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闭合性椎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一)
脊髓损伤指南学习
• II级证据:
• II型骨折,年龄大于50岁,可考虑行手术内固定。
• III级证据:
• I/II/III型无位移的骨折均可外固定支具保守治疗,但须了解II型骨折 的不愈合率高于其它两型。
• II/III型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征:移位大于5mm,粉碎性齿突骨折,外 固定支具难以维持良好力线。
运至最近的、具有诊治脊髓损伤患者能力的医疗机构。 • 只要可能,就推荐将伤者转运至治疗脊髓损伤的专科医疗机
构。
临床评估
• 神经系统查体:
• II级证据:推荐使用ASIA评分。
• 功能预后评分:
• I级证据:推荐使用SCIM III评分。
• 疼痛评分:
• I级证据:International SCI Pain Basic Data Set
• III级证据:
• 继续颈部制动。 • 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停止颈部制动:颈椎动力位片(过伸/过屈)无异
常、伤后48小时内行颈椎MR检查无异常(尽管支持的II级或III级证 据较少或矛盾)、主治医师依据具体临床情况进行判断认为无须制 动。
影像学检查
• (续上页) • 对于昏迷及无法配合查体的患者:
• I级证据: • 首选颈椎高质量CT检查。在进行高质量CT检查的前提下,无须再行
的颈-延髓后方压迫、寰枕不稳。 • 当有不可复的颈-延髓前方压迫时,应行前侧减压术。
下颈椎损伤分型
• 下颈椎损伤分型(SLIC)及严重程度评分被推荐用于伴有 脊髓损伤的患者。
• 颈椎损伤严重评分(CSISS)推荐用于评估骨折、韧带损伤 、不稳定以及脊髓损伤。
下颈椎损伤的治疗
• III级证据: • 闭合复位及切开复位术均可用于治疗。目的是减压椎管,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题库)模拟试卷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题库)模拟试卷六[单选题]1.男,24岁。
因车祸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江南博哥)软组织损伤严重。
4小时后入院,急诊手术,手术的重点在于A.胫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B.胫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C.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D.彻底清创,确保伤口一期愈合E.骨牵引,待伤口二期愈合[单选题]2.臂部受伤后出现腕下垂,此时最可能是A.锁骨骨折B.肩关节脱位C.肱骨外科颈骨折D.肱骨干骨折E.肱骨髁上骨折[单选题]3.股骨干中1/3骨折,由于哪种肌的牵拉,常使骨折向外侧成角A.内收肌群B.髂腰肌C.股四头肌D.阔筋膜张肌E.腓肠肌[单选题]4.下列机构中,不适用于《执业医师法》的是A.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B.乡村医疗卫生机构C.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D.城镇药品零售机构E.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选题]5.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下列错误的是A.有其自然病程,一般1年左右可自愈B.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可缓解疼痛C.肩关节以被动活动为主D.痛点局部封闭有效E.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单选题]6.锁骨中段骨折后,骨折远折端移位是由于A.胸锁乳突肌的牵拉B.三角肌的牵拉C.上肢的重力作用及胸大肌的牵拉D.斜方肌的牵拉E.上肢的重力作用及三角肌的牵拉[单选题]7.患儿,8岁,据X线片诊断桡骨远端青枝骨折,有背侧成角,正确的处理是()A.药物治疗B.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C.手术复位内固定D.不予处理E.卧床2周[单选题]8.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早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是A.胃肠功能减弱B.心力衰竭C.呼吸衰竭D.肢体肌肉萎缩E.四肢关节挛缩[单选题]9.下列哪种征象最支持骨盆骨折的诊断A.下肢外旋,短缩B.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C.局部肿胀,皮下瘀斑D.直腿抬高试验阳性E.髂部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单选题]10.股骨上1/3骨折,近端骨片因肌肉收缩,在X线片上的移位方向为()A.屈曲外展B.向外成角C.向后成角D.嵌插E.内收[单选题]11.导致人工关节置换远期失败翻修的原因主要是A.假体位置不良B.感染C.无菌性松动D.关节脱位E.假体周围骨折[单选题]12.女,51岁。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_1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分析发布时间:2021-09-23T05:57:24.7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5期作者:李志强[导读] 目的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李志强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公正司法鉴定所 243000摘要:目的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受理的20例这类案例,分析案例中伤者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情况。
结果对20例伤者实施伤残等级鉴定,最重等级为一级伤残,最轻的程度为十级伤残,平均为7.9级;损伤程度鉴定例数为2例,鉴定结果为轻伤。
伤病参与程度:伤病同等作用有8例,所占比例为40.00%,外伤为完全作用的伤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10,00%,主要作用有6例,所占比例为30.00%,次要作用有5例,所占比例为5.00%,轻微作用和无作用患者有0例,3例伤者未实施伤病关系分析。
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作为基础的疾病,大多数涉及存在伤病关系分析,必要情况下需要给出伤病参与度。
关键字: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临床特征法学鉴定原则前言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又被成为无放射性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疾病,是脊髓损伤疾病的特殊类型之一,在儿童、成人当中均会发生。
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20例此类案例为对象,对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择了20例这类案例,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2例,年龄区间在19岁至74岁之间,平均(50.48±3.27)岁,从受伤到就诊的时间在1个小时至6天之间。
其中有13例伤者为交通事故伤,5例伤者为务工过程受伤,1例伤者为殴打伤,1例患者为被牛从背部撞击伤。
1.2临床表现患者在手术上之前均不存在临床症状,患者手术之后发生了颈脊髓病的临床和增长。
颈椎骨折脱位
第二章颈椎骨折脱位颈椎损伤系指因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颈椎骨、关节及相关韧带的损伤,并常伴有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
随着工业、交通和体育事业的进展,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颈椎损伤患者的数量有增加趋势。
颈椎损伤往往可造成严峻后果,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繁重负担。
脊柱脊髓损伤后,其功能的恢复有赖于及时正确的现场救助、急症处置及有效、持续的专科医治。
颈椎损伤的分类对颈脊柱和脊髓损伤的急救医治及预后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颈椎损伤的分类1、依照损伤病程分类由于损伤后病程长短不同处置方式有异,故临床上将其分为:<1)急性颈椎损伤。
颈椎损伤3周内均属于急性损伤,但与损伤初期有区别。
<2)陈腐性颈椎损伤。
颈推损伤3周以上,软组织已获初步愈合,属于陈腐性损伤。
2依照损伤部位和类型分类2.1上颈椎损伤指枕一寰一枢椎复合体任何结构损伤。
常见以下类型:(1)寰枕关节脱位;(2)寰枢关节半脱位;(3)寰椎爆裂性骨折((Jcffcrson骨折);<4)寰椎前弓撕脱骨折;(5)寰推后弓骨折;(6)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7)枢椎椎休骨折;(8>齿状突骨折;(9)寰枢间韧带损伤、寰枢关节脱位。
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能够多种损伤类型并存。
2. 2下颈椎损伤指C3-C7的损伤,亦包括颈胸连接(C7/Tl)处损伤。
常见类型:(1)颈椎半脱位(前脱位或后脱位);(2)椎体单纯紧缩性骨折;(3)单纯关节突关节脱位或交锁;(4)双侧关节脱位或交锁:(5)推体爆裂骨折;(6)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7)椎体矢状骨折;(8)椎体水平骨折;(9)椎弓骨折;(10)椎板骨折;(11)关节突骨折(单侧或双侧);(12)棘突骨折;(13)钩椎关节(钩状突)骨折。
二、按脊柱损伤机制分类以Allen等提出的分类方式为基础。
屈曲紧缩型(compressiveflexion,CF)度这种损伤包括椎体前上缘变钝,轮廓显现为圆形,没有明显的后方韧带复合结构损伤。
颈椎病疾病研究报告
颈椎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颈椎综合征所属部位:颈部就诊科室:骨科,外科,神经内科病症体征:脖子扭痛,肩背部沉重感,颈部疼痛,颈性眩晕,颈椎肥大,颈椎痛疾病介绍:颈椎病是怎么回事?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症状体征:颈椎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颈椎病的症状介绍: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
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
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
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
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
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
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
下颈椎关节脱位的诊治进展
下 发 生 , 括 屈 曲 牵 张 和 屈 曲 压 缩 , 伸 展 外 力 则 较 包 而
为 罕见 , 临床上仅 偶有 发生 [ 。 位 的上 位椎 体 向前 4 脱 ]
根 损 伤【 。单 侧 脱 位 的椎 体 矢 状 径 向前 移 位 小 于 9 ] 5 , O 因而对椎 管 的容积 改变 较小 , 发生 脊髓损 伤 的
机 会也 较 少 。通 常导 致单 侧 脱位 的暴力 较 小 , 对 纤 维环 及后 纵 韧带 等 组 织 的损 伤 亦较 小 , 当外 力终 止后 , 肉的收 缩使脱 位 的关 节突 固定 l , 肌 8 同时 由于 ]
关 节 交 锁 , 使 部 分撕 裂 的椎 间盘 组织 处 于 张力 状 致 态下 , 脱位 呈稳 定 的状 态 l 这 也 是 单 侧 脱 位 较 使 1 ,
难 复 位 的原 因 。
2 诊 断
高 , 余 是 c ~ 及 c ~ 较 为 多 发 , 些 部 位 正 是 颈 其 这 椎 椎节 屈 伸运 动 范 围最 大 的部 位 , 与其 解 剖 学特 点
收 稿 日期 : 0 0 0 - 2 2 1—20
pri e d cd o e rsrt n[ ] imaeil, at li u e b n eopi c n o J .Bo tr s a
2 5, 6( ): 8 一 80 . 00 2 9 】 03 ] 8
作者简介 : 丁悦 (9 2 )女 , 1 7 - , 副教 授 , 东省 中 山大 学 附属 孙 逸 仙 纪 念 医院 骨 科 ,1 10 广 502 。
下颈 段是 人 体脊 柱 的重要 活 动 部位 , 由创 伤 引 起 的下 颈椎 小关节 脱位 在临 床较常 见 。 由于受 伤机 制不同, 可导致 不 同类型 的脱 位 , 其病 理改 变 和临床 表 现也不 一致 。建立 快速 而准 确 的诊 断 以及早期 而 有 效 的治 疗 , 处理 此类 型疾病 、 是 获得 良好 效果 的关 键。 如何协 调好 检查 、 诊断 以及选 择恰 当治疗 方案 之 间 的关 系 , 把握 正确 的治疗 时机 和方 法非 常重要 , 现 对此 作 出综 述如 下 。
颈椎病(精)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3、发病率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50岁的发病率为20%,60 岁以上者达50%,而70岁以上则更高。颈椎病多为青中年好发,
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 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
第三页,共48页。
一、概况与临床表现
三、解剖病理
中年人 --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易刺激或压迫颈
椎周围相关神经、血管 --多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
病为主
第十二页,共48页。
三、解剖病理
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
等比较严重
--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为常见表现且严重,容易复发;脊髓型 颈椎病在这个年龄段并不少见。
3 分钟左右;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10遍。 • 2.治疗手法:接着,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顶放散为
佳,再点揉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约3分钟,以局部 酸胀为度;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以手指有触电样感为宜;医者 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肩部并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按在风池穴上方, 其余四指及手掌托住下颌部,嘱患者身体下沉,术者双手向上用力,前 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牵开,持续20秒;接上势,边牵引边使 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其动度由小逐渐加大,当达到最大限度结束, 反复5次。 • 3.结束手法:最后,拍打肩背部和上肢,约2分钟;搓揉患肢肌肉,往返4 次;牵抖上肢20次。
第五页,共48页。
二、临床分型
颈型(骨关节软组织型)-颈部僵硬不适、疼
痛
神经根型 -上肢疼痛麻木
椎动脉型 -头昏、眩晕 、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型 -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常见疾病康复知识复习题库
《常见疾病康复》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
2、联合反应:表现为当患肢无随意运动时,由于健肢的运动引起患肢的肌肉收缩。
3、姿势反射:体位改变引起的四肢屈肌、伸肌的张力按一定模式改变。
4、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
5、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得到包括运动、言语、智能、社交、情感及个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克服身体的运动障碍及由此而引发的其他问题。
6、脊髓休克:脊髓受外力打击后,损伤平面下立即发生的完全性迟缓性瘫痪。
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7、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撕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出现的综合征。
8、手功能位:即最有利于发挥手的功能的位置,腕关节背伸20-25°,尺偏10°,拇指充分外展,MP屈30-45°,PIP屈60-80°,DIP屈10-15°。
9、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小儿仰卧位,使小儿头部转向一侧,可见颜面侧上下肢伸直,后头侧上下肢屈曲。
正常小儿2~3个月消失,过早消失或持续不消失,均属于异常。
10、脊髓震荡:指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一般认为并没有机械性的压迫,也没有解剖上的损害。
11、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患者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缩。
12、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骨性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病。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总论:第一章:发展史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还最早记载了使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2、蘭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书中记载:“凡腰骨损断,先用门扉一片,放斜一头,令患人覆眠,以手悍止,下用三人拽伸,医以手按损处三时久。
:5、元·危宜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关节活动度测量中立位0°法:每个关节由中立位到关节运动所达到的最大角度称之为关节活动度。
邻肢夹角法:以两端肢体的夹角计算关节最大活动度。
第四章、治疗方法骨折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内治法1)初期:攻下法或消法:攻下逐瘀,行气活血,清热凉血2)中期:和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舒筋活络3)后期:补法:补气养血、补益肝肾、补养脾胃夹板固定的作用机制: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①四肢闭合性骨折,股骨干骨折因肌肉发达收缩力大,须配合持续牵引;②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伤口闭合者;③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
2)禁忌症:①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②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③难以固定的骨折,如髌骨、股骨颈、骨盆骨折等;④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⑤伤肢远端脉搏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
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1.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2.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情况特别是固定后3~4天内更应注意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3.注意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灼痛感4.注意经常调节扎带的松紧度5.定期进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位,特别是在2周内要经常检查6.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7.夹板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骨折临床愈合的具体情况而定。
颈动脉损伤诊断与治疗进展
收稿日期:2019 ̄07 ̄16通信作者:肖旭平ꎮE ̄mail:469784129@qq.com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9.358综述颈动脉损伤诊断与治疗进展任㊀昱㊀综述肖旭平㊀审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ꎬ湖南长沙410005摘要:颈动脉损伤除可引起大出血㊁外伤性动静脉瘘㊁假性动脉瘤外ꎬ亦可直接影响大脑血液供应或回流ꎮ目前颈动脉损伤可分为颈动脉开放性损伤㊁颈动脉钝性损伤ꎬ两种损伤分别具有不同的诊断方法及处理方案ꎮ颈动脉损伤极为紧急ꎬ需尽快积极采取诊疗措施ꎮ就颈动脉损伤的诊断及其治疗方式的新进展作综述ꎮ关键词:颈动脉ꎻ动静脉瘘ꎻ栓塞ꎻ支架中图分类号:R60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20)01 ̄0105 ̄05引用格式:任昱ꎬ肖旭平.颈动脉损伤诊断与治疗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20ꎬ34(1):105 ̄109.RENYuꎬXIAOXuping.Advance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arotidarteryinjuries[J].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20ꎬ34(1):105 ̄109.Advance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arotidarteryinjuriesRENYu㊀ReviewXIAOXuping㊀Guidance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ꎬ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unanNormalUniversityꎬHunan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ꎬChangsha410005ꎬHunanꎬChinaAbstract:Carotidarteryinjuriescancausebleedingꎬtraumaticarteriovenousfistulaꎬandpseudoaneurysmandcandirectlyaffectthebloodsupplyorrefluxtothebrain.Therearetwotypesofcarotidinjuryꎬpenetratingcarotidarteryinjuryandbluntcarotidarteryin ̄juryꎬwhicharemanagedbydifferenttreatmentoptions.Prompttreatmentisimperativeforcarotidinjuries.Thispapersummarizestherecentadvance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arotidarteryinjuries.Keywords:CarotidArteriesꎻArteriovenousFistulaꎻEmbolizationꎻStents㊀㊀颈动脉损伤除会引起大出血㊁外伤性动静脉瘘㊁假性动脉瘤等后果ꎬ亦可直接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或回流ꎬ而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ꎬ在积极手术治疗后ꎬ也可出现由于脑缺血时间过长ꎬ而神经功能不能恢复ꎮ因此ꎬ了解颈动脉损伤的诊治原则ꎬ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ꎮ1㊀颈动脉损伤的分类㊀㊀根据颈部血管丛损伤类型可分为开放性损伤(penetratingcarotidarteryinjuriesꎬPCI)和闭合性损伤ꎬ后者也称为钝性损伤(bluntcarotidarteryinju ̄riesꎬBCI)[1]ꎮ开放性损伤较多见ꎬ常导致血管破裂㊁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ꎻ钝性损伤所占比例相对较低ꎬ可导致动脉夹层分离㊁内膜损伤和血栓形成ꎮ根据颈部动脉及中枢神经的损伤程度可分为3级ꎬⅠ级:有颈部动脉损伤ꎬ无脑神经功能障碍ꎬ一般情况良好ꎬ占大多数ꎻⅡ级:有颈部动脉损伤ꎬ伴有轻度或不完全脑神经功能障碍ꎬ如单瘫㊁轻度偏瘫或一过性脑缺血等ꎬ患侧脑血管供血尚未中断ꎻⅢ级:有颈部动脉损伤ꎬ颈内动脉血运完全中断ꎬ伴有与之相关的严重脑神经功能障碍ꎬ如失语㊁昏迷㊁严重偏瘫等[2]ꎮMonson等将颈部的血管损伤划分为3个区域[3]:颈Ⅰ区为锁骨上1cm至颈胸交界处ꎬ包括胸廓出口ꎬ主要血管有无名动脉㊁左右锁骨下动脉及伴随静脉ꎻ颈Ⅱ区为从锁骨上1cm至下颌角ꎬ主要血管有颈总动脉及伴随静脉ꎻ颈Ⅲ区为下颌角至颅底ꎬ此区血管主要有颈外动脉和颅外颈内动脉及其伴随静脉ꎮⅠ区血管损伤大出血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及血容量不足ꎬ由于解剖结构受限而出血难控制ꎻⅡ区血管损伤最常见ꎬ出血后在颈筋膜后形成血肿ꎻⅢ区血管损伤易合并椎动脉㊁咽喉ꎬ脑神经Ⅸ㊁Ⅹ㊁Ⅺ㊁Ⅻ的损伤ꎬ手术治疗时术野难暴露ꎬ出血难控制[4]ꎮ2㊀颈动脉开放性损伤㊀㊀颈部的血管损伤大部分是因穿透性锐性暴力所致ꎬ其中位于颈Ⅱ区的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最容易受累ꎬ且左侧多于右侧ꎮ颈动脉开放性损伤与高死亡率相关ꎬ其中80%的死亡由缺血性脑梗塞所致ꎬ其他为失血性休克ꎮ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开放性损伤ꎬ由于巨大血肿压迫或血管的活动性出血可能导致气道损伤和窒息[5]ꎮ2.1㊀颈动脉开放性损伤的诊断㊀询问病史及详细的体格检查是诊断颈动脉开放性损伤的关键ꎬ常表现为 硬性体征(Hardsign) (休克㊁搏动性出血㊁杂音㊁扩大性血肿㊁脉搏消失伴有稳定或发展的神经损伤)和(或) 软性体征(Softsign) (稳定的血肿和伤口处出血史)ꎮ影像学检查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ꎬDSA)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 ̄ographyꎬCTA)㊁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ul ̄trasonographyꎬCDU)等ꎮDSA是检查动脉病变的金标准[6]ꎬ在诊断的同时可以行介入手术治疗ꎬ但DSA检查具有有创性ꎻMúnera等报道[7]ꎬ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ꎬCTA已被证明是诊断动脉开放性损伤的可靠技术ꎬCTA也可作为是否行手术治疗的评估依据ꎬ但若伤口具有金属异物ꎬ那么CTA成像可能有伪影从而影响诊断ꎬ此时可能需要进行DSA检查ꎻ另一种诊断方式是CDUꎬ这种诊断方法可提供受伤血管的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ꎬ其无创㊁检查价格低ꎬ且并发症及潜在风险相对较低ꎬ可用于稳定的 软性体征 患者ꎬ也可用于评估手术后血管吻合情况㊁管腔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ꎬ但CDU依赖于操作员技术ꎬ具有一定局限性[8]ꎮ2.2㊀颈动脉开放性损伤的治疗2.2.1㊀非手术治疗㊀开放性损伤常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活动性出血ꎬ此时需维持循环稳定㊁预防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9]ꎮ抗休克治疗主要是恢复血容量ꎬ静脉补晶体胶体溶液ꎬ必要时可输血或手术止血ꎬ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ꎮ2.2.2㊀手术治疗㊀颈动脉开放性损伤的处理首先是抢救生命ꎬ其次是血管重建修复ꎬ恢复正常血供[10]ꎮ当颈部损伤出现以下情况时[11]ꎬ提示有手术干预的指征:①颈部损伤伴严重大出血㊁血肿持续增大ꎬ损伤程度属于第Ⅰ㊁Ⅱ级ꎻ②损伤部位附近出现血管杂音ꎻ③损伤部位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ꎻ④损伤部位与颈部重要动脉邻近ꎻ⑤颈Ⅰ区损伤出现双上肢动脉血压严重差异ꎻ⑥动脉造影证实有动脉损伤㊁损伤程度属于Ⅰ㊁Ⅱ级ꎻ⑦已确诊动脉钝性损伤ꎬ非手术治疗无效ꎬ症状逐渐加重者ꎮ对于合并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ꎬ目前认为血管修复并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ꎬ应及时进行手术修复血管ꎮ颈部血管损伤的重建方法有分流㊁结扎㊁直接修复㊁颈内外动脉移植术㊁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ꎮ颈内动脉修复术中推荐分流(temporaryshuntꎬTS)ꎬ尽量减少持续性脑缺血ꎬ尽管颈外动脉有侧支循环ꎬ修复时可行夹闭ꎬ但修复血管损伤后ꎬ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征象ꎮ颈动脉残端压力测量(carotidarterystumppressuremeasurementꎬSP)可作为颈动脉暂时分流的指标之一ꎬ研究表明ꎬ当SP<40~55mmHg是颈动脉分流的决定因素[12]ꎬ但临床上对于能否分流的最佳SP尚有争议[13]ꎮ颈动脉开放性手术中可能需要行颈动脉夹闭ꎬ但对于夹闭时间ꎬ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ꎬ颈总动脉平均阻断时间大多为12~30minꎬ时间太长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以及不可逆的神经损伤ꎮReva等认为结扎颈动脉的适应证为[14]:难治性低血压(收缩压<70mm ̄Hg)ꎻ无意识和双侧瞳孔散大ꎻ颅脑相关的枪伤ꎻ非常严重的颈部损伤(创伤量表Z=5)ꎻ若干解剖区域同时存在严重损伤ꎬ无法同时手术ꎻⅢ区颅底颈内动脉损伤ꎻ远端颈内动脉广泛血栓形成ꎮ若血管损伤超过2.5~3.0cm或需要切除动脉受损部分时ꎬ由于大隐静脉符合颈内动脉的尺寸ꎬ移植后具有良好的血管再通率和较低的感染风险ꎬ可用大隐静脉进行血管移植[15]ꎮ颈动脉损伤后可将残端颈动脉进行端端吻合或用人工血管等方法进行颈动脉重建ꎬ但人工血管远期通畅率较低ꎬ仅在前述几种方法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16]ꎮ若动脉残端不足以行端端吻合ꎬ可将颈外动脉转换至颈内动脉近端损伤部位吻合[17]ꎮ若存在严重感染ꎬ可从腹股沟股浅动脉移植进行颈总动脉重建[6]ꎮ2.2.3㊀血管内治疗㊀当孤立性Ⅰ区㊁Ⅲ区高位颈动脉损伤或颈动脉钝性损伤时ꎬ由于Ⅰ区㊁Ⅲ区术中血管结构难以暴露完全ꎬ可以在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同时进行介入治疗[18]ꎮ血管内治疗常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支架植入成形术适用于颈动脉夹层㊁内膜撕脱等病变ꎬ应用覆膜支架保留颈动脉通畅性ꎬ术后控制血压ꎬ观察是否有脑过度灌注ꎻ②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ꎬ当DSA检查发现有活动性出血㊁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时ꎬ可直接植入人工血管封闭裂口㊁瘘口或瘤腔[19]ꎬ但此手术方法易引起管腔狭窄ꎬ术后需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ꎬ术后1~2周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ꎻ③血管栓塞应用球囊导管栓塞治疗ꎬ适用于动静脉瘘㊁假性动脉瘤或非重要血管活动性出血ꎮ术后有穿刺部位血肿及血管损伤部位附壁血栓脱落造成脑血管栓塞的风险ꎮ3㊀颈动脉钝性损伤㊀㊀钝性损伤等也可引起颈部血管损伤ꎬ多为闭合伤ꎬ相对少见ꎬ其临床表现有出血㊁血肿㊁动脉杂音㊁搏动性肿块㊁休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ꎬ伴随有喉㊁咽㊁食管㊁气管㊁甲状腺㊁胸导管和颈段脊髓损伤ꎮ通过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颅外颈动脉损伤(ex ̄tracranialcarotidarteryinjuryꎬECAI)的缺血性卒中(60%)和死亡率(19%~43%)[20]ꎮDenver研究组提出了颈动脉钝性损伤中最广泛使用的分级[21]ꎬⅠ级:管腔不规则伴腔内狭窄<25%ꎻⅡ级:腔内狭窄ȡ25%ꎬ腔内血栓或内膜瓣状隆起ꎻⅢ级:假性动脉瘤ꎻⅣ级:血管栓塞ꎻⅤ级:血管横断ꎮ3.1㊀颈动脉钝性损伤的诊断㊀DSA是诊断金标准ꎬ临床上DSA可明确排除颈动脉钝性损伤的存在ꎬ同时可施行血管内介入治疗[22]ꎮ其次ꎬ研究认为CTA具有无创㊁易实行㊁结果易得的优点ꎬ因此主张其为最优选的筛查方式[23]ꎮ但DSA与CTA各具弊端ꎬ如DSA检查可导致穿刺部位血肿㊁肾功能不全㊁血管闭塞等并发症[24]ꎬ而CTA敏感性低㊁具有辐射㊁受阅片者经验影响[25]ꎮ总的来说ꎬ若患者病情允许ꎬ早期CTA检查结果异常后可进一步行DSA检查[26 ̄27]ꎮ另外ꎬ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ꎬMRA)也被用作筛选工具ꎬMRA具有避免辐射的优点ꎬ已被推荐用于患儿病情评估[28]ꎬ但多数学者认MRA获得检查结果较慢㊁灵敏度较低ꎬ且患儿可能需要实行镇静来配合检查[29]ꎮ同样ꎬCDU作为初筛工具敏感性较低[30]ꎬ但可作为后续影像学检查ꎮ3.2㊀颈动脉钝性损伤的治疗3.2.1㊀抗血栓治疗㊀BCI治疗的目标包括尽量减少血管损伤的进展㊁降低无症状患者的缺血事件发生率㊁改善总体神经系统和存活结果ꎮ大部分研究显示ꎬ对于Ⅰ级和Ⅱ级病变ꎬ可使用抗血小板药或抗凝剂ꎬ而对于Ⅲ级或更高级别的血管损伤则同时抗血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ꎮ美国西部创伤外科协会和东部创伤外科协会都建议在无抗凝治疗禁忌的情况下对I级和II级损伤进行抗血栓治疗[31]ꎮ在无症状患者中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同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脑梗塞风险ꎬ并改善有症状患者的神经系统结局[32]ꎮ但抗凝治疗也具有颅内出血的风险ꎬ研究表明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率较抗凝治疗低[33]ꎮ3.2.2㊀血管内治疗㊀对于Ⅲ级和更高级别损伤ꎬ血管内介入治疗获得广泛认可ꎬ这些等级的损伤单独药物治疗转归率较低ꎮ放置血管内支架的适应证包括[34]:①相关治疗无效ꎬ新的缺血事件ꎬ初始症状进展或扩大的假性动脉瘤ꎻ②脑梗塞ꎻ③抗凝治疗具有禁忌证ꎮ但Biffl等认为Ⅱ级或Ⅲ级损伤置入支架后有进行性血管狭窄并伴有血管闭塞的风险[31]ꎬ血管栓塞或球囊闭塞技术用于血管横断(V级)ꎮ3.2.3㊀手术治疗㊀IV级和V级损伤可通过手术干预治疗[35]ꎮ需要开放性手术的决定因素有:受损颈动脉血栓形成ꎬ抗凝治疗后仍有扩大性血肿或神经系统症状加重[33]ꎮ由于相关的V级损伤生存病例罕见ꎬ临床数据有限ꎬ暂无前瞻性随机研究来比较血管内和开放手术治疗疗效ꎮ4㊀总㊀结㊀㊀综上所述ꎬ对于颈动脉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㊁症状㊁查体ꎬ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干预ꎮ在患者生命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ꎬ可先行CTA等影像学检查ꎬ若无法行CTA检查可在综合评估后行手术探查ꎬ尤其是对于孤立性颈Ⅱ区损伤的患者ꎮ而常见手术方式有结扎㊁分流㊁直接修复㊁颈内外动脉移植术㊁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ꎮ若出现假性动脉瘤㊁动静脉瘘或内膜撕脱可考虑行血管内介入治疗ꎬ如支架植入术㊁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㊁血管栓塞术等ꎮ目前对颈动脉钝性损伤的治疗方式仍有争论ꎬ但通常认为神经系统状况稳定的患者应首先进行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ꎬ如果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进一步恶化ꎬ应尝试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ꎮ参考文献:[1]陆京伯ꎬ刘爱华ꎬ万恒ꎬ等.颅外段颈动脉损伤九例[J].中华创伤杂志ꎬ2012ꎬ28(3):262 ̄263.doi:10.3760/cma.j.issn.1001 ̄8050.2012.03.019.LUJingboꎬLIUAihuaꎬWANHengꎬetal.9casesofex ̄tracranialcarotidarteryinjuries[J].ChineseJournalofTraumaꎬ2012ꎬ28(3):262 ̄263.doi:10.3760/cma.j.issn.1001 ̄8050.2012.03.019.[2]MittalVKꎬPaulsonTJꎬColaiutaEꎬetal.Carotidarteryinjuriesandtheirmanagement[J].JCardiovascSurg(Torino)ꎬ2000ꎬ41(3):423 ̄431.doi:10.1016/S1053 ̄0770(00)90140 ̄X.[3]MonsonDOꎬSalettaJDꎬFreearkRJ.Carotidvertebraltrauma[J].JTraumaꎬ1969ꎬ9(12):987 ̄999.doi:10.1097/00005373 ̄196912000 ̄00003.[4]KimJPꎬParkJJꎬWonSJꎬetal.Penetratingcarotidarteryinjuriestreatedbyanurgentendovascularstenttechnique:reportoftwocases[J].ChonnamMedJꎬ2011ꎬ47(2):134 ̄137.doi:10.4068/cmj.2011.47.2.134. [5]BrywczynskiJJꎬBarrettTWꎬLyonJAꎬetal.Manage ̄mentofpenetratingneckinjuryintheemergencydepart ̄ment:astructuredliteraturereview[J].EmergMedJꎬ2008ꎬ25(11):711 ̄715.doi:10.1136/emj.2008.058792. [6]FonsecaVJꎬMartinsChavesRRꎬBairesCamposFEꎬetal.Applicationsof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inthemanagementofpenetratinginjuriesofthemaxillofacialre ̄gion:Acasereport[J].ImagingSciDentꎬ2018ꎬ48(4):295 ̄300.doi:10.5624/isd.2018.48.4.295. [7]MúneraFꎬSotoJAꎬPalacioDꎬetal.Diagnosisofarterialinjuriescausedbypenetratingtraumatotheneck:compar ̄isonofhelicalCTangiographyandconventionalangiogra ̄phy[J].Radiologyꎬ2000ꎬ216(2):356 ̄362.doi:10.1148/radiology.216.2.r00jl25356.[8]LandwehrPꎬSchulteOꎬVoshageG.Ultrasoundexamina ̄tionofcarotidandvertebralarteries[J].EurRadiolꎬ2001ꎬ11(9):1521 ̄1534.doi:10.1007/s003300100963. [9]符伟国ꎬ王利新.颈部血管损伤处理原则[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ꎬ2007ꎬ27(7):510 ̄513.doi:10.3321/j.issn:1005 ̄2208.2007.07.005.[10]孙占峰ꎬ姜维良ꎬ孙庆峰ꎬ等.颈动脉损伤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ꎬ2007ꎬ27(7):534 ̄536.doi:10.3321/j.issn:1005 ̄2208.2007.07.014.SUNZhanfengꎬJIANGWeiliangꎬSUNQingfengꎬetal.Surgicalmanagementofcarotidarteryinjury:areportof16cases[J].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Surgeryꎬ2007ꎬ27(7):534 ̄536.doi:10.3321/j.issn:1005 ̄2208.2007.07.014.[11]KuehneJP.Penetratingtraumaoftheinternalcarotidar ̄tery[J].ArchSurgꎬ1996ꎬ131(9):942.doi:10.1001/archsurg.1996.01430210040008.[12]AburahmaAFꎬStonePAꎬHassSMꎬetal.Prospectiverandomizedtrialofroutineversusselectiveshuntingincarotidendarterectomybasedonstumppressure[J].JVascSurgꎬ2010ꎬ51(5):1133 ̄1138.doi:10.1016/j.jvs.2009.12.046.[13]HansSSꎬJareunpoonO.Prospectiveevaluationofelec ̄troencephalographyꎬcarotidarterystumppressureꎬandneurologicchangesduring314consecutivecarotidendar ̄terectomiesperformedinawakepatients[J].JVascSurgꎬ2007ꎬ45(3):511 ̄515.doi:10.1016/j.jvs.2006.11.035.[14]RevaVAꎬPronchenkoAAꎬSamokhvalovIM.Operativemanagementofpenetratingcarotidarteryinjuries[J].EurJVascEndovascSurgꎬ2011ꎬ42(1):16 ̄20.doi:10.1016/j.ejvs.2011.01.025.[15]JacobsJRꎬArdenRLꎬMarksSCꎬetal.Carotidarteryreconstructionusingsuperficialfemoralarterialgrafts[J].Laryngoscopeꎬ1994ꎬ104(6Pt1):689 ̄693.doi:10.1288/00005537 ̄199406000 ̄00008.[16]李勇辉ꎬ王劲松ꎬ姚陈ꎬ等.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中颈内动脉破裂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ꎬ2017ꎬ97(22):1724 ̄1728.doi:10.3760/cma.j.issn.0376 ̄2491.2017.22.010.LIYonghuiꎬWANGJinsongꎬYAOChen.Riskfactorsofruptureofinternalcarotidarteryduringsurgicalresec ̄tionofcarotidbodytumor[J].NationalMedicalJournalofChinaꎬ2017ꎬ97(22):1724 ̄1728.doi:10.3760/cma.j.issn.0376 ̄2491.2017.22.010.[17]陈杰ꎬ周晓ꎬ黄文孝ꎬ等.颈外动脉转位替代颈内动脉手术一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ꎬ2008ꎬ43(10):794.doi:10.3321/j.issn:1673 ̄0860.2008.10.018.CHENJieꎬZHOUXiaoꎬHUANGWenxiaoꎬetal.Anastomasisoftheexternalcarotidarterywiththeinter ̄nalcarotidarteryforresectionofextracranialinternalca ̄rotidarteryaneurysm:reportofacase[J].ChineseJour ̄nalofOtorhin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ꎬ2008ꎬ43(10):794.doi:10.3321/j.issn:1673 ̄0860.2008.10.018.[18]ToitDFꎬCoolenDꎬLambrechtsAꎬetal.Theendovas ̄cularmanagementofpenetratingcarotidarteryinjuries:long ̄termfollow ̄up[J].EurJVascEndovascularSurgꎬ2009ꎬ38(3):267 ̄272.doi:10.1016/j.ejvs.2009.05.003.[19]SchönholzCꎬKrajcerZꎬCarlosParodiJꎬetal.Stent ̄grafttreatmentofpseudoaneurysmsandarteriovenousfis ̄tulaeinthecarotidartery[J].Vascularꎬ2006ꎬ14(3):123 ̄129.doi:10.2310/6670.2006.00034.[20]LiWꎬD̓AyalaMꎬHirshbergAꎬetal.Comparisonofconservativeandoperativetreatmentforbluntcarotidin ̄juries:analysisoftheNationalTraumaDataBank[J].JVascSurgꎬ2010ꎬ51(3):593 ̄599.doi:10.1016/j.jvs.2009.10.108.[21]BifflWLꎬMooreEEꎬOffnerPJꎬetal.Bluntcarotidar ̄terialinjuries:implicationsofanewgradingscale[J].JTraumaꎬ1999ꎬ47(5):845 ̄853.doi:10.1097/00005373 ̄199911000 ̄00004.[22]BrombergWJꎬCollierBCꎬDiebelLNꎬetal.Bluntce ̄rebrovascularinjurypracticemanagementguidelines:theEasternAssociationfortheSurgeryofTrauma[J].JTraumaꎬ2010ꎬ68(2):471 ̄477.doi:10.1097/TA.0b013e3181cb43da.[23]HarriganMRꎬWeinbergJAꎬPeaksYSꎬetal.Manage ̄mentofbluntextracranialtraumaticcerebrovascularinju ̄ry:amultidisciplinarysurveyofcurrentpractice[J].WorldJEmergSurgꎬ2011ꎬ6:11.doi:10.1186/1749 ̄7922 ̄6 ̄11.[24]DiCoccoJMꎬEmmettKPꎬFabianTCꎬetal.Bluntcere ̄brovascularinjuryscreeningwith32 ̄channelmultidetec ̄torcomputedtomography:moreslicesstilldon̓tcutit[J].AnnSurgꎬ2011ꎬ253(3):444 ̄450.doi:10.1097/SLA.0b013e31820d946b.[25]MalhotraAKꎬCamachoMꎬIvaturyRRꎬetal.Compu ̄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forthediagnosisofbluntcarotid/vertebralarteryinjury:anoteofcaution[J].AnnSurgꎬ2007ꎬ246(4):632 ̄642.doi:10.1097/SLA.0b013e3181568cab.[26]BifflWLꎬEgglinTꎬBenedettoBꎬetal.Sixteen ̄slice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isareliablenoninva ̄sivescreeningtestforclinicallysignificantbluntcerebro ̄vascularinjuries[J].JTraumaꎬ2006ꎬ60(4):745 ̄751ꎻdiscussion751 ̄752.doi:10.1097/01.ta.0000204034.94034.c4.[27]UtterGHꎬHollingworthWꎬHallamDKꎬetal.Sixteen ̄sliceCTangiographyinpatientswithsuspectedbluntca ̄rotidandvertebralarteryinjuries[J].JAmCollSurgꎬ2006ꎬ203(6):838 ̄848.doi:10.1016/j.jamcollsurg.2006.08.003.[28]ChamounRBꎬMawadMEꎬWhiteheadWEꎬetal.Ex ̄tracranialtraumaticcarotidarterydissectionsinchildren:areviewofcurrentdiagnosisandtreatmentoptions[J].JNeurosurgPediatrꎬ2008ꎬ2(2):101 ̄108.doi:10.3171/PED/2008/2/8/101.[29]BifflWLꎬRayCEꎬMooreEEꎬetal.Noninvasivediag ̄nosisofbluntcerebrovascularinjuries:apreliminaryre ̄port[J].JTraumaꎬ2002ꎬ53(5):850 ̄856.doi:10.1097/00005373 ̄200211000 ̄00008.[30]MutzeSꎬRademacherGꎬMatthesGꎬetal.Bluntcere ̄brovascularinjuryinpatientswithbluntmultipletrauma:diagnosticaccuracyofduplexDopplerUSandearlyCTangiography[J].Radiologyꎬ2005ꎬ237(3):884 ̄892.doi:10.1148/radiol.2373042189.[31]BifflWLꎬCothrenCCꎬMooreEEꎬetal.WesternTrau ̄maAssociationcriticaldecisionsintrauma:screeningforandtreatmentofbluntcerebrovascularinjuries[J].JTraumaꎬ2009ꎬ67(6):1150 ̄1153.doi:10.1097/TA.0b013e3181c1c1d6.[32]WahlWLꎬBrandtMMꎬThompsonBGꎬetal.Antiplate ̄lettherapy:analternativetoheparinforbluntcarotidin ̄jury[J].JTraumaꎬ2002ꎬ52(5):896 ̄901.doi:10.1097/00005373 ̄200205000 ̄00012.[33]BurlewCCꎬBifflWL.Bluntcerebrovasculartrauma[J].CurrOpinCritCareꎬ2010ꎬ16(6):587 ̄595.doi:10.1097/mcc.0b013e32833ee8b4.[34]PhamMHꎬRahmeRJꎬArnaoutOꎬetal.Endovascularstentingofextracranialcarotidandvertebralarterydis ̄sections: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ature[J].Neuro ̄surgeryꎬ2011ꎬ68(4):856 ̄866ꎻdiscussion866.doi:10.1227/NEU.0b013e318209ce03.[35]CohenJEꎬGomoriJMꎬItshayekEꎬetal.Single ̄centerexperienceonendovascularreconstructionoftraumaticinternalcarotidarterydissections[J].JTraumaAcuteCareSurgꎬ2012ꎬ72(1):216 ̄221.doi:10.1097/TA.0b013e31823f630a.(编辑:王磊)。
颈椎病(一)
颈椎的解剖特点
7、颈椎关节面平滑, 呈 前高后低倾斜位,易受 屈曲暴力造成脱位或半 脱位;
颈椎的解剖特点
8、颈部脊髓膨大,发出 臂丛神经,支配上肢和 手部的感觉、运动;
9、颈椎可在三维空间内 完成各种复杂活动。
三、哪些原因可引起 颈椎病(病因) ?
颈椎病的病因
公认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 间盘退行性改变→椎体间松 动→椎体边缘骨赘形成→压 迫椎动脉或颈椎间盘破裂突 (脱)出→压迫神经根、脊 髓或椎动脉,引起相应症状。
一、什么是颈椎病? (定义)
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关节和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椎体 间松动,椎体边缘产生骨赘 (骨刺或骨嵴)或因椎间盘 破裂突(脱)出等原因压迫 脊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 引起各种症状的综合性病变。
二、颈椎有何特点? (解剖特点)
颈椎的解剖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颈椎位于头颅与胸
椎之间,共7个颈椎
专科疾病) ; (4)交感型颈椎病; (5)椎间隙狭窄不明显,保守治疗4 ~ 6 周
无效者;
微创手术疗法
禁忌证: (不属于射频消融的最佳适应证)
严重骨赘形成所致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 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巨大椎间盘突出(脱出), 出现颈脊髓压迫征象者。
颈椎病的治疗
(三)手术疗法
1、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2、颈椎前路减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禁忌证包括:颈椎后凸畸形、椎间不稳、椎
高10~15cm,软硬中等为宜。
颈椎病的预防
选择枕头要点 ① 枕芯选择最好是荞麦皮 ② 枕头高度:
合适的枕头高度=(肩宽﹣头宽) ÷2 ③ 勿让颈部悬空,避免受力不均
颈椎病的预防
2、二动(颈部运动) 坚持颈部体操和颈后肌锻
椎动脉损伤后颈椎前路减压的疗效评价
I fu n eo ls etb a  ̄eyij r n ciia eut fa tro evc l eo rsin nle c fcoev re r l a r u yo l c lrs l o ne ircria c mp eso n n s d
REN i u , A N G e— n , H A N G a , t X an一 n W W ido g Z xi e a1.
摘 要: 的 目 探 讨 闭合 性 椎 动 脉 损 伤 对 颈 椎 前 路 减 压 脊 髓 功 能改 善 的 影 响 。方 法 本 组 4 9例 闭合 性 颈 椎 创 伤 患者 , 椎 3 颈
骨 折 3 1 , 侧 小 关 节 脱 位 3 例 , 侧 小 关 节 突 脱位 3 5例 双 9 单 7例 , 放 射 影像 异 常 脊 髓 损 伤 1 无 2例 , 部 患 者接 受 前 瞻 性 颈椎 MR 及 全 I 椎 动 脉 MR 检 查 , 有 手 术 指 征 患 者 施 行 了颈椎 前路 减 压 融合 。 结 果 本 组 4 9 闭 合 性 颈椎 创 伤 患 者 ,8例 继 发 有 椎 动 脉 损 A 对 3例 7 伤, 侧 7 单 7例 , 侧 1 。7 例 单 侧 椎 动脉 损 伤 患者 施 行 了颈 椎 前 路 减 压 手 术 , 后 全 瘫 患者 中 7例 损 伤 平 面有 上 升 ,3例 不 全 双 例 6 术 3 瘫 患 者神 经功 能均 有 不 同程 度 恢 复 , 改 善 幅 度 小 于 同期 完 成 的 不 伴 椎 动 脉 损 伤 的 患 者 。 结 论 但 路 减 压脊 髓功 能 的 改善 。 关键 词 : 动 脉损 伤 ; 椎 前 路 减 压 ; 经 功 能 椎 颈 神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2 R 8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8 4 ( O 7 l一0 80 17 —38 2 0 ) l10 —3 椎 动脉 损 伤 有 可 能 影 响 颈 椎 前
颈椎病的康复
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而造成以椎-基底动 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临床表现
发作性眩晕,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 听力下降,下肢突然无力猝倒,意识清醒 。偏头痛,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物理检查 患者头部转向健侧时 头晕或耳鸣加重, 严重者可出现猝倒。 影像学表现 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 斜位片椎间孔狭小, 颈椎节段性不稳 头颅多普勒: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脊髓型颈椎病 对于症状和体征较轻者 主张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若出现脊髓受 损的体征时,应尽早手术治疗。该类型 较重者牵引和手法治疗多视为禁忌。
4.椎动脉型颈椎病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90%的病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具有以 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有明显的颈性眩 晕或猝倒发作。
二、非手术疗法
1.围领及颈托
颈椎病的康复
概述
一、定 义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 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 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 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二、解剖学基础
(一)解剖学要点
颈椎位于人体脊柱的上段,由7块颈椎骨借软组 织、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是脊椎中体积最小、活 动量最大、最灵活的椎节。
▪ 手法大致分为三类:一为传统的按摩
、推拿手法;二为旋转复位手法,三 为关节松动术。
▪ 推拿可疏通筋络,缓解肌紧张和肌痉
挛,改善关节活动,松解粘连,整复 滑膜嵌顿和小关节脱位,从而减轻疼 痛。
8.运动疗法
早起采用可减少不良体位对颈椎的影响,预 防或延缓颈肩痛的发生。
坚持运动疗法可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增加颈 部肌肉的肌力及弹性,防止肌萎缩,增强 颈椎稳定性,增加颈椎活动度,预防颈椎 关节挛缩、颈椎僵硬,促进颈肩部血液循 环及代谢吸收。
PBL、CBL结合微课教学方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肩关节脱位为例
上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最终达到 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肩关节脱位章节的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 习!使学生对教学内 容 有 了 直 观 了 解!明 确 了 学 习 目 标 以 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将 KQW教学用于理论教学!授课教 师在课前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汇总并提出的问题!指导学 生分小组查阅文献资料" 课堂教学时!组织学生对问题答 案进行讨论!并进行 讲 解 和 点 评!着 重 讲 解 学 生 难 以 理 解 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病例讨论则采 用 IQW教学!准备本节课相关病例及学习资料!通过分组 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总结!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并可提 高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进行临床分析的能力" 特别在肩关 节复位操作中!通过 反 复 观 看 视 频 及 现 场 操 作 演 示!克 服 了传统教学中学生无法看清操作细节的问题!使学生在有 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 本研究通过课堂测试 及调查问卷发现!这种复合型的教学方式可明显提高学生 的学习成绩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 析%解决问题能力"
颈椎关节突关节脱位交锁闭合复位概述
大, 而脊髓本身较颈椎过伸时为薄。b 屈曲位时有利于绞锁 )
实用 骨科 杂 志
第 1 7卷 , 2 , 0 1 2月 第 期 21 年
的小关节突牵开 、 复位 。至 于屈曲的角度应根 据透视进行 调
患者的痛苦。 目前国内有学者采用颅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
疗此类骨折 。 方法是在 C型臂 X线机的监视下, 当颅骨牵 引到两关节突顶对顶时, 术者一手握住颅骨牵引弓, 维持纵 向牵引, 另一手向上顶着脱位的下一位椎体 , 保持颅骨牵引
c l o sq e cs J . pn , 0 2 2 ( 7 : 8 8 1 6 . a c n e u n e [ ] S ie 2 0 , 7 1 ) 1 5 — 8 4 [] Vi l M , l S n g sJ e a. eu t n tc 4 t a J GieO, e e a ,t 1 R d ci eh l o
ni e or un — nd bir iul r d so a in h owe qu f ia a tc a il c to oft e l r
E] 5
c r i l pn L ] S ie 2 0 , 3 9 : 4 — 5 . evc ie J . p n , 0 4 2 ( ) 9 9 9 5 as 曹鹏, 裕 , 耀. 人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 节突交锁 梁 龚 成 的 治 疗 策 略 选 择 [ ] 中 国 矫 形 外 科 杂 志 , 0 7 1 J. 20 ,5
巩 陈, 申才 良 董福龙 , , 郑军
( 徽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骨科 三 病 区 , 徽 合 肥 安 安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64 7 文献标识码 : A
202) 3 02
Dix-Hallpike试验并发腰椎骨折一例
中华耳鼻丨明喉头-颈外科杂志202 丨年 2 月第 56 #第2 期Chin J Otm hin〇lar> »g»l Head Ne(.k Surg. Fe丨miary 202 丨.V»l. 56, No. 2•161•病例报告•Dix-Hallpike试验并发腰椎骨折一例李妍1宋正鑫2王昭迪1孙书连'安庆华,王腾11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02300;2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骨科102300通信作者:王昭迪,Email:50228354@ 【摘要】老年女性,因“反复阵发性眩晕5 d”就诊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拟完善变位试验以明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行D^-Hallpike试验过程中并发腰椎骨折,后转入骨科手术治疗;鉴于有研究表明中老年女性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骨质疏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因此对老年女性患者要慎重选择变位试验及手法复位_A case of lu m b a r fracture caused by Dix-Hallpike testLi Yan', Song Zhengxin2, Wang Zhaodi1, Sun Shulian', An Qinghua1,Wang Teng1'Department o 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Beijing Jingmei Group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2300, China; 2Department o f Orthopedics, Beijing Jingmei Group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102300,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angZhaodi,Email:****************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断依赖Dix-Hallpike变位试验和滚转试 验(Roll test),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首选方式变位试验及手法复位过程中需要患者反复变换体位,配合治疗,但 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耐受,本文就变位试验中发生的1例腰 推骨折进行报道及分析:患者,女,77岁,因“反复阵发性眩晕5 d”于2020年2月29日就诊于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5 cl前头位变化时出现眩晕,视物旋转,持续约1mhi,伴恶心、呕吐,无听力下降及耳鸣,无头痛、意识障碍,无颈痛、腰痛 否认高血压、搪尿病、冠心病、颈椎病、腰椎病等既往史:查 体:神志清楚,自主体位双侧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双侧鼓膜完整、标志清。
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夏宇,丁璐,邓宇斌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科研中心深圳5181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071362)收稿日期2022-04-25通讯作者邓宇斌dengyub@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是由于外力或非外力作用造成脊柱骨、韧带及神经结构的破坏,并伴随着损伤部位以下躯干与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其致残率高。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免疫细胞,在SCI 后接受损伤信号,发挥分泌因子及吞噬作用,同时和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它细胞与非细胞成分发生反应。
目前研究显示,小胶质细胞具有多态性和多功能性,参与SCI 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疤痕形成和疼痛。
本综述结合前期课题组星形胶质细胞研究基础,通过总结近年来小胶质细胞在SCI 过程中功能的研究文献,为SCI 疾病进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脊髓损伤;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中图分类号R741;R741.02;R744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80/ki.sjssgncj.20220376本文引用格式:夏宇,丁璐,邓宇斌.小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3,18(10):593-596.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是由于外力或非外力作用造成脊柱骨、韧带及神经结构的破坏,并伴随着损伤部位以下躯干与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每年全球约70万例新发病例,致残率高[1,2]。
神经功能障碍是导致SCI 高残障率的基础。
除了神经元的死亡、突触连接的丢失等原发性损伤,小胶质细胞作为胶质细胞的一员参与激活炎症级联反应,造成继发性损伤[3]。
1小胶质细胞的定义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固有的免疫细胞,是神经组织中唯一来源于中胚层的细胞[4]。
颈椎横突孔骨折合并椎动脉损伤
颈椎横突孔骨折合并椎动脉损伤
吴永平;陈维善;冯刚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04(017)009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横突孔骨折患者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及椎动脉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0年8月-2003年6月,CT证实的25例急性颈椎横突孔骨折患者进行颈部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12例患者发生椎动脉损伤(48%),其中8例为单侧损伤,4例为双侧损伤;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在横突孔骨折伴小关节绞锁脱位组与横突孔骨折无小关节绞锁脱位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2例椎动脉损伤患者出现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结论:急性颈椎横突孔骨折患者椎动脉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尤其伴小关节绞锁脱位者;大多数椎动脉损伤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总页数】3页(P531-533)
【作者】吴永平;陈维善;冯刚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9;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闭合性颈椎创伤合并椎动脉损伤的疗效观察 [J], 陈在飞
2.闭合性颈椎创伤合并椎动脉损伤的诊断研究进展 [J], 刘霞;孙玉霞;聂柔佳
3.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手术治疗 [J], 蒋涛;任先军;张峡;王卫东;李长青
4.颈椎创伤合并椎动脉损伤后的前路减压 [J], 王卫东;任先军;张峡;李长青;蒋涛
5.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动脉损伤1例报道 [J], 杨永军;张恩忠;谭远超;姚树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病人的治疗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病人的治疗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宏华;程银花;陈丽艳;张福玲;徐嘉芊;臧睿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病人术前、术后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病情的详细观察与记录,分析治疗前、后脊髓损伤的恢复程度,最大限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减少患者创伤及经济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结果 37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16例完全截瘫者无任何恢复。
术后按ASIA评分感觉、运动均有显著增加。
结论根据患者脊髓损伤的程度,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颈椎外科专业抢救的综合能力,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页数】2页(P1207-1208)
【作者】王宏华;程银花;陈丽艳;张福玲;徐嘉芊;臧睿
【作者单位】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骨2科;济南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病人的治疗分析及护理对策
2.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急诊手术期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3.急性颈髓损伤伴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及护理对策4.急性颈髓损伤伴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5.髓内显微减压及侧块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疗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闭合性椎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一)
作者:任先军张峡王卫东蒲渝王敏李长青蒋涛
【关键词】颈椎小关节脱位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闭合性椎动脉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本组319例颈椎创伤患者,颈椎骨折261例;小关节脱位46例,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4例;无放射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12例。
所有患者接受了颈椎MRI和椎动脉2DTOFMRA 的前瞻性检查。
动物实验建立犬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撞击模型,撞击后摄颈椎X线片,24~36h 后行椎动脉2DTOFMRA检查。
〔结果〕临床319例颈椎创伤患者,52例继发有椎动脉损伤,单侧51例,双侧1例。
发现有椎动脉损伤的患者中,34例(654%)原始损伤为颈椎小关节脱位,16例为颈椎骨折,2例为无放射影像异常的颈髓损伤。
动物实验14只犬撞击后发生颈椎小关节脱位,12只犬无小关节脱位。
14只发生小关节脱位犬中,8只继发有单侧椎动脉损伤,12只无小关节脱位犬均无椎动脉损伤。
〔结论〕闭合性椎动脉损伤最常继发于颈椎小关节脱位,瞬间位移使椎动脉受到过度牵张是主要的致伤因素。
关键词:颈椎小关节脱位;闭合性椎动脉损伤;核磁共振血管成像Studyofthecorrelationbetweencervicalfacetdislocationandclosedvertebralarteryinjury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orrelationbetweencervicalfacetdislocationandclosedvertebralarteryinjury.〔Method〕Atotalof319casesofhumancervicaltraumawerereviewedretrospectively.Inallthecases,therewere26 1cervicalspinalfractures,12spinalcordinjuries(withoutradiographicabnormality),46cervicalfacetdisl ocations(including22unilateralfacetdislocationand24bilateralfacetdislocation).Allcasesunderwentt heprospectiveexaminationofMRIand2DTOFMRA.Inanimalexperimentalgroup,cervicalfacetdislocat ionmodelofdogwasestablishedbyforceimpingement.Cervicalspineradiographywastakenimmediate lyafterinjury.2DTOFMRAwastakenin24~36hours.〔Result〕Vertebralarteryinjurywasdiagnosedby2DTOFMRAin52ofall319patients.Unilateralvertebralarteryin juryoccurredin51casesandbilateraloneoccurredinanotheronecase.Inallthe52cases,therewere34(6 5.4%)initialcervicalfacetdislocations,16cervicalspinalfracturesand2spinalcordinjurieswithoutradio graphicabnormality.Inanimalexperiment,cervicalfacetdislocationoccurredin14dogswhileother12d ogshadn'tshownthesametrauma.Inthe14dogswithcervicalfacetdislocations,8dogshadunilateralver tebralarteryinjuries.Inthe12dogswithoutcervicalfacetdislocations,novertebralinjuryhadbeenfound.〔Conclusion〕Cervicalspinedislocationoccurredsecondarilyaftervertebralarteryinjurythemostcommonly.Theover extensionofvertebralarteryduetodisplacementisthemostimportantreasonleadingtovertebralartery injury.
KeywordsCervicalfacetdislocation;Closedvertebralarteryinjury;MRA
1961年,Carpenter通过尸体解剖首次证实闭合性颈椎创伤后发生的椎动脉损伤。
早期的学者认为闭合性椎动脉损伤是罕见的,随着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的应用,关于此类损伤的报道逐渐增多,但有关闭合性椎动脉损伤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本文在临床对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椎动脉MRA检查,并建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动物模型,探讨颈椎小关节脱位对椎动脉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19例,均为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其中颈椎骨折261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24例,单侧小关节突脱位22例,无放射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12例。
男261例,女58例,年龄12~73
岁,平均389岁。
受伤原因中车祸伤117例,坠落伤149例,摔伤24例,砸伤29例。
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分类标准(ASIA):A型101例,B型23例,C型62例,D型79例,E型54例。
患者入院后即行颅骨牵引或颈围制动,然后行颈椎MRI和椎动脉MRA检查,采用2DTOF成像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2DTOFMRA椎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为当椎动脉在MRA 预期位置完全无血流成像;T2横断面上椎动脉内有高信号影像。
2动物实验
21颈椎小关节脱位模型的建立
健康成年犬26只,体重12~15kg,随机分为3组,全麻下先行手术预处理。
A组6只,切断犬C5、6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B组10只,切断犬C5、6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小关节突的关节囊及黄韧带;C组:10只,在B组基础上切断C5、6前纵韧带。
术后将动物侧卧固定于BIM-II型撞击机(第三军医大学外研所研制)平台上,通过2次撞击锤施以屈曲暴力撞击。
2次锤质量15kg,撞击直径5cm,撞击点正对犬后部C4、5平面,撞击速度为28m/s(相当于车速100km/h)。
22X线片检查
撞击后即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观察有无小关节脱位发生。
23椎动脉MRA检查
26只犬伤后24~36h行椎动脉MRA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05T超导型MR扫描仪,使用颈部表面线圈,扫描范围包括颈椎全部长度,2DTOF成像进行数据采集。
3结果
31临床资料
本组319例,52例继发有椎动脉损伤,其中单侧椎动脉损伤51例,左侧22例,右侧29例;双侧椎动脉阻塞1例。
52例伴有椎动脉损伤的患者中,双侧小关节突脱位19例,单侧小关节脱位15例,骨折16例,无放射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2例。
51单侧椎动脉损伤患者神志清楚,7例有轻度头晕、嗜睡,1例双侧椎动脉损伤患者伤后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1周后死亡(图1a-d)。
32实验研究
321X线片检查
A组6只均未发生小关节脱位;B组5只发生小关节脱位,其中双侧3例,单侧2例,均为左侧;C组9只发生小关节脱位,均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5例。
26只犬中,共有14只犬在屈曲撞击暴力作用下形成小关节脱位。
(表1)
322MRA检查
26只犬撞击后均接受了椎动脉MRA检查。
A组6只无小关节脱位犬椎动脉成像均正常;B 组5只无小关节脱位犬未发现椎动脉损伤,5只有小关节脱位犬中2只MRA检查阳性,均为单侧椎动脉闭塞;C组1只无小关节脱位犬MRA显示双侧椎动脉成像正常,9只有小关节脱位犬中,6只发现单侧椎动脉闭塞(图2a-b,图3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