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6、7、8、9、10单元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加法与减法第一课:自然数教学目标:了解自然数的定义,能够正确读写自然数。

:了解自然数的定义,能够正确读写自然数。

教学重点:掌握自然数的含义和书写方法。

:掌握自然数的含义和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自然数的概念,与学生一起探讨自然数的特点和用途。

2. 通过练,让学生掌握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数数活动,巩固对自然数的理解。

第二课:加法教学目标:掌握加法的概念和加法算式的书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掌握加法的概念和加法算式的书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步骤。

: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步骤。

教学过程::1. 引入加法的概念,与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加法运算。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步骤,并进行练。

3. 分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加法问题。

第三课:减法教学目标:掌握减法的概念和减法算式的书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掌握减法的概念和减法算式的书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步骤。

: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步骤。

教学过程::1. 引入减法的概念,与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减法运算。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步骤,并进行练。

3. 分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问题。

第二单元:认识小数第一课:小数的认识教学目标:了解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了解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1. 引入小数的概念,与学生一起探讨小数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通过练,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利用实例,让学生进行小数的比较和排序。

第二课:十分位和百分位的认识教学目标:理解十分位和百分位的概念,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小数。

苏教版数学三下6~9单元资料整理

苏教版数学三下6~9单元资料整理

三年级下册6~9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的含义:一个物体面的大小是物体面的面积。

例1 描蓝色线表示各图形的周长,涂红色表示它们的面积。

2、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观察法、重叠法、寻找统一测量标准(数方格法······)例1 比较几个村庄的占地面积,面积最大的画“√”,面积最小的画“○”。

例2 比较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并完成填空。

面积最大的是()号图形,面积最小的是()号图形,()号图形和()号图形面积相等。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例1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

(2)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3)文具盒盖的面积大约是100()。

(4)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

(5)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13()。

(6)足球场地占地面积大约是7200()。

例2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例3 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分别拼成下面的图形。

他们的周长各是多少?面积呢?周长()周长()周长()面积()面积()面积()例4【拓展题】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大约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4、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宽(S=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例1 你能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吗?例2 在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摆()个。

(不重叠也不留空隙)例3 有一面墙,长5米,宽3米,墙上有一扇正方形的窗户。

现在打算粉刷这面墙,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例4 一块长方形窗帘布长5米,宽3米。

这块窗帘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这块窗帘布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剩下图形的面积。

例5 一片长方形阔叶林,长40米,宽18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核心内容整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核心内容整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核心内容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个单元,各单元核心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算法初步
1. 数的认识
2. 1以内加减法
3.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的存储
4. 分类讨论和排队数数
5. 不定项选择加减法运算
6. 具体问题解决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
1. 10以内的加法
2. 普通的加法竖式运算
3. 分类讨论和速算
4. 小学生的算术游戏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三单元 100以内的减法
1. 10以内的减法
2. 普通的减法竖式运算
3. 分类讨论和速算
4. 小学生的算术游戏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四单元分数初步
1. 相同单位的长和重的比较
2. 原形图形分成两份或多份
3. 分数的概念和简单初步运算
4. 分数与小数的对应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五单元算式的转化
1. 算术证明
2. 同类算数和代数式的转化
3. 带分数和分数加减法的转化
4. 计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应用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六单元小学生的统计
1. 特殊数据的表达
2. 数据的分类和频率、倍数
3. 运用图形表示数据
4. 具体问题解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和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和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让学生认识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月、小月的规律,并学会用年、月、日表示时间。

本单元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教学课时,内容包括:年、月、日的认识,大月、小月的认识,以及平年、闰年的判断。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年、月、日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例如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

但学生对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逐步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

此外,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可能已经掌握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而有的可能还对这一概念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月、小月的规律,学会用年、月、日表示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月、小月的规律。

2.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用年、月、日表示时间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天的时间划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

2 0 0 0
3 2 × 3 0 9 6 0
3 × 3 0 9 6 9 6
2 0 0 0
3 2 × 3 0 9 6 0

你觉得哪种计算方 法更好一些呢?

第二种
1 7 × 6 0
3 6 × 4 0
480 × 5
1
×1
1 0
4
7 6
0
3 6 × 4 0
1 2
2 0 4 8 0 × 5 2 4 2 4 0 0
9
3
2、计算
13×11= 143 12×41= 492 22×43= 946 21×34= 714
12×11= 132 23×12= 276
3、计算并验算
32×22=704
21×31=651
23×23=529
4、有10箱苹 果汁,12箱橘 子汁。
每箱24瓶,一 共有多少瓶?
(10+12)×24 =22 ×24 =528(瓶)
思考: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课件PPT
幼儿园购进12箱迷你南瓜 ,每箱24个。一共有多少个?
24×12= ( )
你是怎样计算的?
24×12= 288(个)
方法一: 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 6个2箱是12箱,先算2箱有多少个, 再算6个2箱有多少个,即为12箱的 个数。 24×2=48(个) 48×6=288(个)
4 ×2 8 8 8 9 6 4 2 8 8 2 ×4 8 8 8 9 6 2 4 8 8
验算 :
11×36=396
1 ×3 6 3 3 3 9 1 6 6 6 3 ×1 3 3 6 3 9 6 1 6 6
验算 :
1 ×2 1 2 4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要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要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要点整理第一单元:数到1,000- 理解1,000以内的数- 能够正确定序排列1到1,000- 能够用阿拉伯数字写出1到1,000第二单元:数和图的关系- 通过观察图形理解数字- 能够根据图形的变化判断数字的增加或减少- 能够画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图形第三单元:加法和减法初步-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能够进行1到1,00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单元: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理解二位数的概念- 能够进行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够应用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五单元: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理解三位数的概念- 能够进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够应用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六单元:十进制整数的认识- 理解十进制整数的概念- 能够读写十进制整数- 能够进行十进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第七单元:三位数的整数加减法- 能够进行三位数的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能够应用三位数的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八单元:空算实践- 能够运用空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谈谈空算的使用心得体会第九单元:钟表时间的认识- 理解钟表上的时、分、秒的概念- 能够认识和读写钟表时间- 能够进行常见的钟表时间的换算第十单元:数与物的关系- 通过观察物体理解数字的大小- 能够通过规律推断物体的数量- 能够应用数与物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一单元:数与长的关系- 通过观察长度理解数字的大小- 能够通过规律推断物体的长度- 能够应用数与长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二单元:自然数的组成和运算- 理解自然数的组成和运算- 能够理解自然数的归纳和推理- 能够应用自然数的组成和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以上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的要点整理。

注:以上内容根据教材所示内容总结而来,如有补充或更改以教材为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案
(2)独立解决问题。
(3)补充: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
秋、冬不是一回事。
4.适时引导学生了解:“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教学创新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二)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记7月8月
要找大月你记住,
七、八俩月换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
八月以后找双数。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看来,记大、小月的方法比较多,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同桌相互
说一说。
4、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小游戏。
(1)站起来游戏。
4.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1)出示题目,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年历里圈出来。
(2)组织交流,并适时地进行一些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3)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后反馈。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1.提问: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这里有哪几个新的时间单位?
关于年、月、日,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师:还有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不知道,今天我们
就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2、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一)通过观察,认识年历,探究有关大月和小月的知识。
1.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多长?一个月有多长?一日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运算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们分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小动物们分到的食物的数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7.《练习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7.《练习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7.《练习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七》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笔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和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如何避免计算错误和混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2.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笔算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练习本,供学生练习笔算。

3.准备答案,用于核对学生练习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位数乘一位数。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讲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练习题。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笔算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 年级
数学 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5、6、9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5、6、9单元教案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理念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学例1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乂。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6)单项练习:(7 )讨论:每一小题的积与被乘数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汇报:我了解到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和60 封信。

学生提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学生口算,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1 )300 X 10因为10个100是1000, 所以10个300是3000, 所以300X 10=3000 (份)(2 )300 X 10先算3 X 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所以300X 10=3000 (份)(3)300X 10300 X 5 X 2=3000 (份)同样道理:60 X 10=600(封)10 个10 是100,10个60是600……学生练习。

学生讨论,得出:10乘一个数(零除外),只要在这个数末尾加一个0.学生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自主说出思考方法。

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探索新的方法,获取知识。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总结方法,培养归纳的能力。

2、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汇报。

(1)现在,我们要付钱了。

估计的结果就不行了,需要得到准确的结果。

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看应该怎么计算这样的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互相议一议。

组织全班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教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24X 1248 ...... 24 X 2 的积240 ....... 24 X 10 的积——(个位的0不写)2883、我们来总结一下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总结)24X10=240尝试计算,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汇报。

2016年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10单元教案新版苏教版

2016年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10单元教案新版苏教版

2016年春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10单元教案(新版苏教版)第五单元年、月、日课题:年、月、日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月份1201112天数(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年、月、日课题:年、月、日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天数(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14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31×7+30×4+28=365(天)(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小结:2014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五单元年、月、日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第 2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

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2005 ……2014 2015 20162月的天数(天)(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

(学生说,教师板书)年份(年)2005 ……2014 2015 20162月的天28 ……28 28 29数(天)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板书)(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五单元年、月、日课题:练习六第 3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年()个月大月小月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

通常每()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五单元年、月、日课题:24时计时法第 4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

”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

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2)课件演示(时间)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