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庆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摘要】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是当前土壤生态系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包括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生物有机肥施用、植物秸秆还田以及土壤保护措施等。
研究发现,化肥施用可能对土壤酶活性造成负面影响,而有机肥施用和生物有机肥施用有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
植物秸秆还田和其他土壤保护措施也能够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综合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为今后的土壤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以放在优化不同处理方式的组合以及探索新的土壤调控方式上,以进一步提高土壤酶活性和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处理方式、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生物有机肥、植物秸秆还田、土壤保护措施、影响、综述、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酶是土壤中的一类重要生物催化剂,参与了多种土壤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化肥、有机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广泛应用,农田土壤酶活性受到了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是提高农田产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酶活性的降低,进而影响土壤健康和农作物生长。
需要探讨化肥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以制定科学的施肥措施。
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更为复杂。
适量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酶的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植物生长。
有机肥中的植物残体和有机物质也可能抑制土壤酶的活性,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各种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可以为农田管理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对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生物有机肥施用、植物秸秆还田以及土壤保护措施等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揭示它们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为有效调控土壤酶活性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作者:王坤香王克勤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0期摘要:为了解尖山河小流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以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对象,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季节变化和土层深度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且次生林和人工林的酶活性较高;雨季土壤酶的活性较旱季高,且变化明显;土壤酶活性随土层加深活性降低。
可见土地利用类型、季节变化和土层深度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地利用类型;季节变化;垂直变化中图分类号:S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08021 引言土壤酶学是研究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特性的科学,是一门介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1]。
土壤酶作为土壤组分中最为活跃的有机成分之一[2],是生态系统的催化剂,不仅可以表征土壤物质能量代谢旺盛程度,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高低、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3~4]。
它既是土壤有机物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5],其活性不仅能反映出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高低,而且能表征土壤养分转化和运移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土壤肥力体系的重要参数之一[6]。
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使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不同,从而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土壤酶的活性状况。
薛萐[7]等研究干热河谷地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珠江南北盘江上游岩溶区域的玉溪市澄江县西南部的尖山河小流域(北纬24°32′00″~24°37′38″,东经102°47′21″~102°52′02″),为抚仙湖的一级支流。
流域总面积35.42 km2。
最高海拔在流域北部,为2347.4 m,最低海拔在尖山河入抚仙湖的入口处,为1722 m,相对高差625.4 m。
澄江县属低纬度高原气候,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充沛,气温适宜。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土壤中的酶活性作为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和养分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于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土壤生态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意义。
1. 化肥施用化肥施用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土壤处理方式之一。
化肥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能够促进土壤酶活性的增加,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产量。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也会导致土壤酶活性的抑制,同时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呼吸速率,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2. 农药施用农药的广泛使用对土壤酶活性也产生了影响。
研究表明,有机磷类和碳酰胺类农药对土壤中的酶活性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导致土壤呼吸速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3. 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森林土壤的酶活性通常高于耕地土壤,这是因为森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而耕地土壤在长期耕作和施肥过程中,土壤酶活性会逐渐下降,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覆盖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有机质的积累。
固氮植物的种植和轮作也可以改善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中的养分来源,从而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5. 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是指对废弃或者退化的土地进行修复和再利用。
研究表明,土地复垦过程中的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合理选择土壤改良措施和植被恢复方式对于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壤酶活性在土壤生态学和环境保护中的意义1. 土壤酶活性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土壤酶活性反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和有机物分解能力,是评价土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地被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地被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它们在土壤营养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这取决于它们的生态适应性和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地区植物对土壤的影响。
植物是土壤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其转化为养分和有机物质,同时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因此,不同植物物种的生长和死亡都会对土壤养分含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枫树、松树、柏树、桦树和橡树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森林植物,它们的生长和死亡会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产生显著的影响(Hu et al., 2017)。
研究发现,它们的不同生长和分解阶段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工具,它们通过参与土壤有机物质和养分的分解和转化来维持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同的植物物种可以对土壤酶活性产生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可以与许多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Wu et al., 2019)。
例如,红三叶草和绿三叶草是常见的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植物,它们能够通过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来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加速土壤有机质质的分解和转化。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植物物种种类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例如,亚热带地区的土壤通常酸性较大、有机质含量较高,而温带地区的土壤则更偏碱性、有机质含量较低(Ma et al., 2019)。
因此,当不同植物物种在这些地区生长时,它们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
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植物物种包括竹子、香樟树、豆蔻、草莓等,它们的生长和分解会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Hu et al., 2017)。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酶活性是评估土壤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会有不同的影响。
下面就一些常见的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耕作是一种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
研究表明,耕作会破坏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导致土壤中酶类活性的下降,尤其是磷酸酶和脲酶等线虫酶。
因此,适当减少耕作频率和深度,改善耕作方式,有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
林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研究表明,林地中的腐殖酶、过氧化物酶和脲酶等土壤酶活性较高。
因此,合理地利用红外辐射作为干扰因素,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研究表明,有机肥料对土壤中脲酶、过氧化物酶、腐殖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有机农业能够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常规农业生产方式下,化肥的使用量较多。
研究表明,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对土壤酶活性造成不利影响。
因为化肥的使用会引起土壤中的钾、钙、镁等元素的缺乏而影响酶类的生物合成和活性的表现,从而导致土壤酶活性的下降。
因此,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采用科学的施肥方式,有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
三、土地改良的影响综上所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地改良措施会对土壤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合理地选择土地利用方式,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改良,能够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_王晓凌
安徽农学通报 , Anhui Agri1Sci1Bull12007, 13 ( 12) : 28 - 30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晓凌 陈明灿 张 雷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
摘 要 :采用大田试验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 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 。与常规耕作相比 ,免耕 、沟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 ,以及土壤 过氧化氢酶 、蔗糖酶 、脲酶 、蛋白酶活性 ;而套作显著降低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 ,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 、蔗 糖酶 、脲酶 、蛋白酶活性 。土壤有机物质输入量少 ,土壤耕作是套作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低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S3441 16; S1541 3; S154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7731 (2007) 12 - 28 - 03
速率除 MBC表示 。 11212 土壤酶活性 分别于 2003年 9月和 2004年 9月 取 0 - 20cm土层土壤样品来测定土壤尿酶活性和土壤蛋 白酶活性 。脲酶活性用靛酚比色法测定 ,以 NH3 - N mg/ g (37℃, 24h) 表示 ; 蛋白酶活性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 , 以 NH2 - N mg / g(37℃, 24h)表示 。土壤全氮含量用 LecoCR - 12 Analyzer测定 。图表中的数据均为平均值 ,试验数据 采用 SAS(61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的影响 有 机质主要来源于动物 、植物 、微生物的残体和有机肥料 ,是 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图 1 可知 ,免 耕与沟播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套作和常规耕作土 壤中有机碳含量 ;套作与常规耕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 一般来说耕作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 ,一方面由于耕作 会使土壤有机碳暴露于空气而失去保护作用 [2, 3 ] ,另一方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方 式 . 深 层 土 壤 影 响 较小 。苹 果 林 地 土 壤 0 2 对 ~ 0厘 米 p 相 H 对 下 层 高 。不 同剖 面 0 2 ~ O厘 米 土 壤 p 值 表 现为 农 田 高 于 H
灌 溉 。 实地 调 查 , 据 由于 庄稼 种 和 收 的需 要 。 地 被 年 复 一 年 耕
定 是 采 用 德 国 生 产 的 Hi T C I 器进 行 。 g O I仪 h
三 、 据 分 析 、 理 和解 释 数 处
下 土壤 理 化 性 质和 质 量 有 明 显 差异 。
【 键 词】 土 地利 用方 式 关
随 着 土 壤 的连 续耕 作 , 同 的 土 地 利 用方 式 对 土壤 的理 不 化 性 质 和 环境 状 况 影 响 比较 大 , 而 影 响 土 壤 许 多 生 态 过 进
博士硕士论坛
ohs u s i na s ih o hl tn u
不 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 的影响
刘 静
( 宝鸡 文 理 学 院 )
【 摘
要] 对 关 中 西部 农 田 和苹 果 林 地 两 种 不 同土 地 利 用 方 式 的 土壤 ( ̄ 2 厘 米) 了分 析 , o1 0 作 结果 表 明不 同土 地 利 用 方 式 土壤 理 化 性 质 关 中西 部
为 8 — . , 整 个 剖 面 来 看 , 地 0-0厘 米 的 土壤 p 值 . 86 从 3 7 林 - 4 H 大 于 4 厘 米 以 下深 度 土 壤 的 p 值 。 0 H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 目(1400 ; 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 目( 14 3 ) 1519 )黑龙 15G 1
第 一通讯作者 第二通讯作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学报
21 0 0正
的测定 、 壤 速 效 钾 的测 定 、 壤 p 的测 定 , 土 土 H 用 烘 干法 测定 含 水量 .
开 垦时 间的增 加 , 土壤 的理化 性质 发 生渐 变. 物理 性 质 方 面 , 隙度 和 卧 间持 水量 逐 孔
年 减 少 ; 学性 质 方 面 , 化 有机 质和 其他 养分 随 开 垦 时间 的增 加 而逐 年 降低 , 退耕 还 草 后 土 壤性 质有 所恢 复 , 生态的 土壤肥 力 最强. 明退耕 还草 有利 于 改善 当地的 土壤 原 说
收槁 日期 :O O一 8—1 2l 0 ' 2
土壤 微 生 物 中 细 菌 的 菌 群 数 量 单 位 为 个/ g干土 ) 数量 采 用平 板 涂 布 法 i 定 , 反 复 ( , 贝 0 经
挑 菌划 线进 行分 离纯化 .
用 重铬 酸钾 外 加热 法 测 定 土 壤有 机 质 、 扩 用 散皿滴 定法 测定 土 壤碱 解 氮 , 进 行 土 壤 速 效磷 并
活性 , 在 l 而 0~2 m 则 能 降 低 土 壤 微 生 物 活 0c
性 . 该试 验 中 , 耕 还 草 和 小 叶章 原 生 态 的土 退
133 . 3 。1E 土壤 类 型 分别 为 连 年 耕 作 大 豆 田的 土 壤( D 、 D ) 连年 耕作 水稻 田的土壤 ( D)未 开 垦 过 S 、 的原生 态土 壤 ( Y ) 耕 作 过 又被 退 耕 还 草 的 土 X Z、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工矿业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微生物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两个方面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一、微生物特性的影响1.农业利用方式:农业活动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农业化肥的施用会改变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农药的使用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降低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
长期耕作会导致土壤中有机质的流失,降低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特性。
2.林业利用方式:林业活动会改变土壤中的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从而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不同类型的树种会释放不同类型和量的根际物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林地的保护和恢复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健壮性。
3.畜牧业利用方式:畜牧业活动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但过度放牧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影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合理的畜牧业利用方式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土壤的健康。
4.工矿业利用方式:工矿业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会导致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
工矿废弃物的排放会造成土壤污染,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合理的工矿业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促进土壤的恢复和重建。
1.农业利用方式:农业活动会改变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影响土壤中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农田的耕作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会改变土壤pH值和离子交换能力,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和吸附作用。
2.林业利用方式:林地的植被可以保护土壤不受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的质地和结构。
林地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的肥力和肥力。
林地的保护和恢复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健康。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土壤作为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分循环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一直是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是土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而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养分循环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但长期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减少、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养分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化和环境污染。
与此相反,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土壤的生态循环利用,通过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除了农业,城市化对土地的利用也会对土壤养分循环产生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居住用地,导致原有的土壤被压实、覆盖和破坏。
这些人为活动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减少土壤的通气性和渗透性,影响土壤中养分物质的循环利用能力。
因此,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好土壤中的养分循环系统。
林业是另一个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林业经营方式也会对土壤养分循环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的砍伐和放牧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和疏松度,影响土壤中的养分贮存和供应能力。
而现代林业管理倡导生态经营和循环利用,通过人工林、植被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来改善土壤质量和维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更好地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土地资源管理者的意识和措施。
应该根据地域特点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不同地被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地被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摘要】不同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研究,发现不同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因素也对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一定影响。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研究不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对于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因地而异,因此未来研究方向需要更加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以期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
本文对于不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植物种类、环境因素、生态学意义、地方差异、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释放根系分泌物,影响土壤环境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植物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
研究发现,不同植物种类能够改变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影响土壤中氨化酶、过氧化氢酶等酶类活性。
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分含量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土壤酶活性则反映了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分解速率。
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于揭示土壤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推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植物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并探讨植物对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通过综合研究,可以为未来的土壤生态系统管理和植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植物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揭示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大庆土地利用改变及其生态效应
大庆土地利用改变及其生态效应大庆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
自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至今,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市的土地利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大庆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一、大庆土地利用的变化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庆油田勘探成功以来,这里的经济发展迅猛,人口迅速增加。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土地被开垦用于建设工厂、住宅、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
此外,为了提高石油产量,大量的新井被钻探,大量的地下水被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化加剧。
在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开发利用之后,大庆市的土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
据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局统计,从1959年至2010年,大庆市的土地总面积从19.8万公顷缩减至10.9万公顷,削减面积为8.9万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从9.45万公顷缩减至4.45万公顷,削减面积为5万公顷。
二、大庆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大庆市的土地利用变化除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之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以下是大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1. 生态系统破坏由于大量的土地开发,原本生态完整的区域遭到破坏,种植覆盖度降低,导致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损失。
生态系统破坏还直接导致了植物物种丧失和野生动物的减少。
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在这里也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2. 土地沙漠化由于过度开发,大量的土地被破坏,导致干旱区域的土地沙漠化加剧。
作物种植困难,粮食产量减少,地下水资源消耗增加,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
3. 资源浪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土地开发的浪费,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同时,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也导致当地人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4. 地质变化人类活动对地球上的各种地质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也使得当地地质形态发生了变化。
大量的地下水被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下水资源变得不稳定,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酶活性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生化特征,反映着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生理活性。
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影响土壤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分析几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
研究表明,有机肥料可以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提高,而无机肥料则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有机肥料中的生物质可以为细菌等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和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其在土壤中的繁殖和代谢,增加土壤酶活性。
另外,有机肥料中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产生的酶类物质,能够与土壤中的酶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反的,无机肥料催化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以导致土壤中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产生抑制或消耗的作用。
如磷酸盐肥料过多的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从而导致土壤酶的自然降解和活性下降。
故施肥方式的调整应该注重选择有机肥料为主,适量施用无机肥料。
耕作方式也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传统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降低,而不耕种方法则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有利,有助于提高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不耕种方法中,不断盖草、秸秆等废弃物等覆盖物可以提供足够的生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从而提高酶活性。
污染因素如重金属、化学物质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重金属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存和代谢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酶活性受到的损害较多。
化学物质通过改变土壤酸碱度等因素,也会对土壤酶活性产生抑制或消耗的作用。
故对于不同污染状况的土壤,需要结合具体的污染因素制定因地制宜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土壤酶活性可以受到不同的处理方式的影响。
合理的施肥方式、耕作方式和处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有力地保障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庆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庆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与微生物
数量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庆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与微
生物数量的影响
彭木;訾晓雪;尚娲;王秋玉
【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43)010
【摘要】以大庆地区农田、林地和盐碱草地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各个土样的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土壤酶活性测定表明,植被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的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农田土细菌数量普遍高于林地土,农田土和林地土的真菌数量高于碱斑土壤类型,而放线菌在碱斑土中数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与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典范对应分析同时综合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不仅能够分析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同时也区分出各个酶活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性.
【总页数】6页(79-84)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作者】彭木;訾晓雪;尚娲;王秋玉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4.3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梁毅;杨慧;曹建华;卜巧珍;李亮;方培结;王开然【摘要】本文选择桂林大镜新寨林地、旱地、果园和灌丛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20~40、40~60 cm 3个深度的土壤样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3种酶的活性,研究土层深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同一土层深度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depth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and the effect of soil enzyme activit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are under research by choosing the 0~20 cm,20~40 cm and 40~60 cm soil layer of different land use which are woodland,dry land,orchards and shrubs,in Xinzhai,Dajing of Guili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enzyme-activity of urease,invertase and peroxidase are tested by using colorimetr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zyme activity of soil urease and invertase reduced gradually with increased soil depth in same land use patterns. The peroxidase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soil depth. While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the soil urease,invertase and peroxidase activit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ize.【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1)001【总页数】5页(P125-129)【关键词】利用方式;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物酶【作者】梁毅;杨慧;曹建华;卜巧珍;李亮;方培结;王开然【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4.2土壤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蛋白质性质的高分子活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分泌、植物根系分泌和植物残体以及土壤动物区系分解[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随着人们对土壤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认识地不断深入,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措施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是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评价植物生长状况、土壤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及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
因此,系统地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可以预测土地生产力的退化,有助于较早地采取恢复措施,从而对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植物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以山西孝义铝矿废弃地和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状态和人为干扰两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将这两种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进行对比,以期为我们保护原生态植被、实现目标区的森林再造或土壤复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以山西孝义铝矿废弃地复垦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垦过程中不同复垦措施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论归纳如下:(1)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N,P,K 的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0.05),其中以有机+无机肥为最佳施肥模式。
与对照相比,在前茬种植大豆、箭舌豌豆、毛苕子,前茬玉米秸秆还田和前茬玉米整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分别提高了7.6、16.1、8.8、7.9、46.9 g kg-1,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了37.65、7.99、9.98、17.39、67.25 mg kgq,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了44.85、44.63、23.73、38.70、235.23 mg kg-1,土壤微生物总量分别提高了5.70、8.03、31.27、15.65、5.22 nmol g-1。
(2)3种前茬作物(大豆、箭舌豌豆、毛苕子)中,大豆可有效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毛苕子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前茬玉米整秸秆覆盖较前茬玉米秸秆还田更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P<0.05),而前茬玉米秸秆还田较前茬玉米整秸秆覆盖更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P<0.05),在施加有机肥、有机+无机肥、无机肥和不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分别提高了8.39、12.06、5.18、1.63 nmol g-1。
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分析及生态危害评价
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分析及生态危害评价赵淑苹;陈立新【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11(25)5【摘要】运用对照分析方法,以大庆市"七五"土壤重金属含量、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对照,对比分析大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工业用地,未利用地,草地,旱田和水田)土壤10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V、Mn)含量变化规律,并进行了生态危害评价。
结果显示:As、Zn、Hg、Pb 含量最高的是工业用地,Cd、Cr、Cu、Ni、Mn、V含量最高的是旱田,其次草地,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对比"七五"大庆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现,除V外,其余含量都有所增加,以Hg、As、Cd增加幅度较大,尤其是Hg污染要密切关注;土壤重金属间存在复合污染,pH与重金属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重金属与有机质、CEC相关性显著;从单项潜在危害指数(Ei)分析,工业用地Hg含量达到严重生态危害程度,土壤Cd的Ei值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都较大,以旱田最为严重。
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排序为:R工业用地>R旱田>R 水田>R草地>R未利用地,工业用地属极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其他利用地属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
【总页数】5页(P195-199)【关键词】大庆地区;土壤重金属;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危害评价【作者】赵淑苹;陈立新【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X825【相关文献】1.长春市郊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Pb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J], 苏伟;陈明辉;沈贵生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特性及重金属评价 [J], 李春艳;田永圻;华德尊;张宇光3.复垦煤矸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J], 贺泽好;于亚军4.滇南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污染评价 [J], 王永平;周子柯;滕昊蔚;孙文贤;牛晓音;邹恩特5.揭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J], 王娟恒;胡国成;温汉辉;蔡立梅;徐耀辉;罗杰;梅敬娴;徐述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
响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人类人为地改变土地面貌和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的
行为,是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对土地
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
式对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于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合理
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选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通过分析土壤理化
性质指标,如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全磷等指标,以了解不同土地
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养分含量及酸碱度,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
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和群体结构,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1、采样和土壤样品处理:选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土壤养分含量的分析。
2、高通量测序: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高通量测序等,获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DNA序列信息。
3、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如聚类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等,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的差异及多样性。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措施,为实现土地精细管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014·02摘要:本文通过对玉米、林地和苜蓿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微生物量碳、量氮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地菌,细菌、真菌及土壤微生物的总量表现为:玉米地>苜蓿地>林地;对微生物量碳和量氮的影响表现为:玉米地>苜蓿地>林地和苜蓿地>林地>玉米地。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数量;量碳;量氮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物质循环的调节者,也是有机物质库和速效养分的一部分。
土壤微生物可以形成根际微生物、菌根等,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对土壤肥力、土壤生物量的贡献及对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目前,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大多采用基于培养技术的群落研究方法,尚不能提供原位微生物群落的相关信息,而且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关注较少[3]。
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占总数的70%~90%,在有机质分解、腐殖质合成和氧化无机质方面起到主要作用[4]。
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氮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 值呈负相关,速磷与土壤细菌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5]。
一般认为土壤真菌数量增多是土壤质量下降的表征,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多少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6]。
放线菌极易受土壤中其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对环境适应性强。
相关研究认为,在有机物被分解利用的后期,残留物主要为难分解的木质素和腐殖质时,放线菌能缓慢而稳定的发展[7]。
本研究选择玉米地、林地、苜蓿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采用平板计数法和氯仿熏蒸培养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量碳、量氮的影响,初步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土壤样品采集2013年5月,在一三〇团选取玉米地、苜蓿地和林地3种不同种植模式样地,取0~20cm 土样,每个土样重复6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 c o l l e c t e d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f o r e s t a n d s a l i n e me a d o w s o i l i n Da q i n g t o d e t e r mi n a t e i t s p h y s i c o c h e m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e n —
第4 3卷 第 l 0期
2 0 1 5年 1 0月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Vo 1 . 43 No. 1 0 0( - t .201 5
J OURNAL OF NORT HEA S T F OR ES T RY UNI  ̄E RS I T Y
不 同土地 利 用 方式 对 大 庆 地 区土壤 理化 性 质 、 酶 活 性 与 微 生 物 数 量 的 影 响 )
彭木 訾 晓 雪 尚娲 王秋 玉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 , 1 5 0 0 4 0 )
摘 要 以 大 庆 地 区农 田 、 林 地 和 盐碱 草 地 的 土 壤 样 品 为研 究 对 象 , 测 定 不 同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下 土壤 的 理 化 性 质、 酶 活 性 以及 微 生物 数 量 的 差 异 。 结 果表 明 : 不 同 土 地 利 用 下 各 个 土 样 的 理 化 性 质 之 间存 在 显 著性 差异 ; 不 同类 型 土壤 酶 活 性 测 定 表 明 。 植 被 覆 盖 可 以提 高 土 壤 磷 酸 酶 、 蔗 糖 酶 和 荧 光 素 二 乙酸 酯 酶 的 活 性 , 降 低 多 酚 氧 化 酶 活 性 农 田 土 细 菌 数 量 普 遍 高 于林 地 土 , 农 田土 和 林 地 土 的 真 菌数 量 高 于碱 斑 土 壤 类 型 , 而 放 线 菌在 碱 斑 土 中数 量 最 高。相关性分析表 明, 土壤 酶活与主要土壤肥 力因子相 关性显 著 , 可 以作 为评价 土壤肥 力的指标。典 范对应 分 析 同时综合 了土壤理化性 质和 酶活 , 不仅 能够 分析各指标 的 空间分布格局 差异 , 同时也 区分 出各个酶 活性 对土壤 性 质的影响 可见 . 不 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 了土壤理化性质 、 土壤酶 活性 以及微 生物数 量的差异性。 关键词 土地利 用方式 ; 土壤理化性质 ; 土壤 酶活性 ; 土壤微 生物
分 类 号 S 1 5 4 . 3 6 E f e c t o f Di i f e r e n t L a n d U s e o n S o i l P h y s i c o c h e m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 E n z y me Ac i t v i t y a n d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 Q u a n i t Mu , Z i X i a o x u e , S h a n g Wa , Wa n g Q i u y u (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r b i n 1 5 0 0 4 0 , P . R. C h i n a ) / /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1 5 , 4 3 ( 1 0 ) : 7 9 — 8 4 .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D h v s i c 0 c h e mi c a l p r o p e t r i e s b e t we e n d i f f e r e n t s o i l s a mp l e s . T h e l a n d c o v e r c o u l d i n c r e a s e p h o s p h a t a s e,s u c r a s e a n d l f u o r e s c e i n d i a c e t a t e e s t e r a s e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 d e c r e a s e p o l y p h e n o l o x i d a s e a c t i v i t y . T h e n u mb e r o f s o i l b a c t e r i a w a s t h e h i g h e s t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a mp l e。 a n d t h e n u mb e r o f f u n g u s wa s t h e l o we s t i n s a l i n e me a d o w s o i l s , wh i c h 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c t i — n o my c e t e s n u mb e r .B y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t h e e n z y me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i n d e x o f s o i l q u a l i t y ,h a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r e l a t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