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1教科版解读

合集下载

四年级的上册科学教案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

四年级的上册科学教案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一些液体能平均地、稳固地分别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可以。

2.察看和描绘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认识到仔细、客观地察看、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宽泛性和重要性。

教课要点经过认识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入溶解的观点。

教课难点察看和描绘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课方法讲解法,察看法,合作沟通法等。

课前准备1、每组学生的实验器械: 4 个 80 毫升的烧杯, 3 个 50 毫升的烧杯、两把勺子、 1 根搅拌棒、胶水、洗发液、醋、食用油、实验记录单;2、教师的实验器械:高锰酸钾、装有清水的玻璃杯、搅拌棒、清洗剂。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导课1、察看高锰酸钾溶解实验师:同学们,大家喜爱看魔术吗?老师今日给大家做个小魔术,大家看这是一杯水,注意察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一杯水,在盖子的上边放点高锰酸钾,摇摆使高锰酸钾溶于水,变色。

)你们知道什么原由造成的吗?生:可能是高锰酸钾溶于水造成的。

(目的:复习溶解的特点,让学生明确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是平均的、没有积淀物的、是不可以够用过滤的方法分别的)2、引入主题师:是的,像高猛酸甲、食盐等固体物质能在水中溶解,那么假如把液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同察看《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二、新授(一)研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1.出示胶水和洗发液师:这是什么?假如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2.小组议论,猜想实验现象3.出示实验要求,明的确验目的步骤一、用勺子从杯中拿出一勺胶水或洗发水倒入装有水的烧杯里。

步骤二、认真察看它是如何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是飘荡仍是下沉。

步骤三、静静地察看,记录它们是如何在水中扩散的。

步骤四、记录好以后,再用小棒轻轻搅拌一下,记录发生的变化步骤五、最后用小棒充足地搅拌,察看它们能否溶解。

4.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5.报告沟通组织学生充足沟通实验所察看到的现象,鼓舞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绘6、得出结论:胶水和洗法水都能溶解在水中(二)研究醋、食用油在水中能溶解吗师:今日,老师还带来了厨房中间常有的几种液体1、出示醋和食用油师:假如把它们分别倒入两个盛水的烧杯中,又会出现什么状况?2.学生议论、报告猜想3、明的确验过程和目的师:把盛有醋和油的两个小烧杯分别倒入此外两个盛水的烧杯中,察看它们是如何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有没有扩散?是怎么样扩散的?记录完以后,再用小木棒充足搅拌,察看它们在水中能否溶解。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以及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溶解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溶解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溶解过程中的质量关系理解可能会有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总结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溶质(如盐、糖)、溶剂(如水、酒精)、量筒、天平、烧杯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溶解现象,如盐水、糖水等,引导学生关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介绍溶解的定义,以及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初步了解溶解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教师通过讲解,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溶解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参考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参考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参考
教案教科版
一、引入
1、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

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2、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3、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

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二、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1、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2、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3、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4、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5、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6、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7、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相互溶解?
三、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1、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

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2、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3、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1、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2、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

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

3、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四、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以及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溶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溶解现象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理解溶解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溶解过程中的现象观察和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溶解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溶解现象的原因,总结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4.知识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液体之间溶解现象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所学知识,巩固溶解现象的理解。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7.拓展延伸: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探究更多溶解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溶质溶剂的性质•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情况•结论:溶解过程中,溶质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液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1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1 教科版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1、每组学生的实验器材:2个80毫升水的烧杯,、两把勺子、1根搅拌棒、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实验记录单;2、教师的实验器材:醋、酒精、食用油、试管六支、滴管。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课件出示盐和高锰酸钾溶解图。

看图说说图片上是什么?说说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目的:复习溶解的特征,让学生明确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是均匀的、没有沉淀物的、是不能够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2、引入主题师:像高猛酸甲、食盐等固体物质能在水中溶解,那么如果把液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二、探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1、出示胶水和洗发液师:这是什么?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2、小组讨论,猜测实验现象。

你能不能像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那样,做一做胶水或洗发水在水中的实验呢,和同桌说一说应该怎么进行这个实验。

3、课件出示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1)、用勺子从杯中取出一勺胶水或洗发液倒入装有水的烧杯里。

可以先做胶水,也可以先做洗发液,注意要一个做完,再做别一个。

2)、仔细观察它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

3)、静静地观察,记录它们是怎样在水中扩散的。

4)、记录好之后,再用小棒轻轻搅拌一下,记录发生的变化5)、最后用小棒充分地搅拌,观察它们是否溶解。

边实验别填好实验记录单。

4、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一。

溶解过程洗发水胶水怎样进入到水中在水中怎样扩散是否溶解5、汇报交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老师适时引导实验单的填写。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课,主要研究了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分析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液体和溶解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溶解现象的本质和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技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节课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溶解现象的本质和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

2.突破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溶解现象,引导他们发现和总结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准备不同液体和实验用品,如试管、滴管、搅拌棒等。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实验步骤、液体溶解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液体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溶解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溶解过程中的变化,如颜色、温度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及反思教科版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炎热的夏天你们最喜欢喝什么?(饮料)老师现在就来制作一杯饮料。

老师出示果珍,把果珍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珍会怎样?提问:果珍在水里怎么了?(溶解了)回亿固体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这些固体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水里,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2、引出课题。

那么,液体是否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3、学生讨论回忆已有经验。

二、观察和描述胶水和洗发液的溶解过程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1、出示胶水和洗发液,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2、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结果。

3、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看看胶水和洗发液是怎么在水中溶解的吧!老师做演示实验。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

(2)观察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漂浮?下沉?)(3)观察在水中是怎么扩散的。

(轻轻搅拌一下怎么样?充分搅拌后怎么样?)(4)注意从杯子的侧面观察会更清楚。

(5)做好观察记录。

4、描述实验过程(1)我们观察到胶水的溶解过程是,一小匙胶水倒入水中,像一条透明的线缓缓地沉入杯底,并蜷缩在杯底,起先不扩散,轻轻搅拌一下,一条条透明的丝分散到水中。

充分搅拌后,透明的丝不见了,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形成透明的溶液。

(2)洗发液倒入水中,沉入水底,聚在水底,不扩散,搅拌洗发液,洗发液小片的向水中扩散,一些浮到水面,充分搅拌,洗发液像云雾在水中翻滚,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慢慢地形生成稳定的溶液。

5、通过实验并和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的溶解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下沉在杯底,充分搅拌,慢慢地扩散,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

得出结论胶水和洗发液能溶于水。

三、观察和描述醋、碘酒、酱油和食用油的溶解过程1、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过程,知道了胶水和洗发液充分搅拌后,能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也就是能溶解在水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1)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二、【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在研究了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之后,顺势研究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对溶解的概念初步建立起来。

这对于学生判断液体在水中是否溶解有一个评判标准。

教材为此选用了几种常见的液体,能溶解于水的液体是胶水、洗手液、醋、酒精,不能溶解于水的液体是食用油。

能溶解于水的液体具备溶解的基本特征:在水中均匀分布和无沉淀或飘浮。

教材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描述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根据现象判断液体在水中是否溶解,从而再次达到强化溶解概念的目的。

教材中最后部分把洗洁精加入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所产生的是乳化而非溶解,这个活动容易引起学生的误会,所以舍弃了这个活动,而改为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两节课研究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溶解的概念,能判断出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但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以及在教学时难以对学生认知程度有一定的全面掌握。

两节课教学下来,发现学生对“均匀分布”理解不透,喜欢从现象中描述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不喜欢用溶解的关键词去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在研究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师要强化学生用溶解的特征去判断液体在水中是否溶解,这能帮助学生完成溶解概念的建构。

教师根据前面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

先用现象描述溶解现象,再根据现象推断溶解的特征,从而判断液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第一个探究活动采用帮扶的方式,让学生理清探究的流程,知道我要干什么,要怎么汇报,观察什么。

第二个探究活动采用自主的方式。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有秩序帮助学生建构起溶解概念,强化溶解概念的内涵。

四、【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液体溶解与固体溶解的共同特征是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漂浮与沉淀。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时,教科书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的形成过程。

教科书还介绍了溶液的性质,如均一性和稳定性,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物质分类和性质,对物质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观察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形成过程,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溶液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形成过程。

2.难点: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搅拌棒等。

3.实验试剂:糖、盐、水等。

4.教学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所学的物质分类和性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糖、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溶液是如何形成的?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溶液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一个混合物是溶液?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溶液的形成过程。

拓展(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溶液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饮料、药剂等。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教案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溶解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溶解的基本概念,对生活中的一些溶解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溶解的微观过程理解不够深入,对影响溶解的因素认识不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理解溶解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溶解的基本概念,影响溶解的因素。

2.难点:溶解的微观过程,影响溶解因素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深化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3.讲授法:教师讲解溶解的基本概念,影响溶解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液体(如水、酒精、盐水等),溶质(如盐、糖等),实验容器。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饮料、药片等,引导学生关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溶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

同时,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深化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溶解的因素。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溶液的稀释、药品的制作等。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液体与液体之间溶解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分子间运动的规律,以及溶解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科书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身边的科学现象有好奇心,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溶解现象,但对其本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液体与液体之间溶解的现象。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分子间运动的规律,以及溶解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与液体之间溶解的现象,分子间运动的规律,溶解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分子间运动的规律,溶解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液体,如水、酒精、醋等,以及实验用的容器和仪器。

2.教学课件:液体溶解现象的图片和视频,以及相关的教学动画和图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溶解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物质的溶解现象?它们是如何溶解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液体溶解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水溶解盐、酒精溶解醋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溶解过程中液体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设计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设计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设计教科版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洗发液、胶水、食用油、水、醋【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

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

那么其他的液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二、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一)探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分别慢慢倒入盛水的两个玻璃杯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现象2、轻轻搅拌,观察洗发液和胶水在水中的情况3、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4、汇报交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鼓励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得出结论:胶水和发水都能溶解在水中(二)探究醋、食用油在水中能否溶解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厨房当中常见的两种液体1、出示醋和食用油师: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两个盛水的烧杯中,又会出现什么情况?2、学生讨论、汇报猜测3、明确实验过程和目的师:把盛有醋和油的两个小烧杯分别倒入另外两个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它们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有没有扩散?是怎么样扩散的?记录完之后,再用小木棒充分搅拌,观察它们在水中是否溶解。

4、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测5、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醋在水中溶解了,而食用油没有溶解三、板书设计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洗发水放入水中一丝丝的,沉在杯底搅拌后溶解胶水放入水中小水滴一样沉在杯底搅拌后溶解醋放入水中颜色变了,沉下去了搅拌后溶解食用油放入水中上下浮动,然后浮在水面上搅拌后不溶解四、拓展延伸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管怎么搅拌,油都不能溶解在水中,那油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当中吗?2、教师演示实验将少量液体(洗涤剂)倒入放有油和水的烧杯中,并充分搅拌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我加进去的液体是什么吗?简单解释原因五、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相关练习2、实践作业:回家后,体验用洗涤剂清洗油锅。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通过探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溶解过程以及溶解的基本条件。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溶解的基本概念,对于溶解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溶解过程和溶解条件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液体溶解现象并不陌生,这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过程,掌握溶解的基本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溶解的概念、溶解过程和溶解的基本条件。

2.难点: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溶解基本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溶解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探讨溶解的过程和基本条件。

3.交流: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形成共识。

4.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溶解的概念、过程和基本条件。

5.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溶剂中加入溶质,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过程:溶质散布在溶剂中,逐渐均匀分布1.溶质、溶剂相互接触2.溶质、溶剂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3.温度适宜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三个基本要素:溶剂、溶质、溶解度。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认识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身边的现象有好奇心,愿意进行探究。

但是对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三个基本要素;通过实验观察,认识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溶解的概念,溶解的三个基本要素。

2.难点: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液体(如水、酒精、盐水等)、溶质(如盐、糖等)、实验仪器(烧杯、试管、量筒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如“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液体的特点?”以此复习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如水溶解盐、酒精溶解糖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如溶解的概念、溶解的三个基本要素等。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你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吗?”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液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理解溶解现象,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溶解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对溶解现象产生兴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变化,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糖水、盐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过程,探讨溶解的条件和特点。

3.交流: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强调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5.拓展: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自制饮料等,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教科小学科学四上《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word教案(1)

教科小学科学四上《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word教案(1)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2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 1瓶洗发液,1根筷子,1个小匙,1小瓶醋,1小瓶酒精,1小瓶食用油,3个装水的试管,1个试管架。

【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食盐、高锰酸钾等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那么液体也能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吗?2.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猜测: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取一小匙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玻璃杯中,观察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它们在水中是飘浮还是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3.醋、酒精和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问:其他液体能溶解在水中吗?预测: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在三个试管中,各盛入约10-15毫升的水。

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的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重点指导学生观察醋和酒精如何扩散,充分描述醋和酒精在水中的关键过程。

)交流:我们这样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4.拓展活动:加少量的洗涤剂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充分震荡,观察现象。

(混合物变成了乳状的液体,已无法区分油和水。

)说明:一些不溶于水的液体,由于加入了某种物质也会发现类似溶解的现象。

联系生活说说如何洗涤的经验。

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液体也能溶解在水中,哪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1、每组学生的实验器材:2个80毫升水的烧杯,、两把勺子、1根搅拌棒、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实验记录单;
2、教师的实验器材:醋、酒精、食用油、试管六支、滴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盐和高锰酸钾溶解图。

看图说说图片上是什么?说说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目的:复习溶解的特征,让学生明确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是均匀的、没有沉淀物的、是不能够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
2、引入主题
师:像高猛酸甲、食盐等固体物质能在水中溶解,那么如果把液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板书课题
二、探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出示胶水和洗发液
师:这是什么?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小组讨论,猜测实验现象。

你能不能像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那样,做一做胶水或洗发水在水中的实验呢,和同桌说一说应该怎么进行这个实验。

3、课件出示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1)、用勺子从杯中取出一勺胶水或洗发液倒入装有水的烧杯里。

可以先做胶水,也可以先做洗发液,注意要一个做完,再做别一个。

2)、仔细观察它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

3)、静静地观察,记录它们是怎样在水中扩散的。

4)、记录好之后,再用小棒轻轻搅拌一下,记录发生的变化
5)、最后用小棒充分地搅拌,观察它们是否溶解。

边实验别填好实验记录单。

4、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一。

溶解过程
洗发水胶水
怎样进入到水中
在水中怎样扩散
是否溶解
5、汇报交流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老师适时引导实验单的填写。

6、得出结论:胶水和洗法水都能溶解在水中
7、思考:
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的溶解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
三、探究醋、食用油在水中能溶解吗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常见的液体
1、出示醋、酒精和食用油
师: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三个盛水的试管中,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讨论、汇报猜测
3、明确实验过程和目的
师:在三个试管中,各盛入约10-15毫升的水。

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的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小组同学边观察边记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2。

溶解过程
醋酒精食用油
怎样进入到水中
在水中怎样扩散
是否溶解
5、汇报交流
4、找学生上前面演示,每种液体找两个学生(一个同学站的靠前,一个同学站得靠后)进行实验,验证猜测。

学生边观察边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二中。

5、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思考:
1、与醋与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在水里吗?
2、我们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
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