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1-1事故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工伤事故管理暂行办法

工伤事故管理暂行办法

5. 3. 2.医院规定,为方便治疗暂时不能移动并要求人员护理的;5. 3. 3.护理期限,按照受伤者康复情况,护理条件丧失后,不予继续派人护理。

5. 4.人力资源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治,并跟进后期治疗工作及费用处理(包括借款申请,医疗发票、用药清单、诊断 证明、门诊病历、住院档案、出院证明、CT 报告单等一切医院开具的资料的收集保存等)(一般事故级别以上工 伤),如其他部门需要相关票据,人力资源部只提供相关复印件。

5. 5.人力资源部门及时向用人部门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及伤亡情况,咨询公司法务人员进行事故判断。

意外伤害应在接到工伤报告12小时内,或事故发生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业务员报备(泰康人寿);工伤事故应在30日 内向社保局申报办理工伤认定。

5. 6.工伤认定材料:5.6. 1.事故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3份),照片3张;5. 6. 2.医院:医疗发票、费用清单、诊断证明、住院证明、出院证明、病历复印件(未住院仅门诊治疗的的提供:医疗发票、诊断证明、治疗处方)。

5. 6. 3.公司:劳动合同复印件、证人证言2份、工伤事故情况说明、营业执照复印,工伤申请报告。

5. 6. 4.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伤害的,需提交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及其外出期间工作内容证明材料(例如:外出申请单.行程记录表)。

第6条工伤事故的责任追究对于因主观原因致使工伤的发生,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扣除保险赔偿后),主要责任部门和领导以及 与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形需要不同程度地对事故承担个人责任,具体规定如下:1.1. 如工伤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以下公司原因造成的,根据实际原因追究工伤事故发生部门主管的相应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行政处罚、绩效考核扣分、经济处罚、降职、辞退。

同时,根据对损失和影响程度的评 估,扣减200-2000元工资(参考连带责任人的工资标准)以及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处理管理制度

事故处理管理制度

事故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故处理行为,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及相关部门,事故包括人身伤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设备损坏事故等。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置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前进行预防控制措施,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应对。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通报制度,对事故发生后统一上报,并建立事故分析、统计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章事故报告管理第六条事故报告是指对发生的事故进行书面报告,包括事故基本情况、发生原因、损失情况、处理意见等。

第七条事故报告应当按照事故等级进行分类,对于重大事故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事故报告应当真实客观,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描述,不得有隐瞒虚报等行为。

第九条对于发生的事故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告,逾期未报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第三章事故调查管理第十条对于发生的事故,企业应当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现场。

第十一条调查组应当由相关领导、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对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第十二条调查组应当对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调查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报告,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第四章事故处置管理第十四条对于发生的事故,企业应当根据调查报告和事故等级,及时进行处置,减少损失。

第十五条对于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企业应当及时进行救治,并做好善后工作。

第十六条对于因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清理。

第十七条对于因事故造成的损失,企业应当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并依法进行赔偿。

第五章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责任人、应急措施、报告程序等。

事故管理制度范本

事故管理制度范本

一、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维护和增进职工的健康,保护国家和社会的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进行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

2. 本单位包括生产、加工、制造、服务等行业。

三、事故管理组织机构1. 本单位设有事故管理委员会,由单位负责人主持,安全生产负责人、生产主管、质量主管等相关负责人为委员,事故调查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为委员会成员。

2. 事故管理委员会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目标,并监督实施,落实责任。

3. 本单位设有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员,并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

四、职责和权利1. 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管理的最高负责人,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2. 安全生产负责人是本单位的专职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并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3. 生产、质量等主管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合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4. 事故调查人员必须客观、公正、认真地进行事故调查,提出事故原因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随时保持警惕,掌握应急救援的技能和知识,使生产安全得以保障。

五、事故预防措施1. 做好生产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2. 做好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加强巡视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 做好安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强设备的巡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做好职工的健康检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加强保护措施。

5. 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保障生产安全。

1.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停止生产活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2.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事故原因的调查。

3. 报告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报告,接受检查和处理。

七、质量安全控制1. 做好原材料的进货检验,严格把关质量标准。

事故管理制度规范

事故管理制度规范

事故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故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所有企业员工,在工作期间及工作地点发生的一切事故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条事故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优先、安全第一、综合治理、责任追究”,坚持“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保障理念。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事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事故管理水平。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上报和处理制度,明确事故的分类和等级,及时准确的汇报、处理和追究责任,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及时响应。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分析和教训总结机制,及时分析事故的原因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七条企业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展事故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事故预防第八条企业应当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编制完善的事故预防方案和措施,建立健全的事故监测和预警机制。

第九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员工熟悉和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流程。

第十条企业应当强化安全设施和器材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和器材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因设施和器材故障造成的事故。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重点岗位和重大风险点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控制隐患,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及时校订,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素质,降低事故损失。

第三章事故应急处置第十三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和处置,尽力减少事故损失。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二次灾害的发生。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报告事故的情况,并及时通知员工和社会公众,做好舆情应对工作,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事故管理制度规定

事故管理制度规定

事故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和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全部事故管理工作。

第三条事故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第五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能够有效、迅速地处置各类事故。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管理工作台账,记录重大事故的处理情况和教训,不断改进事故管理工作。

第十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事故管理组织第十一条企业应当设立事故管理委员会,由企业负责人担任主任,成员包括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事故管理委员会应当制定企业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设立事故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事故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包括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生产部门的相关人员,负责协调各部门的事故管理工作。

第三章事故预防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生产作业的过程和要求。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设施和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开展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规范生产作业过程,严禁违章操作和施工。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事故事故教育宣传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一、引言生产安全事故对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程序,及时掌握事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二、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直接目击事故的员工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2. 现场负责人在收到报告后,应迅速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评估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

3. 同时,现场负责人将事故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请求派遣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

4. 上级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及时向企业方面提供处理建议。

5. 企业方面应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建议,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三、应急措施1.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按照预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尽力避免事故扩大。

2. 同时,现场负责人要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助处理事故,防止进一步的灾害。

3. 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调度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4. 企业方面应提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并加强事故应急培训,确保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四、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1. 每位员工都有责任及时报告任何发现的潜在安全隐患或事故。

2.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具体地点、时间、原因、伤亡情况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等详细信息。

3. 报告应派专人负责填写,并加盖公司章,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4. 管理部门应定期汇总和分析事故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五、总结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管理制度是企业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规范的报告程序和科学的应急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事故紧急处理管理制度

事故紧急处理管理制度

事故紧急处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及时有效应对和解决突发事故,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秩序,特订立本领故紧急处理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和外包人员。

三、事故紧急处理组织架构1. 事故紧急处理领导小组事故紧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构成,负责订立紧急处理策略、协调各部门资源、引导事故处理工作。

2. 事故紧急处理指挥部事故紧急处理指挥部由事故紧急处理领导小构成员领导,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相关事故处理工作。

3. 事故处理责任人各部门确定事故处理责任人,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并接受事故紧急处理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

四、事故紧急处理流程1. 接报与报告当发生事故时,任何员工发现应立刻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及时填写事故报告表,包含事故发生时间、地方、原因、影响、受伤人员情况等内容。

2. 事故评估与等级划分事故报告接收后,事故处理责任人应立刻进行初步评估,并依据事故的性质、损失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3. 紧急处理措施依据事故等级划分,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含事故现场掌控、抢救伤员、疏散员工、通知相关部门等,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危害。

4. 事故调查与分析在事故处理完成后,事故处理责任人应立刻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彻底调查与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提失事故防范和防备措施。

5. 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小组应依据事故处理情况,及时编写事故报告,汇报给事故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以供订立后续管理措施和加强安全防范。

6. 事故处理纪录对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纪录,包含事故报告、调查分析报告、处理方案、矫正措施等,并将相关纪录归档保管,以备将来参考。

五、事故紧急处理本领提升1. 安全培训和教育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事故紧急处理的认知和应对本领,包含事故防备知识、应急处理方法等。

事故调查程序管理制度

事故调查程序管理制度

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热电厂事故调查程序管理制度批准审核编制郭占锋编号版号2012-7发布日期 2012年7月事故调查程序管理制度一、管理内容和方法1.人身事故认定1.1 特大人身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0 人及以上者。

1.2 重大人身事故:一次事故死亡达3 人及以上,或一次事故死亡和重伤10 人及以上,未构成特大人身事故者。

1.3 一般人身事故:未构成特大、重大人身事故的轻伤、重伤及死亡事故。

1.4 重伤事故凡员工在生产中发生工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认定为重伤事故:1.4.1 经医生诊断成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

1.4.2 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1.4.3 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

1.4.4 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的骨折)。

1.4.5 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

1.4.6 手部伤害:1.4.6.1 大姆指轧断一节的;1.4.6.2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指轧断两节或任何两指各轧断一节的;1.4.6.3 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肌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展的造成残废可能的。

1.4.7 脚部伤害:1.4.7.1 脚趾轧断三只以上的;1.4.7.2 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肌能障碍,有行走不便自如的造成残废可能的。

1.4.8 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1.4.9 凡不在上述范围以内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热电厂提出初步意见,由公司与劳动部门共同审查确定。

1.5 轻伤事故:受伤员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构不上重伤者。

2.设备事故2.1 特大设备事故2.1.1 电力设备(包括设施,下同)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0 万元及以上者。

2.1.2 生产设备、公司建筑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 万元及以上者。

2.1.3 其他经上级部门认定的特大事故者。

法律法规转化为管理制度记录

法律法规转化为管理制度记录
10.1.1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2条,
11.1.1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23条,
12.1.1事故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70条,
7.1.8-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5条,
7.1.8-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5条,
7.1.8-5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5条,
7.1.8-6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0条,
7.2.9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第5条
4.2.2-3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0条,
4.2.2-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5条,
4.2.2-5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9条,
4.2.2-6施工与检维修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8条,
7.4.1-1承包商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1、87条,
8.1.1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2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第16条,
9.1.1危险物品及危险源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33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第1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9、35条,
4.2.2-7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是企业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安全事故已经成为企业增加经济成本和损害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建立监测机制和应急预案等。

明确责任是指企业应当明确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

加强安全教育是指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建立监测机制是指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是指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急处置。

其次,企业要重视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的落实。

只有制度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管理者要认真对待生产安全事故,加大对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确保全员了解并遵守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最后,定期评估和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应该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只有不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持续地有效管理。

总之,《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是企业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企业要重视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处理,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1. 目的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了本事故管理制度,以规范事故的报告、处理和防范工作,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岗位及工作场所,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3.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分析等。

4. 事故报告程序一旦发生事故,员工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部门负责人应立即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合处理。

5. 事故处理流程1) 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 对于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公司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客户投诉或责任纠纷引发的事故,公司应及时展开调查,保留证据,并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6. 事故预防措施1) 各部门应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2) 对于岗位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加强监督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对于容易引发事故的岗位或工作环境,公司应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7. 领导责任公司各级领导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于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负有最终责任。

领导应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违反规定者依法进行处理。

8. 处罚措施公司对于违反本事故管理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对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公司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9. 制度修订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事故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0. 结语安全是公司生产经营的基石,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

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本事故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公司的安全环境,共创美好未来。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事故管理工作,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减少事故损失,确保生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事故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消防事故等。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调查处理制度、事故信息报告制度等,提高应对各类事故的能力。

第四条本单位相关部门应加强事故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事故。

第五条员工在工作中应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事故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第二章事故应急预案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逃生、报警、灭火、救援等措施。

第七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确保在实际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第八条每个部门和岗位应当明确事故应急预案中的责任分工和行动方案,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在事故中的责任和任务。

第九条事故应急预案应体现科学化、合理化和人性化原则,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条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应当及时进行,结合本单位新情况和新技术,不断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第三章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明确对各类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理流程。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应当包括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追究、整改措施等内容,确保事故后能够及时处理和防范再次发生。

第十三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当依法依规进行,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客观,并对其做出的处理决定负责。

第十四条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并按照规定实施整改和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应当进行事故责任追究,确保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四章事故信息报告制度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发生及时报告、事故记录保留和整理等。

第十七条事故信息报告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便于分析和处理各类事故。

公路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行业基础版

公路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行业基础版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强化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动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工作,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公路、水运基础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等工作,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重大及以上等级生产安全事故的环境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指导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工作。

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施工安全管理实际,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及重大事故隐患行业基础清单(见附件1、见附件2)。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实际,参考行业基础清单,制定本地区重大事故隐患地方基础清单。

监督指导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的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五条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是工程项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应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程序、管理内容及相关职责,督促所承建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的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施工单位)做好工程项目的重大事故隐患清单管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六条施工单位在承建的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开工前,依据工程实际,参照有关清单,制定工程项目的重大事故隐患清单(以下简称“工程项目清单”),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发布,并向施工企业法人单位备案。

要将工程项目清单纳入岗前教育培训,并在相应作业区域公示。

当工程建设条件、施工环境、施工作业内容等发生变化,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项目清单及时调整,并经审核重新备案。

第七条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参照工程项目清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区域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

2021事故管理制度

2021事故管理制度

2021事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完善企业事故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发生的所有事故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把事故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事故管理工作要进行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和监督。

2.相关部门应当做好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并对本部门相关人员的事故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3.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切实履行事故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事故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四、事故管理原则1.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依法治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确保事故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

3.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事故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系统化管理模式,提高事故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五、事故预防1.制定并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设备检查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3.加强对危险源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4.建立健全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

六、事故应急处置1.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每个部门都应该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2.事故应急救援:在发生事故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应急救援工作;3.事故通报和处理:对事故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记录。

七、事故调查和处理1.事故调查组要及时到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2.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事故隐患,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3.对事故责任人要追究相关责任,确保事故处理的公正、透明。

八、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制度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2.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3.相关部门要对本部门的事故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督促,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事件 事故管理制度

事件 事故管理制度

事件事故管理制度一、应急救援管理1、应急救援组织:(1)建立和维护本机构应急救援体系;(2)组织和管理应急救援队伍;(3)启动应急救援预案;(4)开展应急救援演练;(5)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6)整理应急救援演练资料。

2、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管理:(1)建立、维护应急救援设施;(2)维护和管理应急救援装备设备;(3)组织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

3、应急预案管理:(1)开展应急预案修订工作;(2)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3)收集整理应急预案演练资料。

4、应急信息管理:(1)收集整理事故应急信息;(2)组织开展应急信息通报。

5、事故评审审计:(1)成立事故评审审计委员会;(2)开展事故评审审计。

6、应急救援标志管理:(1)编制和颁布应急救援标志管理制度;(2)维护和管理应急救援标志。

7、消防安全管理:(1)结合工作实际、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法规,规定消防安全管理措施;(2)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8、应急救援培训:(1)制定应急救援培训计划;(2)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培训。

9、统计分析:(1)定期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2)将统计分析结果及时报送主管领导。

10、督导检查:(1)制定应急救援督导检查计划;(2)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事故调查处理管理1、事故调查处理组织:(1)成立事故调查处理组织;(2)统筹协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现场保护处理:(1)进行现场保护;(2)保护现场物证。

3、事故原因分析:(1)进行事故原因分析;(2)寻找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4、事故责任追究:(1)制定事故责任追究制度;(2)调查事故责任,追究责任。

5、事故调查处理档案管理:(1)整理事故调查处理档案;(2)管理事故调查处理档案。

6、事故调查处理报告:(1)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2)提交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7、事故预防:(1)提出事故预防措施;(2)重典事故预防措施。

事故及奖罚管理制度

事故及奖罚管理制度

事故及奖罚管理制度一、引言事故是每个组织都希望能够避免的,但事故的发生在现实中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有效管理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一个完善的事故及奖罚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关于事故及奖罚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事故管理制度1.定义与分类事故是指在组织和个人活动中,因违反安全规定或其他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财务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的突发事件。

根据事故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人员事故、设备事故和环境事故等。

2.责任与义务所有员工对事故的责任与义务应有清晰的认识。

每个员工都应明确自己在事故防范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并遵守组织内的安全操作规范。

3.预防措施预防是事故管理的关键。

组织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加强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4.事故报告与调查任何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调查。

调查应追究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处罚措施对于违反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造成严重事故后果的员工,应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处罚措施应该公平公正,并符合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的规定。

三、奖励管理制度1.奖励制度的目的奖励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给予员工相关奖励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是对员工出色表现的一种肯定和奖励。

2.奖励类别奖励可以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物质奖励可以是奖金、奖品等实质性的回报,而精神奖励则可以是荣誉称号、表彰证书等仪式化的奖励。

3.奖励条件和标准奖励应该明确具体的条件和标准,例如员工的工作业绩、贡献程度、创新能力等,作为评判奖励的依据。

同时,奖励制度应公正透明,避免主观性和个人偏向。

4.奖励与发展奖励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升迁应相互关联。

通过奖励,组织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他们在工作中的进步和成长。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确保顺利实施有关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适用于本企业内发生的所有质量事故。

二、意识与责任1. 所有员工应该具备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2. 企业领导应当制定具体的质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

3. 质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由责任人报告企业领导,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程序。

三、质量事故的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质量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 一般质量问题:包括原物料质量问题、制造工艺质量问题等,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2. 重大质量事故:指对客户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伤害的事故,对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四、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1. 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集相关人员组成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2. 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确认事故的起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迅速暂停有关工艺流程,严禁生产相关产品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4. 对已经生产的相关产品进行追溯和召回。

5.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客户进行报告,尽快恢复交流和沟通。

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 根据事故的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追责。

2. 针对事故中暴露的问题,加强相关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3.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审核,确保原物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追溯能力。

六、事故的记载和归档1. 每一起质量事故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事故的起因、经过、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2. 所有相关资料应按规定进行归档,定期进行复查和整理。

七、培训和演练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事故处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八、承诺与改进企业领导应当加强对质量事故处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措施的有效落实。

安全事故防控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防控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防控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保障医院内部环境的安全和员工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避开发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安全事故,订立本安全事故防控管理制度。

2. 责任与组织2.1 医院管理负责人责任医院管理负责人是本制度的最终责任人,应确保安全事故防控工作的推动、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及时供应必需的资源。

2.2 安全事故防控组织设立安全事故防控小组,由医院管理负责人亲自领导并指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小构成员包含医院管理层、医务人员、护士组长、安全监督员等,应定期进行会议,讨论安全事故防控情况并订立相关措施。

3. 安全事故防控基本原则3.1 防备为主采取防备措施,做到事前防备、事中监控、事后追踪。

防患于未然,保障员工及患者的人身安全。

3.2 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将安全事故防控纳入各级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3.3 全员参加全员参加安全事故防控工作,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本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4. 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4.1 安全事故报告要求任何人发现或者知晓医院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刻向安全事故防控小组报告。

报告应包含事发地方、事发时间、事故原因、受伤人员情况等相关信息。

4.2 安全事故处理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保事故扩散范围尽可能小,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同时,该事件应报告给医院管理负责人,并快速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5. 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5.1 调查构成立安全事故调查组由医院管理负责人指定专业人员构成,确保调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2 调查与分析过程调查组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进行认真分析。

调查报告需包含事故原因、责任追究、仿佛事故的防备措施等。

6. 安全事故预案6.1 订立安全事故预案依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订立不同类型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预案应订立认真的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和资源调配等。

6.2 定期演练与验收定期组织安全事故预案的演练,检验预案的完备性和实施效果,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验收。

(CSR)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CSR)工伤事故管理制度
15.2.1 员工属违章作业或人为因素造成事故伤害的,公司在办理工伤索赔期间不支付该员工疗养期间的工资及其它福利。
15.2.2 员工属(9.0工伤认定)范围内任何一种情形因素造成事故伤害的,公司在办理工伤索赔期间,该员工的工资及福利按11.4按月支付。公司将不予追究任何责任。
15.2.3 发生重伤事故的部门,将追究现场组长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给予全厂通报批评,同时取消年度优秀员工评比资格。
14.0工伤事故调查:
14.1 工伤事故调查由人事行政部会同事发部门责任人开展调查
14.2 工伤事故调查按附件《工伤事故调查分析方法》执行。
15.0工伤事故责任追究与处罚:
15.1 轻伤事故责任追究与处罚:
15.1.1 员工属违章作业或人为因素造成事故伤害的,公司在办理工伤索赔期间不支付该员工疗养期间的工资及其它福利。
17.0相关附件/图表:
17.1 《工伤事故现场保护方法》
17.2 《工伤事故调查分析方》
17.3 《工伤事故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急抢救方法》
17.4 《安全生产违规处罚单》
17.5 《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17.6 《工伤事故调查记录》
17.7 《关于XX工伤事故调查处理通报》
9.4 从事专业性工作引起患职业病的。
9.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9.6 在上下班按正常所经路线途中,受到非本人责任的机动车辆事故伤害的。
9.7 从事公司领导或者有关管理人员临时、同意或安排的工作任务受到事故伤害的。
9.8 工作时间在公司范围内遭受非本人所能抗拒的意外事故伤害的。(如火灾等)
8.2 重伤事故指损失工作日为3个工作日以上(含3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以下的伤害;总医疗费用在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

工贸企业事故管理制度(5篇)

工贸企业事故管理制度(5篇)

工贸企业事故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严格事故管理,及时准确地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发生的各类事故。

三.职责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并监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

____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公司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3.3部门责任者对本部门发生的各类事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3.4安全管理部门承担需要向上级政府部门通报的安全事故报告工作。

3.4办公室负责各类事故的综合整理和归档。

四.各类事故的界定____人员伤亡事故: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及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与本企业有关的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其中按____《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以上数字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生产事故:在操作过程中,因违反工艺规程、违章指挥及管理原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由于误操作或操作不当造成停(减)产、跑料、串料、油气泄漏、化学危险品泄漏、原辅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

质量事故:成品、半成品不符合国家或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原辅料或产品因保管、包装不良而变质等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公司声誉的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4因管理不善,职工纪律涣散、违章违纪严重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要追究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
5.2.5 公司发生事故应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公司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5.2.6 对一般事故,应由事故单位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5.4.2.3 各部门根据易发生事故的地点、时间由管理层带头组织讲解或职工讲述。必要时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参加,在组织班前班后会工余时间上进行回顾。
5.4.3 事故、事件回顾要求
5.4.3.1回顾时由人事行政部牵头,逐级召集相关人员回顾,必要时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员工或其它部门人员参与回顾。
5.4.3.2 回顾时,对已发生的事故、事件利用讲座进行讨论、学习,要讨论事故、事件的原因和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故、事件再次发生。
5.3.4 统计、计算的指标及计算方法为工伤事故频率、百万工时死亡率、未遂率。
5.3.5 公司为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提供人员、资金、设备、运输等足够资源。
5.3.6 事故、事件的统计整理以本月及过去12 月的死亡、受伤(重、轻伤)、职业病、疾病、未遂事故的统计资料为准。
5.3.7 所有事故、事件以事故性质、类别等数据通过条型统计表、折型统计表等图形形式显示,并通过图形反映、寻找事故规律及特点。
5.4.3.3 在回顾时,认真做好回顾记录。
5.1.2 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事实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不得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5.1.3 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
5.1.4 单位发生事故后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否则将对事故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发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故的单位必须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记录表》,三天内报公司有关部门。
5.3.8 寻找事故规律及特点主要针对事故原因种类、伤害发生的时间特点、伤害发生的地点、致害物、伤害部位、职业卫生重要分析、工伤事故率分析、事故事件费用分析、标准化元素分析等。
5.3.9 依法定期对职业病症进行评估、辨识非职业病和职业病,并公布统计分析结果。
5.3.10 及时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结果。
5.2 事故的调查处理
5.2.1 对重大事故,公司领导应组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实施事故调查。调查组中人员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5.2.2 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分析,要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及部门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5.2.3持安全作业许可证者违章发生事故,由违章者负责;无安全作业许可证者,擅自作业发生事故,由本人负责;被委派作业发生事故,由委派者负主要责任。
1 目的
为了加强事故管理,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快捷的处理的同时能够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发生事故的管理。
3 引用法规、标准
3.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2《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4 事故的分类
4.1 生产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指挥失误,以及突然停水、电、汽、冷等造成人员伤亡或原料、中间体、成品损失的事故。
5.3.11 统计过程应做到统计项目齐全、统计范围全面、数据准确、真实完整、统计方法科学合理。
5.3.12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的有效性应体现数据合理且有针对性、数据有可比性、明确规律和趋势变化等。
5.3.13 以会议、培训或通过报纸、板报、电视等方法对事故事件进行回顾,起到总结经验、警钟长鸣。
5.3.14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为纠正错误行为提供有效信息为宗旨。
5.1.5 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要用快速办法(电话、传真)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上报市安监局。事故发生后三日内填写《伤亡事故报表》、《伤亡事故伤亡人员报表》报安监部门。重伤事故在20天内,死亡事故在40天内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报送安监部门。
5.1.6 设备事故、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由人事行政部负责,产品质量事故由生产部负责,交通事故由人事行政部负责。
5.2.7 对各类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处理。
5.3 事故统计与分析
5.3.1 公司应设立各类事故、事件统计分析组织机构,办公室设在公司人事行政部。
5.3.2 组织机构成员由公司各部门、各专业技术主要人员组成,各成员须具备国家行业资格证且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等条件。
5.3.3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要完成和满足指标要求、内容要求、时间要求等。
5.4 事故回顾
5.4.1事件回顾时间
对本部门已发生的事故、事件或者与本部门相同类型的事故、事件,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特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进行回顾。
5.4.2 事故、事件回顾方式
5.4.2.1 公司以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管理层进行回顾。
5.4.2.2 公司以每季召开的例会组织全员安全培训教育中,以身边事故案例、讲解,或请受伤害者讲亲身经历。
4.2 火灾事故:由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
4.3 爆炸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4 设备事故:由于设备非正常损坏造成停工停产,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5 质量事故:指产品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造成物资财产损失的事故。
4.6 交通事故:指由于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4.7环境污染事故,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产品、半成品、原料等各种有害物质泄漏,或“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超标排放,污染大气、水源、环境的事故。
4.8 伤亡事故: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员急性中毒、人身伤亡事故。
5 内容与要求
5.1 事故报告
5.1.1 公司各类事故的管理,由董事长负责,各职能部门对分管的事故负责调查、统计和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