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答:正确。教育它本身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的艺术形式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它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孩子身上,一个孩子教的是好是坏,得看你的教育方法用的是否得当,教育的方法就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正是这门深奥的艺术造就了现在的成功者。
2、结合教学模式的有关特点判断: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是普遍适用的。
答:错误。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可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型。在教学模式中包含有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比如卫生课、防疫课、等关系公共卫生和安全健康的内容都适合上大课,免除了分头授课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和授课者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弊端,能让听众得到真知灼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
(3).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2.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条。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那些要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三构成、三影响”,三构成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影响包括:方法、目的和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双向的、平等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
4、按课程类型,通常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分为哪些方面?
答:首先,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再加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必须是在学校进行的,但是校本课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再加工,使之更加符合本校实际,因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第一层关系就是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再加工。
其次,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宏观指导下的开发的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除了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再加工外,还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需求,在考虑本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依靠本校师生的力量开发自己的课程。但是即便在此种情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不是无据可依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种种规定必然成为校本课程的参照点,为校本课程提供宏观的指导。
5、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有哪些超越之处?
答: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思考一下你身边有哪些课程资源,结合实际分析如何更好的利用它们。
答:课程资源可以按空间分布不同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也可以按资源的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其中素材性资源指直接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并不直接成为课程素材,却影响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它包括课程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比如,设施、场地、器材、学校、家长、社会对课程的认识与支持程度等。
一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结合实例分析它们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答: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
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整合形式。
(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我们从1999年起就尝试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运用计算机教学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