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
谈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谈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改善和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往往偏重于规章制度和行政手续,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体验。
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强调重视个体的尊严和权利,重视教育参与者的感受和体验。
在实践中,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改革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加强人性化管理等方式,努力促进管理的人本化,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发展和个性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学校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活动策划,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营造具有温馨、和谐、包容氛围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
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创新。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对他们的工作热情、教学方法和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和关爱教师,鼓励他们发挥专业特长,激发工作热情,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立教学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和个人教学水平。
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自身发展和提升。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管理者需要注重发展个人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管理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观念、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
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除了管理者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管理实践外,教师和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管理工作。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 )。
”_____A : 辞职B : 引咎辞职C : 撤职D : 处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故选 B。
2、单选题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规定和要求的是_____A : 学习教育的新理念,主动改变育人模式B :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髙课堂教学质量C : 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参D :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故选 C。
3、单选题对待儿童,成人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尊重了_____A :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 : 学生是独特的人C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D : 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很多方面还不成熟,要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
故选 A。
4、单选题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采取措施保障儿童获得保健服务的权利,确认儿童有权享受_____A : 成人同等水平的健康B : 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C : 可达到的最低标准的健康D : 社会平均水平的健康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
5、单选题王同学认为学校侵犯了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应该( )维护自己的权利。
教育方针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教育方针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石,而教育方针则是指导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和理念。
在当代社会,教育方针的核心理念乃是“以人为本”。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核心理念的含义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首先意味着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教育不应视学生为标准化的生产线产品,而是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和需求来量身定制教育方案。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其次,以人为本意味着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智慧、创造力、社交能力等全面素养。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科和课程,引导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以人为本还意味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其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幸福感则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和目标。
教育应创造积极、和谐和包容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理解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育管理与政策制定方面,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校、课程和教学的质量,倡导依法治教,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原则。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建设素质高、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以及制定合理的教育管理与政策,都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重要途径。
对如何实施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原则的思考
对如何实施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原则的思考德育教研室根据学校的布置,德育教研室组织所有教师认真地进行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本着与学校和教研室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大家围绕如何实施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通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先将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现代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把德育放在优先地位。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田建国同志认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包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权益,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我们认为他比较好的总结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然要求把德育放在优先的位置。
人的全面发展,其中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这些方面的塑造,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我国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对高层次的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一个人仅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等更是人才所必须的。
德育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心理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任务,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面的帮助,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这方面的修养上不去,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最终也必然限制他的健康发展。
因此,大家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德育放在优先位置不可动摇。
二、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原则,学校必须真正重视德育课的教学工作。
要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原则,学校必须真正重视德育课教学。
应当说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德育课教学工作,也都采取了相关的有力措施,以图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但也还有许多工作需进一步解决。
有的教师提出,学校在安排教学上忽视了德育教学的特殊性,为节约教学成本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一般是三个以上的班同堂上课,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要求,教学缺乏针对,学生觉得教师所讲的内容解决不了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认真听课,到头来讲教师很费劲,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以人为本”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类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教育领域,也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和谐德育。
首先,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正面特质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沟通是尊重的一种表现,学校应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频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在学校实现和谐德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的目标要以“全面发展”为导向,不仅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应该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同等重视。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不仅是在获得知识,还有学习与人相处、感受与人交往的情感体验。
学生情感体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温馨的环境,有爱的氛围,让学生享受愉悦、安全的心境。
学校要尽可能多组织各种有意义和有益体验活动,如音乐、文艺、体育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对生活的喜爱和对学习的热爱。
接着,学校教育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
在学校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与陌生人打招呼,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意见等等,都是学生在学习场所中需要学会的事情。
学校要在校规校纪、班规班纪方面做好相关规定,并且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通过免费教育以及教育发展计划,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通过正确引导和正面激励等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
最后,学校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发展的辅导和培养,例如:思想教育、运动教育等。
学校应该在毕业时给予学生恰当的回馈,如提供就业资源、艺术交流平台等,让学生为自己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学校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师资力量,并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真正为学生奉献更多。
总之,“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性化的理念,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和谐德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高尚行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而“以人为本”则是一种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本身,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有效地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时,学生会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发展自己。
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做好准备。
坚持“以人为本”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团队合作。
和谐德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则要求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他们与他人共处的能力。
通过团队活动和合作项目的推行,学生们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发展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推动学校发展。
当学校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坚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和能力时,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质量必然会得到提高。
学校积极推行和谐德育,建设和谐校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实现和谐德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至关重要的。
以人为本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
以人为本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一、了解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特长、优点和缺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引导他们发挥个性优势,激发学习的动力。
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和自主权,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和情感交流,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关怀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促进良好的情感发展。
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互助精神。
二、突出学生体验,注重情感教育以人为本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体验,注重情感教育。
通过生活实践、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让他们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忍让、学会坚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故事、情感分享、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感受他人的快乐和痛苦,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体验能力,陶冶其情感世界,提升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近社会,了解社会风貌,感悟社会真谛,切身体验社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人是社会的根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实现和谐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
在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理念,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和谐德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将从“以人为本”和和谐德育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对人文关怀的思考。
我们要明确“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工作都要以人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个体差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意味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科知识为主导,而现代教育则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
只有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和谐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和谐德育是指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价值观,使学生在道德、心理、意志和行为等方面达到和谐发展的境界。
和谐德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品行,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心理和意志,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和谐德育,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的我们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特长、性格都不同。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一刀切地要求学生都要按照同样的模式去学习。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只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有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社会实践等方面。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愿,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指引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实现和谐德育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榜样的力量。
好的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从关爱学生出发。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
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成长,对他们的困惑和烦恼进行耐心倾听和解答。
只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才能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实现和谐德育需要建立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
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学校的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不断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要打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模范示范,引导学生感知社会的美好,激励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
学校要注重文明礼貌教育,加强道德修养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困难。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只有在个性化的教育中,学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要实现和谐德育,需要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形成共同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在教育管理方面要注重民主和科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我们要用心关爱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注重个性化教育,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品质的学生成长,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0字】。
以人为本的初中德育教育管理策略
以人为本的初中德育教育管理策略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如何制定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策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是当前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相关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德育教育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初中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尊重和关爱管理对象,重视个体的发展和利益。
在初中德育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当贯穿始终,细致关怀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设立德育教育管理机构学校应当设立德育教育管理机构,明确教育管理职能,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为德育教育管理提供坚强保障。
具体而言,可以成立德育教育处,设置专职德育教育副校长,成立学生处等,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和权限,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策略需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德育教育相关培训、学习,培养教师的德育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
(三)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举办德育主题班会、德育主题演讲、德育主题读书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温暖和力量。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策略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1. 引言1.1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和目标。
以人为本,意味着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感、理性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尊重。
实现和谐德育,则是指学校教育要注重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氛围。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和谐德育,使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关爱性、个性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教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 正文2.1 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观,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需求放在首位,关注教育的主体——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这一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的特长、兴趣和需求。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教育教学工作,注重个性化教育,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关爱和尊重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和关爱,需要在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平等和民主的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要贯彻民主办学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实现和谐德育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尊重个体差异,关爱与尊重学生,倡导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教育目标。
【理念的内涵】。
2.2 实践的路径实践是实现“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的关键路径之一。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以人为本”是指将人的发展和幸福放在首位,以人的需求和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人的个性的理念和价值观。
在实现和谐德育方面,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意味着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能力。
教育的目标不是简单地符合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的培养和教育。
在德育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指导。
以人为本也意味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应该在德育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参与和主导作用。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意愿,倾听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观点。
通过让学生参与决策和制定规则,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以人为本还意味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基础,而德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和指导。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沟通能力,提供有效的情感管理和冲突解决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人为本还意味着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除了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外,还受到家庭、社会和校外环境的影响。
教育者应该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倡导尊重、宽容和团结的价值观。
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建立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家校联系和社区支持。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实现和谐德育的重要前提。
通过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以及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实现和谐德育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
德育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素质和劳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成为拥有高尚品质的人才,这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关注学生个性和特点的教育策略。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校德育的本质就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在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
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那么德育工作就会变得僵化、照本宣科。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应该因材施教。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使其真正把各种因素融入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之中。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很容易让学生变得过于功利,而忽略人类文明的关键价值。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更有爱心、责任感和公义,从而更加关注他人的利益。
这种精神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类文明,以更高尚的情操对待生命和历史。
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引入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夯实人类文明的根基。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现代社会具有开放、多元、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方式也应当充分考虑他们的属于自我。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更加认识到自我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点。
在德育工作中,把学生视作主人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负责的态度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学校教育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学校教育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学校教育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
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不仅是在教育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且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
然而,一些学校对教育“以人为本”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误区一:一味迎合学生,赏识放弃原则。
教育“以人为本”被简单地理解为一味迎合学生,对学生不能说“不”,不能批评,生怕扼杀了“牛顿”,压制了“爱迪生”,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赏识”泛滥成灾。
如某校一节政治公开课,教师问:“在红绿灯路口,夜间没有警察值勤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做的?”很多学生回答如何将遵守交通规则变成自觉行为。
有一名学生说:“只要保证安全,可以不按红绿灯指示来行走。
”“好样的,敢说真话!”教师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
这样放弃原则的赏识不但模糊了学生的认知,而且会养成不良的习惯。
一些学校规定老师不准批评和变相批评孩子、不准向家长说孩子的坏话。
由于害怕被扣上批评学生的帽子,不少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得不“视而不见”,在教育管理上“不敢作为”,给学生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误区二:尊重学生“自由”,无视课堂纪律。
教育“以人为本”被误解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可以淡化学校的纪律与管理。
如有的小学提出课堂上学生可以睡觉、插嘴、喝水、出去上厕所、随意选择同桌,在课堂上有权拒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这些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自由和权益的尊重。
实际上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最终会损害所有学生的权益。
“以人为本”不应该超越于规则、纪律、制度之上,尊重学生的权益、个性与自由并不代表对课堂纪律的漠视。
误区三:迁就学生要求,漠视教师权益。
教育“以人为本”被曲解为要无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
迁就和顺从学生,即使因此导致教师的合法权益、发展愿望得不到尊重和维护也在所不惜。
如有的学校在“尊重”的名义下,对学生不合情、理、法的要求一味迁就,出现了学生想怎么样,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就为他们提供相应条件的现象,实际上变成了“唯生独尊”。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德育“以人为本”,是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尤其在德育教育方面更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文明、守法、乐观、勤奋的良好品质,这些品质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实现和谐德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其贯穿于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第一点,坚持教育智慧。
文化智慧是教育中的一项核心。
德育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重视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其他哲学思想的教育智慧,保持教育智慧文化的特点,并适当进行全面性和国际性的教育。
第二点,坚持教育多元性。
教育常见的方式有讲授、演示、互动等,其形式应种类丰富。
教师要了解学生需求和个性,因材施教,同时注重课堂互动和课堂教学合作,使教学变得更为活跃和有趣。
第三点,强调教育班级“神韵”。
班级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往的主体。
班级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班级管理应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引导、维护和重视,提高班级文化质量,营造和谐班级氛围,推动班级发展。
第四点,坚持教育个性化。
学生是学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潜能。
促进学生个性和素质的发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点,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态度、观念和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环境。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常规的引导,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得以充分发展,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理念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加强德育教育,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并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实践的正确方向。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实现和谐德育,最终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育人以德
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以人为本,育人以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倡导将人的发展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强调以德育人,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才能、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人翁。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理念在教育中的意义和实践。
人,是任何事物的主体,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存在。
以人为本,是指把人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特点。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其身心健康的需求,激发其潜能,使其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
育人以德,是指以德为根本,以道德修养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一直被认为是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文艺修养之上的最高修养,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在教育实践中,育人以德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教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具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规范,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才。
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理念在教育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这一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理念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这一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理念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正的待遇和个性化的教育。
在实际教育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理念?教师要注重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尊重。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以人为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它强调尊重个体的价值,关注个体的需求,注重个体的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浅谈“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学校管理中,可以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校教育中,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管理者也要理解教职工的个性差异,注重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参与和沟通。
在学校管理中,要倡导民主管理,尊重师生、家长等各方的主体地位,鼓励各方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师生、家长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增进各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
学校管理者也要搭建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教职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激励和激情。
在学校管理中,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对于教职工而言,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制等形式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学校管理者也要注重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工作环境,激发教职工的潜能,提高教职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热情。
“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则必须注重人的尊重和关爱。
谈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谈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人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学校教育管理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管理是保证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进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教职工和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注重对每个人的尊重和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朝着更加人性化、平等化的方向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促进了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成长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师,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动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发展平台,激发其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素质。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应该支持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和学习,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职业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待遇和发展前景,建立教师与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良好互动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促进了家校合作和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教育管理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和学校氛围的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学校尊重和支持家长的教育权利,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形成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共建学校教育共同体。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应该关注学校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满足,建立人性化的学校教育文化,培育积极向上、阳光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谐包容、民主平等的学校管理风气,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形成良好的学校发展合力。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推动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论他们的阶层、性别、种族、宗教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作者:王殿伟单位: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中心学校以人为本——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中心学校王殿伟据报道,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强调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一度被树为少年英雄赖宁的照片,最近纷纷从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园的墙上被摘下。
我们必须意识到,赖宁事迹体现“见义勇为”这种公民美德是毋庸臵疑的。
可是长期以来,赖宁的形象被误读,将赖宁的举动仅仅停留在扑火的表层上,如此便走向极端:不切实际地鼓励孩子去“扑火”。
如此误读妨碍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观念。
而自我保护观念是最根本的权利观念,自我保护观念消失,权利观念也被架空。
北京市中小学校摘下赖宁照片,我们认为,体现了公民美德和权利观念的平衡。
一个人公民美德的形成,完全在于从小时接受教育开始。
所以自19世纪以来,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建立、资助和不断地指导,形成一个大众的公共教育体系,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对国家忠诚的公民。
中国也是一样。
像赖宁事迹的教育,可以说就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而我们知道权利也是非常重要的。
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没有权利,就没有法律秩序。
所以必须让公民美德和权利之间互相平衡。
权利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就像血液在血管中运行一样,那么道德就如强化血管内壁的东西。
如果没有这个强化剂,权利的“血液”就不能正常循环,法律“躯体”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秩序就陷入崩溃。
宣扬赖宁事迹的意义原来是好的,后来渐渐走向极端,这其中原因主要在于有关部门过分强调集体精神。
往中小学生脑中过分灌输“赖宁形象”有一定危害性,中小学生不比成年人,没有健全的智力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学“赖宁”,什么时候不应该学。
这样就正如北京中小学校认识到的一样,会让中小学生失去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一个公民从中小学开始就没有权利观念和自我保护观念,那么以后也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良好公民。
我们认为,目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权利观念来平衡。
我们可以看到,在法律体系之中,当权利与道德发生冲突,权利必须优于道德。
北京市为了贯彻《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而摘下赖宁照片就是很好的说明,作为地方性法规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就可以克制某些过分的“道德教育”。
作为公民的学生如果拥有权利意识,积极主张权利,而通过提高权利意识,最终实现公民美德和权利观念的平衡。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但是至今我们所沿用的青少年品德教育的方法大部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其中还有某些极左思潮的影响。
为了适应变化,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将触角伸向青少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充分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注青少年的社会热点:青少年的社会地位是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当今的以科技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谁更多占有最新的科学技术、最新的信息,谁就可以占有生产和生活的优势,而这需要的旧的知识经验的成分则越来越少。
在许多领域中,中老年人开始失去优势,而逐渐形成了以青少年为主导的价值观取向。
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但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不像传统价值观那样稳定深厚得几十、几百年保持不变,它常是以风潮方式发展和传播的。
青少年社会风潮的形成和发展就像台风:从某地(或某事)中传来一个新奇热点,迅速在青少年中传播,逐渐形成了带有文化特色和物质外壳的“风眼”,众多的青少年纷纷热衷地去传播、效仿,形成一股股暴风雨般的群体价值观涌动。
不管当时、当地是什么“风向”,都会受到它的冲击,甚至使整个社会都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亦步亦趋。
研究发现,在各个风潮中,都毫无例外地利用了信息传播和市场经济、商业行为作为推波助澜的工具。
比如近十年来出现的通俗音乐热、文凭热、出国热、电脑热、郊游热、时装热、美容美发热等。
这些“热”都曾使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带着狂热,带着心理渴求,去追逐和体验,如痴如醉地去效仿和参与。
在这其中,青少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价值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群体观等的影响,产生对国家、人民、劳动、科学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产生不同的道德认识和行为。
应该说,这些社会风潮对社会青少年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但是,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又是无组织和无序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它有可能使广大的青少年形成新型的、积极向上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也可能使一部分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而形成消极、颓废的品德意识和行为。
这些情况,在计划经济年代是不多见的,因此,在新形式下面对各种社会风潮,我们的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常感到始料不及和束手无策,以至使这种无序状态任其自然地发生、发展,使广大的青少年在其中自发地去闯荡,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和教育,这对青少年品德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固有观念,从以往品德教育的封闭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走向青少年,走入每个人领域中,消除教育盲区,抓住热点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和传媒,灵活机动,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展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青少年的每个社会热点都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道德主旋律。
提高青少年民主生活和心理健康水平:品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作为意识形态,还是做为行为形态都是紧密相连的,做为意识形态,它们都是由两个方面获得的:一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下,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自发性的观察和模仿产生,再由社会舆论的肯定与否定强化固定下来的;二是由社会特定环境施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使社会要求内化成为个体的相应认识、情感、信念、动机、意识等,并成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而形成的。
作为行为形态,都是在某些意识形态驱使下的个体活动。
这些活动通过自己或他人根据社会行为准则做出判断和评价,反馈到意识形态,在原有的认识、情感、动机等的支配下逐渐形成自觉性、习惯性行为,从实际来说,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是坚持民主和遵纪守法的,也是心理健康的;自觉遵循民主与法制,也是心理健康和和品德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是培养优良品德的基本条件。
这三者应是新时期青少年素质标准的不可分割的内在条件。
以往的品德教育,大多数把目光仅仅停留在道德准则上,与其他领域截然分开。
当今社会首先是法制社会,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首先建立在坚持民主和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这其实是品德教育的基础工程,应养成青少年自觉的行为习惯。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主生活和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发扬民主、遵纪守法意识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从广泛意义上讲,帮助青少年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也就是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增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在青少年良好的互动关系中,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及其他技巧来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来实现的。
它主要通过提高认识、理顺情绪、消除不良症状、矫正不良行为、学习新的适应模式来达到心理成熟。
品德教育则是以社会道德准则为主要内容来提高人的认识和行为水平。
但这二者之间又有许多联系。
首先,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仍建立在一定的品德标准要求之上,而且有正常的认识、情感和人际关系。
其次,品德不良和心理不健康产生的外部因素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因此增进心理健康应是青少年品德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
近年来,严重存在的升学就业压力,会使青少年产生失望、失落、失衡、忧虑、焦躁等消极和对抗情绪,从而导致不良心理和行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贫富差距也会同样产生以上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在过去时期内,我们只关心人们的思想道德问题,而不关心心理问题,或者把某些心理问题也看成是思想道德问题,都是片面的。
目前不少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都设立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机构,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践证明,青少年品德教育必须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才能取得完整的效果。
应该说,形势的发展给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更多和更广阔的领域。
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就一定能创造出新时期青少年品德教育的新局面。
我们中国是有着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传统的。
历史上,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大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成才。
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尤其是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双子女户,未成年人更是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倍加呵护。
孩子,对于我们当代的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家庭的希望,家庭的未来。
许多家长不自禁地把自己实现不了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都比自己强、有出息,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培养孩子成才。
以达到或可光宗耀祖、贡献社会,或可有个晚年幸福生活,老有依靠的目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呢?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大家知道,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受了多么深重的灾难,任人宰割,任人欺凌。
184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有哪一个没有侵略过中国?大到英、法、美、俄,小到西班牙、葡萄牙,除加拿大以外,几乎所有的现代资本主义列强,都欺负过我们民族。
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一块肥肉,成为不屑一顾的落后国家的代名词,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受尽了欺凌。
从1840年以来,中国先进的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没有停止过探求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的争斗。
《海国图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革命战争,牺牲了无数革命烈士的生命。
如果以20年为一代的话,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就经历了五代人的前赴后继、英勇卓绝的不懈奋斗,才得以实现的。
建国后,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并不强壮,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是“一穷二白”,还很衰弱,还在“眼冒金星”、“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但是我们实行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经历了挫折,进行了改革开放,又经过近三代人的努力,在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
今天,21世纪,我们不仅要保卫我们经过近八代人异常艰苦卓绝的奋斗得来的大好局面,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新的三步走。
然而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还得50年左右的时间,又需要近三代人的努力。
所以,培养能够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下一代,就是我们今天党和国家,每一个家庭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当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
党和国家的事业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继承。
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开创。
现在的未成年人,几年十几年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将不可推卸地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因此,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我们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