律依
新算法》 。
卷四( 佚) : 《 五音十二律相 生法》 、 《 五音十二律旋相 为宫法》 、 《 五音旋宫琴谱》 、 《 七音旋宫琴谱》 、 调弦法。 卷五有 《 太极为五音所 自出图》 、 《 五音配河洛以明五行数理 图》 、 《 十二律 配十二 卦以明阴阳消长图》 、 《 五音配八卦以明六 气图》 、 《 黄钟 为万事根本 图》 、 《 五音相 生图》 、 《 十二律相生图》 、 《 五 音上 下相生 图》 、 《 七始五 降图》 、 《 律尺图》 、 《 正律 中管小样 图》 、 《 五音琴面音律十二图》 、 《 七音琴面音律十二 图》 以及 《 左右手指图式》 。 可见, 理论部分前四卷正如《 凡例》 所言“ 采自 诸 书” 。 所谓“ 诸书” , 主要有 朱载埔的 《 乐律全 书》 、 陈呖 《 乐书》 以及熊朋来《 经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 0 1 3年第 2期
T H E NE W V OI C E OF Y UE -F U ( T h e Ac a d e mi c P e r i o d i c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C o n s e r v a t o r y o f Mu s i c )
要” , 抄录而成。 因此, 对于该谱的分析考源, 不但能了解王露的师承关系极其琴乐观念, 更能从侧面反映诸城琴派的风格。
玉鹤 轩 《 琴学 摘要 》 综 述
玉鹤轩 《 琴学摘要》 , 抄 本, 下属 “ 企廷 氏钞于稷 门书舍” , 辑于光绪二十九年 ( 1 9 0 3 ) 。《 琴 曲集成》 第2 9 册的 《 琴学摘要》 影 印 自中国艺术研 究院藏原抄重录本 。 据 其《 凡例》 所言: “ 谱分八编 , 一二编理论 , 三四编法则 , 五六七八编 曲 谱” , 但其 目录却 为十五卷 ㈨ , 按照 内容 , 亦 可分 为理论 、 法则 、 曲谱三部分 。可见 , 无论卷数多寡 , 其编辑结构都是相同的 。据杨和平言 , 该谱于 “ 1 9 3 7 年春 , 由詹潋秋先生将其整理 , 并为其作 《 琴学宗师琅琊王心葵先生略传》 , 抄于卷首 。1 9 6 0 年又将此传略修正 , 成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